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拓宽视野

加强学习  拓宽视野

加强学习拓宽视野

在州委组织部的安排下,黄南州四县乡镇领导干部共45人,于10月13日至18日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参加青海省委组织部举办的《青海省2014年首期基层干部省级示范培训班》。这次培训得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从食宿到教学提供了一流的服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组织得力,培训严谨。为了办好本次培训班,州委组织部指派得力的乡镇领导干部担任班委,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西北农大为我们安排了一批年富力强、教学和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的教授进行授课。专题设计针对性强,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员提供了一顿顿精美的工作大餐。尤其是王征兵教授的精彩授课,深入浅出,广征博引,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学员给力,安心学习。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都是四县乡镇领导干部,他们能够在任务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放下身段,转换角色,遵守纪律,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充分体现了领导干部良好的素质和善于学习的态度。

三、课程合理,学用结合。授课专题涉及面广,针对性强,能够切中青海当前农村基层工作要点,有利于提升基层

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基层社会管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社会矛盾冲突及化解》等,授课模式采用“2+1”的方式,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让每一位学员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通过此次培训,四县乡镇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基层工作中将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开阔视野提高自我

开阔视野理清认知——2013年“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初中历史 研修总结(赣县二中罗艳春)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初中历史的远程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收获颇多。对于我一个非历史专业而当担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的毫无经验的年轻教师,国培内容深刻且全面,更好的是“国培”帮助我搭建了一个和其他学校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平时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国培网站上都得到了解决,让我更加从容面对现在的教学工作,感谢国培使我提高了认识,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国培”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新课标理念,为践行贯彻新课改奠定了基础。历史新课标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国培”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对像我这些非专业的一线教师学习后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历史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聆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对我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如何创设情境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通过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目前农村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初中历史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以新的目光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三、通过培训,学习到了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到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了我的学科知识,优化了知识结构,促进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拓展;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案例的观摩和研讨,提升了我对课程的理解水平以及实施能力。促使我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 随着远程研修尾声的到来,满心都是深深的不舍,这些天来,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虽然再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但更让我看到我自己的更多不足,这将督促我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多学多听多看多写,充分吸收并消化所学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学生服务。

中外语言在认知视角方面的差异

4.你注意到了所学外国语与汉语之间外国语学院2014级俄语系 在认知视角方面的差别了吗?请举例刘尚志 分析、说明。2014141052006 中外语言在认知视角方面的差异i --以中英语言认知差异为主要视角 摘要:人类可以认知客观世界。但是,“不同的民族在观察一些事物现象时, 所取的角度及思维方式有时是极不相同的,其表现在言语中,不同的民族就可能采取截然相反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现象”(吕志鲁,1998:1)。参照物理学理论,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层面分析人们的认知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民族认知客观世界时具有不同的认知视角,本文将以中英认知差异为主解剖这种隐喻现象。 关键字:语言差异认知视角 一:了解认知差异极其必要性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到不同的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 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认知新事物时,视点和视域都是不断变化的。对同 一客观事物,甲民族的人们在观察时更习惯于把视点落在A处,而乙民 族的人们却习惯于把视点落在B处。这样,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认 知世界的视角。不同民族因为有不同的认知视角,不同的认知方式,因 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断促进心智的发展, 因而在认知客观世界时,不同民族的人们需要也主动不断摈弃自身不 利于交流的、落伍的认知视点和视域,而接受他民族的认知视点和视 域。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交流,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词汇语义、句 子语义层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认知视点和视域。如此,文化交流才得 以不断进行下去。

二、中英语言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在英语语言文化学研究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英语言差异比比皆是。同样一种事物,在中英语言和文化体系当中就具有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还有一些民俗典故和风俗禁忌,其差异性也能通过中英语言得到实现。 如果考察英汉民族的认知视角,我们发现,很多情况下,英汉民族的认知视点是相同的,而认知视域不同。这就需要在翻译中对视域进行转换。这类转换大多表现在词汇语义层面的视角转换。 一个词汇往往有几个意义,这些意义中,必有一个基本的意义,其他意义是在这个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人们在认知这个词时,由于确定了视点,才得到了这个词的基本意义;由于移动视域,才得到这个词的引申意义。人们之所以能确定某一点为该事物的认知视点,就在于该视点是该事物最突出的或最本质的一点。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认知事物时,一般来说,都是把视点落在该事物最突出、最本质、最能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点上。因此,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都可能有一个相同的基本意义。这也是不同民族的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基础。但是,尽管不同民族的人们认知事物时,可以把认知视点落在该事物最突出或最本质的点上,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人们的视域却不尽相同。这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对于同一事物,人们可能用一个相同的基本意义来定义,还可能给它赋予不同的引申意义。 英语中的“vinegar”和汉语中“醋”最基本意思都是指用酒或酒糟

