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煤

高炉喷煤
高炉喷煤

提高喷煤量的技术措施

1.前言

喷吹煤粉是高炉节能降焦,降低成本的核心技术,也是炉况调节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喷吹以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煤粉代替昂贵且日渐匮乏的冶金焦,可有效降低焦比及生铁成本;另一方面,高炉喷煤降低了炉缸理论燃烧温度,为高炉富氧鼓风和高风温冶炼创造了条件,可实现高炉的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高炉喷煤还可作为灵活的热制度调剂手段。

近年来随着主焦煤资源的日益匮乏和钢铁企业炼焦能力的不足,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主要钢铁企业喷煤比已达到150kg/t左右,但与先进水平300kg/t还存在差距。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提高和稳定喷煤比成为我国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的主流。因此,提高高炉喷煤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和技术措施

高炉提高喷煤量,特别是在150~170kg/t煤比基础上提高喷煤量,由于喷煤对炉况和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较大,高炉是否稳定接受更高的喷煤量,存在许多限制因素。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炉缸热补偿和煤粉燃烧率、上下部调剂和气流分布控制、焦炭质量、渣比。

2.1炉缸热补偿与煤粉燃烧率

如图1所示,随喷煤比增加,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Tf值明显下降。为保证炉缸热状态需要,欧洲、日本一般要求Tf在2000-2100℃以上。采用高风温、低湿分、富氧鼓风是增加热补偿的有效措施。图2所示,1998—2004年,宝钢高炉采用1240—1250℃的高风温、最低7—9g/m3的鼓风湿分、2%—3%的富氧率鼓风操作,使喷煤比200-230kg/t时Tf值(按改进的新日铁经验式计算)仍维持20000C以上。生产实际表明,Tf值控制在20000C以上,能够保证炉温充沛、炉缸热状态正常。

高风温是增加喷煤热补偿的重要手段,每提高1000C风温可补偿Tf值600C 以上。风温低于11000C的高炉,应大力采用高风温热风炉先进技术和控制技术,使风温达到1200℃以上。富氧既是提高产量的手段,也是增加喷煤热补偿的

重要措施。每富氧1%,可补偿Tf40~500C。宝钢高炉近几年为保持高利用系数、200kg/t煤比操作,将富氧率提高到3%—5%。制氧能力富裕的厂家应尽可能通过富氧鼓风手段提高利用系数和增加喷煤量。喷吹烟煤或喷吹烟煤配比较高的煤粉,因烟煤分解吸热量大,炉腹煤气量大,比喷吹单一无烟煤使Tf下降更多,相应需要增加更多的热补偿量。

图1 宝钢高炉Tf值与喷煤比的关系

图2 喷煤比与风温、富氧率的关系

因在回旋区内停留时间极短,高煤比操作时煤粉不可能在风口前完全燃尽,未燃煤粉产生量如超过高炉以各种途径消化利用的能力范围,引起高炉压差超限、炉况波动,炉尘含碳量大幅度升高和高炉燃料比上升,甚至炉缸不活,则此时风口前煤粉燃烧率是增加喷煤量的主要限制环节。宝钢高炉风口取样分析计算表明]1[,喷煤量175kg/t和210—230kg/t时,回旋区内煤粉燃烧率分别为84.9%和70.5%~72%,这表明增加喷煤量使风口前煤粉燃烧率显著下降。未燃煤粉对高炉的直接影响是使料柱、软熔带和死料柱的透气

性变差,所以,高煤比操作必须保证风口前70%—80%的较高燃烧率。提高喷煤量,首先要解决煤粉分解的热补偿和残炭燃烧问题,增加热补偿的手段同时也是强化煤粉燃烧、提高燃烧率的手段。高风温可加快煤粉热分解和着火,这对促进燃烧非常重要,是提高燃烧率应优先采用的手段,这对供氧不足厂家的高炉更为有效和实际。此外,提高煤粉燃烧率需要增加氧量和改善煤、氧混合扩散条件。高煤比需要高富氧,喷煤180~200kg/t时,富氧率一般应维持在3.0%左右。在直吹管、风口有限空间内,理论上,采用单独氧枪(在煤枪下游、更接近风口前)比使用氧煤枪对提高燃烧率有效,国内外实践看,这两种方法未证明对提高喷煤量有显著作用(可能该高炉提高喷煤量的限制环节不是煤粉燃烧率),因为氧气温度低(常温久扩散快,故未能达到理想的氧煤高效燃烧效果。实际上,在煤粉燃烧过程中,预热、升温、分解、着火阶段主要需要热量而不是氧气,所以除高风温外,加强煤粉与热风的混合也非常重要。在直吹管使用双枪喷煤,可以强化煤粉的扩散和与热风的混合,加快煤粉热分解和着火,因此具有一定的效果,在宝钢集团梅钢高炉上使用较好,喷煤量达到180kg/t。而且该方法比使用单独氧枪或氧煤枪安全、简便。添加助燃剂是强化煤粉燃烧、提高燃烧率和增加喷煤量的另一途径,对风温低、富氧率低,特别是喷吹无烟煤或烟煤配比较低的高炉,此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但添加剂应助燃作用强,配入量少,K/Na元素含量少,混配处理方便,其成分应对高炉造渣和长寿无不良影响。

克服煤粉燃烧率的限制,增加喷煤量,最主要的措施是采用12500C高风温、2%—3.5%较高富氧率鼓风。富氧对喷煤的有利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提高理论燃烧温度,提高煤粉燃烧率,减少炉腹煤气量(降低风压),提高热流比(降低顶温),增加产量,因此要创造条件实现富氧鼓风操作。

2.2上下部调剂和气流分布控制

提高喷煤高炉的操作水平,使高炉具有接受更多喷煤量的能力和条件,喷煤冶炼操作技术是提高喷煤量的重要方面。国外一些原燃料条件好的高炉采用过多种措施以增加喷煤量,但实现200kg/t以上高煤比操作仍较困难,可能与其操作技术不匹配有关。

由于块状带矿焦比升高,炉料负荷增大,焦炭层变薄;软熔带焦窗面积减小;焦炭物理化学破坏程度加大,风口区和死料柱焦炭床透气性变差;风

口前煤粉燃烧使炉缸煤气量增大,风压升高,高炉各部位压差上升,随喷煤量提高,高炉整体透气性下降。如图3所示,宝钢高炉煤比超过180—200kg/t后,高炉的K值(透气性指数, p2-Tp2)/BG)呈显著升高趋势。操作上如不能合理调整上下部控制参数,不能改善气流分布以陶氐风压和压差、K值,造成炉况不稳定甚至崩滑料不断,则继续增加喷煤量将受到限制,此时限制环节在操作上。在原燃料质量基本稳定、炉况良好条件下,操作技术水平(特别是控制稳定、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关键。高炉气流分布控制得好、K值稳定且低于上限,可显著提高高炉喷煤量的能力。大部分煤粉靠近风口燃烧,煤气量增大,同时由于焦炭在风口前粉化和死料柱表面焦粉和未燃煤粉积聚量增加,死料柱透气性显著下降,加上死料柱更新减慢,体积扩大,使风口循环区缩短(宝钢高炉喷煤量由170kg/t增加到200kg/t以上时,回旋区深度由2.2m缩短到1.7m)。2000m3以上的高炉,其煤气流分布表现为边缘气流发展,中心气流不足,炉墙热负荷增加。

图3 提高喷煤量对透气指数K值的影响

下部调剂应控制适当的风速(200m/s以上)和高的鼓风动能,以保持一定的循环区长度,发展中心气流,激活死料柱,活跃炉缸,这对于高煤比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的富氧率下,宝钢通过缩小风口面积或使用长风口,保证喷煤200kg/t以上时250m/s左右的较高风速,以保持风口循环区1.7~1.8m长度,为上部布料调整改善气流分布创造了基础条件。

通过上部布料调剂形成合理的煤气流再分布,以降低压差、改善透气性,

稳定炉况,提高高炉接受大喷煤量的能力,这是提高煤比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装料方面,宝钢高炉对于不同的喷煤比选择合适的矿批、焦批,使焦炭在炉喉的层厚达到700mm左右、炉腰区焦炭层厚达到250mm以上。在布料方面,通过料线、无料钟布料档位调整,确保边缘焦层有一定宽度和料面中心漏斗有一定深度,使边缘气流和中心气流具有合适的比率。合理调整矿石和焦炭的布料档位和圈数,控制边缘气流既不较强也不太弱,同时中心气流必须较强且稳定,这是炉况顺行和气流控制的目标。宝钢在喷煤200kg/t以上时,要求炉顶十字测温边缘四点温度保持200—300℃,中心点温度保持600~C左右。布料档位和料线调整对气流分布、煤气利用率和K值影响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操作上应做好炉况和气流分布趋势判断,以少动、微调为宜。由于炉内矿焦比径向分布和整体气流分布合理,透气性良好,宝钢1高炉和4高炉能长期在210—230kg/t煤比下保持顺行稳定。目前,宝钢各高炉在原燃料质量下降情况下,通过上部布料调整和高顶压操作,控制煤气流分布合理,改善了透气性,稳定了炉况,从而稳定了喷煤量。

国内外部分高炉采用中心加焦方式来解决中心气流变弱的问题,取得不同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中心加焦时,中心气流有发展,但中心加焦量较大时,中心气流不稳,顶温升高,煤气利用率普遍较低。武钢5号高炉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2[,长期中心加焦会抬高中心料面漏斗,改变中心煤气流分布,易形成中心堆积,反而使炉况顺行受到破坏,最终不断减少中心加焦量直至取消。宝钢在提高喷煤量过程中,坚持通过缩小风口面积、提高鼓风动能、延长回旋区深度的措施来发展中心气流,放弃中心加焦,实践证明达到了目的。所以,提高喷煤量,操作是关键,要上下部调剂相结合,不能偏颇。

