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3.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投影展示学生推导过程并集体评价后教师说明:公式2021at t v x +

=就是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的应用

【例题1】一辆汽车以1m/s 2

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 ,驶过了180m 。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引导学生分析a 取正值原因并规范解题步骤

师展示完整解题过程(大屏幕)

【练习】以36km/h 速度行驶的列车开始下坡,在坡路上的加速度为0.2m/s 2

,经过30s 到达颇底,求坡路的长度和列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

学生利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位移公式

=

面积S OA AB OC ⋅+)(21

所以t v v x )(21

0+=

又at v v +=0 解得202

1at t v x +=

学生板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列方程

202

1

at t v x +=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巩固练习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图象和物理知识推导物理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精编版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猜想,并应用数学的极限思想,认识和理解速度与时间图象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并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初步学会该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上一章教科书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本节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 t-图象中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出发,猜想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并通过思考与讨论,从而介绍v t-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又一次应用了极限思想。最后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近一个月的高中物理的学习,对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前面有关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学习,学生对用极限思想来研究物理问题以及通过图象来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规律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有了这个基础,本节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 t-图线中的面积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中的图线与t轴所夹的四边形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极限方法的应用,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感悟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猜想与推导位移公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物理学习的信心。 2.体验猜想和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感受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以及位移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极限思想,用速度图象中图线下面的四边形面积代表位移,导出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速度与时间的图象,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体 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速度大小。 提问:从图象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物体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速度大小,还 能从图象中获得什么信息? 新课教学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结合速度图象可知,匀速直线 引导:由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v t 运动的位移可以用速度图象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 问题: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存在对应类似关系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上一章学习了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时间、位移、速度。那么它们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互之间的的联系,上一节学习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那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深入和扩展,再有两者共同推出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我们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大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图像中也会有这样的关系,从而通过求梯形的面积,得到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拓展学习,使学生了解五险分割再求和的这种微元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及其简单应用。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函数图象的能力。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分析问题的品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1at t v x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1、在v-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 1at t v x +=及其灵活应用。 3、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与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练习法、探究讨论法、微分归纳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位移速度公式。通过例题分析,强化对公式 202 1at t v x +=和ax v v 2202=-的理解应用。

物理①必修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3. 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 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经过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 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 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 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已学过匀速直线运动求位移的方法x=vt,在速度—时间图像 中可看出位移对应着一块矩形面积。(此处让学生思考回答)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对应类似关系呢? 二、新授 分析教材“思考与讨论”,引入微积分思想,对教材P38图 2.3-2的分析理解(教师与学生互动)确认v-t图像中的面积可表示物 体的位移。 位移公式推导: 先让学生写出梯形面积表达式: S=(OC+AB)OA/2 分请学生析OC,AB,OA各对应什么物理量?并将v = v0 + at 代入, 得出:x = v0t + at2/2 注意式中x, v0 ,a要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应用:1.书上例题分析,按规范格式书写。 2. 补充例题:汽车以10s的速度行驶,刹车加速度为5m/s,求刹车后1s,2s,3s 的位移。 已知:v= 10m/s, a= -5m/s2。 由公式:x = v0t + at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拟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此为载体,用“导学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v-t图象,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化繁为简、极限思想、微元法等),得出“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通过计算“面积”得出运动位移的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通过v-t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感悟物理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 2、教学难点 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四、学情分析 1、学科知识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学过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上一章中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学生已能接受极限思想。 2、学生能力要求: 学生已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过程中,要进一步渗透极限思想。要在学生体会“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匀运动位移”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体“无限分割再求和”这种微元法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简略) [引入]

