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标准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标准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标准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试行)

Technical Criteria for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in Nature Reserve

前言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的职能,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标准,用于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工作。

本规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起草。

目次

1.主题容与适用围1

2.规性引用文件1

3.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2

4.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2

A.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4

B.对生物群落(栖息地)的影响7

C.对种群/物种的影响9

D.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11

E.对生物安全的影响12

F.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13

5.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15

6.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15

7.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权重值16

8.评价报告提纲18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技术规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技术规适用于省境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类别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区边界围调整、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所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也适用于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确定为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外围缓冲地带,并由保护区管理部门行使管理权的区域开展的一切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性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各地区(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可参照本技术规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若下列标准被修订,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

《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3.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以保护生物学、生态学和相关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国际相关领域的行业规,选取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

?层次性: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次,系统地选取相应的指标;

?全局性:考虑保护与发展的在联系,反映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服务于各级政府的战略管理和决策需要;

?客观性:系统、准确地反映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的客观情况,尽量克服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理论发展的局限性;

?预见性:根据专业知识,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各项评价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预测;

?实用性:考虑到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的可操作性,应尽量采用易于获取或预测的指标、参数,并提供相应的参数测定技术。避免

复杂、冗长且难以获取的指标。

4.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性质是在探明项目影响区目前生物多样性背景信息、分布格局、种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动态趋势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实施和今后运转过程中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包括结构、功能两个方面)。承担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任务的专家需对项目所涉及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

实地考察、调研,在明确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和完成生物本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预测性评价。评价容应包含以下A→F共6个部分。

在完成野外调查和业工作之后,评估专家使用评分表,对各部分容的每项评价指标按照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梯度分别赋予由低到高不等的分值,由评估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评分,并计算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

关于各个部分的评估指标权重值,需要针对项目影响区的主体生态系统类型(如森林、草地、湿地、水体等),邀请相关专家对三级指标打分,分别取其平均值之后确定。

评估的工作程序为:

1.项目建设方向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正式书面申请

2.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是否需要评估,如果需要评估

3.项目建设方向具有评估资质的相关单位提出评估申请,获得同意后

4.项目建设方和承担评估的单位共同向相关的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进

入该保护区开展实地考察的申请、并取得行政许可

5.承担评估的单位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开展评估(包括业资料收集、整理、

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项目建设方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后勤保障服务

6.承担评估的单位按要求完成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并提交给相关的

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A.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1)评估区:根据具体项目性质,经评估专家组讨论确定纳入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区域。

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2)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指森林、灌丛、草地、水域湿地、农用地、其它。

3)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的特有性:是指仅存在于指定区域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

4)景观: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的围,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

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景观则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5)生态系统:是包括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能流、碳流和营养

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生态系统可以是任何大小的复合体。

6)森林:一般是指以乔木或竹子为主,郁闭度大于(等于)2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这

里将郁闭度为10%~20%的稀疏林地也包括在。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7)灌丛:指以灌木为建群层片,郁闭度大于1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单位:hm2

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8)草地: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草为主的灌丛

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地和灌草地。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9)水域湿地: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或人工综合体。《湿地公约》中的定义:湿地系指不

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等。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10)农用地:指耕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滩涂。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11)其它用地:包括各类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难利用的土地或植被覆盖度小于5%的土

地。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12)斑块: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单

位:hm2或km2。数据来源:遥感更新。

13)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

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等)和非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的类型、面积比率等)两部分容。

1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

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的丰富的物种与遗传资源,太阳能、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

15)土壤侵蚀程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六个级别,具体标准参见

水利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面积单位:hm2或km2。数据来源:地面监测与遥感更新相结合。

16)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类型。

评价指标

A1.受项目影响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是什么?其特有程度如何?

A8.评估区林草覆盖率减少的程度如何?

