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情绪调控能力

导读: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积极乐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能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他人,看待他们所做的事情。

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应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因此,培养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经常让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应是我们开展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为幼儿营造安全,接纳,尊重的心理环境

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要求。只有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这是幼儿成功调控自我情绪的基础。如果幼儿经常处于挫折情景中,他很难产生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所以,在幼儿园,教师都要以关怀,理解,接纳,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使每个孩子有一种被关爱,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让每个孩子都认为“老师喜欢我”。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在玩…小兔找家?的游戏时,小豆豆不能跟小朋友一起去采蘑菇,老师发现这一情

况后,马上走到小豆豆跟前鼓励他,让他大胆的和其他幼儿一样参加游戏。老师和他一起采蘑菇,并把采到的蘑菇分给他。这时小豆豆笑了!当游戏重新开始时,他就能够和其他幼儿一样,主动参加游戏。教师与幼儿交往时,应尽可能减少事务性,指令性的互动,代之以情感性,交流共享的互动。如:当幼儿想对老师讲述某件事情时,教师可以蹲下来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幼儿,用鼓励的言语支持幼儿的表达,这样会使幼儿感到自己的言行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例如:甜甜在玩…大皮球?的游戏时,因为没有被…打气?,而闷闷不乐。教师注意到他的情绪后,马上走过来,摸着他的头关切的问:“你怎么了?甜甜。”甜甜嘟噜道,“我没被…打气?!”老师立刻明白了:甜甜是因为没有被…打气?而不高兴,于是教师对其他幼儿说,“甜甜一直没有被…打气?,他不高兴了,该怎么办呢?”这时有的幼儿说,“我们重玩一次,都给甜甜…打气?!”于是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也为甜甜这个…大皮球?打了气。甜甜笑了!孩子们高兴的跳了起来。教师在这次师生活动中,时刻认真的关注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努力理解幼儿的心理感受,为每个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每个幼儿玩得高兴,玩得开心。

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是幼儿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条件,尊重幼儿,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从中获得成功感,这样幼儿才会产生持久的愉快情绪体验。如: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许多教师经历了从过去独自布置环境到探索让幼儿参与布置,直至现在尝试如何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让幼儿

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发展的转变过程,也因此发现在环境创设中每一次角色的交换都使幼儿高兴不已。如在参加了一次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商量,布置娃娃家的活动后,孩子们围着教师说,“老师,这是我们玩的最高兴的一次。”孩子们的欢乐来自于他,他们拥有了实现自我价值,体验自主创造的机会。

二,提高幼儿觉察自身情绪变化的能力

一个人只有能够察觉,分辨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来源,才有可能以适宜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帮助幼儿察觉自身情绪的变化,可用熟悉情绪的用语与解读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开始。如:让幼儿观察不同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请他们说一说这是什么表情动作,想想在什么情景下,自己或他人会出现这样的表情。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具体活动,利用或创设某些情境,让幼儿明确感知他在这种情境中的情绪状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在比赛时可引导幼儿讨论:赢了的小朋友和输了的小朋友各有什么感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感觉?

为提高幼儿认识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成人还应帮助幼儿认识那些没有显露出来的,正在感受的情绪。如:一次我们正准备户外活动。忽然下起了雨,我们不能出去玩了。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后,说,“你们好像很失望。”孩子们说,“是的。”教师说,“下雨了,我们不能去

玩。等于停了我们再去,好么?”孩子们说,“行!”孩子们遇到挫折时,总喜欢找些借口表示不满,而今天由于有了老师的引导化解了幼儿不快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1,帮助幼儿调整对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认识。

