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版德育试卷及答案

中专版德育试卷及答案
中专版德育试卷及答案

.

学期期末考试

中专班级《德育》试卷

姓名学号

说明: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们通过参加某个职业岗位的劳动换取报酬,决定其个人收入多少的是()

A 工作的时间和强度

B 学历的高低

C 职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D 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2.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A 过分地恭维对方

B 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C 善于体察对方的心境

D 人际空间距离尽可能拉近

3.职业理想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②对职业追求的推动作用;③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④对职业收入的决定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A 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 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力和自由的

C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D公民的合法权力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5.作为学生,诚实守信不体现在()

A不弄虚作假 B 同学朋友的要求都要满足

C 不说大话

D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

6.追星的正确方式是()

A 模仿明星说话的腔调

B 学习明星奋斗成功的精神

C 模仿明星的各类兴趣爱好

D 模仿明星的衣着打扮

7.下列属于国家强制力的执行机关的有()

①法院;②保安;③军队;④监狱;⑤城管;⑥警察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8.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是()

A 基业

B 就业

C 立业

D 职业

9.《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属于()

A 行政法

B 民商法

C 刑法

D 程序法10.人特有的属性是()

A 自然属性

B 经济属性

C 社会属性

D 文化属性

11、以下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有()

①犯罪动机的偶发性、模仿性强;②暴力侵害、偷盗侵财的案件较多;③犯罪团伙较多,社会危害较小;④自制力差,犯罪行为事后往往十分后悔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B 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D 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

13.以下哪项法律修正案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其范畴,并于2015年11月1日实施()

A 刑法

B 民法

C 宪法D行政法

14.下列不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行为的是()

A 强迫劳动行为

B 放任动物恐吓他人行为

C 诬告陷害行为D诱骗或利用他人乞讨行为

15.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要正确对待竞争,应该保持的健康心态是()

A 为在竞争中获胜而弄虚作假,损人利己

B 因担心“枪打出头鸟”而害怕竞争,甘居中游

C 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D 因竞争失败而产生嫉妒心理,贬损他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职业兴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和树立。()

2.个人的自尊自信高于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

3.与同学相处时要避免“老乡会”、“校友会”等帮派主义和小团体意识。()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5.早恋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6.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多大关系。()

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手段解决。()

8.竞争就是拒绝与他人合作,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9.只有违反刑法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

10.在人际交往中,要容纳不同的观点、看法和行为,做到求同存异。()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1.现代职业的发展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

2.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法律规定的“罪刑相当”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_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__。

5.国际禁毒日为每年的_____月_____日。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职业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请分别简述。

2.什么是人生价值,它有哪两个方面?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4.治安管理的主要内容与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0分)

1.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请谈一谈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并结合自身实际举例说明。

经济管理系16级会计中专班级《德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 CCADB 6-10 BADDC 11-15 ADAB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 6-10×√×√√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创新型

2.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无罪不罚、轻罪轻罚、重罪重罚、一罪一罚、数罪并罚、罚当其罪

4.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社会事务

5.6月 26日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职业素养分为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五个方面。

思想素养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

道德素养主要是指职业道德修养;

文化素养表现为知识修养和思维能力;

专业素养是指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状况;

身心素养是指身体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等。

2.人生价值:人们通过学习、工作、劳动和创造,有所发现、有所作为,使得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有价值,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

人是为了追求人生价值而生活的,人生价值必须同社会、同他人发生联系才能存在。这就引出了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前者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对他人的意义,即为社会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即自我价值。人生价值是二者的统一。

3.(1)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治安管理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户籍身份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危险品管理、出入境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公共场所管理等。

