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科学开发利用的过程。土地信息管理需

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系统来存储和处理土地信息。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

系统建设进行概述。

一、土地信息管理的意义

土地是一种有限资源,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信息管

理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用途和利用状况,为制定土地规划、土

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土地信息管理也可以帮助土地经营者进行土地交易、改造等活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1. 数据采集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摄影测量、遥

感技术、测绘和调查等手段获取土地信息。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所有权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土地质量、环境状况、水资源等相关信息。

2. 数据存储

采集到的土地信息需要进行整理和存储,建立起土地信息数据库。土地信息数据库可

以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数据,例如MySQL、Oracle等。数据库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的结构和关系,以方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3. 数据管理

土地信息数据库需要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的录入、更新、删除、查询等操作。数据管理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通过用户界面和SQL语言来操作数据库,以保证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 系统架构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系统架构。常见的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分

为三层架构: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用户界面层提供给用户进行数据输入、查询和分析的界面;业务逻辑层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并调用数据访问层获取数据;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2. 功能设定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输入、查询、分析、报表生成等。数据输入功能可以包

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录入两部分,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信息,数据录入可以

由用户手动录入数据。查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土地信息的查询,例如按照地区、用途、面积等条件进行查询。分析功能可以对土地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例如土地的供求

关系、土地利用效率等。报表生成功能可以生成各类报表,方便用户进行土地信息的查看

和使用。

3. 系统开发

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可以采用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例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开

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环节,保证系统的质量和稳

定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与用户充分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及时进行修改和优化。

四、总结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科学利用的重要手段。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以建立起完善的土地信息资

源库。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系统架构和功能设定,并进行系统开

发和优化。通过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

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 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 (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 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 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 用证书 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 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 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 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 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 执行情况 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 约度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 (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4)查询、统计、计算 (5)空间分析 (6)显示 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 (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 (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7)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化(8)网络化要成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一种发展趋势(9)土地信息面向人民大众。 1

土地信息系统

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1.土地信息系统: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土地信息为决策机构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数据标准化的几种方法 3.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矢量型,栅格型,矢栅混合型(线目标数字化在栅格内获取样点) 4.1962年,在加拿大政府土地资源调查机构中开始了地图数字化的试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LIS。 5.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 分布式处理是将不同地点的,或具有不同功能的,或拥有不同数据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控制下,协调地完成大规模信息处理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6.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选择题) 地籍管理、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土地整理、土地电子政务等 第一章土地信息数据输入输出 1.土地数据的地理基础 地理基础是土地数据表示格式与规范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 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 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 统一的分类及编码系统 各种来源的土地信息和数据在共同的地理基础上反映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关系特征。 2.地图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 输入方法: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 3.数字化定标器的工作方式 点式:按一下定标器的某个键,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点位,以x, y坐标的形式送入微机。 开关流式:按住定标器的一个键并移动定标器,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定的位置,以x, y坐标串的形式连续送入微机。放松按键,鼠标器便停止工作。 连续流式:送入一条连续流式指令,只要定标器接触数字化板,便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位置,以x, y坐标串的形式连续送入主机。只有当定标器离开数字化板时,它才停止工作。 步进式:送入一条步进式指令,按住定标器的一个键并移动定标器,数字化仪便按一定的距离间隔向微机送入x,y 坐标串。 增量式:送入一条增量式指令,可将鼠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位置,以当前位置相对于上一点位置的坐标增量形式送入微机(记录增量值)。 4.数据输出方式硬拷贝:打印在介质上,永久显示; 软拷贝:屏幕显示; 电子输出:输出到数据文件。 5.空间数据质量的概念: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和时间要素时,所能够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统一性的程度。 6.数据质量评价的标准及内容: 数据情况说明:说明数据的来源、内容及其处理过程等。 位置精度或称定位精度: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接边精度、形状再现精度(形状保真度)、像元定位精度(图像分辨率)等。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系统建设概述 土地信息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科学开发利用的过程。土地信息管理需 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系统来存储和处理土地信息。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管理及其数据库和 系统建设进行概述。 一、土地信息管理的意义 土地是一种有限资源,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信息管 理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用途和利用状况,为制定土地规划、土 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土地信息管理也可以帮助土地经营者进行土地交易、改造等活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1. 数据采集 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摄影测量、遥 感技术、测绘和调查等手段获取土地信息。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所有权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土地质量、环境状况、水资源等相关信息。 2. 数据存储 采集到的土地信息需要进行整理和存储,建立起土地信息数据库。土地信息数据库可 以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数据,例如MySQL、Oracle等。数据库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的结构和关系,以方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3. 数据管理 土地信息数据库需要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数据的录入、更新、删除、查询等操作。数据管理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进行,通过用户界面和SQL语言来操作数据库,以保证 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 系统架构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系统架构。常见的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分 为三层架构: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用户界面层提供给用户进行数据输入、查询和分析的界面;业务逻辑层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并调用数据访问层获取数据;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2. 功能设定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及技术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及技术分析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是指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土地的各类功能与用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则是为了支持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土地信息和数据支撑。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及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 引言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了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 1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要求 1.1数据采集和整合 需要收集和整合各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数据,包括土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等数据。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调查和研究机构等。 1.2数据标准化和分类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同时,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便于查询和分析。 1.3数据更新和维护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需要保持及时的更新,将最新的数据信息纳入数据库,以反映当前的土地利用状态和趋势。同时,需建立完善的维护机制,及时修正和改进数据内容、精度和可用性。

