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综合作用。本文将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角度,探讨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下的城市体系形成

1. 农耕文明与城市形成

在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前提。农耕文明的出现,使人们从游牧生活方式过渡到定居生活,大规模农业的兴起导致了人口集中和社会分工的产生,从而催生了城市的诞生。

2. 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

商业贸易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古代丝绸之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都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而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3. 政治中心与城市建设

一些城市往往因为其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而得到发展。如古代的首都罗马、京都、北京等,都是在政治、军事、行政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进而引领了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因素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大规模的工厂和工业区

的建设,吸引了大量农民和农业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

2. 经济发展与城市等级划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划分。一线城

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二线城市如上海、巴黎、香港等也发展迅速,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

3. 人口迁徙与城市扩张

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体系得以扩张。一些小城市不断

吸引人口向其聚集,逐渐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而一些中等城市则成为

大城市,城市形态之间开始形成明显的层级结构。

三、社会因素对城市体系的塑造

1. 社会流动与城市发展

城市作为社会流动的集聚地,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这种

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得城市发展更加迅速。同时,城市也提供了更多的

社会机会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更多人前往。

2. 文化多样与城市特色

城市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一

些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迹,成为旅游目的地,进而带动

了城市的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3. 社会服务与城市功能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如医疗、教育、交通等,吸引了更多人口和资源的集聚。城市的完善的社会服务和发达的基础

设施,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体系的发展。

总结:

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农耕文明、商业贸易和政治中心等因

素推动了城市的形成。而经济发展、人口迁移和社会流动等因素则塑

造了城市体系的特点和多样性。同时,城市的功能和文化特色也是城

市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演变

的过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变化,以提供更好的生活

环境和发展机会。

城市群

城市群 法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概念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集合体,是这些城市城际关系的总和。城市群的规模有一定的大小,都有其核心城市,一般为一个核心城市,有的为两个,极少数的为三四个,核心城市一般为特大城市,有的为超大城市或大城市。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 城市群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 —1—

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 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并不一致,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 从概念的起源看,城市群是从大城市演化而来的。戈特曼首次以Megalopolis来为城市群命名,而更重要的在于:一是超越了19世纪以来城市社会学对Megalopolis的道德批判语境和价值态度,使一种针对城市群的客观和理性研究成为可能;二是为这个概念赋予了全新的质的内涵和意义,揭示出当今城市从传统的单体城市向城市共同体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与新形态。进一步说,Megalopolis既是传统大城市概念的进一步延展,也是人类城市发展的当代模式与最新形态,其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这种新型大都市不再是单体城市而是一个城市共同体。就此而言,也可以说“大都市就是城市群”。[1] —2—

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城市经济区一一城市行政区?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具有不同的职 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城镇的相 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历史变化引起 的体系格局变化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基础设施 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 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a) 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 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 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 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 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 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 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 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 城镇科技实力;(j) 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 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 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 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城镇体系概念整理