2.3保证良好的焦炭质量

良好、稳定的原燃料质量,特别是焦炭质量,是高炉稳定、透气性良好和提高喷煤量的基础。随着喷煤比的提高,因冶炼周期延长,焦炭在炉内经受溶损反应破坏不被碱金属腐蚀破坏、风口循环区高温撞击磨损等破坏的程助口大,到达炉缸时其劣他口剧,粒度变小。喷煤量越高、炉容越大,劣化越显著。宝钢多年来进行的大量的风口取样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如表1所示,喷煤比由175kg/t提高到210kg/t时,风口焦平均粒度减小3—6mm,风口前

2.5m处<2.5mm粉末比例增加10%]3[,这必然造成高炉下部透气性变差和压差升高。因此,提高喷煤量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提高。如提高喷煤量后,焦炭质量不能适应高炉下部及炉缸的透气、透液性要求,将使高炉初始煤气流不稳定,风压升高,下部不活,炉铡犬态变差,渣铁排放不畅,甚至出现炉缸堆积、风口频繁烧损和灌渣等顺行不良,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如风口前煤粉燃晓率低、未燃尽煤粉较多,将加重这一趋势。所以,提高喷煤量的最主要限制环节在高炉下部,这一区域对煤粉燃烧、炉缸活陛、下部透气r生、焦炭质量、初始气流分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解决了这些综合限制因素的影响问题,就能提高喷煤量。

宝钢喷煤生产实践表明,焦炭热性能指标(CRI、CSR)和平均粒度对K值和喷煤比的影响比冷强度(DI150

、M40、M10)显著。宝钢要求煤比超过200kg/t

15

时,焦炭CRI不大于25%、CSR大于66%、平均粒度不小于52mm。冷强度是焦炭骨架的基础,是基本要求。宝钢长期稳定和高质量的焦炭为实现200~250kg /t高煤比操作创造了重要的原料条件。

2004—2005年,炼焦煤资源开始紧张,煤质变差,给炼焦配煤和焦炭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宝钢焦炭质量指标下降,如表2所示。焦炭质量确保DI>87.5%,灰份<12.0%,同时热强度按CRI<26%、CSR>66%控制。2006年开始,为适应高炉高产能、高煤比生产的需要和对热性能的要求,严格控制CRI<24%、 CSR>69%。2007年至2008年3 月,炼焦煤质更加劣化,焦炭

冷热强度及灰、硫指标显著下滑,使高炉风压、压差升高,炉况不稳比被迫下调。

在煤种多而杂、品质较差条件下,要保持较高的焦炭质量指标,主要靠用煤管理、精料管理、优化配煤和加强炼焦过程控制]4[。宝钢应用配煤专家系统优化配煤260kg/t。方案,同时结合煤质指标和煤岩情况下分析进行合理配煤。在用煤管理、煤处理、装煤和炼焦操作上,(1)充分利用大煤场有利条件,炼焦用煤的开卸和封堆均严格按批量管理,杜绝混堆;(2)采用二次粉碎流程,炼焦煤在送往配煤槽前,先将块度大、可磨性差的煤进行一次粉碎,人槽后分两组进行二次粉碎,保证配煤粉碎细度合理;(3)提高配煤精确度,配煤误差<0.5%,确保了焦炭质量的稳定;(4)采用成型煤工艺,提高装煤堆密度,配入成型煤后使装入煤堆比重提高了0.02t/m3’,从而有利于提高焦炭冷热强度;(5)进行100%干法熄焦,稳定焦炭质量;(6)采用“火落管理”,对每一炉焦经过“火落”判定后,再控制合理的“焖炉时间”,避免焦炭过生或过熟。

此外,加强高炉槽下筛分,减少<15mm焦炭入炉量。尽可能使用直送焦,少用或不用落地焦。对大量使用外购焦炭的厂家,应选购优质一、二级冶金焦,稳定焦炭来源,监控焦炭质量,同时强化料场过筛和高炉槽下过筛,避免大量粉末入炉。目前,焦炭市场供求稳定甚至过剩,为稳定焦炭供应和控制质量、增加喷煤比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通过外部改质处理(如外喷钝化剂等)改善焦炭强度的研究和工业实践在昆钢、武钢等厂家也进行过,实际效果需要进一步生产验证。

2.4降低渣量与精料’

因为炉缸和高炉下部有未燃煤粉积聚,而且大喷煤后炉缸内未燃煤粉的绝对量增加,会降低炉渣的流动性,同时降低死料柱的透气性和透液性,对风口气流向中心区的穿透和下部气流分布明显产生不良影响。渣量越多,这种影响越大,对提高喷煤量限制越大。宝钢高炉生产实践表明,渣量对高炉可接受的喷煤量有很大影响,以炉况稳定顺行,K值最高且能稳定在2.8左右为限,在宝钢良好的炉料质量下,渣比280—290kg/t时,高炉喷煤量最高195—197kg/t,当渣比降低到235—240kg/t时,煤比可提高到260kg/t。所以,在操作条件一定情况下,渣量是提高喷煤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喷煤量必须降低渣量。这主要靠精料来实现。可将渣比+未燃煤粉量定义为概念渣量,风口前煤粉燃烧率68%左右时,高炉可接受的概念渣量水平约为325kg /t。随着喷煤量提高,未燃煤粉量增加,高炉入炉渣量则必须减少。如喷煤量达到200~250kg/t,入炉渣比需控制在250kg/t左右。

国外喷煤200kg/t的高炉,其渣量一般控制在280kg/t以下甚至更低(利用系数约2.0t/d3

)。宝钢通过高品位低Si02烧结、降低焦炭和喷吹煤灰分、

m

降低高炉副原料用量、保持80%~84%熟料率等措施,将渣量由280kg/t逐步降低到240~250kg/t,喷煤量随之由150kg/t提高到250kg/t的较高水平,炉况、透气性和炉缸工作正常。显然,高炉最大喷煤量实际是在一定原燃料条件和渣比下可接受(透气性能够保证)的极限喷煤量。

实际上,高炉原燃料条件一定时,不同渣比下存在最大喷煤量和经济喷煤量。最大喷煤量是高炉在可维持的压差下稳定操作、气流受控、顺行可以接受的喷煤量,超过此限量高炉将无法维持正常操作。经调整优化操作后使焦比、燃料比和铁水成本最低的喷煤量,即为该条件下的经济喷煤量。宝钢高炉实际操作K值控制在2.8左右,因此将K值达到2.8时的操作煤比定义为最大喷煤量。当然,提高煤粉燃烧率和改善焦炭质量(提高软熔带焦窗透气性和死料柱透气性),提高操作水平(提高煤气利用率和罱换比),最大煤比和经济煤比可进一步提高。对宝钢各高炉喷煤160kg/t以上时的生产操作数据,分不同渣量水平作煤比与K值的统计回归,K值取2.8,经求解可算出对应的最大喷煤比,得图4。

图4 不同渣比下的最大煤比

高炉最大喷煤量取决于高炉接受能力,即透气性。经济喷煤量的大小取决于喷煤量水平、煤焦置换比和煤粉有效利用状况,最终要由总燃料消耗、铁水成本来评价。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产量、原燃料质量、炉料结构、喷吹煤和焦炭的市场差价等)达到最低铁水成本时的喷煤量就是最经济的喷煤量。喷煤产生的铁水成本降低值可按下式计算:

J=PCR(Pk?R—Pm)/1000

式中:I一铁水成本降低值,元/t;PCR一喷煤量,kg/t;R一煤焦置换比;Pk一焦炭价格,元/t;Pm一煤粉价格,元/t.

在焦炭和煤粉的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喷煤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喷煤量和煤焦置换比。生产操作中经济喷煤量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应是一个范围PCRj。

η、焦炭灰分、熟料率、烧结矿假定当煤比调整时,BT、BH、[Si]小、co

FeO含量等影响置换比的折算系数基本不变,通过计算铁水成本和求解,可得到最低成本I与理论经济煤比PCRj的关系。不同渣比时理论经济煤比的范围见图5所示 (图中阴影部分)

当渣比处在230~273kg/t时,经济喷煤量为223—233kg/t;当渣比大于273kg/t时,经济喷煤量为最大喷煤量,其与渣比(SR)的关系为:

PCRj=—1248.5539+13.5968SR-0.0301SR2

图5 不同渣比下的经济煤比范围

降低渣比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使用“精料”的原燃料。除保证好的烧结矿、球团强度及冶金性能,且成分稳定,保证好的焦炭强度、块度等指标外,主要是提高人炉矿的品位和降低焦炭、煤粉的灰分及硫磺等指标,这是决定渣量的重要因素。对于高碱度烧结矿配酸性球团的炉料结构,烧结矿品位应达到58.5%以上,总入炉品位应达到60%以上。焦炭灰分应控制在12%以下,煤粉灰分应控制在9%以下。原燃料粒度均匀、粉末少是保证料柱空隙度的重要要求。要求烧结矿>50mm的比例应小于10%,<5nmi的比例应小于4%,5~10mm的含量最好维持在30%左右,不宜超过35%]5[。

:含量控制在5%降低渣量的具体措施有:1)高品位低硅烧结,烧结矿SiO

2

以下,这是宝钢降低渣量的主要措施,宝钢烧结矿的质量指标如表3所示;2>多用进口球团或多生产自产球团矿,近几年国内氧化球团产线相继投产,对提高喷煤量有利;3)加强料场原燃料的筛分和管理,加强高炉槽下筛分,减少粉末人炉;4)通过选煤、配煤降低焦炭灰分和全硫量;5)通过选煤、配煤,特别是多配烟煤喷吹(烟煤灰分普遍比无烟煤低),降低煤粉灰分和全硫量。提高烟煤配比还可提高煤粉燃烧率,增加喷煤量。

