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委婉语语用特点

汉语委婉语语用特点
汉语委婉语语用特点

浅谈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特点

摘要:委婉语在一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际功能。人们想在交际中获得成功并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就必须懂得如何恰当的使用委婉语。有鉴于此,我们针对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特点进行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汉语委婉语语用交际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84-01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可能会受到某些语言环境的限制,有一些不便或不忍直说的话。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人们会采用委婉语迂回曲折地表达出本来的意愿。委婉语作为特定言语交际环境中的一种会话策略,表现出了强大的交际功能。

1 委婉语的分类

根据出现的语言环境,我们把汉语委婉语的类型大致归纳为三种。

1.1 外交委婉语

外交活动关涉到国家的切身利益,语言的选择尤其重要。外交辞令使用的是一种正式、谨慎、准确并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语言方式同时也要兼顾礼貌得体的策略。委婉语作为外交辞令的一种,其作用既可回避敏感问题,又可毫无保留地表达情绪及态度。采用迂回的语言方式可以婉转、含蓄地陈述事实、主张、建议、乃至批评、抗议等,也能充分考虑到双方的面子,从而维护良好的交际氛围,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欢迎阅读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2.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 韩昌黎(韩愈)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A 等; “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 “拜”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tāo”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奉 惠 玉(如玉成、玉体) 垂(如垂询、垂爱) 雅(如雅正,雅意)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斧正:敬辞,请人改文章。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2~3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一、引言 英语词Euphemism(委婉)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好听的话”。《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斯托克和哈特曼等编著)中对委婉语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关于委婉语的分类有很多,有人从委婉语的功能上将其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两类:前者与禁忌语(taboo)有关,是消极委婉语;后者与礼貌,避免冲突并满足交际双方利益和心理的需要有关,是积极委婉语。例如: janitor被称为building engineer, cemetery叫做memorial park,“He needs help i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fter class.”等都属于委婉语的范畴。 在日常交际中,仅仅清楚、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不够的,由于语言不当甚至粗俗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屡见不鲜。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润滑剂,被时时处处使用着。对此,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H .Leech在1980年从语用学角度,提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合作原则的“拯救”,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并指出,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这就不得不与委婉语产生密切的联系。 二、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Leech(1987)提出的礼貌原则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也就是尽量赞誉别人,让自己多吃一点亏。在语言形式上采取赞美对方和自谦的手段,取悦对方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其准则如下: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摘要】: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各种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探讨了委婉语的特征和语用功能,展示了委婉语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委婉语; 社会因素; 语用因素; 语用功能; 交际过程 一、委婉语的形成与发展 委婉语是与所有时代相联系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委婉表达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历史时期,委婉语的应用受到使用者和语境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特征。委婉语在古代的时候就产生了。而到十八世纪委婉语的运用出现了高峰。随着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委婉语也大量出现并且加速得到加速发展。委婉语随社会而变化,也有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交流的语言。 二、英语委婉语的特征 1. 含蓄性 委婉语的最大特征就是含蓄性。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一些缓和的语气词,或以曲折,隐晦,回避,淡化的方式成功的实现交际目的。如:Don’t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 have a rest now?这句话体现出礼貌暗示的特点。 2. 习惯性 人在交际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语言心理习惯,语言使用的倾向要受语境的制约,而且这种倾向在具体的语境中还会有所改变。任何语言的心理习惯都是人们对他周围的社会文化认知的结果,并形成一定的规律。虽然委婉语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但熟悉英语的人很容易就听出言下之意,而且能被大众接受。不少英语委婉语经人们的长期使用,成为了固定表达,并且成为了英语词汇。而且随着使用的广泛和普遍,这些表达方式越来越体现出口语化的特点。 3. 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委婉语也必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英语中的委婉语也体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性特征。比如在西方人的眼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一切与私生活有关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

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 3.××话的特殊词汇 4.××话的量词研究 5.××话的代词研究 6.××话的疑问句研究 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8.校园流行语考察 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 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 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 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 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 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 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 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 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 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 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 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 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 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 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 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 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 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 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 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 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 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 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 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 40.汉语隐语说略 41.论缩略语 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 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 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 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 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 47.小议词义虚化 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 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 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 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 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 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 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 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 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 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 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 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 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 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 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 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 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71.新兴词缀研究 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 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13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 14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 15现代汉语中缀说略 16 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

