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易中天禅宗的境界

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说明什么呢?成佛在瞬间,人人可成佛,关键在觉悟,方式无所谓。这是一个智慧的境界,一个自由、自觉和自然的境界。

禅宗是一种中国的学问,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流派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最早是周易,然后是先秦诸子,再然后后是禅宗,禅宗代表了中国智慧的一个新的阶段。

什么是禅宗

什么是禅宗?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禅。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

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但禅宗不是坐禅,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

禅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禅宗自己的说法,是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祖在灵鹫山开大法会说法时产生的。因为佛祖自己是没有著作的,他的弘法传法就是靠开大法会,办讲坛。弟子们把说法的内容记录下来,这个就叫做佛经。所以佛法上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意思是说我当年就是这样听佛祖说的。

这一次佛祖开大法会讲得非常精彩,可以说是金莲点地,顽石点头,天花乱坠。这个时候佛祖就拿下一朵花,问你们明白吗?所有人都不明白。只有一个叫摩诃迦叶的弟子笑了,他笑了以后,佛祖就说了这样一段话:“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从此,禅宗就产生了。而且佛祖还给摩诃迦叶指定了接班人,那就是阿罗陀。一路传下去之后,到了第第28代就是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到了广州之后,一路北上到了当时的南京,当时的皇帝是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说我皇上不做了,我去做和尚。后来文武百官又把梁武帝从寺庙当中赎回来。梁武帝问菩提达摩:我有没有功德呢?菩提达摩说你没有功德,因为你赞助是为了求回报,所以你没有回报。

后来就谈不拢了,菩提达摩就继续北上,来到长江边上。菩提达摩从江边摘了一片芦叶扔到江里,然后就过江了,这是“一苇渡江”的典故。菩提达摩到了嵩山,面壁九年。据说

当时鸟在他头上筑巢都不知道。当时所有和尚都要念经、打坐,因为他不动的,唯其独特,所以引人注目。菩提达摩是禅宗一祖,然后有二祖,三祖,把禅宗发扬光大的是六祖惠能。

慧能本身是俗家人,姓卢,出身败落的仕宦家庭,以砍柴为生。慧能听说湖北蕲州黄梅双峰山弘忍大法师的《金刚经》讲得最好,就去找弘忍法师。弘忍法师问他是哪里人啊?他说我是闽南人,弘忍法师说闽南人不是野蛮人吗,怎么还可以学佛呢?慧能说不对,人有南北,佛没有南北,闽南人怎么就不能学佛呢?弘忍法师一看这个人了不得,很有慧根。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说那好,你就到厨房去吧。当时学佛首先要到厨房去干活。

相传弘忍为传衣钵,命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神秀作偈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法师认为神秀“未见本性”,所以没有托付衣钵给他。因为佛家讲是四大皆空,你还有一面镜子,就是没有得道。结果慧能就从厨房跑出来说,我也写一个。大家都在笑他头发都没有剃度,又不认识字,怎么写呢?慧能请一位香客帮他记录下自己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法师看了以后大吃一惊,心想这才是正宗的禅宗,衣钵要传给他。弘忍法师就给慧能讲《金刚经》,讲到一半慧能就明白了。然后,弘忍法师把衣钵传给慧能。为避免和神秀的争执,弘忍法师就带慧能去南方。

走到江边,有一条小船,弘忍法师说:“河当你渡,我渡你过河。”慧能说:“迷时师渡,悟时自渡。”弘忍法师很是欣赏。后来,慧能又回到广州岭南,隐姓埋名十几年。后来弘忍法师死了,也没有传下衣钵,因为神秀学问高,大家都推他为住持。

慧能在岭南隐居15年。有一次在广州法性寺拜访印宗法师,值印宗法师讲《涅经》,有两个僧人辩论风和幡。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说:“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

印宗闻之竦然若惊。印宗问慧能:听说五祖弘忍大法师的衣钵传人六祖南下了,莫非就是你?慧能便出示衣钵,印宗欢喜赞叹。

随后,集合僧众,在法性寺菩提树下为慧能剃发,又请著名的智光大师等为他授具足戒。两月后,慧能即于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开示禅门。后来就创建起了禅宗南宗。我们现在说的禅宗,就是慧能创立的禅宗。

佛教的中国化

为什么慧能创立的南宗这么兴旺?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佛教的中国化。

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中国要想站住脚,都必须中国化。历史上很多外来宗教,比如伊朗的摩尼教、以色列的犹太教、基督教(大秦景教)也传入了中国,但在中国的势力都没有佛教大,就是因为佛教中国化了。

中国文化是一种世俗的文化。中国人热爱的生活是四世同堂、男耕女织这样一种家族式的生活。而佛教的出家人,不姓自己的姓氏,取得一个法号姓释,这在儒家看来是“无父”;出家人见到皇帝不磕头,双手合十叫阿弥陀佛,儒家叫“无君”;无父无君则是禽兽。和尚还不能结婚生孩子,按照儒家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印度传来的佛教和中国的世俗文化有很大的冲突。此外,世俗里还有很多东西,例如做官发财,男欢女爱,信了佛教什么都没了。因为这些冲突,佛教必须中国化,禅宗做到了。

首先,禅宗认为净土是不存在的。佛教有一个基本的教义,只有一个字,就是“苦”。释迦牟尼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皇太子,他出家了,因为有一天出王城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生老病死,他看到的都是苦。什么地方不苦呢?西方净土。而禅宗认为西方净土是不存在的。慧能说,东方人苦叫西方,那西方人苦叫何方呢?这个逻辑不对。慧能说的西方净土实乃心中净土,所以慧能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他的拯救道路是自己内心的清净,而不是呼唤佛的拯救。