3.进一步提高喷煤量技术问题

3.1保持炉缸热量充沛技术

高炉炼铁正常生产需要炉缸有充沛的热量,以保证铁矿石还原,渣铁流动性好、易分离,炉渣脱硫率高和透气性好。炉缸热量用理论燃烧温度来表示,合理值为2200±50 ℃。

煤粉喷进风口后需要吸收热量,首先煤粉被加热,然后挥发分和碳素燃烧。每喷吹l0kg/t 无烟煤,炉缸温度下降 15~20 ℃;喷吹 l0kg/t 烟煤,炉缸温度下降 20 ~25 ℃;喷煤量大于 1OOkg/t,炉缸温度下降150~250℃以上,喷煤比的提高促使炉缸温度下降更大]6[。为使炉缸温度保持在2200±50℃合理范围内,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提高热风温度: 热风温度每升高100℃,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0℃,允许多喷煤粉 30~40kg/t 。

(2)进行富氧鼓风: 富氧率每提高1%,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0~50 ℃,允许多喷煤粉 20~30kg/t 。

(3)进行脱湿鼓风: 鼓风湿度每降低1g/m3 ,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 ~7℃,允许多喷煤粉 3 ~4kg/to

3.2提高煤粉燃烧率技术

煤粉在炉缸内的燃烧包括可燃气体( 煤粉受热分解而来) 的分解燃烧和固态碳( 煤粉分解后残留碳)的表面燃烧,这些燃烧情况取决于温度、氧气含量和煤粉的比表面积和燃烧时间。宝钢测定高炉喷煤比在170kg/t、205kg/t、203kg/t时,煤粉在风口回旋区的燃烧率分别为 84.9% 、72.0% 和70.5% ,这说明还有 30% 左右的煤粉在风口回旋区以上的炉料中进行燃烧和气化。而

炉内未能燃烧的煤粉将被高速的煤气流带出高炉,致使煤气除尘灰中的碳含量增多,因此,除尘灰中的含碳量是衡量煤粉燃烧率高低的重要标志。

提高煤粉燃烧率的技术措施有:

(1)提高热风温度: 喷煤比在180~200kg/t时需要 1200℃以上的热风温度。

(2)进行富氧鼓风: 富氧率每提高1%,煤粉燃烧率提高1.51%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升高,喷煤比提高12~20kg/t ,产量提高 4.79% ,煤气热值提高3.4%,煤气量减少,风口直径缩小 1%~1.4%,既提高了炉缸温度,又提供了氧气助燃剂。喷煤比在 180 ~200kg/t时需要富氧 3%以上;燃烧学理论要求空气过剩系数1.15 以上。

(3)提高煤粉的比表面积: 一般要求200 网目的煤粉粒-度大于50% ;采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煤时,200 网目的煤粉粒度大于60%(烟煤中的挥发-分遇高温时要分解,致使煤粉爆裂,增加煤粉比表面积);喷吹无烟煤时,200 网目的煤粉粒度大于 70% ~80% 。煤粉水分控制在 1.5%±0.5%,最高不超过2.5%。

(4)进行脱湿鼓风: 可提高炉缸温度和鼓风中氧气含量。湿度每降低1%,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5℃,焦比降低 0.9%,产量增高 3.2%。鼓风湿度控制在6%左右。

(5)提高炉顶煤气压力,减小煤气流速,延长煤粉在炉内燃烧时间,降低煤气压力差。据测算,煤粉在炉缸的燃烧时间为0.01 ~0 04s,加热速度103~106k/s 。

3.3提高料柱透气性技术

高炉正常操作要维持一个合理的煤气压差值,即热风压力减去炉顶压力。一些高炉工作者采用指数操作高炉。料柱透气性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料柱的透气性。在高喷煤比条件下,焦炭质量的好坏对炉料透气性影响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1)提高入炉矿含铁品位,减少渣量。高炉内煤气阻力最大的区域是软熔带,特别是铁矿石刚开始熔化,还原成 FeO 和形成初渣,渣铁尚未分离、滴落至炉缸时。如果入炉矿铁品位在60% 以上,吨铁渣量小于300kg,煤气阻力会大大减小,炉渣液泛现象也会减少。

(2)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焦炭在高炉内有五个作用: 骨架作用、还原剂、提供热量、生铁渗碳、填充炉缸,特别是在高喷煤比条件下,焦比低,则焦炭的骨架作用就更加突出。可以说,焦炭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高炉容积的大小和喷煤比的高低。高喷煤比对焦炭质量的要求是M40>80%、M10<7%、灰分<12.5%、硫分<0.65%、热强度 CSR>60%、热反应性 CRI<30%;2000m3 以上大高炉,喷煤比在 160kg/t以上时,要求焦炭质量更高:M40≥85% ,M10≤6.5%,灰分≤12.0% ,硫分≤0.6%,CSR ≥65% ,CRI≤26% ,同时要求焦炭中 K2O+Na2O 的含量<3.0kg/t。

(3)炉料成分、性能稳定、均匀。炉料成分稳定是指炼铁原料含铁及杂质和碱度波动范围小。工业发达国家要求烧结矿铁品位波动范围±0.05% ,碱度波动±0.03(倍);我国炼铁企业要求铁品位波动±0.5%,碱度波动±0.05(倍) 。这是由于含铁品位和碱度的波动会造成软熔带透气性的巨大变化(如高硅铁和高碱度渣熔化温度高,流动性差)。

铁矿石的软化温度、软化温度区间、熔滴温度和熔滴温度区间是其冶金性能的重要指标,对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和料柱透气性有重大影响,因此要求炉料的冶金性能要稳定。

炉料粒度均匀就是减少炉料在炉内的填充作用。如果炉料粒度大小不均且混装会使炉料空间减少,如同 4 个苹果之间夹着乒乓球,造成空间减小。炉料空间为0.44 有利于煤气流的畅通。5 ~10mm 粒度的炉料要小于30% ,不能超过 35% ,否则对炉料透气性会产生重大影响。

炼铁原料( 烧结、球团、块矿) 的转鼓强度高、热稳定性好、还原性强、性能稳定等为高炉顺行创造良好条件,提高烧结矿的碱度(1.8 ~2.0 倍)会使转鼓强度高、冶金性能好。链篦机一回转窑生产的球团矿质量和工序能耗均比竖炉好。入炉块矿要求所含水分低、热爆裂性差、还原性好、粒度偏小。

(4)优化高炉操作技术。大高炉采用大矿批,焦炭料层厚度在0.5~0.6m。变动焦炭负荷时不要轻易变动焦炭料层厚度,使高炉内的焦炭起到透气窗的作用,对于保持和提高炉料透气性十分重要。优化布料技术(料批、料线、布料方式等)和适宜的鼓风动能(调整风口直径和风口长度)可以实现高炉内煤气流均匀分布,同时提高炉料透气性。合理的鼓风动能使炉缸活跃,合理布料可使煤粉在炉料中充分燃烧,减少未燃煤粉量。

稳定高炉的热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造渣制度及活跃的炉缸会给高炉的高产、优质、低耗、长寿、高喷煤比带来有利条件,稳定的操作能创造出高效益。减少人为影响因素,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会促进炼铁生产技术的发展。

3.4提高煤焦置换比技术

上述3个小节讲述的技术均是提高煤焦置换比的技术。本节仅从喷煤管理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煤焦置换比。

(1)提高喷吹煤粉的质量。由于喷吹煤粉的品种广泛,所以要求喷吹煤粉有害杂质含量少,耐磨性好、含碳量高,发热值高,灰分低( 要求煤粉的灰分一定要低于焦炭的灰分) 、含硫低、燃烧性好,流动性好等]8[。煤粉K2O+Na2O 总量要小于3.0kg/t ,原因是 K、Na在高炉内会造成结瘤,并使焦炭易产生裂纹导致焦炭强度下降。

(2)煤粉喷吹要均匀,高炉所有风口均要喷煤,流量要均匀、稳定。高炉均匀喷吹煤粉会使高炉各风口的鼓风动能一致、炉缸热量分配均匀、高炉生产顺行和喷煤量提高,进而提高煤焦置换比。为保证各风口喷煤量均匀,建议高位安置煤粉分配器,使各单只管路长短相近,避免出现煤粉走捷径,个别风口多喷的现象。

(3)采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喷有利于提高喷煤比和煤焦置换比。烟煤挥发分高且含有一定水分,进入风口后会爆裂,促进分解燃烧和残碳燃烧,煤粉燃烧效率高。建议烟煤配比在30%左右,配比太高后管路的安全措施要加强,并且煤粉含碳量下降会造成煤焦置换比降低。无烟煤发热值高,煤焦置换比高,但燃烧性差,特别是高喷煤比时会影响炉料透气性和高炉顺行。煤种优化是提高置换比的重要措施。

(4)衡量高炉喷煤比高低的标准。因各炼铁企业生产条件不同,高炉喷煤比的极限值也不同,但是行业对喷煤是否达到极限值的衡量标准认识是一致的,即增加喷煤量的同时,高炉燃料比没有升高,此时的喷煤量是最佳喷煤值。第二个方法是高炉煤气除尘灰中含碳量没有升高,洗涤水中没有浮上一层如油一样的碳粉,则说明高炉喷煤达到最佳。

4.结语

提高和稳定高炉喷煤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

的重要途径,总结主要措施如下:

(1) 精料政策、强化和提高原燃料的质量是高炉提高和稳定喷煤量的基础。

(2) 高风温、富氧鼓风操作是煤粉在风口区域快速、完全燃烧的保证。

(3) 优化高炉操作, 维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 确定合理的上下部调剂制度, 保持高炉/上稳下活是提高喷煤量的关键。

(4) 喷吹系统、设备的改进以及喷吹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今后提高喷煤量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万仁、朱仁良、张龙来、朱锦明,高炉高煤比操作的实践,炼铁,2005,

No.9,9~12

[2]陈春平、朱青峰、邬晓伟,武钢5号高炉喷煤攻关实践,炼铁,2005,No.8

[3]项钟庸、王儊留等编著,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冶金工业出

版社,2007,,11

[4]程乐意、曹银平,宝钢炼焦配煤技术和焦炭质量控制,第三届宝钢学术年会

论文集,2008,9

[5]王儊留,提高高炉喷煤量的措施,鞍钢技术,2007,No.1

[6]王涛,首钢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实践[J]. 炼铁,2003,( 1) :6

[7]裴西平,我国高炉喷煤现状及供求趋势分析[J]. 炼铁,2003, (5) :33- 34

[8]王筱留,钢铁冶金学[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230- 232.

