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心理规律 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__心理特征________两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人格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

6.心理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_1898_____年,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成为

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以及马斯洛的___条件反射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

派。

9._____脑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心理内容的源泉。

1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神经元_____________。

12.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一般把前三部分合称为________,而间脑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大脑半球表面上的三条重要的沟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顶枕裂。

16.大脑皮层的三条沟裂把大脑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额叶、________、________和颞叶。

17.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___。

18.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基础上,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__________属性的认识。

2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_________________,而人的感觉器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做

_______________。

21.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_____________。

2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_________。

23.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24.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____。

25.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

26.接受平衡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叫________。

28.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人只能感觉到其中一个声音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

29.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_________。

30.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知觉。

31.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_________。

32.观察是_________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3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明确观察的_____________;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____________。

34.记忆是人脑中_______________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35.记忆是包括识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36.根据记忆在人脑中存留时间的长短把整个记忆系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7._____________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38.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______的记忆。

3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__________个组块。

40.长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____。

41.________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现。

42.在心理学史上最早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遗忘进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他揭示出了遗忘的进程是

______________。

43.如果学习达到刚刚能够掌握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

44.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一般来说,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_________效果较好。

45.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坏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标准,它包括记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确性和准备性。

46.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就是___________。

47.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8.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将思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将思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思维的形式主要有概念、_________、_________。

52.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_________进行加工改造,形成__________的过程。

53.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的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4.有意想象按内容的新颖程度、创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___________。

56.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

57.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________________。

58.高中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并开始形成_______________。

5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_____。

60.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____________。

61.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____________是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63.有预定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___________。

64.正上着课,突然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扭头去看他,此时产生的注意属_________注意。

65.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

66.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

67.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一种活动必须达到___________程度。

68.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物的新异性等。

69.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

70.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在________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________层面上的自我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71.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形态有四种,即快乐、愤怒、_________和_________。

72.情绪状态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_。

74.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

75.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_________。

76.不良情绪的调控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地发泄情绪、自我激励。

77. __________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78.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优柔寡断”、“冒失”与意志的___________品质相反。

80.轻易相信别人,没有主见,易受干扰是缺乏意志___________品质的表现。

81.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的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意志品质是_____________。

82.儿童能在没有督促的情况下独立地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意志的__________品质。

83.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___________。

84.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_________________。

85.________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86.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87.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__________为中介的。

88.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7个不同的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_____________、认知需要、审美

需要、_________________。

89._______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

90.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1.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2.______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93.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4.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95.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________分布。

96.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心理学家根据能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___岁。

99.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___岁。

100.儿童数字发展的关键期在________岁。

10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102.________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103.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的四种类型,分别是胆汁质、__________、__________、抑郁质。

104.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将性格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5.根据个体的独立性程度,可将性格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6.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_______。

107.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特征,就是我们所谓的年龄特征。

109.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_。

110.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就是____________。

111.维果茨基认为,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

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________________"。

1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阶段为:感知运动、前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小学生处于皮亚杰所说的_____________认知阶段。

114.中学生处于皮亚杰所说的_____________认知阶段。

115.儿童靠感觉与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世界,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智慧,这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___阶段。

116.儿童能够具有逻辑推理的能力,但是只限于具体事物或熟悉的经验,这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___阶段。117.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______个阶段。

118.健康包括躯体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道德健康。

119.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20.心理健康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基本任务。

121.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____________。

122.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是:活动过多、______________、冲动行为。

123.强迫症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4.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12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_________。

12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有: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体辅导。

127.__________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128.辅导教师与受辅导学生之间要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具有辅导与治疗功能的人际关系,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诚与同感。

129.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其根据是: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______________,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130.______________要求求诊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训练,想象恐惧事物同时放松,等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

131.系统脱敏治疗方法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步,放松训练;第二步,_______________;第三步,进行脱敏治疗。

132.理性—情绪疗法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消除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

133.学习是由于______所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34.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成三大领域知识的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6.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______学习。

137.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________学习。

138.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_____________学习。

139.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是否有意义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1.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定的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_________形成。142.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________最终会提高反应的概率,惩罚会________反应发生的概率。