主要任务是(1)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2)惩治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3)预防灾害事故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六、论述题(共 20 分)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青年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错误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结合自身实际举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德育1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德育》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名词 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职业: ~ 2、事业: 3、客观: ^ 4、职业道德: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状况有评价有那三个方面学校自身评价、、。, 2、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学习时要注意那四个结合学与思、、、。 3、是职业成功的动力。 4、职业素养的内容一般分为、、、和身心素质五个 方面。其中身心素质主要表现为身体素质和。 5、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走出、的误区。 ; 6、实事求是指人们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要做到、。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最终目的是() : A、打发时间 B、将来就业 C、学习知识 D、混个文凭 2、那一个不是现代职业的发展出现了()的趋势。 A、专业化 B、适应型 C、创新型 D、智能化 3、职业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层次:() A志趣—乐趣—有趣 B 乐趣—有趣—志趣C有趣—乐趣—志趣D有趣—志趣—乐趣 。 4、下列属于自强包括的意思有() A、自尊自立自信自胜 B、自立自信自胜 C、自信自胜自尊 D、自胜自尊自立 5、以下哪个不属于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做到与人为善表现() A、忘我的献身精神 B、学会说“对不起” C、助人为乐,不求回报 D、学会宽容 6、根据职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那个不是职业具有()特征。… A、行业性、组群性 B、时空性、产业性 C、职位性 D、专业性 7、下边那个不是做好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处()。 A、能确定学习方向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 B、能在学习和工作时抓住重点 C、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并实现目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8、以下那个不是健康的定义() A、躯体健康 B、生理健康 C、心理健康 D、道德健康 : 9、常见的心理问题不包括有哪些() A、自卑、嫉妒 B、胆怯、紧张 C、烦躁、担心 D、冲动、冷漠 10、以下那些不是交朋友应具备的正确心理() A、平等待人、重在品德 B、一诺千金 C、小心慎重 D、保密重信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德育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 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1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信任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13.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者在长期德育实践活动中,经过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德育本质、规律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和思想观点。 11.人本化德育理念: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 14.德育价值 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德育主体需要满足的一种属性。 15.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本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考试内容为六页,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两大类。分别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本次道德与法治测试4个班163人参加,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7分;及格人数为63人,及格率为40%左右;优秀人数为9人,优秀率为5.5%;良好人数为25人,良好率为15%。从数字不难看出此次学生测试结果不理想,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待改进。 二、具体分析 所有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记忆不够,不能用知识点作答,找不到关键点所以都有失分状态。主观性较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大部分学生不丢分,情况较好。探究与实践题主要考核学生解决题目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丢分较多。 三、存在的问题: 1、题目答案掌控不准,没有理解记住,答题时写不出来。 2、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差。导致答题时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突破口,回答不全知识点,导致丢分现象。 3、审题能力不强,看不全题意,不能联系生活实际。 四、教学和复习的建议

1、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牢牢根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重视重点知识点,不要局限于记住零散的知识点,如意义不明,机械记忆,效果不好。构成记忆残缺不能深入学习,使学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学习上就会吃夹生饭。 2、重视课程理念改革 加强学生指导,重视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另外,要加强个别同学的补差工作,加强教师对落后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加强有益于落后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建立自信心,争取进步。 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构成了一种趋势,因此政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故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增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进步,避免考试中表达不清、理解不透的毛病。同时,要关爱学生,关注每位同学成长,满足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进整体素质的进步。 4、加强练习,进步审题、解题能力,重视思惟方式的培养。 学生刚进中学,还不是很习惯中学的学习方式,思惟方式单一,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留意从多角度启发学生,培养他们发散思惟遗址归纳能力。同时,由于平时练习少,学生考试时缺少正确掌控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取信息,答题时不规范,不知道要将基础

德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龙街小学 2017-2018 学年度师德师风考试卷 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 , 并可以开除。本题答案:对错正确答案:错 2.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 10 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 32 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 2 名学生入选。当 2 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时,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从被选出来的学生角度来讲,说法不当的是() A会影响他们交友的自信心 B意味着他们在全班面前颜面扫地,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 本题答案:ABCD正确答案:C 3.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本题答案:ABCD正确答案:C 4. 我们要坚持()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 作和竞争。 A 请进来 B 引进来 C 科学技术 D 管理 本题答案:ABCD正确答案:B 5.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 A.终身性 B. 习惯性 C. 多变性 D.稳定性

本题答案:ABCD正确答案:B 6. 下列教师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教师要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B 教师要承担起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做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践行者。 C教师要运用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 教学相长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 D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照顾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 本题答案:ABCD正确答案:D 7. A B C 只要不违法,教师利用学生家长关系谋点私利你认为( 完全错误 市场经济下,业余时间付出劳动和辛苦,理当有回报 教师也是人,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社会应该理解 )。 本题答案: A B C D正确答案:A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体现了 () 的教育目的观。 A 教育无目的论 B 社会本位论 C 科学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本题答案: ABCD正确答案: B 9. 因故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你会带着不良情绪进入课堂吗?() A 肯定不会,课堂是我和学生的舞台,不能掺杂任何其他的情绪 B 可能会,我还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难免会在课堂上流露 C 肯定会,我心里不痛快,还不允许我宣泄吗? 本题答案: ABCD正确答案: A 10. 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 () A 热爱学生 B 热爱教育事业 C 团结协作 D 为人师表 本题答案: ABCD正确答案: D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生活即教育”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A 4.中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 A.19 B.19 C.1957年 D.1958年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19 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并于同年ll月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标志中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 A.19 B.19 C.19 D.1922年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属于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对于教学的独特认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全新整理)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品德发展是指() A.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品德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B.个体在学校学习中品德变化的过程 C.个体从成熟到衰老时期品德变化的过程 D.个体在家庭影响下品德变化的过程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道德知识的德育方法是() A.示范法B.讨论法 C.陶冶法D.讲解法 3.关于品德修养与德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品德修养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统一的,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B.品德修养主要用外烁的方法,德育主要通过内省的方法 C.德育的对象和品德修养的对象是一致的 D.品德修养和德育活动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 4.把学生品德分为若干因素和项目,每个因素或项目分为若干等级并用评语来表示,这种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是() A.评语定量法B.加权定量法 C.测试评分法D.评语定性法 5.下列关于德育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 B.德育工作者指德育课教师和政教处的管理者 C.德育工作者指履行德育职责的专业人员 D.德育工作者指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6.“德育与社会发展不总是同步的”这一事实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1