1.4数据共享和安全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应具备良好的共享性,不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便捷地 获取和使用数据。但同时要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建立合理的权限管理体系,防止 数据泄露和滥用。 1.5技术支持和应用创新 建设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同时,应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效能和决策支持能力。 2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2.1数据需求分析 首先要明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具体业务目标和应用场景。了解土地利用 规划工作的背景、目的和相关政策法规,确定数据库需要支持的业务功能和数据 需求。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例如土地基本属性数据(如面积、权属)、土 地利用类型数据、土地承载力数据、环境敏感性数据等。这些数据类型将根据具 体的规划需求和目标来确定。确定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空间范围,即数据库涵 盖的地理范围。这包括国家范围、省级范围、城市范围或特定区域范围等。根据 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要求,确定数据的精度和分辨率。不同规划目标可能对数据 的精度有不同的要求,如区域规划可能需要较粗糙的数据,而详细地块规划可能 需要高精度的数据。确定数据的来源途径和采集方法。可以利用各种数据源,如 遥感影像、测绘数据、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等。同时,需要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 2.2数据采集和整理 根据前期的数据需求分析,明确所需数据的类型、范围和精度等要求。根据 数据需求,确定适合的数据来源。这可能涉及到遥感影像、测绘数据、统计数据、调查问卷等多种数据源。根据数据源的不同,选择相应的采集方法。例如,使用 遥感技术获取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调查问卷来收集相关数据等。根据所选的数据

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其特点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它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并且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土地资源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土地信息是通过调查或其他途径获得,并且通过建立土地数据库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在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土地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工作,并且随着计算机软件以及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在土地资源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经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土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1]更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2.土地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 LIS),以计算机为核心,以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规划、计划、各种遥感图像、地形图、控制网点等为信息源,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获取、输入、存储、统计处理、分析、评析、输出、传输和应用的大型系统工程。土地信息系统能系统地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与土地有关的重要特征数据,并作为法律、管理和经济的基础。也就是说,土地信息系统就是把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特性,权属及其空间分布等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研究、预测和其他应用的技术系统。 2.1土地信息系统的特点 (1)空间特征。土地信息系统可表示地块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及其与相邻地块的拓扑关系。其位置和拓扑特征是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虽然土地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都有空间性,但土地信息系统中空间定位的精度要求高,这是土地信息系统与传统 GIS的区别之一。具体表现为:在比例尺上,传统GIS中图件的比例尺主要是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即 1:1 万到1:100 万,而在LIS 中基本图件 (如地籍图) 比例尺一般为1:500-1:2000 ,输出图件 (如宗地图、房屋分户平面图等)可能为 1:100左右;在精度要求上,地籍控制网布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实践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实践 一、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意义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有限资源,其资源配置与管理一直备受关注。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数字化 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集成海量土 地资源信息数据,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监测等 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因此其意义十分重要。 二、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 1、高速、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高速、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能 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快速加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数 据处理能力,有效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2、多维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多维数据查询与分析的功能,可 以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统计计算等方式对各类数据进行查询、分析、挖掘,从而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支撑。 3、可靠、安全的数据管理能力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可靠、安全的数据管理能力,可 以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实现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 用性,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数据的安全性。 三、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 1、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存在着 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管理需要。利用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数据的数字化整合和管理,帮助决策者 和管理人员快速获取成果数据,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规范、 高效管理。 2、提高土地资源监测分析能力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集成多级别、多源、多类型的土 地资源遥感数据,实现对土地资源景观变动、生态环境等指标数 据的监测、提取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监控,提高土地资源监测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3、促进土地资源精准管理 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数据的精准管理 和分析,以数字化、全面的方式展示土地资源信息,帮助政府部 门制定土地政策、规划和监督,支持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和 规范管理。

