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脂肪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脂肪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脂肪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大] [中] [小]

脂肪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脂肪酶是一种水解长链脂肪酸甘油酯的酶,血清中的脂肪酶主要来自于胰腺,也有一些来自于其他组织,如胃,小肠黏膜,肺等处者;此外,在白细胞,脂肪细胞,乳汁中也可测到脂肪酶活性。脂肪酶可由肾小球滤过,并被肾小管全部回吸收,所以尿中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参考值:BMD浊度法(30℃):成人:30~109U/I.

>60岁:18~180U/L.

滴定法:0~0.7U/ml 1.5U以上有意义。

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可用于胰腺疾病诊断,特别是在急性胰腺炎时,发病后4~8h内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24h达峰值,一般持续8~14天。脂肪酶活性升高多与淀粉酶并行,但可能开始升高地时间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升高的程度更大。有报告患急性胰腺炎时脂肪酶比淀粉酶更敏感和特异,因而认为脂肪酶活性升高更有诊断意义,最好是同时检测淀粉酶和脂肪酶。因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在疾病的后期测定可能更有意义。

此外血清脂肪酶升高也可见于急腹症、慢性肾病等,但患腮腺炎和巨淀粉酶血症时不升高,此点与淀粉酶不同,可用于鉴别。

测定脂肪酶可用橄榄油或三油酸甘油酯做底物,脂肪酶只作用在脂-水界面,因此,所用之底物必须呈乳胶状态,其反应速度将随乳状液之分散度(表面积)而增加。由胰腺分泌的共酯酶连于胆酸盐表面,形成共酯酶-胆酸盐复合物,再附着于底物表面,这种形式的底物和脂肪酶有很高的亲和力。

虽然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比较特异和灵敏,但以前由于方法学问题,未得到临床普遍应用。现已有试剂盒供应,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实验六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进入实验室要注意的问题 安全第一,在实验室中使用挥发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以免发生中毒事件;不得在实验室中随意使用明火,因为实验室中有许多易燃易爆药品,使用明火可能引起火灾或引发爆炸事件;不得在实验室吃东西,实验结束后也应将手洗净再吃东西。在实验室中不得嬉戏打闹,更不得用实验药品互相开玩笑。实验中使用药品应尽量节约,不得浪费药品,未使用完的药品因倒人废液缸或指定的容器中,切不可倒入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试剂。实验完成之前不能离开实验室,如有特殊原因要离开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才能离开。每个实验台内的各种仪器的摆放顺序要牢记,离开实验室前要将仪器按顺序摆放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一.实验目的 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及临床意义,并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中,联合脱氨基为大多数氨基酸的主要代谢方式,通过转氨基作用与氧化脱氨基的作用偶联而完成。本实验以丙氨酸和 ā-酮戊二酸作为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的底物,利用内源性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在一定条件及时间作用后来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含量来确定其酶的活力。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条件溶液中呈棕色,基吸收光谱的峰为439-530nm,可用于测定丙酮酸的含量。 ā--酮戊二酸与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相应的苯腙,但后者在碱性溶液中的吸收光谱与丙酮酸二硝基苯肼稍有差别,在520nm波长处 ā--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远比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为低,因此在520nm处吸光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中的丙酮酸和 ā--酮戊二酸的摩尔比基本上呈线性关系。故可籍此可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三、实验器材 容量瓶100ml 4个500ml 2个;电子天平;玻璃棒;研钵;试管5支;试管架;移液管0.5ml 2支;1ml 2支;5ml 1支;滴管1支;分光光度计,比色皿4个; 四.实验试剂 1标准丙酮酸溶液:准确称取纯化的丙酮酸钠62.5mg,溶于100ml 0.05mol/L H2SO4中,现用现配。 2、谷丙转氨酶底物:称取0.90g L-丙氨酸,29.2mg α-酮戊二酸,先溶于pH7.4 0.1mol/L 的磷酸缓冲液中。然后用1 mol/L NaOH 调节pH到7.4,再用pH7.4 0.1mol/L的磷酸缓冲液定容到100ml,贮存于冰箱中,可使用1周。 3、0.1mol/L pH7.4磷酸缓冲液:称取13.97g K2HPO4和2.69g KH2PO4溶于蒸馏水中,定容到1000ml。 4、0.02%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0mg 2,4-二硝基苯肼溶于少量的1mol/L HCl中。加热溶解,用1mol/L HCl定容到100ml。(后经试验发现取20mg 2,4 - 二硝基苯肼,溶于7ml11.6mol/L的浓盐酸,再定容至100ml效果更好) 5、0.4mol/L NaOH :称取16g NaOH定容到1000ml。 6、0.9%生理盐水:称取0.9gNaCl,定容到100ml。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3-12-04 17:28 发表者:张涛23219人已访问 一、谷丙转氨酶(ALT): 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 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37μ/L,当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ALP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 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脂肪酶活检测原理及方法

