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 Word文档资料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适用围: __________ 出题教师: __________ 题型得分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1. 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 ) A. 审核B. 演绎分析C. 归纳分析D. 分类 2. 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 A. 引文查找法B. 顺差法C. 综合查找法D. 逆差法 3. 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 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人)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 ) A. 重复误差B. 随机误差C. 条件误差D. 抽样误差 4. 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A. 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B. 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C. 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D. 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5.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 ) A. 文献检索B. 选定课题C. 课题论证D. 历史分析 6.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 ) A.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B.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 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D. 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7. 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属于类文献: ( ) A. 教育档案B. 书籍C. 其他D. 报刊8. 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 A. 一次文献B. 四次文献C. 二次文献D. 三次文献9.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 A. 在效度 B. 生态效度C. 外在效度D. 总体效度10. 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 ) A. 因素之间独立时B. 样本含量较小时C. 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D. 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11. 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 ) A. 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B. 有了试验数据之后C. 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D. 有了试验设计之后12. 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 ) A. 索引B. 手册C. 论文D. 文摘13. 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g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4种)、治疗前

科研常用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科研常用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对于每个科研工作者而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是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十分常见的工作之一。但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呢?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对应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 1、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的类或者簇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同一个簇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聚类数未必一致。 2、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因子分析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减少决策的困难。因子分析的方法约有10多种,如重心法、影像分析法,最大似然解、最小平方法、阿尔发抽因法、拉奥典型抽因法等等。这些方法本质上大都属近似方法,是以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相关系数矩阵对角线上的值,采用不同的共同性□2估值。在社会学研究中,因子分析常采用以主成分分析为基础的反覆法。

3、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例如,以X和Y 分别记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或分别记每公顷施肥量与每公顷小麦产量,则X与Y显然有关系,而又没有确切到可由其中的一个去精确地决定另一个的程度,这就是相关关系。 4、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也称关联分析、R-Q 型因子分析,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 5、回归分析 研究一个随机变量Y对另一个(X)或一组(X1,X2,…,Xk)变量的相依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报告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备课人:发 【问题】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统计调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统计调查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世界,对未知的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一、数据处理的一般程序 二、回顾与思考 Ⅰ、数据的收集 1、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收集数据时,为了方便统计,可以用字母表示调查的各种类型。) ①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某个总体的信息,找出与该信息有关的因素,而编制的一些带有问题的问卷调查。 ②媒体调查法:如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 ③民意调查法:如投票选举。 ④实地调查法: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和统计数据。 例1、调查下列问题,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恰当。 ①班里谁最适合当班长()②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 ③本班同学早上的起床时间()④黄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 2、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的问题;——谁当班长最合适 ②确定调查对象;——全班同学 ③选择调查方法;——采用推荐的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每位同学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合适的写在纸上,投入推荐箱 ⑤统计整理调查结果;——由一位同学唱票,另一位同学记票(划正字),第三位同学在旁边监督。 ⑥分析数据的记录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3、收集数据的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 定义: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的常见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访问调查法;③调查法; 特点: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 定义: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方法是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做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那一部分个体叫做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特点:省时省钱,调查对象涉及面广,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结果往往不如全面调查准确,且样本选取不当,会增大估计总体的误差。 性质: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即样本的选取要恰当,样本容量越大,越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代表性: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一个部分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到) (3)实际调查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抽样调查的要什么? ①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②样本容量要适当. 例2、〔1〕判断下面的调查属于哪一种方式的调查。 ①为了了解七年级(22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全面调查) ②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调查) ③为了了解全国农民的收支情况(抽样调查) ④灯泡厂为了掌握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情况(抽样调查) 〔2〕下面的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①调查七年级十班学生的视力情况;②调查全国农民的年收入状况; ③调查一批刚出厂的灯泡的寿命;④调查各省市感染禽流感的病例。 〔3〕为了了解某七年级2000名学生的身高,从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下面的说确的是〔〕 A、2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4〕请指出下列哪些抽查的样本缺少代表性: ①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况; ②从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 ③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电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Ⅱ、数据的整理1、表格整理2、划记法

