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具体说,就是正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争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的朝鲜和中国。日清甲午战争便发生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

一、俄日矛盾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其必然要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在远东地区,19世纪后半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急速向资本——帝国主义过渡。而朝鲜和中国(清帝国)却依然处于腐败的封建的半殖民地国家境地。

1894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其目的在于争夺远东霸权与侵占殖民地。而俄、英、德、法、美对待甲午战争的态度与立场,本质上均以自身殖民利益为基准,丝毫没有支持朝鲜、中国民族利益之性质。

沙俄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但16世纪后期,它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清军进入山海关时,沙俄乘机强占了我国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区。1685、1686年,清康熙帝派兵打败了入侵雅克萨之俄军。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一线为中俄两国边界。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沙俄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之过渡,加紧了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早在1858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沙俄借口“调停”有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沙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又侵占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领土。从而使沙俄实现了在远东夺取到出海口的目的。并在陆上与朝鲜毗邻,在海上向太平洋扩张。恩格斯在1858年10月曾指出:沙俄在远东“除了分占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的利益以外,还得到了黑龙江沿岸地区”,“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39、37页。)

进入19世纪80年代,列强争夺远东地区朝鲜、中国的矛盾主要是俄英、俄日矛盾。1884年朝鲜“甲申事变”后,日本政府在朝鲜实际上取得了与清政府的对等地位。80年代初,沙俄对太平洋沿岸更加关注,加速向远东地区移民,在海参崴设立了移民局。1883年,沙俄在宫廷特别会议上,决定把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中的远东各省划归阿穆尔地区专设的总督管辖。俄国还要求租借在朝鲜北部的永兴湾。针对沙俄的这一行动,英国在1885年4月占领了朝鲜南部的巨文岛(至1887年初退出)。日本则于1886年1月租借扼釜山咽喉的绝影岛。在此背景下,1888年5月俄国举行的远东特别会议认为,俄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主要集中在朝鲜”。(《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130页。)但又认为,如果俄国立即占领朝鲜,当时在远东的实力还不够;反而会使俄国同中、英两国关系尖锐化。因此,俄国政府表面上仍承认清政府对朝鲜的宗主权。1891年5月19日,沙俄政府致北京公使喀西尼的训令指出:“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我们来说是极不适宜的”,“朝鲜问题是远东最重要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利益,……就要用一切办法使朝鲜动荡不安的国内秩序稳定和巩固”。(纳罗奇尼茨基:《远东国际关系史》第1册,商务印书馆,第217页。)实际上,沙俄政府把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帝国)和已经侵入中国的英国势力看作是沙俄向朝鲜与远东扩张的主要障碍。因而采取挑拨日本进攻中、英的政策,以打击、削弱清政府在朝鲜的力量和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诚如恩格斯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俄国政府挑拨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第235页。)与恩格斯持相似观点的当时法国著名漫画家比戈特为法国报纸驻日通讯员,曾为此时的远东形势作过一幅讽刺画:日清怒目竞钓,俄国虎视桥端。一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画面。这就是说,当时俄国的远东政策是有利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

然而,就日本而言,日俄矛盾正暗趋尖锐。1891年3月,西伯利亚铁路开始修筑。这

对俄国向远东侵略扩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旦铁路建成,俄国便能向远东输送大量人力和物资。这对英、日争夺远东霸权无疑是严重挑战与威胁。早在俄国提出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之时,便引起日本军政界的强烈震动。1888年5月,日本外相青木在《东亚列国之权衡》中主张“日清结盟”以拒沙俄。而其条件是把勒拿河以东,即将朝鲜与中国东北划归日本。实际上,青木的主张不过是借抗俄之名,与沙俄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1890年,日本陆军元帅、时为首相之山县有朋曾说:“吾人应切记,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之日,即朝鲜多事之秋;又应切记,朝鲜多事之秋,即东洋发生一大变动之时”。(《山县有朋意见书》,第197页。)日本自由党领袖之一、1892年12月至1893年7月任驻朝代理公使的大石正已甚至说:西伯利亚铁路定会“席卷日清韩,逐英国于太平洋之外”,俄国可以“不弄一兵,并朝鲜等地于其版图”,而日本之寿命会“随着西伯利亚铁路之延长而缩短”。(藤村道生:《日清战争》,第17—18页。)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和向远东扩张强烈不满。1891年5月11日,日本警察津田三藏于大津刺伤了到日本访问的俄国皇太子(即1894年11月即位的尼右拉二世)。但是,日本当时还未准备好与俄国正面争夺,因而天皇亲自前往慰问受伤的俄国皇太子,深表道歉,而且内相为此“引咎辞职”,将津田判处无期徒刑,以示对俄退让与歉疚。

1892年4月,日本驻德公使馆武官福岛安正自柏林回国途中,在西伯利亚做了深入“考察”,历时504天,写成了“考察报告”。日本军国主义者把福岛安正的这次间谍活动颂之为《单骑远征之歌》。当时已任枢密院议长、甲午战争中任日军第一军司令官的山县有朋,于1893年10月看了福岛安正的西伯利亚考察报告后,在《军备意见书》中写道:“东洋祸机不出今后十年”,主张“遇有可乘之机,即应进而准备收取利益”。(《山县有朋意见书》,第219页。)然而,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首先的目标是针对腐败的清政府,夺取朝鲜和部分中国领土。日本对俄国远东之“渔利政策”采取阳奉阴违(虑),暗中远虑着未来之日俄战争。

二、英俄矛盾

19世纪80年代中期,英、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亚,英国殖民势力侵入阿富汗,并将其矛头指向土库曼斯坦;而此时沙俄正着手征服土库曼。这就是列宁所指出的,1885年俄国在中亚“差一点同英国作战”。(《列宁全集》第39卷,第775页。)

在远东,沙俄试图在朝鲜获得不冻港湾,而且,1884——1885年,朝鲜国王曾有意取得俄国的军事“援助”:请俄国教官为朝鲜训练军队。对此,英国军舰突然占领朝鲜南岸的巨文岛,并支持清政府在朝鲜的抗俄方针。沙俄因无充分准备,只得暂作后退,未敢向朝鲜派遣军事教官,也未获得朝鲜港湾。显然,英国在朝鲜支持清政府的拒俄方针,并不是为了朝鲜、中国的民族利益,而是为了巩固并扩大英国在中国和朝鲜的殖民权益。朝鲜的海关此时实际掌握在英国人赫德的代理人手中,因而清政府与英国在朝鲜也有矛盾。为此,当俄国暂时放弃侵占朝鲜的港湾要求后,清政府便坚持英国军舰应从巨文岛撤走。

1890年,清政府拟修筑天津大沽经山海关、奉天(沈阳)、宁古塔而至珲春的铁路,勘测设计委由英国工程师金达主持。这表明英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伸向中国东北,并抵制沙俄势力向“满洲”扩张之意向。对此,沙俄加速了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进程。1891年2月12日,沙俄政府通过决议,要把西伯利亚铁路修至太平洋沿岸。然而,沙俄力不从心,1893年,由英国工程师主持的从大沽起点的铁路修至山海关时,西伯利亚铁路才刚开工。工程进行了10年之久。沙俄财政大臣维特曾极力强调西伯利亚铁路经济意义,以掩盖沙俄帝国主义争霸远东的野心。英国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利益,先于沙俄。1893年英中贸易额已超过3500万英镑,英日贸易额为930万英镑。英国为巩固并扩大其在中国、日本的权益,极力抵制沙俄势力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伸向中、朝。甲午战争前,英国舆论界与某些*家,主张与清政府、日本一起抵制沙俄势力。甚至企图建立远东反俄“三国(英、日、清)同盟”。(纳罗奇尼茨基:《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的殖民政策》,第422—436页。)然而,