●指标权重和评分

B.对生物群落(栖息地)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1)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2)栖息地:某种生物或生态群体生存繁衍的地区或环境类型。

3)特有类型:指仅存在于指定区域的生物群落/栖息地类型。

4)连通性:即在空间和时间上不被分割而形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建群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的破坏将导致群落

生境和种类组成的变化。

6)优势种: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盖度大、生活力强的物种。

7)群落结构:生物群落各种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如植物种类组成在空间上的

配置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植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评价指标

B1.受项目影响的生物群落(栖息地)类型其特有性如何?

B2.项目对生物群落(栖息地)面积的影响如何?

B3.项目是否影响栖息地的连通性?

B4.项目对生物群落关键种类(如建群种、优势种)的影响程度如何?B5.项目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如何?

指标权重和评分

C.对种群/物种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1)种群: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物种:基本特征相似,彼此间能够交配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个体群。

3)特有物种:指仅存在于某个指定区域,该物种在该地区的丧失意味着在地球上的丧失。

4)稀有物种:小种群,通常地理分布区有限,或有限的生境,或个体分散距离宽;有成为

更加稀有的风险,但不灭绝。

5)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很低,有灭绝的很大风险。

6)丰富程度:这里指生物个体数量的多寡,以生态学常用的多度等级表示。

7)食物网/链:生态系统中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成为食物链,多条

食物链交织而成为食物网。

●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和评分

D.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1)主要保护对象:即该自然保护区法定保护的物种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要求保护的重要

物种。

2)主要保护对象生境:即主要保护对象正常生长和繁殖活动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包括各种

环境因子、植被类型等共同组成的环境集合体。

●指标权重和评分

E.对生物安全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1)生物安全:广义的概念包括所有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目前一般是指现代生物技

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等生物产品的跨国、跨境转移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损害或威胁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风险。

2)有害生物:指存在有损害或威胁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潜在

和现实风险的任何物种。有害生物术语的应用是主观的。当野草与作物或其它有价值的植物竞争时,它们也可能被包括在这个定义。

3)外来物种入侵: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传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理区域,并在那里定

居、繁殖,建立自然种群,该过程称为外来物种入侵。这种生物称为外来种。

4)遗传资源: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

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其形式有:植株、种子、器官、组织、花粉、细胞、DNA片段。

●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和评分

F.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

●有关术语和说明:

1)利益群体:指与项目有着直接和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群体或组织机构。

2)周边社区:指居民的生产生活或多或少依赖于保护区的农村社区。

●评价指标

F2.当地政府、保护区主管部门、社区群众等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的非共识程度如何(即

F4.项目对改善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有何贡献?(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会、

指标权重和评分

5.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

表7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计算表

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计算方法:

BI=∑(Wi×Si)(i=A…F)

6.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

根据建设项目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状况,将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分为五级,即基本无影响、较小影响、中度影响、较大影响、严重影响。

7.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权重值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_贺金生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 贺金生刘灿然马克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 摘要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科学项目 D IVERSITA的核心内容,也是 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管理的基础。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正处于起步阶段,但 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监测的规范和标准不统一,这不仅不利于建立全国范围的监 测网络,也对监测数据的共享形成很大障碍。因此,根据国外的作法,结合我们 自己工作的体会,写成“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 1 背景 生物多样性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环境影响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生物多样性监测也能为相关学科提供大量的资料,如保护生物学、林学、农学、土壤学、渔业学和环境科学等。 Hellawell(1991)将生物多样性监测定义为:为确定与预期标准相一致或相背离的程度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定期监视。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在时间尺度上对生物多样性的反复编目,从而确定其变化。 生物多样性监测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of Sustainable D evelopment,CSD)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式,生物多样性监测必须回答如下问题(Stork et al.,1995)。 所监测的目标面临何种压力?这些压力处于何种程度? 哪些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 为管理某一监测目标(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的政策是否起作用? 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s,UNEP)在1995年出版的《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价》一书中,详细罗列了生物多样性监测所应包括的内容(Samways et al.,199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39893360)及林业部GEF小型科学基金“森林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监测资助项目”。