汉语委婉语与文化

汉语委婉语与文化 提要: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汉语秉承汉文化的影响,一直以含蓄婉转著称,因此言语交际中多使用委婉语。本文主要从宗教因素、等级观念、礼仪传统、历史典故等方面讨论文化对汉语委婉语的影响。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禁忌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语言人文性中的文化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它主要是指对语言起约束或促进作用的那些制度、规则以及保持并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差异性的特征。 语言是有人文性的。语言的人文性是指在语言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于根元在《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中提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又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带上人类文化的许多信息,打上人类文化的种种烙印。而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言就体现着不同类别、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人的独特的人文性,语言和民族文化、人类文化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和文化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区别的。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也影响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语言是可以折射出本民族文化和心理的一面镜子。文化对语言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但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本民族语言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的语言各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会使用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的制约。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表现在语音、语法和语用等诸多不同的方面。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主要是表现在文化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影响。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尽量使语言和具体的语境相适应,委婉语是为了不让人感到不适而借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代替想要表达的事物,人们会从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到隐含的意义。这是文化对语言影响的具体表现。委婉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经受了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礼貌婉转的风格。委婉语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特定文化的缩影。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特定的委婉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因素

汉语委婉语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 刘冬梅 [摘要]委婉语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惧,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它常为人们所忌讳,死亡主题是委婉语产生的永久源泉。本文从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8-0103-02 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一致。同情准则指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而与死亡相关的委婉语主要体现了一致原则与同情原则.一致准则与同情准则是死亡委婉语所遵循的重要语用原则。 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都期盼平安健康、吉祥如意,但难以避免生老病死的不幸发生。对此,人们会感到沮丧、伤感、忌讳。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联想,避免正面接触这一主题,减少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对立,与对方建立共同的感情基础,引起与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对方体会到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或体现对死者的亲属,朋友的同情,人们不直接谈及死亡,而采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此意思,这有利于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缓和气氛。即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永诀”、“永别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没了”“去世了”、“不在了”、“物故”、“故世”、“过世”、“谢世”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避免重提死亡这一神秘而又可怕的字眼;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未成年去世称:“夭折”、“夭亡”;对于年轻人过早的死亡称之为“被夺去了生命”;对于年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消毒剂”和“润滑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委婉语的使用,因此对委婉语的语用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委婉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运用意义和所指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分析了委婉语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用、会话含义、委婉语、 1、关于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大量存在,且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它的使用。委婉语的起源地在希腊,它最初是源于宗教迷信的禁语,宗教迷信反映了在委婉语的起源中社会心理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遍及全世界,对于委婉语的解释千变万化,不尽相同,本文且采用邵军航在其《委婉语研究》中对委婉语的界定,即: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听读者)感到痛苦。这个定义不仅涵盖了委婉语所涉及的语境依赖性(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包括时代、地域、文化等大的语境,也包括上下文、话题、交际双方等小的语境)、婉指对象(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构成手段(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伴生性(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原动力(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感到痛苦)等方面,而且“语言或言语表达”既包括了词语又包括了句子和语篇,从而使委婉语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比较清楚地界定,将委婉语从非委婉语中区分出来。 2、委婉语会话含义成因探析 意义和所指理论中的“意义”主要指词、短语或句子本身的抽象意义,即词典中的意义,它是静态的;“所指”即意义所代表或指示的客观事物。“意义”是用来指称事物的,是人们表达“所指”的媒介,但它也需要具体的言语形式作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家族相似性分析