脂肪酶活检测原理及实际方法:一、 原理以及标准曲线做法 1. 对硝基苯酚酯( 4-Nitrophenyl ester )是 脂肪酶水解活力测定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底物,脂肪酶水解其产生pNP(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在410nm 下有吸光值,且灵敏度很高。 2. 所需试剂有: CAS 碳链长度出货号价格名称830-03- 5C2N8130-1G ¥462 对硝基苯乙酸酯2635-54-9 C4 N9876-1G¥570 对硝基苯丁 酸酯 1956-10-1 C821742-1G-F ¥487 对硝基苯辛酸酯 1956-11-2 C12 61716-1G ¥435 对硝基苯月桂酸酯 1492-30-4 C16 N2752-1G ¥379 对硝基苯棕榈酸酯 14617-86-8C18 N3627-1G¥对硝基苯硬酸脂 全部为色谱纯试剂,购于sigma 公司 3. 标准曲线绘制: a. 标准对硝基苯酚母液(2mM ,2mmol / L): 称取的对硝基苯酚(p-NP)溶于100ml 的溶液B(即不同pH 的缓冲液) ,置于棕色试剂瓶内,4℃冰箱保存。 方法一: b.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的对硝基苯酚母液(2mM) ,用溶液B(即不同pH 的缓冲液)稀释至4ml ,分别测定在410nm 处的吸收值。以对硝基苯酚浓度x(对应浓度分别是,,,,,,单位:mM ) 为横坐标,吸光值y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方法二:全部对硝基苯酚经过与测酶活相同的处理,获得吸光度。 b.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0、、、、15、、30、45μL的对硝基苯酚分别加入、、、55、、40、、μL的异丙醇和 (全部都是)的溶液B,40℃15min,95%乙醇,10000r / min ,3min ,测出标准曲线。

实验七尿淀粉酶活性测定

实验七尿淀粉酶活性测定 淀粉酶(AMY或AMS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水解淀粉,它随机地作用于淀粉分子内的 a—1, 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寡糖及糊精。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有胰型(P型)和 唾液型(S型)及其亚型同工酶组成,P型淀粉酶主要来源于胰腺,S型淀粉酶主要来源于唾 液腺。正常淀粉酶因分子量小,故可从肾小球滤过而由尿中排出。 【目的】 1、验证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2、观察淀粉及其水解产物分别与碘反应呈现的颜色变化。 【原理】血清及尿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胰腺和唾液腺,正常血清与尿中有一定活性。 Winslow 氏法测定尿和血清中淀粉酶活性是将试样作等比稀释,观察一系列试样在规定的 37C、30分钟的条件下,恰好能将0.1%淀粉溶液1ml水解(指加入碘液后不再呈蓝色)的 酶量定为淀粉酶的一个活性单位,乘以尿的稀释倍数,即可得知每项ml 尿液中的淀粉酶活性。 【器材】 试管(10mn X 100mr)、试管架、电热恒温水浴箱、吸管、洗耳球、滴管。 【试剂】 1 、 9%NaCl 2、0.3%碘液 3、0.1%淀粉溶液 【操作】 1 、准备尿液(自备)。 2、取 10支试管,编号,用吸管向管中加入0.9%NaCl 1ml。 3、用1ml吸管(注意应用刻度到头的)向第一管加尿液1ml,混合,再将试管中的液 体吸起,然后任其流回试管,如此重复三次,以便全管混匀,并借此冲洗吸管内壁。吸出此混合液1ml 移入第二管中。 4、用同法处理第二管使之混匀,并取出1ml 置于第三管中。依此类推,如此继续稀释 至第九管后,吸出1ml混合液弃之,这样既可获得分别含原尿液为1/2ml,1/4ml,1/8ml, ... 1/512ml 的不同浓度的尿稀释液。第十管不加尿液作为对照管。 5、从第十管起依次向各管迅速准确加入0.1%淀粉液2ml,迅速摇匀(是否充分混匀往