生物多样性评估

生物多样性评估 摘要 生物多样性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由于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各层次中研究最成熟的层次,故我们将物种多样性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传统生物多样性的度量模型,我们知道有两个评估生物多样性的指标,即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考虑到传统度量模型在使用时,多以物种相对多度作为群落多样性测度的变量,因而其计算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种不合理性。为此我们引进改进后的DIV多样性指数模型,该模型是对物种丰富度指数的推广,着重强调个体数量对群落多样性贡献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和层次分析法,特别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并在原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又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两个评价指标,即森林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和森林濒危植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以此扩大评价指标的范围,使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更加全面有效。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层次分析法 一、问题重述 2010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已经越来越被人类社会关注,相关的大规模科研和考察计划也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考察计划都面临着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评价被考察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但现在还缺少一种能全面考虑不同因素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定的方法。于是在此背景下,本文要求建立一种合理的数学模型,设计一个全面而有效的评价生物多样性的指标,以利于今后考察和科研工作。 二、问题分析 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对生物的多样性的概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他们生存环境的总称, 具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1[。 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由于考虑到物种多样性指标体系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相对比较容易测定,因此本文我们着种通过分析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来间接 给出评价生物多样性的指标]2[。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题目: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摘要:我们人类是地球母亲的子女之一,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们本应与我们同样的享受地母的爱抚于恩赐,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壮大,对地母的掠夺对其他生命的迫害日益加剧。人类的生产活动将其他生命的生活范围与生存资源一次又一次的压榨,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动植物的生存面临更加巨大的危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的平衡、促进人类生活的和谐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多姿的生物环境,多彩的生存空间对于人类的经济和身心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长远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物种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资源短缺 正文: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上帝是在第七日创造的人类,在我们人类被创造之前已经造出了鸟兽虫鱼。虽然说是非科学的神话传说,没有科学的依据基础但是从另一种角度去分析却也不难反映出物种是多样性的,我们人类并不是唯一的一种生物,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生物。 1、生物环境现状 1.1生物分类 在生物学的界绸中,依其科学的标准,将除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上这许多各种各样的生物,按照生物学的分类系统,将其划分为七个主要的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而这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划分单元中,种既物种是其基本单元,而属是近缘的种的总合的归合。而近缘的属又被其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1.2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们的世界上正因为有了这些许许多多的生物物种的存在,我们的自然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灭绝的危机。下面就让我通过收集到的一些数据来向大家说明这一点。就离我们最近的20世纪来说,仅这短短的一点时间就有大约20多万种的物种从此消失在了地球上。 1.2.1仅二十世纪消失于地球上的动物 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灭绝;圣诞岛虎头鼠于1900年灭绝;澳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于1903年灭绝;纹兔袋鼠(澳洲大陆)于1906年灭绝;亚洲狮于1908年灭

生物多样性遥感调查与观测说明

目录 1、项目背景 (1) 2、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2) 3、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6) 4、国内外相关标准发展趋势 (7) 5、生物多样性遥感技术方法总结 (10) 6、标准的框架结构 (14) 7、主要条文说明 (14) 8、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或技术法规的水平对比和分析 (24) 9、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实施方案建议 (24)

《生物多样性遥感调查与观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413号),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环规科技〔2017〕1号)的有关要求,开展生物多样性遥感调查与观测技术指南制修订任务及相关技术性工作。项目统一编号为:2017-58。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承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作为协作单位,共同组成标准编制组。 1.2 工作过程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项目承担单位接到研究任务后,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成员进一步调研并系统分析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观测等相关国际组织、加拿大等国家的相关标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前期项目研究、文献资料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组召开了研讨会,讨论并确定了开展标准编制工作的原则、程序、步骤和方法,形成了开题报告和初稿。 2017年6月28日,标准编制组召开专家咨询会,邀请了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环境监测站、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和遥感研究以及标准制定等工作的7名专家,对标准开题材料进行了咨询。专家高度评价了开展本项目的必要性,并对报告中涉及的遥感指标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建议进一步围绕生物多样性定期观测的需求,遴选成熟指标纳入本技术指南。 2017年12月29日,原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组织召开项目开题论证会。由来自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原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7家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论