儿童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理解。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分析该情景,能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会调试自己的情绪。如:甜甜回老家一个月。回来时,他在某些方面跟不上同班的其他孩子,时常闷闷不乐。他有时对其他小朋友说,“你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时又说,“我是个大笨蛋。”教师找他谈话时,打了个比方说,“有红绿两辆车一起开,开到一半时,红车拐弯到别的地方去了,而绿车还在往前开,当红车拐回来时,同绿车有了一段距离。这时候,红车再追绿车就吃力了。你能说红车马力不足吗?”他摇摇头。老师说,“你现在的情况就象这辆红车,并不是你笨赶不上其他朋友,而是因为你离开了一个月,只要你开足马力,一定会赶上其他小朋友的。”谈话后,甜甜在各项活动中变得十分积极和自信。正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他正确认识了挫折情境,成功经历了从自我否定性情绪向自我肯定性情绪的转化,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幼儿对触发情绪反应的情境认识,还可通过条件反射,模仿,尝试等学习方式获得。如:当幼儿经常能从成人那里以发脾气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他就会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以苦闹,发脾气等方式要挟成人。所以成人在满足幼儿合理要求的同时,要帮助幼儿端正认识,让他知道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习以高层次的需要代替低层次的需要,如为了赢得朋友的友谊,幼儿能够自觉分享自己的玩具等。

2,帮助幼儿学习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消极情绪。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有消极情绪,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求幼儿一味压抑,控制消极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疏导和宣泄这种情绪。

一个人如果要保持心理的健康,把情绪表达出来很重要。“说出来”的方法为幼儿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所以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机会诉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在幼儿因争执产生愤怒,悲伤等情绪反应时,教师能够支持鼓励他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感受,耐心倾听他们对争执的解释,将有利于幼儿及时疏泄消极情绪,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矛盾,积极寻求解决

问题的办法。

由于幼儿还不具备完善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所以运用转移注意力,开展运动,绘画,游戏等活动对幼儿疏导,缓解消极情绪是有积极作用的。如,老师让幼儿帮助做事情等。

四,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鼓励其将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

培养幼儿积极的心态,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积极乐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能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他人,看待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朋朋小朋友生气的向老师告状:妞妞打我了。老师一了解,原来是妞妞拿着注射器到娃娃家给告状的幼儿…打了一针?。老师马上对这件事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哦,妞妞医生今天上门服务,来为娃娃家的娃娃打预防针来了。”听老师这么一说,朋朋消了气,又和小朋友在娃娃家高兴的做游戏了。当幼儿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教师应善于引导他们发现事情中隐含的积极因素,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如,引导幼儿在失败中寻找原因,想办法在下次争取成功;用积极改变的方式面对困难。当孩子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并能乐观的看待它时,孩子们的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欢乐。

更多相关交流文章:https://www.360docs.net/doc/b716349211.html,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规定:“幼儿园必须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关于生理卫生的重要性,大家都很理解。至于心理卫生的重要性却被许多人忽视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就是心理卫生保健的一项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功能。愉快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忧悲的消极情感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活动,并容易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教育帮助,从中获得发展。那么,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呢? 一、以积极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感染幼儿 幼儿的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他们的情感容易受周围人们尤其是成人的情绪所影响。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对此,我认为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每一天的问候做起。即教师每天与幼儿见面时,要以满腔热忱,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幼儿问早、问好,从而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好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当幼儿刚入小班不久,我就试着从多渠道去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结果效果很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还会跟