拓宽知识视野 推进素质教育

“五四”趣味运动会学院文化展暨表彰大会 时间:二00二年四月二十九日下午 地点:山西医科大学大操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务处、团委、护校 主办

总策划:王斌全副总策划:杜革 大会领导组:组长:杜永成王斌 组员:杜革刘越泽刘强王斌全 陈筠高建国赵龙凤李思进 策划:徐计秀张培莉晋建华周旭光王效汤金瑞华马玉萍王素萍(办) 李新宇薛菊凤 魏放鸣王素萍(年) 赵静萍尹慧仙张巍 晋伟张雪峰 总指挥:郭庚(第一临床医学院99级10—14班) 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李宁(99级1—9班) 会务组组长张鹏(99级1—9班) 场地组组长吴磊(00级9—12班) 舞台组组长李凯(99级10—14班) 评分组组长张勇(99级10—14班) 宣传组组长葛姝囡(99级10—14班) 通讯组组长师建珍(99级1—9班) 广播组组长杨沫(99级1—9班) 后勤组组长阎军(99级1—9班) 精监岗负责人宋燕娜(99级10—14班) 工作人员:63名(名单略)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务处 共青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委员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护校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医院“五四”趣味运动会/学院文化展暨表彰大会议程 一、4月29日下午2:30—3:30 1、宣布大会开始 2、入场式 3、表彰大会⑴分管院领导讲话; ⑵宣读表彰名单; ⑶颁奖; ⑷获奖学生代表发言; ⑸领导讲话。 二、4月29日下午3:30—4:00 1、第一临床医学院文化展剪彩仪式 2、参观展板 三、4月29日下午3:30—6:00 1、趣味运动会 2、单项奖发奖 四、4月29日下午6:00 1、颁发趣味运动会各奖项 2、颁发学院文化展各奖项

关于拓宽视野的作文

关于拓宽视野的作文 【篇一:难题的视野】 初三陈远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去解决,但不能只用一 种方法。只有试试改变自我,努力开拓视野,才 能认识新的事物,解决问题。 作为一位标准的理科生,物理成绩是肯定优异的,一般的考试都能在九十五分以上。父母为了 让我以后有第二条路可走,给我报了一个物理竞 赛班。而在物理竞赛班上,我还是像平常一样去 学习。 我是个比较幸运的孩子,在理科方面可能学得 比较容易一些。因而在平时我就不是那么用功了:上课就像看老师表演独角戏,白板上的笔记想记 就记,不喜欢就不记,有时还会想想课堂之外的 东西,甚至还会写一些别的作业。就算是这样, 成绩依然是相当的好。我以为到了补习班,我照

样可以学得很好。 到了补习班,老师很快就来了。我本以为讲的 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结果一听,仅仅是现在学 校里就可以学到的内容,没有什么意思,便去玩 计算器了。 很快,下课时间到了。我回顾四周,看一看有 没有什么认识的同学,结果却看到了所有的人都 在学习:有复习错题的,有拿书刷题的,有预习 新课的,就唯独我在这儿东张西望,无所事事。哎,既然大家都在学习,那我干脆也看会书吧, 消遣一下 于是,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的课程如 同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结班测试的日子。 这些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不屑地想着。可 越是到后面,题目就越来越难,甚至连题目本身 都理解不了。最终,别人考了八九十分,而我只 得了七十三分。怎么可能会这样?以前我不认真 听讲照样拿高分,现在呢?分数只能以七打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观望试卷,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其实解法一对,什么都出来了,那为什么我在考 试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呢? 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试卷,仔细地观察试卷的结 构和错题的原因。题目看似出得杂乱无章,实际 是循序渐进的,甚至都是老师讲解过的内容,特 别是难题。而我错的大部分都是所谓的难题,另 外还有小计算。我再仔细看了看书,发现上面的 例题,从我一屑不顾的小题,渐渐扩展,渐渐深入,最后就出现了把我一拳打倒的大题。原来那 些枯燥的题目,都是为后面做铺垫的。而我却因 为前面的题目过于简单,干脆就不听了,于是错 过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这一切根源在于我的视野 不够开阔,只盯着眼前,却忘了书中乾坤,题里 日月。 我以前都被好成绩养娇惯了,还认为自己是数 一数二的特长生。现在面对这样一个高手云集的班,我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无所适从。面对这个新 的问题,我只能抛弃原来的观念,与他们一样, 课上课下都要埋头苦学,这样才能让我变得更加