导论城市的概念 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必然性) 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功能) 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集聚) 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极化与扩散) 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文明载体) 社会的巨大系统(多元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生产、消费、交换的集中地) 城镇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口相对分散;(2)有明显的同质性;(3)建筑密度低; (4)社会结构较单一。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城镇化 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1)农村剩余的贡献。一般认为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的推进。一般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比较利益驱动。主要体现在城市相对于农村在物质、精神方面所产生的诱惑力。 (4)制度变迁的促进。制度的变迁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的加速作用。 (5)市场机制导向。在市场的作用下,城镇化的进程得到了不断的推进。 (6)生态环境诱导和制约的双重作用。 (7)城乡规划调控。城乡规划引导区域城镇合理布局,对城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当前状况 (1)城镇化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发展机遇 ①已具备良好的城镇发展基础,步人了快速城镇化阶段; ②城镇化的体制障碍正逐步消除; ③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受到高度重视; ④科学发展观为城镇化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2)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①进入了持续、加速发展阶段; ②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转移的过程,总体上东部、南方快于西部、北方; ③各级城市得到普遍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 ④部分城市正走向国际化。 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规模巨大的转移人口与有限的城镇容纳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②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③部分城镇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和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 ④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不强; ⑤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仍突出。 城镇发展的趋势 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 ②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③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④在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城市和它所在的区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城市,有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循环和不断积累的过程,逐渐成为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由于人口的密集,社会问题就呈现出集中发生的现象,并且复杂多样。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必然促进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与人的关系不断改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人口的规模增加与资源消耗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认为,城市的能源消耗占人类总能源消耗的75%,城市资源的消耗占人类总资源消耗的80%。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第二章 《城市规划术语标准》中对城镇体系的解释是: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1.封建礼制棋盘格局中的皇权大道和市民街巷 中国的皇帝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儿子,其居住的房子和城市是“天道”在地上的重现,暗含了“天、地、人”三才融合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人身体的经络格局与居住的房子,房子与所在的城市,城市与国土,国土与上天都是一一对应,合二为一的,称为“天人合一”。另外,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国家,国即家的放大,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家之主,所以中国传统城市的构建基础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市其实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大院子”。 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天体的认识逐渐形成“天圆地方”的空间形态观念,城市(都城)按照星象与大地和天空中的星系组织成一个整体,位于国土的中心。因为天为园地为方,所以地面上理想的城市为方形。城市周围由城墙围合,城中的皇宫位于城市中心,围绕皇城布置市场及祭祀场所,南北和东西向大道将城市空间分割成棋盘式的街区,街区内是基本居住单位:里坊,里坊内居住的则都是为皇室提供服务的臣民和工匠。这种城市格局反映了尊卑、上下、秩序和大统一的思想,这一理想城市模式传承数千年,一直延续到清代。不单是都、州和府城的建设,中国大大小小的传统城市基本都能找到这种建城思想的痕迹,周边地区国家的城市形态也受到影响,尤其是日本。正如郑晓變先生指出,虽有经常的继承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著名的有北京、西安、开封等。 封建礼制建背景下,中国传统城市街道尤其是都城,形成“皇权大道”和市民街巷两个体系。 唐代长安城封闭里坊制度发展成熟。中国封建帝王在建城,更多考虑的是保护君主的安全和显示其不可侵犯的威严,而不是为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服务。封闭的里坊制度就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民众而产生的城市组织形式。里坊制是从奴隶社会时期的“鄙邑”发展而来的。奴隶主利用井田制的方形地块划分方式,将奴隶的居住和生产也划分为一个一个方形区域,由此形成了“里”(邑)这种居住和生产的土地单元,其不但是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也是基本的劳动者的生活居住单位。随着封建生产关系发展,城市内农业生产逐渐消失,里坊就演变为集中不同职业市民居住和工作的城市空间单位,不同职业的市民被划归入不同的里