别班老师问好。但是由于幼儿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就渐渐差了,有些幼儿对问候流于形式,有些幼儿甚至对教师的问候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影响幼儿,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每天当我见到幼儿来园或走进教室时就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先向他们问好,他们也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向我问好,而且脸上的表情和情绪总是跟老师那么相仿。就这样,日复一日,幼儿每天一进园,就能置身于愉快的环境气氛中,产生了欢乐的情绪。 2、在关心和抚爱中培养。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心、抚爱是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如果幼儿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生活照顾不周,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而如果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感到老师不爱他,小朋友骂他,有人抢了他的玩具……,也同样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时刻关心抚爱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幼儿发生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关心幼儿的冷暖,及时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在幼儿表现不愉快时就告诉他:“老师是你的朋友,有事情讲给老师听,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幼儿遭受同伴攻击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并请打人的小朋友向被打者道歉,以消除幼儿受欺凌的不良情绪。 3、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实践证明,教师对周边人的良好态度和情感能对幼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师同家长或其他来园参观学习的客人进行友好的招呼、轻松愉快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复习过程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 与策略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袁宗金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儿童因为受不了课业压力或者无法处理感情问题而走上绝路,这反映儿童缺乏情绪表达与管理的能。儿童的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地以完全尊重的态度理解儿童情感的时候,儿童生活才被真正重视。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认知及情绪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儿童情绪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儿童情绪管理的三大策略。 【关键词】:儿童情绪管理意义策略 长久以来,社会重视学历文凭,造成教师只重视认知教育,父母只关心儿童的智能发展与学业成就,往往忽略儿童情绪管理的发展。然而情绪会影响认知学习与行为表现,当教师与父母发现儿童有低成就现象或行为问题时,才会注意到情绪问题,等到这个时候再来做补救性的治疗,显得被动、消极,而且费时又费力。通过情绪教育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并尊重他人的感觉,建设性疏导情绪,做好情绪管理,可以避免情绪失控,培养学生负责任与自我实现的正向态度。 一、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 1、儿童的情绪 情绪(emotion)是什么呢?根据张春兴的定义: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己所能体验,但不易为其所

控制,它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进作用,并导致其生理与行为的变化。情绪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Sullivan强调早期亲子关系对纪律及儿童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大都来自别人对儿童的看法。别人给儿童的反馈,包括对儿童行为的态度,都能形成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所谓“好我”、“坏我”都隐藏儿童的情绪。“好我”带来愉悦的感觉,“坏我”则令儿童感到痛苦与没有安全感。 班杜拉(Bandura)以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儿童情绪,他认为儿童是主动的,会使用认知历程来表征事件、期待未来、选择行为,以及和别人沟通;儿童的信念、目标和能力都会影响儿童对环境的反应,且儿童的许多行为包括情绪行为是经由观察学习而来的。(注:郑婉敏.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辅导[J].台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11).) 儿童的情绪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只会哭和笑到种种高级社会情感的产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 (1)从情绪的表现形式来看——由外显到内隐。个体情绪的表现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敛的情绪表现发展。 (2)从情绪控制能力来看——由冲动到自制。个体情绪的发展是从毫无控制的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3)从引起情绪的刺激来看——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最初是由具体的某个刺激与直接作用于个体才能引起情绪,以后则可以通过言语、表象、行为、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等因素引起情绪。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达标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道德感 3、理智感 4、美感 5、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 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B.笑C.哭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 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需要 D.社会性需要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 )的联系。 A.思维活动B.自我意识C.想像D.感知 1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情绪气氛的熏陶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B.不出声的笑C.出声的笑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18.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19.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 A.肢体语言B.思维活动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 2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5个月左右D.6个月左右 三、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种反应是以_____ _ _ __为中介的。2.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和____ _ ___。 3.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 ___、___ ___。 4.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____ __。 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___ ___,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6.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__ ____。 7.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 _ ____和_ _ ______。 8.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9.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_____ _ _ _ __。 10.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____ _ ___有关,也与___ _ ____有关。 四、判断 1、情绪是消极性体验,情感是积极性体验。()

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发展的大凡趋势 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盛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电影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电影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⒊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严重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严重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