脂肪酶、淀粉酶测定方法

脂肪酶测定——采用p-NPP法 取0.5g样品,加去离子水10mL,40℃水浴浸泡2h,过滤。取滤液1mL于试管中,加入pH8.0缓冲液3mL和1mmol/L p-NPP溶液0.1mL 于40℃下精确反应3min,迅速置于冰上终止反应。在波长405nm处测定吸光度值。对照管酶液用等体积去离子水代替,其余试剂相同。Npp标准曲线Y=0.287x+0.0861 (y:吸光度x:NPP浓度(umol/L)) 试剂配制: 1mmol/L p-NPP溶液:称取0.0378g pNPP,加入1mL曲拉通-100与5mL异丙醇,用Tris-HCL(pH8.0)定容至100mL。 pH8.0 Tris-HCl:50mL 0.1M tris碱溶液与29.2mL 0.1M HCl溶液混合,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淀粉酶测定 称取六神曲0.5g,研细,用20mL去离子水40℃浸泡1h,过滤。取2只250mL的碘瓶,各加入5%的淀粉液25mL,10mL醋酸钠缓冲液(pH4.5),10mL蒸馏水,摇匀,40℃水浴预热5min。A管中加入滤液5mL,准确反应1h,立即加2mol/L HCl 1mL终止反应,B管中先加入HCl,再加滤液5mL。2只碘瓶分别加入0.05mol/L碘液10mL,0.1mol/L氢氧化钠45mL,边滴边振摇,暗处放置20min,加入1mol/L 硫酸2mL,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无色。每份样品测定3次。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计算得淀粉酶活力。

淀粉酶活力是指1g六神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T=40℃,pH=5.0),1h 内催化可溶性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毫克数。计算公式: 淀粉酶活力=[c×(vB-vA)·M·N]/2×m·t 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浓度(mol/L),M为葡萄糖的摩尔质量(g/mol),N为酶液稀释倍数,V A为样品滴定值(mL),VB为空白滴定液(mL),m为六神曲的取样量(g),t为反应时间(h),淀粉酶活力单位为mg/(g·h) 。 试剂配制 pH4.5醋酸钠缓冲液:18g醋酸钠加9.8mL冰醋酸,定容至1000mL。1mol/L硫酸溶液:量取6mL浓硫酸,倒入适量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0.1mol/L碘液: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蛋白酶活力测定 称取六神曲1g,研细,加蒸馏水20ml,于40℃水浴放置1h,间断搅拌,过滤,滤液以磷酸钠缓冲液稀释1倍。取1mL稀释液置离心管中,于40℃水浴预热5min,加入预热的酪蛋白1mL,保温10min,立即加入0.4 mol / L 三氯醋酸2 ml,终止反应,继续置水浴中保温20 min,使残余蛋白质沉淀后离心滤过。取1 mL滤液,加入0.4 mol/L 碳酸钠溶液5 mL,福林试液1 mL,蒸馏水2 mL,摇匀,置水浴锅中,40 ℃保温显色20 min。以试剂溶液为空白,于763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在40℃时每1min水解酪蛋白产生1g酪氨酸的酶量,定义为1个蛋白酶活力单位。

脂肪酶活检测原理及实际方法:

脂肪酶活检测原理及实际方法: 一、原理以及标准曲线做法 1.对硝基苯酚酯(4-Nitrophenyl ester)是脂肪酶水解活力测定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底物,脂肪酶水解其产生pNP(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在410nm下有吸光值,且灵敏度很高。 2.所需试剂有: CAS 碳链长度出货号价格名称 830-03-5 C2 N8130-1G ¥462 对硝基苯乙酸酯2635-54-9 C4 N9876-1G ¥570 对硝基苯丁酸酯1956-10-1 C8 21742-1G-F ¥487 对硝基苯辛酸酯1956-11-2 C12 61716-1G ¥435 对硝基苯月桂酸酯1492-30-4 C16 N2752-1G ¥379 对硝基苯棕榈酸酯14617-86-8 C18 N3627-1G ¥2621.97 对硝基苯硬酸脂 全部为色谱纯试剂,购于sigma公司 3.标准曲线绘制: a.标准对硝基苯酚母液(2mM,2mmol / L): 称取0.02789g的对硝基苯酚(p-NP)溶于100ml的溶液B(即不同pH的缓冲液),置于棕色试剂瓶内,4℃冰箱保存。 方法一: b.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取0.02,0.04,0.06,0.08,0.12,0.16ml的对硝基苯酚母液(2mM),用溶液B(即不同pH的缓冲液)稀释至4ml,分别测定在410nm处的吸收值。以对硝基苯酚浓度x(对应浓度分别是0.01,0.02,0.03,0.04,0.06,0.08,单位:mM)为横坐标,吸光值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方法二:全部对硝基苯酚经过与测酶活相同的处理,获得吸光度。 b.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0、1.875、3.75、7.5、15、22.5、30、45μL的对硝基苯酚分别加入62.5、60.625、58.75、55、47.5、40、32.5、17.5μL的异丙醇和(全部都是)562.5的溶液B,40℃15min,95%乙醇,10000r / min,3min,测出标准曲线。