具身认知视角下A-STEM学习空间设计

无论什么时代,教学行为的发生始终无法离开两个要素而独立存在:其一是支撑教学行为实施的空间,其二则是指引教学行为展开的认知理论。认知论的发展是教学行为演进的动因,学习空间的发展则是教学行为演进的反馈。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研究者们和实践者们日益明显地感觉到建立在传统认知理论之上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空间在新世纪中的适应性存在严重不足。为了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更从容地应对时代的变化,吸收了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教育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试图修补原模式不足的新理论。在这众多新理论中,受具身认知影响的跨学科融合教育理论在过去的10年间正愈来愈多地受到来自各界的认可。人们逐渐认识到,要实现未来社会中个体有价值的生存和存在,就必须要回到“身与心的关系”这一古老命题上来。通过重新建构一种新的关于身心关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付诸教学实践和学习空间的设计中去,可见的未来中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历史嬗变 认知理论关注的核心是“什么是真知”以及“如何获得真知”。而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关注点,意识到人类同时具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先贤们开始将如何理解“身体与心智”的关系作为建立“正确的认知论”的关键。由此,以“身体”代表形象的、主观的、经验的,而以“心智”代表抽象的、客观的、推理的,不同学派之间以“身心之争”为主线推动着认知论不断更新。 古典时期,虽然东西方哲学家们对于认知的涉身性的论述可谓百家争鸣,但受到当时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学术的主流上认知被普遍认为是离身的,也即“身心分离的”。赫拉克里特提出的逻各斯(logos)、毕达哥拉斯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相论等学说都显示出,古典时代的西方哲学家们对知识的所在与所来均持有与“身”无关的理念。“知识”被认为是天然而完美地存在于“神”那里,人经由身体所感知的知识则是真知被玷污的幻象。在这种理念下,人求知的过程被视为是一个不断超越身体、净化污染最终达到纯洁的飞升状态的过程。而在东方,“庄周梦蝶”“濠梁之辩”“杏坛讲学”等典故与“悬梁刺股”“废寝忘食”“专心致志”等成语也反映出,先秦显学大家的主要理论同样也更偏重于关注人的心灵与理思在形成认知上的作用。尽管在东西方古典时代末期的两位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与荀子——都在各自的学说中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认知与身体行为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分别对其师辈学说进行了修正,但他们关于认知涉身性的朴素论述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具身认知在当时还处于萌芽中。 进入近代,离身认知论在笛卡尔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达到巅峰。在笛卡尔的思想中,身体和心智仍被认为是完全分离的两个部分:心智是高级的,身体是低级的。身体被认为是一种障碍,是阻碍人们获得“真知”的消极因素。笛卡尔认为,因为人的身体是有局限的,故而通过人们身体感官所获得的知识都是片面的、虚幻的、缺陷的甚至错误的,真知只能通过完美的心智进行理性推理才能得到[1],他也因此提出了那句标志性的“我思故我在”。虽然如果我们抛开“什么知识才是真知”的争议,仅从“怎样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笛卡尔的理论,就

关于开阔视野的名言

关于开阔视野的名言 1、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读书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在我们伤心绝望之时,它是安慰我们的最好灵药。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 2、As selfishness and complaint cloud the mind,so love with its joy clears and sharpens the vision.Helen Keller 自私和抱怨是心灵的阴暗,愉快的爱则使视野明朗开阔。 3、如果真要学习,首先要为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性格乐观,热爱生活的人,那么,我觉得开设以下的科目,或许更加有用。 人际关系:讲授与人相处的道理,怎样爱家人,怎样与同学相处,交几个好朋友,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心理学:讲授如何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的东西,认识真实的自己。 生活:讲授生活中的诸多技能,譬如烹饪方法、生活常识,让我

们更好地生活。 健康:讲授怎么吃才健康,怎样锻炼身体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阅读:广泛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心灵,绝不局限于那枯燥的教材。 4、多读书,读不同观点的书,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能够增强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多走路,走不同规格的路,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能够增强自己鉴赏风景的能力;多交友,交不同层面的友,能够对照自己的人生,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能够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5、琴棋书画可以陶治我们的情操,励途中的风景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 6、每个人都用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在人生故事里与一场场烦恼相遇。那些变幻莫测的情节,多少次是偏离了已经在自己心里上演了无数次的剧本;那些已经安排好了的剧透,又有多少次偷偷改变了情节。志士日短,愁人夜长。生活不是一场一遇烦恼就怨天尤人,一遇困惑就恨地路窄,而是要开阔心胸,拓宽视野,超越那些烦恼困惑,用坦然的心地,和这个世界相知相守,和所有的幸福举案齐眉。作者:恒愚法师出处:笑揖峰头月一轮 7、亲爱的老师,向您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在人生旅途上,您为我点燃了希望之光,您所做的一切润泽了我的心灵,开阔了我的视