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例外场合下用例外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密,较大的孩子会感到难以为情;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崇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简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够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 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⒉情绪的安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安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大凡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安定。 ⒊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总结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总结: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总结: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 情绪是什么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是人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反映。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多种多样的情绪,比如,快乐、忧愁、高兴、悲伤、惬意、焦虑、喜悦、失望、难过等等。有些情绪让我们轻松愉快地面对生活,有些情绪又会让我们悲观消沉,我们一般将前者称为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将后者称为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中的人会养成不良性格,引发一些身心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神经症或精神病。相反,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形成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的性格特征等等。孩子们一样会体验到这些情绪,一样会出现喜、怒、哀、惧等行为表现。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环境。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气氛的感染。因此在家庭应该注意保持和谐的气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氛围,促进幼儿的情绪的发展。设想一下,一个家庭都是难过、忧愁、悲伤的情绪氛围,能培养出快乐、高兴、喜悦等积极情绪的幼儿吗答案:不可能! 二、成人情绪自控的榜样示范。 成人榜样示范对幼儿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幼儿时期都是以模仿为主,主要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等去认识所谓成人的世界。因此成人愉快的情绪对幼儿的情绪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成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若总是喜怒无常,让幼儿无所适从,情绪也随着您的情绪变得不稳定。所以请家长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使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 1.正面肯定和鼓励。 许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你不行!”、“太笨了!”、“没出息!”。经常处于这些负面影响下,孩子情绪消极,久而久之也没有了活动热情。例如,有个小朋友平时不爱说话,有一天他主动发言,教师表扬了他。回到家,妈妈也表扬了他并且及时给与了鼓励,他非常高兴。从此以后,这个小朋友发言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积极了。 2.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耐心倾听幼儿说话,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十分重要。幼儿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亲人诉说,可是大部分成人往往由于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倾听幼儿说话。有的成人也许认为幼儿说话幼稚可笑,不屑一听,还有的成人就总是询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老师教什么了”,本身幼儿的存储知识的时间久短(短时记忆),需要一个参照物,幼儿才能想起了今天老师教什么了。成人这样突然一问,更让幼儿无从回答问题。渐渐也让幼儿失去跟你们交流说话的兴趣。这些都会使幼儿感受到压抑,感受到孤独,因而情绪不佳。所以正是这些原因,有的幼儿会出现逆反心理,故意做出错误行为,以引起成人的注意。相反如果你们在接宝宝回家的第一句话说:“今天开心吗今天跟哪个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了呀今天中午都吃什么好吃了啊”相信这样去与幼儿交流的话,幼儿更愿意与您交流说话。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暗示。例如,有个家长在外面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加以肯定,说:“我家宝宝上幼儿园从来不哭。”她的孩子果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有的家长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就宝宝总是爱哭”,从而这种暗示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消极情绪。

幼儿情绪管理

幼儿情绪管理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热爱学生,循循善诱 1、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 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而作出相应的努力。 4、不论种族、民族、性别、家庭出身,要对班内孩子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歧视。 5、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6、要对困难儿、问题儿、特殊儿采取针对性教育,求得每位孩子的发展。二、尊重家长,互相配合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调动家长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上的积极性。 2、对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 3、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 4、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 5、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三、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1、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专业。 2、认真施教,掌握教育规律。 3、严谨求实,以知求善,掌握精深广博知识。 4、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真理。 5、不断研究教学艺术,反思教育实践。 6、自觉投身学校教育改革,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四、团结协作,服从领导 1、学校领导要尊重、关心和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不偏袒、不包庇任何员工。 2、学校领导要钻研业务,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教师的表率。 3、学校领导要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教师的批评和建议。对某些不明事项不发表任何结论性意见、导向性的意见。 4、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反对以权谋私。学习用各种方式与每一位员工沟通、交流。 5、学校领导要给员工送办法、送鼓励、送真情。 6、员工要服从领导安排,支持领导工作,洛守岗位职责。 7、员工要关心学校发展,善于接受领导的建议和意见。 8、员工要顾全大局,尊重、关心和体谅学校领导。 9、员工要回赠领导以微笑、热情和反馈。五、关心集体,和睦相处 1、每一位身边的同事要热情招呼,调动每一位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2、虚心学习先进,正确看待同事的成绩。 3、尊重同事,虚心倾听同事的想法,不挫伤同事的感情、不训斥他人,善于宽容同事。 4、遇到困难用协商的语气和人沟通,别人有难主动帮助,别人有误悄悄提醒。5、不以任何理由向同事索要财物。 6、正确地对待和开展竞争,要尊重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进步。 7、不背后议论同事,不揭短,不当众嘲笑他人。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即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

