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浅谈蔡格尼克效应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浅谈蔡格尼克效应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浅谈蔡格尼克效应

XX学院期中论文

题目浅谈蔡格尼克效应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2)

一、实验背景 (3)

二、应用结论 (4)

三、心理试验 (5)

四、相关案例 (6)

五、原因解释 (7)

六、避免措施 (8)

七、教学启示 (9)

参考文献 (10)

内容简介: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或称为“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字:蔡戈尼效应驱动力刺激强度思考力

实验背景

1927年,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戈尼效应。

结论应用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是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心理试验

蔡格尼克做了一个试验,命令被测试者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未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 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于1,则两种工作的

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未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这个现象心理学称之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相关案例

信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显了,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的信不理?或者,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对大多数人来说,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人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泰克医生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

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

原因解释

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有人认为

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但如果我们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第一种是允许其完成,第二种是我们中途加以阻止使它们最终没有完成,第三种是中途加以阻止后我们再让其完成。结果发现,人们对中途被阻止后再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要优于前两种情况。而这就不能用中途阻止所产生的情绪所致来解释了,或许我们可以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未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

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相对大。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还有继续完成它的趋势。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较为深刻。

工作和生活当中也是如此,你可能对于你目前正在做,但还没完成的事情记忆最深刻,对于已经完成的一些事情或许就不会给予太多关注了。其实这也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之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是电脑的内存一样,而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大脑则会有意地去遗忘。

避免措施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12月1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教学启示

强化记忆,是指通过加大刺激强度和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程度来提高记忆牢度。其中首次感知的程度很重要。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被烧伤过的儿童就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一般知识和日常事物,如同过眼烟云,而遇险的场景、受辱的情景和

自己用心思考写成的文章却终生难忘。其差别在于后者刺激强度大。俗话说:“经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丢丑。”这句话揭示了刺激强度与记忆牢

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容对大脑皮层的刺

激强度,可在班内分组搞成语顶针对垒赛。比如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

生说“离心离德”,女生紧接着说“德高望重”,男生再紧接着说“重如

泰山”。如此下去,不许重复已经说过的成语,直至有一方被难倒为止。

记忆单词和惯用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一次严肃的考试,你很容易答出的题会很快忘记其内容,而很费劲儿

才答出的题或者没有答上来的题,会长时期不忘。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蔡

格尼克记忆效应”。根据这一原理,为提高记忆牢度,在学习上可采取自

问自答、相互提问、与人辩论、多做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强化记忆。?

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选择高效记忆时间来记忆新知识,也可以

收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英国有位学者对人脑进行测验后发现:上午8时,

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时思考力最敏捷;晚上8时,是

记忆力最强的时刻。?

另有心理学实验证明:当大脑接受不少复杂信息之后再记忆新知识,

会影响新知识的记忆,这叫做“前摄抑制”;记忆了新知识之后再接触其

他知识,容易对已学新知识的记忆产生干扰,这叫做“倒摄抑制”。前摄

仰制和倒摄抑制都会影响记忆效果。由此可见,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

记忆新知识,可以强化记忆。?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没有封闭的圆圈,交给孩子,告诉他这是个圆圈,孩子往往会用笔把没有封闭的口儿给封上。给孩子讲故事说:“唐僧取经

骑着一匹白龙驴”,他会马上更正说:“不对,是白龙马”。孩子上述心理,为“亲合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孩子有,大人也存在。听评书会上瘾,看戏剧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都是好奇心和“亲合心理”的反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奇心和“亲合心理”来强化记忆。比如:

通过先吊学生的胃口、先抛出疑点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记忆力可以看成是一种力,是矢量,有方向性。当注意力与记忆力相