第二,禅宗提出读经无用的思想。禅宗之前,佛教修行要读经书,但禅宗认为读经是没有用的。有一个人听禅宗说不读经,开始他是反对的,要去找禅宗辩论。走了半天肚子饿了,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点心。他想向老太太要一些点心,老太太说,你的担子上挑着什么呢?他说是经书。老太太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上来了我就白送给你,如果答不上来你就走吧。

老太太问:《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请问大和尚,你要点哪个心?这个和尚一听就愣了,我挑了一担经书去找禅宗辩论,走到这里连一个老太婆都辩论不过,我还读什么经。

第三,禅宗也提倡打坐无用。慧能的徒弟七祖怀让在传法的时候,他的徒弟道一(俗姓马,世人称马祖道一)每天严格地修持坐禅。怀让故意拿了一块砖头在道一面前磨,道一很奇怪,问他干吗?怀让说我要把它磨成一面镜子。马祖道一就说这怎么可能?怀让说,既然磨不成镜子,坐禅就能坐成佛吗?马祖于是大彻大悟,从此专心修持“心地法门”,注重自心觉悟,成为禅宗八祖。

禅宗发展到后来,甚至发展成为骂佛。唐代有个禅僧叫丹霞天然,在应试途中偶遇禅僧,于是转入佛门。丹霞天然曾经骑在圣像上,禅宗的八祖马祖道一笑着对丹霞说:“我子天然。”丹霞一听马祖的话头好,就一溜烟从圣僧像上滑落到地,鞠躬礼拜地说:“谢谢师父赐与法号。”从此,他就名为天然了。

丹霞天然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1年),到洛阳龙门的香山寺,与伏牛自在禅师结为莫逆之交。有一次他在洛阳慧林寺,遇到天气大寒,难耐寒冷,就取下木佛,烧火取暖。寺里的住持说:“你怎么可以烧我们庙里的佛像呢?”丹霞天然说:“我是为了取舍利子啊。”主持很恼火:“木佛怎么可以烧出舍利子呢?”丹霞说:“既然没有舍利子,我就再拿两尊木佛来烧吧。”

顿悟成佛

佛陀的本意是觉悟者,觉悟的人就是佛,不觉悟的人就是人。

众生和佛有什么区别?就是看你觉悟还是没觉悟。但并不是所有觉悟的人都是佛,成为佛有三个条件: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怎样觉行圆满呢?就是能渡众生。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的第一条就是苦。佛祖立下的弘愿就是普渡众生,让他们脱离苦海。这里有一个问题,佛祖如果说立下弘愿要普渡众生,但所有人都是可以渡的吗?所以,禅宗说众人皆有佛性,所有人都具备成佛的可能性。为什么众生没有成佛呢?禅宗说因为“迷”,迷就是众生,醒悟就是佛。众生为什么迷?禅宗解释说是因为执,认死理,一根筋,不开窍。执则迷,迷则不悟,叫执迷不悟。

唐代禅宗有一个百丈怀海大法师,有一则著名的“野狐禅”的公案。一次,怀海禅师说法结束,大众皆退,唯独一老者逗留,怀海禅师问道:“你是何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佛曾在此山修禅传法,因一位弟子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回答:…不落因果!?因此一语,五百世堕落野狐之身,今请大师慈悲开示,令我脱野狐之身!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

怀海禅师答道:“不昧因果!”(不被因果蒙蔽)老者大悟,随即告辞。不落因果,指大修行人不受因果报应,并不符合因果的道理;有因就有果,怀海大法师大声说不昧因果,不是不落因果,也不是落因果,是无所谓因果。于是,野狐狸脱胎换骨重新成人。

禅宗说破什么呢?第一是破我执,不要说我听见,我看见,我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就像野狐禅一样,不能执迷于因果。

第二是破法执,禅宗说法也得破。一天到晚说法也是执著。禅宗说世界如是空,世界是空,世界也不是空。明白了吗?是很难明白。

我在讲课的时候,有一个人上来问说:我明白了,禅宗的境界就是“不立文字”,那我考试的时候我就交一张白纸,我说可以,那你要成绩的时候,我就对你笑一笑。

禅宗就是讥讽,禅宗的书当中充满了这样的东西。比如说有一个人问惟宽禅师,你们说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狗有佛性吗?和尚说有啊。那么你有佛性吗?惟宽说没有。那个人说,既然众生皆有佛性,你怎么没有?惟宽说因为我不是众生。那么你是佛吗?也不是。你不是众生也不是佛,那你是什么东西?惟宽说我也不是东西。

在禅宗看来,一切皆可否定。最后的结果是一切都不必否定。因为我把我、把佛、把道、把经书全部都否定了,就没有什么可否定了,没有什么可否定,那么一切都不必否定,一切都不必否定之后,干什么都可以了。

你要当企业家赚钱不耽误,你要当公务员也没有问题,你要娶妻生子也不耽误,都可以,什么都可以做。区别只在于什么呢?只在于悟与不悟。你该干吗就干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最后成佛与否,看你有没有悟。

所以你觉悟只在一瞬间。有一个和尚叫道卓和尚,他的学生问他,怎么才可以成佛。老师问他说,你吃粥了吗?吃了。洗碗了吗?没有。洗碗去。这个学生就悟了。

还有一次,他收新学员。问第一个学员,我们这个寺庙你以前来过吗?学员说来过。他说:好好好,吃茶去;又问第二个学员说,我们的寺庙你有没有来过?学员说没有,他说好好好,吃茶去。院长就问他怎么都叫他们吃茶去。他就说:院长,吃茶去。这个院长也悟了。