教育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1、判断题 1、教育研究的步骤: P3 (1)确定问题:待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必须确定,即使只是一个结论。(2)查阅文献:查阅别人研究类似问题的信息。 (3)收集资料:需要适当的组织和控制,以便能够对手头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决策。 (4)分析资料:针对问题。 (5)推导结论:需在研究的工作框架里,在对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上获得。 研究过程已被描述为是有系统的和有秩序的,在一个大的框架中遵循着科学的方法步骤,但是不同的研究类型在如何完成这些步骤时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研究步骤是可以跳跃或交叉的。有些研究,如实验研究、验证假设的研究,问题已经被确定下来的;而定性研究中,通常的假设可能在资料收集完或以后也没有形成,直到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后才得出。 2、教育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P4-8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前后一贯性。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的保证,从本质上说,信度和效度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3、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 P4-8 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就是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很大程度上说,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如结果不能被解释,就不大可能进行推广。 4、行动研究中的实验 P104 行动研究含有实验时,所使用的研究设计很可能是准实验设计。 行动研究可运用各种定量的或定性的研究方法,当行动研究涉及到实验时,它在性质上更接近准实验研究。 如果在研究中涉及到实验处理,这样的研究往往是准实验研究,大量的行动研究都是准实验研究。 5、量的研究方法与性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P140 第一,量的方法主要依赖标准式测量方法,在有限和固定设计范畴中研究教育经验和现象,定性研究方法,使得研究者更仔细地研究所选择的论题,并且不受先前决定的分析范畴所限制,实地研究更具深度、开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资料分析练习题及解析 一、世界煤储量在世界能源总储量中占90%,按目前规模开采可持续200年左右。据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能源会议等组织的资料,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按硬煤经济可采储量以美国、俄罗斯、中国最为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4.8%、21.5%、19.6%,共占2/3。1.在世界煤炭资源地质储量中,未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 A.25.1% B.74.9% C.75.5% D.25% 2.硬煤经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都不是 3.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大约有()。 A.9.84万亿吨 B.10.73万亿吨 C.3.58万亿吨 D.14.3万亿吨 4.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占的比例比褐煤高()。 A.50% B.25.1% C.3.3% D.24.8% 5.在世界煤炭总储量中,硬煤的储量比褐煤的储量多()。 A.7.15万亿吨 B.3.58万亿吨 C.10.73万亿吨 D.6.78万亿吨 某工厂生产的400支灯泡使用寿命统计 6.使用寿命在400~

A.14 B.46 C.76 D.62 7.使用寿命在700~799小时的灯泡比800~899小时的灯泡多多少支?()。 A.68 B.62 C.6 D.10 8.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上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 B.6 C.28 D.48 9.使用寿命在1 0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220 B.280 C.372 D.370 10.使用寿命在300小时以下的灯泡有多少支?()。 A.14 B.0 C.12 D.无法确定 我国自然科技人员数及其构成 11.与1952年相比,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增加了()。 A.392 000人 B.39.2万人 C.3 920 000人 D.392千人 12.1986年科技人员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卫生技术人员 B.工程技术人员 C.农业技术人员 D.教学人员 13.1986年我国科研人员有()。 A.363 130人 B.364 136人 C.363 146人 D.363 132人 14.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构成中,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比农业技术人员高()。 A.21.4 B.20.4% C.21.4个百分点 D.21.4‰ 15.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约是1952年的()。

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数据梳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结构、内容和关系进行分析 大多数公司都存在数据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难于管理,对于数据对象、关系、流程等难于控制。其次是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异常、丢失、重复等,以及存在不符合业务规则的数据、孤立的数据等。 1数据结构分析 1元数据检验 元数据用于描述表格或者表格栏中的数据。数据梳理方法是对数据进行扫描并推断出相同的信息类型。 2模式匹配 一般情况下,模式匹配可确定字段中的数据值是否有预期的格式。 3基本统计 元数据分析、模式分析和基本统计是数据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用来指示数据文件中潜在的结构问题。 2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于指示业务规则和数据的完整性。在分析了整个的数据表或数据栏之后,需要仔细地查看每个单独的数据元素。结构分析可以在公司数据中进行大范围扫描,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区域;数据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确定哪些数据不精确、不完整和不清楚。 1标准化分析 2频率分布和外延分析 频率分布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分析的工作量。这项技巧重点关注所要进一步调查的数据,辨别出不正确的数据值,还可以通过钻取技术做出更深层次的判断。 外延分析也可以帮助你查明问题数据。频率统计方法根据数据表现形式寻找数据的关联关系,而外延分析则是为检查出那些明显的不同于其它数据值的少量数据。外延分析可指示出一组数据的最高和最低的值。这一方法对于数值和字符数据都是非常实用的。 3业务规则的确认 3 数据关联分析 专业的流程模板和海量共享的流程图:[1] - 价值链图(EVC) - 常规流程图(Flowchart) - 事件过程链图(EPC) - 标准建模语言(UML) - BPMN2.0图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利用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变化和偏差分析、Web页挖掘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挖掘。 ①分类。分类是找出数据库中一组数据对象的共同特点并按照分类模式将其划分为