重合、方向一致时,记忆效果最好,否则效果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根据

这一原理,教师应该注意通过风趣、幽默、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浅析网络消费者行为 摘要: 网上市场是一个虚拟市场,它是由一群上网的人口组成的,也被看成是一个不同分块的市场的集合。经过十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企业市场营销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同时消费行为的变化也必然要求企业制定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这些变化。在当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谁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谁就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取得主导地位。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对于企业适应新环境,更好的细分市场、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和方法、满足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入手,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特征和行为的变化、上网动机等的研究,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网络促销来吸引消费者,以达到扩大网络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的目的。 关键字: 网络消费者、消费需求、网络营销、购买动机、网上促销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及变化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在近代,由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消费者的个性被淹没于大量低成本、单一化的产品洪流之中。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所以,从事网络营销的厂商,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到产品的包装、运输、销售,认真思考这些差异性,并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论文

课程:消费者行为学 班级:10贸经一班 姓名:徐誉 学号:2010250099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经济进步,近几年内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通过近一周的实地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从目前中国的旅游消费情况来看,其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表现出大学生旅游消费已经在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消费心理分析 1.大学生对外出旅游考虑的因素较多 通过数据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外出旅游时,首先会考虑经济因素,其次会考虑时间因素,只有在经济与时间都充分,才会具体为外出旅游做准备,其中在面访调查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旅游是有计划有准备的,并不是因为一时的兴致起来就去旅游的。很多同学先计划旅游,然后为旅游准备资金,计划时间的安排。 2.大学生对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较大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年旅游消费费用在300元到800元之间,这是大学生对旅游消费支出比较认可与接收的价格,接近80%的学生平均每年都外出旅游一

次,从外出旅游的频率与消费程度来看,城市学生或家境较好的学生旅游的次数与消费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不会去旅游,而大学生对消费旅游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现在也有“穷学生消费旅游”一说,即学生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会选择边打工边旅游,这也是现在比较新颖的一种方式,很多同学也是选择先打工筹备资金,然后实现旅游目的的。 3.省外旅游远多于省内旅游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省外旅游的比省内的多了将近一倍,有人反映的是 省内的旅游比较单调,而省外带来的是更多的新鲜感,可以增长更多的见识,也顺便在旅游之际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并可由此看出大学生不仅仅是在对旅游进行表面上的享受,也在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省内旅游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4.旅游喜欢选在寒暑假 寒假和暑假给学生更多更充实的时间去浏览各地的名山好水、风土人情,而时间又是大家主要的选择。平时大家都要把时间花在学习中,没有那么多的空闲出去游玩。放假的长时间给大家带来了充实丰富的时间,也可以更好的和各地的朋友一起去旅游,身心在放假的时候也得到更多的放松,可以无忧无虑的去游玩。更多的学生选择在寒暑假期间进行旅游,除了时间充裕,更多的学生放假时间相似,相约而行也是选择在此期间的因故之一。同时,放假期间不会有太多的学业压力,更可以身心放松,无忧无虑的旅游,浏览各地的名山好水、风土人情。 二.消费行为分析 1.倾向于结伴而行 大部分学生爱好旅游,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更愿意依照自己的方式去计划 行程。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他们更愿意与熟识的人结伴旅游,从调查可以发现有超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49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49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大小常性测量器测定大小常性的原理是 (分数:2.00) A.比配法√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衡法 解析:解析:大小常性测量器是用比配法原理来测定大小常性的仪器。此仪器一般有两件,每一件都有一个可调面积的等边三角形放在立柱上,立柱的高矮可以调节。测定大小常性时,主试把一个三角形放在原处,把三角形的高调到一定的尺寸,要求被试调节近处三角形面积,使之与原处三角形的面积看起来相等,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高之差,计算大小常性系统。因此本题选A。 2.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分数:2.00) A.平衡法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均差误法√ 解析:解析: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是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的感觉阈限和估计面积的仪器。因此本题选D。 3.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 (分数:2.00) A.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 B.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 C.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反复配对 D.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 解析: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经过反复配对,不管条件刺激是什么,最终都能够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A。 4.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华生 解析:解析:在桑代克的研究中,猫被放入迷笼中,猫逃出去就会得到食物,经过反复,猫的正确反应越来越多,错误反应越来越少。桑代克提出猫形成了工具性的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A。 5.斯金纳通过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 (分数:2.00) A.个体的自发行为后获得强化刺激√ B.环境刺激与随后的反应形成联系 C.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形成联系 D.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形成联系