浅谈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浅谈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幼儿的情绪情感正处在不稳定的初级时期,对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较弱,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发育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一、积极情绪情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更有其重要的作用。 1、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专门的研究表明:情绪的体验是由皮下中枢的神经兴奋和在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所产生的生理过程决定的。皮下中枢对大脑两半球皮层也发生积极的影响,它是大脑两半球力量的源泉。情绪过程在人的有机体中能引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心脏———血管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积极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不仅对人的健康状况会发生良好的影响,也有利于暂时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2、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积极的情绪情感不但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哈洛克曾用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促进其智力发展。”在幼儿园里,幼儿因情绪变化而影响其求知欲、智力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我们对一些参加过音乐、舞蹈、电子琴、小提琴、美术等兴趣班的幼儿进行学习效果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凡在各兴趣班中学习效果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幼儿均为课堂中受教师表扬鼓励最多的幼儿。由此可见,积极的情绪情感的确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3、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幼儿期特别是学前期,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情绪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份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强,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初步萌发了道德、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学前儿童对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之幼儿总是受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作为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就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映出情绪情感的特征。因而,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 既然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幼儿身心、智力、个性等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应该格外重视对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感,而将焦虑、漠然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情感。 在幼儿期消极情绪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儿童的情绪发展规律

儿童的情绪发展规律 情绪是指个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反应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间的关系,具有调节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功能。人们通过情绪表达当前的需要与愿望,并在情绪基础上产生对人、物的关系体验,调节与他人间的社会距离。新生儿已能够利用哭来表达生理需要,其后的情绪体验逐渐向复杂、稳定发展,能辨别他人的表情和情绪。情绪体验是与个体的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短暂、冲动而不稳定的心理体验,常以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语音、语调来表达。 1.先天性情绪新生儿有喜、怒、惧等三种先天情绪体验。当母亲温柔地轻拍或抚摸时,婴儿会产生一种泛华的松弛反应,展开手指和脚趾、发出咕咕等声响;若限制其运动,会产生身体僵硬或乱砍式动作,或发出屏息、尖叫等;听到突然巨响会表现出吃惊。 2.诱发情绪的情境各种情绪都可由人与人间,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引起。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易引发儿童伤心、愤怒的情绪;日常环境事件易引发高兴与惊奇;想象或幻想则多与害怕相联系。 3.文化对情绪的影响任何文化背景下的小儿,对微笑与愉快,皱眉头、嘴角下垂与悲伤,双目圆瞪与愤怒间的联系,都有相同的理解。但是,这种先天联结受文化的影响,而不同文化均有独特的表情规则。儿童通过社会交往逐渐认识

这些规则,并在情绪表达上出现相应的发展。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当众哭泣不合适,故儿童当着别人的面哭的情况会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常采用其他方式来表达悲伤。 4.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中,理解他人情绪和理解语言一样有重要作用。新生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出生后2天的新生儿听到其他婴儿哭时,比他在安静环境中更易哭。6个月前的小儿已能通过声调辨别母亲是愉快、悲伤或愤怒。6-8个月的小儿开始注意面部的细微变化,对面部表情产生精细的认知并作出相应反应。其后儿童不仅能分辨他人的表情,而且变得善于以他人表情作为自己的参照,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小班幼儿的情绪培养