四川城市结构体系分析-精

四川城市结构体系分析-精 2020-12-12 【关键字】建议、情况、道路、条件、成绩、空间、增长、地方、问题、战略、系统、有效、大力、整体、现代、均衡、平衡、合理、良好、优良、文明、快速、持续、合作、提升、发展、建设、建立、研究、措施、规律、特点、位置、突出、关键、支撑、稳定、网络、格局、力量、地位、要素、举措、基础、需要、环境、竞争力、政策、工程、职能、资源、重点、体系、能力、主导、方式、差距、特色、作用、规模、结构、水平、主体、秩序、总体布局、速度 摘要:城市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的结构体系影响着 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地职能的发挥。文章主要从城市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三个 方面来分析四川城市结构的现状、不足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调整和完善四川省城 市结构体系的对策。 关键字:四川;城市;城市结构;结构体系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认为,城市与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 务的,由一个区域内多个城市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城市结构体系对区域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城市一般都是各级政权机构所在地,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着领 导与组织管理作用。国外对城市结构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相对 滞后,特别是在小区域方面对城市结构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尝试, 探讨四川城市结构体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 1 四川城市发展及城市结构体系现状 1.1 四川城市的发展变迁 巴蜀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城市发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 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巴族和蜀族分别于盆地东、西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巴国先后建都 今重庆、垫江、阆中等地,而蜀国都城先后设于郫县、成都,这些早期城市的建立奠定 了当今四川城市结构的雏形。秦灭巴蜀以后,在巴蜀故地设置了巴郡和蜀郡,当时秦为 了统治和防卫的需要,重点建设了成都和重庆城,以及郫县、临邛、阆中城邑,成都城 与首都咸阳城同制,当时四川就有19个城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奠定了成都和重庆作为 四川盆地中心城市的基础。唐代以后,中央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和防止造成地方割据,四 川的地方建制调整很大,州、县增加较多,形成了道、府(州)、县三级。公元733年, 唐分天下为十五道,四川位于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拥有42州。唐代管辖的范围要 比现在四川的行政区划大一些,到了晚清时期,四川的建制为道、府、县三级。这些郡、 府(州)的所在地决大多数逐渐发展成为了四川目前的中心城市,而县的建制,隋朝时 四川境内有174县,宋代有180个县,县的数量与如今的设置十分接近,奠定了四川市、

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都市圈越来越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发 展趋势。都市圈是由主城与周边若干个城市组成,形成一个相对紧密的区域,具有人口聚集、产业集中、信息联通等特点。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都市圈的形成 都市圈的形成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主城人口逐渐增多,周边的小城镇 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一个相对紧密的区域。都市圈的形成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的都市圈是指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规划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等特点的都市圈,例如深圳、广州、上海等都市圈。相反,恶性的都市圈是指城市之间的资源争夺、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导致的都市圈,例如杭州、厦门等都市圈。 都市圈的形成,与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珠三角地区,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主城广州与周边城市形成一个紧密的区域,形成了一个人口聚集、产业集中、信息联通、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相对较高,区域性强的大都市圈。因此,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 二、都市圈的发展 都市圈的发展有其固有的经济规律。为了独立自主、具有竞争力和区域整合力,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律性。 一方面,都市圈的发展需要强化城市间的协作,促进城市之间的共同发展。在 都市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主城需要与周边城市达成一定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的共享、互惠互利,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同时,为了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都市圈需要依托于高速铁路、公路、空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区域内的通达性与交通效率,实现区域资源有序、高效的流动。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世界城市的发展史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有不同说法,但城市一旦形成、产生,即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断发展,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城市产生和早期发展阶段;②中世纪阶段(前工业化社会时期);③工业化时期(近代时期);④当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城市的发展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先后出现在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和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公元前3000年前后,埃及形成统一的王国,建都提尼斯,后又建新都孟斐斯;公元前3000-25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开始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乌尔、巴比伦、亚速等以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城市国家,在此影响下,小亚细亚和东地中海的克利特岛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城市文明。在此同时,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城、摩亨卓达罗城)和我国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欧洲、美洲、非洲的城市建立较晚,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洲城市首先在希腊出现,因铁矿开采导致的生产力大发展和地中海沿岸贸易往来的发展,希腊随后出现了许多城邦国家(如雅典、斯巴达等),其中雅典由于良好的地理条件发展成40万人口的当时最大城市;通过移民,希腊的城市文明还扩展到地中海西部和黑海地区。随着希腊文明的衰落,罗马开始强大,公元100年前后,罗马帝国控制了地中海和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各地建立行政中心、军事基地、市场,伦敦、巴黎等欧洲著名城市开始兴起。美洲最早的城市建立在公元前300年以前,非洲也在公元100年前就有城市的存在。 总之,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古代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特点: 1.城市大多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 2.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 城市间没有严格的劳动地域分工,城市需要从各自的自然环境中生产自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城市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内有不少农田,呈现田园景象。 3.城市规模小,职能单一 受生产力水平限制,商品经济很薄弱,规模较小(乌尔城,80公顷2.4万人;我国的夏城:0.2km2,商丘、郑州、安阳、殷墟:24-25km2)。城市职能主要为政治职能。 4.城市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防御功能 统治者为维护其特权,在政治、军事、宗教等目的下,城市往往以教堂、宗庙、宫殿为中心,挖壕筑墙、造城设关,并按等级制度布置居住区和各阶级活动范围。 5.城市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 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 即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罗马灭亡(公元5世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此时的生产技术、交通运输、商品交换均较奴隶社会有很大发展,使城市中手工劳动者人数增多,同时城市的职能也从单一的行政职能逐步转变为各种生产地、交通贸易中心。但在中世纪的前半期,随着罗马帝国的消亡,战争频繁以及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农业发展缓慢,导致城市规模、城市数量不仅没有明显增加,甚至衰落;在中世纪后半期,欧洲城市文明再度升起,城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点