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重定向自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编辑]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种称为积极期望的态度是赢家的态度。事前就期待你一定会赢,而且坚守这种看法,因此,只要你充满自信的期待。即使你期待时所把持的资料是不正确的,你仍然会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在我们生活中,父母亲对我们的期望,老板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别人的期望,特别是对儿女、对配偶、对同事、部属的期望,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都是对我们生活是否愉快是有重大影响的期望,假如你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事情发生”。这个练习就会改变你的整个态度,使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自信与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 就会出现。

[编辑] 皮格马利翁效应由来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后人就把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4241276 孙嘉旸 问题概述: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一般来说要经历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而学生群体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表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前端,研究和分析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一般来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点为: (1)消费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消费学生人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消费的不平衡; (2)消费的多样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而且其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消费的多样性一方面受其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因而在消费层次、消费的数量等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寻求多样性是由于需求强度的不同和需求层次的多样性而产生。 (3)消费的主导性。大多数学生人群的消费都是在满足生活消费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学习消费,以必要的娱乐消费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生活。

正文分析: 一、当代学生人群消费行为特点 (一)理性消费 1.合理计划。在费用开支上,有统计数据得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学生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学生整体,学生的超前消费只是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2.理性消费。在购买商品时,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数据表明,学生们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二)前沿消费 学生群体是年轻的群体,喜欢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排在学生购买首位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是否会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导向性较强 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刘新明 朱 滢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1)   摘 要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指的是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编码条件。自我对记忆的促进作用,存在多种理论解释,最主要的有: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以及双过程说。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为应用脑功能成像技术对自我进行脑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情节记忆的HERA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目前,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同文化差异研究相结合,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自我,自我参照效应(SRE),R/K判断,HERA模型。 分类号 B842.3  自我是一个独特的结构,具有独特的动机和情感上的含义。在心理学史上,自弗洛伊德开始,自我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解释临床和社会心理现象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我不单对情绪的产生和动机的发动起重要的作用,它还是个人信息的组织者和加工过程的一部分,对认知有直接影响。1977年Rogers等人发现,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成绩比其他编码条件好。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简称SRE)[1]。此后,涌现了大量的验证性研究以及对其心理机制的研究,使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一度成为热点。最近几年,自我参照效应与脑功能成像技术相结合,在自我的脑定位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而最近的研究发现文化对自我参照效应有重要的影响。  1 SRE的主要研究范式 1.1 经典SRE研究范式  自我参照效应的经典研究范式与传统的记忆加工层次研究范式类似。一般分为学习和记忆两个阶段,或者在两个阶段之间加入干扰任务。Rogers等人[1]最初的研究范式是选用40个人格形容词为实验材料,被试分成结构组,韵律组,同义词组和自我参照组(简称自我组),分别给每组被试呈现相应的问题,引导被试进行相应的加工(各组具体任务操作见表1)。最后,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表明,自我组的记忆成绩优于包括语义加工在内的其他3种编码条件,即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  继Rogers等人的研究之后,大量的研究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进行了验证。这些研究所采用的范式与Rogers等人最初的范式不完全相同,因此不但在更广的范围内证实了自我参照效应的存在,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SRE的经典研究范式。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自我参照任务的对照任务除语音、语义加工外,加入他人参照任务(other-reference task, 收稿日期:2001-09-18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趣味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 (2) 2、服从实验 (3) 3、竞争实验 (5) 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6) 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7) 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8) 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9) 8、“迟延满足”实验 (10) 9、“感觉剥夺”实验 (11) 10、情绪实验 (12) 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13) 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15) 13、印刻实验 (16) 14、视崖实验 (17) 15、霍桑实验 (18) 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20) 17、蔡格尼克效应 (22) 18、责任分散效应 (23) 19、习得性无助实验 (24) 20、证人的记忆 (25) 21、如何表扬孩子? (26) 22、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哪一个更客观? (27) 23、用绿墨水写红字 (28) 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9) 25、“见钱眼开” (30) 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31) 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32) 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33) 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4) 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35)