血尿淀粉酶临床意义

血、尿淀粉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贾思公 淀粉酶(AMY或AMS)全称是1,4-α-D-葡聚糖水解酶,催化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肺、肝、甲状腺、脂肪等组织亦含有此酶。 生理变异:成年人血中淀粉酶与性别、年龄、进食关系不大,新生儿淀粉酶缺乏,满月后才出现此酶,逐步升高,约在5岁时达到成年人水平,老年人淀粉酶开始下降,约低25%。 注意事项:血淀粉酶的检验结果与进食的关系并不大,因此检验前无需刻意空腹,但若有使用避孕药或者麻醉药等则可能使得测定的数值出现偏低的情况。 参考值:血清淀粉酶28—100u/L;尿液淀粉酶0—500u/L 临床意义: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和胰腺分泌,可通过肾小球滤过。 (1)血清与尿中淀粉酶升高:流行性腮腺炎,特别是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中淀粉酶显著增高。急性胰腺炎病人胰淀粉酶溢出胰腺外,迅速吸收入血,由尿排出,故血尿淀粉酶大为增加,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故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一般情况下,血清淀粉酶在增高频率以及程度上都不及尿淀粉酶检测,当血清活性淀粉酶回归常态后,尿淀粉酶活性仍然可以持续6天左右,这也是尿淀粉酶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高于血淀粉酶检测的原因所在。尿淀粉酶活性测定对于胰腺炎的诊

断非常有效,在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时更是如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血尿淀粉酶联合测定效果更佳。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血尿淀粉酶都有很高的敏感性。在遇到急腹症患者,特别是那些腹部持续剧痛,用解痉剂也无法缓解症状的病例,就应该及时给患者采取血尿点淀粉酶检测,如果病情不能确定,还可以采取CT 、B 超等手段辅助进行,早点确诊,以便下一步治疗。 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脓等血清淀粉酶均可升高,但升高幅度有限。肾功能障碍时,血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降低。 (2)血清与尿中淀粉酶降低:正常人血清中淀粉酶主要由肝脏产生,血清与尿淀粉酶同时减低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急性和慢性胆囊炎等。肾功能障碍时血清淀粉酶也可降低。 血尿淀粉酶对于胰腺炎的诊断虽然很有效果,但也会存在一定的诊断不出甚至误诊的几率。胰腺炎是最为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大多有持续性阵痛,与暴饮暴食和烟酒过度有一定关系。有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胆源性胰腺炎与急性肠胃炎临床症状极为相似,血尿淀粉酶也表现较高,容易误诊。胆结石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疼、恶心以及呕吐、发热。常态下,存留于胰液中的胰蛋白是在十二指肠里,它变成活性胰蛋白酶需要胆汁中的肠激酶激活,这样才能够去消化蛋白质。急性胰腺炎很多都是由胆石症引起的,所以急性肠胃炎和胆结石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胰腺炎,需要重点关注。 总而言之,血尿淀粉酶的坚持是当前诊断胰腺炎的主要手段,其有效