土地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简介 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一种用于管理、 分析和展示土地相关数据的信息系统。它整合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 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土地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以及挑战和发展趋势。 定义 土地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土地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获取、 存储、处理和展示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它包括土地地理信息系统(L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GIS)、土地管理信息系统(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和土地规划信息系统(L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LPIS)等子系统。 功能 土地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 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采集各种来源的土地数据,包括土地界线、土地类型、土地权属等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2. 数据管理与整合:对采集到的土地数据进行管理和整合,确保数 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

3. 空间分析与模拟: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模拟,以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 4. 决策支持与评估:基于土地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和评估功能,帮助决策者优化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等决策过程。 应用领域 土地信息系统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 土地规划与管理:帮助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机构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包括土地用途划定、土地用途变更等方面的工作。 2.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支持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为农林牧渔业、旅游业等提供土地资源利用的依据。 3. 土地权属管理与交易:用于土地权属登记、土地交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4. 环境监测与评估: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地污染、土地退化等方面的工作。 挑战和发展趋势 土地信息系统面临以下挑战和发展趋势: 1. 数据质量和一致性:土地信息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土地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

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 土地管理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土地管理中,实现 土地资源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工 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下面,我将给出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 一、信息系统建设 可以建设一套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包括土地信息数据库、地图 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土地违法用地查处系统等模块,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全方位、全程度的管理。该建设要注重系统的 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确保其能够满足长期的信息 管理需求。 二、数字化土地资源信息 将土地资源信息数字化,是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步骤。可以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基础数据和空间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所有权权属、土地价格、土地权利状况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 数据模型和分类体系。此外,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数据库技术,存储、管理和分析各类土地资源信息。 三、网络化土地资源管理 可以通过构建互联网+土地管理的应用系统,使各级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和公众都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查询、共享、交流土地资 源信息。可以利用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实现会议汇报、文件传递、业务办理等多元化的网络化服务。 四、创新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应当进行创新管理模式的改革。可以建立更加科学、高效和灵活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模式,实现摸清有用地、用好已有地、增加新利用地的目标;可以采用低碳经济模式,实现资源利用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加强安全管理 尤其是网络安全的保障,是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土地资源信息的保密性,可以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对数据库的权限控制和数据传输的加密处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六、加强人才培养 土地管理信息化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可以通过开展研究和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土地管理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化需要建立全面、系统、可靠的信息系统,数字化土地资源信息,并通过网络互联网技术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发布。同时,加强安全管理,推动管理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支持。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土地信息系统建设 7.1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概述 系统建设的系统工程指导思想 系统建设的过程步骤 系统建设的组织准备 7.1.1 系统建设的系统工程指导思想(1) 历史上土地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缺乏:开发系统软件;数据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数据水平控制方法;文挡的标准和管理等,具体表现 1、开发的软件与实际土地管理业务流程不符,(双方信息交流不充分) 2、对系统建设本钱和速度估计不很准确,实际本钱比估计本钱有可能高出一个 数量级,实际速度比预期长数月(年). 3、开发出的软件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 结果造成建库困难,可靠性差,效率低, 维保本钱高, 4、数据结构、编码没有标准化、标准化,影响系统的接口与再开发. 7.1.1系统建设的系统工程指导思想(2) 5、缺乏对系统建设中输入数据的水平控制认识和举措, 以及对海量数据和变更数据的存储、维保、管理的认识,在系统建设中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 6、文档资料管理混乱,缺乏必要的文档资料或文档资料不合格,对系统的二次 开发和维保带来困难. 7、系统的后期效劳差,升级困难. 8、系统使用人员对软件的维保和管理缺乏认识, 甚至不会使用软件,系统建设处丁瘫痪状态. 系统建设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 完成的工程工程.因此要解决系统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就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去指导系统建设. 