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学》期末考查 姓名: 学号: 一、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1、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耗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地消耗使用价值,是指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物品的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从野外收获、在国内或者国际商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价值。 2、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宜人价值(生态旅游、自然史与教育)等。 3、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价值也是选择价值或者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一些具药用的物种)。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 4、存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存在价值常常受保护愿望来决定,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同情和责任。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也可以是收益价值或遗产价值——为保护子孙后代的某种价值而愿意支付的价值总和。

二、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全球变暖研究最早从1824年法国物理学家Fourier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开始,至今己开展了将近200年,现在全球变暖己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己升高0.85℃。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科学家认为1983-2012年可能是北半球近1400年来最暖的30年,如果没有积极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年平均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1]。 1950-2010年间,全球有约5.7%的陆地面积发生了主要气候类型的转变,包括:干旱气候类型以及高纬度大陆气候类型的扩张、极地和中纬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缩减、温带、大陆性以及极地气候的显著向极移动、热带和极地气候的海拔增长[2]。在中国,到2010年,己经能在气候带交界地区(约全国7.5%的陆地面积)诊断到气候带的变化,包括:东北地区温寒混交林气候向温带落叶林气候的转变:青藏高原苔原气候(ET)的消失;中国西南地区温带冬早气候的西进北抬。到21世纪末,全国将有超过52.6%的面积发生气候类型的转变[2]。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大尺度的综合性影响。过去的气候变化已使物种物候、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部分有害生物危害强度和频率增加,使一些生物入侵范围扩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变等。未来的气候变化仍将使物种物候和行为、分布和丰富度等改变,使一些物种灭绝、使有害生物爆发频率和强度增加,并将可能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等[3]。 我将从陆地、湖泊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对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带北移、两极冰山退缩,植物向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山地移动[1,4,5]。到2100年,全球陆地表面49%的植物群落以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37%的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同时在无任何减排努力、全球升温4℃的最悲观模型中,全球植物多样性的平均水平将下降9.4%[4]。海平面上升,海滨植物大面积萎缩、生物入侵加剧;植物种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优势种改变;早春温度提前升高,植物物候节律改变;荒漠草原区土壤增温使得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物种加速灭绝[4]。以及森林群落生产力下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威胁加大[1,5]等。 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整体上向北移,如鸟类的北扩或西扩[6],昆虫向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扩展[7],种群灭绝风险增加、物种多样性降低,如蝴蝶[8]。物候期提前,加快昆虫的生长发育,

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

题目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 关键词个体数量贡献度参数估计 摘要: 本文是一个讨论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指标,使其能够同时考虑到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综合影响。以数理统计的思想为基础,我们建立了相关的生态初等模型。 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针对问题前言中提到的只以某地区物种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给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不完善的:沙漠与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对比显然不能利用各自物种数量的多少。正如问题中所说,遗传多样性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之一。遗传主要表现在个体的差异,如人类就在进化中就分为了尼格罗人种、高加索人种和蒙古人种。三者都是智人,但性状有很大不同。而其中的基因多样性难以统计,人人之间均有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简化思想,仅从种群内单体数量上来近似反应基因的多样性。 目前,对于生物多样性方面,在物种数量多度和物种个体的相对多度方面,都有成型的分析算法,但是没有对各物种在分布均匀度上对其进行加权,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某个物种的生物多样性贡献进行系数分析。 Keywords: individual quantity contribution degree parameter estimate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a discuss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order that it can consider genetic diversity, species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diversity at the same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调查研究 背景: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总面积不断减少,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在中国广阔的海域内,人们不顾后果的开发导致海洋渔场也被无情破坏,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了珊瑚礁面积的大量减少和许多珍稀鱼类的灭绝另外种子资源保护不利,很多资源被破坏。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一).生态系统类型多 据统计,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共有27个大类、460个类型(其中,森林有16个大类、185个类型;草地有4个大类、56个类型;荒漠有7个大类、79个类型);湿地和淡水水域有5个大类;海洋生态系统有6个大类、30个类型。在这38个大类中,有5个是全球唯一的生态区。 (二).生物种类多 中国的植物种类共有3.28万种,包括470科和3700余属,占世界植物物种总数的12%,仅次于马来西亚(4.5万)和巴西(4万),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的苔藓植物有106科,蕨类植物52科,分别高达全球总数的70%和80%。中国的动物种类共有10.45万种,约达世界动物物种总数的10%,其中已发现哺乳类499种,鸟类1 186种,爬行类370种,两栖类279种,鱼类2804