城市地理学讲义-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 前言 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大家庭中毫不逊色的一员。地理学家以其空间地域性、系统综合性的独特视角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的观念来研究城市,而区别于其它城市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学获得长足进展,对城市研究作出了贡献,并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中,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吸收了必要的营养,又采用了数量方法、计算机、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手段,成为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人文地理分支之一。 课程内容 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三章:城市化 第四章: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第七章: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第八章: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教材: 《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 主要参考书: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 《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城市地理概论》于洪俊、宁越敏编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现代城市地理学》许学强、朱剑如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 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

城市的形成_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笔记

目录 研究视角 绪论:理解城市的方式、城市的起源(综合因素论与主导因素论)、城市的分类(前工业城市、工业城市、社会主义城市)、城市的定义。 有机模式 城市简洁的二分法:经规划的城市与未经规划的城市;共存和转换; “有机”模式的演变:物质方面有地形、土地划分、村镇聚合等;社会文化方面如法律与社会秩序等。 网格模式 网格一般:网格的特性(可塑性、多变性);网格和政治(网格与民主社会、巴洛克美学与集权性质政府);网格与秩序(更好的秩序”与常规程序) 网格关注要点:街道、街块、开放空间、公共建筑、网格结束方式、网格与周围关系、网格三维效果。 网格的历史:单一社会目的下的网格规划;中国城市网格是一个政治的图形;罗马军事营寨与城市设计相互影响;棱堡式城墙的工艺;美洲的网格;前资本主义的封闭网格与资本主义的开放网格。 网格的分类:基于形状的格栅形网格与棋盘形网格、混合网格;基于网格方向的正向网格与斜向网格;基于网格规整程度的规整网格与不规整网格。 网格平面形态:网格平面不同尺度的街区;城市总体网格与街区内部网格。 网格的布局:城市中不同尺度的网格、总体网格与街块内部网格、平地网格与山地网格城乡协同体系:农用土地划分方式(大型网格)与城市网格化扩展;郊区网格与有机城址;郊区网格与网格城镇。 网格与街道分类:根据形状可分T字路口、正交轴、十字街;根据宽度、等级可分为主干街道、次级街道、基本街道。 网格与广场:网格与广场的四种类型:街区式广场、哈里森堡式广场、费城式广场、四街区式广场;多广场的网格。 网格与街块:街块的尺度和密度、街块的集合与切分、建筑与街块的矛盾。 网格的变化:分割建筑变为分割社区(古代中国与此相反) 图形式城市 图形式城市:定义、形态特点(几何形设计、向心性规则)、理想城市 特殊的图形式城市:军营、圣城(宗教发源地、膜拜某一神灵的城市、模仿宇宙图形的城市) 政治图形:线性系统(唐代长安模式、明清北京城模式)、集中性系统(向心型、放射型)、放射型的变化形式(凡尔赛,融合线型与集中型) 功能图形:防御的逻辑(规整的多边形)、交通与放射——向心状城市(相互联系的星形、卫星城) 改变工业化城市的图形:改造城市社会的思想家、模仿行星和太空 图形式城市反思:所有的理想城市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人性