1、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论文格式和范文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网络游戏消费者行为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2010030281042 指导教师曹雨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欲望与效用 (1)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三、消费者剩余 (3) 四、鸣谢 (4)

[摘要]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通过玩家的活动,网络游戏中与游戏外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反映了很多经济规律。本文笔者就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游戏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及需求状态,初步研究分析了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 [关键词] 网络游戏边际效用消费者剩余 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普及, 网络游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而对于我们个人消费者而言,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休闲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工作节奏较快的城市,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游戏来交友和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本文中,笔者就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游戏中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一、欲望和效用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归宿是效用,对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也不例外。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是一种心理现象。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欲望是有层次的,当人们较低层次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新的欲望,因此人们的欲望是多种多样而且是无限的。笔者认为,在对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时,应该包含两个体系:一是从游戏外部来看,消费者对网络游戏的需要的欲望;二是从游戏内部来看,消费者对网络游戏内虚拟物品及虚拟现象的需要的欲望。 效用是指网络游戏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它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并且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效用除了具有主观的特点之外,在伦理上还是中性的,即衡量是否有效用只需要看它是否满足人的欲望,而并不需要评论这个欲望是好是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个中性的环境中,通过效用分析来研究网络游戏的消费者行为。 同样的,对应欲望的体系划分,我们将欲望实现的满足感——效用也分成两个层次:一是从游戏外部来看,获得游戏时间的效用;二是从游戏内部来看,获得虚拟物品或产生虚拟现象的效用。这两个层次的效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无论怎么划分,效用最终都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那个参与游戏并操作游戏中角色的消费者,并且第一层次的效用是第二层次效用实现的基础,第二层次的效用实现又会刺激

关于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我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 摘要:奢侈品在我国市场的销售表现越来越好,随着全球奢侈品抢滩京沪等大都市意味着我国成为国际大牌关注之地,可以说,我国的奢侈品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奢侈品在我国极具发展潜力,如何把握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实施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奢侈品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奢侈奢侈品新式奢侈品牌延伸 “奢侈”一词来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是指“极强的繁殖力”,这种极强的繁殖力通过“奢侈生活”、“奢侈品”和“奢侈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现在,奢侈是一种时尚,奢侈已经成为自由个性的象征,奢侈是一种满足身心享受最高境界的消费文化,是一种表现身份识别的与众不同的符号。不仅如此,“现代奢侈品会给予全球社会更多的发展动力,比大众产品更强烈地改变着全球社会”,因为奢侈能够创造财富,奢侈观念和奢侈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一我国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调查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到40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至70岁之间。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追求财富和成就的观念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更被认同,这些年轻人会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在奢侈品消费者的性别构成方面,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为男性。但由于现在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独立性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尤其成为服饰、香水、珠宝等个人奢侈用品的消费主力军。1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已有部分富裕阶层的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逐渐理性化,向西方成熟消费理念靠拢”,表现为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享乐体验多于其象征价值,不再一味追求地位炫耀和虚荣。第二类是“透支”奢侈者,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虽然中国人平均收入不高,相比美国属于较为贫穷的国家,但地位消费并不仅仅为富余阶层所特有。在研究中发现“在今天的中国,只有一小部分雷达表是戴在真正的高收入白领的手腕上,而大多数雷达表则是被出租车司机、农民和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拥有,中国人在尚未完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的时候,就存在着炫耀消费的需求。2我国奢侈品市场中国奢侈品市场与成熟市场相比的显著不同还体现在奢侈品的消费形态。在中国,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和送货上门的宅配服务等。相比欧美消费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生产商和原产国,喜欢购买高公众知名度、有明显可视的品牌logo和从国外原装进口的奢侈品,而很少光顾不熟悉的、在国内不具有知名度和“made in china”的奢侈品。谁是奢侈品的生产商、奢侈品的品牌是什么,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送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用途之一。在中国奢侈品被看作是最好的礼物,礼物交换是东方人获取奢侈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奢侈品被东方人看作尤其适合拿来作为礼物,因为赠送昂贵的奢侈品既可以使收礼物的人感觉受到了尊敬,也能够体现送礼之人的地位和能力。研究发现在中国的奢侈品购买人群中,除了上述两类奢侈品消费者之外,还存在着一些购买奢侈品却并不“消费”的送礼者,这类人自身衣着未必昂贵,但却不惜耗万元购买名牌衣物饰品以作为足够体面的礼物。3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方面在购买奢侈品的渠道方面,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几乎人人都有能力购买某些奢侈品,导致奢侈品随处可见。在超市里,人们甚至也可以买到最顶级的美食,甚至还可通过网上和电话订购。而在中国,购买奢侈品代表的是财富和社会地位。全球各大奢侈品商家在中