A.德育与社会发展间没有必然联系 B.德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德育可能超前于社会发展 D.德育可能滞后于社会发展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反映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克鲁普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 9.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任务的矛盾 D.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抓好日常班级管理B.树立良好班风 C.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要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2.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德育原则依据德育规律制定B.德育原则决定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指导德育规律D.德育原则就是德育规律 13.不属于 ...学校德育管理原则的是() A.方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 C.专制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14.当受教育者通过受教修德达到了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意味着() 2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分析3篇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篇一 一、总体分析 本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考试内容为六页,满分100 分,时间是60 分钟。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两大类。分别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本次道德与法治测试4 个班163 人参加,最高分为84 分、最低分为7 分;及格人数为63 人,及格率为40%左右;优秀人数为9 人,优秀率为5.5%;良好人数为25 人,良好率为15%。从数字不难看出此次学生测试结果不理想,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待改进。 二、具体分析 所有学生对知识点理解记忆不够,不能用知识点作答,找不到关键点所以都有失分状态。主观性较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大部分学生不丢分,情况较好。探究与实践题主要考核学生解决题目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丢分 较多。 三、存在的问题: 1、题目答案掌控不准,没有理解记住,答题时写不出来。

2、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差。导致答题时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突破口,回答不全知识点,导致丢分现象。 3、审题能力不强,看不全题意,不能联系生活实际。 四、教学和复习的建议 1、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牢牢根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重视重点知识点,不要局限于记住零散的知识点,如意义不明,机械记忆,效果不好。构成记忆残缺不能深入学习,使学生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在学习上就会吃夹生饭。 2、重视课程理念改革 加强学生指导,重视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另外,要加强个别同学的补差工作,加强教师对落后生进行“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加强有益于落后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多给他们一些课堂表现机会,建立自信心,争取进步。 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培养 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在教学中已构成了一种趋势,因此政治课不能脱离其他学科独立存在,在平时应故意识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对七年级学生来讲,主要是与语文知识和历史课的渗透,通过这些增进学生的综合

德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龙街小学2017-2018学年度师德师风考试卷 1.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并可以开除。本题答案:对错正确答案:错 2. 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时,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从被选出来的学生角度来讲,说法不当的是() A会影响他们交友的自信心 B意味着他们在全班面前颜面扫地,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C 3. 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C 4. 我们要坚持()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 作和竞争。 A请进来B引进来C科学技术D管理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B 5. 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

A. 终身性 B.习惯性 C.多变性 D.稳定性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B 6. 下列教师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A教师要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咼教书育人能力。 B教师要承担起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做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践行者。 C教师要运用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 D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照顾家里有钱有势的同学。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D 7. 只要不违法,教师利用学生家长关系谋点私利你认为()。 A完全错误 B市场经济下,业余时间付出劳动和辛苦,理当有回报 C教师也是人,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社会应该理解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A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B 9. 因故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你会带着不良情绪进入课堂吗?( ) A肯定不会,课堂是我和学生的舞台,不能掺杂任何其他的情绪 B可能会,我还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难免会在课堂上流露 C肯定会,我心里不痛快,还不允许我宣泄吗?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A 10. 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 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 本题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D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