种,昆虫已定名的有4万多种。中国鸟类中的鹤类有9种,兽类449种,分别达全球的60%和11%。全球海洋生物40多门,中国几乎都有,而且数量很大。除这些动、植物外,中国还记录了真菌约8000种,藻类约50O种,细菌约5000种,分别占世界已记录物种数的17%、16.3%和18.6%。 (三).特有种属多 在中国已知的动物中共有667个特有种,植物中共有253个特有属,中国特有物种约占全球相应物种总数的10.2%。大熊猫、白暨豚、鹦鹉螺、鲎、水杉、银杏等素有活化石之称。许多特有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经济价值。 (四).驯化物种及其野生亲缘种多

生物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大纲 一、生物多样性的演化; 1.物种; 2.物种的形成; 二、影响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因素; 1.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 2.生物进化(Bio-Evolution); 3.地球板块运动(Plate movement); 4.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 一、物种: 1、每一个物种由它不变的本质形成特征,并通过一个明显的非连续性与其他物种分开。 2、物种完全是人为的,是存在于生物学家脑子里的具有相同名称的生物集合体,不是自我组织及在自然界发生的真实实体。 3、具有不变性状的生物与其他具有非常相近结构的生物一起构成一个物种(达尔文)。 4、生物学物种概念 A 、一个杂交集群,是有性生殖的(Poulton ); B 、靠血缘关系联接的个体在一个区域中形成一个单独的动物区系的单位; C 、物种是实际的或者潜在的杂交自然种群的类群(Mayr, 1942 ); D 、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集群(Mayr, 1982 );

3.1.1物种的特征 1、真实性; 2、非连续性; 3、生殖属性与形型属性; 3.1.2 隔离机制与物种形成 一、物种形成机制; 隔离机制:Dobzhansky (1987)创造了隔离机制,根据他的观点,有一套重要的分布和表型的生物性状,这些性状能区分开两个不同的物种,它们在生殖上相互隔离。 Mayr与Dobzhansky都认为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后者反过来导致两个新近分衍的物种之间一般表型分异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 二、物种形成模型 A、异域物种形成:物种形成主要源于地理隔离的初始原动力; A…、同域物种形成:物种的形成主要源于生殖隔离,而生殖断裂产生于生物之间的常规接触部分。 B、跳跃模式:物种形成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B?、趋异模式:隔离阻障以一种连续的方式(不必很慢)进化,伴随着一些自然选择的形式,或者直接或间接作为导致生殖隔离的动力,即此物种形成模式因为自然选择而发生。 3.1.3 物种演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化 一、物种暴发式形成 见幻灯 四、物种灭绝 3.2 Four Impact factors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浅谈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世界上这各种各样些生物物种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灭绝的危机,所以从此刻开始,我们必须重视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因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生物多样性可以帮助清洁我们呼吸的空气以及喝的水,提供我们食物,为建造我们的屋子提供原材料,还带给我们自然世界的无尽美丽。正是生物多样性使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得以持续。通过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我们才得以呼吸空气。通过土壤、微生物和气象变化移除了水中的污物我们才得以喝到水。全部的物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了生命。然而,我们却威胁到了许多物种,而正是它们构成地球这个宏伟的不能代替的支持生命的系统。 但是,为什么?我们对此怀着深深的疑问。一些无名的物种真的有这么重要?假如这个世界上的物种减少到牛、羊、鸡、猪和足够的放在动物园的动物,难道我们就不能舒服的过日子了吗?为什么我们必须关注一些特种的鸽子或者是一种火蜥蜴或者是一种生活在遥远沼泽里的小小植物?它们灭绝了关我们什么事?毕竟,我们还有许多种别的鸽子和许多种别的蜥蜴,还有许多种植物留下来。几千年前,人类以及他们所驯养的生物——狗、猫、猪等就开始与自然有了矛盾冲突。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农业技术的提高,我们需要清除更多的森林并且保护自己的庄园以防各种人们虚构的或是真实存在的危险的发生。在这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令一些物种灭绝了,一些是因为被用来做衣服、做食物;另外一些是因为我们害怕,从而杀戮。专家估计,我们现在令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动物自然灭绝速度的50-100倍。有一些物种灭绝得更快,大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10000倍。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形的形成: 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物种和物种之间、物种和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 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 -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在生产力落后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地震