【04】心理学专项1

2019【非统考】题海冲刺营 心理学专项1 一、单选题 1、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时,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现象。 A.兴奋B.负诱导C.正诱导D.抑制 2、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触B.神经元C.反射D.反射弧 3、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射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望梅生津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4、人的“生命中枢”是指()。 A.后脑B.脊髓C.前脑D.延髓 5、针对课堂上开小差同学,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 6、下列对注意的解读正确的是()。 A.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B.“一边听课,一边写笔记,一边心记忆”反映了注意的转移 C.多媒体课件必要的动画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因为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D.教师巧用课堂穿插艺术,旨在实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 7、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的()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8、老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利用()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A.刺激的强度 B.刺激的变化 C.刺激的新颖性 D.刺激的对比 9、研究表明,青少年记忆的高峰时期为()。 A.小学高年级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0、有预定目的,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1、研究表明,国际象棋大师看一个棋盘,看5秒,能记住20多个棋子及其位置,而新手看5秒只能记住4个左右。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A.专家有敏锐观察力 B.专家有强大的短时记忆能力 C.专家能知觉较大的有意义刺激模式 D.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12、上课时学生既要听教师讲课,又要记笔记,还要看实验演示或幻灯片等。但所有这些行为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因此,他们的注意是()。

管理学定律

管理学定律 管理定律A L续 安慰剂效应卢维斯定理 阿尔巴德定理蓝斯登定律 暗箱模式蓝斯登原则 阿尔布莱特法则垃圾桶理论 阿姆斯特朗法则蓝柏格定理 阿什法则雷鲍夫法则 艾奇布恩定理懒蚂蚁效应 阿罗的不可能 定理牢骚效应 艾德华定理洛克忠告 艾科卡用人法则拉图尔定律 阿伦森效应鲁尼恩定律 暗示效应拉锯效应 安泰效应M 氨基酸组合效应木桶原理 B 墨菲定律

彼得原理蘑菇管理定律 不值得定律马太效应 贝尔效应名片效应 保龄球效应米格—25效应布里特定理马蝇效应 比伦定律末位淘汰法则 柏林定律麦克莱兰定律 巴菲特定律目标置换效应彼得斯定律梅考克法则 白德巴定理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毛毛虫效应 伯恩斯定律摩尔定律 布利斯原则木桶歪论 名人效应 拜伦法则N 冰淇淋哲学鲶鱼效应 比林定律南风法则 邦尼人力定律尼伦伯格原则

玻璃天花板效应凝聚效应巴纳姆效应纳尔逊原则 半途效应希尔十七项 成功原则 贝尔纳效应鸟笼效应 贝勃规律O 边际效应奥卡姆剃刀定律菠菜法则奥格威法则 标签效应奥狄思法则 杯子理论奥美原则 弼马瘟效应欧弗斯托原则搬铁块试验P C 螃蟹效应 长尾理论帕累托法则 刺猬法则帕金森定律 长鞭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磁石法则破窗效应 磁力法则皮尔斯定律 蔡戈尼效应皮京顿定理 从众效应皮尔·卡丹定理权威效应披头士法则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攀比效应