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家族相似性分析 禁忌语和委婉语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使用委婉语代替禁忌语。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是对经典范畴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本文以家族相似性理论为基础,探讨禁忌语与委婉语的范畴化及委婉语的生成。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语言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禁忌语指一些粗俗不雅的语言,使用禁忌语会引起听话人的反感。交际中,人们不可避免会提及禁忌话题。因此运用委婉语来替代禁忌语,通过使用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来避免交际中出现的尴尬,保证交际气氛和谐。本文以家族相似性为理论基础,对禁忌语和委婉语实例进行分析。 一、家族相似性原理 家族相似性是维特根斯坦提出来的,他认为不同事物间构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相似关系网络。理解家族相似性原理,首先要理解认知范畴理论,认知范畴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其中原型范畴理论源于家族相似性。原型在范畴化过程中作为参照物,而家族相似性则在范畴的建构、层次的划分及成员间相互关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内事物拥有共同的特性,事物具有这个特征或不具有这个特征,是确定性的。维特根斯坦针对经典范畴理论的不足,提出范畴中事物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家族相似性理论主要是强调语义范畴中成员间错综复杂的相似性,但两个成员间的相似处不一定被其他成员所拥有,没有一个共同特征是范畴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成员间只有相似和亲缘关系。家族相似性是指同属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在智力、相貌、性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彼此间相似程度不同。例如一个家庭中哥哥和姐姐长相上有相似性,姐姐和妹妹性格上有相似性,妹妹和哥哥智力上有相似性,他们的关系是重叠复杂的,没有一个特征被三人共同拥有,但是三人间可以看到亲缘关系。 二、从家族相似性原理下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一)、禁忌语和委婉语同属一个语义范畴 范畴是普遍存在的,语义范畴也存在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各个义项间拥有着家族相似性。语义范畴内的边缘义项围绕原型义项,原型义项是核心成员,拥有范畴最典型的属性,其他成员拥有更多相似属性。边缘义项根据与原型义项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决定其地位。在委婉语与其对应的禁忌语所构成的语义范畴中,禁忌语是原型义项,具有范畴家族相似性的典型特征;委婉语是边缘义项,具有较少原形义项特征,其委婉程度取决于与禁忌语的家族相似性程度,越边缘所具有的范畴属性越少。

英语委婉语及语用功能(初稿)

1.Introduction The word “euphemism” original comes from the ancient Greek. The prefix “eu” means well, and the root “pheme”means speech or saying. Thus euphemism literally means to speak in a pleasant way or with good words. The Oxford Dictionary define “euphemism”as an indirect way for people often to use to refer to something embarrassing or unpleasant, sometimes to make it seem more acceptable than it really is. Similarly, euphemism also belongs to a kind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which indirectness replaces directness of statement, usually in an effort to avoid offensive bluntness in some subject involving delicacy or taboo. No matter what definition is given, euphemism has been a widely used language, and works in multi areas, such as death, age, disease, physical imperfection and so on. Yet less of which refer to the other fields, such as jobs, professions, some social issues as well as some current hot topics. Euphemisms have been studied in plenty of fields, such as social communication, newspapers, advertisement, teaching field, military affairs, and political events. Since it acts as a kind of culture phenomen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focus on studying its pragmatic functions. Euphemism is intended communication method, so 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what he is talking about, who he is talking with, where he is talking and why he is talking like that while using euphemism. 2. Form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2.1 Phonetic Approach English is an alphabetic language, which has provided ample sources for the creation of euphemism. The following ways are used to achieve a euphemistic effect. 2.1.1 Clipping It means to reduce some front or back syllables of a word for evasiveness. For example, “Ladies” for Ladies’ room, “gents” for Gentlemen’s Room, and “ca” for cancer. 2.1.2 Initialing

中西委婉语的对比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象征着社会的文明,折射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本文对中西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委婉语;对比;差异

COMPARA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The euphemism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There are a number of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is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cultural background.This thesis aims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uphemisms. Keywords:euphemisms;comparative;difference

1.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社会的委婉语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同时,委婉语的表现方式和交际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并且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英语学习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反映在委婉语上的文化差异,以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委婉语的含义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中,都会存在有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来达到委婉的效果。汉语称为“委婉语”,即使用语气和缓的、好听的、含混的、兜圈子的、令人愉快的或不得罪人的说法去替代生硬的、粗俗的、不便直说的、令人不快的说法。而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中对“euphemism”一词的定义是:“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 about expressionfor harsh or direct one,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 3. 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 3.1. 共同的根源: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互相关联的。自古人类就对某些神秘事物心存忌讳,遭到禁忌的事物的名称时常以一种“得体、高雅”的名称进入语言交际。社会礼仪常常需要把话说得婉转些、含蓄些。一旦遇到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需要转移,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和谐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才更乐于接受。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共同根源。“忌讳”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原因。早期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以至恐惧。人们迷信鬼神迷信超自然的力量,有关鬼神的神话就成为了禁忌语(taboo)。当人们不愿说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不得不用隐喻来暗示人家不愿说的东西,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双方都知道但不愿点破的事物。