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综合作用。本文将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角度,探讨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下的城市体系形成 1. 农耕文明与城市形成 在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前提。农耕文明的出现,使人们从游牧生活方式过渡到定居生活,大规模农业的兴起导致了人口集中和社会分工的产生,从而催生了城市的诞生。 2. 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 商业贸易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古代丝绸之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都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而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3. 政治中心与城市建设 一些城市往往因为其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而得到发展。如古代的首都罗马、京都、北京等,都是在政治、军事、行政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进而引领了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经济因素对城市体系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大规模的工厂和工业区 的建设,吸引了大量农民和农业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扩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 2. 经济发展与城市等级划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划分。一线城 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二线城市如上海、巴黎、香港等也发展迅速,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 3. 人口迁徙与城市扩张 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体系得以扩张。一些小城市不断 吸引人口向其聚集,逐渐发展成为中等城市,而一些中等城市则成为 大城市,城市形态之间开始形成明显的层级结构。 三、社会因素对城市体系的塑造 1. 社会流动与城市发展 城市作为社会流动的集聚地,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这种 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得城市发展更加迅速。同时,城市也提供了更多的 社会机会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更多人前往。 2. 文化多样与城市特色 城市作为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一 些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迹,成为旅游目的地,进而带动 了城市的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绪论

绪论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城市的含义 (1)含义: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2)理论学派: ①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②而统计学把城市看作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住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③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 ④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⑤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3)特征: ①高度的聚集性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可以说,集聚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 ②社会性 首先,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 ③经济性 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首先,聚集为城市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社会性也是产生整体高效益的重要因素;最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 ④系统性 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从城市的组合和结构看,城市是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其结构即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外部结构。 ⑤开放性 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而且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对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 ⑥复杂性 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 二、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1)聚落的含义: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一个居民点。 (2)聚落体系:聚落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有:小自然村、村庄、镇、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其中,小自然村和村庄为典型的农村型聚落;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为典型的城市型聚落;镇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交界点,在中国,镇分为集镇(乡镇、村镇)和建制镇,集镇属农村聚落,建制镇为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城市形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城市快速扩展的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迅速而剧烈,既有外部轮廓的扩展,乂有内部水平结构的调整和垂直结构的优化,复杂多样,呈现出新的特征,对此我们应作相应的总结。 一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90年代以来,城市内部水平结构的演变有着复杂的特征:大城市出现多中心结构;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居住由同质到分异,分散到集聚; 工业优先增长,并向工业区和开发区集聚。 1多中心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90年代以来,我国大城市为适应功能日趋复杂的发展需要,避免人口和设施过度密集,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城市中心出现等级的分化,形成中心、副中心的中心体系。城市中心的功能也开始分化,趋于多样化和专业化,出现若干专业职能的城市中心,如城市文化中心、城市体育中心、城市博览中心、城市会展中心等,城市中心等级与功能的分化促进了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上海传统的中心位于浦西南京路、外滩附近,90年代以来城市逐渐出现多中心结构,浦东已经成为上海的商务中心。浦西除了南京路、外滩以外,乂形成了江湾、花木、徐家汇、真如四个副中心,上海城区已形成“多中心,开敞式” 的城市结构。 广州随着城市的东扩,形成“北京路一上下九路”、“环市东路”和“天河”多中心结构,从功能内涵来看,“北京路一上下九路”分区以中心商业职能为主,'‘环市东”与"天河”分区以中心商务职能为主(图1)。 2商业块状集聚,新商务区逐步形成 (1)商业街坊式发展,出现新商业空间。随着城市的主导功能山生产型逐渐向生产消费服务型转变,商业区已经从批发零售散乱布局向功能更加清晰、辐射范围与服务覆盖作用更加突出的商业中心发展。在空间布局方面,商业也摆脱了传统布局分散、沿街布置等传统商业特点,转而以集中而独立的商业用地形式存在,III线状向块状形态转化,如苏州观前街、大连青蛙桥、北京王府井等。 我国大城市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等新型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并逐渐普及的过程。城市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 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起步阶段、加速阶段、稳定阶段和逆城市化阶段。 1.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农村人口占主导地位。 2.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3.稳定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农村人口数量相对稳定。 4.逆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过高时,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或农村转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科技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例如,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三、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体系是指不同规模、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城市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

