董仲舒“大一统”思想论文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论文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论文

浅谈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摘要:对于董仲舒,以往的学者多是批判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认为他扼杀了战国以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少数学者认为他的“大一统”及限制君权理论有积极意义。为了追求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理论。这些学说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认为,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实在有再探讨的必要。

关键词:儒学董仲舒大一统历史意义

一、“大一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在政治方面,董仲舒生活在汉初时期,汉朝在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增强。但同时,匈奴的威胁日益加剧;国内政治秩序也陷入了无序的状态,急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改革就必然需要一种思想作为主导。

2、在经济方面,班固论当时形势曰:“汉兴六十余载,海内义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由此可见,汉初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当时的人民以及统治阶级内部也迫切希望结束无为之治,乘仓实财饶之运,大兴文教,再建武功,在足食足兵基础上,去迎接儒家理想中礼乐教化的盛世太平!

3、在文化方面,在诸子百家中,法家的基本政治伦理思想由于秦王朝的灭亡而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道家又是以对现文明的批判为基本价值取向;黄老哲学“清静无为”的主张同样无法对社会进行

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卢梭在这场思想革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董仲舒是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本文将结合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思想历程论述他对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史的发展作用。 一。董仲舒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董仲舒是汉朝武帝时代人士,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汉初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得以摆脱秦末的凋敝状况,社会经济开始出现巨大好转。这时人口开始增殖到历史的最高限,货币开始大量流通,国内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定价的市场,以此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改革汉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而当时,国内政局却是封国格局,统一的货币与定价市场很难形成,这使得汉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准备。 2,社会政治背景 汉武帝时正是七王之乱平定之后,由于贵族制度的残留,汉朝实行的仍是封国制度与郡县制度的结合体,这对秦朝的郡县制度无疑是一种退步,而直接危及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统治地位。因此汉武帝开始以“推恩令”的方式来间接推行郡县制度以保证汉武帝对国内的政治专制和对匈奴作战时政治动员的有效实施。 3,思想文化背景 汉朝初年,汉朝最高统治者实行黄老之学,而九流十家在当时并未断绝,春秋战国时代所形成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状况得以保持。这些多不利于国内思想的统一,更不利于汉武帝实行最高的君主专制,因此,富有雄心的汉武帝开始寻找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思想体系来保证自己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只有有这样的思想体系才能保证汉武帝自己既不被皇姓成员篡夺又不被人民造反。 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对儒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董仲舒继承、吸纳、融合了先秦儒家、墨家、法家和阴阳家等诸多学派思想,把各家各派中有利于统一集权、尊君爱民、安定社会的主张,以及关于社会发展变化的思想,根据时代的需要、君臣士民的希望,作了全面的批判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顺应了春秋战国以后百家思想的“合流”趋向,是学术思潮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产物 二、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应其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它对进一步巩固汉武政权乃至维护整个封建社会的统一和稳定,防止封建割据,发挥了至关生要的作用。 2、以教化为大务、刑罚为辅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通过了解董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代社会由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导入儒家思想的发展: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时期不断发展――秦朝时遭到打击――汉初逐渐恢复――汉武帝时成为正 统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1.兴起的原因①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盛行的时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 3.具体内容(特点)黄帝和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①从来源上讲,基础是早期的道家理论;在道、法为主的同时,又兼采阴阳家、儒家、法家的思想,可以说具有兼采众家的特点②其主要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有为,无为就是一种作为,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作为,是在政治上少作为的办法缓和社会矛盾。在哲学上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动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4.盛行的状况(教材小子部分的介绍,阅读框还补充了“萧规曹随”的典故)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曾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思 想家,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或者具有预见性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董仲舒主要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是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为适应汉初政治上加强封建大一统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他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张,而且其中一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的社会形势董仲舒生活在西汉前中期,战国后期以风靡之势统一中国的秦王朝经过二世而亡,西汉在农民浪潮以后得以建立,汉代建立以后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汉代封建剥削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汉代的封建剥削主要有:其一是领户制即所谓的封建领主制;其二是豪强地主实行的租佃制。汉承秦制,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食邑制度,这一方面是刘邦为自己夺取天下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是解放奴隶,实行封建制,更好的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此外汉初尤其注重对暴秦短命而亡的总结,对农民起义尤为重视,因此汉初轻徭薄赋,于民生产。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