在外交实践中,英国为了抵制俄国势力在远东的扩张,主要是拉拢和利用日本。这表现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已经开始逐步修改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试图争取日本成为英国在反俄反东方人民运动中的同盟者。英国还期望资本主义经济后起的日本成为其重工业产品、船舶与*的销售市场。1889年4月,英国《泰晤士报》曾透露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以秘密外交同俄、美、德等签订《和好通商航海条约》,把大隈同意在“大审院”(日本最高法院)中保留外国法官的保密的修改条约方案内容加以透露。这一消息传到日本后,引起舆论界对大隈内阁的反对。1892年8月,日本新任外相陆奥宗光,决定利用英俄日益尖锐之矛盾,来修改日英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在日英双方互有所求的形势下,对日本而言,正在甲午战争前夕,双方经过谈判,特别是日本作了许多让步,1894年7月16日,英日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及《附属议定书》、《附属税目》、《附属外交文书》。根据条约和附属文件,取消了原先对日不平等条约规定的治外法权,日本关税基本上恢复了自主,还取得了贸易上的最惠国待遇。由此可见,从当时英日关系着眼,客观上英国不仅利用日本反对沙俄,而且有利于日本的侵朝侵华,即有利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三、德、法与英国的矛盾

德国殖民一一帝国主义势力进入远东比之于英、俄要晚一些。1861年9月,以艾林波伯爵为首的普鲁士王国使团在天津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取得了与英、法在华同样的特权。1867年,巴德兰(1875——1893年任德国驻华公使)曾建议普鲁士政府向中国台湾进行殖民侵略。1869——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曾建议俾士麦侵占中国舟山岛。1872年,巴德兰又主张德国海军占领厦门港。(帕尔克尔:《中国及其历史、政策和贸易》,第251页。)同年,德国在北京设立使馆。1880年,在中国的385家外国商行中,德国占65家,而英国占有236家,美国占31家,法国占16家。(巴德兰:《东亚的三十三年》第3卷,第141—145页。)因此,德国商人、企业家与政府,把英国看作是它在中国和远东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与俄国政府和商人把英国视为远东的主要对手相似。加之,德国卡尔洛维特茨公司曾经营俄国煤油运往中国的业务,从而在外交上产生了俄德在远东接近反对英、日的倾向。1882年,德国以武力相威胁,曾在中国汕头取得一块“租地”。1884年,在法国侵略我国的中法战争期间,德国出于削弱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之目的,在外交上未支持中国。俾士麦声称:“即使有10万法国人向北京进军,德国也要稳住不动。”(《德国外交文件》第3卷,第700案卷。)与此同时,1884——1885年期间,德国正在侵占新几内亚沿海地区和所罗门群岛。1887年,德国不来梅和法兰克福的银行家给清政府500万马克的贷款。1889年,德国金融集团参与开设德国东亚银行,在中国各大港市设立分行,与英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进行竞争。汇丰银行是1864年由在香港的英国航运、贸易、工业企业中经营银行业务的部门联合组成的重要机构。它以远东及东南亚为主要经营地区的大私营银行。总行设香港,是香港发行货币的主要银行,也在旧中国发行货币,并与1911年后取得旧中国关、盐两税的存款权。然而,德国东方银行敢于与它竞争。更为重要者,德国是清政府陆海军武器装备的重要供应国。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战舰和鱼雷等大量输往清帝国。德国军事教官参与清政府新式军队的训练。虽然*供应量还不如英国,但在这方面已是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德国也把*卖给日本,并参与训练日军。1893年,德国经由汉堡港输往日本的货物比输往中国的要多100万马克。(纳罗奇尼茨基:《远东国际关系史》第1册,商务印书馆,第216页。) 19世纪80年代法国与英国在远东的矛盾是法、英在世界范围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总矛盾的组成部分。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后,加速推行纵贯非洲的“开普敦——开罗殖民帝国计划”。而法国则企图建立横贯非洲的“佛得角——索马里殖民帝国计划”。双方在非洲的争夺处于剑拔弩张境地。因而在远东,在1885年中法战争以后,英国竭力阻挠法国在中国两广与越南取得超过其他列强的特权,对法国海军在中法战争期间封锁中国港口以及与台湾澎湖的海上交通,从而严重影响英国贸易利益深表不满。尽管英国利用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的困难

处境,于1886年迫使清政府同意修改烟台条约中有关提高鸦片进口税的条款而使英国获取更多殖民利益,而英国却对法国在中国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殖民势力范围的扩张而加深了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并于1885——1886年侵占上缅甸,以抗衡法国。对此,法国在远东终于趋向与俄国协调来反对英、日。

四、美国势力侵入远东

1882年5月,美国与朝鲜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美国通过该条约获取了美国人在朝鲜经商不受限制和受保护之权、领事裁判权,以及剥夺朝鲜的关税自主权等特权。(金承化:《美国侵朝史》,三联书店,第37页。)接着,美国传教士和商人纷纷来到朝鲜。1884年,美国首任驻朝公使福久为美国贸易公司签订了获准在朝鲜海岸航行、采集珍珠、砍伐林木、修筑(建)电站和火柴厂等合同。对朝鲜封建统治者和清政府而言,曾幻想通过引进美国之势力来平衡和抵制日本侵略者。李鸿章曾建议朝鲜宫廷聘用美国军事教官,1886年2月,朝鲜政府任命曾任美国驻天津领事的德尼为朝鲜外务部的顾问。但美国政府和德尼未按清、朝政府的想法行事。它既不想阻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也不愿干预俄英对朝鲜的争夺;而是想借日本之手改变清政府在朝鲜的宗主权,以及利用英俄相争从中渔利。美国俄勒冈州参议员米彻尔于1888年在参议院发表演说时曾提出:反对清政府在朝鲜的宗主权。(茹科夫:《远东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03页。)为此,1888年底,袁世凯(1885年以“办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务”的名义驻朝鲜办事)坚持要求德尼离开朝鲜。但是,美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并未因德尼离去而改变。1890年,任日本政府顾问的美国人李仙得访问了朝鲜,调查日本资本进入朝鲜的可能性。李仙得于1892年——1893年旅居朝鲜,曾为日本谋求在朝鲜沿海捕鱼优惠权而游说。1893年,美国驻汉城使节阿兰甚至对朝鲜禁止向日本输出大米而抗议,并表示反对清政府对李氏朝鲜的支持。所有这些,说明了此时美国的对朝政策是有利于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