144.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这一事件为__________,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这一事件为___________。

145.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_________________。

146.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复制过程、________________。

147.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和布鲁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8.______________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进行学习。149.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___,学习是通过_________过程实现的。

150.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__________的认知。

15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___。

152.布鲁纳提倡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

153.____________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完整而容易地给予学生,而是在学生能够内化之前,必须自己亲自去发现,发现之后再内化到认知结构中去。

154.布鲁纳指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__________、_________。155.____________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56.___________是指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

157.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58.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在学习活动中,_____________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160.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附属内驱力。

161.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________________。

16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成败原因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内外源、___________和可控性。

163.维纳将人们成败原因分为六个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努力、任务、_____________、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164._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65.班杜拉研究发现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主要有五种: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7.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观因素有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抱负水平和_________________。

168.____________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69.根据迁移时间顺序来划分,迁移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0.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

171.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理论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__________才能产生迁移。

172.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强调________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173.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以________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174.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_______________。

175._____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176.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77.__________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78.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管理策略、__________________、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管理策略。

179.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____________的过程。

180.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明确问题、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四个阶段。

181.问题解决的策略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182.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为____________。

183.___________是指能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184._________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与所解决问题有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

185.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_。

186.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______________。

187.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特性。

188.提问者要求列举木材的用途。回答可能是:桌椅材料、做成艺术品、筷子等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189.科学家调查研究发现,_____________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也是创造性的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

190.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包括准备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期。

191.“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描述的灵感、顿悟状态属于创造过程的___________期。192.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3.常用的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94.为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续编故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5.为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制作节日卡片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196.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97.道德情感是伴随着___________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198.____________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199.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________________。

200.影响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等。

二、单选题

1.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心理测验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2.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杜威

4.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是( )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马斯洛 D.杜威

5.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E.人本主义心理学

6.行为主义主张研究( )

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

7.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做元素分析,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并把构造主义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E.人本主义心理学

8.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9.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E.人本主义心理学

10._____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 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

11.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______,它是产生心理的主要器官。( )

A.小脑 B.中脑 C.延脑 D.大脑

12.______是检验人的心理的唯一标准。( ) A.客观现实 B.实践活动 C.心理规律 D.社会生活条件

13.有“活命中枢”之称的是( ) A.延脑 B.脑干 C.丘脑 D.小脑

14.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

15.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 ) A.反射系统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6.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

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

17.望梅止渴属于( ) A.生理反射 B.强化反射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18.人们看电影,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活动的景物,这是运用了______的心

理学原理。( ) A .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后像 D.联觉

1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反映的是(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后像D.联觉

20.以下现象中,哪一项涉及到了感觉适应现象( )

A.游泳池的水刚开始显得很凉 B.吃完冰激凌之后觉得辣椒酱很辣

C.你更喜欢丝绸而非天鹅绒的感觉 D.刺激屏幕上呈现10毫秒以至你感觉不到

21.吃了甜糖以后,吃桔子格外酸,这是(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后像D.联觉

22.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 ) A.视觉掩蔽 B.闪光融合 C.视觉对比 D.后像

23.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观察 D.思维

24.强光照射下的煤块的亮度远远大于黄昏时粉笔的亮度,人们仍把煤块知觉为黑色,把粉笔知觉为白色,这是( )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5.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

常性

26.教师指导小学生观察教具时,总是要有目的地用言语启发学生,唤起已有知识经验,这是根据知觉的( )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7.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反映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8.一位教师绘制了一张教学图表,并在图表的四边绘制了色彩绚丽的精美图案,但在课堂上,他发现学生观察的效果不理

想。这位教师违背了知觉规律的(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29.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

A.运动知觉 B.听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30.胖人宜穿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_____改变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

A.适应 B.错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31.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32.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通过_____来完成的。( )

A.延长记忆的时间 B.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量 C.增加记忆的内容 D.改变记忆的速度

33.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3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35.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在( )

A.中间部分B开始和结尾部分C.不一定D.都一样

36.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7.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刚好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 )次。