超限效应Q 全球化链条定律群体压力 传染效应乔布斯法则 参与定律犬獒效应 成事定理青蛙法则 拆屋效应乔治定理 出丑效应秋尾法则 D 强手法则 多米诺骨牌效应齐加尼克效应达维多定律情绪效应 倒金字塔管理法R 定位法则热炉法则 大荣法则柔性管理法则 杜利奥定理儒佛尔定律 杜根定律洛克定律 迪斯忠告人性定理 灯塔效应|锐化效应 达维多夫定律S 德尼摩定律三强鼎立法则 杜嘉法则手表定律 杜邦定律水坝式经营法 登门槛效应首因效应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及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一、期末论文主题请围绕以下议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论文,也可自选。 1、师大新校区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研究 日常餐饮消费(食堂和小摊贩使用者比较研究)日常购物地点选择(校内超市和校外大型超市的比较研究)网络购物(男生与女生消费差异比较研究)请客吃饭中的就餐点选择(食堂和校外饭店的比较研究)服装品牌的选择倾向(本土品牌和洋品牌选择比较研究)追星及名人崇拜与消费(大学粉丝群体的特点研究)大四与大一同学的消费差异研究 手机品牌消费研究电脑品牌消费与DIY 消费的差异研究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差异研究 2、师大新校区具体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快餐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超市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电信CDMA (天翼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保健牙膏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DIY 电脑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考研培训班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书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自行车修理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服装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网络商店营销策略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23、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4、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二、期末论文要求 要求在调研基础上展开论文创作。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味道及应用性,能体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并自觉运用本学期消费者行为学习中讲过的理论。

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回忆经验为特征的R反应(“记得”)上。其研究范式主要有经典范式、自传体提取范式和R/K范式。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存在多种理论解释,最主要有:精细加工说、组织加工说及双过程说。影响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参照他人的亲密程度、回忆方式、个体差异、刺激材料的性质。 西方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参照的记忆成绩优于参照母亲的记忆,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得到参照父亲和母亲的记忆与自我参照有同样好的成绩,显著优于参照名人的记忆,并且父母之间元差异。这支持了独立型/依赖型自我概念模型中的东方文化下的自我概念包括父母的观点。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安德鲁·杰克逊,曾经于1837年出任美国总统。在他妻子死后,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地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杰克逊因此认定他必会死于同样的症状,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 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地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他的朋友走到他身边。 “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问。 “因为,”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可是,先生,你刚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不要以为这种错误的恐慌只会出现一位垂垂老去的人身上,实际上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一种“记

洞察力:人际敏感与群际敏感

洞察力:人际敏感与群际敏感【针对痛点】 1、不知道如何理会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 2、不知道如何理解组织:包括潜规则、惯例、权力分配与运作 3、不知道如何预测人、事的发展趋势 【培训后感受与关键收获】 ?感受:理解是享受 ?知道:如何人、组织都有行为惯性 ?掌握:分析、理会行为背后的动机的方法 ?掌握:理解组织的方法 ?掌握:根据理解预测人、事的发展趋势的方法 ?企业各层级管理者 ?专业HR从业人员 2天×6小时/天=12小时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实操法,游戏法,案例分析法 ?公司大门口的标牌 ?鱼池旁的标语 ?缄口的学员 ?开会的潜规则 ?车祸后请假的员工 ?求职业务经理的老板 ?才入职的副总 ?醉酒后的倾诉 ?42-6的裁员面临全体罢工的处置 ?海棠花会后的增员 分享与分析 ?您有观察的习惯吗 ?您依据什么分析一个人 ?什么时候是人最真实的时候 ?人为什么要伪装、掩饰 ?我们如何理解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人面前的不同表现?您根据什么分析一个组织 ?组织的潜规则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的惯例是如何形成的 ?组织的授权是如何形成的 1、行为惯性 ?行为的产生与持续 ◆行为背后的动机 ●情绪背后的动机 ●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后的动机●组织与企业背后的动机 ◆行为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意识型●无意识行为 ●潜意识行为 ●有意识行为 ?自主性行为 ?被动性行为 ◆行为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知行型●知行合一型 ●知行二元型 ◆行为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社会型●独自型 ●群组型 ●社会型