美国势力侵入日本始于19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准将培理任东印度舰队司令,他用七艘军舰,一百多门炮,一千多水兵的武力迫使幕府谈判,于1854年3月31日签订日美神奈川条约,即《日美和好条约》。同年6月,日美又签订《下田条约》。这是西方列强对日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美国迫使日本开港,给与贸易最惠国待遇。下田港成为美国太平洋航线的中继站。明治维新后,1869年2月,日本政府虽正式向美国公使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但是,美国和西方列强不愿轻易放弃特权。谈判几经波折,直至80年代,大隈重信继任外务大臣后,修改不平等条约才稍微取得进展。1888年11月30日,日本同墨西哥签订《修好通商条约》。继之,又同美、德、俄修改了不平等条约。1899年2月,日美签订《和好通商航海条约、附属贸易规则》。由于日本没有强大实力作后盾,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并未达到目的。美国在日本取得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其他特权,一直保持到90年代前期。

19世纪80年代美国在中国所取得的权益远逊于英、俄、法。早在1844年7月,美国迫使清政府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而取得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规定的若干相应特权。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时,是年6月,以美国侵略者华尔为首,组成了由200名外国人和几百名中国人结合的洋枪队。华尔及其洋枪队公然武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与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兴起了淘金热,美国从中国“招募”大批华工去加州。华人在加州曾占总人口的10%,旧金山建立了唐人街。60年代,由于美国兴建横贯大陆的铁路,又从我国粤、闽沿海“招募”华工。1860年加州的中国人为34933人;1862年美国在北京开设公使馆,加强对华外交影响。但总的来说,美国在华势力比之于英国小得多。1866年美国东亚舰队只有5艘船在中国港口;而同年英国在华水域有45艘舰船。(《美中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8页。)1869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用的万名筑路工人

中,华工占9000名。1880年,加州的中国人上升为75132人,占该州人口的8.7%。(《美中关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3页。)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早在1868年7月28日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利用清政府委派他为出使各国大臣的名义,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在华盛顿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美中两国人民往来居住,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两国侨民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受到“欺侮凌虚”。该条约适应了美国掠卖华工,加强文化和宗教等方面侵略的需要。但是,8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西部人口增加和从欧洲来了大批移民,劳动力需求趋于缓解,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禁止中国移民入境的种族主义法案,产生了排华浪潮。至1894年3月17日,清驻美公使杨儒与美国国务卿葛礼山在华盛顿签订《中美华工条约》,即《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条约规定居美华工离美超过一年者,不得再入美境;不准居美华工或别项华人入美籍等等。美国的排华活动恶化了美中关系。因此,甲午战争前夕,美国在朝鲜持反对中国、同情日本,从而客观上助长了日本对朝、中的侵略。

五、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与英、俄等国的态度

由于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形成了“早发性”对外侵略扩张。于是,军事国防软弱、*腐败,市场大资源富,且邻近日本的朝鲜、中国便成为其垂涎之目标。早在19世纪中期,被改革派武士奉为思想旗帜的吉田松阴曾宣称:“为今之计,如能以和好牵制二虏(指美、俄),乘隙实行富国强兵,开垦虾夷,夺取满洲、朝鲜,吞并南方,然后挫败美国,制服欧洲,就将无往而不胜,”(万峰:《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9页。)这是明治年间产生的所谓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渊源,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精心炮制的向朝鲜、中国侵略扩张的蓝图。这个大陆政策的步骤是: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方;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世界。19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略,实际上就是循此进行的。1874年,日军在台湾登陆,阴谋侵占台湾。1875年,日军入侵朝鲜制造江华岛事件,1876年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此后,日本侵略势力向朝鲜步步进逼,直至1885年4月,日本伊藤博文与清政府李鸿章会谈后签订《天津条约》。日本通过该条约(议定将来朝鲜如果发生变乱或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须行文互相通知),迫使清政府默认它在朝鲜的地位,从而酿成1894年日军出兵朝鲜发动大规模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甲午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封建统治者向清政府求援。日本政府则阴谋引诱清政府出兵,以便以此为借口,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侵略战争。而腐败的清政府及其驻朝、驻日使节,却未能识破日本政府的阴谋,更未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者已作好大规模侵朝侵华的准备;甚至清政府的外交密码全被日本破译。(《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密电码是怎样被破译的》,见《历史教学》1979年第6期。)甲午战争爆发前至马关条约签订期间,清政府驻日使节以及它与李鸿章的往返密电均被日本政府破译。因而对日本政府而言可谓“知己知彼”,而清政府却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甲午战争于1894年7月爆发,至1895年2月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以清军战败告终。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清政府特别是以李鸿章——慈禧为代表的“后党”曾指望俄、英列强调解日、中在朝鲜的矛盾。1894年6月30日,俄国驻日公使奉令照会日本,奉劝日本与清朝在朝鲜同时撤兵,否则日本应负重大责任。从表面看,俄国对日照会措词严厉;实际上,俄国并未估计到日本会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因而担心干涉过于露骨会暴露其染指朝鲜的野心,于是中途作罢。而日本却早已摸透了俄国的态度。6月15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给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的电令中说:“关于俄国出兵朝鲜之事,据本大臣和俄国驻日公使的谈话及驻英公使的电报,似无此虑”。(伊藤博文编:《日清战争机密文书·附录》,第908页。)7月2日,日本虚假地向俄国“保证”,实际上拒绝了俄国照会中所提的要求。

至于英国,日本一直在谋求它的外交支持。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向英国保证,日本在

朝鲜与中国的行动不会侵犯英国在华利益。因此,英国的所谓“调停”,实际上是偏向日本、麻痹清政府;因而遭到清政府拒绝,会谈破裂。而日本对会谈破裂暗自高兴,陆奥宗光认为,这更有利于日本发动战争。正在此时,7月16日,英日签订修改不平等条约之新约。英国在西方列强中率先基本放弃对日本的特权,与日本正式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及《附属议定书》、《附属税目》、《附属外交文书》。日本认为,这是英国对它的公开外交支持。这使日本更加有恃无恐。对此,7月19日,日本驻英公使电告口本政府:离间英、清之事已经成功,英国外相表示同意日本对朝鲜的政策。(远山茂树:《日本近代史》第1卷第197页。) 除俄、英之外,美、德、法等西方列强,出于所获最惠国条款,即日本在朝鲜获得任何特权,西方诸列强凭此也能享有,因而不同程度地都支持日本。这就是德、法驻日公使所言:“必须给(清政府)以当头一棒”(陆奥宗光:《蹇蹇录》,第66页。)之真意。诚如曾任清政府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的薛福成所写:列强在远东,“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薛福成:《筹洋刍议》,第8页。)这就是说,19世纪末,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日清战争,都是帝国主义掠夺和瓜分殖民地的一种形式,即“利益均沾”的帝国主义立场的体现。

但是,甲午战争的结果,日本侵略势力在远东的极大膨胀,远远超出了西方列强、特别是俄、德、法的预先估量。它们原认为可以利用日本军国主义为“打手”来“均沾”朝、中被压迫民族的利益,而无须担心其侵略行动超越西方列强所允许的范围。然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为日本爬上远东霸权升高了一大步,从而动摇和改变了远东原先的国际关系态势。

对此,西方列强中的俄、德、法由支持日本的侵略转而限制、反对日本侵略势力的过分膨胀。1894年10月21日,日军攻陷旅顺后,西方列强开始担心日本会危及它们在华的利益。10月5日,英国提议西方列强采取共同行动以“保护侨民”。10月6日,英国向德、法、意、俄、美等国呼吁,联合干涉日清战争。但是,帝国主义各怀心计。德国宣称:干涉为时过早。俄法也不愿响应英国呼吁。美国直到11月5日,才通过日本驻美公使,提醒日本注意西方干涉的可能性,并表示愿进行“友好斡旋”。12月6日,英国《泰晤士报》宣称:“在承认胜利者正当权利之同时,又应对其加以限制”。24日,英国首相表示,有必要进行“联合仲裁”。英国报纸警告日本,进逼北京,促使清王朝崩溃,并非日本之福。(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第146页。)日本鉴于此种形势与压力,伊藤博文提出放弃直隶决战,开始议论讲和的条件。