A.20 B.25 C.30 D.40

38.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

A.是稳定时期 B.是最佳时期 C.是较慢时期 D.已开始有所下降

39.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天安门”时,头脑中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是( )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40.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 A.想象 B.表象 C.需要 D.记忆

41.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 )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42.“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灵活性 C.直觉性 D.间接性

43.成人修理钟表,一边修理一边寻找故障原因,这属于( )

44.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45.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

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46.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进行某种推理、判断属于(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47.“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属于(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经验思维 D.理论思维

48.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A.辐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创造思维 D.直觉思维

49.到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的样子,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50.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脑海中浮现北国冬日景象,这是( )A.思维 B.记忆 C.再造想象 D.幻想

51.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52.初中学生的想象( )

A.多为有意识有目的的 B.全数有意识有目的的 C.意识性目的性较差 D.多为无目的无意识的

53.人在某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目的性 D.能动性

5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三种注意都不是

55.背课文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每句的意思、句子的衔接,反复试背,这种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三者综合

56.这个东西我鼓起眼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名堂来,他一拿到手却豪不费力就看懂了它。就他的注意来说,属(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三者综合

57.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可以作笔记,这属于注意的(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

58.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广度

59.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60.“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在_____方面的一个品质。( )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

61.幼儿通常很难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这属于( )差。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广度

62.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A .没有关系的 B .不能转化的 C .可以转化的 D.没有区别的

63.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_____的绝好写照。(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境

64.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 )状态。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65.急中生智是一种( )状态。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信号

6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表现。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行为反应

67.下面哪种活动是意志行动?( ) A.吹口哨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D.膝

跳反射

68.“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69.“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反映的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0.一个人既不想牙疼,也不愿忍受治牙的痛苦,但没办法,必须接受一种结果。这种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1.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2.春节将到,火车票紧张,想除夕到家,火车票贵;避开高峰期,火车票不涨价,但回家的日期就不如意了。这种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缺失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4.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75.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76.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77.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 )动机。A.生理性 B.社会性 C.主导 D.成就

78.以下哪种动机驱使青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 )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自尊动机 D.自身价值动机

79.下列哪个是非语言智力测验量表?( )

A.比纳—西蒙智利测量量表 B.斯坦福—比奈智利测量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80.比率智商是指(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 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

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 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

81.离差智商是指( )

A.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 B.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

C.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 D.随着个体实际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智商分数

82.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

A.天才儿童 B.大器晚成 C.多愁善感 D.过目不忘

83."高分低能"说明( )

A.知识与能力无关 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 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

84.智商高于_____的儿童是超常儿童。( )A.110 B.120 C.130 D.140

85.智商低于_____的儿童是低常儿童。( )A.40 B.50 C.60 D.70

86.某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7.某人安静沉稳、寡言少语、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8.张飞、李逵是哪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9.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90.性格的形成依赖于( )A.血型 B.体型 C.激素分泌水平 D.社会生活条件

91.下列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观点的是( )

A.心理发展包含着量变和质变的矛盾运动 B.心理发展是平衡的、不间断的

C.心理发展是匀速的 D.心理发展只有量变没有质变

92.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93.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

A.3~6、7岁 B.6、7~11、12岁 C.11、12~14、15岁 D.6、7~14、15岁

94.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

A.3~6、7岁 B.6、7~11、12岁 C.11、12~14、15岁 D.14、15~17、18岁

95.青年期的年龄范围是( )

A.11、12~14、15岁 B.14、15~17、18岁 C.19~25岁 D.14、15~25岁

96.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B.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C.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D.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

97.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发展任务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98.皮亚杰是( )的心理学家。A.匈牙利B.瑞士 C.瑞典D.美国

99.第二反抗期发生在( )A.3、4岁 B.小学阶段 C.青春期 D.青年

100.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 A幼儿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更年期

101.初中学生个性结构的主要变化在于( )

A.个性结构不断完善 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C.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D.自尊心、自信心增强

102.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B)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D.大多数学生

103.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 )