等的控制; 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都提高了 -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就成了全球的主流,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最为明显。1830年全球人口只有10亿,1930年达到20亿,2000年达到了60亿,现在达到65亿。 - 中国1790年人口约3亿,1860年约4亿, 1970年8亿人口, 2000年就超过13亿人口了 - 人口增加后,必须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吃饭的需求,这样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存其中的生物物种产生了最直接的威胁 -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大跃进等政策错误,我国形成了大量的退化生态系统。目前,我国境内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9%,其中黄土高原地区约80%地方水土流失 - 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 1987年已沙漠化土地20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13万平方公里 - 目前有5900万亩农田和7400万亩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草原退缩面积13亿亩, 每年以2000万亩增加。每年使用农药防治面积23亿亩次,劣质化肥污染农田2500万亩。 原因2: 生境的破碎化 - 生物多样性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偏离自然状态,生境破碎,生物失去家园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三: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组 二○一○年四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 (1) 1.3工作过程 (1) 2 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概况 (1) 2.1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1) 2.2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 (2) 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2) 3.1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是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 (3) 3.3 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可行性 (4) 3.4 国家相关文件要求 (4)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 4.1标准适用范围 (4) 4.2 标准的主要内容 (5) 5 主要技术要点说明 (5) 5.1本标准的目标 (5) 5.2评价范围和评价对象 (5) 5.3评价指标 (5) 5.4指标权重 (6) 5.5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6) 5.6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 (6) 6 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6) 7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6) 8 参考文献 (6)