策规划、自然条件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具有更高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时,中小城市的发展也能够为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提供补充和支持。 四、城市环境的变迁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迁。例如,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等。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五、城市化的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都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同时,全球化也促进了新兴城市的崛起和发展。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及基本趋势

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及基本趋势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国际学术界对城市化的讨论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各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不一,关于城市化的概念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既为城市化。由于人口计算简洁易行、用肯定可比的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为相关学科普遍承受。依据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城市化一词大致含义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全社会人口承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不同规模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动过程,即物化了的或实体化的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集中过程,即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2、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大致经受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革命前时期。早期城市因生产力水平不高,可供应城市居民需要的农副产品数量有限,所以

城市进展受到限制。那时城市数目少、规模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主要分布在浇灌兴旺、利于农业生产或便于向四周征收农产品的地带。早期城市主要为行政、宗教、军事或手工业中心。这个阶段连续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二是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中叶开头,迎来了城市进展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城市进展之快、变化之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欧美国家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到达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是亚非国家城市化的兴起,消失了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构造转化。世界城市体系的消失是近代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29.2%。三是当代世界的城市化。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开头形成世界规模。由于从50年月到70年月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经济上也有肯定进展,这一切大大加快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进展中国家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3、城市化的机制 一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第一前提。剩余农产品(特殊是粮食)的生产力量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固然,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剩余粮食的生产力量并不肯定构成城市化的前提。其次前提。农村必需向

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

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及多中心演变研究

王雨飞倪鹏飞王光辉

摘要:城市群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变也必然带来城市群体系的调整和变化。中国城市群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东中部人口集聚,西部和东北部人口分散;在内部联系上体现为东中一体化联系全面加深。文章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对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重点聚焦中国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规律,引用空间引力模型方法,以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别计算基于城市规模的城市吸引力指数,并经过叠加、归并处理,分析我国城市群体系发展演变方向。上述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空间发展的结果是东中部群网化与西部、东北群带化并存;未来中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多中心网群化发展态势将进一步突出,即在结构上实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网群化;引力模型 F292 文献标志码:A :1001-862X(2019)03-0047-007 随着中国进入城市世纪,城市或城市群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化浪潮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同时也重塑了中国城市群体系的空间结构形态。中国城市群体系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为人口向东中部集聚,而西部和东北部人口较为分散;在内部联系上体现为东中一体化联系的全面加深。这种演化的动因主要体现在环境、经济和交通三个方