浅析英语委婉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510362072.html, 浅析英语委婉语 作者:赵玲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3期 【摘要】委婉语使用较含蓄的语言表达强烈、难以启齿或禁忌的话语。在世界大融合的当今社会其正确使用变得尤为重要。分析如何使用以及其在社会交往中发挥怎样作用也逐渐凸显出其价值。 【关键词】委婉语应用功能使用 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既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能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的愉快。委婉用语就是实现这一理想交际的合适的表达方式。 一、委婉语的分类 委婉语在英语中应用较为广泛。Euphemism 一词eu表示好,phemism表示说话,也就是说好话的意思。委婉语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传统委婉语又叫消极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即表示消极事务的词语。比如,当 人们直接说出死亡、葬礼、性、排泄物以及一些生理现象时,往往会给人一种粗俗、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的感觉。如果能换一种方式表达这些意思,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也会给人一种 有文化、有涵养、举止高雅的感觉。 文体委婉语也称之为积极委婉语(positive euphemisms)。使用时多是为了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人有愉悦的感觉。如黑人negro,在交往中为了避免人们想到黑奴这一层面,我们往往会使用black;在政治上,官方常用conflict 来代替war;slum(贫民窟),经常用old areas来表达。 二、委婉语的应用 1、与某些病症有关的的委婉语 正常健康的身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也是幸福生活的主要保障。可是有些人由于生理原因或是某些疾病原因不能够拥有正常人的简单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会注意避讳对方的这些痛处,在遇到这些疾病的名称的时候后采取较为委婉的说法。“得重病”的委婉表達形式是in a bad way, have a terminal illness。而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委婉表达方式。cancer-词是人们极 度回避的禁忌词,人们通常使用a long illness来指代它。也有人用the C word, the Big C ,that disease来说癌症。目前较为常用的筛查Mongol baby(先天性愚型婴儿)的检查,叫做Down’s baby筛查。还有疾病”(disease)这一字眼也是令人不愉快的,不可避免要提到时,常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