开阔视野拓宽渠道-模板

开阔视野拓宽渠道 开阔视野拓宽渠道 富裕县教师进修学校范钦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作文教学建议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需要观察、思维、表达密切配合。当前,作文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使观察、思维、表达诸方面协调发展;没有把学作文和学做人结合起来认识;没有让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展开翅膀。当我们打开第十一册语文课本的时候,学生们已开始了小学最后一个学年的学习,怎样使他们在作文水平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也就摆到了老师们的面前。 一、本册教材作文训练内容分析。 1.在前五年作文训练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提出了3个方面的重点训练项目:在第3组读写例话中提出“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是小学阶段学习结束前对“怎样修改作文”训练的总结。修改作文要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在六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中提出是恰当的。在前面几年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明确目标进行形成性训练。在第5组课文中提出“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从作文的角度,“读写例话”指出:“平时观察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作文时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很好地完成这项训练,从一定程度上可使学生很好地克服描写叙述不具体不准确的问题。在第7组课文中提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一是作文内容要真实,第二是表达真实感受。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体验水平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所以教师要加强第二方面的指导。 2.本册教材分7组编排,共设计了8次作文训练。这8次作文训练具体地落实了“大纲”的年级要求,各次训练都有侧重:第1次是看图作文,侧重观察、想象和编列提纲训练。第2次是缩写故事,侧重进行把握故事内容和概括能力训练。第3次是联想写人或记事作文,侧重作文基本要求训练。第4次是记事作文,要求写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侧重选择材料和记叙训练。第5次是写读书笔记,侧重读书笔记的写法和写真实感想的训练。第6次是写景作文,侧重观察和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写。第7次是“半命题”作文,可以写人,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物,侧重抓事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第8次是“半命题”作文,侧重进行表达真情实感的训练。

拓展视野,拓宽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55252239.html, 拓展视野,拓宽空间 作者:念小荣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9年第10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理念的大幅度转变,致使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社会各界都在为如何做好孩子教育工作而煞费苦心,在此同时,班主任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如何拓宽视野,做跟上时代的班主任也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视野; 时代; 班主任 长期以来,人们将教师比作蜡烛——牺牲自身,照亮学生,也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还习惯地赞誉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形中说明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样的,班主任工作作为教育工作中的核心部分,也被赋予了时代的色彩。所以在新时代下,如何拓宽视野,做跟上时代的班主任,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人将结合自己进入高中担任班主任以来的工作实践,并列举相应的案例就此问题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展。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似乎是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即提前制定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拿着这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然而,我们在生搬硬套地去要求学生的时候,还不时地怨他不够配合、不够驯服,用我们的一句通用口头禅来讲,就是“这个学生素质太差”。 记得高一新生的一次班会上,我所带的班级以“理想”为主题,要求学生述说自己的理想,并谈论如何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当时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们纷纷谈论并规划着自己的理想蓝图。当时同学们也挨个作了发言,其中一个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理想就是我父母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老师们的理想,我的理想也是我亲戚朋友们的理想。”简单的几句话听着似乎可笑,也许我们会认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因为他不按常规作答。可仔细想想,这也无疑透露出了学生的无奈,同时也道破了用同一标准教育的弊端。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班主任也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就是要关爱每一学生。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虽然学生最终要接受高考的选拔,但我们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有望升学的学生身上。班主任应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有一次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以“自我评价”

拓宽视野 明朗心境

拓宽视野明朗心境 视野是什么?视野是你张天双眼后所能看到的一望无限的草原,是蓝天白云溪水抑或森林大漠。视野是你对事物认知的程度,是你对事物深思熟虑之后所能对事物评价的极限。高楼大厦可能阻断你的视野,内心的局限可能阻断你的视野,冲破阻碍,你的视野将会更加开阔,你的心境将会更加明朗。拓宽视野,心底更明澈,心境更自然。 黑格尔说:“人们并不是不能正视世界,只是因为种种外物阻碍了人们的视野所以人才变的有些呆滞”。是的,如果人们的视野不够开阔就会给自己带上桎梏,加上镣铐,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的附庸。 “井底之蛙”的故事耳熟能详,这是因为他的视野被井口所缚住,所以才有“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谬论。河伯向东入海,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等到到了东海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封闭自己的视野,你会被带上枷锁送入牢笼,你会被推下深渊,不知所措。 拓宽视野,让自己成为事物的主宰,把世间美好的东西尽收眼底,让人间挚真的情怀永驻心间。清末一批批先进的思想家,把眼光拓向了大洋彼岸的西欧各国,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船坚利炮,在晚清反侵略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海尔集团在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之后,并没有因此固步自封,而是将视野扩向了海外,走近了欧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披荆斩棘,做海洋中勇猛的水手,成为引领中国的弄舵了。假如他们没有拓展自己的视野,那么我们的民族可能很快就被侵略,海尔集团也不会这样在世界舞台上风光地驰骋。拓宽视野,造就一代群雄,拓展视野,扬我中华之威风。 拓宽视野,会让你拓涩的枝条上萌生出主意,让你心境明朗开阔。拓宽视野,会让你干涸的溪流上重新涌动生命的源泉,让你焕发生的活力。拓宽你的视野,你可能会认为原来维纳斯的手臂可能在提着一个竹篮抑或手舞足蹈发现残缺的美。拓宽视野,你的心会更明净。 不要被生活中形色的主客观因素绊倒你,拓宽你的视野,追求更高的目标,让本来已经凋零的心灵焕发奇光异彩。拓展视野,让荒芜的原野焕发绿的生机,让黯淡的星空重新璀璨。拓宽视野,明朗心境。 高三15班 钱新