禅宗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说明什么呢?成佛在瞬间,人人可成佛,关键在觉悟,方式无所谓。这样的一个智慧的境界是自由、自觉、自然。

曾国藩隐退之后,写了一个对联,上联是:粗衣淡饭渡一场,这等福我等享得;下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辈承担。这就是,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这就是禅宗的境界。

禅宗说,一开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学了一阵子之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学到最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这中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禅宗也说“青春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莫非般若”。

如果大家还不明白,我们就唱电影《少林寺》的插曲:太阳从嵩山山坳里冉冉升起,早课的钟声,惊动了树林里的飞鸟,山坡上长满了绿绿的青草……这是什么?这就是禅。

诸位,悟了吗?

本文是易中天教授2010年5月8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整理稿,经作者授权发表。

禅宗思想, 哲学, 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序 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它的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现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保持了它对禅宗爱好者的持久魅力。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禅宗以其特殊的内涵与神韵,历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这种研究,正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禅宗研究以文献学、历史学的方法为主。敦煌佛教文献的发现,历史学理论与传统的文献考据结合,使禅宗研究出现了新气象。如胡适即是以文献学的、历史学的视角研究禅宗,他的《楞伽宗考》、《荷泽大师神会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自成一家之说,具有开创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禅宗研究的方向。1949年以后,人们常用哲学的方法论述禅宗历史、思想,侧重于揭示禅宗的思想价值。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以来,禅宗研究领域出现了相当活跃的景象,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撰写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其一,采取以文化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研究。如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知识出版社,1990年),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其二,采取文献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如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文物出版社,1997年),李申、方广錩《敦煌坛经合校简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等。其三,采取思想史方法进行研究。如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吴立民、徐荪铭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等。其四,采取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这在对禅宗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上表现得相当突出,涌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如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季羡林《禅和文化与文学》(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年)等。 通观这些著作,成果相当喜人。但我们为这些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在禅宗研究中,还留下了一些未曾涉足或涉足较浅的领域,等待着致力于禅宗研究的学者进一步调适视角、填补空白。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为禅宗研究百花园增添了春色。 吴言生曾师从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攻读文学硕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西游记》的禅境界

《西游记》佛教境界 《西游记》所表现的虽然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但全真道中却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而三教合一,最根本的焦点便在于“心性”二字。儒家要“存心养性”,道家要“修心炼性”,佛家则是“明心见性”。《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大道说》云: 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教虽三分,其道一也。《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中,菩提祖师: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那么,《西游记》到底表现了禅宗的什么样的境界呢?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人觉悟,首先在于“明心见性”。孙悟空西游求法之时,来到祖师洞前,见: 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说法,就是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彼岸就在此心。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字,则又是中国文字的道家游戏。“灵台”是脊柱上的一个穴位,正好对着心脏。《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云: 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此灵明一窍。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论其所也;玄教曰:“大道根茎识者稀,常人日用孰能知。为君指出神仙窟,一窍弯弯似月眉。”论其形也。同上《普照图》中,明明把心脏部位称做“灵台”、“灵关”、“灵山”、“方寸”等名称,且画一偃月,上挂三星。而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天心图》画了一个“心”字,东边一点写“龙”字,西边一点写“虎”字,下边一弯钩写“偃月”,只

王维山水诗中思想境界的文献综述

王维山水诗中思想的文献综述 09级1班李晶 2009012699 摘要: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由于其诗中颇具禅宗意味而被誉为“诗佛”。但是由于唐代采取思想兼容的态度,在思想领域里则是儒、释、道并存。王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士人的文化积淀下,他的诗歌中又隐现着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王维佛教老庄思想儒家思想 王维是思维创作受到佛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好友苑咸曾评价其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大多数学者从佛教角度研究王维,但同时也有人从儒、道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王维的精神世界。因此学界关于王维山水诗中的思想有很多论著。 本文是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理论成果和看法做一些总结,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近几年来有关王维山水诗中思想的文献,选择其中20篇综述如下: 一、佛家思想与王维的山水诗 张丽娟(2010)在《王维隐居终南期间佛教思想研究》中总结了学界对王维研究的现状:“国内学术界对王维的深入研究大体上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此后,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连续不断地出现,至今蔚为大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对王维生活方式的影响、佛教对王维文学创作手法与内涵的影响、王维诗表现的禅趣禅意和佛理等几个方面。”①由此可见佛教对王维的影响之大。 徐流奇(2010)在《禅学理念与王维诗风》中分析到:“王维前期诗歌受北宗禅思想影响,多为佛道禅理的直接传达;后期受南宗禅影响,将玄冥的禅意化入诗,。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禅宗审美观,尤其是对空寂之美的追求和赞颂和以自我心性的圆满和灵动为目标,并且将这种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融合为一体,最后导致王维诗歌空灵、清丽风格的形成。这种诗风包含着空虚与灵动这对矛盾统一的二级。同时作者还指出禅学理念对王维山水诗创作手法的影响,即:首先,在禅学理念指导下,山水诗做到形与意的完美结合;其次,诗歌能够艺术而辩证地处理动静描写使得意境玄远蕴藉;再次,王维诗歌的意象创构中多‘不拘形似’的运用;最后,多以简约的意象来表达意境,达到意多而笔少的境界。”② 台湾学者林明昌(2011)在《非禅而禅——谈王维诗的禅化》中一改前人王维诗歌“禅化”的说法,认为王维诗歌禅化是后人解读的结果。他从唐代禅诗传统说起,指出“唐代自有其神僧与禅诗传统,以此传统发展形成中国的禅诗谱系,而且这个谱系与王维诗并无关联”。作者又从近代文艺学理论的角度运用多个学者的理论观点指出“后人将王维诗作解读为禅诗除因其习佛外,也有读者原本的解读权限”。作者还总结了林柏仪、杜昭莹、皮述民、孙武昌、杜松柏等禅解王维诗的成果。最后作者指出王维诗的解读由“非禅诗”转变为“禅诗”是由于解读方式和禅诗定义改变的结果。作者不随前人踪迹,大胆质疑“禅诗”的正确性。使我们必须在“王维禅化”这一观点上做出省察。③ 刘军(2008)通过《佛教与隐逸——王维诗歌浅论》中解读了佛教与诗歌的