◆心智模式 ◆行为模式的养成 ◆行为的持续一贯性 ◆行为的中止 ◆行为的拐点 ?行为惯性产生的原因 ◆个人的行为惯性 ◆组织的行为惯性 ?为什么会保持行为惯性2、人际敏感与群际敏感概述?什么是人际敏感 ?人际敏感是如何获得的 ?什么是群际敏感 ?群际敏感是如何获得的 ?人的洞察要素 ◆价值观 ●奥尔波特的价值观类型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 ●格雷福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群际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态度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探索[摘要]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借助多样化教学平台,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和思路,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才能使授课效果更加理想,同时能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关键词]创新教学;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法[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146-02 2003年,我国教育部正式把消费者行为学规定为市场营销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主干课。该课程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如何提高消费者行为学的授课效果,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消费者行为学授课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特点

消费者行为学学科的独特特点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 1.1 课程的实践性强 消费者行为学是管理学中唯一一门可以使学生以双重身份来体验营销过程和消费行为的一门课程,每个学生都是既作为消费者存在,又要以营销者的身份和角度来分析消费行为。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许多企业制定营销策略和战略的前提,极强的实践性使得消费者行为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能深刻理解和感受消费者行为学的实践应用价值。 1.2 知识的多学科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开始关注消费者行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学成为一门涉及学科范围广、辐射领域多的新兴学科,因此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人口学等知识在消费者行为学中有很多体现,课程的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各学科间的关联性,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从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市场营销的兴趣。 1.3 对先修课程要求高

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研究论文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4-2015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4.9) 《消费者行为学》 主讲教师:李国林 学习中心:广东深圳宝安奥鹏学习中心[21]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何晓为学号:12093552790015 成绩:___________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中国网络购物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以某某商品为例 2、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口碑营销策略研究 4、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特征研究 5、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6、中国城市青年女性消费特征研究——以某某城市为例 7、中国大学生校园消费问题研究 8、消费者品牌忠诚问题研究 9、消费者信息收集方式的比较研究 10、基于动机冲突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要经过资料收集,编写提纲,撰写论文等几个步骤,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占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最终提交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2、正文:正文是论文主体,应占主要篇幅。论文字数一般在2500-3000字。论文要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有独立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他人观点要注明出处,论文正文数字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1)①。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3、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清楚参考文献附录(不少于3个),参考文献要注明书名作者、(文章题目及报刊名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序号使用〔1〕〔2〕〔3〕……。参考文献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论文

基于网络消费行为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电子商务是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产物,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们网络购物人数已接近1亿人,到今天2011年网购人数更加庞大。网购用户中,大专及以上用户比例高达85%。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86.5%的在校学生有网购的经历,其中有54%的学生有每月至少网购一次。淘宝,卓越,当当这写购物网址对于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网购,已经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下面,我就网络消费的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消费消费者营销 当今的网络消费者普遍特征: 1. 年轻 2. 时尚、品味高 3. 收入中或高 4. 有想法 5. 注重自我 6. 头脑冷静,擅长理性分析 7. 对新鲜事物好奇、敏感 8. 好胜而缺乏耐心 以上这些特征,不仅可以用来总结网络消费者,同时可以用来总结当代的70、80年代人。对于这样的一个充满个性的消费群,那么他们的消费行为又有什么特征呢? 一.不同性别不同消费方式,无论是在网络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的消费方式都是不同的。 1. 相对而言,男性在消费时要理性一些;而女性则要感性些,冲动些。男性在买东西的时候大多已经把商品的价格,质量,性能等信息都掌握了;而女性更偏向与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下意识地放入购物车。 2. 男性在购物的时候自主性较强;而女性则体现出依赖性,喜欢多多咨询其他人的意见。 二. 收入决定消费,价格是个信号弹。 资料显示,收入越高,网络消费的次数越多。那么,收入高的这样一群消费者都是些什么样的消费者呢? 首先,受过高等教育。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了解互联网方面越丰富,同时也就越