7.1.1系统建设的系统工程指导思想(3) 系统工程在系统科学体系中届丁工程技术类,是一门新兴横向交义科 学,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钱学森(1978):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钻研、设计、制造、实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美国技术词典(1957):系统工程是复杂系统设计的科学,该系统由许多密切的元素组成.设计该复杂系统时,应有明确的预定功能及目标,并协调各个元素之间及元素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使系统能从整体上到达最优目标. 在设计系统时,要同时考虑到参加活动的人的因素及其作用. 根据以上论点,大型复杂的系统建设,应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去指导系统建设. 7.1.2 系统建设的过程步骤 1、系统分析时期 确定任务(目标);可行性钻研;需求分析 2、系统开发时期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测试;数据库建立 3、系统维保:使用过程错误的改正;不同环境的适应;新模块的开发等 7.1.3 系统建设的组织准备 成立土地管理部门和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共同参加的部门 工程管理人员:工程设计、实施 系统开发人员:编程、测试、实施、运行、维保 土管部门(用户)技术人员:软件测试、维保、数据库建立、检核,为了日后运行打下根底 7.2可行性钻研(1) 本阶段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可能或值得解决. 根据系统分析人员对土地业务流程的调查,导出较粗略的系统逻辑模型, 包含系统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然后指出几种设计方案,分析各个方案的利弊, 从而判断预定的目标能否实现,效益能否值得开发.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7.2可行性钻研(2) 数据条件: 数据的类型、水平、精度和完备程度能否满足系统建设的要求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土地信息系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土地测绘水 平的重要措施。文章就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展开分析,主要探讨土地信息 系统建设的建设原则、开大步骤、整体架构、系统功能等,同时论述我国土地信 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发展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保障。因此,地籍测 量等相关工作及其重要。现阶段,社会对土地测量行业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土 地测量行业也随之取得较快发展,土地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信息系统的支持。 因此分析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尤为必要。 1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总体框架及功能划分 1.1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有:一,系统运行的正确性。保证 系统设计与在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可靠性;二,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保证能够 完成开发目标规定的所有功能;三,系统的兼容性。要考虑到系统与其它软件及 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问题;四,系统的标准化。系统的开发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 准规范;五,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在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基础上,提高系统运行 的效率。 1.2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一、系统可行性分析。对国土信息状况进行调研,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信息 系统开发的整体目标,然后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完成后进入需求分析阶段; 二、系统需求分析。对土地信息系统软件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定义,编写出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三、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与系统详细设计,总体设计将各项需求转 换为各个意义明确的模块结构,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具体描述; 四、系统编码。是土地信息系统开发的具体实施阶段,包括数据库建库和程 序编码; 五、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检查阶段,以保证开发出土地信息系统的质量; 六、系统运行维护。运行维护是系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如果在运行过 程中发现问题,开发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解决,并进行软件的升级与更新。 上述六个步骤是开发建设土地信息系统的必备环节,也是保证开发出的系统 符合实际需求的关键。 1.3总体框架 土地信息系统从下到上分为“数据服务层”、“应用逻辑层”和“表现层”三层。 其中“服务层”包括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引擎两部分,“应用逻辑层”主要是建立用户 应用模型,也是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服务层”是根据逻辑层建立的模型为 用户提供具体应用,简化操作过程,整个系统能够完成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编辑 等操作。国土资源局总揽城市规划、土地、测绘等事务,各个部门的数据生成以 后在数据库经过流转和更新,信息数据交叉,最后可以被各部门调用。审批国土、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数据,这些数据需要上交给国土管理局进行 存档和审批,同时需要在土地登记交易中心完成对信息的登记和存储,最后经过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详解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得以日趋细化,各种野外调查数据,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特别是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使得地籍变更日益频繁、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城镇地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此外,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因此,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土地管理的特色是对土地空间特性的管理。土地空间特性,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的划分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空间属性和人文属性。土地的这种空间特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GIS最初的应用领域,就是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相关(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数据库等有关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等)的土地信息系统(LIS)。因此,GIS是进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一、系统目标 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系统内容 (1)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业务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化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土地管理数据库的建设, (3)土地局业务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建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报告