转氨酶试验

血清转氨酶测定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朱福英综述 【摘要】血清转氨酶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曾称为谷草转氨酶SGO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曾称为谷丙转氨酶SGPT)。是最常用的检测肝细胞坏死的血清特异性酶类试验。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转氨酶的基本概念,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肝功能试验;转氨酶 转氨酶试验仍是现今最常用的检测肝细胞坏死的血清特异性酶类试验,是临床判断有无肝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不同肝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检验指标。常用转氨酶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本文对于近年来转氨酶正常值范围的界定,转氨酶及其比值在各类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做一综述解析,从而有助临床医生对于转氨酶试验的合理应用和正确解释。 一、血清转氨酶概述 转氨酶(曾称为氨基转移酶)试验是最常用的检测肝细胞坏死的血清特异性酶类试验。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曾称为谷草转氨酶SGO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曾称为谷丙转氨酶SGPT)。其分别催化天冬氨酸和丙氨酸上的氨基转化生成酮戊二酸上的酮基AST:天门冬氨酸+ a-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 谷氨酸ALT:丙氨酸+ a-酮戊二酸= 丙酮酸+ 谷氨酸。人体内,ALT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和肾组织。因而,ALT的升高,并非肝病所特有的,当骨骼肌肉损伤时,也可测得血清ALT水平轻度升高。可同时检测AST以及肌酸激酶,从而确定ALT的升高是否来源于肝脏损伤[1]。 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间。如,心脏、骨骼肌、肾、脑以及肝脏。肝细胞中的AST存在于细胞胞浆与线粒体内。胞浆和线粒体中的AST为免疫原性不同的同工酶,其中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80%左右,而正常人血清中可检出的AST 为胞浆型。 任一时刻检测转氨酶的血清活性,反应该酶从组织内释放入血循环与其在血循环中被清除的相对速率。临床实验室,检测转氨酶水平的各方法均参考国际临床化学家联合会(IFCC)一级文献的参考方法(PRMP)。以计量酶催化反应所得产物-丙酮酸和草酰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 养生之道网导读: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是多少?谷草转氨酶是医学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指标,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那么,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起来了解下。 一、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 谷草转氨酶,又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英文缩写AST 或GOT,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一个健康人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13~35U/L(单位每升)。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组织细胞中,其中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血清中含量极少。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当肝脏发生严重坏死或破坏时,才能引起谷草转氨酶在血清中浓度偏高。 谷草转氨酶偏高,肝炎患者转氨酶数值老是居高不下,反映肝细胞炎症始终未停止,肝细胞肿胀、坏死等病变持续存在。测定血清中此酶含量可用以协助诊断疾病和观察愈后。 二、谷草转氨酶的检测结果意义: 1、显着增高:各种急性肝炎,大手术后。 2、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胆道阻塞性疾病。 3、轻度增高:进行性肌肉损害,胸膜炎、肾炎、肝炎等。

三、谷草转氨酶高的临床意义: 1、谷草转氨酶高可以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2、谷草转氨酶高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严重,甚至患者已经到了肝硬化的程度。 3、谷草转氨酶高更能反映肝细胞受损伤的严重程度。 四、影响谷草转氨酶的因素: 临床上,假如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过长、慢性化程度高、肝细胞实质损害重、预后较差者,通常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偏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小于1.0。 早期肝硬化(liver及肝硬化(liver患者也会表现谷草转氨酶偏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均在1.0以下。 健康人的谷草转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品,都可能使谷草转氨酶暂时偏高。 假如在检查肝功能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早餐时吃了油炸的东西,检查结果中谷草转氨酶可能就会超出正常范围。一个人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即检查他的谷草转氨酶水平,结果也可能会高出正常范围。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是多少了吧。体检时发现异常,最好再多做一次检查哦。

最新脂肪酶酶活测定方法

脂肪酶是一种特殊的水解酶,广泛地存在于动物组织、植物种子和微生物体中,是能水解甘油三酯或脂肪酸酯产生单或双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将天然油脂水解为脂肪酸及甘油,同时也能催化酯合成和酯交换的酶。其在轻工、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随着非水酶学和界面酶学的不断深入,脂肪酶应用也不断地扩展,被广泛应用于酯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化工合成中间体的选择性基团保护、高聚物的合成、肽合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脂肪酶在微生物中有广泛的分布。脂肪酶催化的反应是:甘油三酸酯+水→甘油二酸酯+游离脂肪酸→甘油酸酯+游离脂肪酸→甘油+游离脂肪酸。脂肪酶只能在异相系统,即在油-水界面上作用,对水溶性底物无作用,这一点在有机合成中合成手性中间体方面具有很多的优越性。 1 滴定法(参照国家标准,适用于脂肪酶制剂) 1.1 脂肪酶活力定义 为1g固体酶粉(或1mL液体酶),在一定温度的pH条件下,1min水解底物产生1μmol的可滴定的脂肪酸,即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g(u/mL)表示。 1.2 测定原理 脂肪酶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甘油,所释放的脂肪酸可用标准碱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pH计或酚酞指示反应终点,根据消耗的减量,计算其酶活力。反应式为:RCOOH+NaOH→RCOONa+H2O。 1.3 仪器设备 恒温水浴箱,移液枪,高速匀浆机,pH计,电磁搅拌器 1.4 试剂溶液 95%酒精 4%聚乙烯醇(PVA,聚合度1750±50):称取4g PVA,加蒸馏水80mL,沸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慢速搅拌,以免产生过多气泡,冷却后定容至100mL,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备用。 橄榄油(分析纯) 底物溶液:按4%聚乙烯醇:橄榄油=3:1比例混合,用高速匀浆机处理6min(分两次处理,间隔5min,每次处理3min)。 pH7.5磷酸缓冲液:称取十二水磷酸氢二钠39.62g,磷酸二氢钾1.96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调节溶液的pH 到7.5±0.05。 0.05mol/L氢氧化钠按GB/T601配制与标定。使用时稀释10倍。 10g/L酚酞指示液:GB/T603配制。 1.5 待测酶液的制备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简介 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不同的医院,生化全套检查的项目会有差别,但大致的项目不会相差太大。生化全套检查用途 1、用于常规体检普查 2、疾病的筛查和确证试验 生化全套检查是对身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身体情况的一 种了解,有时也可以检查出来潜伏的疾病,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就需要定期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防止病情突然发作,及时进行治疗。 生化全套检查项目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4.血清碱性磷酸酶 5.血清白蛋白测定 6.血清白蛋白测定