《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规范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掌握并了解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明确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与方向,整体上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能力,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下达了制定《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814,项目承担单位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 本标准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标准,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体系涉及物种分类、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监测、保护、利用等。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 1.3工作过程 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支持课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在云南和四川两省开展示范研究。2007年,环境保护部正式启动了全国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该项目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评价单元,以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为评价对象,以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层谱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和物种受威胁程度等为评价指标,旨在掌握和了解全国及各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趋势和威胁因素,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的“常态化”,切实提高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能力。试点工作首先在云南、广西和江西三个省(自治区)开展,基本工作周期为一年。2008年将试点扩大到北京、江苏、山东、湖南、青海五省(市)。2009年又将山西、安徽、湖北、四川、重庆、贵州、海南、新疆八省(市、自治区)纳入试点范围。这些工作为本标准的制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迅速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编制组调研并系统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欧盟、相关国际公约、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在生物多样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案例,于2008年9月形成了《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草案)及编制说明。 2008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开题论证会,对本标准的定位、适用范围、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 2009年3月17日和6月4日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分别在北京、南京召开了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研讨会,对本标准草案进行了研讨。根据各省试点情况和研讨会的意见,编制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见稿。 2 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概况 国内外在生物多样性评价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制定本标准提供了借鉴。 2.1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是表达生物多样性评价现状与保护效果的一种交流工具。单位面积上物种丰富度的区域变化是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分布格局。由于数据资源的限制,人们不得不采用指示物种(类群)来代表一个地区的所有物种资源。但人们对采用什么样的指示物种(类群)及不同生物类群间分布格局的一致程度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近年来,《Nature》《Science》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巨大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着人类基本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是难以估计的,估计全球经济有40%是基于生物的产品和工艺方面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资源的总汇和未来工农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同时,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为全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利益。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甚至改造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人类发展地球价值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子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美国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灭绝,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正文: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还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难点21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DNA作为遗传物质有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特点。DNA的多样性决定信使RNA的多样性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难点磁场 1.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 ) A.8 B.7 C.5 D.4 2.小麦根尖细胞基因分布在( ) A.染色体、核糖体 B.染色体、线粒体 C.染色体、高尔基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3.某DNA片段转录的m 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A.46% 54% B.23% 27% C.27% 23% D.46% 27% 4.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潜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 (1)据报道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达7年,使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10亿之多,至今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事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试分析原因。 (2)1983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万公顷。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 ●案例探究 1.不能引起实验鼠患败血症死亡的处理方法是( ) A.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 B.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 C.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 D.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 命题意图: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操作。 知识依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促使R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因子。 错题分析:只要有S菌或S菌的DNA,小鼠就得败血症死亡。 解题方法与技巧:依据课本知识单独的R菌不致病,只要有S菌或S菌的DNA就致病或使R菌转化成S菌致病。 答案:A 2.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1200个 命题意图:考查碱基比例计算。 知识依托: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及DNA的结构特点。 错题分析:一些同学没用好一条单链上的比例条件,而采用较繁琐推导,很容易犯错。再者,一个DNA复制2次,实际上新合成DNA3个。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本题关键两步:①一条单链上(A+T)/(G+C)=2∶5,则整个DNA分子中也是2∶5。得出T=200个。②一个DNA复制两次,实质上新合成三条DNA 分子。 答案:C

生物多样性检测

习题课集体备课教案 附:习题及讲解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一、选择题 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A. 基因的多样性 B. 形态的多样性 C.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D. 适应性的多样性 2.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层次的价值()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农作物的多样性 3.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 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 C. 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 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 藏羚羊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B. 非法武装分子的疯狂捕杀 C. 缺少食物造成 D. 气候条件恶劣导致

5. 下列哪项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A. 控制牲畜数量,防止超载放牧 B. 营造草场防护林 C. 新建草场水利 D. 开垦草原变为粮田 6. 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物种退化 B. 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7. 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 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 C.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 D. 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 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A. 传染病的流行 B. 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到破坏 C.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D. 人类大量的捕杀 9. 安徽省宣城地区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 A. 丹顶鹤 B. 朱鹮 C. 扬子鳄 D. 褐马鸡 10. 以下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是() A. 物种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B. 进行科研的“天然实验室” C. 宣传自然保护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D. 进行自然保护的唯一手段 11. 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

生物多样性报告

生物多样性报告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福建省武夷山 生物多样性报告 目录 第一章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 述 (1) 第二章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简介 (1) (一)森林植被 (2) (二)植物资源 (3) (三)动物资 源··························· (6) 第三章保护现状 (8) 第四章建议 (10) 第一章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概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建阳、光泽三县(市)交界处,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方圆570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12座,2000米以上的有7座,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号称“华东屋脊”。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海洋的温暖气流,使这个地区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于典型