A.情绪状态 B.意志状态 C.记忆状态 D.思维状态

104.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

A.焦虑症 B.强迫症 C.恐怖症 D.人格障碍

105.小张老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的洗手,这种行为属于( )

A.强迫行为 B.强迫观念 C.强迫考虑 D.强迫焦虑

106.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多疑 B.焦虑 C.心神不安 D.情绪低落

107.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

A.无缘由地害怕 B.恒久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迁移性害怕

108.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状态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109.______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 )

A.行为塑造 B.行为强化 C.行为训练 D.行为矫正

110.有的小孩子力图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但如果大人不予以注意,小孩子哭的没有意思了,自然就停止了哭闹,这属于行为疗法中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法

111.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应即督促地完成作业 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12.为个体呈现一定的行为榜样,以引起该个体模仿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是( )

A.行为控制法 B.行为塑造法 C.自我强化法 D.示范法

113.首创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雅各布松 B.沃尔普 C.艾里斯 D.桑代克

114.“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

A .全身松驰训练B.强化法 C .肯定性训练 D.系统脱敏法

115.对减轻学生考试表现的恐惧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的方法是( )

A.全身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法 D.认知疗法

116.理性——情绪疗法的提出者是( )A.埃利斯 B.沃尔普 C.班杜拉 D.斯金纳

117.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理性——情绪疗法属于( )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118.在理性——情绪疗法中,用A-B-C理论解释人的行为,其中B是指( )

A.存在的事实或行为 B.个人对事实或行为的看法和信念 C.当事人的情绪反应 D.治疗方法11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20.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理论为( )

A.试误说 B.顿悟说 C.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D.发现说

12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加涅 D.苛勒

12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泊尔 D.华生

123.顿悟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的。

A.杜威 B.苛勒 C.西蒙 D.桑代克

124.提倡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的是( )

A.斯金纳 B.巴夫洛夫 C.布鲁纳 D.苛勒

125.学生上课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老师的表扬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6.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7.学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的批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8.发现学习属于( )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29.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各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这是下面哪种理论的观点?( )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30.(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错误

131.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顿悟论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2.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33.学生学习是为了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3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_____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3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36.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正比 B.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反比

C.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D.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

137.一个学生在考试时要求获得好成绩的愿望过分强烈,以致十分紧张而产生了“怯场”现象,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这种现象是由于( )

A.线索不足导致了遗忘 B.动机强度过低造成的

C.动机强度过高造成的 D.狭隘的动机造成的

138.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指的是( )

A.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可以彼此交替、相互转换的

C.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成倒U曲线关系D.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139.在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40.在活动任务难度大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 D.任意强度

141.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42.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积极性

143.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学生会感到( )

A.惊喜和感激 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 D.学习没有积极性

144.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 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

C.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D.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

14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50% C.75% D.100%

146.“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47.根据迁移效果不同,可以把迁移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48.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49.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5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A.学习的方法 B.学习的定势 C.学习的时间 D.学习

151.最古老的迁移理论是( )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理论 D.形式训练说

15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泛化说 C.相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153.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154.利用画线突出关键内容的方法是( )

A.学习工具的利用策略 B.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C.复述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5.利用二十四节气歌熟记各个季节,可显著提高记忆效率,这种策略是(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156.______向学生提供有关认知活动或活动进展的信息。( )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 D.学习方法

157.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途径属于(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8.考试时注意自己答题速度和时间,属于(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监视策略

159.帮助学生矫正其学习行为,以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属于( )

A.组织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60.利用课余时间读短篇文章或阅读报纸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属于(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161.能保证成功地解决问题,但却费时费力的方法是( )

A.算法式 B.启发式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爬山法

162.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说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 )

A.逆推法 B.联想法 C.计划法 D.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163.人们要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往往是在地图上先找到目的地,然后查找一条从目的地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算法式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逆向搜索 D.爬山法

164.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算法式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逆向搜索 D.爬山法

165.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态度 D.顿悟

166.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 )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态度 D.顿悟

167.鲁班借助丝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16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6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创新性思维 B.发散性思维 C.逻辑性思维 D.想象思维