禅宗哲学象征

?宗教研究? 禅宗哲学象征 3 吴 言 生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主持人)王鲁湘: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大红鹰?世纪大讲堂”,我是王鲁湘,大家好。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会经常在有些城市里头看到有些酒吧、有些茶馆里头会挂着一些字,比如说禅悟,比如说茶禅一味。那么什么是禅?禅是怎么来的?它在我们生活中间和我们的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准确地理解禅?禅到底可不可说?怎么去说?所有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一位教授,他叫吴言生。 吴教授曾出版《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博士论文《禅诗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佛学》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引起文学研究界、佛学研究界的好评。2001年6月,吴教授出版了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书获2003年陕西省教委人文社会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我们经常现在到外头随随便便玩,经常听到很多的人像我一样,拿一个这样的珠子戴在手上,然后和人动不动就在生活中间谈禅。现在很普遍,特别在城市里这种现象很普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为“小资”的一种时尚。您觉得“小资”为什么 会对禅学的东西这么感兴趣? (主讲人)吴言生: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因为禅学它是象征着人类的一个纯真的精神的本原,在解决了温饱之余之后的“小资”阶级,他如果想让他的精神、让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肯定要寻找超越物质之外的、超越世俗之外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兴趣,而禅学以它的圆润、玲珑剔透、澄明的智慧,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慰籍。 王鲁湘: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禅宗的东西对“小资”来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一种谈资的东西。 吴言生:目前也许是这样,但是我相信随着“小资”的自我提升,它有朝一日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表面的层次上,而是在内心、在信仰、在生命的底层,对它有个真正的认识,乃至于皈依。 王鲁湘:我很感兴趣的就是像您这样,我们佛学一般都说有缘,那么您和禅宗的结缘,您觉得这个缘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您开始对这个东西感兴趣? 吴言生:这个正好是应了一句套话,叫做“诗禅合一”。大家知道历史上从唐代的王维开始,王维就是生活在一个非常有佛教信仰的家庭,字摩诘,维摩诘就是佛教里面最著名的大居士。从王维开始到宋代的苏轼、王安石,到以后的各朝各代的 3本文系作者于2004年10月9日在凤凰卫视第191期《大红鹰?世纪大讲堂》中的演讲录。收稿日期:2005-03-20 作者简介:吴言生(1964-  ),男,安徽庐江人,西安外事学院副校长,河北禅学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大型佛教学术杂志《中国禅学》的主编。 — 5 6— 2005年第3期 民办教育研究 (双月刊) N o 13,2005第4卷第3期(总第18期)Private Education R esearch (A Bim onthly Journal ) Serial N o 118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属释家禅宗大乘功法。这里主要介绍两大阶段的要领。 一、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 第一步:粗定 练功的时候,专心一意。即要专注,不分心,不乱想。坐势也行,站势也行,睡势也行。粗略地把意识定下来。 第二步:细定 把练功意念进一步往深层里定,好像是定在了一个地方不走一样,即定根法。其道理是,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静下来了,所以就好像动不了似的,这叫细定。这要求练功人把练功意念往深层定,气往下沉,人非常的安稳。 第三步:欲界定 练功的意念稳稳地定住以后,下意识就开始出现一些美好的想法。所谓“欲界定”,是指有了某种想法和念头之后,马上就定住了,不要让某种想法或念头继续往前发展。 如,练功时,你脑子里突然出现某地,但你马上把意念就定在那某地,不要让下意识走进了那某地的地方——欲界定。又如,你的意念刚好出现的是大海边,那你马上把这个意念定在海边上,可不要想到下海——欲界定。或意念刚好出现的是井边,可不要想到下井一一欲界定。或出现了一棵大树,那就马上把意念定到这棵树上,不要再出现上树或其它杂乱的意念——欲界定。 练功练到这一步常常心神爽快。这是练功中关键的一步。由粗定到细定,进一步到欲界定。就是下意识的欲望跑出去了,跑到某个地方了。如前面出现大河,你就把意念定在那观看大河,而不要让意念再往前走,走进河里边去,如走进去就要出麻烦。这叫“欲界定”。 第四步:未到地定,又叫“未来禅”。 “未到地定”这一步是指,练功的下意识在“欲界定”的那个地方观望好长时间以后,随之再用意念把下意识往回收、收、收,收拢回来,整个下意识又回到了你练功坐着的位置上。回来后,再把意念放松,放松到觉得你周围什么都好像没有了,心身也没有了似的,这就进入了气功的“心身境虚”的境界。这一步叫“未到地定”。 以上的四个步骤,是“四禅八定”的第一阶段。如果你练功时能把这几个过程都经过了,就完成了第一阶段。 二、根本禅 根本禅又分为四步功夫,即四禅。 l.初禅,初禅包括“八触十功德”。 八触,八触即八种练功感触: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王维诗中的禅意