《德育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 ()、()。 2、德育的功能是()、( )。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 )。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 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 7、德育环境对人的道德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实现的。() 8、问题学生就是“差生”。() 9、受教育者也可以调控德育过程。() 10、德育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要求:只写要点,不做阐 述) 1、人的品德形成规律是什么? 2、德育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3、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4、德育方法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5、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志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怎样才能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灌输是否可行?为什么? 五、实践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 2、班主任怎样转变一个品德有问题学生? 《德育原理》(A )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是(遗传素质)、(社会环境)、(人的社会实践)、(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2、德育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功能)、(育人的功能)。 3、德育的社会目标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目标)、(学校德育目标 )、(社会公德教育目标)、(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4、德育方法的制约因素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德育活动条件)。 5、政治环境影响德育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政策影响)、(通过国家对德育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影响)、(通过控制社会文化环境来影响)。 6、根据德育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不同,德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德育原理就是德育规则。(F ) 2、德育为首就是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F ) 3、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内容是一样的。(F ) 4、道德认识是人品德形成的先导,所以,有知便有德,无知便无德。(F ) 5、对德育规律认识中外是有相同的。(R ) 6、适当的体罚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十分有益。(F )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合肥七中程静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

师德测试题及答案

师德测试题及答案 1、 工作在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将直接影响到() A 教师专业的发展 B 学生的发展 C 教师精神文化的构建 D 以上三点都对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D 2、 教师在追求和体验幸福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在本质上对幸福的理解和把握。幸福只是享受和获得,不包括自己的创造或付出。 本题答案:对错正确答案:错 3、 要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主要应采取()。 A 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 B 多参考辅导材料 C 照搬照抄同事的教案

D 照搬照抄从网络上查阅的教案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A 4、 凡年满(B)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6 B6,7 C7,8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B 5、 在现实生活中,师表风范也常常成为人们看待和评价教师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的直接依据。 本题答案:对错正确答案:对 6、 教师作为公职人员,每天上班时间至少应保证()。 A 1小时 B 3小时 C 6小时 D 6小时至8小时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D 7、 只要不违法,教师利用学生家长关系谋点私利你认为()。 A 完全错误 B 市场经济下,业余时间付出劳动和辛苦,理当有回报 C 教师也是人,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社会应该理解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A 8、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A、主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心理作用 D、人格魅力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A 9、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与张之洞同名著作()。 A《学记》B《为学》C《劝学篇》D《我的大学》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C 10、 哪一方面不符合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 A 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B 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C 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D 节假日适当从事有偿家教,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本题答案:A B C D 正确答案:D 11、 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新)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

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活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四、论述题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德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德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了,考试是反馈教学信息、评价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试卷分析,可以不断地提高试卷质量、考试质量,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和掌握教学平衡的作用。现就本次考试从出题、答题到批卷、合分整个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本次考试出题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试题的难度并不大,题量相对也比较适中,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答全本套试题有不到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即使一般的水平有六、七十分钟也足够了。所以,八十分钟的考试时间应该是比较宽裕的了。通过对本次考试卷面情况所进行的分析现归纳如下: 1、2010级焊接班第一题,名词解释基础概念掌握的较好,学生普遍答的较好,极个别同学不会,不答卷,交空白卷。2010级计算机班和2010级数控班掌握的不好。 2、不定项选择题综合知识掌握的较强,卷面反映2010级焊接班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校准,分数较高,个别同学不答卷,但2010级计算机班和2010级数控专业掌握的不好。 3、简答题第一题、第四题大部分同学答不全,得分较低,其他几个题答得较好。 4、论述题个别同学答的很好,但部分学生文字理论

综合水平较差,该题的满分的较少。 5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基础知识教学应更加扎实,尤其注意从多角度、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知识点。从考试情况看,最基础的知识熟练程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做到对基础知识多做多练,并充分掌握学情,改变凭教师主观判断知识习题的难易程度的教学习惯。同时特别注重练习形式的变化,讲课时,注重举一反三,增强练习开放性。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握教学范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在理解教材上下功夫,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能够逐步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运用中善于思考,能够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使教学不再出现内容衔接上的漏洞和欠缺。 任课教师:李占华 二0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2017最新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7最新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的形成机制是( )。 A.建构 B.顿悟 C.试误 D.强化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的年龄阶段是(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4.某学生经常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运气属于( )。 A.外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B.外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C.外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D.外在、稳定、可控的因素 5.某学生把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获得的规则运用到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问题解 决中。解释这种迁移现象的最佳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类化说 C.相同因素说 D.关系转化说 6.在读一首短诗时,某学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他又学习了几分钟。这 种刚好成诵的附加学习,被称为( )。 A.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 C.过度学习 D.掌握学习 7.某学生的广播体操训练表现为: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视觉 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执行尚未达到自动化。从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来看,该生的广播体操技能处于( )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熟练阶段 D.操作整合阶段 8.某学生在理解考试中对自己的阅读活动进行了一番安排:先掌握试题中的问题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监控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德育试卷1