7.球蛋白 8.A/G 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 12.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13.ALT/AST 14.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15.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16.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7.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 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 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 21.尿素测定 22.肌酐测定 23.尿素测定 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 25.乳酸脱氢酶测定 26.血清肌酸激酶 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

29.钾测定 30.钠测定 31.氯测定 32.钙测定 33.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实验八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相关知识 1. 酶活力: 2. 酶活力单位(即酶含量的多少) 国际单位 习惯单位:谷丙转氨酶在37度与底物作用30min 后,能产生2.5ug 的丙酮酸者为一个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 3.转氨酶 4 谷丙转氨酶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转氨酶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 掌握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作用为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底物,利用内源性磷酸吡哆醛作辅酶,在一定条件下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酸的量来确定酶活力。 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丙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棕色,其吸收光谱的峰为439~530nm ,可用于测定丙酮酸的含量。 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生成相应的苯腙,但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光谱为与丙酸-2,4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有差别,在520nm 波长比色时,丙酸-2,4二硝基苯腙吸光度高出3倍。 在520nm 处吸光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的摩尔比基本上呈线性关系,故可以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三、实验器材、试剂、材料 1. 新鲜猪猪脏 2. 722型分光光度计、剪刀、吸管 3. 标准丙酮酸溶液;谷丙转氨酶底物;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0.02%2,4-二硝基 苯肼;0.4mol/L NaOH 溶液 2 + 辅基为磷 2 2 + + ‘ ‘

四、实验操作步聚 1.肝匀浆制备 (1)将猪肝脏用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称取肝脏0.25g,剪成小块,置于玻璃匀浆管内(或小研砵中),加入2.25ml预冷的pH7.40.1%mol/L磷酸缓冲 液,制成10%肝匀浆。(每四组1份) (2)吸取肝匀浆0.1ml于另一试管中,加入预冷的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 4.9ml摇匀,为稀释肝匀浆(稀释50倍)(每四组1份) 2.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每组做1份) 取试管4支按下表加液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2.每毫升稀释肝匀浆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谷丙转氨酶活力计算:规定酶在37度与底物 作用30min后,能产生2.5ug的丙酮酸者为一个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 3.每克肝脏谷丙氨酶的活力单位。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值分析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及临床价 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名患者,按照病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其他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和CT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轻度患者42例,中度患者73例,重度患者31例。通过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得出实验结论。结果: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明显低于胆源性和其他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脂肪酶浓度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两种指标的比值均相差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患者能够通过血清淀粉酶浓度来鉴别,而轻、中、重度患者则不能通过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来判定。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临床价值 1.前言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本次实验选取1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按照病因(胆源性、酒精性、其他)分为三组,又按照病情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分为三组,然后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现报到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146例患者,从患者的记录资料可见,患者的年龄为20~76岁,平均年龄 47.23±0.69岁,其中男性患者有86例(58.9%),女性患者60例(41.1%)。按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发展变迁与现状》所述的分类标准[2],按照病因将患者分为胆源性(51例)、酒精性(28例)、其他(67例)三组。另外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和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42例)、中度(73例)、重度(31例)三组。 2.2方法 在患者入院当天,医护人员立即采集患者的筋脉血液,利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液中含有的血清淀粉酶浓度(参考范围0~108U/L)、脂肪酶浓度(参考分为 23~300U/L),并分析两者的比值。 2.3观察指标 检测分析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浓度、脂肪酶浓度以及脂肪酶浓度/血清淀粉酶浓度。 2.4统计学分析 这次试验中,选择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来比较均数,用χ2检验来比较计量资料。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不同病因患者的分析结果