17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 ) A.变通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指向性

17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72.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7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为( )

A.推理式 B.启发式 C.讨论法 D.头脑风暴法

174.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5.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6.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哈特斯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章志光

177.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178.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179.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180.______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 )

A.中学阶段 B.小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幼儿期

181.______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 )

A.小学阶段 B.幼儿期 C.中学阶段 D.大学阶段

三、多选题

1.人的认知过程包括( )A.感知觉 B.自我意识 C.记忆 D.思维 E.想象

2.人格倾向性是心理活动动力方向的特征,包括( ) A需要 B.兴趣 C.理想 D.自我意识 E.性格

3.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 )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E.理想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华生 E.罗杰斯

5.人的心理是( ) A.脑的功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 C.主观映像 D.大脑活动的产品

6.下面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 A.视觉 B.平衡感觉 C.味觉 D.运动感觉 E.内脏感觉

7.肤觉的基本形态是( ) A触觉 B.冷觉 C.温觉 D.动觉 E.痛觉

8.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9.知觉具有哪些作用?( ) A.觉察 B.分辨 C.选择 D.确认

10.在视觉范围内,知觉恒常性的种类有( )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亮度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距离恒常性

11.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

A.目的更明确 B.持久性明显发展 C.精确性提高 D.概括性更强

12.记忆是指( )

A.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B.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D.个体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3.遗忘理论包括( ) A.衰退说B.干扰说 C.压抑说D.提取失败说

14.表象的特征有( ) A.形象性 B.概括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1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 A.灵活性 B.概括性 C.创造性 D.间接性

16.想像的基本特征有( ) A.新颖性 B.超前性 C.流行性 D.现实性 E.形象性

17.注意具有以下功能( ) A选择 B.保持 C.调节 D.监督

18.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 )

A.刺激物是新奇的 B.刺激物亮度增加 C.刺激物静止 D.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 E.刺激物符合需要19.注意的基本品质有( )

A.注意范围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敏捷性 D.注意转移 E.注意分配

20.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的是( )。

A.心潮澎湃 B.眉开眼笑 C.坐立不安 D.轻声呻吟 E.心跳加速

21.情绪和情感具有( )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6套题)

2017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归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论述: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着作。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钠 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反对把心理作为一个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哥哥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与部分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6.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奈赛尔皮亚杰 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注意是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师招聘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心理规律 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__心理特征________两方面。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人格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5.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活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 6.心理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_1898_____年,______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成为 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8.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华生的行为主义以及马斯洛的___条件反射____________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 派。 9._____脑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心理内容的源泉。 1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神经元_____________。 12.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4.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一般把前三部分合称为________,而间脑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大脑半球表面上的三条重要的沟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顶枕裂。 16.大脑皮层的三条沟裂把大脑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额叶、________、________和颞叶。 17.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___传出神经和___________。 18.条件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基础上,经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而获得的反射。 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__________属性的认识。 2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_________________,而人的感觉器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做 _______________。 21.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_____________。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题库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选择题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边缘 D【解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边缘的交叉学科。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A【解析】考查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所以选A。3.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 C【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 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 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 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答案 A 是认知过程,答案 C 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答案 D 是个性心理特征。 7.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8.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 心理活动称之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A【解析】略。 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D【解析】人类才有意识现象,动物没有。 10.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 C【解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又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所以选 C。11.在情绪和认知的区别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 B.认知活动随意性强 C.情绪活动随意性弱 D.认知活动比情绪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 D【解析】情绪活动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集体表现。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 (附答案)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1

《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 2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教师招聘复习题)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教师招聘复习题) 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 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C)。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A)。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觊洛夫 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B)。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D)。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D)。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D)。A.班主任

