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的作业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的作业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的作业

单项选择

1.有关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主要受患者的角色改变的影响

B.患者体像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改变的程度与个性相关

C.疾病所致的家庭角色改变主要为角色重叠和角色缺失

D.疾病常导致患者和家庭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E.以上都不对

2. 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为深远又最能被控制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生活方式

C.生物遗传因素

D.健康服务系统

E.社会环境因素

3.钢琴家李某,37岁,因车祸需要双腿截肢,出现哭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此种情形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

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

B.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C.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D.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E.患者角色行为矛盾

4.小张上班途中看到有车祸发生,上前对伤者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制动措施,此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保健行为

刘某,男,干部,53岁,回族,近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经查发现血压高入院进行治疗。入院以来,他很不适应医院环境,不适应不许吸烟、不许随意外出等规定,不愿意穿病号服,并因每日无法按时进行礼拜(伊斯兰教的某种宗教仪式)而苦恼,出现明显的焦虑、沮丧等表现,希望能够尽快出院。

1.该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

B.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C.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D.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E.患者角色行为矛盾

2.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是:

A.因患者的年龄和性格造成的

B.因病情加重产生的正常反应

C.因风俗习惯与信仰的差异以及不适应医院环境而产生

D.因不满医院的规章制度而产生

E.因不满医护人员的服务而产生

3.护士最应实施的护理措施是:

A.加强管理、按规章办事

B.加强对疾病的护理,注意用药

C.帮助患者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提供适合患者文化环境的护理

D.联系患者家属,进行说服教育

E.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案例分析:

患者男,41岁,以“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低盐饮食,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但患者认为自己虽然患病,仍可以下床活动,因此表现为烦躁、愤怒,不配合治疗护理。患者为一企业的经理,已婚,育一子,14岁,为初二学生。

请问:

1.患者出现了哪种角色行为不良,并分析其心理原因。

2.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 第一类:名词解释 1、健康:答案要点: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 状态。包括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完好。 2、三维健康观:答案要点:三维健康观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 维健康观。 3、疾病:答案要点:疾病是个体表现出自己感知或者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即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 4、亚健康:答案要点:亚健康是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引起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5、健康教育:答案要点: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促进健康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 6、健康促进:答案要点: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7、行为:答案要点: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且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于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的反应。 8、健康相关行为:答案要点:是指个体或者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极为密切,改善行为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感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也与人们的行为密切相关。 9、促进健康行为:答案要点: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者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10、危害健康行为:答案要点: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和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 11、心理健康概念:答案要点:心理健康是心理上的健康状态,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12、情绪:答案要点:情绪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对其态度的体验,是人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 13、人际关系:答案要点: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即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14、气质的概念,答案要点:气质是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5个性:答案要点: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16性格:答案要点: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塑造而成,也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 17、心理评估:答案要点: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或者群体的某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或心理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以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的过程。 18、心理咨询:答案要点:心理咨询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求询者发展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活动。 19健康信息:答案要点: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就是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 20、健康传播:答案要点:是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与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单选 1、“完好健康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和对社会健康 承担义务,此种健康是指(C ) 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社会 2、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 ) A、全体人群 B、健康人群 B、C、亚健康人群D、病人 3、“有人爱吸烟但又害怕得肺癌”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动机冲 突(C)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4、机关干部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C) A、日常健康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 5、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是(A) A、观察法 B、交谈法 C、测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你今天感觉应该好多了吧?”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C ) A、封闭型 B、开放型 C、倾向型 D、试探型 7、安全饮水普及率是(B ) 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 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 C、社会经济测量指标 D、健康结果测量指标 8、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行为和环境诊断中的环境因素是(D) A、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 B、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环境 C、物理、化学、社会和经济环境 D、物理、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

9.以下有关目标人群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A ) A、希望其实施所建议行为一级目标人群 B、对一级目标人群有一定影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 C、对计划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 D、行为及策略者为三级目标人群 10、为了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B)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果评价 D、总结评价 二、多选题 11、以下各种行为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不良生活习惯是(A、 B、C) A、吸烟酗酒 B、高脂高糖饮食 C、偏食挑食 D、性乱 E、吸毒 12、建立传播关系必须依靠哪些基本条件(A、B、E) A、共同经验域 B、契约关系 C、传播者 D、受传者 E、反馈 13、下列属于形态发育指标的有(A、B、D、E) A、身高 B、胸围 C、肌力 D、体重 E、坐高 14、以下属于倾向因素的有(A、B、D、E) A、知识观 B、价值观 C、行为观 D、态度观 E、信念观 15、在控制吸烟的健康促进活动中,以下方法属于社会干预方法的有(B、D) A、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知识 B、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学会如何拒绝第一支烟的技巧 D、出台学校惩罚抽烟的规定 三、填空题 16、《渥太华宣言》提出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倡导、 (赋权)、(协调) 17、人的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主体、行为客体、 (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行为结果。 18、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回答了5个问题,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重点整理