论文关键词]英语委婉语传统委婉语文体委婉语临时委婉语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论文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委婉语存在于很多语言中,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委婉语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其对语用原则的体现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以揭示其语言本质和语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 保罗·福塞尔(PaulFussel1)在其所著《格调)(Class)一书中对美国中产阶级进行了一针见血的辛辣讽刺。在论及这一阶层的语言时,他写道:“中产阶级追求修辞上的假斯文…他们任何时候都会被飘到耳边的委婉表达吸引中产阶级在委婉语的丛林中穿行并不光是因为这有助于躲避事实,这一喜好还出自他们对奢华的渴慕…于是他委婉得莫名其妙”。英语委婉语是否只是英美中产阶级附庸风雅的工具?事实上,委婉语并非中产阶级的标签,它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和发展 委婉语可谓源远流长。它源于远古时代,即人类文明的早期。委婉语的产生最初与宗教有关,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由于神的名字被认为是神的化身,提到名字就亵渎神灵。丁是,人们便借助于委婉语来称呼神。另一方面,人们相信自己知道神的称呼越多,胜过神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就创造出无数的委婉称呼。随着社会发展,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从宗教延伸到其他领域。另外,贵族也在尽力发展自身精雕细刻的宫廷语。贵族惯用的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和过分冗长的表达方式常被称作“euphuism”华丽的词藻,此词为英国作家约翰·利利首创。他在CZuphues)这部讽刺作品中首次使用该词。而在l6世纪年8O年代初,作家乔治·布朗特首先使用“euphemism”一词。虽然“euphuism”和“euphemism”两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但两者均指拐弯抹角以自悦或取悦他人的说话方式。在随后委婉语的发展中,中下层人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之数量激增,形式丰富多彩。19世纪下层社会中,伦敦东区人所使用的押韵的俚语在委婉语中占据重要地位。在l8、l9两个世纪中,委婉语在英国国内外迅速发展。随着英帝国的扩张,本国语言模式也传播到世界各国。从一开始清教徒以关心语言闻名于世。他们推行禁止使用亵渎语言的法律。至l9世纪,当时社交活动中讲求语言温文尔雅被视作基本美德之一。20世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英语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委婉语在金钱、疾病、政治和战争等话题中用得最多。 二、什么是委婉语 英文euphem/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词头“eu一”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ofgoodomen”(吉言)或f好的说法)。由于委婉语属于一种语言现象,所以语言学家对委婉语给出多个定义。“Substituitngallinofensiveorpleasantterm fora more explicit,ofensive one,thereby VG~neeringthetruthbyusinginwords”是eaman和Silver在1983给出的定义。在“ADietionaryofModemEnglishUsage”中,福勒(Fowler.1966:171简洁地给出了委婉语的定义,即委婉语是“以缓和、模糊或解释性的表达来替代生硬的真实性或令人不愉快的事实”。 三、委婉语的分类 1.英语委婉语从表达方式上一般可分成: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eupheru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itceuphemisms。所谓传统委婉语指的是比如生、病、死、葬、性、裸、拉、撤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剌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所谓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话、溢美之词,与禁忌语并无关系。英、美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为了避免刺激,或是为了争取合作,有时会采用夸饰的手法,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以美言相称。 2.从使用频度上,我们可以把委婉语分成一般委婉语和临时委婉语。一般委婉语是在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摘要】:本文对现代汉语委婉语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源于语言禁忌。同时,儒家传统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忌讳”是其产生的民族心理基础。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儒家传统文化 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委婉语源于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最初是从“塔布”产生的。人们迷信鬼神,对鬼神尊敬、崇拜直至惧怕,以至不敢直呼其名,鬼神名称成了英语中最早的禁忌语,而指代鬼神的词语便是最早的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把探寻视角限定在汉民族心理框架内与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上。“忌讳”是汉民族心理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直接动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崇高神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的禁忌。人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称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必须禁忌。避讳就是一例。对尊者、长者等不能直呼其名,哪怕是读音有点相近也应当回避。再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秀才”一词就已产生,但刘秀做了皇帝后,为避其讳,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时,对一些特别讨厌的事物,不愿提及它,也要禁忌。如对于明朝的人来说,“元”是十分痛恨的,所以明朝人把“元来、元任、元由”等词的“元”一律改成“原”,成了“原来、原任、原由”。第二,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死亡”在人们看来是一件恐怖危险的事情,常常要对它表示禁忌。人们还用“死”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表现死的不同原因、方式,以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崩”,意谓天崩地塌。帝王之死,犹如天崩地塌,为大国之难,因此婉称帝王或帝后死亡。同义的还有:崩驾、崩逝崩殂等。薨,房子坍塌时发出颠坏之声而令人震惊,古代用以婉指诸候或二品以上大官之死。类似的有:薨背、薨逝、薨陨等。“不禄”则专指士大夫等一般官吏之死。而现代则多用不在、故去、逝世等表达死亡之意,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也用安眠、安息等。第三,对不洁或难以启齿的事物的禁忌。这些大多是有关人体器官、生理现象等的词语。例如,把厕所称作“洗手间”、“卫生间”等。再如,比起西方民族,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都比较牢固,性行为受到较好的道德约束与社会控制,加之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积淀,言语过程中有关“性”的一切均属禁忌之列。 汉民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言语交际中避俗求雅、力图含蓄,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汉语的称谓中委婉语众多。作为礼仪之邦,汉民族非常重视言语交往过程中的礼尚往来,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力求雅致,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义称谓语。一般说来,直称则比较通俗,婉称则显得文雅。例如,称妻子的父亲为“岳丈”,比“丈人”要文雅