矛盾,封建富商和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豪强宗族地主和封建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而这三个矛盾整体上还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方与富商、宗族地主以及地方割据势力一方的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汉初社会中超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 阶级这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成为了汉初的主要矛盾。汉初时,由于刚刚结束秦末战争,汉初几位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轻租薄赋的政策,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然而到汉武帝使土地兼并迅速膨胀,对封建政权和封建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关系国家生活的盐铁,铸钱很多都未集中在中央,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封建中央政权的根基。在汉武帝之前,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中始终存在着儒道法的争论,中国从秦代到汉代在政治经济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的发展也从百家争鸣到一尊法术,再到崇尚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这其中董仲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秦朝兴于法术而亡于法术,汉承秦制,然而汉初统治者并未完全照搬秦制,而是以道家的无为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当时的学术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及统治者选择的结果,实行黄老学说,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史称“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而到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支持对匈作战,急需加强中央对思想的统一,董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摘要:“天”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哲学重视“天”的传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十端说、人副天数说、祥瑞灾异说和受命改制说,其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即通过祥瑞灾异说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和历史观。这一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大一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在中国传统天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天人感应人副天数谴告 一“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 (一)天为大神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论证“天”为至上神,为万物之始。首先,董仲舒将“天”与宇宙万物建立起血缘伦理关系,把“天”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即万事万物皆由“天”所生,没有例外。那么,作为万物之杰的“人”自然也是“天”的子民,董仲舒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这样,“天”与人的关系就被等同于父与子的关系,从而在伦理上获得了至上权力的合理依据。 其次,董仲舒巧妙地借助阴阳五行学说将”天”进一步神化,“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使得“天”与阴阳建立了必然的联系。因此,“天”自然就成为“王者之所最尊”,“百神之大君也”。这样一来,“天”理所当然地取得了统摄自然与社会的无上权威。 (二)人副天数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感应,首先就在于“天人同类”。“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即人本身是“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称之为“人副天数”。 首先,人的形体结构就是“天”之模式的副本。“人之身,首窾而员(圆),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天”有着相同的模式;“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指出人体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皆与“天数”相合,因此天人本为同类。 其次,不仅人的生理构造是“天”之模式的复制品,就连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属性也与天相同。董仲舒认为,人“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最全版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教案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通过了解董 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西汉初70 余年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和黄老之学的内容分析说明其兴衰过程 从背景含义内容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儒学能够取代黄老之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代社会由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状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通过对董仲舒改造儒学并使其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学习,认识思想学说应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 学情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已有初略学习到,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知识点不会陌生。但本知识点理性较强,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有限,让其较为系统深入地理解该知识还有很大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传说故事和课本的图文史料、深入浅出,让学生对本课知识能有初步的认识理解。 教学过程: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兴起原因 (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2)黄老之学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要点点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汉初极端贫困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刘邦参加过农民战争,对农民战争的力量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也是促使汉初重视休养生息的重要原因。 2、兴盛: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 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要点点拨黄老之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与汉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时间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1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 摘要:董仲舒儒是汉代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 深远的影响,他用“天人三策”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依据,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思想也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西汉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和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的历史性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对董仲舒的评价不一,到底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功与过。 一、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在众多对策中,董仲舒的的对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这就是汉学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在对策中说“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禁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而国破亡矣”。又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董仲舒建议武帝要实行“更化”,就是肯定“有为”.否定“无为”,同时也就是改变主导思想路线,改变治国主张。在最后一次“对策”中明确建议实行“大一统”的政策。董仲舒的这些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了,班固评述此问题时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这可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接受董伸舒的“对策”而实行的。董仲舒的