1、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 影响健康的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健康服务因素(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 行为方式的改变 2、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健康 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①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 1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 2预防在生命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 3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 4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 ②主要策略: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支持性环境;3强化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③健康教育主要特点: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 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 ④核心问题:1行为改变: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 的改变。2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自我或互相学习取得经验和技能;有计划、多部门、多学科的社会实践获取经验;包括整个卫生体系和卫生服务的开展。3和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同事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需的条件以促使个体、群体和社会行为的改变。 3、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 领导工作,多元、全方面领导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关系 (1)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2)健康教育针对的对象是个体,健康促进针对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3)健康教育的手段是卫生宣传,健康促进的手段是公共政策 (4)健康教育是双向的,具有反馈性,健康促进是单向的 (5)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因素 (6)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行政手段 5、组织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手段,管理工作的核心 核心:目标管理 一般程序:计划、组织、用人、指导和控制 重点:一、理念开发二、环境分析三、目标管理四、组织协调 五、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六、评价七、健康教育的组织原则 6、环境情况明确后,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目标管理是管理的核心,环境情况明确后,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制订健康促进的目标。

第二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含答案) 第二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复习题一、单选题(每题 1 分) 1.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E ) 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病人 D.病人家属 E.全体人群 2.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是帮助教育对象( D )A.掌握健康知识 B.树立健康观念 C.改变健康态度 D.改变行为 E.获得物质环境支持 3.动员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最佳途径是( A )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卫生宣传 D.政策倡导 E.行政干预 4. 1978 年以来健康教育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大众宣传逐步转变为( C ) A.开展保健活动 B.社区有偿服务 C.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D.协助推行合作医疗 E.卫生宣传5. 1986 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了( C ) A.《雅加达宣言》 B.《曼谷宣言》 C. 《渥太华宪章》 D. 《松兹瓦尔宣言》 E. 《阿拉木图宣言》 6. 在艾滋病的健康促进活动中,调查艾滋病病人对艾滋病的认知属于(A ) A. 实态性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社会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7.从结果到原因的调查属于( B )A. 实态性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社会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8. 某健康教育研究将某社区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另一条件相似的社区作为对照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在知识等方面的改变。 1 / 10

第二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含答案)

第二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E ) 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病人D.病人家属E.全体人群 2.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是帮助教育对象( D ) A.掌握健康知识B.树立健康观念C.改变健康态度D.改变行为E.获得物质环境支持 3.动员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最佳途径是( A ) A.健康教育B.健康促进C.卫生宣传D.政策倡导E.行政干预 4.1978年以来健康教育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大众宣传逐步转变为( C ) A.开展保健活动B.社区有偿服务C.行为危险因素干预D.协助推行合作医疗E.卫生宣传 5. 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了( C ) A.《雅加达宣言》 B.《曼谷宣言》 C. 《渥太华宪章》 D. 《松兹瓦尔宣言》 E. 《阿拉木图宣言》 6. 在艾滋病的健康促进活动中,调查艾滋病病人对艾滋病的认知属于(A ) A. 实态性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社会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 7.从结果到原因的调查属于( B ) A. 实态性调查 B. 回顾性调查 C. 社会调查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 8. 某健康教育研究将某社区作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另一条件相似的社区作为对照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在知识等方面的改变。该研究属于( B ) A. 实验研究 B.准实验研究 C.非实验研究 D. 实态性调查 E. 回顾性调查 9.选择8-12名由相同的社会背景成员对某社会区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这是( C ) A. 特尔菲法 B. 回顾性调查 C. 专题小组讨论法 D. 前瞻性调查 E. 案例调查法 10. 导致许多国家医疗费用成倍增长却无法抑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D ) A. 医疗水平跟不上 B. 出现新的病种 C. 医务人员素质差 D. 忽视公共卫生 E. 慢性病的种类繁多 11. 卫生宣传通常指的是卫生知识的( A ) A.单向传播 B.双向传播 C.人际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12. 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是( A ) A. 政府或政策制定者 B. 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 C. 各种规模的医疗机构 D.社区 E.各级健康教育中心 13.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 C ) A.等同关系 B.并行关系 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D.先后关系 E.互补关系 14. 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 B )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卫生宣教 D.预防接种 E.自我保健 15. 在迎接21世纪挑战的时候,两个中心概念指的是(C ) A.健康与疾病 B.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 C.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 D.健康教育和健康保护 E.健康促进和自我保健 16.下列关于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