王维诗中的禅意 摘要: 自王维始,唐代文人禅入诗。禅宗的宗教思想对王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将禅意与诗情交织融合在诗歌里,开拓出诗境与禅境高度统一的美学境界,充份体现出空灵清幽的艺术风格,由此,王维也被冠以“诗佛”的称号。本文通过分析王维禅宗意识形成的原因和诗歌中禅宗意识的具体表现,阐明王维诗中的诗情与禅境。 关键词:王维禅宗诗歌意境 在唐代,佛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诸多教派,如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其中尤以禅宗发展最为迅猛。禅宗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它是把印度的佛教思想和修持方式与中国儒家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禅学进入到士大夫的思想领域中,影响着他们的处世态度和文学作品。“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禅与诗的交融促进了古代诗歌的发展,不但扩大了诗的领域范围,而且为单纯的诗歌艺术平添了一丝哲学的意味,使其读来意味深长。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禅宗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就像来自于源头的活水,通过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弘扬,为中国文化这池潭水带来活力和生机,它不仅对中国哲学、伦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给中国的诗词书画也带来质的变化。 如“会里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人上房》),这正是当时诗人以禅入诗,以诗写禅的最佳写照。严羽曾经说过:“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诗辨》)。其中,集大成者非王维莫属。他将禅宗的缥缈无依与如画的诗境完美结合在一起,将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向阳评价其诗“光照天地,以色貌色,虚实相生,妙理一致。”[1] 一、王维禅宗意识形成的原因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的诗意境空奇、清幽,往往将我们引领进入一种含蓄隽永的禅境。胡应麟《诗薮》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徐增《而庵诗话》说:“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篇字句皆合圣教。”为何佛学对王维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首先,唐代时期佛教之风盛行。唐高祖结束了国家三百多年的分裂与动乱,实现南北统一。开明的政治方针促进了文化、经济的繁荣。佛教也从外来的宗教转向本土化,吸收了儒家的思想,并且与唐朝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2011-07-01 01:49:0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心若止水,万物皆空。 禅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就是自然,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的境界!人都有欲望,因欲望的引动长期熏习修炼成为习惯,也就是佛教讲的贪欲!好比一杯水在外界的接触下因缘相合杯子的水就开始摇晃不定!那么我们会认为是水在摇晃,那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教讲颠倒我执就是这个意识!水不会自生摇晃,好比欲望并不是来自自心,而是外界的引动,只要驱除对欲望的执着,守戒行慢慢的通过戒定慧修善行安定内心,内心没有对立善恶是非的对立那么水就会自然恢复平静!与道自然合一也就是现在讲的天人合一,没有境界的境界,因为里外如一自然没有动摇的可能,更没有一个境界可寻因为这是最高的境界!我们会因为外界的欲望引动身心不得自在,为欲望而劳心动神,造成身心烦恼不和谐安定,计较善恶是非不能一心为善安定内心!那样本就是违反了道的自然,也是自然宇宙变化和谐的真实道理!那么要实践就要修善行处水柔居下随缘顺自然之道另身心自在与道相应! 禅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古人尤其是名人,向来盛行谈禅论道!因为,禅可以净化人之心灵,可以感悟人生之真谛!而谈禅的最境界就是-----心如止水。心如止水,简言之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定力达到极高的境界,可以物我两忘,波澜不惊!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住的地方与著名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金山寺主持是位得道高僧---佛印禅师,苏东坡经常与禅师谈禅论道,时间久了,俩人交往十分密切,感情也很深厚,可谓同道知已!苏东坡才高气傲,自以为参禅有得,他撰写了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中的八风是指人生中的毁誉讥讽等八种情景,他得意地派书童过江送与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后便回信一封。苏东坡看完禅师的信后便十分气愤,他满以为禅师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万万没想到禅师的回信竞是带有悔辱性的“放屁”二字。苏东坡乃当时大才巨子,哪里受得了这轻慢与羞辱?苏东坡带着一腔怒火,立刻上山去找禅师理论。可那佛印禅师便笑道站在寺门口相迎。苏东坡便上前质问禅师为何羞辱我?禅师依然笑着看着苏东坡,良久以后,便讲到:“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了呢?” 良久后,苏东坡才顿然醒悟!羞得无地自容,是啊,自己不是感觉已经能够心如止水了吗?怎么禅师一个小小的测试就经不住了呢?简直是夜郎自大呀!唉!心如止水,就是要告诫人们,在荣誉面前、在诋毁面前、在苦乐面前、在贫贱面前、在失落面前、在曲折面前、在痛恨面前、在名利面前……都要“宠辱不惊”与心如枯井!! 1