【初三作文】关于拓宽视野的作文

【初三作文】关于拓宽视野的作文 【篇一:难题的视野】 初三陈远 人生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去解决,但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只有试试改变自我,努力开拓 视野,才能认识新的事物,解决问题。 作为一位标准的理科生,物理成绩是肯定优异的,一般的考试都能在九十五分以上。 父母为了让我以后有第二条路可走,给我报了一个物理竞赛班。而在物理竞赛班上,我还 是像平常一样去学习。 我是个比较幸运的孩子,在理科方面可能学得比较容易一些。因而在平时我就不是那 么用功了:上课就像看老师表演独角戏,白板上的笔记想记就记,不喜欢就不记,有时还 会想想课堂之外的东西,甚至还会写一些别的作业。就算是这样,成绩依然是相当的好。 我以为到了补习班,我照样可以学得很好。 到了补习班,老师很快就来了。我本以为讲的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结果一听,仅仅 是现在学校里就可以学到的内容,没有什么意思,便去玩计算器了。 很快,下课时间到了。我回顾四周,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认识的同学,结果却看到了所 有的人都在学习:有复习错题的,有拿书刷题的,有预习新课的,就唯独我在这儿东张西望,无所事事。哎,既然大家都在学习,那我干脆也看会书吧,消遣一下…… 于是,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的课程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到了结班测试的日子。 “这些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不屑地想着。可越是到后面,题目就越来越难,甚 至连题目本身都理解不了。最终,别人考了八九十分,而我只得了七十三分。怎么可能会 这样?以前我不认真听讲照样拿高分,现在呢?分数只能以“七”打头了,这是怎么回事啊?观望试卷,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其实解法一对,什么都出来了,那为什么我在考试的 时候就没有想到呢? 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试卷,仔细地观察试卷的结构和错题的原因。题目看似出得杂乱无章,实际是循序渐进的,甚至都是老师讲解过的内容,特别是难题。而我错的大部分都是 所谓的难题,另外还有小计算。我再仔细看了看书,发现上面的例题,从我一屑不顾的小题,渐渐扩展,渐渐深入,最后就出现了把我一拳打倒的大题。原来那些枯燥的题目,都 是为后面做铺垫的。而我却因为前面的题目过于简单,干脆就不听了,于是错过了真正重 要的东西。这一切根源在于我的视野不够开阔,只盯着眼前,却忘了书中乾坤,题里日月。

重引导轻说教激发思维拓宽视野

重引导轻说教激发思维拓宽视野 ——践行“生本高效课堂”案例分析 金仲贵 在“课改”的春风吹进农村课堂的大好契机下,我们有幸成为了“生本高效课堂”这一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践者。2011年3月,学区督导带领我们几位老师赴广州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研习班”的培训,通过生本理论的培训和“生本课堂”的观摩,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回来后,逐步把生本理念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课堂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学生的状态也发生着好的转变。经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反思,2012年,在学区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老师们尝试把“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课堂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课堂变死气沉沉为生机勃勃,学习总是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在“生本高效课堂”中,你总会被学生争先恐后展示的场面所感染,你总会惊喜于学生的一个个“突发奇想”!你会发现教室里每一个面孔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当看到同学们自信满满的展示完,在得到表扬后,一节课时间都保持着满意的笑容时,我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所以,在践行生本高效课的过程中,课堂上那种乐观、健康、向上的气氛是我和学生最喜欢的。我觉得,尽量放手,尽量民主,尽量让学生主动,尽量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获