浅谈董仲舒的天命观

浅谈董仲舒的天命观 一.天的神学性 董仲舒的“天”是宇宙人间的最高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也”,但这个“天”并未仅仅停留在人格神的意义上,而更多的是一种与其他因素相联系相配合的结合体,这些因素就是天、地、人、阴、阳、五行共十项。十大因素相结合形成四时五行,“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所以“天”一方面是主宰,另一方面又是十大因素之一,是整体结构自身,这与商周时的天有所不同,与墨家人格神的“天志”也不同。 二.天的自然物质性 在董仲舒关于“天”的观念中,“天次之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天”主要是通过五行次序来显示它的性格和功能。 董仲舒的五行完全是从政治伦常和社会制度着眼,他把天时、人体、政治、物候等列入了五行图表中,组成了一个相生相克的从宇宙到人事的结构系统,这种结构系统主要是作为帝国行政的依据,也就是说君主顺着五行特征施政,例如春天务农,“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木,劝农事,无夺农时。”如果破坏时令,则是破坏宇宙秩序,自然界出现灾祸,王朝也会覆灭。所以,这里的“天”有自然物质性,同荀子的“天”有几分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董仲舒还把地震、水灾、日蚀等作为上天对人君的警示,这个“天”还包含了神性。三.天的道德性 董仲舒在肯定统治秩序的同时,又把这一秩序安排在谁也不能超越的五行图示的普遍模式中,他把自然事物伦理化,把自然的天赋予人格。天的道德性,正是体现在这整个的统治秩序的系统中。天子作为专职君主,其施政行令不能够任刑滥杀。董一再强调德是阳,刑是阴,天是好仁恶杀的,“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但这里天的道德性,是将儒家一贯的仁义与秦亡的经验相结合,是放在五行结构里以制约君权的。先秦是从主体的道德性出发,而这里是从客观的宇宙论系统来论证,这里的道德性,并不纯粹。 四.以天为核心的宇宙论系统在统治中的应用 首先,在社会方面,强调孝悌、衣食,“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 然后,在政治体制方面,树立绝对军权,重文士,轻武夫 由此建立了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与先秦儒学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制度已有很大的不同,这建立了不以血缘维系的较为完善的整套行政官僚体制。在官僚系统内部职能分化,各有规定,虽然也存在与社会人情的混杂,但从整体上,是从统一的大帝国处着眼,开创了中国新的官僚体制。 小结:董仲舒的天既有神学性,又有自然性,还有道德性,他们是混杂在一起的,其“天”的观念较之先秦有所退步,但以天为核心的宇宙论对儒家之仁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实,具有重大作用。

董仲舒与朱熹

董仲舒与朱熹 姓名:欧建林班级:2016年春季班成绩:85分1 董仲舒被誉为__________。 A、宗圣 B、亚圣 C、汉代孔子 D、复圣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2 董仲舒以研究_________闻名天下。 A、《周易》 B、《春秋》公羊学 C、《春秋》左传 D、《礼记》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3 秦始皇治理天下,采取的治国学说是___________。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黄老学说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4 董仲舒指出汉朝革除秦敝的关键是___________。 A、修饬“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B、约束君主 C、君主励精图治 D、经济建设 我的答案:A 得分: 5.0分 5 董仲舒的学说体系,从总体上可以归为________。 A、杂家 B、黄老道家 C、儒家 D、思孟学派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6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 A、周敦颐 B、程颢 C、朱熹 D、张载 我的答案:C 得分: 5.0分

7 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 A、孔孟思想 B、董仲舒的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 D、朱熹的理学 我的答案:D 得分:5.0分 8 理学,又称_______。 A、心学 B、新儒学 C、道家 D、道学 我的答案:D 得分:5.0分 9 理学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 A、诚 B、仁义 C、格物致知 D、忠孝 我的答案:A 得分: 5.0分 10 理学家们认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__。 A、著书立说 B、致君泽民 C、教书育人 D、惩处豪强 我的答案:B 得分: 5.0分 11 “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中蕴含了理学家们_________。 A、对民众关怀 B、对国家命运关注 C、责任意识 D、入世情怀 E、致君泽民的追求 我的答案:ABCDE 得分:0.0分 12 朱熹的学术成果,包含了哪些方面________。 A、哲学 B、文献学 C、自然科学 D、经济学 E、文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作业:董仲舒讨论材料