实验十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了解血清AL T测定方法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1、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氨基酸alpha-氨基转移到一种alpha-酮酸上的过程。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其实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alpha-酮酸的酮基进行了交换。结果是生成了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一种新的alpha-酮酸。反应由转氨酶和其辅酶磷酸吡哆醛催化。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的衍生物。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它们是肝炎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2、转氨酶活力的测定AL T作用于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基质,反应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丙酮酸可以与2,4 -二硝基苯肼定量反应生成丙酮酸苯腙,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可以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500nm)。 三、实验器材、试剂 1、仪器723型分光光度计 2、试剂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4),AL T底物液(含丙氨酸(过量),α-酮戊二酸)、2,4 -二硝基苯肼溶液,0.4mol/LNaOH 溶液,2umol/L丙酮酸标准液。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下表操作 置37℃水浴5min,各管加2,4-二硝基甲苯溶液1ml,混匀,再在37℃水浴放置20min,各管加0.4mol/L氢氧化钠2ml,混匀,10min 后,以对照组调零测A500.以各管吸光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ALT单位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血清ALT的测定 按下表操作 置37℃水浴20min,各加入0.4mol/L的氢氧化钠2ml,混匀,10min 后,以对照组调零,测A500。并在标准曲线上查ALT活力单位。 五、实验数据级结果 1、数据记录

脂肪酶实验方案

脂肪酶实验方案 富集培养基( %) :酵母膏0. 02 , Na2HPO4 0.35 , K2HPO4 0. 15 , MgSO4·7H2O 0. 05 , NaCl 0.05 , 橄榄油1. 0 , pH 7. 0. 溴甲酚紫筛选平板分离培养基 ( %) : 牛肉膏0. 5 , 蛋白胨1. 0 , NaCl 0. 5 ,葡萄糖0. 3 ,聚乙烯醇1. 0 ,橄榄油2. 5 , 琼脂1. 5 ;灭菌后加入过滤灭菌的溴甲酚紫(50 mg/ 100 mL) 0. 4 mL , pH 6. 0 ,7.0 ,8. 0. 种子培养基( %) :葡萄糖2. 0 , (NH4 ) 2SO4 0.5 , K2HPO4 0. 1 ,MgSO4·7H2O 0. 05 , 蛋白胨2. 5 ,橄榄油1. 0 , pH 7. 0. 发酵培养基( %) :蛋白胨2. 0 , 蔗糖0. 5 , 橄榄油1. 0 , (NH4 ) 2SO4 0. 1 , MgSO4 〃7H2O 0. 05 ,K2HPO4 0. 1 ,pH 自然 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将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上,于30 ℃,200 r/ min 摇床培养24 h,划线于溴甲酚紫筛选平板分离培养基上。观察已生长的菌落周围有无透明圈,有红色水解圈的菌落对应的菌株即为产脂肪酶菌株。 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1)产脂肪酶菌株发酵培养:将产脂肪酶菌液按1 %的接种量接入50 mL 发酵培养基中(250 mL 三角瓶) ,30 ℃,200 r/ min 摇床培养48 h; (2)上清液的制备:经6000 rpm/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用0.20 μm滤膜对上清液过滤除菌,滤液分装后-20℃保存待用; (3)(i)度法测定各菌株产酶相对大小:在pH7.5, 30℃条件下, 每分钟释放 1 μmol 对-硝基酚( ρ- nitrophenol) 所需的酶量, 定义为一个活力单位。脂肪酶催化对- 棕榈酸硝基苯酯分解产生ρ- nitrophenol, 在该过程中不断测定其光吸收值的变化。根据单位时间产生ρ- nitrophenol 的量来反应脂肪酶的活力。(本实验采用如下方法:分别向各菌株等量上清液中加入等量过量的对- 棕榈酸硝基苯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测定其光吸收值的变化,根据吸光值变化幅度确定产酶量大小。) [A液:16.5mmol/L的对硝基苯棕搁酸酯(p一NPP)的异丙醇溶液(冷藏,两周内使用)。B液:含有0.4%Trilonx一100和0.1%阿拉伯树胶的50mmol/L的Tris一HCI缓冲液(pH8.0)。测定时,将相应的A液与B液1:9混和,取100ul适当浓度的酶液加人900ul的上述混和液中,混匀,37℃反应10min后,用可见分光光度计(410nm)读取A值。在此反应条件下,对硝基苯的消光系数是1.46x105cm3/mol。1个单位的脂肪酶活力定义为每分钟分解p一NPP并释放出1umol对硝基苯所需的酶量。] (ii)平板法:采用三丁酸甘油脂平板鉴定法,鉴定板含2 %的三丁酸甘油脂乳化液和2 %的琼脂粉。取10μl粗酶液加入鉴定板上各小孔(直径0. 20cm) 中,特定温度下放置12h 后,通过水解透明圈的直径大小来测定脂肪酶酶活性大小。 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分别选用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玉米粉、糊精、玉米淀粉、大豆油、橄榄油为碳源(均为2 %) 进行发酵,以平板透明圈法测定其产酶情况。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脂肪酶与淀粉酶的临床意义 (源于丁香园)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较为严重的急腹症,其发病迅猛,病死率高。急性期胰腺炎和其他急腹症较难鉴别,且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因而急性胰腺炎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多有典型的腹痛、恶心、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每一天都有很多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用于评估腹痛患者,甚至是常规生化检查的一部分。 血清淀粉酶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急性胰腺炎酶学诊断指标之一,优点是技术简单,容易获得,灵敏度高。脂肪酶存在于胰腺腺泡内,当患者发生胰腺炎时,腺泡出现损伤并致使脂肪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血清中脂肪酶含量升高。脂肪酶作为胰腺组织分泌的消化酶,在胰腺疾病的特异性较淀粉酶高,可作为胰腺疾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指标。 然而在平常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的血清淀粉酶升高而脂肪酶活性不升高;有的脂肪酶活性升高而血清淀粉酶不升高;有的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升高却不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所有这些叫检验人员和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因为解释这些测试结果可能非常困难。 血清淀粉酶和/ 或脂肪酶正常,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吗?胰腺急性炎症和自身消化导致淀粉酶和脂肪酶的释放,血液中的水平升高。出于这个原因,在急性腹痛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水平正常通常会排除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诊断急性胰腺炎脂肪酶阴性预测值非常高(≥95%)。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胰腺炎的诊断却可能极具挑战性。急性胰腺炎时,患者可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发现,19%~32%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因此,单纯检测血清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报道指出,伴高甘油三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不升高,其原因是不确定的,最有可能是某些血清因素抑制了酶的活性。急性酒精性胰腺炎也常常有正常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单纯依靠高淀粉酶血症,对于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诊断是不合理的,应该放弃。在急性胰腺炎时正常血清淀粉酶可以见到,但正常血清脂肪酶是极其罕见的。Shafqet 等报告了首例氢氯噻嗪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正常脂肪酶。Shah 等认为,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常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应该被予以接受。急性胰腺炎时表现为正常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可出现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量胰腺坏死、胆石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及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患者等疾病中。重症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大量坏死,胰腺腺泡严重破坏,淀粉酶生成很少,脂肪酶不能再分泌,导致血淀粉酶/ 脂肪酶反而可能不高。正如肝衰竭时转氨酶进行性下降一