[9]杨天钧,左海滨.中国高炉炼铁技术科学发展的途径〔J〕.钢铁,2008,43(1):1~5

[10]王国雄,王铁,沈满峰,杨佳龙.现代高炉煤粉喷吹[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1997.

钢铁厂高炉喷煤操作

高炉喷煤 一、喷吹煤粉已成为小高炉炼铁的当务之急 i.当前,钢铁冶金行业遭遇到全球性的原料价格上涨,焦炭、矿石的 价格涨幅惊人,冶炼成本普遍提高,这给小高炉炼铁业带来更大的 困难。因此,降低冶炼成本成了小高炉作业的重要目标。其中,降 低焦化,尤其重要。 b)从50年代起,人们就在努力向高炉内喷吹相对廉价的煤粉,以部分替代 价格相对昂贵的焦炭。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喷煤技术方面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喷煤技术日趋成熟。但是,成功的喷煤作业绝大部分都是在 大高炉完成的,高炉喷煤技术还有待推广和完善。 二、高炉喷吹煤粉降低焦比的原理 i.焦炭在高炉内主要有三大作用:还原剂和料柱骨架。焦炭生产过程 相对复杂,对于原料有特殊要求,由于资源和设备投资方面的因素, 这些年来焦炭价格不断上涨,成为炼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从高 炉风口向高炉的内喷吹煤粉,由于具有和焦炭同样的碳素,可以部 分替代焦炭低廉许多,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铁生产成本。 三、喷吹煤粉的技术效果 i.高炉喷煤后,除了焦比大幅度降低外,还给高炉操作增加了一个调 剂手段,高炉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控制喷煤量来控制高炉的热状态; 喷煤后,由于煤比焦炭具有更多的挥发分,从而增加了煤气中氢的 含量,煤气还原能力增强,有利于发展间接还原,这实际上也是降 低焦比的原因之一。 四、高炉喷煤的特点

高炉喷煤之后,高炉压差并没有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对于高炉透气性的影响不如大高炉那样明显。高炉由于整体能耗水平较高,喷煤后 效果比较明显,置换比好于大高炉,接近1.0。高炉采用球式热风炉,风 温相对较高,有利于喷煤。此外,小高炉喷煤的实践表明:喷煤后高炉 炉况进一步稳定,炉缸工作状态改善,普遍顺行。 五、重要意义 i.高炉喷煤对现代高炉炼铁技术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它 是高炉炼铁能否与其他炼铁方法竞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 术,其意义具体表现为: b)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昂贵而日趋匮乏的冶金焦炭,使高炉 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 c)喷煤是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有效手段; d)喷煤可改善高炉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 e)喷吹的煤粉在风口前气化燃烧会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为维持高炉冶炼 所必需的动力,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创造了 条件; f)喷吹煤粉气化过程中放出比焦炭多的氢气,提高了煤气的还原能力和 穿透扩散能力,有利于矿石还原和高炉操作指标的改善; g)喷吹煤粉替代部分冶金焦炭,既缓和了焦煤的需求,也减少了炼焦设 施,可节约基建投资,尤其是部分运转时间已达30年需要大修的焦 炉,由于以煤粉替代焦炭而减少焦炭需求量,需大修的焦炉可停产而 废弃; h)喷煤粉代替焦炭,减少焦炉炉座数和生产的焦炭量,从而可降低炼焦 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工艺组成 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 七、工艺模式 从煤粉制备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来分,高炉喷煤工艺有两种模式,即间接喷吹模式和直接喷吹模式。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结合在一起直接向高炉喷吹的工艺叫直接喷吹工艺;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分开,通过罐车或气动输送管道将煤粉从制粉车间送到靠近高炉的喷吹站,再向高炉喷吹煤粉的工艺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一、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 1、炉缸煤气量增加,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煤粉含碳氢化合 物高,在风口前气化后产生大量H2,使炉缸煤气量增加,煤气中的H/C比值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无疑也将增大燃烧带; H2的粘度和密度均小,穿透能力大于CO,部分煤粉在风管和风口内就开始脱气分解和燃烧,所形成的高温混合气流其流速和动能远大于全焦冶炼时的风速和动能,故喷吹煤粉后,风口面积应适当扩大,以保持适宜的煤气流分布。 2、理论燃烧温度下降,而炉缸中心温度均匀并略有上升。理论燃烧 温度下降的原因:①喷入煤粉量冷态进入燃烧带;②煤粉中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先分解再燃烧,分解反应吸收热量;③燃烧生成的煤气量增加。 炉缸中心温度上升的原因:①煤气及动能增加炉缸径向温度梯度缩小;②上部还原得到改善,热支出减少;③高炉热交换改善。 3、料柱阻损增加,压差升高。①喷吹后煤气量增加流速加快;②料 柱中的矿/焦比值越大。 4、间接还原发展。①煤气中还原成份(CO+H2)浓度增加;②H2 的数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炉内温度场变化。 二、喷吹燃料“热补偿” 喷吹燃料以常温态进入高炉要消耗部分热量需进行热补偿,经验

表明:喷煤量增加,50kg/t ·Fe 需补偿风温均80℃。 三、 热滞后: 煤粉在炉缸分解吸热增加,初期使炉缸温度降低直到新增加喷吹量带来的煤气量和还原气体浓度(尤其是H 2量)的改变而改善了矿石的加热和还原下到炉缸后,开始提高炉缸温度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热滞后”时间,即炉料从H 2代替C 参加还原的区域(炉身温度1100~1200℃处)下降到炉缸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滞后时间在2—4h 。 估算热滞后时间 ·V 13 V 2—每批料的体积m 3 N —下料批数 批/h 四、 煤粉喷入高炉后的去向: 风口前燃烧 煤粉 未燃煤粉 随煤气逸出炉外 五、 置换比煤粉的置换比常为0.7—0.9,一般取0.8。 六、 喷煤高炉操作 1、 应固定风温调剂煤量,用调节喷吹量来保持料速的基本稳定。 2、 喷煤纠正炉温波动的效能,随喷煤量的增加而减弱。

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邯钢1000m3高炉提高喷煤比的探索 刘伟,樊泽安,王飞,徐俊杰 (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公司炼铁部,河北邯郸056015) 摘要:邯钢4#高炉(有效容积1000m3)经过不断探索,加强原燃料管理、高炉的操作和维护,使喷煤比逐月提高、焦比和综合焦比不断下降。喷煤比由2008年的130.6 kg/t提高到2009年6月的163.1 kg/t,焦比由361kg/t下降到了305kg/t,综合焦比由524kg/t下降到了500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炉;喷煤比;探索 引言 邯钢4#高炉有效容积917m3,2007年、2008年虽然炉况长期稳定顺行,但由于燃料变化比较大,有时甚至一天就变换数次焦炭,各项指标未达到最好水平,平均日产2600t上下,一级品率70%,焦比361kg/t,煤比130kg/t,焦丁比16kg/t风温1100℃,平均[Si]0.61%。进入2009年以来,4#高炉以“低耗高产”举措应对当前市场挑战,进一步探索好的经济技术指标成效显著,通过监督改善原燃料质量、适时调整煤气流分布、降低入炉焦比、提高富氧、增加喷煤、高风温协调互补、适当提高炉渣碱度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全捣固焦冶炼的长期稳定顺行,并实施了低硅冶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技术指标。2009年4月以来,平均日产达到2700t以上,利用系数达到3.0,一级品率93.45%,焦比降到305kg/t,煤(全无烟煤)比达到160kg/t以上,中焦比达到18kg/t,焦丁比达到16kg/t,风温达到1135℃,平均[Si]达到0.43%以下。通过优化高炉操作技术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在喷吹全无烟煤的情况下煤比达到160kg/t以上实属难得(见表1)。 表1 4高炉生产指标 利用系/t. (m-2. d-1) 煤 比 /kg.t-1 入 炉焦比 /kg.d-1 焦 丁比 /kg.d-1 中 焦比 /kg.d-1 风 温/℃ R 2 [ Si]/% 20 08 2.88 6 1 30.6 361 14 20 1 107 1 .15 .61 20 09.4 3.0 1 51.7 327 16 18 1 132 1 .13 .44 20 3.001308 17 18 110

高炉喷煤技术方案 2

1 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高炉喷煤试验获得成功后,高炉喷煤技术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特别是经过“八五”“氧煤强化炼铁”项目攻关后,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吨铁喷煤量和覆盖率大幅度增加。2002年全国54家重点(原重点和地方骨干)联合钢铁企业吨铁喷煤量已达到125kg/t,企业喷煤覆盖率达到85%以上。高炉喷吹煤粉及提高喷煤量已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炼铁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焦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冶金焦价格高,资源紧缺,高炉大量喷煤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措施。 贵公司现有两座高炉450立方米的高炉。年产生铁约126万吨。如两座高炉采用全焦冶炼,每年需要焦炭约70万吨。高炉生产成本较高,采用高炉喷煤技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焦炭的供需矛盾,减轻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而且也会进一步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同时也为高炉操作增加了下部调节手段,有利于改善高炉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鉴于上述情况,以及着眼于贵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拟建设高炉喷煤工程,工程建设指标为喷煤工艺及设备能力正常XX kg/t,最大达到XXX kg/t喷煤比能力,喷吹煤种为无烟煤浓相输送设计。置换比按X计算,可以代替约X万吨焦炭。