得最大的收获,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学习《桥》这篇课文时,在总结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再见了,亲人》和《金色的鱼钩》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本篇课文,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检测、拓展延伸等几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安排了三分钟课前小展示,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习惯培养,帮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导入时,我播放了一段实况录像,学生在观看洪水肆虐,解放军消防官兵奋勇抢险的真实场景的同时,自然的进入课文情境。然后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感悟,使学生受到人性光辉的熏陶,受到思想教育,内心产生对像老汉一样的共产党员的崇敬之情。并且在更深层次的思考中,体会感动,感悟生命、学会感恩。在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人物精神的或者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读,交流互动。然后全班大展示,大交流,以此达到解文、悟情地目的。在此基础上理解题义,学生理解的就比较深,比较透。此时,学生完全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里,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知道的其他感人故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情感得到升华。 在展示过程中,有一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逃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安全逃生?作为老师,此时,不打断他们,只有倾听,倾听一个个好的主意。学生的兴

拓宽认知视野

拓宽认知视野提升思想境界 ——青干班学习心得体会 为期七天的第十期青干班理论学习阶段已经结束,学习期间紧凑高效的课程安排、精心设计的培训内容、雄厚的师资水平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七天里,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课,积极参与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紧张而丰富的学习生活让我收获很多,感触很深。借此机会,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学习的感悟。 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的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对此次培训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排,何部长作开班动员讲话,并亲自到中国XX授课点亲切看望学员,组织部、党校领导全程陪读,令人感动。和我以往参加的多次培训相比,本次培训有以下三个特点: 1.师资雄厚。在XX党校授课的泰州党校的两位处长都是本领域的专家和权威;在中国XX授课的8位专家中,有5位博士,博士中3位身兼博士生导师,1位身兼硕士生导师,有4位学者型领导,两位在XX纪委和组织部做领导,两位在学院任院长,还有一名是全国专业人才礼仪教育工作部专家委员,由于师资层次高端,每一堂课都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个高端的理论研究成果,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鲜活事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思想者一次次不知疲倦的旅行,领略到这旅程中一幅幅风光美好、惊奇的画面,感受到一阵阵智慧与智慧激荡所带来的震撼。

2.内容适用。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内容却非常丰富适用,听完课,感觉授课内容就像专题量身定做似的。产业转型升级课程,让我们了解到XX的支柱产业及我市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创新思维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课程,让我们开拓了思维,学习多角度考虑问题;领导干部必备的政务礼仪课程,让我们认识到职场上着装和行为举止的重要性及如何运用;经济形势与对策等课程让我们了解到经济发展的规律及领导干部如何抓经济发展;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和群众工作方法及对外沟通技巧,让我们深层次领略了为人处世的方式,懂得做官先做人,正确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的关系,懂得立信、立威于群众靠的是人格、人品以及换位思考,而不是靠“训”、靠“骂”、靠“批”得来的;压力释放教会我们工作生活遇到烦恼如何应对;媒体关系与危机公关以及公共制度管理失灵及困境破解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媒体及运用媒体,如何处置突发事件,及制度失效的原因剖析;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让我们知道“为官不腐”方能平安一生、幸福一生。短暂的授课内容将行政管理人员要掌握的内容考虑得面面俱到。 3.严肃活泼。组织部、党校精心安排,尽管课程安排紧凑、班务管理严格、但严肃中透着活泼,组织部、党校每天陪同学员学习的工作人员在台下和我们一样认真听讲、记笔记。尽管外面闷热难耐,但教室里学员却神情专注,授课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课,学员在下认真记笔记,没有一个讲话,大家全神投入,即便在课间,大家也会围绕学习的内容进行

初三作文:认识新事物需拓宽视野作文800字

认识新事物需拓宽视野 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充满“未曾相识”的新事物,以什么方法去应对它们,以什么为基础去理解它们,这些都影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认知程度。 拓宽视野,正确结合已有经验方可真正认识新事物! 忆否,商人冯唐对文学的认知只停留在字面含义。于是他结合了行商时的经验——拓宽视野能加深理解,也抛弃了行商时的经验——做事需讲速度。他通过各种书籍,从《鲁迅全集》到《人间四月天》去拓宽视野,年与时驰,他成功拓宽了所读书籍的视野,渐渐的跨越文字的表面,理解了内在含义,真正的认知了这一新事物——文学。 真因为他拓宽了所读书籍的视野,不被以前的经验限制才能将对文学这一新事物的认识并表面文字及到内在含义。但假若他没有拓宽眼界且被已有的经验说囚禁,他能走入文学的世界中识遍“大千世界”么?他能不浮于文字的表面,只看见文学的沧海一粟么?他能真正走入文字的内涵,真正认识这一新事物吗?他不能。 我掩卷沉思,现代一伟大生物学家也正是如此。 丰富经验,不被所学知识左右,方可真正认知新事物。 庄小威曾学习于物力专业,但却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她果断转系,在学生物的进程中她结合了学物理带来的经验——丰富经验能深入理解,放弃了已知经验——知识源于大量的做题。她通过做很多生物实验,以蛋白质到RNA片段这样单个分子的行为去积累经验。意与岁去,她如愿积累了生物知识的经验,帮助她跨越了知识表面的

文字,深入了骨髓。 正因为她通过做实验积累了对自己有利的经验,让自己了解了细胞的运动才会真正认知“生物”这一新事物,正因为她不被已知物理的经验左右、限制,才能真正认识生物这一新事物,因为这些才使她由知识表面的含义深入到了知识的内层含义。 无论是冯唐通过读书拓宽视野,不被商业经验限制,还是庄小威通过实验丰富经验,不被物理经验左右都告诉我们,真正认识新事物需要拓宽视野丰富经验,不被已知经验限制才能认知新事物。让我们学习他们,让我们的人生以新事物相伴,让我们的未来以新事物筑成!