浅析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浅析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摘要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禅宗是中国人的佛教。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王维习禅的原因,进而论述禅宗对王维山水诗创作、艺术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禅宗王维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王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风格独特、贡献伟大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一生与佛教禅宗关系密切,佛教禅宗对他的诗歌创作和艺术风格有重要影响 王维信奉佛教,还有其家庭影响的原因。王维早年丧父,其母崔氏年青守寡,“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请施庄为寺表》)。王维在家庭佛教氛围的熏陶以及佞佛社会风气的渐染下,与其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对于熟谙禅宗的王维来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奉禅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诗人,其创作思想、创作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佛禅的影响。 首先,佛教禅宗对王维创作思想和创作题材的影响。唐代是中国佛教大发展的时期,唐宋文人学士普遍地熟悉佛典,礼敬佛法,有的甚至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几千卷的佛教经典的翻译本身就是古典文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典雅、瑰丽的作品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再者,佛教禅宗本身蕴涵着极大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以及对彼岸世界的探讨,都吸引着王维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去进行深入思考。因此,不少著名文学家都受其影响,如王维、白居易等。王维留下来大约#$$余首诗,有政治讽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但最能体现王维文学成就的还是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 其次,佛教禅宗对王维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它以主张专修禅定而得名。《六祖坛经》:“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为禅定” 。意思是修行者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而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禅宗以此为获取宇宙终极真理的心理条件。凝神静思时,人的潜意识十分活跃,往往能产生无数奇幻的联想和想象。因此,“禅定”状态与作家创作时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相通。“顿悟”,是禅宗的思维方式。即顿悟自性,反照自心,无念见性。“悟”是指一种敏锐的内心体验,一种对事物准确而深刻的识见力和观照力。“妙悟”既可表现为对佛性禅理的识见力,又可表现为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禅悟是东方思维中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方式,它关系到哲学心理学中常说的直觉、体验、灵感、想象、独创等,它与艺术思维能力有共通性”。&’( 禅与诗正是在这一点上发生了奇妙的联系,二者都需要静寂的心态和敏感的体察力。王维在诗歌创作中,把佛教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的重主观、重直觉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诗人特色的思维方式,即主体可以无碍地进入客体,客体也能无迹地出于主体。禅宗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成就了王维诗歌幽远开阔的艺术境界。可以说,王维将其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在他的山水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由此可见,对于自幼习禅近佛的王维来说,“禅宗”对其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

王维空山类意象及其禅意诗境

王维“空山"类意象及其禅意诗境[摘要] 王维以“空”类意象入诗,多着眼于把精神或心性置于宇宙的化融之中,揭示的是艺术化的人生审美至高境界,而不是人生世相的当下现实关注,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意象;禅意诗境;艺术化人生 自然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大宗。自魏晋玄言诗借自然山水谈玄,而陶洲明特揭田园诗大旨,再谢灵运弘扬山水风神后,王维兼融山水和田园意志和趣味,形成了浑融空明的诗歌新境界,实现了“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造一个字宙”(朱光潜语)的艺术追求。他的这一宇宙既受道而玄意绪的深刻影响,也是佛禅智慧和兴味的体现。今借王维诗中“空山”类意象,微观探测,或许也可表征其间精神意志或取向的基本追求。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每重“青山”与“空山”意象的使用。“青山”意象的运用,往往指向实际生活空间,与日常情趣相关。以写意的特性,将青山的稳健崇高和崇高精神系联起来。“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冬日逊览》),把横亘着树色苍幽的浓重青山和旷远平陆上红日如团的景象相对,写意地描绘了自然的壮美;而“素怀在青山,昔值白云屯”(《瓜田寺》),则又借白云浮荡于青山之间,寄托其神思隐居林泉的高致。这种“青山”意象的运用,笔法写意,良多实指,是面对面式的审美成果。而“空山”意象的反复运用,进而着“空”为象则是神思融汇于山水之中的更进一步的智慧追求,构建了他别有意味的精神家园。“空山”意象为用,以“空明”“清空”境

界为体,更好传达了其精神旨归向佛参禅的智慧。 王维以“空山”及“空”字直接入诗的作品有90多首,例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瞑》)、“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酬礼部杨员外》)、“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青龙寺》)、“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谒璐上书》)等,都是以“空”字为着眼点和着意着趣的。这些反复出现或重复的意象,已经构成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原型,表现了王维在田园的旁边寻求山水高蹈,在山水的旁边关照田园亲切,而最终归于禅悟的精神取向,已和陶渊明视田园为亲切,谢灵运视山水为悟道的追求大异其趣。因知王维“空山”类意象的运用,最终在于禅家智慧清明的精神境界里。 王维重视由自然山水中看取“空”的意味,本质上在于通过以“空”为内在精神的自然物表达其禅趣佛理的顿悟依归,并把自我置于其问。这种在空净明洁的自然中不置人物唯有自家和些些点缀以“鸟鸣”、“青苔”的作派,正如他所谓“心空安可迷”、“欲向义心义,遥知空病空”等揭示的,是崇尚禅宗的精神取向,也他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提升,心空不迷,义不必尽义,空不必尽空,只在虚涵养纳某些感悟于其中,然后求得对于禅理的生活化。这一点和禅宗倡导的空寂教义既相吻合而又具有明确的个人化特色。 而依照禅宗空寂教义,即慧能所谓“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

偷得浮生半日闲参禅诗赏析

偷得浮生半日闲参禅诗赏析 唐代是诗歌的王朝,是诗歌的巅峰时代,同时也是佛教中的禅宗鼎盛的时代。在唐代,诗歌与禅宗进行了美妙的融合,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诗如画,以画说禅,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禅诗。这些禅诗诗意与禅意齐飞,诗境与禅境一色,给人以无尽的启迪。可以说,读懂了这些禅诗,就是在滚滚红尘中觅得一方清净的天地,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好玩的国学精选了唐诗中8首最有意味的禅诗,为读者朋友献上一泓心灵的清泉。 1.身是菩提树 唐代: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是神秀大师的一首著名的禅诗。神秀大师是禅宗北派的创始人。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禅宗北派的修行原则。他把人的身心比作是菩提树和明镜台,人要体悟佛法,必须时刻修行自己,让自己的心就像明镜一样显出光明。同样,人生的历程就在于时刻修炼自己,才能体悟到佛法的光明。按照禅宗北派的原则,人生就是一个艰苦的时刻修炼的过程,唯有时刻修炼,才有可能参透世界悟得光明。 2.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