消费者行为论文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5-2016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6.2) 《管理经济学(一)》 主讲教师:卿志琼 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甘兵学号:13092555892840 成绩:___________ 消费者行为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经济进步,近几年内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通过近一周的实地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从目前中国的旅游消费情况来看,其中大学生所占比例,表现出大学生旅游消费已经在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消费心理分析 1.大学生对外出旅游考虑的因素较多 通过数据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外出旅游时,首先会考虑经济因素,其次会考虑时间因素,只有在经济与时间都充分,才会具体为外出旅游做准备,其中在面访调查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旅游是有计划有准备的,并不是因为一时的兴致起来就去旅游的。很多同学先计划旅游,然后为旅游准备资金,计划时间的安排。 2.大学生对旅游消费支出比重较大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年旅游消费费用在300元到800元之间,这是大学生对旅游消费支出比较认可与接收的价格,接近80%的学生平均每年都外出旅游一次,从外出旅游的频率与消费程度来看,城市学生或家境较好的学生旅游的次数与消费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不会去旅游,而大学生对消费旅游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现在也有“穷学生消费旅游”一说,即学生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会选择边打工边旅游,这也是现在比较新颖的一种方式,很多同学也是选择先打工筹备资金,然后实现旅游目的的。 3.省外旅游远多于省内旅游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省外旅游的比省内的多了将近一倍,有人反映的是省内的旅游比较单调,而省外带来的是更多的新鲜感,可以增长更多的见识,也顺便在旅游之际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并可由此看出大学生不仅仅是在对旅游进行表面上的享受,也在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省内旅游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4.旅游喜欢选在寒暑假 寒假和暑假给学生更多更充实的时间去浏览各地的名山好水、风土人情,而时间又是大家主要的选择。平时大家都要把时间花在学习中,没有那么多的空闲出去游玩。放假的长时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2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可证实 (分数:2.00) A.两种记忆说 B.加工水平说√ C.多贮存模型 D.工作记忆理论 解析:解析:所谓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因此,这一效应可证实加工水平说。因此本题选B。 3.詹金斯和达伦巴赫(Jenkins&Dallenbach,1924)进行了“睡眠记忆”的实验,结果发现学习后立即睡觉比继续进行日常活动,对学习项目的保持量要高。该研究支持遗忘的 (分数:2.00) A.衰退说 B.动机说 C.干扰说√ D.提取失败说 解析:解析: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解除这种压抑,记忆就能恢复。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新的或旧的信息阻碍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提取失败说认为信息一旦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就永远不会消失。遗忘只不过是提取的失败。题中实验支持干扰说。因此本题选C。 4.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说明中央执行系统具有 (分数:2.00) A.协调功能√ B.转换策略的功能 C.选择性注意功能 D.操纵注意资源功能 解析:解析:采用双任务操作范式研究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主要用来考察中央执行系统的协调功能,探索中央执行系统如何协调其他两个子系统的操作。因此本题选A。 5.巴德利(Baddeley,1966)考察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的转换策略的功能采用的范式是 (分数:2.00) A.双任务范式 B.点探测范式 C.线索提示范式 D.随机生成任务范式√ 解析:解析:巴德利(Baddeley,1966)所设计的实验方法被称做随机生成任务。此任务要求被试想象在他们面前放着一顶帽子,帽子里面有全部26个英语字母,他们要想象随机地从中拿出一个字母,然后把这个字母念出来,这样重复进行,并要求被试保持每秒钟生成一个字母的速率。被试要生成一个尽可能随机的字母串,最后根据生成字母串的随机程度来评价被试的操作。因此本题选D。 6.“物体决定任务”通常用来研究 (分数:2.00) A.前瞻记忆 B.内隐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