基于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基于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发表时间:2011-10-08T10:17:03.29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张韬 [导读]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理论从结构层面不能对其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张韬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40-01 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理论从结构层面不能对其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及各义项间的关联性,对外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理论;转喻理论;意象图式结构 一、概述 一词多义是英语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一词多义的现象一向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理论之一的结构主义学家认为,不同的义项对应不同的词形,如果两个义项恰好对应同一词形,这种现象就是同形异义现象(Cuyckens & Aawada 1997)。转换生成语言学采取的“单一词义分析法”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都用一个统一的抽象定义来概括,这个定义包含一系列必要充分特征,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抽象定义会有不同的具体体现(Cuyckens & Aawada 1997)。 传统理论的不足在于他们片面强调语言系统的内部机制,认为多义词的词义是孤立的,忽视语言内部系统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忽视人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此外,传统语言学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过于强调语言结构,对语义重视不够。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代表性的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论述一词多义现象背后的语言认知规律。 二、原型范畴理论和一词多义 以Lakoff、Langacker以及Taylor为代表的多数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义范畴属于原型范畴;词义之间是通过某种认知机制(例如,抽象化、具体化、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关联起来的。这两点正是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的主要区别。下面主要讲述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这三种认知机制在词义扩展过程中的理据作用。 (一)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即人们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是源域,一个是目标域。源域是人们熟知的、具体的,目标域则是陌生的、抽象的。隐喻是通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实现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即源域中的某个概念部分或全部映射到目标域中,使两个域形成一定的关联,而这一关联又是通过人的知识和经验获知的。 隐喻理论为解释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一词多义现象从人类的认知层面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如 nose (鼻子)一词,鼻子位于面部中央,位置最突出,其概念映射到汽车、飞机上就指车头、机头;同样由于嗅觉是鼻子的功能之一,它还可以指代嗅觉,其概念映射到人的能力上即指人探查或发现某事物的能力如:a reporter with a nose for news,scandal,etc (善于搜寻新闻、丑闻等的记者)。又如theatre(戏院;剧院;露天剧场)一词,因其形状或功能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指(供演讲等用的)阶梯教室;(医院等处的)手术室,映射到抽象域指“戏剧文学或艺术”。 (二)转喻理论。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在同一个概念域中进行的映射(Evans & Green 2006)。它突出接近原则,诸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如: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our class.(我们班有很多聪明的人。)这里“head”通过“头脑代表人(Head stands for people)”这一转喻,词义发生了扩展,成了多义词。 (三)意象图式结构。 意象图式最早由Mark Johnson 1980提出,后来很多语言学家,如Lakoff, Langacker, Turner 等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初始的认知结构,是人们形成概念范畴的基本途径,组织思维的重要形式和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意象图式建立在空间结构上,而很多词汇与空间结构相关。这些词汇无论在空间范畴内的延伸还是在向抽象范畴的延伸之中,意象图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英语介词at 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试看下面的例句: (1)The train arrived at the station. (2)We begin our class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3)My father is at work now. (4)He aimed at the target and fired. (5)The old man was walking at very slow pace. (6)He became very impatient at the delay. 上例中介词at的意义从物理空间映射到时间、状态、方向、方式、原因等方面,从而形成了介词at的多义网络。人们用同一词表示多个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自同一个深层的意象图式,图式变体以及图式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的隐喻映射,进而造成了大量一词多义现象的出现。 三、结论 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紧密相关的。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有助于把握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联系,使我们了解到一词多义的内在生成机制,不仅让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Cuyckens, Hubert & Aawada, Britta (eds.) 1997. Polyse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融入时事政治,拓宽学生视野