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课题研究过程中怎样收集和整理资料 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中学王纪娟 一、课题资料的内容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1.基础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假设、课题论证、最终选定等,是反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 这种基础性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申报表和评审议定书。 (2)课题立项通知书。 (3)课题实验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如学历、专业、教龄、教学水平、已取得的教研成果、研究专长等。 (4)课题实验研究对象登记表及名册,包括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父母职业、个人兴趣、爱好、性格、文化程度等。 (5)教育科研各项规章制度。 (6)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研究的方案(包括方案的修改稿)。 (7)课题研究运作的各种审批手续。 (8)各种调研问卷、实验记录资料。 (9)研究对象和参照对象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的智力、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检测或调查资料。 (10)专家的论证材料和鉴定意见(开题、中期、结题三阶段)。 (11)课题研究各阶段查阅和学习的文献资料目录。 2.计划性资料: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各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设想和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讲是指: (1)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 (2)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3)课题组个人的研究计划。 (4)研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5)各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3.过程性资料: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2)每一阶段重要的活动记录材料或阶段成果记录(包括研讨、交流、展示、发表或社会反响方面的内容)。 (3)中期总结报告或检查材料(对研究过程进行阶段回顾和总结的各种情况记录)。 (4)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 (5)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6)研究全程中各阶段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7)研究中异常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记录。 (8)典型实验课纪实、教案、课后分析研究记录。 (9)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记录、随笔。 (10)研究过程中自制和引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教软件及其他教学材料。 (1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光碟、录音等记录资料。

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申请书

北方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申请书(民族问题研究) 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回族人口流动研究 项目类别二类项目 申请人 所在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申请日期 2015 年6月10日 北方民族大学科研处 二〇一五年制

一、数据表 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下城市回族人口流动研究 项目类别一类项目□二类项目□√ 预期成果系列论文 负责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 行政职务专业职务学历/学位 研究专长民族经济学担任导师否 课题组负责人近期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只填省部级及以上项目)项目来源项目名称起止时间完成情况 课题组成员姓名出生年月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专长本人签字 区域经济 经济思想史 区域经济 民族经济 民族经济 民族经济 申请经费(单位:万元) 5 预计完成时间2018 年6 月30 日

二、课题论证 1.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 (一)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1.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农村人口纷纷流向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与普通的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仅是城乡流动的反映,还是跨民族交往的反映。因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也显得更加复杂,遭受城乡流动与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与考验。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普遍存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正日益成为城市社会中典型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的城市环境不同,原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同城市生活存在一定的反差,再加上风俗习惯的不同,不能迅速适应城市生活,给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城市治安和城市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压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的高低正是衡量我国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大小的重要标尺,也是影响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是我国回族聚居的省份,越来越多的回族流动人口流入城市,同样面临到回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环境、融入城市的问题;同样遭受城乡流动与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该项目研究针对宁夏回族流动人口从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城市适应与文化变迁等几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解决城市社会中新的弱势群体回族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 (1)理论意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测量指标,前人的成果相当有限。在理论方面,社会融入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多为舶来品,而这些理论是基于外国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提出的。这些理论虽具有借鉴价值,但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的解释力度还是有限的。本研究基于宁夏回族流动人口,试图构建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来研究影响回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这是对民族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2)实践意义。研究宁夏回族人口流动问题,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稳定发展。从微观层面看,研究宁夏回族流动人口的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城市适应与文化变迁,从而促进回族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从宏观层面看,宁夏的研究可以为西北其他地区提供借鉴经验。西北地区有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主要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稳定。本研究通过分析宁夏回族流动人口的从文化生活、社会关系、城市适应与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宁夏回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能够为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科研作图与数据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二科研作图与数据分析 一、实验目的意义 作图是科研基本素养之一,科研绘图不仅是美学作品,更是卓越科研成果的凝练结晶。图形是高效的可视化信息交流方式,清晰准确的图片可以快速而有效传递和帮助理解文字信息,加强与文章的整体联系;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况总结的过程,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实施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行为。 通过实验,理解与重视科研作图的重要性,了解主要作图软件并掌握常用作图方法。实验二分为两节,此次实验主要通过对所给数据的分析,掌握利用方差分析2012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的步骤,提高自身的结果分析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逐步为科研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还应掌握一些查阅文献的方法,通过查阅有关小麦密度试验的英文文献,并将摘要翻译成中文的过程,达到提高自身文献阅读能力,熟悉文献查找方式与写作格式的目的。 二、实验工具 软件:方差分析2012 三、实验步骤 1、选择多点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年数为2,A处理数4个-免耕、旋耕、翻耕、深松耕作,B因素处理数2个-覆盖和不覆盖,实验重复数为3次,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形式表达。