2019-2020年高中物理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2.3.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2. 能较熟练地应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3. 能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关系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4.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要推论。 5.能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学习重点: 1. 2. 推论1:S2-S1=S3-S2=S4-S3=…=S n-S n-1=△S=aT2 3.推论2: 学习难点: 推论1 主要内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关系 1.公式: 2.推导: 3.物理意义: 【例一】发射枪弹时,枪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做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 速度大小是5×105m/s,枪筒长0.64米,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多大? 【例二】一光滑斜面坡长为l0m,有一小球以l0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运 动,刚好能到达最高点,试求: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三公式的讨论 1.三个方程中有两个是独立方程,其中任意两个公式可以推导出第三式。 2.三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已知任意三个可解出另外两个,称作“知三解二”。 3.Vo、a在三式中都出现,而t、Vt、s两次出现。 4.已知的三个量中有Vo、a时,另外两个量可以各用一个公式解出,无需联立方程.5.已知的三个量中有Vo、a中的一个时,两个未知量中有一个可以用一个公式解出,另一个可以根据解出的量用一个公式解出。 6.已知的三个量中没有Vo、a时,可以任选两个公式联立求解Vo、a。 7.不能死套公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刹车问题)。 【例三】一个滑雪的人,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s,末速度是5.0 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物理高中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位移公式x=v o t+ at2/2。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增强科学能力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时间关系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ot+ at2/2及其灵活应用。 四、教学准备 坐标纸、铅笔、刻度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匀变速直线运动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密切,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很有意义.对于运动问题,人们不仅关注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且还希望知道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我们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思想方法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新课讲解: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人手,讨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我们取初始时刻质点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则有t时刻原点的位置坐标工与质点在o~t一段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同.得出位移公式x=vt.请大家根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意义,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学生动手定性画出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3—1和2—3—2所示。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画的图象,求图线与初、末时刻线和时间轴围成的矩形面积。生:正好是vt。 师:当速度值为正值和为负值时,它们的位移有什么不同? 生:当速度值为正值时,x=vt>O,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矩形在时间轴的上方。当速度值为负值时,x=vto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位移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大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大全) 第一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大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 甘肃省秦安一中物理教研组张秀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第一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概念,本章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本节研究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上一章为本节奠定了全面的基础.本节是第一章概念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对前面所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的应用,是对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解决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掌握不好,后续课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移等许多问题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本节的知识在整个力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线下围成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象中四边形面积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极限法的特点和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公式推导能力,增加物理情感。(2)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教学重点: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根据本节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基础地位,重点确定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理解及其应用。4.教学难点:

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2019)必修一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案2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图像和公式两部分教学内容。 由图像中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展开这节内容的教学, 在对实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 由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过渡到匀变速直线的研究,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进而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精心挖掘,逐步对v-t 图象中加速度、速度的特点进行一一总结,使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了全面、直观的掌握,效果良好。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推导,运用数学中的一次函数和利用加速度定义式两个角度进行的推导,希望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掌握位移公式.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3. 理解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4. 能推导并掌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5. 会适当的选用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 较. 2. 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体会一题多解,要解题严谨。 2.题目有多解,人生道路有多种选择,青年学生要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12 x v at =+及其应用.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2202v v ax -=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 速度—时间图象与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2012 x v at =+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2. 微元法推导位移时间关系式.

(完整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 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的第三节(第37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v—t图象描述位移的方法 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渗透极限思想,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通过v-t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a.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v°t fat2 一-V t V o b.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f —和位移公式的运用。 2.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位移公式为载体,采用“导学式” 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v-t图象,渗透极限思想,得出“ 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

板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学生活动)板演: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推导出位移公式 看作梯形或割补后的矩形,都得到 看作小矩形加上三角形,得到: 看作大矩形减去三角形,得到: 1. 把“面 积” 2. 把“面 积” 3. 把“面V o t V t t (选讲2): V o V t t t 。 2 1 . 2 at -at 2 。 2 三、位移公式的验证 位移”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发现几道位 移公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用实验方法对公式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 一、用V -1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明确学习目标) 【探究】为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规律,我们先来看看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 律:在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中,图象与时 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x=vt 。 (教师活动)问题1: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表示相应的位移呢? 启发:我们能否运用类似“用平均速度来近似地代表瞬时速度” 的思想方法,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当成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学生活动)回答: (教师活动)小结:可以把整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过程分成 几个比较小的时间段,把每一小段时间内的匀变速运动粗略地看成是 匀速直线运动。 为了简单处理,我们可以用时间间隔厶t 内任意一个时刻的瞬时 速度来代表该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然后把运动物体在每一个时 间间隔内的位移(即小矩形的面积)都表示出来,最后求和,就得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总位移了。 (教师活动)问题2:由于时间间隔△ t 取得比较大,所以上面 的做法比较粗糙。为了得到更精确的结果,该如何改进? 讨论得出:可以把时间间隔△ t 取得很小。 (1) 如果时间间隔△ t 取得非常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 和就能非常准确地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 (渗透“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 (2) 如果时间间隔△ t 取得非常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 和刚好等于v-t 图象下面的面积。 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7-人教版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设计思想 第二章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属于规律课。本章第一节是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第三节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节的做实验、画出v-t图像以及用v-t图像分析得出速度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v-t图像分析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得出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公式),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之一,是运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也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础。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v-t图像已经比较熟悉。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能够应用v-t图、x-t图对匀速直线运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研究。本节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象中的矩形面积的对应关系初发,猜想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并通过思考与讨论,从而得出v-t图象中的四边形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又一次应用了极限的思想。学生对极限的思想也不陌生,上一章教科书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本节以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为载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探究过程,通过研究方法的设计和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渗透极限思想,得出“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位移公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通过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v-t图象速度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较高要求,本节课据学生情况选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得出过程,使学生感受利用极限思想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研究方案和推出位移公