D.班集体 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A)。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A)。 A.交往的过程 B.学习的过程 C.德育的过程 D.认识的过程。 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B)。 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 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 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C)。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 14.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5.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B)。 A.集体舆论 B.共同目标 C.干部队伍 D.活动 16.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A)。 A.建制 B.培养班干部 C.思想教育 D.班级文化 17.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D)。 A.发挥班干部领导作用的思想 B.班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C.师生合作的思想 D.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18.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解释、预测和调控)。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研究线路可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 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大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特点: 优点 缺点 二、测验法 1、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1、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种类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四、调查法 1、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2、种类: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参考题库及答案(共175题)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知识参考题库及答 案(共175题)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D )刺激—反应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A.心理生理学 B.认知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行为学派 2、每个人“都有向着健康和积极意志、向着成长的冲动或向着人的潜能自我实现的冲动”。这是哪一个学派的基本理论( C )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3、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D ) A.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 B.行为和情感障碍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 C.所有的行为和情感都是学习得来的 D.“冰山”下潜意识决定一切行为 4、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分为(D)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以上都是 5、儿童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这在行为主义中被称为( D ) A.反映 B.刺激 C.联结 D.强化 6、精神分析理论中,此时此刻想不起来,但集中注意力,认真回忆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称为( C )

A.意识 B.无意识 C.前意识 D.都不对 7、“以人为中心”理论是属于哪个理论流派( B ) A.精神分析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8、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 C ) A.运动表象 B.一般表象 C.记忆表象 D.想象表象 9、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 A )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 24小时内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二周 10、下面哪位学者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D ) A.魏太默 B.冯特 C.马斯洛 D.斯金纳 11、梦属于哪种想象(B)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12、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的心理学是(A)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 13、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是(B)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 14、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是(C )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B) A、内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ROM D、RAM 2、世界上认的第一台计算机延生的时间是(C) A、1846年 B、1864年 C、1946年 D、1964年 3、磁盘操作系统简称(A) A、DOS B、WINDOWS C、UCDOS D、WPS 4、“文档”菜单中所保留有最近使用过的文档至多有(C)个。 A、8 B、10 C、15 D、20 5、在Excel中删除单元格是将单元格从工作表上完全移去,并移动相邻的单元格来填充空格,若对已经删除的单元格进行过引用,将导致出错,显示出错信息是(B)。 A、#VLHE! B、#REF! C、#ERROR! D、#### 6、ESCEL的工作表名可以更改,它最多可含(B)个字符。 A、30 B、31 C、32 D、33 7、在PowerPoint中,如果要同时选中几个对象,按住(A),逐个单击待选的对象。 A、shift B、ctrl C、ctrl+Alt D、Alt 8、每张幻灯片中,除标题外最多可生成(A)个不同层次。 A、5 B、6 C、7 D、8 9、以下(B)不是数字图形、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 A、·BMP B、·TXT C、·GIF D、·JPG 10、音频卡是按(C)分类的。 A、采样方法 B、声道数 C、采样量化位数不清 D、压缩方式 11、具有很强异种网互联能力的广域网络设备是(A)。 A、路由器 B、网关 C、网桥 D、桥路器 12、下列四项中,合法的IP地址是(D)。 A、190.220.5 B、206.53.312.78 C 13、Http是一种(C)。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域名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网址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复习主要内容 (1)

心理学复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观察法―在自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活动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活动状态转向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是指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而是身周围神经细胞传布开来。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动物和人的大脑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和集中。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一种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 感觉阈限-就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的刺激量 适应-就是由于刺激物作用而引起的感觉性变性变化。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就是被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来。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遗忘-就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重现。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的干扰作用。。。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2020最新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可直接打印)

2020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附答案打印版)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 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

范文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 1/ 10

答案 2020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桑代克)。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 5.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 7.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 8.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人本主义)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10.(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1.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1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4.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经验总结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问卷法)。 20.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 这种研究方法叫(产品分析法)。 2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3/ 1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 2.独特的研究课题:如何教、如何学和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0~2感知运动阶段,2-7前运算阶段,7-11具体运算阶段,11-15形式运算阶段 7.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8.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4-5主动感对内疚感,6-11勤奋感对自卑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0.鲍姆宁将家庭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11.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辐合型和发散型 1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斯金纳——程序教学 1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操作性 条件作用论 15.认知学习理论:苛勒完型-顿悟说、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 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7.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 内驱力组成 18.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根绝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