自考《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自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资料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是使目标人群能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之一是健康信息的传播和行为干预,实施方法之二是强调社会、部门及个人对促进人类健康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应该采取的行为和策略。第一章健康及健康层次观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三维健康观:三个方面并非孤立存在。 1.生理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即无伤残、无病痛,身体各系统无疾病,这是健康的基础。 2.精神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健康和道德健康。 3.社会适应完好:是指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均有良好的适应,能胜任各种社会和生活角色。健康层次:第一层次:一级健康或称躯体健康,是满足生存条件;第二层次:二级健康或称身心健康,是满意度条件;第三层次:三级健康或称主动健康,最高层次的健康。健康的特性: 1.相对性:健康永远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健康。 2.动态性: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体,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表现出的健康与不健康状态均是健康与疾病动态作用的结果。 3.可得性: 每个人都可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健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个阶段: 1.医学阶段:强调预防和治疗疾病,主要是人群卫生宣传2.行为阶段:是对人们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3.社会、环境阶段:健康的四类影响因素:一、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1.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者见解的危害,对集体具有潜袭性、积累性和广泛影响的特点。 2.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均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3.人们的行为不仅影响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特点:①潜伏期长,②作用特异性差,③联合作用强,④易变性大。二、环境因素:内部环境:机体的生理环境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生物学因素:表现为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动物咬伤等。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疾病的自然史 1.健康问题:个体所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具体地说就是疾病、伤害、亚健康状态或健康缺陷等。 2.疾病:个体表现出能够被患者个人感知或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简单地说就是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 3.疾病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到结局的全过程。 4.疾病的四个阶段:病理发生期、症状发生前期、临床期、结局。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控制或消除病因以预防和推迟疾病发生的措施。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缩短病程、延长生命的措施。三级预防:为治疗和康复的措施。健康疾病连续带:健康与疾病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健康与疾病是没有截然界限的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过程称为健康疾病连续带。亚健康:是一种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压力引起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个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状态。表现在躯体、精神、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疾病的“冰山现象”:在人群中,能发现的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典型患者仅占该病或健康问题所有表现形式的一小部分。第二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特点:1、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为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1.按目标人群或场所划分: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业人群健康教育等。2.按教育目的或内容划分: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保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新课导入】 【展示教学内容】 【给出教学目标】 第一节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定义 1、古代健康观 2、近代健康观 ⑴生物个体健康观⑵生态平衡健康观 3、现代的健康观 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而且还要有完整的 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⑵社会学健康观 ⑶健康观的新发展2002年提出“道德健康”的概念。 (二)健康的模式 3、健康疾病连续模式 4、最佳健康模式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结构和生物性至病因素 2、年龄 3、种族 4、性别 5、心理因素 (二)环境因素(详见第八章) (三)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