1895年4月17日,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的苛刻程度超过了以往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任何不平等条约。其中有关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制造货物,运销内地,只缴纳输入税,免交内地税,可自由地将机器设备输入中国的规定;以及以清政府同欧美各国所签订的现行条约为基础,修改日清条约,给予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是日本政府企图以此适应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共同要求,具有“贿赂”列强的性质,即使帝国主义各国共同享有该特权。日本外务相在谈判期间曾指示日驻英公使向英国报界透露这一条款内容,企图以此换取西方列强的支持,特别是英国对日本的支持。然而,日本的这一企图,并未实现平衡帝国主义要求的目的。俄国得知马关条约的割地条款,特别是辽东半岛被割后,认为已与其向远东扩张的利益严重冲突。于是,以财政大臣维特为代表,沙俄政府反对日本侵略势力插入“满洲”,在1895年4月17日,邀德、法两国密议:“劝告”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中国。沙俄对德国说,如果日本不肯交出辽东半岛,有必要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要以俄、德、法三国海军切断日本远征中国大陆军队的海上联系。在沙俄看来,“满洲”应该是它未来独占的势力范围和市场。不能容忍日本侵占辽东半岛。

德国之所以赞同沙俄这一提议,是因为沙俄加强在远东对日本的干涉力量,就会减轻德俄边界的压力。同时,德国也可以此表示对清政府的支持与“有功”,以便在未来对中国进一步取得特权。为此,1895年4月20日,德国外相召见日本公使青木周藏,指责日本“违背

外交惯例擅自行事”,并警告日本:“世界决不会按照日本的愿望或命令来行事的。”(《日本外交文书》第28卷第2册第3页。)

法国由于在1893年与俄国签订军事协定,因而于4月20日通知俄国,表示愿意参加共同对日干涉还辽。

英国和沙俄在远东有深刻矛盾,它要利用日本对抗俄国,因而不愿与沙俄一起参加干涉日本还辽。英国政府认为,“远东的英国利益尚未遭到理应唯有依靠武力实行干涉那种程度的损害”,决定不参与对日干涉。

俄、德、法三国公使于4月23日正式走访日本外务省,明确宣告干涉,指出,如果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则朝鲜独立将有名无实;妨碍欧洲各国商业上的利益;给东洋的和平带来妨碍。因而日本必须放弃辽东半岛。与此同时,俄国的几艘军舰开进了日本神户和中国烟台(芝罘)。而且风传俄国远东舰队已经接到24小时内能够进入战斗的命令。(《伊藤博文传》(下),第213页。转引自《日本外交史》(上),商务印书馆,第283页。) 面对如此形势,日本政府曾争取英、美、意之支持,但没有得到积极肯定的答复。于是,外相陆奥宗光认为:“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时间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皆告疲劳缺乏,今日对于三国联合之海军固不待言,即单与俄国舰队抗战亦甚无把握。”(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345页。)为此,4月24日的日本御前会议确定:“同第三国的友好关系无论如何也不宜破坏,制造新敌国决非上策”,陆奥外相决心“对三国即使最终不得不完全让步,但对清帝国则一步不让。”(陆奥宗光:《蹇蹇录》,第256页。)

当时日本大军在外,国内空虚。日本总兵力约22万人,其中17万人在朝鲜和中国。如果沙俄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5月4日,日本政府终于决定接受三国“劝告”放开辽东半岛。5月5日,天皇一方面向陆海军诏令:“国家前途,来日方长。”另一方面,被迫通知俄、德、法三国,同意交还辽东半岛。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却坚持“对清帝国则一步不让”的强盗逻辑,因而在7月间提出了交还辽东半岛的苛刻条件:辽东半岛不得割让任何外国;清政府再支付库平银5000万两;牛庄、大连、沙河镇对日开埠;将赵子沟、宁海作为日本船只的停泊港口。这些条件诚然是日本强盗对中国的进一步残酷掠夺;而“辽东半岛不得割让任何外国”,明显是指俄国。因而这些条件遭到俄国的反对。最后日本不得不以攫取3000万两库银作为交回辽东半岛的“代价”,其他条件作罢。为此,日俄之间的积怨更深。11月8日,日清签订《中日辽南条约》,即“归还辽东半岛条约”。

三国迫日还辽,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远东的一个侧面,沙俄绝非出工“正义”,更谈不上“援华”。

六、远东国际关系的新格局甲午战争以及日本在战争中的胜利,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由于在战争中取得胜利,极大地提高了它在远东及世界的国际地位。以1894年7月16日签订日英新条约为契机,迄1897年末,美、德、奥等15国同日本签订过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国家,先后同日本重订新约。这些新约从1899年7月17日起开始生效,撤销了过去不平等条约规定的治外法权,基本上恢复了关税自主权,并取得贸易上的最惠国待遇。虽然在修改关税和协定税率等方面,还留有悬案,但总的说来,日本已与所有的亚洲国家不同,它已步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范畴。

由于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遭失败,正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西方列强进一步侵入中国,企图瓜分中国。日本根据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就在马关条约签字前夕,美国政府便看到:“俄国打算占领中国的北部和满洲,从而反对日本占领这个地方和充当朝鲜的保护者。”三国干涉还辽“成功”以后,沙俄以清政府的“救世主”自居,妄图吞并中国。1896年,趁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赴俄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之机,诱迫李鸿章于6月初签订了《中俄密约》。沙俄在共同对付日本的幌子下,在密约中规定:“在发生日本对中国的战争

时,俄国兵舰得驶入中国所有口岸。”“为使俄国陆军容易到达有遭受侵略危险的地点,并确保其军需后勤的手段”,俄国可在黑龙江、吉林修筑一条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通往海参崴的铁路。这无疑要全面控制中国。1897年12月19日,沙俄以德国占领并租借胶州湾为由,派军舰强占旅顺口。1898年3月27日,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旅顺大连租借条约》,兵不血刃地强占了旅大。沙俄还拟定了要在中国东北建立“黄俄罗斯”的殖民计划。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期间,沙俄侵占了我国东北。诚如列宁在1900年《中国战争》中所揭露:沙俄“派遣了几万名士兵到中国去,……战胜了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淹死和屠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劫皇宫、住宅和商店了。”(《列宁全集》第4卷,第334页。)1902年10月,沙俄政府竟然决定:“将来一定要将满洲并入俄国,或者使它完全成为俄国的附属国。”(万峰:《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8页。)

参与三国干涉还辽的德、法帝国主义也着手瓜分中国。1895年以后,法国攫取了在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的采矿权,并把华南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898年,德国强租了胶州湾。