粮食脂肪酶活力、脂肪酸及其组成测定

粮食脂肪酶活力、脂肪酸及其组成测定 试验方法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参考文献(Aizono et al.,1973)的方法。准确称取6.00g糙米粉,加入Tris-HCl (pH7.5)定容至25mL,振荡均匀,置于4℃下浸提1 h,然后于4℃下10000 r/min 冷冻离心15min,过滤。取滤液l.5mL于试管中,依次加入l mL 0.5 mol/L KCl,l mL 5 m mol/L CaCl2,0.5mL Tris-HCl (pH7.5),然后置于37℃恒温水浴摇床中保温10 min,加入l mL三乙酸甘油酯在37℃恒温水浴摇床中震荡反应l h,沸水浴灭酶10min。以酚酞-乙醇为指示剂,采用0.05 mol/L NaOH滴定至微红,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V。 脂肪酶活力定义为: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每分钟消耗0.05 mol/L NaOH 0.01mL为1个酶活力单位U。 酶活力(U) = (V-V0)×l00 / t 其中:V为样品所消耗NaOH的体积(mL),V0为空白消耗NaOH的体积(mL),t为反应时间(min),100为NaOH体积转化为酶活力单位的系数。数据处理以每克绝干糙米中脂肪酶活力进行分析。 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参考GB/T15684-1995的方法。准确称取5.00 g糙米粉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无水乙醇在25 ℃恒温振荡10 min,过滤。取25 mL滤液用标准KOH-乙醇溶液滴定。以每100g绝干稻谷消耗的KOH毫克数表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糙米粉10.00g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氯仿-甲醇溶液(体积比为2:l),用均质机均质20s,然后用5mL氯仿-甲醇溶液洗涤均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