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生活意识。 (四)获得医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第二节疾病 一、疾病的概念 (一)疾病的定义 1、辞海上的定义 2、社会学的定义 3、生物学的定义 4、哲学的定义 (二)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1、疾病是生命活动的整体反映过程 2、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协调发展障碍 3、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 4、疾病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综上所述,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定部位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损伤的整体疾病过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或正常状况的偏离。 (三)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影响 1、行为与情绪的改变 2、生活方式的改变 3、经济负担加重 4、体像改变 5、家庭角色的改变 6、自我概念的改变 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三、疾病谱的变化 1、疾病构成与死因顺位的变化 2、至病因素的显著变化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一、选择题 ㈠ A1型题 1、健康是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这是( ) A、古代的健康观 B、生物个体健康观 C、生态平衡健康观 D、社会学健康观 E、WHO对健康的定义 2、现代健康观的崭新特点下列那项错误( ) A、改变了健康的导向 B、从生物、心理、社会诸多方面来解释健康 C、健康是动态的过程,但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 D、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 E、把健康放入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 3、有关影响健康的因素哪项错误( ) A、生物遗传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与疾病的转归无关 C、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导致机体内部失调而致病 D、医疗保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E、人类健康问题与环境有关 4、医疗保健服务对健康的影响,哪项不对( ) A、与医疗资源的分配有关 B、与医疗制度的完善有关 C、与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便利与否无关 D、与医疗保健人员的质和量有关 E、与医疗服务的优劣有关 5、疾病是劳动能力的改变,这是( ) A、辞海上的定义 B、社会学的定义 B、生物学上的定义 D、哲学上的定义 E、现代疾病观的看法 6、下列不属于现代疾病观的特点是( ) A、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的局部反应过程 B、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C、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协调发生障碍 D、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 E、疾病是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7、有关健康概念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不适 B、健康与疾病具有清晰的界限 C、健康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E A.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B.健康教育对健康促进起着维护和推动作用 C.健康教育包括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内容 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深化与发展 2.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 B.健康促进对健康教育起着维护和推动作用 C.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E.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3.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E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D.二级和三级预防并重 (4~5题共用备选答案) 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 C.加强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4.政府决策者将健康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属于健康促进活动领域中的A 5.社区组织、卫生部门和群众参与社区健康促进规划的制定,属于健康促进领域中的C 6.健康教育一级目标人群是指A

B.行政决策者 C.经费资助者D.对计划成功有重要影响者E.希望实施所建议行为者 7.健康促进规划设计中社会诊断的起点是评估E A.社会经济B.生态环境 C.卫生服务状况D.人群生活质量 8.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B A.环境保护 C.健康教育D.疾病控制 E.开发资源 9.行人横穿马路之前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 B.保健行为 C.避免有害环境行为D.预警行为 E.基本健康行为 10.根据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行为改变B.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 D.态度反映了行为的倾向性E.信念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11.患者由于怕花钱而不去就诊,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其行为原因可解释为对E A.疾病易感性的认知B.疾病危害性的认知 C.行为障碍的认知D.自我效能的认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资料

公共课复习题 1.健康促进测量指标不仅是针对健康状况,而且要针对人群的B.生活质量 2.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C.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和内容上的拓展和深化 3.降低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损害程度,只能依靠B.健康教育 4.世界上最早、实施最成功的健康促进策略在我国是D.爱国卫生运动 5.健康教育的手段包括传播、干预和C.教育 6.如果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仅仅是向慢性病患者发放一些媒体材料,是一种 B.卫生宣传模式 7.健康促进的重要策略之一是C.健康教育 8.不是健康教育手段的是E.预防 9.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和基础 10.《曼谷宣言》对21世纪全球健康目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出了主要承诺,该承诺不包括E.使健康促进成为防范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项任务 11.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深化与发展 12.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实施的基础是D.开展职业人群健康教育 13.健康教育在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 C.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 14.社会动员是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社会动员的手段中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 15.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的正确叙述是B.健康促进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16.下列哪项不是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D.提供健康信息 17.健康促进的概念是B.一种综合策略 18.健康教育的实质是E.一种干预 19.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B.健康教育就是卫生宣传 20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关系是D.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21.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是B.健康教育 22.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领域B.加快医疗机构的改革 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B.行为生活方式 24.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指D.躯体无疾病、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5.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是C.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 26.哪个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的表述不准确 A.健康教育本身已经包括了健康促进的目标 27.健康促进的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D.开展卫生筹资 28.以下哪种关于健康教育的表述是错误的 E.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比较 29.健康教育是B.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提出健康四大基石不包括B.充足睡眠 31.哪个不是健康教育的作用E.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32.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E.以上都是 33.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包括B.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死亡率 34.健康教育一级目标人群是指E.希望实施所建议行为者 35.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B.社会动员 36.《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试行)是世界上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B.政府文件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按年代看健康定义的改变 (1)在古代,健康被认为是一种与鬼神和平共处的状态 (2) 希波克拉底:健康是与自然的和向状态,而疾病就是违反自然。“四元素说”、 “实体液说”。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 (3) 1873年皇家字典:“身体各部位都恰适其位,生命功能正常,没有生病”。 (4)1951年韦氏字典:“身体、精神或灵魂的健全美好状态。美好是指没有生理疾 病与痛苦的状态” (5)1974年围字典“生理上与心理上的美好、健全、无缺陷、痛苦或疾病,生理心 理功能正常” 2、站在不同角度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 3、护理学家对健康的看法 ——强调人的整体性健康 (1)南丁格尔(1850):健康是生命毫无阻碍地运用其所拥有的每一种能力的状况,而且没有任何疾病。倾向自然。 (2)奥瑞姆(1980):健康是一种没有病痛、伤害与疾病,且能够自我照顾的状态。强调自己照顾自己 (3)罗伊(1976):健康是一个人达到整合与完整的过程或状态。强调适应良好 (4)金(1983):健康是一个动态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健康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个人日常生活的最佳潜能,持续地调适内在的与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压力。 (5)拉克曼(1980):是指拥有足够的生理功能及令人满意的建设性社交网,能自觉并表达其思想或感觉,会使用认知技巧,且能平和地了解心灵上的真实感。 4、学者专家对健康的定义 (1)强调积极的健康:健康是身、心、社会三方面的完整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强调健康的积