第七次讨论课材料 主题:人性论对比 1、什么是人性?——不同概念包涵下的具体内容。(天生、人所通、不 待事、人区别于禽兽的)孟子从广义人性讲,不再区分性命之别, 董仲舒这一点相同。但孟子有对人性更小的定义。 2、概念澄清之后再讨论性之善恶——现成的还是有待实现的?——由 此导致的教化或修养何以必要?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今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且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质无教之时,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岂敢美辞,其实然也。天之所为,止于茧麻与禾。以麻为布,以茧为丝,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谓性。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圣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人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缲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卵之性未能作雏也,茧之性未能作丝也,麻之性未能为缕也,粟之性未能为米也。《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真其义也,真其情也,乃以为名。名霣石则后其五,退飞则先其六,此皆其真也。圣人于言无所苟而已矣。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 二、参考材料 (一)《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浅论我国容隐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浅论我国容隐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白玉博 2004-09-23 16:05:22 [摘要] 容隐制度,又称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家本位的产物,始于春秋,形成于汉,成熟于唐。我国的容隐制度在彰显孝道的同时,又反映了“礼法合治”下的人伦精神。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对亲情的保护,而且有利于保护人权。我国的证据制度不应排斥容隐制度,应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之进行大胆合理地吸收。 [关键词]容隐制度演变特征意义 On The System Of Refusing To Testify Against Family Member And Its Realistic Meanings Bai Yubo [Abstract] The system of refuse to testify against family member is an important law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The beginning of this system is in the Times of Chunqiu, sh aped in Han dynasty, maturated in Tang dynasty. This system shows the filial morality and reflects the ethical relation spirit. It not only benefits to the social diapason and s tability, but also protects the natural affection and human rights. The proof system of o ur country should accept the system of refusing to testify against family member audaci ously and realistically. [Keywords] The system refusing to testify against family member Characteristic Mean ing 容隐制度,又称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指一定亲属之间对犯罪可以相互隐瞒,不应去告发和作证,若对法律规定应当相互隐匿的亲属进行告发,则告发者将被处以一定的刑罚。它是“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在揭发犯罪问题上的自然延伸。这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奉行了几千年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封建主义垃圾和民主法治的障碍”[1]被扫进了垃圾箱。然而,容隐制度不仅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法系国家中存在,从古到今,也未曾消逝过。[2]所以,整理和重新认识这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容隐制度的演变 容隐思想和制度雏形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孔子对“父攘羊,子证之”的案例给予的否

董仲舒的思想与大一统

董仲舒的思想与大一统 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诸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创立了新儒学,并使新儒学成为西汉的正统思想,而这种思想在之后中国的两千年历史中得以不断地丰富,直至现在,儒家思想对社会发展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董仲舒有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政治、思想、哲学……,可谓包罗万象,庞大非常。董仲舒是一位关照现实的思想家,是一位注重社会发展的思想家,他庞大的思想体系有着明确的服务对象,即:西汉的大一统。 哲学是一切思想的指导,董仲舒自然也不例外。董仲舒的哲学,集中表现为“天”的哲学,“唯天为大”,是其“天论”的核心,同时,也是他大一统思想的灵魂所在。“唯天为大”,是什么含义?天,是一切的主宰。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天”不是简简单单指头顶的蓝天,他的“天”有着三重含义,而正是这三重含义,使得天变得至高无上。首先,“天”是自然之天,“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矣。”(《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这里的天,是宇宙万物的总称。“天之道,终而复始。故北方者,天之所终始也,阴阳之所合别也。东至之后,阴俛而西入,阳仰而东出,出入之处常相反也。多少调和之适,常相顺也。有多而无溢,有少而无绝。春夏多阳而少阴,秋冬少阳而多阴,多少无常,未尝不分而相散也,以出入相损益,以多少相溉济也。”(《春秋繁露·阴阳终始》),这里的天,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其次,“天”是神灵之天,“天者,百神之君也。”(《汉书·董仲舒传》),天是百神之君主,也就是神王,是天地万物的

主宰。另外,“天”还是道德之天,“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春秋繁露·俞序》),在此,天成为了绝对的仁者,天心,便是仁者之心。经过这三重含义的叠加,“天”,就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天”,就成为了民众的信仰。 那么,确立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西汉大一统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在于利用天的地位,来确立王的地位,让最高统治者成为臣民信仰的一部分,从而实现树立君主权威,强化王权的目的。董仲舒是怎样做的呢?他提出了一个思想——“君权天授”。“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他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君主,承接天意,身为天子,替“天”管理天下臣民。这样,借助天的无上地位,把君主设为天之子,让他成为上参天,下通地,中连人的能人,从而成功提高了君主的地位,树立了君主的权威,为大一统提供了一个领导者,减小了臣民被领导的心理抵触,使大一统的可操作性得以提高。因为,“君权天授”让君主可以拥有至高权力的说法变得合理、合法、合情。 当然,仅仅“君权天授”还不足以解决树立君主权威的问题。董仲舒的“君主中心”思想,则将整个社会划分为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的完整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掌控者就是最高统治者——君主。在君民关系上,董仲舒认为,“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心之是所好,体毕安之;君之所好,民必从之。”(《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有答案