.精品文档. 小班幼儿的情绪培养 小班幼儿的情绪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情绪表达传递自己的情绪体验,然而,情绪表达很容易受主观意志控制,人们的情绪表达与人们的真实体验往往是不一致的。在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使用表现规则,知道面部表情和内心状态可以不一致,一些幼儿知道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消极的后果,并且认识到不同的人际背景会有不同的后果。一些研究发现,在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掌握和使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早地掌握和使用情绪表现规则,并且在情绪表达的方式上也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更多地使用面部表情,而男孩则用行为表达。但此时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使用不是有意的、有策略的。幼儿最初出现的掩饰情绪的行为是模仿或父母教导的结果。 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他们常因种种原因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由情绪支配着一切活动,小朋友只有在良好情绪下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活动,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由于孩子自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他们的情绪时好、时坏、时惊、时喜、时优、时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一分析,稳定孩子的情绪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需要。新《刚要》告诉

我们,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以孩子发展为本、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使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但在探索和实践中往往不如人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时常因为情绪不好而不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我们必须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和顺利的开展活动,帮助孩子从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变外因转为内在的动力,给孩子们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真正呈现孩子的主体地位,从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时常细心观察、耐心教育,确保幼儿每天保持愉快的情绪。针对孩子的复杂情绪,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类,并运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幼儿的情绪表现 1、积极而愉快 每天早上幼儿园时总有大部分的孩子面带微笑,有礼貌的和老师与同伴打招呼,如有的还会把开心的事说给别人听,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在伙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2、恐惧和担忧 一些交往能力差的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面对有攻击性行为或不良习惯的幼儿,他们往往胆小怕事,表现出一种恐惧、担忧的情绪,在活动中不是很积极,给人以退让的感觉。 3、依赖和害怕

让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让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 理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黄宇静 深圳市福田区金鼎山欣宇儿童中心 摘要: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因此,教育儿童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与调节,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应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自己调节情绪;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字:幼儿心理健康;尊重;理解;情绪;幼儿;教师;家长; 正文: 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度。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因此,教育儿童学会自我情绪控制与调节,让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应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幼儿学会自己调节情绪;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尊重幼儿 有的老师一看到孩子愤怒的样子就会很排斥。觉得孩子“没有教养”,在心里上便和孩子成了对立的局面。他们把愤怒情绪的管理简化为两个字:压制。“你怎么能随便打小朋友”!“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男子汉动不动就哭,丢人!”这些话不经意间就会从我们的嘴中冒出来。 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心里无法感受到爱的温暖,会更加激发孩子的反抗心理,加剧孩子的愤怒情绪。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从心里接纳我们,愿意和我们沟通,真正地平息心里的愤怒,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们。 二、理解幼儿 “要教育好孩子,先要了解孩子”,这是一句永远经得起推敲的教育箴言。在处理愤怒情绪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幼儿愤怒情绪的原因。 造成学前儿童愤怒的原因有许多,比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不平衡,对成人行为的不理解,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缺乏社会交往经验等。另外,还有一些幼儿自身的原因,如身体上的不适,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家庭环境等等。我们要认真分析幼儿愤怒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疏导幼儿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资料讲解

关于“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 问题的讨论 10级学前四班第四小组 成员:李曲 1005404010 甘瑶 1005404019 朱双越 1005404023 肖叶平 1005404024 阳丹丹 1005404027 吴诗琪 1005404030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功能。愉快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忧悲的消极情感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情绪、健康的情感能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活动,对其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重视、加强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 我们怎样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和良好情绪行为呢? 情绪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而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是深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因此,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友好情绪的环境,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我们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环境,软硬环境都适宜 1、营造整洁有序、合理协调的活动环境 对幼儿而言,环境是会说话的。当他们看到五彩的玩具,夸张的墙饰,美丽的区角时,幼儿便知道可以在这里快乐地玩耍;当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小书架、小椅子时幼儿就知道应该安静地看书……在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幼儿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幼儿园内外环境的布置应注重幼儿的情趣,为幼儿营造整洁、和谐的环境。 2、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