2.喷煤设计工艺要求 2.1 喷煤量 根据贵公司对喷煤工程的要求,和参照国内外喷煤技术的发展…。 2.2 设计条件 喷吹用煤…。 2.3工艺流程 设计采用…方案,以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本喷煤工程包括…高炉。目前高炉喷煤系统有关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喷吹系统有关的基本参数 2.4 喷吹站 喷吹站采用并罐浓相喷吹工艺。 喷吹站的操作全部自动联锁,整个系统各设备既可自动也可手动。 2.5 原煤理化指标

高炉喷煤增加磨机设计方案.doc

邯郸纵横钢铁公司高炉喷煤设计方案 当峰(北京)电能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二月一日

1.总论 邯郸纵横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现有4座容积为450m3的高炉。高炉喷煤车间煤粉制备能力按供给四座450m3高炉、年产220万吨铁水的规模,制粉系统设备最大能力按喷煤量180设计,配置2台磨煤机,最大制粉能力为48。由于高炉利用系统提高,高炉日产铁水达到1800t,在高炉最高日产铁水条件下,喷煤量提高到180操作,煤粉制备能力需要达到54,因此制粉车间需要增加制粉能力6。 为了提高高炉喷煤量,降低焦炭降低生产成本,纵横高炉喷煤车间实施一系列增产挖潜措施,在目前原煤条件下,曾采取各种措施使磨煤机出力有所提高,但局限磨机的能力提高是有限的。因此纵横计划增加一套磨煤机来增加喷煤车间的制粉能力。 (1)高炉喷煤量有显著提高,可多喷煤6。按焦炭和煤粉的差价计算节约成本显著。 (2)磨煤机等设备增加检修时间,降低设备故障率。 1.1.设计依据 编制依据(待提供): 《纵横公司公司高炉喷煤工程》建设工程合同; 《纵横公司公司喷煤工程设计技术协议》; 纵横公司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纵横公司提供的“纵横公司厂区总平面图”。 1.2.工程范围 (1)与原有的原煤供、配系统接口输送到新建制粉系统原煤仓。(2)煤粉制备系统:包括升温炉、高炉热风炉废气管路、原煤仓、给煤机、磨机、布袋收粉器、排烟风机及相应配套设施。 (3)喷吹系统;包括喷吹罐、氮气储气罐、喷煤管道、控制系统及相应配套设施。

(4)储气罐、分配气包及相应附属设备。 (5)与所有系统相配套的的土建厂房、结构与设备基础、给排水、循环水、输配电、采暖通风等设施。 (6)喷煤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防爆、仪表、计量调节系统与自动控制、安全联锁等。 (7)环境保护及安全消防:制粉以及喷吹系统的环保设施、安全防护消防设施。 1.3.工程分工 当峰(北京)电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高炉喷煤工程设计,承担工程设计范围中的原煤运输、制粉系统与喷吹系统内部工艺设备、供配电、自动控制以及车间内部高炉煤气、氮气管道、供电、给排水以及通讯等。 1.4.工程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当峰(北京)电能技术有限公司在纵横公司高炉喷煤工程项目设计中,充分应用国内喷煤综合的新技术并结合纵横公司具体条件,遵循“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方针,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使纵横公司高炉喷煤建设项目尽快地顺利建成投产。1.4.1.根据纵横公司现有场地条件定为直接喷吹工艺,总图布置合理,节约工程建设投资。 1.4.2.根据纵横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喷煤工程建设综合考虑,经过充分研究论证,高炉喷煤选定直接喷吹工艺,建设位置及范围在纵横公司指定的狭小面积范围之内。在指定面积范围内尽量布置合理,设法扩大原煤储存量。 1.4.3.高炉喷煤工程总设计规模按照制粉能力增加之后满足纵横公司四座450 m3高炉喷煤需要,喷煤的喷煤比最高能够达到180/t铁水平。

国外钢铁企业的高炉喷煤技术

2 国外钢铁企业的高炉喷煤技术 2.1浦项光阳厂和阿塞勒Gijon厂 近年来,浦项公司和阿塞勒公司的高炉生产者一直计划改进现有的喷煤装置,并对其静力分配器系统提出两种改进方案。改进现有喷煤装置的主要原因如下:1)焦炭的价格提高,质量较差,改进喷煤系统后,可以减少焦炭的使用量;2)寻求一种更经济、更稳定的高炉操作方式;3)高炉中修后,铁水生产能力提高;4)多年来的喷煤实践证明,喷吹煤粉可以实现高炉工艺最佳化,高煤比操作是可行的;5)原有喷煤装置的计量精度无法满足更高煤比的要求,即高煤比时不能保证稳定喷吹。 要想对原有的喷煤装置进行改进,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提高喷煤装置喷吹能力,应额外增加1台喷吹罐或优化喷吹罐的倒罐循环次序;其次,须检测煤粉总流量和流量精度。 对于单管流量控制系统或采用分配器的喷吹系统以及流量均衡喷嘴的系统,在安装测量和控制设备后,一般能够达到所要求精度,为了达到今后所必需的高精度,须改进喷煤装置。 2.1.1 单管流量控制 计划用一台喷吹罐取代静力分配器。喷吹罐后序的喷吹管线将安装煤粉流量的测量装置和煤粉流量控制阀,以对高炉各个风口煤粉喷吹过程实现闭环控制。喷吹罐前序的输送罐将用于向喷吹罐送煤。输送煤的载气一部分用于维持喷吹罐内的压力,另一部分通过布袋收粉器释放掉。布袋收粉器出口处的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喷吹罐内的压力。这套方案具有单管流量控制装置的所有优点,如在喷吹管路中,煤粉流量精度的偏差小于1%、总流量控制偏差小于0.5%以及带入高炉的氮气量少等。实际上,由于喷吹罐的位置靠近高炉,因此喷吹罐内的喷吹压力较低,可实现高浓相输送。 此外,由于输送系统(输送罐到喷吹罐)与喷吹系统是分开的,所以总流量的波动不会影响喷吹流量。对简单分配器进行的第一套改进方案已在韩国浦项公司光阳厂的1号高炉成功实施,其原理见图1-1所示。

高炉喷煤制粉控制方案(王宏伟)

高炉喷煤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 辽宁中新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2003-2-17

目录 一、概述 二、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及主要部分自动化控制说明 三、自动化系统硬件组成 四、控制策略 五、控制系统的监控与操作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高炉喷煤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成熟配套的喷煤技术和工艺流程。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采用富氧大喷煤可以节省大量焦炭,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炼铁成本。例如采用先进的配煤技术,能够把不同性能的煤种进行混合,以提高其燃烧率;采用中速磨进行煤粉制备,大幅度降低电耗和噪音污染;采用热风炉烟气做载气和干燥气,既节约了能耗又起到了防爆作用;采用布袋一次收粉,取消了一级、二级旋风收粉装置;采用一级风机,实现全负压操作;采用直接喷吹工艺,喷吹系统和制粉系统设在同一厂房内;喷吹罐可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采用流化罐上出料及浓相输送技术,可以使出煤均匀,防止脉动和减少对输煤管道的磨损;采用总管加分配器工艺将煤粉送至高炉的各个风口;采用电容流量计进行总管及支管煤粉计量,配合其它设备可以形成闭环煤量自动控制;采用氧煤枪进行局部富氧以提高煤粉燃烧率;采用供氧及安全控制系统以防止氧气泄露。因此,如何在保证控制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是喷煤自动控制设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二、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及主要部分自动化控制说明 从工艺角度来讲,整个系统可分为制粉和喷吹两个子系统,制粉工艺系统又分为原料控制系统、干燥系统、磨煤系统,喷吹工艺系统又分为布袋除尘、喷吹系统、动力系统。如下面高炉喷煤主工艺图。其工艺流程见图

高炉喷煤工艺主流程图 1:排烟风机入口调节阀,2:布袋除尘事故充氮阀,3:布袋反吹阀,4:中速磨事故充氮阀,5:煤粉仓事故充氮阀,6:均压阀,7:煤粉仓流化阀,8、9:喷吹罐放散阀,10、11:蝶阀,12、13:球阀,14、15:充压阀,16、25:补压阀,17、18:喷吹罐流化阀,19、22:补气调节阀,20、23:出煤阀,24、快切阀,26:氮气空气切换阀,27:安全用氮减压阀,28:氮气总管调节阀电气控制主要设备: a、制粉系统: 圆盘给料机、胶带机、检铁器、犁式卸料器、定量给料机、热风炉废气引风机,助燃风机,中速磨(密封电机、液压电机、慢传电机、加热器、润滑泵)、排煤风机。 各种阀:热风炉废气放散阀,冷风阀、干燥剂放散阀,中速磨事故充氮阀,快切阀,输煤阀等。 b、喷吹系统: 主排烟风机、布袋叶轮给煤机 各种阀:排烟风机入口调节阀,布袋除尘事故充氮阀,布袋反吹阀,煤粉仓脉冲阀、停风阀、煤粉仓事故充氮阀,煤粉仓流化阀,均压阀,喷吹罐放散阀,蝶阀,球阀,充压阀,补压阀,喷吹罐流化阀,补气调节阀,出煤阀,快切阀,氮气空气切换阀,安全用氮减压阀,