《德育》试卷 姓名:座次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20 分) 1.根据《产品质量法》,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应该由()负责承担民事责任 A.生产者 B.生产者或销售者 C.销售者 D.质量监督部门 2.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在民事诉讼上称为() A.责任的免除 B.举证责任倒置 C.谁主张、谁举证 D.举证责任的转移 3.对于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关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D.经济管理关系 4.在诉讼中,享有审判权的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安全机关 D.公安机关 5.治安案件的处理属于()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行政机关 6.下列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某企业倚杖自己财力雄厚,在中央电视台投入上亿元资金做广告 B.某企业每年年终都召开客户联谊会,向客户赠送贵重礼品 C.某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打开销路,私自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国家名牌标志 D.某企业获得一种药品生产的专利,不允许其他企业未经授权而生产同类产品 7.小张长得矮胖,同学小孙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对此,小张心里很难受。但小孙却认为,起外号是件很平常的事,无可指责。小孙的言行错在他不懂得给人起侮辱性外号是属于( ) A.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 B.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C.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D.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8.三国时期,刘备在去世前对自己的孩子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今天我们能够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B.大错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要重视防微杜渐 C.只要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就一定发展成为犯罪 D.有一般违法行为不要紧,只要不犯罪就没关系 9.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胎儿形成 B.出生 C.年满十周岁 D.年满十八周岁 10.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女不得早于()周岁 A.22 18 B.24 20 C. 22 20 D.24 22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营性活动的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3.()法人就是法定代表人。 4.()违法行为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5.()当未成年人在遭受不法分子劫持时,应该立刻大喊救命。 6.()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 7.()我国的刑法是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武器。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及时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 9.()李某,17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参加工作,可将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0.()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所以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构成犯罪。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 分) 1.我国刑罚的分类及其特点是什么? 2.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犯罪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4.我们中职生应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自考0468德育原理历年真题汇总

全国 2010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 ?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 B ?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 C .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 D ?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 2.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 .马卡连柯 C .杜德海姆 3.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柯尔伯格 C .凯兴斯泰纳 4. 现代德育产生于 ( ) A. 原始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5.童年期 (6、7 岁一 11、12 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 A .适应性 B .两义性 C .协调性 D .动荡性 6. 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 确的是 ( ) A .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 B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 C .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D .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7. 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B .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 C .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 D .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 8.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 A .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 .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 德育原则是 ( ) A. 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 .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 ) B .苏霍姆林斯基 D .杜威 ( ) B .班杜拉 D .洛克 B .封建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初中英语试卷分析

初中英语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三、试卷分析 1、从听力来看若想把听力成为学生的“优势”得分题型还需加强教与学。学生“短暂记忆”能力还不过硬所以在听力最后语篇理解和理解填空失分较为严重。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掌握听力过程中的关键词培养短暂储存记忆能力多听多练。 2、从阅读理解来看基础好的同学做得还可以证实了学生每天坚持做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中等生和后进生还有一段距离平时还需在阅读方面加强训练。 3、从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看难度比较大学生得分率不到30%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知道灵活运用学得还不够扎实。词汇还比较缺乏。在平日教学中让学生强化适当的综合练习后及时体悟死学活用。每天累计记忆知识点和单词要有日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下去。 4、从翻译和作文来看学生对短语、词汇、句式的掌握还未到综合能力。在平日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翻译“三不曲”方法是比死记硬背强得多翻译和作文不是机械背出来的而是靠理解和运用的所以平日要加强训练。 四、具体改进措施:

(1)听力教学应注重学生事实信息方面的听力训练采用“精读、泛读”策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要求学生复述听到的内容或陈述所听到内容的中心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配有不同的听力教材。并要求学生落实好每单元的听力训练鼓励他们平日里要反复听。 (2)词汇是最基础的教学环节。在情境中学习单词、利用联想来记忆同类单词通过阅读等多形式的练习巩固单词除统编和牛津教材以及新世纪甚至四、六级部分词汇上的词汇外还应积累更多的词汇。平均每天30—35个词汇的积累。 (3)。阅读理解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进行限时限量的阅读训练最好坚持每天3—4篇阅读结合兴趣充分利用英语读物。另外学生坚持每天反复朗读课文、补充泛文等英语文章一篇坚持培养语篇意识。 (4)。作文教学中可首先从“模仿”开始教学向学生给出好的范文让学生学会模仿或者是给出好的短语、句子;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在班上念出自己的作文让其他的学生学习模仿。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相互改写自己写的作文。这些都是能很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读大量文章培养语感。同时给出相应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5)翻译题型的训练要求每天5道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句子分析思维积累必要的表达指导学生不要机械记忆翻译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