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 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注意物质环境的安全,而且更应当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生活环境, 有助于幼儿形成轻松愉快的态度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首先, 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一方面, 幼儿模仿性强, 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 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的情绪就愉悦不起来。另一方面, 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活泼的孩子, 吃喝拉撒睡事事都要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都要会教, 加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园内的互评、家长的高期望值以及自身面临的继续教育、教育教研与评级晋升等问题, 都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容易表现出急躁、情绪易变、偏激、动辄训斥等不良情绪, 这些都会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紧张, 使他们产生无助感和压迫感。如果幼儿经常处于这样的情境中, 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 教师自身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情绪,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充满热情的言语和鼓励期待的目光, 来面对繁杂的一日保教活动, 这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 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 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 我们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 以关怀、理解、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

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电影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电影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⒊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切,较大的孩子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

培养幼儿的情绪控制力

培养幼儿的情绪控制力 幼儿期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如何培养幼儿的情绪控制力,是我们应该正视并重视的问题,也是幼儿园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区别“发泄情绪”和“表达情绪”,“压抑情绪”和“表现情绪”的不同;给他们自由发泄的空间,或是用正确的方法训练、培养他们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他们学会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掌握用语言和表情表达情绪的能力。 一、理解、倾听,帮助幼儿化解不稳定情绪。 我们要经常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沟通和应答,幼儿通过向老师倾诉,能化解他们不稳定的情绪,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想象、体验幼儿的感受,不能以强制的手段去阻碍幼儿的情绪表达。当我们发现幼儿情绪冲动时,对幼儿的过激行为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些责怪,为幼儿创设一个理解、支持、信任的良好心理环境,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幼儿把某些消极情绪表达出来,而不是隐藏起来。幼儿往往会因为老师的理解和信赖,在情绪上变得更有自制力,也能自觉减弱或消除可能要发泄的消极情绪。 例如:我班的贝贝是一位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的幼儿,在班上时时听到小朋友对贝贝发出不满之声,每当听到有人告贝贝的状,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询问他:“你怎么了,能和老师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吗?”通过我对他的询问、观察,发现贝贝原来是个情绪很容易激动的幼儿,他只会用攻击性的方式与小朋友交往,所以总是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推人、骂人、揪女宝宝的辫子等等。于是我在一日生活中总是耐心和他交谈,倾听他的心声,让他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同时教给他正确的交往方法,当他有小小的进步时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他从我的鼓励中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与理解,在这以后的日子里,贝贝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骂人、打人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二、帮助、引导,让幼儿学习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让幼儿不要用破坏性的方式去发泄情绪,引导他们采取被允许的积极的方式方法去表达或发泄情绪。我们不仅要让幼儿学习认识各种情绪特征及体验其后果,还要教给幼儿一些情绪表达的方法。如言语方式,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言语将消极的情绪表达出来,老师将是他们最好的听众;有一次毛毛被爸爸打了,她就画了一只大大的、红红的手,嘴里还嘟哝着:“爸爸今天打我了!”可见绘画也是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运动也是一种调适幼儿情绪的好方法,如打球、扔沙包、玩水、唱歌、跳舞等,这些运动也同样会使幼儿表达或发泄其情绪,运动之后孩子会显得格外轻松愉悦,忘记之前的不愉快;哭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永久有用的方式,当幼儿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 以前我任教大班时,有个孩子叫欣然,她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次父母回家和她团聚了几天又要走了。欣然眼泪汪汪地来上学,我没有过多地干涉她的情感,只是将她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听她静静地哭泣。因为我知道这时的欣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安慰和支持,需要老师紧紧的拥抱和抚摸,我让她尽情释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等她哭完之后,我温柔地告诉她:“欣然,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但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爱护你!”有老师的爱围绕着欣然,她一直生活得很快乐;我们还可以为幼儿设置情绪角,供幼儿了解、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给幼儿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让幼儿有自己的发泄空间,这对培养幼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极大的帮助。 三、实践、体验,让幼儿在自我训练中学习控制情绪。 我们在制定一日活动计划时要做到动静交替,强弱搭配,室内室外相结合,安排丰富的