高中物理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引入新课】 展示视频:跑车的匀加速启动。 欣赏、分析跑车运动时,我们关心跑车的速度,同时我们也关心跑车的位移。关于速度,上一节我们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关于位移,上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位移的概念,这节我们继续研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探究过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v—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 1.思考:在0~t时间内,从物理的角度看,vt表示什么?从几何的角度看,vt表示什么?由此可得到什么规律? 答:从物理的角度看,vt表示物体的位移;从几何的角度看,vt表示v—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所以: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对应v—t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 2.拓展思考:本章的研究对象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你能有什么新的猜想? 答: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小车位移的估算 展示视频: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表中是某一次小车运动情况的记录表,速度v 是物体在0.1.2.3.4.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洁的方法估算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1)方案收集: ①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案。 ②根据“简洁”、“估算”的要求,从学生提出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2)方案设计:结合下列问题提示,完成方案的具体设计。 a.如何分段? 答:每0.1s 一段,整个运动过程分为 5 段。 b.如何估算每段位移? 答:将各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把各小段的初速度当做各小段的平均速度,则:T v x 11≈、T v x 22≈、T v x 33≈、T v x 44≈、T v x 55≈。 思考:T v 1、T v 2、T v 3、T v 4、T v 5如何反映在v—t 图象中呢,作图然后回答? T v 1、T v 2、T v 3、T v 4、T v 5对应图象中的矩形面积。 c.如何估算总位移? 答:T v T v T v T v T v x x x x x x 5432154321++++≈++++= 思考:总位移近似等于T v 1、T v 2、T v 3、T v 4、T v 5之和,那么总位移与上图中矩形面积有何关系? 答:总位移近似等于各个小矩形面积之和。 (3)误差分析:上述方案中,各段位移的估算值比该段位移的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v—t 图象中各矩形面积比该段位移的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 答:各段位移的估算值比该段位移的实际值偏小,因为各段的初速度小于(大于或小于)该段实际的平均速度。同样,v—t 图象中各矩形面积比该段位移的实际值偏小。

第二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北海附中:邹鸿志

用科学研究中的极限方法分析物理问题,通过推理,获得结论。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增加物理情感,提高应用数学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使学生感受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的实际应用。重点的依据是只有掌握了基本规律,才能更好的理解与应用析。 【教学难点】用微分思想分析归纳,从速度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难点的依据是微分法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法与学法 【教法】类比法、情景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和总结反思法。 教学流程 情景包裹理论探究形成规律核心提炼应用总结类比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两种v-t图;类比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体会分割和逼近的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推导x-t关系式时渗透“微元求和”思想,总结归纳微元法,类比瞬时速度的定义,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总结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和速度与位移关系式,归纳出关系式的特点及其应用的注意事项。 总结出本节的核心内容,归纳出本节的重要思想方法。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活动设计 任务1: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任务2: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的两种求法是什么? 任务3:初中估测一段曲线的长度?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怎样圆的周长和面积? 任务1:估算匀变速直线运动前4秒内的位移。 任务2:请用简单的图像将估算过程描述出来。 任务3:请利用v -t 图和几何关系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任务1:用计算验证探究结果。 任务2:初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 任务3:借助例题推导速度位移公式。 活动一、温故知新,类比迁移,寻找解决方案。 活动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的应用。 活动二、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时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一中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节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v—t图象描述位移的方法;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掌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微分思想的理解,明确“面积”与位移的关系;练习位移公式不同形式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体会一题多解,要解题严谨。 (2)、题目有多解,人生道路有多种选择,青年学生要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位移与时间关系推导。 2.表达式:x = v 0 + at2/2、v2 - v 2 = 2ax . 3.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理解与准确应用。 2.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 四.教学过程: 初中已学过匀速直线运动求位移的方法x=vt,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可看出位移对应着一块矩形面积。(此处让学生思考回答)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对应类似关系呢? ☺引入新课 分析书上“思考与讨论”,引入微积分思想,对书P41图2.3-2的分析理解(教师与学生互动)确认v-t图像中的面积可表示物体的位移。 ☺位移公式推导: 先让学生写出梯形面积表达式: S=(OC+AB)OA/2 分请学生析OC,AB,OA各对应什么物理量?并将v = v0 + at 代入, 得出:x = v0t + at2/2 注意式中x, v0 ,a要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应用:1。书上例题分析,按规范格式书写。 2.补充例题:汽车以10s的速度行驶,刹车加速度为5m/s,求刹车后1s,2s,3s的位移。 已知: v= 10m/s, a= -5m/s2。 由公式:x = v0t + at2/2 可解出:x1 = 10*1 - 5*12/2 = 7.5m = 10*2 - 5*22/2 = 10m x 2 = 10*3 - 5*32/2 = 7.5m ? x 3 由x3=7.5m学生发现问题:汽车怎么往回走了? 结合该问题教师讲解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要符合,实际汽车经2S已经停止运动,不会往回运动,所以3S的位移应为10米。事实上汽车在大于2S的任意时间内位移均为10m。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中,教学方法不能使用灌输式、传授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物理必修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v-t图象描述位移的方法;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掌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微分思想的理解,明确“面积”与位移的关系;练习位移公式不同形式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体会一题多解,要解题严谨。 (2)、题目有多解,人生道路有多种选择,青年学生要选择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位移与时间关系推导。 2.表达式:x=v0+at2/2、v2-v02=2ax. 3.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难点: 1.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理解与准确应用。 2.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初中已学过匀速直线运动求位移的方法x=vt,在速度-时间