1898年英帝国主义又强租九龙半岛和威海卫。而美国曾经企图占有福州、厦门等地。

甲午战争后,中国终于沦为帝国主义争夺(瓜分)远东霸权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日俄矛盾尤为突出,且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日本侵略势力加紧了对朝鲜的控制。而沙俄则利用朝鲜人民的反日心理,秘密支持朝鲜宫廷的闵妃集团,从朝鲜政府中排斥亲日派势力。对此,1895年10月8日,新任日本驻朝公使、预备役陆军中将三浦梧楼指挥驻汉城日军及朝鲜亲日分子,闯入王宫砍死闵妃,清洗亲俄势力,扶持亲日分子控制朝鲜政府。1896年2月10日,沙俄军队开进汉城进行反击,支持亲俄派势力,杀死亲日派“总理”。一时间,沙俄在朝鲜的势力占了上风。同年5月14日,日驻朝公使小春寿太郎和俄驻朝公使维伯,于汉城签订《日俄两国代表关于朝鲜问题的备忘录》。据此,沙俄取得与日本同样的在朝鲜驻军权。6月9日,沙俄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和日本全权大使山县有朋在莫斯科签订《日俄关于朝鲜问题的议定书》以及秘密条款。通过这些文件,沙俄在朝鲜取得与日本同等的帝国主义权益。表面上,日俄通过签订条约有所妥协,实质上,日俄争夺朝鲜更加激烈。同年6月,罗巴诺夫在莫斯科还同朝鲜特使秘密签订了沙俄“保证”保护朝鲜国王并给予军事、财政“援助”的协定。1898年4月25日,日俄又在东京签订《关于朝问题议定书》:一方面,日俄确认“朝鲜的主权和完全独立”;另一方面,俄国确认日本在朝鲜之工商业、侨民的利益。沙俄企图以此换取日本对俄国借租中国旅顺、大连之承认。1897年11月后,沙俄派阿列克谢也夫出任朝鲜财政顾问兼海关总税务司。据此,俄国实际上攫取了朝鲜的财政、税务大权。1899年6月,沙俄又要求租借朝鲜的马山浦,以便把旅顺口、海参崴联结成一线。所有这些,与其说是沙俄在朝鲜远东侵略扩张之加深,母宁说是日俄双方侵略矛头的加紧对撞。日俄帝国主义为争夺远东继续加速备战。

英国对俄国在远东扩张之慑早已超过日本。甲午战争之前及战争期间,英国就利用并支持日本在远东抗衡沙俄。甲午战争以后俄国势力在中国和朝鲜之增强,更使英国急不可待地要以日本对抗俄国。而日本面临着俄国对其侵朝侵华权益之严重冲突,因而日本军政界以外相加藤高明和小春寿太郎为代表,极力主张联英抗俄。1902年1月30日,英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与日本驻英公使林董签署《日英同盟协定》,并立即生效。2月11日,协定在东京、伦敦同时公布。这就是第一次英日同盟条约。条约的主旨是非常清楚的,名义上双方承认中国、朝鲜的“独立”,实质上是针对沙俄向中国、朝鲜的进一步扩张。对日本而言,条约之重要作用在于不使用武力以防止俄国占领中国东北,以及一旦发生对俄战争以英国牵制俄国军力。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针对沙俄的军事攻守同盟。条约规定,一旦日本同俄国交战,德国如果站到俄国方面,英国则加入日本方面作战。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的演变,至第一次英日同盟产生,新的格局已经基本定位,即日俄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复杂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而其焦点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宰割和瓜分远东的朝鲜和中国。甲午战争对日本而言,是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是被压迫民族反侵略战争。而1904年的日俄战争,对日俄双方,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帝国主义瓜分与再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资料来源:《烟台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王朝网络https://www.360docs.net/doc/b51946566.html,)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九十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华师大版知识 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九十 第1题【单选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下列哪一个战役中( )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在带领汕头青年旅团参观山东刘公岛的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时,你可以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 ①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国侵略③邓世昌率致远号直冲敌舰,为国捐躯④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⑤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898年1月的一天,一位清朝官员用这样的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可你知道吧,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段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派别的代表( ) A、维新派 B、顽固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吴淞老将立国门,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进丁芒气节颂)诗中“菜市横刀血溅笑”的人物指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谭嗣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丁汝昌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填空题: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______);揭开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1895年的(______)。 【答案】: 【解析】: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

材料一:(1899年)八月二十九日,清廷颁发渝旨,指出:“国家振兴庶务,凡有益一国便于民首,均应随时兴办,以植富强之基,前因商务为当今要图,特谕刘坤一、张之洞就沿海一带先行试办。……务期中外流通,确有成效,不得徒空言,致负朝廷力图振兴之意。”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准许刘坤一所奏,宣布“农商人等联络群,考求物产”,“在所不禁”,但不准“妄议时政”。 引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在经历了庚子事变后,西太后不得不对基本国策作了较实际的反思;“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此后西太后于1901年1月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渝,明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职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同上书) 材料三:清末新政时期,西太后表示变法决心说:“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礼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 引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下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戊戌政变以后,清政府在“变法”问题上,其态度以及变法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清末“新政”进行评价。 1、清政府对“变法”态度逐渐认可和明朗;改革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方面,继而

扩展到政治体制方面(5 2、清末统治者对变法态度的改变及实行“新政”,是鉴于当时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将危机自身统治而被迫为之,其目的是为了平息人民革命,消弭统治危机,因而注定要失败(5分)。 3、清末“新政”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趋势,其“新政”的一些内容,亦符合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潮流,客观上具有进步性(5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大量倾销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乐观,试分析其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4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3分)。 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4分)。 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4分)。 2、概述191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3分)。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派无力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2分)。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8篇优秀版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一): 甲午战争观后感 这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明白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回到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但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杯具,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二): 甲午战争观后感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 长的岁月,此刻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 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张声势 清晨,日本吉野号军舰要攻占小岛,北洋水师前去迎战,但是邓世昌他们船好、装备差、弹药少,抵但是日本的军舰。他们不放下,炸船的要害,炮弹百炸不穿有的船还升起了白旗,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文题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学生姓名:严冬 学号:2110401268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9 任课老师:顾令仪 完成时间:2012年6月2号

·内容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甚至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使中国人下定自强之决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甲午中日战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获得相应启示。 ·正文 甲午战争中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而最后却遭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信念!当政者沉迷权术利益,百姓则大多只求温饱,全国上下不思进取的人太多太多。战前,清廷在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布局,惨败,只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三个小方向进行论述。 首先,甲午中日战是一场战争,军事方面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实行明治维新,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战舰,军队的管理模式却依旧陈旧、僵化,且士气不振,缺少训练,甚至连舰艇都不保养。而海军腐败的根本原因又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不重视。在他们眼中,这支舰队只是用来向世人显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如此缺少信念、凝聚力的军队,能取胜才是怪事。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甲午战争前的日

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由此走向强国之路。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这种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腐败得不到革除,为中国的惨败埋下深刻的伏笔。 最后要论述的是经济方面。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比日本差。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日本。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却因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却因军费严重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启示 清廷不是被日本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清廷在战前仍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无所作为,腐败无能,沉迷于蹉跎。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面前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国家必定惨败,甚至灭亡。 ·参考书籍 《绝版甲午》---------------------------------雪珥(澳大利亚)