儿童情绪发展的阶段

儿童情绪发展的阶段 情绪是天生的,但这种天生的情绪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发展,否则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阶段,即等同于动物情绪的阶段。所以,我们要认识儿童情绪的发展阶段,并且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培养其情绪能力。 人生来就有情绪,所以情绪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体验阶段,即情绪体验。这个阶段是婴儿期,即0到1岁。婴儿受到外界刺激之后,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当然他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情绪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调节阶段,即情绪调节。这个阶段即幼儿期,1到3岁。这个阶段孩子学会了走路,有了自己的意识,会被一些好玩的东西吸引,主动接近,这就是受惊奇的情绪作用进行的自我调节。而当他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场景,婴儿就会主动离开。这个时候,婴儿已经形成了对成人的依恋,主要是妈妈爸爸等,他会主动去寻找妈妈爸爸,并且呆在他们身边。当然,这种情绪调节带有本能的意味,还比较简单。 情绪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思考阶段,即情绪思考。这个阶段在学前期,3到5岁。孩子学会了语言,就能思考情绪了。孩子不仅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够思考情绪。他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够通过观察判断他人的情绪。这个阶段很重要,是情绪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转折阶段,从情绪他控走向情绪自控的重要阶段。 情绪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管理阶段,即情绪管理,或情绪控制。这个阶段在儿童期后期,即5岁以后,可能会持续整个小学阶段。这个时候,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到了一定的阶段,对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换言之,孩子的情绪发展与认知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又是相互作用的。正是因为有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能够反思自己的情绪,思考他人的情绪,而且能够意识到情绪是如何被管理的,即怎样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要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为什么要培养情绪管理能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情绪管理的能力很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的情绪管理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能够控制他们的大部分行为。这时,我们可以教他们考虑“长期后果”。 当他们可能失去控制,想要摔门,或者大声嚷嚷时,我们鼓励他们“停下来”,先评估一下自己当下的烦乱处境(发生什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评估后,我的认识与感受有无变化),再对刚才的问题进行反应和讨论。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通过剥夺一些“特权”来训练孩子,以此告诉他“自我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同时,也允许他通过后来的自我控制表现再次获得“特权”。

虽然这很困难,但家长一定要记得:管教孩子时,我们自己尽量一定不要发脾气和大声嚷嚷。我们需要的是:态度坚定,就事论事。如果孩子发脾气了,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且告诉他:尖叫、发脾气和摔门是爸爸/妈妈不能接受的;你这样做,将要承担哪些后果。 你要通过你的行动告诉孩子:你并不能通过发脾气得逞。比如在商店,如果你已经向孩子解释了为什么不能买糖果,他还跟你发脾气,这时,你不要妥协——你将通过你的坚定(出于爱的、不含敌意的)告诉他:发脾气是不可接受的,也是无效的。 家长示范情绪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要示范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你因为一些事情特别烦恼,而孩子恰好在你跟前,你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你这么烦恼,并且与他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你找不到钥匙了,心里难免焦急,你可以告诉孩子,然后你们一起找。如果还是没有找到,你就采取一些更具建设性的步骤(比如,回顾你最后一次见到或使用钥匙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只要用心,你一定有很多机会向孩子示范和证明: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心态才是处理困难的正确之道。 如果你仍然感到困难,你也可以咨询孩子的老师(他们也会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进行训练)或心理咨询师等。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教案

幼儿心理学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教案 课题: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目标: 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以及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重点: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难点: 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 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1)一般说来,人们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机体的某种生物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

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第二,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 第三,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3. 情绪和情感与人的需要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 1)在客观事物中,有些事物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但有些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这是因为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情绪反映,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需要下,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是以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小结: 作业: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课题: 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目标: 了解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幼儿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学习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 重点: 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 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 方法: 讲授、讨论 课时: 2课时 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