高炉喷煤量精确控制

高炉喷煤量精确控制 1、前言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焦炭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我国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炼焦煤资源有限,仅占煤炭资源的27%左右;而其中强粘结性焦煤仅占炼焦煤的19%,粘结性肥煤仅占13%左右,而且炼焦煤资源分布也极不均匀,因此,高炉炼铁节焦和喷煤就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煤比冶炼技术既是世界性的热点技术同时也是高难度的系列集成技术。尽管世界上部分高炉的喷煤比曾经达到过200Kg/吨铁以上,但是,由于高炉原燃料条件的不一、风温、富氧等条件等的差异、资源条件的不同,以及许多技术壁垒,致使高炉喷煤仍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2.问题的提出 提高煤比是降低焦比、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而实现喷煤量的精确控制、减少煤粉脉动瞬时波动,是影响高炉提高喷煤比的重要因素。 济钢1#1750m3高炉于2003年9月份投产,投产后,喷煤量一直不高,前期主要受设备故障多,加上炉况不正常影响,充分暴露出喷煤量控制及喷吹系统设计上没有考虑喷吹量自动精确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计量误差大(500Kg左右),计量信号因为罐压波动造成失真。 (2)高炉操作室内不能显示喷煤量瞬时值,操作工只能依据罐压靠人工计算求出瞬时煤量,再通过手动调节,如此落后的调节,非常不利于喷煤量的提高以及高喷煤量下炉况的稳定。 (3)由于影响煤量的参数较多,诸如罐压、阀门开度、补气量大小,冲压及卸压过程的波动等等,实际生产中这些参数并非不变的,单靠人工调节,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及时到位。 为保证高炉的高效、顺行,喷煤系统需要提供精确、均匀的喷煤量,而喷煤量受氮气压力、补气流量、煤粉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为了保证喷煤量精确均匀,操作工需不断调节罐内压和补气流量阀,这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而且也无法保证长期性、连续性。 3、研究的思路及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喷煤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采用施耐德的MP7工控软件,MP7具有开放性好,但复杂的特点,以MP7软件为平台,把研究总结出的数学模型输入其中,既达到精确控制目的,而又不影响其原有的控制软件的使用及性能。 3.1 将模糊数学、神经自适应有效结合 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非线性问题的有力工具。它比较适合于表达那些模糊或定性的知识,其推理方式比较类似于人的思维方式,这都是模糊逻辑的优点。但它缺乏有效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神经网络具有并行计算、分布式信息存储、容错能力强以及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等一系列优点。但一般来说,神经网络不适于表达基于规则的知

喷煤知识点

1、高炉喷煤定义: 是指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煤粉(无烟煤、烟煤、或无烟煤烟煤的混合煤粉以及烟煤粉),以代替焦炭向高炉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2、高炉喷煤的意义 (1)用粉代替焦炭提供热量和还原剂,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 解决焦炭短缺问题; -降低生产成本; -综合能耗降低; (2)有利于采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技术 -解决高风温产生的问题; -解决富氧鼓风产生的问题; (3)有利于调节炉况,改善高炉冶炼过程 -增加调节手段,调节炉温较快; -改善高炉内的还原过程 (4) 解决焦炭短缺问题 -焦煤资源短缺 -环境保护限制 炼焦生产环境负荷大,污染严重; 焦炉寿命25~30年,欧美焦炉多在70年代投产,已到寿命; 环境意识增强,限制新焦炉投产; (5)降低生产成本 -焦煤昂贵,焦炭价高,来源少; -煤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低; -改善还原可以降低焦比。 (6)调节炉况 常用调节炉况的手段 风温:通常不使用 风量:通常不使用 焦炭负荷:滞后 鼓风湿分:灵敏,但不利于降低能耗 喷煤调节炉况:较快。 (7)改善还原 煤气含H2量增加,有利于降低直接还原,有利于降低焦比。 增加炉缸煤气量,改善还原。 3、喷煤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喷煤设备大型化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2)高炉富氧喷煤。 (3)喷吹烟煤或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 (4)浓相输送。 4、浓相输送浓相输送 高炉喷煤采用气力输送,按单位气体载运煤粉量的多少,可分为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一般稀相输送的速度在20m/s以上,煤粉浓度在5-30kg/m3范围内。而浓相输送的速度则小于10m/s,煤粉浓度大于40kg/m3. 浓相输送的优点:喷吹浓度高,消耗介质量少,煤粉在管道内的流速低,对

128M3高炉喷煤系统设计方案

128M3高炉喷煤系统 方 案

高炉集中建一座制粉喷吹车间,高炉喷煤系统设1个制粉和1个喷吹系列,按无烟煤设计。喷煤能力(一座高炉):按日产铁400tFe/d、煤比150 kg/t设计;需喷煤量2.5t/h。制粉系统设一个系列,一台3-5t/h 中速磨煤机;喷吹系统设1个系列供1座高炉喷吹;原煤由新建受料槽由皮带输送到原煤仓。 一、高炉有关参数及设计喷煤量 表1-1 高炉有关参数及设计喷煤量 高炉容积,m3128 m3 平均日产铁量,t/d 400 热风温度,℃1100~1200 平均喷煤量,kg/tFe 150公斤/吨 最大喷煤量,kg/tFe 150公斤/吨 二、喷吹用煤 1)煤种及性能 经配煤后原煤性能设计为: A r12% S g0.65% HGI=50 W y10% V r=22%

2)煤粉质量 粒度:-200目60-80%;水分: 1.5%。 三、系统设备 a电子皮带称给煤机:1台,给煤能力3~5t/h b 磨煤机 选用一台中速磨煤机。根据设计煤种及设计能力(3-5t/h.台) c 袋式收尘器 本设计采用一台一级高浓度低压脉冲长袋除尘器作为制粉系统收粉设备。 d 主排风机:1台 e 喷吹罐数量:共2个。 f 静态分配器每座高炉一台。 G 空气压缩机 1台 四、设计特点及新技术的采用 本设计采用国经生产实践检验、先进、成熟的喷煤技术,归纳起来如下特点:

1) 喷吹与制粉建筑在同一厂房,通过喷吹主管及设在高炉附近的分配器直接喷吹。 2)浓相输送。喷吹系统的主要生产成本是系统的压缩空气消耗。煤粉的稀相输送,其输送速度约20m/s,固气比为10kg(粉)/kg(气)左右,系统耗气量高,而且设备和管道磨损严重。本系统采用煤粉浓相输送技术,系统固气比达30kg(粉)/kg(气)以上,系统操作成本和设备维护费用较低。 3) 直接喷吹。目前国存在着间接和直接喷吹两种方式。间接喷 吹是在制粉系统的煤粉仓下设仓式泵,用该泵将煤粉输送至喷吹 站,经收粉系统进入喷吹系统的上罐。直接喷吹是制粉与喷吹两个系统直接连接。其优点是环节少、设备少、布置紧凑、省投资。特殊情况下,需采用间接喷吹,本公司也可承担。 4)总管加分配器输煤形式。系统简单,阀门少便于操作维护,投资少;输送距离长,最长接近1000m;便于实现煤粉总量自动调节。 5) 采用一级收粉工艺,系统阻损小,耗能少。 6) 采用喷吹准确称量新技术,喷吹量由人工设定后,喷吹控制系统可进行调节。 7)喷吹采用流化下出料总管加分配器浓相输送工艺。 8)此项技术简洁而实用,易于操作,喷吹系统操作界面友好,一般操作人员经过两天培训即可上岗操作。

钢铁厂高炉喷煤操作

钢铁厂高炉喷煤操作

高炉喷煤 一、喷吹煤粉已成为小高炉炼铁的当务之急 i.当前,钢铁冶金行业遭遇到全球性的原料价格上涨,焦炭、矿石的 价格涨幅惊人,冶炼成本普遍提高,这给小高炉炼铁业带来更大的 困难。因此,降低冶炼成本成了小高炉作业的重要目标。其中,降 低焦化,尤其重要。 b)从50年代起,人们就在努力向高炉内喷吹相对廉价的煤粉,以部分替 代价格相对昂贵的焦炭。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喷煤技术方面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喷煤技术日趋成熟。但是,成功的喷煤作业绝大部分都是 在大高炉完成的,高炉喷煤技术还有待推广和完善。 二、高炉喷吹煤粉降低焦比的原理 i.焦炭在高炉内主要有三大作用:还原剂和料柱骨架。焦炭生产过程 相对复杂,对于原料有特殊要求,由于资源和设备投资方面的因素, 这些年来焦炭价格不断上涨,成为炼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从高 炉风口向高炉的内喷吹煤粉,由于具有和焦炭同样的碳素,可以部 分替代焦炭低廉许多,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铁生产成本。 三、喷吹煤粉的技术效果 i.高炉喷煤后,除了焦比大幅度降低外,还给高炉操作增加了一个调 剂手段,高炉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控制喷煤量来控制高炉的热状态; 喷煤后,由于煤比焦炭具有更多的挥发分,从而增加了煤气中氢的 含量,煤气还原能力增强,有利于发展间接还原,这实际上也是降 低焦比的原因之一。 四、高炉喷煤的特点