面。首先,历史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基础,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上人口迁移变化的过程共同铸就了今天中国经济社会活动和城市群体系的空间形态。其次,经济因素是决定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核心,经济因素使城市群体系内东中一体化的程度更加深化,进而对于网络化和群带联系并存城市群体系的形成产生推动作用。最后,交通因素是决定中国城市群体系演变的关键,交通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对城市群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高速铁路的发展让中国迈入了速度时代,以高铁为代表的快速综合交通体系改变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 一、文献综述 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规模结构和演变规律是研究经济空间格局的核心内容。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就开始着手研究城市体系和城市群组织体系等问题,到60年代城市或城市群体系的概念逐渐清晰,城市群体系空间演变也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城市体系相关研究进展 城市体系研究的基础是探讨对城市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地理因素是决定城市体系形成的基本要素[1-2],即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两种力量的共同演绎下,会出现具有城市层级关系的城市体系。[1,3-4]例如,在单中心城市体系中存在着距中心城市的距离与本地市场潜力之间的倒“S”型曲线,即距离中心城市越远,市场潜力会逐渐下降,此时如果贸易成本较大,离心力较强,则会出现次中心城市。[5-6]我国学者也曾利用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了城市经济增长与大港口和大城市地理距离之间存在倒“S”型关系,即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同样遵循距离衰减法则。[6-9] (二)城市群组织体系研究进展 自1957年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概念后,城市群相关概念逐渐涌现。[10-11]1955年法国学者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成为城市群研究的理论基础;1968年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结构的演化研究;1996年美国学者克鲁格曼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出“多中心城市结构的空间自组织模型”,揭示了城市体系和城市多中心形成的内在机制。[12-13]国内关于城市群组织体系的研究,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城市群概念、城市群确定标准、城市群形成机理、城市群效应、城市群发展阶段以及城市群不同阶段发展模式这六个方面。[3,14-16]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形成、判定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探讨,但关于城市群体系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

城市发展史

城市发展史 第一章引论 城市发展史是专门研究城市发展历史的一种社会学、经济学与历史学相交叉的分支学科。城市发展史以城市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其它学科多以城市的某一方面的历史变化作为其研究对象,并且以当代研究为重点,根据需要上溯城市的历史发展;而城市发展史除了以城市的某一方面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外,更重视综合的宏观的研究。 城市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关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有机体。 城市的特征:神圣,安全,繁忙。也必须具备精神、政治、经济三方面的特质。 神圣:属于宗教层面的概念,广义上可理解为道德操守的约束或市民属性的认同,是其城市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 安全:指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最基本安全保障,包括安全的经济、社会环境、政治结构。当一个城市不能给居住于此的人以安全感的时候,它就会慢慢消亡。 环境史理论:环境史是一门历史,通过研究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如何随着时间的变迁,在与自然其余部分互动的过程中生活、劳作与思考,从而推进对人类的理解。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即假定某个区域的人口分布是均匀的,那么为满足中心需要,就会形成中心地商业区位的六边形网络。 聚落地理学: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又称居民点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区域发展理论:兴起于二战后的欧洲大陆,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区位理论,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及克里斯托勒和谬什的中心地理论等,但由于传统的区位理论是经济人的角度去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因而具有静态与均衡的特征,与动态非均衡的区域发展问题缺乏必然的联系。

城市地理学重点

城市地理学重点(总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一章绪论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 1、研究对象:城市 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3、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①城市化研究 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③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的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 2、城镇: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电灯,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 4、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包括三种类型: (1)行政地域:按行政管理划定的地域,其边界为辖区边界线;以行政辖区边界划分的、区域,界限明确。 (2)实体地域:按城市景观与职能差异划分,其边界为实体边界;实体边界地区有一个城乡过渡带,因此这个边界是模糊的;辖区边界与实体边界不一定重叠。 (3)功能地域:由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紧密关联构成的实体区域;它以城市为主体,包括邻近城市的一些乡村地域。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1城市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理环境 城市作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1拥有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涉最强烈3是一个不完全脆弱的环境系统4呈复杂性且动态变化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又包括城市化研究和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以及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3中国当代城市地理学动向和内容挑几个,谈谈想法,如新型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

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2)途径多元化。(3)聚集效益佳。(4)辐射能力强。(5)个性特征明。(6)人本气氛浓。(7)城镇联动紧。(8)城乡互补好。 城市体系( 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镇通过区域内外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段, 相互之间的合理分工和空间组合, 从无序到有序, 形成带动区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整体。这是城镇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应有的作用,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 也成为城市地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城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