极性,如乐观的人生态度,勇于接受生活加诸于个人的责任,能发挥自我潜能。如森山(Moriyama 1968)、布鲁姆(Blum 1968)、WHO(1948) (2)消极的健康观:个人在其可利用的环境里尽可能免除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不适与痛苦状态。认为健康受限于先天、后天、文化、经济等因素。代表人物如杜博斯(Dubos)、翰伦(Hanlon)(3)扩大健康层面:健康应考虑到四个部分—生物、社会、心理、道德。代表人物如罗曼诺、勒纳等。即必须履行社会角色、有良好得道德。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1976年布卢姆(Blum)提出决定健康的是个因素,即生物学、环境、生活方式、获得卫生保健设施的可能性。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 2、心理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 3、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生活方式(life-style factor) 锻炼、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吸烟酗酒、及时就医。 5、获得保健设施的可能性(accessibility to health service) 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许多研究者都得出一致的结论: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一个人健康状况和期望寿命的最具有决定性因素。所谓的社会经济地位是指收入水平、职业地位或声望、受教育水平。良好健康状况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总体上更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优点和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当他们出现健康问题时能更好的获得医疗服务。 第二节疾病 一、疾病的概念 1、不同时期对疾病的看法 (1)疾病是鬼神附体 (2)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460~377 B.C) 疾病是四种体液的不正常混合或污染的结果。中国的阴阳失衡。 (3)疾病是机体功能、结构、形态的改变 这是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疾病观,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达飞跃。它从本质上把握了疾病发生的原因。 但忽视了精神。 (4)疾病是机体恒定状态的破坏这是整体观指导下的疾病观。 最早19世纪末的法国生理学家伯纳德(Claud Bernard),通过大量生理实验对疾病原因提出了新观点,首先提出疾病是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alter.B.Cannon 1932)进一步发展了该学说,首次提出了“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一词,疾病是机体内环境恒定状态的破坏。 5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ans Selye 1936)压力(应激)学说,又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整体观的疾病理论 生病或患病,英语用illness,同健康一词一样,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病人表现的一种主观感受。通常是对身体及心理上的不适、痛苦、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等的感知而提出的。而疾病(disease)则是客观存在于个体的生理学功能异常,是一种负面的躯体状态。病态(sickness)则是一种社会状态,主要表现为由于疾病削弱了患病者的社会角色。 2、站在不同角度对疾病的看法见前表 3、综合的现代疾病观 (1)疾病是生命活动中与健康相对应的一种特殊征象,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2)疾病是机体动态平衡的失调与破坏,正常活动的偏离,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以及因此而产生的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任务一 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包括()。 A. 社会经济 B. 教育 C. 社会网络 D. 社会性别 E. 职业环境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A. 增加人群的健康知识 B. 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C. 转变人群的态度 D. 增加人群对改变行为的信心 E. 改变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A. 卫生服务因素 B. 生物学因素 C. 环境因素 D. 社会经济因素 E.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属于健康促进五大领域中的()。 A. 发展个人技能 B.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C. 创造支持性环境 D.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E. 加强社区行动 高血压病的家族聚集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 A. 生物学因素 B.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C. 生态学因素 D. 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A. 倡导 B. 沟通 C. 协调 D. 社会动员 E. 赋权 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 A. 保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C. 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 D. 能发挥社会功能、得到社会支持 E. 没有社会/家庭摩擦、有归属感 下列关于健康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 B. 健康素养是评价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C. 健康素养通过知识、行为等中间因素影响健康 D. 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 E. 健康素养可以作为单一指标反映健康教育效果 关于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卫生宣传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过程 B. 健康教育比卫生宣传更注重循证决策 C. 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重要形式 D. 健康教育是对卫生宣传功能的扩展 E. 卫生宣传更强调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更注重行为改变 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不包括()。 A. 发展个人技能 B. 创造支持环境 C. 开展疾病控制 D. 调整服务方向 E.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在传播中,干扰指的是()。 A. 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减弱或加强的因素 B. 在传播过程中双方缺乏对信息共同理解 C. 在传播过程中能决定信息取舍的人 D. 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映 E. 在传播中传播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 传播活动按照主客体关系分类时,不包括的传播形式是()。 A. 组织传播 B. 自我传播 C. 人际传播 D. 上下传播 E. 大众传播 与人际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不足表现为()。 A. 信息面向整个社会,具有公开性 B. 信息具有时效性 C. 信息覆盖面广,传播效率高 D. 传播者、受传者关系的间接性 E. 信息容易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的作业