融入时事政治,拓宽学生视野 发表时间:2017-04-21T15:40:27.2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4月总第225期作者:毕会芹 [导读] 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的一部分,融合了我国以及国际上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多方面最前沿的信息。山东省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264309 摘要:初中政治是一门具有灵活性和深刻性的学科,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个方方正正的空间里,更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点滴事件。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要牢牢地抓住相关时政热点,使其与政治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认识社会变化,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培养自己辨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事政治策略 时事政治作为政治教学的一部分,融合了我国以及国际上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多方面最前沿的信息。教师在政治教学中抓住时政热点,并将其与政治内容相融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政治认知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一、时事政治要以教材为依据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语言的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必须围绕课本内相关的教材合理地创设教学的情境,同时发挥出语言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导入时的热情。与时事相结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比如,将讲授《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特征的讲解,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并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体制,而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明确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国家的新政策向学生展示,从而拉开时事政治课的序幕。课前导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聚焦时代热点,体现学生为主体 初中政治理应顺应时代的是思想潮流,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以便发挥初中生这个群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经调查发现,很多初中的政治教师实质上并不注重时政教育,他们采取的课堂教学往往都是满堂灌,甚至从头到尾只有纯文字的朗读而没有一句深入的讲解,这样不仅会磨损学生的耐心,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愚蠢做法。初中政治教学是传播思想的阵地,利用这一平台的发展,教师要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切实地为学生着想,将政治课堂还原成真正为学生灌输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实质性课堂。例如:在学习《扬起自信昂扬的风帆》这一课时,初中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一章节恰好把握了当下很多学生的一个弱势,那就是——不自信。那么,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应该及时采取解决策略,可以组织课堂辩论活动,从“自信有哪些优势”和“自卑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这两个极端点来展开讨论,其中可以融入当下的最新时事政治。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便会主动地去搜集近期的时事动态,并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理解的讨论,这样一来便在无形中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看待问题的视野。 三、以时政拓宽学生的政治认知度 时事政治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社会出现了多元化的问题,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都是时政内容。初中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应不断接触政治内容,了解社会发展动向,形成辨别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学习时事政治内容来拓宽知识面,形成与时俱进的意识。笔者在教学中采取评论时政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时政大事的了解和认知。 四、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时政资料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教师要注意收集时政素材运用到政治教学中,还应当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和国家发生的大事。例如,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节目,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络收集感兴趣的素材,在学习之余可以阅读一些报纸,如《参考消息》和本地的报纸等,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关心社会国家发生的大事,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和关心社会的意识。在收集好时政素材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对其分析讨论,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讨论,针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困惑的现象,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点拨,将时政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五、培养政治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也是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相当的政治意识。初中政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政治意识的最佳时期,加深学生对政治的理解程度,也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理解时事热点问题是初中政治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时事热点融入教学之中,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虽身在校园却能了解国家大事,并通过时事政治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钟贵容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6,(45)。 [2]金文平张淑华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4)。 [3]许军林把时事政治渗透于政治课中培养学生解题才能[J].成才之路,2014,(09)。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

认知视野下名词词义的理据探析 词义的理据简单地说就是事物现象的得名之由,不同的民族、地区认知方式不同,词义的理据就有可能不同。本文就以石岛方言名词为例,从突显观、注意观、视角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探析名词词义的理据。 标签:词义理据;认知;突显观和注意观;视角;家族相似性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是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互动和协调的产物,是对外在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理性看法,通过认知人们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意义,其间包含推理、概括、演绎、记忆等一系列心智活动。” 语言是客观现实的镜像,所以它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经过体验和经验加工而成的认知活动,而词语,尤其是名词,是这种认知活动中最集中的反映。“词义的理据通俗的说法是事物现象得名之由”,名词是人和客观事物的名称,那么,通过对名词词义理据的分析,就可以探析出人或事物的得名之由,研究出具体词语的产生来由。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方言分区法和钱曾怡的《山东方言的分区》,石岛方言在系属类别上归属于胶辽方言,是其中的一个方言点。人们在接触一个事物时,要想进一步了解它,就需要给它一个标识或名称,对其进行抽象化、符号化,将其转化为语言世界的一份子,而这一转化过程需要借助人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主观认知的参与,也就是说,客观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着认知因素。所以,本文我们就以石岛方言名词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认知视野下,探析事物的得名之由,即名词的词义理据分析。 一、突显观和注意观视野下的词义理据探析 突显观和注意观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解释事物的命名理据和研究词语转义有重要意义和说服力,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通俗地说,突显是从事物自身的角度说的,注意则是从主观者人的角度看的。“从语言符号的生成来看,命名是事物特征的突显和注意力的定位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在将事物符号化的过程中,往往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形状、颜色、功用、位置等来命名,即一般选取事物最突显,最能够引起人们主观注意的方面来命名。如: 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特点组成,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的,这就为人们的认识差异提供了可能性和先决条件,也就是说,由于事物的客观性和多面性,加之人们思维、注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人们的认知差异,所以在给事物的命名的侧重点上也会有所不同,同时通过这样的符号化命名处理,很容易从词语本身的指示和意义看出事物的特点,分析出词语的词义理据。 二、视角理论下的词义理据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