夏津六中高二年级历史导学案 主备人:董金松组员:苗金军、董金松 年级主任:苗金军 2013-8-28 1—1总第1张【课题】第3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一:了解汉初黄老之学的背景、内容和实质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2页1—4段内容,自主学习下列问题: 1、西汉之初,采用什么思想为治国的指导 思想?背景是什么? 2、简要说出黄老之学有哪两方面内容?实 质是什么? 3、黄老之学在西汉之初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习目标二: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核心,认识汉代儒学的新变化。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13页1——4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汉代儒学有哪些思想来源? 2、简要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课本13页第4——5段及最后一段小字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什么?如何评价他的这一学说? 2、董仲舒新儒学有何影响? 学习目标三:合作探究: 1、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 2、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关系如何? 【学以致用】 【当堂检测】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百家争鸣”到法家独尊,再到“独尊儒术”的过程。上述转变过程体现了() ①由群雄割据到国家统一并不断巩固②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③思想控制的日益加强④儒家以外学术派别的消亡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汉武帝时,黄老之学被新儒学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比黄老之学地位高 C.黄老之学的实施使西汉社会元气大伤 D.汉武帝勤于治国 3.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因为() A.汉武帝很器重董仲舒 B.新儒学思想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 要 C.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 要 D.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4.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6.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学经典的解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汉武帝时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而今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己见,是无法统一思想的。所以他主张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这样国家统治方可安宁。 材料二为加强君权,董仲舒还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但是,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材料三针对西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董仲舒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和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主张。 材料四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为“天经”“地义”。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15分) (2)你认为上述思想观点,哪些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是今天应当抛弃的?(25分) 1.B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结合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变化思考问题。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体现了社会发展变化,由群雄割据到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都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儒家以外学术派别的消亡”说法不正确。 2.A 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面临巩固统一等问题。这时,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3.C 董仲舒宣扬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学说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巩固汉朝的统治。正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才被汉武帝所接受。 4.B “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没有关系。 5.C A、B两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德治思想;D项由“为天下,非为君也”可判断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A 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源于《公羊春秋》。 7.(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限制土地兼并和减轻农民负担;“三纲五常”和提倡孝道。(2)“大一统”思想,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国家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中唯心主义的成分应受到批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专制的做法不可取;“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属于神学迷信思想,应受到批判,但要求人君实行仁政,

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

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 [摘要]董仲舒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大一统”思想是在汉初社会危机加重、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为迎合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而形成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新秩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大一统;社会背景;历史意义 董仲舒是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他的“大一统”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大一统”的概念是《公羊传》首次提出的。《春秋经》开篇首句记载:“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阐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谒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即以何为重,以何为大义,引申为重视、尊重。“一”指统一、合一,指万物的根本。“统”即纲纪意。“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与周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以统一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已受之于天也。王者受命而王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后经进一步发挥,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1]这样“大一统”思想不仅有了与生俱来的合理性,而且还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开始作为统治手段和主流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建立和巩固以封建君主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在董仲舒看来,君主是上天之子,代表天的意志统治人民,臣民服从君主就是服从上天,而君也要服从天的意志,否则天就会以阴阳灾异来进行惩罚,要求君主“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一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2]。为了强化政治,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提倡选举任贤,反对世卿认亲,对官吏必须进行考核,实行定时定员举荐制度;主张兴太学、以德仁教化百姓;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反对政府垄断盐铁,使盐铁归于民营,薄赋敛、省徭役,禁止官僚经营工商业,保护百姓利益,保障农民基本需要,主张德主刑辅。 在思想方面,董仲舒在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3]这种思想是以教育的方法为主,使各家各派在孔子和《春秋》的名义下统一起来,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基础,共同为地主阶级专政服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用“大一统”思想解决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国家面临的危机。 董仲舒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相辅相成,政治大一统是董仲舒大一统论的目的所在,而思想大一统则是实现政治大一统的重要手段,它们共同构成了维护君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的规范。 二、“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汉初,以“清静无为”思想为统治思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但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威胁中央集权和社会安定。在政治方面,刘邦时期的分封制