【关键字】建设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报告 编写人: 审查人: 审查意见: 公司总工: 提交日期:2013年5月 目录

一、概述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和《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的文件精神,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发【2011】20号),要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入库是为建设全区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查询系统,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实时更新,是全面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地籍工作的社会化服务程度的重要基础工作。 1.2 工作区概况 测区位于江西省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11°49′-113°36′,北纬27°31′-27°51′之间。境内东西宽29千米,南北长43千米。总面积858.76平方千米。

1.3 建库工作流程 2.1 (1) 《 (2) 《(3) 《(4) 《土地登记办法》40号) (5)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 26号) (6)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2]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8)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 图图式》(GB/T 20257.2-2007) (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92) 19、 《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10) 《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94)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1.1 概述 1.1.1 开发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建设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有些市、县开始研究建设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有些公司开发地籍和估价等信息系统软件。1994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新技术示范基地专家组,以促进土地管理信息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提出建设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1.1.2 运行环境 系统运行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硬件、地理信息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95/98;Windows NT,Unix,如Solaris等; 硬件:PC机、工作站、服务器,如PCServer,SunServer和大型机等; 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MaPInfo,MGE,SICAD等;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te,Informix,SQL Server,Access等。 1.2.1 土地管理的目标 1.2 目标分析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面对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土地管理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一级目标:切实保护耕地,实现中国土地养活中国人。 ·二级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持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 ·三级目标:土地作为重要资产,可保值增值;盘活土地资产,协助企业经营;以土引资,以地生财,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土地管理服务的。它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开发土地信息资源,支持土地管理的业务运行、专题管理和战略决策;支持土地科技、土地工程和地产市场的各项活动;支持国民经济调控和国家管理的有关决策。具体为: ·科学存储土地信息,适时更新图件数据和文档; ·查询检索,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状况; ·数据处理,支持土地管理的操作运行; ·信息支持,开展专题管理活动; ·分析研究,提供土地、管理、生态和经济的辅助决策; ·土地工程指标、方案拟订和工程设计,支持土地开发和土地保护的论证和监测; ·数据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 土地管理目标在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市)各级也有差异。 1.2.2 土地管理的层次目标 如图1.1所示,土地管理及其信息系统都有三个层次的工作:操作运行、专题管理和战略决策,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各层次的目标和功能有较大差异;即越往基层操作运行的比例越大,越往高层决策和控制的职能越强。 图1.1 国家土地管理的层次 土地管理的操作运行指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它依据统一制定的规范,主要在市、县、乡、镇进行。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监测、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概述 开发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建设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有些市、县开始研究建设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有些公司开发地籍和估价等信息系统软件;1994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组织新技术示范基地专家组,以促进土地管理信息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提出建设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运行环境 系统运行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硬件、地理信息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95/98;Windows NT,Unix,如Solaris等; 硬件:PC机、工作站、服务器,如PCServer,SunServer和大型机等; 地理信息系统:ARC/INFO,MaPInfo,MGE,SICAD等;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te,Informix,SQL Server,Access等; 土地管理的目标 目标分析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面对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土地管理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一级目标:切实保护耕地,实现中国土地养活中国人; ·二级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维持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 ·三级目标:土地作为重要资产,可保值增值;盘活土地资产,协助企业经营;以土引资,以地生财,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土地管理服务的;它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开发土地信息资源,支持土地管理的业务运行、专题管理和战略决策;支持土地科技、土地工程和地产市场的各项活动;支持国民经济调控和国家管理的有关决策;具体为: ·科学存储土地信息,适时更新图件数据和文档; ·查询检索,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状况; ·数据处理,支持土地管理的操作运行; ·信息支持,开展专题管理活动; ·分析研究,提供土地、管理、生态和经济的辅助决策; ·土地工程指标、方案拟订和工程设计,支持土地开发和土地保护的论证和监测; ·数据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 土地管理目标在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和县市各级也有差异; 土地管理的层次目标 如图所示,土地管理及其信息系统都有三个层次的工作:操作运行、专题管理和战略决策,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各层次的目标和功能有较大差异;即越往基层操作运行的比例越大,越往高层决策和控制的职能越强; 图国家土地管理的层次 土地管理的操作运行指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它依据统一制定的规范,主要在市、县、乡、镇进行;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监测、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