纵观中日关系

纵观“曲折”的中日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关系日趋紧密。近几年来,当中日贸易关系渐趋佳境之时,双边的政治关系却日趋下滑,期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如不改善政治关系,将影响经济关系的地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对待中日关系?下面,我就以我个人的观点,浅谈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纵观近70年来的中日关系,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历史半个多世纪野蛮侵略中国。二战后,日本怀着反省和抱歉的态度,表示理解和尊重受害国的民众感情.经过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市的努力,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重新确立友好关系。但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凸现,如对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争端。其中如何看待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面对中日矛盾日趋激化的形式下,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提出的5点主张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明确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则,妥善解决问题,确立共同利益,构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匡架。关键词中日关系合作共赢历史问题大国思维。 回顾中日关系历史,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中日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中日建交,恢复友好邦交关系,但在90年代冷战后,中日关系磨檫不断,逐步丛局部矛盾转化为现实的、多方面的磨檫。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历史问题,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敢正视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起侵略罪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是参拜靖国神社,这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因为那里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作为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他去靖国神社参拜不同于一般日本民众,他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所以不是一般的内政问题。 三是领土磨檫,主要是钓鱼岛问题,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磨檫;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日本青年社”成员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97年5月7日日本政府规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四是防卫磨檫,9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并为其扩军找借口,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也在暗中采取行动支持“台独”。 鉴于以上的各种原因,我们在处理中日关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一种辩证的思维关系来看待。 首先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地批评日本方面在中日友好事业上开倒车的种种劣迹,要鲜明地表明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于咱中国老百姓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有人说“实力是最有发言权的。”此语不无道理。没有血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血性之外,还应有智慧,有胸怀,有远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现在的中日关系中,有很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这确实需要理性和智慧。虽然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但是加强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仍然是中日两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关系三个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并且三次提到日方要采取实际行动。只要日

战后国际关系史_思考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对战后世界最直接的影响是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成立的联合国是最有影响的普遍性国际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英、法、意、德等西欧列强实力衰退,它们接受马歇尔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国内政局,同时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纳入了美国冷战战略的轨道。日本在战后初期处于美国占领和半占领状态,并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民主化改革。 苏联也在二战中崛起,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军事和政治大国。战争末期和战后初期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同苏联结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后时期,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有了飞速发展。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兴起,为发展民族经济而斗争。 战后,在美国扶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某些调节措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获得相对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工人阶级仍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差距仍在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甚至局部战争的政策,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的局面。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当代国际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美苏冷战爆发的原因 三个分析层次:国际环境;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导人个人因素; 一、国际因素 战后初国际环境的特点: 1、从战争到和平,和平政治取代战时政治。二战的结束动摇了美苏同盟的政治基础。 2、国际力量对比的“两极化”。 一极是凭借强大军事经济实力成为战后世界霸主的美国,另一极是世界军事政治强国苏联。二战前美苏之间没有重大利害冲突,二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美苏的关系。由于战争的进程,美苏两大力量在欧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形成对峙。这种力量对比两极化状况,为美苏之间的对抗创造了条件。 3、“权力真空”地带的出现 “权力真空”地带指曾处于法西斯铁蹄下的北欧、中东欧。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国家及原法 西斯国家的属地与委任统治地。广大“权力真空”地带为两大国的斗争提供了场所。 二、国家因素: 战后初,美苏各自信奉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它们的国家利益也是相悖的。 苏联的国家利益: 1、确保国家安全,尤其是西部和东部边境的安全。 2、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美国的国家利益: 1、填补真空,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2、凭借实力,主导战后世界政治经济舞台。 3、遏制苏联。 1946年伊朗危机 三、个人因素 综上所述,战后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相悖,使两国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于对方的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冷战的到来 三、朝鲜战争的经过及影响

近代史课程学习感想

无畏探索,在挫折中成长 记得有句话这样说:“当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学习才真正开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我发现:“当你痛苦的时候,面临巨变的时候,成长才真正开始。” 的确,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一直是傲立在东方的文明古国,但中国真正的探索与成长应该是从近现代开始的。宛若一个茁壮的孩子,有丰富的底蕴,有安详幸福的童年,有无忧无虑的少年,还一度自我满足而不思进取的闭关自首,想要与世隔绝。鸦片战争的炮声无情的将他推向了他所抗拒着,却必然要经历的蜕变时期。从那以后,中国大地不再安宁,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不断探索,一次又一次遭受重创与挫折,然后跌跌撞撞的成长起来,以新的姿势站在历史的舞台。 1840年以前的中国,在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以自然经济为主,自己自足,生活节奏缓慢滞后,朝代的变迁一直在写着“打倒皇帝做皇帝”的故事。曾今一度繁荣富强的国家在历代封建帝王的统治下,越走路越窄,到清代,发展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然而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翻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一个人封闭久了,会看不清自己。一个国家封闭久了,是很可怕的事,鸦片战争中列强已经吹响了号角,可是,盲目自大的统治者们,和被麻木的中国人民还没有反应过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让所有中华儿女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做梦的年代结束了,开始了真正的探索。 封建落后,顽固守旧的统治者们只认识到自己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力量的薄弱,而没有意识到,最关键的其实是统治阶级的问题,固然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来解救站在风口浪尖的中国。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提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思想,都因其不彻底性和局限性而无法带来切实可行的改变。它的失败也充分说明了地主阶级担当不了中国近代化的重任。不过却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同时也促进了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后来的第一次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即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讨论的素材。有尝试,才能有探讨的资料,有探讨才能有思维的碰撞,才能有思考。初步的尝试为后来的更多尝试提供了可能。 在这之前,中华民族大胆探索的例子还有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二者都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迷信而显得单薄无力,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打压下迅速失败。维新变法运动也依赖靠不住的君主,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同时又惧怕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在历史上昙花一现,变法失败无力回天。每一次失败都作为一个典型,说明了单一阶级的,不依靠群众的,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总是无法带来巨大变革的。然而,这些运动中却一次接一次的反映出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以及对探索新道路的渴望。如同平静湖面上撒下的一颗颗小石子,力量不太,却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把保卫中华的信息传开去。停滞多年的大湖,终于有了动静。 越来越多的同胞觉醒,越来越大的浪潮来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辛亥革命成功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革命史上第一块里程碑落成。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中华这头沉睡的雄狮终于突破了自己的牢笼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挣扎,这无疑是探索中的一大步。 历史课本上总结得很好,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不依赖群众,以及没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最终流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再次建立了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企图通过复辟和尊孔复古再次回到封建王朝。然而,一次又一次思潮的激荡使中华儿女不在甘心诚服与另一位帝王的脚下。无数的仁人志士依旧在探索着革命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满怀着救国于危难之中的赤子之心在黑暗里苦苦寻找。

(演讲稿终稿)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甲午一战,举国震惊。这又是一场外族对华夏土地的践踏的战争,又是一次国人求索未来道路何去何从的转折。回首历史风云,路漫漫其修远兮。身为局外人的我们,能给历史中的人们多少指点,又能看透多少历史的变幻与莫测?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反思战争的影响,从而警醒自我,启迪后继者的智慧。 因此,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便是:甲午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1894至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战败并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而告终。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虽然清朝统治阶层也有把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决心,但是洋务派的分裂,对立,终究难以形成统一、独立的力量改变中国的格局。其次洋务运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而战后清政府的财政已是山穷水尽。因此, 甲午战争后,除了练兵之外,其它洋务运动的步伐骤然放慢。