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的禅诗,这首禅诗所体现的禅意,与神秀大师的完全相反。六祖慧能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和什么菩提树和明镜台没有关系,因为一切诸相均非实有,本自虚无,哪里有什么尘埃?所以人生之路,只要发明本心,顿悟时人人都可以成佛。慧能大师的顿悟和人皆可以成佛的理论,将佛教带上了一条全面复兴之路,成为禅宗,从而千年来生生不息。3.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被称为诗佛,不仅仅是说他的诗歌有禅意,而是说王维有一颗向佛的心和通透的人生智慧。最有名也最有哲理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一方面是写景,更有深意的是这句诗中蕴含的哲理。人生有成功和失败,有鲜花和泪水。关键是我们用什么心态去看。身处绝境也不要失望,可能这正是希望开始的地方。正如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 4. 山中问答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

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原以后,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下,将诗作写到了极其精细的程度,在自然适意中展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华彩。 自汉代以来,佛教东渐,经过长期发展,在中国独立发展出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即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其中以禅宗性格最为独特,对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思想的影响也最为深远。禅宗又称宗门,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唐朝的很多文人都与佛教姻缘密切,进而影响到其文学创作,其中尤以王维最为突出,在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下,他把自然景物写到了极其精细的程度,富有静默、空寂的特点,主客体合二为一,在自然适意中展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华彩。笔者在研读王维诗歌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尤其是禅宗对王维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王维与佛教 王维,唐代诗坛上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著名诗人,以五言诗成就最高,又因他精通音乐,故其诗作容易合乐,传播广泛,声名颇高。通读王维的诗篇,不难发现经常含有隐逸倾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倾向归于逃避现实和消极厌世,他的这种状态其实是对死亡、异己力量的隐忍、退让与调和,是对人生和生活的另一种领悟,充满了禅机和佛老思想。 王维与佛教的渊源很深,他的全家尤其是他的母亲均笃信佛,《请施庄为寺表》中有记载,“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受家庭的影响,王维早年即信佛,一生虔诚,常素食素服,,《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临湍驿,这次会见对王维影响极大,使他从此倾心服膺于南宗禅法。归隐后,他更是常与高僧交游,谈经说道。王维所交游的僧人很多,见诸于诗文的就有道光禅师、道一禅师、瑗公上人及神会禅师等十余僧,且几乎均为禅僧。对于潜心向佛的王维来说,对方外高人的参访及与意气相投的道友们的共修,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日常生活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3703343.html, 浅论唐诗中的禅宗意象 作者:杨玉楼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12期 内容摘要:“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由于禅学在当时已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以禅喻诗、以禅为创作和审美的标准在唐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中唐以后,社会日益黑暗。时代的动乱不安,个人道路的坎坷难达,使诗人们由先前的向外扩张的道教迷狂渐渐转向了冷静凝敛的禅宗内省。其笔下也就常常表现自然山水那种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反复运用那些具有空、寂、静、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关键词:唐诗禅宗意象意境情趣 禅,本意为沉思、静虑,汉魏时译为禅定。禅宗自菩提达摩于南朝梁时从印度来中土传法后,便开始与中国的诗歌相结合。到了唐代,禅与诗之融合最为突出,成就也最好。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禅与诗的密切融合不仅与禅师们的大力弘扬有关系,而且诗人们在其中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它与唐王朝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也密切相关。 “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由于禅学在当时已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以禅喻诗、以禅为创作和审美的标准在唐朝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中唐以后,社会日益黑暗。时代的动乱不安,个人道路的坎坷难达,使诗人们由先前的向外扩张的道教迷狂渐渐转向了冷静凝敛的禅宗内省。较之初、盛唐,他们对国事的关心少了,而对个人的考虑增多了,从外在的事功转向了内在的心境。其笔下也就常常表现自然山水那种最神奇、最微妙的动人之处,反复运用那些具有空、寂、静、净等美学象喻的意象。 唐诗中的禅宗意象大都由生活中的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山,原应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处处闻啼鸟,群芳烂不收。但王维却写其静谧。“春山空”突出春山静得像空无一物。“空”是虚笔,也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实写桂花、明月、山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烘托出春山的静谧。桂花本是一种花型细小的花,但它的飘落居然可以使人仿佛听到。月亮升起,月光射进山谷,竟然惊醒了山鸟,表现了春山寂静无声。而山鸟时鸣又衬托出春山之幽静。这恰如皎然所说的“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为意中静”。而这“意中静”则正是禅悟。禅悟之悟,在于体悟自身佛性,“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也正是在静虑求真、体悟人生、获取解脱等方面上,禅的境界往往也借助艺术的表达,禅便进入了诗;而诗的境界往往也具有禅的境界,有时还需要禅意来拓诗境,诗便接纳并且包容了禅。