单项选择 1.有关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主要受患者的角色改变的影响 B.患者体像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改变的程度与个性相关 C.疾病所致的家庭角色改变主要为角色重叠和角色缺失 D.疾病常导致患者和家庭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E.以上都不对 2. 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为深远又最能被控制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生活方式 C.生物遗传因素 D.健康服务系统 E.社会环境因素 3.钢琴家李某,37岁,因车祸需要双腿截肢,出现哭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此种情形属于哪种角色适应不良的表现: 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 B.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C.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D.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E.患者角色行为矛盾 4.小张上班途中看到有车祸发生,上前对伤者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制动措施,此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免有害环境行为 C.预警行为 D.求医行为 E.保健行为 刘某,男,干部,53岁,回族,近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经查发现血压高入院进行治疗。入院以来,他很不适应医院环境,不适应不许吸烟、不许随意外出等规定,不愿意穿病号服,并因每日无法按时进行礼拜(伊斯兰教的某种宗教仪式)而苦恼,出现明显的焦虑、沮丧等表现,希望能够尽快出院。 1.该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 B.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C.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D.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E.患者角色行为矛盾 2.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是: A.因患者的年龄和性格造成的 B.因病情加重产生的正常反应 C.因风俗习惯与信仰的差异以及不适应医院环境而产生 D.因不满医院的规章制度而产生 E.因不满医护人员的服务而产生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医院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教育、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卫生教育、病人行为指导与行为矫正。 一、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卫生教育 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其行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人脑后可激起人的心理变化。人的健康不仅与物质因素(如体质、遗传、生理、免疫等)有关,而且与本身的心理因素、心理状态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病人的康复,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致病,而且可以促使疾病的恶化。因此,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措施,不可忽视。 心理健康教育的着重点是:疾病是可以预防控制的,保持让病人及家属树立起防病治病的信心和决心,正确对待疾病;教育病人及时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调节情绪,维持心理平衡;保护病人心理状态,无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要尽量避免对病人的恶性刺激,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和矛盾,解除其心理负担,促进康复或防止病人的病情恶化。 二、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知识教育 有关常见病、多发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卫生知识教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点宣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脑血管动脉硬化、脑栓塞、脑溢血)、肿瘤等的预防、治疗、康复。 3.各种常见外科疾病包括常见的外伤、感染、急性损伤(烧伤、烫伤、骨折等)、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等)等常见病、多发病、急症的防治知识和抢救措施。 4.小儿科疾病主要宣传小儿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防治以及小儿科学喂养、小儿卫生保健常识等。 5.妇科主要介绍妇女常见病(月经不调、子宫脱垂、急慢性盆腔炎等)以及孕期卫生保健、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知识等。 6.皮肤科主要宣传荨麻疹、湿疹、痤疮、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等疾病的防治知识。 7.五官科眼外伤、沙眼、急性结膜炎、曲光不正、青光眼、白内障、鼻炎、鼻窦炎、咽炎、化脓性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防治知识。 8.各种仪器器械性治疗知识如放射线、红外线、激光、针灸、按摩、离子透人等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有关的注意事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