浅论贾谊礼治思想

浅论贾谊礼治思想 【摘要】:贾谊身处秦亡汉兴之处,其思想的主题就是为新兴的汉朝提供一种理想政治,以达汉朝的长治久安。秦亡汉兴,汉朝的主要创立者多草莽出身,心中没有理想社会、理想政治之类“东西”。他们一方面奉行黄老无为而治,另一方面在制度方面因袭秦朝。毫无疑问,黄老思想对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黄老”的价值取向是回归原始,它不想、也不能构建一个新的政治制度。由于历史原因,汉初面临诸多的政治与社会问题,直接威胁新兴汉朝的存在,对此,黄老之道无能为力。现实要求贾谊为新兴的汉朝寻求一种能使其长治久安的理想的政治制度--------“礼治”。 【关键词】:贾谊的礼与道礼与民本论礼与君臣观 一、贾谊论“礼”与“道” 1、贾谊的的本源论思想来自道家。“本源”一词,最早见于《管子·水地》篇。 该篇说:“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在道家思想中,以本源论为依托,最明显为老子。《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贾谊在接受道本源论的同时,有自己的创新。在“道”与“德”之下,他构 建了两个重要的新的概念:“六理”与“六美”。“六理”、“六美”不仅直接创生自然万物,并且是儒家的“礼”与:“礼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六理无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内”这是贾谊所创造的。贾谊将“道”与“德” 落实为“六理”,再由“六理”创生万物。 3、贾谊认为“道”即为“六理”、“六美”,其生成万物之后而内在于万事万物之 中,这样,“道”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而且成了万事万物的本体。“道” 是“无”、是“虚”,即所谓的“无物无象”。“道”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道” 是事物的本体,但这个本体是虚而不是实,即是形而上的东西,它的特征是“精微也,平素而无设施也”。这显然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的结果。 4、贾谊在形而上的层面接受了道的影响,将道作为万物万事的本源本体;在政 治与社会理想的层面上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将礼治作为一种理想与政治;在现实的层面上则吸收各家可以用于实际的、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在形而上向形而下转换方面,则吸引了韩非子的思想。与韩非子不同的是,韩非子将“道” 转化为其思想的法制,而贾谊则着重将“道”转化为其理想的礼制。 5、“道”在生化“礼”的同时,内在于“礼”,成为“礼”的本体。这样“道” 与“礼”就成了一体两面的存在,一面为体,一面为末;一面为抽象,一面为具体。 二、“礼”与贾谊的“民本论” 1、民本思想早在夏朝初期就有了萌芽。“民惟邦本”一语,最早见于《尚书·五子之歌》。《史记·殷本纪》载汤灭夏之后,警告他的臣属说:“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女,毋予怨。”贾谊充分吸取历史上民本论的思想精华,从礼治的角度将民本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贾谊认为,礼的目的就是“使君无失其民”,即“得民”。因为“民”是一切政治与社会活动的根本;“礼”的本质就是“爱民”,“爱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养民”与“安民”。“爱民”即是“礼”的本质,也是达到“使君无失其民”的途径。这样,贾谊就将民本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成为礼的终极目的与

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教育技术学院0610220028 李璐董仲舒,我国历史上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学家和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 董仲舒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这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在思想文化方面,汉初社会也是宽舒自如的。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很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秘藏起来的儒家典籍,纷纷再现于人间;很多退避于草野的儒学之士,也渐渐走出了山林。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这对他以后的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在当时儒学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寂寥而又刚开始兴起的时刻,不少人的想法和观点还是相当浅薄的,与他们相比,董仲舒真是鹤立鸡群,形若天渊,“通才”“鸿儒”这些比喻一点也不过分。可以想象当时他的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汉武帝汉光元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这一建议也最终被汉武帝所采纳,成就了儒学的历史又一鼎盛时期。三大文教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必须首先统一思想。他是依据《春秋》“大一统” 的思想来阐发了这一见解的,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而当时的弊政恰恰是思想不统一,即所谓“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于是,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的统一,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绝其道并不一定要取缔各种学术,而是不给它们以发展的条件。通过大力尊崇儒学,给予培养和作官的前途,自然成为大多数士人的追求方向,其他学派也就难以与之“并进”了。 2,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与独尊儒术相联系,董仲舒提出要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他认为“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兴学校的重点是办好中央的大学,大学是“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原”。他还对如何办好大学提出意见,要求“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加强考核选拔,“数考问以尽其材。”在办好太学的同时,地方教化也很重要。老百姓总是追求物质利益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如果没有堤防,就难免造成灾患,教化就能起到堤防的作用。因此他建议“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目标。就是说,通过地方办学,来推广社会教化,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对于稳定统治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董仲舒认为任官之法十分重要。吏治败坏是同“任子”制、“纳资”捐官和累日取贵、积久致官的做法分不开的。他建议选举贤良,“量材而授官”。董仲舒的建议直接推动了汉代察举制的创立。 董仲舒的上述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单的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主要的学术思想以后,我想主要从教育家的角度来探讨董仲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