浅谈王维诗中的禅趣

浅谈王维诗中的禅趣 【摘要】在佛教繁荣发展的唐朝、虔诚信佛的母亲的深刻影响和其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使王维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他诗中的山水景物表现着跳动着生命,同时禅意成为王维诗中的“本心”,本文用对比的方法去审视王维的山水禅诗,希望能解读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关键词】王维;诗歌;禅趣;山水画; 佛教自西汉末年由印度开传入我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广泛传播,到了唐代,便正式走向独立发展的阶段。佛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寺院经济蓬勃发展,具有不同特点的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都在这个时期相继形成。 王维就是出生于此时期。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王维的母亲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崔氏得拜一个高僧为师,守戒习禅三十多年。生长在佛教气氛如此浓厚的家庭,在母亲的影响下,王维居常蔬食。 王维曾担任吏部朗中、给事中等官职。所以说王维青壮年时期也曾积极从政,但张九龄为奸相李林甫所陷害,被罢相,贬官荆州。出于对现实的不满,王维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过着禅意的生活。王维与禅宗南北二派都有很深的关系。王维在京师做官时。京师一带北派盛行,他自然与北派禅师密切来往;至德以后南派大弘,他又与南派禅师交游论道。慧能创立的南派禅宗,主要宣扬人心是成佛的基础,要求保持内心的绝对平静。这样,人虽然身处在尘世中,精神却可一尘不染而成佛。禅宗的思想渗透在王维的许多诗里,在山水园生活的描绘中蕴含着禅意,寓静于动,动中显静,以含蓄曲隐、意在言外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哲理。例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这样一来,在唐佛教的繁荣发展、母亲的深刻影响和其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为王维诗歌中的禅意思想奠定了物质基础。下面笔者就分类分析王维诗歌主要体现的佛教主要思想。 1佛教认为,在自然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生生灭灭,就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王维诗歌中的禅意,主要表现为这种空寂的境界。由于他的心灵自幼熏陶了佛教清净无为的思想,所以他笔下的山水田园被描写得那么宁静安祥。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惟有皎洁的月光相伴,这是多么清静幽寂的画境! 《鹿柴》一诗,也是这种心境的流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佛教无我的思想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此即人无我;法无我(法空)则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这和中国本土的庄子哲学颇有一致之处,二者很容易结合在一起。王维诗歌中的禅意,还表现为无我的境界。如《辛夷坞》云:木末芙容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一联,用的是《庄子·山木》典故:“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虚白”一词,则出自《庄

禅宗对诗词的影响

浅论禅宗对北宋诗歌的影响 出处:作者:刘哲宁发表日期:2005-9-17 11:07:52 阅读4075次 内容概要: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诗人、诗歌审美、诗风来阐明北宋诗坛在禅宗影响下的发展。认识禅在宋诗特点形成中的作用,以此揭示宋诗的独特性。本文认为宋诗空明摇曳的诗境、冲淡清远,超逸绝尘的风格,包括对活法的提倡,以禅喻诗的理论的探讨,都与禅有着深刻的联系。 关键字:禅宗北宋诗人审美倾向诗风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n poem in North Song Dynasty of the Zen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en” influnced poems.in “North Song”dynasty, which is from three angles, that are,”the poets”, the aesthetics of the poems and the styles of the poems. The article also recognize the impoetan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ems, the features of them which can open out(post) the speciality of the “Song” poems. The paper considers “Song poems” have deep artistic conception that detached common socieby, including therecommendation of the living style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poems troped by Buddha. All of thishave the deep connection

禅宗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讲禅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资料) 一、起源和传承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三、参禅法 1、直指法 2、参话头法 3、开悟与保任 四、禅宗教学法 1、有言无言 2、棒喝 3、机锋 五、禅宗与主体性确立 一、起源和传承 (一)起源:拈花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传承:西天二十八祖。中土六祖。五家七派。 1、初祖菩提达磨:梁武帝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番禺。 (1)与梁武帝论道 梁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帝迎之到建业。 问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写经有何功德?” 磨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并无?” 师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云何真功德?” 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曰:“不识。” 帝不悟。遂渡江之魏。 (2)一苇渡江。 (3)面壁九年。 (4)只履西归。 2、二祖慧可:立雪断臂 初名神光。二祖初生时,神光烛室,亘于霄汉。又一夕神人现,谓二祖曰:“何久于此?汝当得道时至,宜即南之。”二祖以神遇遂名神光。久居伊洛,博极群书。每叹曰:“孔老之教,祖述风规。”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忖曰:“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大雪,二祖立于砌下,迟明积雪过膝。达磨悯之曰:“汝立雪于此,当求何事?”二祖悲泪曰:“惟愿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磨曰:“诸佛妙道,

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 二祖闻诲励,向道益切,潜取利刀,自断左臂,致于达磨前。磨知是法器,遂问曰:“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二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曰:“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达磨云:“与汝安心竟。”后达磨为易其名曰慧可。 3、六祖慧能。 (1)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五家七派 ┌沩山─仰山……………………………沩仰宗 ┌南岳─马祖─百丈┤┌………………………………临济宗 │└黄檗─临济─兴化─南院─风穴┐ │┌──────────────┘ ││┌黄龙……………黄龙派慧能┤└首山─汾阳─石霜┤ │└杨岐……………杨岐派 │┌天皇─龙潭─德山─雪峰┐ ││┌────────┘ │││┌云门…………………………………云门宗 └青原─石头┤└┤ │└玄沙─罗汉─法眼…………………法眼宗 └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曹洞宗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一)自性的特征: 性觉与性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理论差异) 1、性寂(印度佛教):自性本寂,无为法,无作用,悟时证。 2、性觉(中国佛教):自性本觉,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本源,返本还源即可证得。 (二)禅宗的宗旨:见性成佛 达磨《血脉论》: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坛经》: “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见性的境界——悟境。 1、“言语道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