2、选择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分别对每年进行分析。A处理数4个-免耕、旋耕、翻耕、深松耕作,B因素处理数2个-覆盖和不覆盖,实验重复数为3次,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形式表达。 3、登录Web of science 网页,选择数据库为“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在检索框中依次输入“wheat”和“density”,进行检索时可自行设置其他检索依据,选择一篇文献并将其摘要翻译成英文。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不同年份、耕作方式、覆盖方式对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的影响 表1 产量性状方差分析(F值) Table 1 Analysis of variance (F value) 变异来源Source of variation 有效穗数(个/m2) Number of productive ear 穗粒数(个/穗) Number of grains per ear 千粒重(g) 1000-grain weight 理论产量(Kg/hm2) Theoretical yield 实际产量 (Kg/hm2) Y 0.0ns0.0ns0.0ns0.0ns0.0 A 14.4** 6.8**31.4**25.4**82.7** B 2.0ns 2.2ns0.3ns0.3ns12.6** Y×A 0.0ns0.0ns0.0ns0.0ns0.0 Y×B 0.2ns25.6**114.1**0.1ns31.8** A×B 2.0ns 2.2ns0.3ns0.3ns12.6** Y×A×B 10.5**9.0**23.9**9.5**8.3** 注:Y、A和B分别表示年、耕作方式和覆盖率。ns、*和**分别表示不显著、0.05和0.01显著水平。 Note:Y factor for year,B factor for tillage method and C factor for coverage rate. ns means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 and ** indicate significance at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s. 各耕作方式下,平均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差异极显著,年份、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的交互作用在各产量性状下极显著。覆盖方式、耕作方式与覆盖方式互作都分别仅对平均实际产量差异极显著。年份、年份与耕作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各产量性状差异都不显著,年份与覆盖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千粒重、实际产量有极显著影响。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医学科研实验记录与整理 1 概述 1.1科研的基本构成 ※科研选题:确定要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以及如何去研究(开题与方案设计); ※科研实践:将科研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即验证预期设想。需要记录实施过程,在过程中的发现证据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 ※科研总结:对科研实践中的发现和结果进行科研总结,分析与整理的过程(撰写论文、申报成果与专利、成果应用等) 1.2 科研记录定义与特点 ※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获得真实结果的直接记录或统计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它是深入进行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科研记录是对科研实践全部过程的客观、全面、准确的科学描述。其特点是:客观真实性(灵魂)、全面完整性(要求)、科学准确性(价值) 1.3实验记录要求 ※可溯源性:任何专业人员任何时候都能看得懂,内容记录全面; ※可重复性:在相同实验材料及条件下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科学严肃性:科研轨迹科学,记录严肃认真。 2 科研实验记录的重要性 2.1 便于分析科研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便于以后追查实验细节; ※发现与实验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充分把握和利用数据,分析并发现原因,以求突破; ※科学记录以便发现失败之处,避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2.2 便于进行科研工作的归纳和总结 ※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中一切未知领域中有价值的现象和规律; ※论文发表是科研工作成就的具体体现; ※规范的科研记录要求对各部分研究及时分析与总结,及时采集实验证据和图片资料; ※科研总结使论文撰写更方便、准确; ※论文或其他成果资料都应当在记录里遭到原始的依据,体现真实性。 2.3可以提供科研重复的依据和参考 ※为进行本项研究所必需的必要重复实验提供参考; ※为以后类似研究工作中需要的重复实验提供资料; ※研究被置疑而需要进行补充或重复相同实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2.4 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 ※是培养自身能力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合格的科研记录,必须体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轨迹; ※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 2.5实验记录审查合格才能毕业答辩 ※实验记录是证明你做过科研,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发表论文的唯一依据。 3 实验记录书写原则 3.1 客观真实 ※必须如实记录,当实验出现操作错误或失败时,不可篡改编造; ※有意或无意造成实验记录错误都将降低其科学价值; ※第一时间记录,不要写回忆录(当天写完,随身携带) 3.2 科学准确 ※使用专业词汇、词语,避免歧义或内容模糊;