2.中国社会性质进一步变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占包括台湾在内的大面积领土、巨额赔款、开放新的通商口岸等条款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在华利益,展开了疯狂的角逐,帝国主义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社会性质。 3.中国革命进程发生变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救亡运动。与此同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了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随后革命派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开始了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更为重要的是,民主革命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器物”变革发展为“制度变革”,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更要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维新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都是在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制度。 4.钓鱼岛问题的遗留。《马关条约》中,日本强行割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二战结束后,日本天皇承诺归还所侵

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沈俊 摘要:中日两国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一直以来两国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一起创造着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成为亚洲矛盾的焦点。此后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由于国家利益与竞争因素,中日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状态,但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为长期国策,这不但有利于中国对外关系与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字:侵略经济合作对外关系利益 一中日关系紧张的开始 甲午战争是中日关系危机的导火索。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急需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带有现代意义的对外战争,主要标志就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它们不仅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企图瓜分中国的领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至此,中日关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经济还是制度等方面,都被日本所操纵。然而,此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使中华民族逐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这也为中日关系的深入矛盾化埋下了祸根。 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经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侵略战争,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整体抗战水平,虽然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接二连三的侵略与剥削。 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两国的关系宣告完全破裂。日本对中国上演的一幕幕恶行,使中国人民越发团结在一起,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对外。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血的罪行,中国人民的耻辱感随着几十万无辜百姓的遭遇而越发壮大。中日关系此时已到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日本签下了投降书,东京审判也将战争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然而日本的这次侵华战争始终是中日关系转变而难以跨越的鸿沟,因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的最严。 二敏感的中日关系 经过中国人民八年的奋勇抗战,中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国共两党在一番争夺之后,中国共产党也日渐成熟,最终成为中国的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国际地位都有了一定提升,同时,中国致力与发展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使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日本对中国的强大是心怀恐惧的,毕竟两国首先在地理环境上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同时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已经威胁到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日本必须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才能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中得到长远的发展,毕竟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了。国际环境看,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发展中日关系。从双边关系看,中日经济交流与合作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中国的经济大国化趋势与日本的政治大国化趋势均需要一个良好的中日关系。两国关系也存在挑战,中日关系两强并立格局的出现,导致两国间的战略猜疑和竞争意识增强。那么,中日关系必须得到调节,两国才有可能在安定的环境之下发展,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 3、《南京条约》的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历史任务的变化 思想观念的变化 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 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 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 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一、甲午战前的经济政策 甲午战前的30年,恰是封建中国制度变轨的30年,“自强”到“求富”,腐朽落后的清庭开始第一次救亡图存的探索。通过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能够很好的概括出洋务运动时期所体现出的经济政策。 1872~1894中国工业化情况 二、中日国力对比与《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中日国力对比表

【结论】虽然日本在新式交通业、棉纺业等轻工业部门上远远超过中国,但大机器工业如军事工业及钢铁工业比不上中国。总的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于日本,如果再加上人口、国土面积、资源等因素,可以认为中国的国力远远大于日本。19世界60年代洋务运动拉开序幕,同时期19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30年间,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结果,这足以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使封建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马关条约》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又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无论何时将应赔之款或全数或几分先期交清,均听中国之便。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三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及两年半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 第六款 第一、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第二、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 三、《马关条约》的助推作用与经济政策改变的原因 1、巨额赔款导致清政府国库空虚。

忆甲午海战

忆甲午海战,看今日改革 ---- 铭记历史,镌刻史实;累积跬步,振兴中华 【内容摘要】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作为后人,应该好好回眸这段历史,吸取其中的教训。 剖析古老帝国版图: 中国原是个帝国。我们的版图除本部以外,还包括缅甸,越南,琉球,高丽,蒙古等。这些地方可以分为两类:蒙古等属于第一类;归理藩部管,中国派有大臣驻扎其地;第二类即高丽,越南等地。实际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很浅,他们不过按期进贡,新王即位须受中国皇帝的策封。此外我们并不派代表常驻其国都,也不干涉其内政。在经济方面,我们也十分消极,我们不移民,也不鼓励通商。总体上,帝国版图可用光绪七年(1881)翰林院学士周德润先生的话概括:“臣闻天子守在四夷,此诚虚远、忧深之计。古来敌国外患,伏之甚微,而蓄之甚早。不守四夷而守边境,则已无及矣;不守边境而守腹地,则更无及矣。我朝幅员广辟,龙沙雁海,尽列藩属。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非所谓山河带砺,与国同休戚哉?”换句话说,在历史上属国是我国的国防外线,是代守我门户的。 一、甲午战争前的中国与日本的实力对比 1.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政治对比: 清政府:在政治制度上,清政府仍旧是腐朽的封建体制,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并且清政府的封建体制处于封建体制的衰落期,腐败不堪。 日本:日本经历了比较彻底的明治维新运动,已经基本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了较现代化的政治体系,各项管理制度都相对与清政府优秀 2.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对比: 清政府:总体国力来说,清王朝超过日本,洋务运动也为清王朝累计了一定的资本,但是清朝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以国防为主,结构简单,企业管理体制缺陷甚多。日本:经历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借助比较先进的近代财政系统,各项财政收入与清政府差距甚微,且日本重视工业生产,工业化程度远远超过清政府(例:甲午时清有铁路约400公里,1890年日本有铁路2733公里;1893年日本有轮船680艘,110205吨,1894年清招商局有26艘轮船22900吨,民间轮船寥寥无几;1894年清工业产煤可查产量约54.4万吨,而日本是426.1万吨等等)。3.甲午战争前中国与日本的军事对比:陆军方面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清政府:人数虽多,但是战斗力普遍低下,有作战能力的少之又少;没有统一的司令部进行战略制定、协调;缺乏对现代战争的认识。国家、民族意识淡薄。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一>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 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可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长的岁月,此刻 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可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 略瓜分的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 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 张声势……” 清晨,日本“吉野”号军舰要攻占小岛,北洋水师前去迎战,可是邓世昌他们船好、装备差、弹药少,抵可是日本的军舰。他们不 放下,炸船的要害,炮弹百炸不穿……有的船还升起了白旗,双手 抱头,还有的跳水逃跑。看到那里,我十分生气,中华名族几千年 来的历史,全部都给侮辱了。邓世昌没有退缩,对水手们说:“我 们必须要打掉倭寇。”这时船开的越来越快赶上“吉野”,突然一 声巨响,两艘军舰撞在一齐,邓世昌和水手们都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软弱,不要落后,落后必将挨打,要让国家强大起来,不受欺凌……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二> 刚刚看完甲午大海战,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当时世界排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竟如此轻易地就被我们不屑的弹丸小国日本摧毁,这个结果我们不想理解可是就是事实,也早已注定。 日本的掌权者为了自强为了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带头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国的掌权者们又在做着什么呢 当我们从德国买回的两艘当时最大的军舰回国时,所有人以为中国这个巨人要醒了,可是结果依旧是沉默,也许此时的“沉默”就在预告着未来的“沉没”了吧。 军舰回国时,曾去日本访问,当时我们有机会将日本的海军扼杀在萌芽之中,可是我们没有去做,那个洋人指挥官说的对,我们总是固执己见,所以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慑日本震慑列强的机会,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机。 七年间,我们的军舰的最大用途竟是为了帮慈禧运输新鲜瓜果这是怎样可笑的一个事实啊! 中国的统治者慈禧为了自我的寿诞挪用北洋军舰的军费修建颐和园,原本即将到手的新型快速铁甲军舰与我们擦肩而过,被日本购去。而那些贪官们则为了私欲,将购置炮弹的经费聚敛于自我的腰包,有这样的当权者,即使有像邓世昌这样有本事的爱国将领又如何有这样的当权者,我们又怎会不败不明白今日的国人在看到颐和园庄严秀丽的美景时,会否想到那里曾是用我们的军费建造的呢会否想到它背后的代价是整个北洋舰队呢 我们一向认为国贼的李鸿章,的确他是做过很多错事,可是至少他曾为我们国家的富强努力过,为了军费像慈禧争取过,为了最终在马关条约上不割让领土而流下真诚的泪水,不管这泪水是为了自我从此留下卖国的恶名还是什么,他已尽了自我最终的努力。