高炉喷煤之后,高炉压差并没有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对于高炉透气性的影响不如大高炉那样明显。高炉由于整体能耗水 平较高,喷煤后效果比较明显,置换比好于大高炉,接近 1.0。 高炉采用球式热风炉,风温相对较高,有利于喷煤。此外,小高 炉喷煤的实践表明:喷煤后高炉炉况进一步稳定,炉缸工作状态 改善,普遍顺行。 五、重要意义 i.高炉喷煤对现代高炉炼铁技术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它 是高炉炼铁能否与其他炼铁方法竞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 术,其意义具体表现为: b)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昂贵而日趋匮乏的冶金焦炭,使高炉 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 c)喷煤是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有效手段; d)喷煤可改善高炉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 e)喷吹的煤粉在风口前气化燃烧会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为维持高炉冶炼 所必需的动力,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创造了 条件; f)喷吹煤粉气化过程中放出比焦炭多的氢气,提高了煤气的还原能力和 穿透扩散能力,有利于矿石还原和高炉操作指标的改善; g)喷吹煤粉替代部分冶金焦炭,既缓和了焦煤的需求,也减少了炼焦设 施,可节约基建投资,尤其是部分运转时间已达30年需要大修的焦 炉,由于以煤粉替代焦炭而减少焦炭需求量,需大修的焦炉可停产而 废弃; h)喷煤粉代替焦炭,减少焦炉炉座数和生产的焦炭量,从而可降低炼焦 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工艺组成 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 七、工艺模式 从煤粉制备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来分,高炉喷煤工艺有两种模式,即间接喷吹模式和直接喷吹模式。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结合在一起直接向高炉

浅谈高炉经济喷煤比

浅谈高炉经济喷煤比 王立杰尹焕岭赵杨 (唐钢不锈钢) 摘要:高炉喷煤是降低铁水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同时,直接喷吹煤粉,不经过焦化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喷煤比应具备的条件是:稳定的原燃料质量、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精细的操作和合理煤气分布。高炉提高喷煤比是冶炼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各单位能满足的条件不同,因此各单位的经济煤比也应根据自身条件确定。 关键词:高炉经济喷煤比理论燃烧温度未燃煤粉置换比 0 前言 高炉喷吹煤粉则是部分替代焦炭的“提供热量”及“还原剂和渗碳剂”,即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日趋昂贵的冶金焦炭,以缓解因炼焦用主焦煤匮乏所造成的冶金焦炭产量渐显不足的矛盾,最终降低高炉炼铁焦比和生铁成本。当前高炉生产的一些习惯性认识和操作,直接影响到高炉喷煤的科学性,且给高炉喷煤效益乃至生铁成本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喷煤比就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项。 1 经济喷煤比的概念 所谓经济喷煤比,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产量、原燃料质量、炉料结构、煤和焦炭的市场价格等),喷煤比最高且稳定、焦比和燃料比最低的操作煤比。可见,经济喷煤比的大小取决于喷煤量水平、煤交置换比和能量消耗利用程度,最终有总燃料消耗、工序成本来确定。喷煤对高炉工序降低值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J=PCR(P k×R—P m)/1000(1) 式中△J——高炉工序成本降低值,元/t; PCR——喷煤比,kg/t; R——未校正煤焦置换比; P k——焦炭价格,元/t; P m——煤粉工序成本,元/t。 从图1曲线可见,喷煤生产操作中存在经济喷煤比。由于原燃料质量、炉况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经济喷煤比是一个操作范围。 2 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 2.1稳定原燃料条件 2.1.1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保证高炉必要炉料柱透气性。

高炉喷煤的现状及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高炉喷煤的现状及提高喷煤比的措施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高炉喷煤现状, 分析了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如炉缸热状态,煤粉燃烧,置换比,以及提高高炉喷煤比的措施,通过提高焦炭质量、改善鼓风质量、采用氧煤喷吹、混合喷吹等技术和工艺措施可有效提高喷煤比。 关键词:喷吹煤粉限制因素措施 1 前言 由于受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采用高炉炼铁工艺生产生铁。这是因为非高炉炼铁技术如直接还原炼铁, 目前只有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得到较大发展, 熔融还原炼铁正处于开发和完善阶段, 同时, 现有高炉生产能力很大, 还有大量的存量资产, 对现有的焦炉和高炉进行改造, 所需投资远比利用非高炉炼铁技术新建的炼铁设施要省得多。因此, 高炉炼铁技术在炼铁生产中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但是, 高炉生产目前正受到投资、资源、成本、环保和运输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如何减轻这些压力是推动高炉炼铁继续生存与向前发展的关键。因此, 大力发展喷煤技术, 提高喷煤量是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炉喷煤对优化高炉生产, 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扩展风口前的回旋区, 缩小呆滞区; 增加煤气中的氢气含量, 改善还原过程; 增加矿石在炉内停留的时间, 提高一氧化炭的利用率; 有利于提高风温和采用富氧鼓风, 对降低焦比和提高高炉的产量有显著效果; 它可以大量代替价格较高的焦炭, 降低生铁成本, 同时富化高炉煤气, 改善钢铁联合企业的能源供应。 2 高炉喷煤的现状 我国高炉喷煤具有较长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高炉喷煤技术有了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高炉喷煤的一些重要技术问题取得突破, 如: 大高炉喷煤粉分配技术、串联罐软连接连续计量技术、可调混合器调节喷煤量技术、风口单支管煤粉计量技术流化上出料浓相输送技术等。目前, 重点企业喷煤高炉有51座, 占78%, 地方骨干企业喷煤高炉33座, 占28%。全国高炉喷煤总量从1990年的218万t 增加到1997年的638万t, 重点企业高炉喷煤总量达到489万t, 喷煤比达到84Kg/ t, 地方骨干企业喷煤量达到149万t,通过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 确定了所追求的喷吹煤粉的目标: 吨铁燃料消耗500kg以下, 其中焦炭250kg以下, 煤粉250kg以上, 喷煤率(煤比/燃料比100%)达到50%以上。目前, 上述目标只有个别高炉短期内达到过, 如宝钢1号高炉1999年9月月平均焦比达到249. 7kg/ ,t 煤比260. 6kg/,t但燃料比超过了 500kg/,t 为510. 3kg/ t。该高炉1999年全年平均焦比为264kg/ ,t 煤比238kg/,t燃料比502kg/t。目前, 全球还没有高炉能够达到年平均焦比低于250kg/ ,t 同时煤比高于250kg/t 的。 3 提高喷煤量的限制因素 3.1 炉缸热状态 理论和实践表明, 只要高炉下部热量充沛, 上升的煤气通过热交换就能够保证上部的冶炼过程所要求的温度和热量。因此, 炉缸热状态成为高炉生产的关键。表明炉缸热状态的指标有多种,如风口前燃料燃烧的火焰温度(也称理论燃烧温度T理)、焦炭进入燃烧带时的温度Tc、必要的临界炉缸热贮备量等。世界各国炼铁工作者都把T理作为评价炉缸热状态的参数, 并根据各自的原燃料等操作条件和生产业绩, 统计归纳出各种T理的计算式, 以指导生产。应当指出, 各国的生产条件不同, 操作习惯也不同, 因此经验计算式不是万能的, 不能不顾自身条件随意套用。

喷煤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炼铁一厂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一体系升级改造项目高炉工程制粉喷吹系统,制粉、收粉系统全部利旧;干燥系统除热风炉废气管道需改造外,其他设施利旧;对喷吹系统进行局部改造。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现状:制粉喷吹站厂房为混凝土结构,全封闭。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单系列全负压制粉工艺,喷吹系统采用1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每三罐分别对应405m3高炉)。整个系统即1套干燥气发生炉系统、1套磨煤机制粉系统、1套煤粉收集系统、2套喷吹系统(一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 新建1780m3高炉投产后,2座405m3高炉拟全部拆除,现有制粉喷吹站只为新1780m3高炉供给煤粉。新建1780m3高炉主管及分配器设置方案为:2根喷吹主管(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及2个炉前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的直接喷吹工艺。 喷吹系统与原系统的交接界面为:喷吹罐输煤阀后的喷吹主管起点。喷吹煤粉主管及分配器平台为本工程设计范围。 1、工艺条件及要求 1)原煤条件 单一煤种和混合煤均可喷吹,通常使用三种煤组成混合煤,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原煤的理化指标见表2.10-1。 表1 原煤的理化指标表

成分工业分析( % ) 粒度 mm 哈氏可磨系数 HGI V daf A ad M t S t.ad 设计要求≤25 ≤12 ≤14 ≤0.8 ≤50 ≥50 2)煤粉条件 煤粉质量要求见表2.10-2。 表2 煤粉质量要求表 项目数值备注 煤粉粒度:-200目70~80% <1mm 100% 煤粉水份≤1.3% 3)制粉喷吹能力 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正常喷吹能力为160kg/t铁计,高炉正常喷吹所需煤粉量为26.7t/h;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喷吹能力为200kg/t 铁计,高炉最大喷吹所需煤粉量为33.4t/h。 2、主要工艺参数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10-3。

高炉喷煤方案及概算

1、概述 1.1现状 高炉喷煤是冶金企业节焦降耗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厂目前有750m3高炉两座,120m3高炉四座,均已有喷煤设施。750m3高炉目前平均喷煤量160㎏/t铁,120m3高炉平均喷煤量70㎏/t铁。喷煤车间现有ZGM95型中速磨煤机一台,制粉铭牌出力为36t/h,刚好满足上述高炉喷煤。 2#750m3高炉易地大修投产后,一台ZGM95型中速磨煤机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所有高炉的喷煤要求,须新上制粉设备。喷吹系统也不能满足新高炉的喷煤需要。同时,煤场实际贮煤量只有3640t,当喷吹量都为最大时,煤场贮煤量只能满足2.8 d生产,若都按目前正常喷吹量,则煤场贮煤量能满足3.5 d生产。显然煤场太小,需要扩建。烟气炉的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大。 1.2设计依据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2001]96号文《关于下达2#750m3高炉大修设计任务计划的通知》。 1.3设计原则 (1)优化设计,做到先进、适用、经济、顺行、高效。 (2)设计中做到总体考虑,合理布局,兼顾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尽量不影响现有设施的生产;尽量减少占地、拆迁和工程量。 (3)按照喷吹烟煤设计,制粉系统设气氛保护。 (4)制粉系统采用短流程,用高浓度布袋收粉器作为一级收粉设备,不设旋风收粉器。为减少危险点,布袋与煤粉仓之间不设螺旋输 送机。 (5)喷吹采用浓相输送技术。 (6)考虑检修、备品备件方便,制粉采用ZGM95型中速磨煤机。