英语中“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学分析

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语境理论、距离原则、动听原则和模糊理论对英语“死亡”委婉语进行了分析,为英语“死亡”委婉语的名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期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重视这些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正确选择、使用它们,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学;合作原则;语境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它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些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英语委婉语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研究历史及演变;(2)界定其定义;(3)探讨其构成手段;(4)从语言学角度研究;(5)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专门分析研究的文章。而笔者认为,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数量很多,它在一定层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等,它是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对它进行研究还可以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所体现的一些语用学原则,希望人们可以加深对它以及西方社会的认识,也可以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正确地选择使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处以绞刑,人们就用一些与白杨树有关的温和的、甚至是好听的表达委婉说出这些人的死,如“to be a cottonwood blossom”、“to decorate a cottonwood”、“riding under a cottonwood limb”。 (2)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如将人死后称为“to became a land owner”、“go to Heaven/paradise”、“be with God、rest/be in Abraham?8 bosom”等。这是出于礼貌,给对方留有面子,也有可能让他人对自己有好感等。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如对为国家或事业而献身的人给予崇敬和赞美,称他们是“to lay down one?S life”、“to make the Illtimate/l船t sacrifice”、“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to fire one?s last shot”礼貌原则为死亡委婉语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死亡委婉语的礼貌功能也使得尖锐的社会问题显得缓和与轻松。 1礼貌原则2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它包括6个准则:策略准则(Tact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英语死亡委婉语则体现了这些准则。如: (1)同情准则。即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如西方国家以前多将犯人吊在白杨树Grice[2]根据会话的内容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中存在着一个总的合作原则。为了成功的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它包括4条准则:数量准则(适量)、质量准则(正确)、关系准则(关联)、方式准则(简明)。但人们有时会出现违反某条准则的情形。这时,违反准则的一方可能有言外之意,另一方要能领会“话外话”。英语“死亡委婉语”就故意违反了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这些准则,而这恰恰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如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死亡委婉语从本质上说违反了这一准则,如将死亡称为“to be on vacation”,“to take a one way ride/trip”等。另外,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要求讲话要有关联,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而死亡委婉语往往委婉含蓄,如将死亡称为“to cancel olae?s account”、“to return to dust/earth”、“to turn one?s toes to daisies”等,这样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隐含着其他的目的,即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 3语境理论 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不是任意地、毫无节制地选择交际语码的;相反,语码的选择与交际目的、交际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包括显性语境和潜性语境:前者指交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参与者、话题、面部表情等可感知的具体直接的物理因素;后者指交际参与者的文化

委婉语

委婉语论文 摘要:从语用学角度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揭示出英汉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的相似性,都具有避讳、雅化、礼貌、掩饰及淡化和夸张功能。 委婉语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的语言在英、汉语中,委婉语的使用极为广泛,是进行语用研究的很好语料。英、汉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限定词,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委婉语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交谈中凡是涉及到说出来有可能令人感到难堪、不悦甚至反感的言语,人们通常都采取曲折、委婉、含蓄的说法来表达,让交谈双方能从心理上淡化甚至消除某些不愉快,从而达到容易接受的目的。从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来讲,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避讳功能、雅化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及淡化和夸张功能上。 一、英汉委婉语避讳功能的相似性委婉语的产生源于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如:pass away(逝世),be no more(不在了),depart(去世),be gone(走了),join the majority(会见老祖宗去了),go to west(归西了),go to glory(升天了),go to meet one maker(见上帝),to be at peace(平静了),the final departure(最后离去),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go to one S long home(回到永久之家),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in heaven(在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去世了”“仙逝了”,“到极乐世界去了”,“逝世”,“谢世”“过世”,“下世”,“不在了”,“走了”,“过去了”,“离开本了我们”,“毙命”,“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的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诸侯死了用“功甍”,妻子死了叫“断弦”,为了守节而死叫“玉碎”,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死亡的委婉说法还有: 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 出席最后一次点名to be written off 被勾销 t0 fall 倒下 to fire one 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It S taps.熄灯号音响了 to hy down one S life 放下自己的生 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最后的牺牲 to do one S bit 尽自己的本分 这些委婉语听起来很平淡,几乎无法使人联到军人那悲壮而惨烈的死。 (二)有关“疾病”的委婉语 生病也是人们忌讳说的,因而东、西方人都常常用替代形式来淡化表达。如: (1)Jane was in a bad way and asked for two days leave。简身体不好,请了两天假。 句(1)中 in a bad way替代 iu。人们还把 cancer(癌)称为 the Big C或 long illness,把 leprosy(麻风病)称为 Hansen S disease,把mad(疯了)叫做 mentaproblem,Blind(盲的)说成 sightless,称 constipation(便秘)为 irregularity。汉语中,“生病”是“身体不好”、“身体欠安”,说“癌症”为不治之症,说“精神病”为精神不正常。虽然听的人同样明白其含义但总比直接说出来显得不那么刺耳,动听一些。英语中婉称 crippled(残疾)为physically handicapped,disabled;汉语中则用“身体不便”、“有缺陷”、“手(脚)不便”、“有障碍”等字眼来代替。类似的例子英语中还有:用 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生理缺陷的)或 disabled/the inconvenienced表示crippled(瘸子);用 imperfect hearing(听觉不完美的)代替 the deaf(聋子);用visually retarded(视力有障碍的)代替 the blind(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