图像中可看出位移对应着一块矩形面积。(此处让学生思考回答)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对应类似关系呢? 一、引入新课 分析书上“思考与讨论”,引入微积分思想,对书P41图2.3-2的分析理解(教师与学生互动)确认v-t图像中的面积可表示物体的位移。 二、位移公式推导: 先让学生写出梯形面积表达式: S=(OC+AB)OA/2 分请学生析OC,AB,OA各对应什么物理量?并将v=v0+at代入, 得出:x=v0t+at2/2 注意式中x,v0,a要选取统一的正方向。 三、应用: 1、书上例题分析,按规范格式书写。 2.补充例题:汽车以10s的速度行驶,刹车加速度为5m/s,求刹车后1s,2s,3s的位移。 已知:v=10m/s,a=-5m/s2。 由公式:x=v0t+at2/2 可解出:x1=101-512/2=7.5m x2=102-522/2=10m x3=103-532/2=7.5m? 由x3=7.5m学生发现问题:汽车怎么往回走了? 结合该问题教师讲解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要符合,实际汽车经2S 已 经停止运动,不会往回运动,所以3S的位移应为10米。事实上汽车在大于2S的任意时间内位移均为10m。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不涉及时间,而仍用v=v0+at和x=v0t+at2/2会显得繁琐。在以上两公式中消去时间t,所得的结果直接用于解题,可使不涉及时间的问题简洁起来。 由:v=v0+at

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 关系。 2.会用公式x=v0t+ 1 2 at2解决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问题。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 关系及应用。 体会位移公式的推 导方法,感受极限 法思想的运用。 能运用公式x=v0t+ 1 2 at2和v2-v20=2ax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思考判断] (1)物体的初速度越大,位移越大。(×) (2)物体的加速度越大,位移越大。(×) (3)物体的平均速度越大,相同时间内的位移越大。(√), 0~t1时间内位移x1取正值,t1~t2时间内的位移x2取负值,则0~t2时间内的总位移x=x1+x2。

知识点二 速度与位移关系 [观图助学]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标志牌间距相等为x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已知汽车经过标志牌的速度为v A ,你能求出汽车经过标志牌B 和C 的速度v B 和v C 吗? 1.公式:v 2 -v 2 0=2ax 。 2.推导 速度公式v =v 0+at 。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 由以上两个公式消去t ,可得: [思考判断] (1)公式v 2 -v 2 0=2ax 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 (2)物体的末速度越大,位移越大。(×) (3)对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v 2 -v 2 0=2ax 中的a 必须取负值。(×), 左图中,利用x =v A t +12 at 2 可求时间t ,再利用v B =v A +at 求v B ,同理求v C 。 描述直线运动的五个物理量有x 、a 、t 、v 、v 0,公式v 2 -v 2 0=2ax 中不包含时间t 。 核心要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要点归纳] 1.适用条件:位移公式x =v 0t +12 at 2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矢量性:公式x =v 0t +12 at 2 为矢量公式,其中x 、v 0、a 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