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胜败的根本原因

1.我的看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封建君主制的失败。 原理一:经济决定政治,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说到底战争是为 经济利益服务的。对比一下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能搞清很多问题: (1)经济方面:甲午年间: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王朝一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争收到了成果,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日本货币从那时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部家当,侥幸赢了 一大笔钱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经济强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强大并未强大到可以吃掉中国 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弱小到完全不能抵抗的程度。当时日本军事的力量: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占有优势,陆军还不能和苏联红军匹敌,但是和中国军队比较却占有优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综合国力的必然,而是提前几十年维持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经济体制的结果,在战争爆发时,日本好象一个做了充分准备活动,并使出全力的的运动员,而中国好象一个正在生病的人,美国象一个正在宴会上的运动员,而苏联正在准备和德国比赛。所以日本在战争初期得胜就不奇怪了。但这样的胜利是不可能持久的。在抗战爆发时,日本政府的高度动员体制只能使国内经济维持三年,所以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只是一句疯话,其中的苦衷只有日本高层才知道,包括一些右翼军人都未必明白。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其它地区的暴行有根本不同,这是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企图用极端的恐怖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抵抗的决心,因为它们深知持久作战就必然失败。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方针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日本陷在中国,所以不得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如同一个被资金套牢的投机家,不得不冒险去抢银行来求得周转,其结果不问自知。 2)政治上: 甲午年间:日本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而中国还是封建君主制;日本的政治法律制度较完备,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强大的机会。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但阻碍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限制了现有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和日本较量。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他民族。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愚忠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看:那时卖国多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推翻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开的卖国投降,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例如:汪逆精卫叛变之日,即是他全面破产之时绝大多数追随它多年的军政要员都弃它而去,汪逆身边只剩下少数死党,失意政客,还有蒋介石居心叵测地派去的双面间谍了。有汪逆精卫的下场在先,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逼迫于后,虽然蒋日秘密谈判一直断断续续,蒋介石一直不敢对日投降,只好做持久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阎西山也是如此。 所以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一生坎坷,屡屡失败,然而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项功绩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甲午之战的失败,应该从政治、经济上去找原因,如果我们只盯著战术、技术问题那我们永远也搞不清真正的原因,更不用说汲取教训了。关于检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思想方法: (1)如果炮弹大多能命中敌舰而未能爆炸,则问题在于军械; (2)如果战术对而射击不准,则问题在于训练; (3)如果战术、训练、军械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于舰队司令 丁汝昌; (4)如果海军败而陆军胜,则问题在海军大臣; (5)如果海、陆军都失败了,则问题在李鸿章; (6)如果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西太后; (7)如果咸丰、西太后、同治、光绪、浦仪都没能搞好国家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

中朝关系溯源

中朝关系溯源 作者:沈志华 | 发表时间:2014.07.07 刊发于总2067期《中国经营报》[先锋话题]版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跟朝鲜两国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印象中,1949年以来的中朝关系与中苏关系有很大区别:中苏关系泾渭分明,前十年,苏联老大哥一切都好,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歌颂报道,后面的一二十年,中苏交恶,苏联一切都坏;而中朝关系60年来都是“鲜血凝结成的友谊”,除了友谊,从来看不见有别的说法。 现在,我们国家的对朝政策陷入尴尬,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研究和应对周边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只能有一种声音,说好就一切都好,一旦发生意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去大约十年,我都在搜集中国、苏联、朝鲜还有东欧各国的有关档案,做现代中朝关系的研究,正着手写一本书,主要关注1919~1976年之间的这段往事。 共产国际扶植早期朝共 现代中朝关系要追根溯源,必须搞清楚,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到二次大战之前,朝鲜共产党及其与中共关系的来龙去脉。现在人们一般都知道朝鲜劳动党,不知道有朝鲜共产党,金日成的传记中也不提朝共,因为当年朝共解散的时候,他还没入党。 1910年8月22日,日本通过强签《日韩合并条约》,兼并朝鲜,此后大量朝鲜人向日本、俄国、中国等周边国家移民。到日本的朝鲜移民比较老实,多是打工挣钱去了,很少参与政治运动。最活跃的是到俄国(后来是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这帮移民,到中国的移民也活跃起来了。1917年俄国闹十月革命,革命浪潮把这些朝鲜移民席卷进来了,纷纷各自成立共产党组织。 1919年3月,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三一运动”,30多名朝鲜独立运动人士在汉城公开发表“独立宣言”,遭到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强力镇压,但此举激发声势更浩大的朝鲜独立浪潮;第二件是列宁在莫斯科成立共产国际。本来列宁要在欧洲各国发动革命,但德国基尔水兵起义、匈牙利革命、进攻波兰等一系列革命暴动最后全失败了,列宁眼光不得不转向东方的落后国家,认为那里才是世界革命成功的希望所在。在此战略方针下,共产国际成立,以大力扶持东方各国的革命运动,包括倡导建立中共和朝共,而一开始对朝共更为重视,因为朝共第一拨人马就在苏联境内活动。 早期朝共有一个毛病,喜欢拉山头、分派别,到1920年前后,成立了不下20个朝鲜人的共产主义组织,几乎遍地都是。后来渐渐形成两股势力:在中国黑龙江以北的苏联境内,以贝加尔湖为界,一西一东,东边以赤塔为基地的是朝共“赤塔派”,得到俄共(布)远东局的支持;西边是以伊尔库茨克为基地,得到俄共(布)西伯利亚局的支持。在中国上海还有一拨朝共人士,称为“上海派”,因为共产国际远东局就设在上海。后来,上海派与赤塔派联合,成为“上海-赤塔派”。但按共产国际的章程要求,各国共产党要加入,必须先成立一个统一的具有代表性的党,不能大家都抢。问题是,共产国际内部也分派别,对那些在本地区成立起来的朝共组织,知根知底,关系密切,自然更为信任。 在远东地区的朝共党员,大多数没有加入苏联国籍,他们也搞革命,也信仰马列主义,但内心里更倾向于以争取朝鲜独立自由为主要奋斗目标,这就是后来势力很大的“赤塔派”,他们跟朝共“上海派”联系较为紧密。“上海派”早期最有名的领导人是李东辉,他见过列宁和托洛茨基,不但最早发起组织社会党,还组织创建了共产党,后者是第一个得到共产国际承认的朝共组织。最奇特的是,他跟著名的朝鲜民族主义活动家李承晚关系不错,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李承晚是总统,李东辉是总理。这种做法很像当年中国的国共合作,列宁对此特别欣赏,共产国际远东局也很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