科研项目选题与立项的方法研究

题目:科研项目选题与立项的方法研究 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岩土工程 学号:1401466 姓名:邢民

科研项目选题与立项的方法研究 作为一个刚刚读研究生的我们,在即将要做的毕业论文的课题选题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是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保送研究生,所以我现在的课题方向基本已经确定,下面我针对我的课题选题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老师很早前就告诉我们,课题的选择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前提和关键,课题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进程,我们大部分往往由于问题选择的不恰当而影响研究,有些则无法得到最后的研究成果,导致整个研究被迫半途而废,从而影响了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我们选择课题的来源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从社会需要出发选题; (2)从当前的工程现状的分析总结中选题; (3)从导师或别人的指点、谈话、建议中选题; (4)从他人的论文研究中选择课题。他人科研课题也是产生的重要来源; (5)从个人的学习实践经验中选择课题; (6)从研究理论上的定向点、矛盾点、争论点等方面选题。 (7)现场工程实际遇到的困难出发 在我的选题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王老师给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初步涉及课题研究,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避免涉及大而空的问题; 2.尽量选择描述性的课题,避免过于抽象的课题; 3.尽量从自己的学科或感兴趣的范围选择课题; 4.选择课题要考虑实施研究的可行性; 5.选题要明确所提出与解决的问题; 6.选择的课题要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指导作用; 7.选题要有创新意识; 8.善于从周围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发现问题; 9.选题应尽可能地反映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 我们研究生课题选题不仅仅是对研究内容与范围的笼统规定,更重要的是选择并确定一个主导线索清晰的中心研究问题。选择研究问题是课题研究最难的一步,也是决定研究价值和质量。我们选题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 一、乘除法转化法 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某事件的末值b和增长率或负增长率x%,要求出初值a,列式计算为a=b÷(1+x%)或a=b÷(1-x%)。这是一个除法运算。 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化为乘法运算。 数学公式:(1-x)(1+x)=1-x 当x与1相比很小时,x 接近于0,则1-x ≈1,这样的话,可以得到: 1-x≈,1+x≈ 原式可以转化为 a=b÷(1+x%)≈b×(1-x%) a=b÷(1-x%)≈b×(1+x%) 注意: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而且,增长率或负增长率大于10%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 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于分子小的分数;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母大的分数。 还可以推出: 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大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而分母大的分数; 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和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则不能直观判断大小。 三、同项相消法 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关于增长比较的题目,每一步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但列出总的计算式后会出现一些相同项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而且计算关系也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项相互抵消,使运算得到简化。 四、首数法 首数法与尾数法相对,它是通过确定和、差、积、商的首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同样可以认定最前一位或几位数字。 五、进舍位法 进舍位法即对运算所用数据进行加工,有效数字第三位或者后面的0、1、2直接舍掉,后面的8、9直接进位。! 200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如何做? 应试技巧: 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 1.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3. 问题的表现是什么, 4.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5. 对策是什么。 阅读的基本套路:一勾二概三分类。三遍四步法,用30-40分钟。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l 首尾句原则 l 关联词原则 l 常见词原则: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测,分析,强调,指出,认为。 一般标注关键词即可,但最终要的是把握材料的整体性,材料之间的关联性,材料在整个申论材料重的地位,以及从哪个角度分析对自己最有利。特别要注意的是典型现象,事例和图表。 第三步:分门别类,梳理材料之间的关系。 横向原则:并列关系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原因,甲乙丙丁四种现象等等。对立关系如积极消极方面,成绩和问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