(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安全、工业卫生和消防等规定。 1.4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原煤场扩建及贮运,烟气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 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6设计特点及采用的新技术 ⑴按照喷吹烟煤设计,系统设惰性气体保护措施。 ⑵制粉采用以中速磨煤机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用一级高浓度袋式煤粉收集器收粉。 ⑶节能,每吨煤粉耗电28度。 ⑷煤场的煤仓及圆盘给料机可以适应喷吹烟煤、无烟煤、混合煤各煤种的

5高炉喷煤的一些知识

高炉喷煤的一些知识 高炉喷吹燃料是将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通过专门的设备从风口喷入高炉,以取代高炉炉料中部分焦炭的一种高炉强化冶炼技术。1964年首都钢铁公司和鞍山钢铁公司在高炉上喷吹无烟煤成功。 煤粉喷入炉缸燃烧,经历煤粉加热分解、挥发分燃烧和结焦与残焦燃烧3个阶段,这3个阶段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高速加热和高压下交织进行的。煤粉从煤枪出口经部分直吹管、风口到风口前燃烧带共1600~2000mm的不大空间里;在煤粉从煤枪出口到离开燃烧带的0.01~0.04s的短暂时间中;从70~80℃迅速加热到1500~2000℃;在250~450KPa的热风压力下煤粉以这种接近爆炸火焰的加速度和温度燃烧,其燃烧过程和燃烧产物完全不同于其在锅炉内的燃烧。煤粉在炉缸内燃烧形成的最终产物是CO、H2、N2,而锅炉内的燃烧产物是CO2、H2O、和N2。 高炉所喷吹煤粉中含碳氢化合物越多,在风口前气化后产生的H2越多,炉缸煤气量增加越多。在风口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鼓风动能增加和煤气中H2量的增加,有利于煤气向炉缸中心渗透,使炉缸工作均匀。并且由于炉缸中心部位的热量收入增加;上部还原得到改善,炉子中心直接还还原数量减少,热支出减少;热交换因H2的增加而改善,所以炉缸中心温度有所升高。由于煤粉进入燃烧带时的温度远低于焦炭进入燃烧带时的温度,焦比的降低使燃料带入燃烧带的物理热减少,煤粉气化时挥发分分解吸热使燃烧放出的热量降低,加之燃烧产物煤气量增加煤气带走的热量增加,所以理论燃烧温度有所下降。对高炉风口区和炉缸热平衡产生影响。为了维持高炉冶炼正常进行,在喷吹燃料时,要相应提高风温或富氧,一般喷吹1Kg煤粉要相应提高风温2~2.5℃或富氧0.04~0.05%。喷吹煤粉以后,煤粉代替焦炭,使料柱中矿/焦比增大,焦炭数量减少,料柱的空隙度下降,煤气上升时的阻力增加,压差升高;同时上升煤气量的增加,使煤气速度增大,阻损也随之升高。虽然煤气中H2量增加,由于其黏度和密度较小,有利于阻损的下降,但总的阻损还是升高的。煤气中还原性组分CO+H2数量和浓度的增加,以及矿石在炉内停留时间的增加,都加速了间接还原的发展。 在高炉炼铁的条件下,喷入炉缸的煤粉在有限空间和短暂的时间内不可能100%完全气化,而且挥发份中碳氢化合物还不可避免地产生有很高抗表面氧化能力的炭黑微粒,一般要求这些未燃煤粉量应低于喷煤量的15%~20%。

【高炉悬料】基础知识

1.悬料的定义 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高炉料停止下降时间超过1~2批料的时间,或者依靠大减风才能使炉料塌落的高炉料难行的失常现象。 2.悬料的种类 按悬料的时间及坐料难易程度分为短期料难行、长时间悬料、顽固性悬料。其中,顽固性悬料是指经过3次或以上坐料未下的悬料情况。 按悬料的位置分为高炉上部悬料和高炉下部悬料。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过高,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 3.悬料的征兆 1)探尺下降缓慢或停止; 2)风压急剧升高,风量相应减少或锐减; 3)炉顶温度升高,且四点温度差别缩小; 4)高炉压差升高,透气性指数显著降低;

5)风口不活跃,个别风口出现大块; 4.悬料的原因 1)高炉原燃料质量恶化:入炉料的粒度变小、粉末增多、强度变差、RDI指数降低;料仓槽位过低等。 2)操作制度不合理导致压差过高:装料制度不合理,中心、边缘气流均受抑制,导致透气性差;气流分布不合理,边缘过重或严重不均匀,导致操作炉型严重变化。 3)监控不到位或操作失误:风压急剧波动持续上升到高位,未及时发现并处置;未按照压差规范操作,风压急剧升高时减风慢或未减风。 4)高炉热制度变化过大:炉温急剧变化(急热急凉),煤气流分布短期内难以调整与适应,导致透气性急剧恶化。如空焦下达热量调整不及时、高炉向热时操作反向、长时间高硅高碱度、一段时间集中提温等。 5)渣铁未及时出净:短期内由于出铁不畅或由于设备故障,不能及时见渣,导致炉缸储渣铁量过多而引起透气性恶化。

5.高炉下部悬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高炉下部悬料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热制度的波动引起软熔带位置的变化,已经软化的矿料再次凝固,使散料层空隙度急剧下降,从而使Δp/H上升而悬料;另一方面是液泛现象,液态渣铁或由于数量过多,或由于粘度过大,被气流滞留在焦炭层中,极大地增加了对气流的阻力。 6.悬料的预防及操作注意事项 悬料是高炉难行、管道和崩料的最终结局。在遇到高炉难行时,操作上应注意如下问题: 1)低料线、净焦下到成渣区域,不许加风或提高风温; 2)原燃料质量恶化时,禁止采取强化措施; 3)渣铁出不净时,不允许增加风量; 4)恢复风温时,每小时不允许超过50℃; 5)增加风量时,每次不允许大于150m3/min; 6)向热料慢加风困难时,可酌情降低喷煤量或适当降低风温, 为增加风量创造有利条件。

高炉喷煤系统最佳操作法和常见故障(工程师培训)

高炉喷煤系统最佳操作法和常见故障 前言 一、工艺简述: 高炉喷煤就是把原煤(无烟煤、烟煤)经过烘干、磨细、用压缩空气(或氮 气)输送,通过喷煤枪从高炉风口直接喷入炉缸的生产工艺。 高炉喷吹燃料从风口直接把辅助燃料吹入炉缸,代替燃烧的焦炭增加热量,以降低焦比,强化冶炼。高炉可以喷吹的燃料分液体(重油、轻油、原油、焦油及沥青等)、固体(无烟煤、烟煤、焦粉等)和气体(天然气、焦炉煤气以及炉身喷吹用还原性气体等)三类。中国主要喷吹煤粉。高炉喷吹燃料产 生以下后果: ①焦比大幅度降低中国首都钢铁公司1号高炉1966年通过富氧和提高风温,油、煤喷吹量达入炉燃料量的45%,焦比月平均366公斤/吨铁,目前中国多数高炉每吨铁喷煤60~120公斤。焦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燃料中的碳代替了风口前燃烧焦炭的碳量;燃料中含有H2(如重油含H2达10~12%),促进高炉内的还原。 ②要求热补偿喷入高炉的燃料在风口前是冷的。在燃烧前汽化分解时要消耗部分热量,使炉缸温度降低(冷化作用),必须提高风温来补偿。此外,喷吹燃料可促进富氧鼓风。苏联喷吹天然气的高炉鼓风含氧可富化到30%以上。 ③促进高炉顺行可用来调节炉况高炉喷吹燃料后炉缸中心气流增强,温度提高,风口平面上沿半径温度梯度减小,炉缸工作更均匀。但如喷吹量超过一定限度,中心过吹,则会破坏顺行。遇此情况应采取上部调节,加重中心负荷;下部调节,扩大风口直径,缩短风口长度;以及富氧鼓风等措施。利用改变喷吹量可调节炉况:当炉况向凉时,加大喷吹量;炉况向热时,减少喷吹量。但炉况已凉或已热后则不宜采用。高炉刚开始喷吹燃料,由于“冷化作用”,炉温不高;几小时后,预还原的炉料进入炉缸,炉温又逐渐升高。这段凉热变化期称为“热滞后”时间,可作调节炉况的依据。 ④较高压差操作由于喷吹燃料产生的煤气量比被替代的焦炭产生的多,使煤气的浮力增加,加之喷吹燃料后焦比降低,料批中焦炭比例减少,都使料柱阻力增大,压差升高(在高炉顺行前提下,压差略高,仍可维持正常生产)。为了扩大喷吹量,防止压差过高,可提高矿石品位,改善炉料粒度组成,提高炉顶压力,采用富氧鼓风等措施。 ⑤改善生铁质量如喷入燃料含硫量低于焦炭,则生铁质量一般有所改善。另外,喷吹燃料后炉缸工作均匀,炉渣脱硫能力升高,也可改善生铁质量。喷吹煤粉时应注意选用低硫煤。中国高炉大部喷吹煤粉,有成熟的经验。喷吹量大,可利用多煤种。工艺上有高压和常压两种流程,前者是在喷吹罐内充以高压气体。喷吹煤粉时必须考虑防爆安全措施。喷煤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必须及时处理,才能保证正常喷煤,减少对高炉操作的影响。防止喷煤系统出现故障,首先必须合理操作。正常喷吹过程中不易出故障,倒罐时极易发生一些故障。 二、主要设备配置: 1、原煤贮运:煤棚、卸煤、受煤斗(原煤采用皮带运输机上料) 2、上料系统通常设有2个原煤仓,煤仓下部用振动给料机给料,通过称重式皮带送入中速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