的中亚热带。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主要有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毛竹混交林、毛竹林、灌木林、高山矮林、针叶林等7大类。 特别是毛竹种类大约在80种以上,占全国毛竹种类的三分之一。植物种类约有3、4千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科1800种。武夷山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端,福建省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光泽县四县(市)的结合部,北部与江西省铅山县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保护区全境南北长52km,东西相距最宽处22km,总面积56527.3k㎡。属于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章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简介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简介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未受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成了许多古老生物的避难所,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系统发育和生长繁衍的场所,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动植物区系复杂,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条件。1979年至1989年,由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进行了为期10年科学考察,开展了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及昆虫调查,采集了大量野生动植物标本,摸清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基本情况,出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1989年-1992年进行了猴类资源调查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鱼类补充调查,1990年-1995年开展了鸟类区系调查,1996-1997年进行GEF项目野生动物本底调查,2008-2009年“中国福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信息平台”项目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物科考补充调查,进一步摸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59229349.html,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汪海静 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02期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本文将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的两个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370(2011)1,2-0090-02 土壤微生物系统作为稳定生态系统,是保证动植物生存、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对评价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土壤多样性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注。 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因素可大体分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温度、水分、植被等;人为因素包括土壤的耕作方式、农药的施用、施肥的施用等。本文将分别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加以阐述。 1、自然因素 1.1土壤类型 地球上土壤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也是千差万别的。目前来许多的研究都表明土壤类型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例如:Gelsomino等通过比较不同地理位置的16种土壤微生物DGGE图谱发现土壤类型是决定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杨超等研究了我国皖南烟区四种不同植烟土壤类型在烟叶生长期内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化情况。其结果表明了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这同时也说明了土壤类型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2植被情况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规范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Technical Criteria for Biodiversity Impact Assessment in Nature Reserve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管的职能,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标准,用于规范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工作。 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起草。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 4.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2 A.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2 B.对生物群落(栖息地)的影响6 C.对种群/物种的影响7 D.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9 E.对生物安全的影响10 F.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11 5.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13 6.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13 7.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权重值14 8.评价报告提纲1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云南省境内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类别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区边界范围调整、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所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也适用于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确定为保护区生物走廊带、外围缓冲地带,并由保护区管理部门行使管理权的区域开展的一切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性活动所进行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各地区(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若下列标准被修订,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 《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 3.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以保护生物学、生态学和相关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结合国际相关领域的行业规范,选取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指标; ?层次性: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次,系统地选取相应的指标; ?全局性:考虑保护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反映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服务于各级政府的战略管理和决策需要; ?客观性:系统、准确地反映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的客观情况,尽量克服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理论发展的局限性; ?预见性:根据专业知识,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对各项评价指标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预测; ?实用性:考虑到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的可操作性,应尽量采用易于获取或预测的指标、参数,并提供相应的参数测定技术。避免 复杂、冗长且难以获取的指标。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措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土木104班 姓名:李明华学号:11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 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所以,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使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 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环境保护地 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 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技术进步,不少物种正在 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许多地方不但生物资源已陷入枯竭境地,而且它们所栖息的生境也不断恶化。生物 多样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即是保护物种,也是保护人类本身的生存。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直接作用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 维持生物多样性, 食物品种会不断丰富。人民的生活质量会不断提高。在偏僻地区生活的居民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狩猎野生动物。在非洲野生动物的肉制品在人们食物中占据了所需蛋白质的很高比例。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更是不可估量.。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人们的医疗保健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生物。大约80%的世界人口仍主要依赖从植物中获得的各种药材。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就有5000 多种, 其中1700种为常用药物,相当多的陆生动物也是医药来源,如蜂毒可以治疗关节炎, 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压, 斑 癌症。目前, 已知的具有抗癌潜力的海洋生物就有500余种, 蝥素可以治疗某些[]1 但被人们研究应用的仅是其中极少一部分。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 如木材、纤维、橡胶等。甚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等也是由古代森林所储藏的几百万年前的日光能所提供。木材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 全世界每年的木材产值在750 亿美元以上。现代工业生产还需要开发 能源。 更多新的生物资源, 以提供原料和新型[]2 另外,生物遗传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每一个物种或品种在遗传组织上都可能是唯一的, 即使是一草一木也应该珍惜。谁能在若干年前就想到中药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愈绒毛膜皮癌, 而且还是治疗艾滋病的良药人类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挑战, 那些现在看来毫无用处, 微不足道的生物, 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 祛除疾病而继续生存下去。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作用 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 值等方面的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现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含量为21%, 供给我们自由呼吸, 这主要应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 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要低很多。据科学家估计, 假如断绝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那么大气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