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居住证》人事档案核实情况表

《上海市居住证》人事档案核实情况表

《上海市居住证》人事档案核实情况表编号:________

________同志,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事档案于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入我单位,档案

号:_____________。

经查阅档案,其最后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职时

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离职原因:?合同解除、?合同终止、?自动离职、?其他________________。

配偶姓名_______________,子女姓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核实人:

部门负责人:

(盖章)

年月日

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的基本信息,是干部历史的记录,是考察了解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信息。“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具体审核方法如下: 一、出生日期 (一)认定依据 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 1.比对信息 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3)《公务员登记表》、最新《干部履历表》和《军人身份证号登记表》填写的身份证号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2.涉嫌造假 出生日期涉嫌涂改造假主要指涉嫌涂改最早形成材料的出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 根据全市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统一部署,##单位对##名干部档案进行了专项审核,初审和复审工作已于##月(中旬、底)结束。根据中组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问答》,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逐人进行认定并找干部本人确认签字,已于###月(中旬、底)结束。现将档案审核情况及下步工作建议简要报告如下。 一、审核工作总体情况 ##单位有下属单位##家(不含本机关),开展审核工作管档单位数##家(含本机关)。其中公务员单位##家(若本机关符合含本机关),参公单位##家(若本机关符合含本机关),事业单位##家(若本机关符合含本机关),企业单位##家。 ##单位局机关正科级领导职务##人,正科级非领导职务##人;副科级领导职务##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人,科员##人,事业单位班子成员##人,中层干部##人,其他##人,企业单位班子成员##人,中层干部##人,其他##人(其他类型人员)。下属单位①正科级领导职务##人,正科级非领导职务##人;副科级领导职务##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人,科员##人……。

此次专项审核##单位干部档案工作中, ##名同志分工负责、责任到人,进行了初审和复审交叉审核,共审核##名(总数)干部的档案。其中:正科级领导职务##人,正科级非领导职务##人;副科级领导职务##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人,科员##人……。 上述##名干部人事档案,档案资料记载与现有干部信息一致的共有##名,占总数的#%;其余##名干部档案资料记载与现有干部信息不完全一致,占总数的#%(其中,有##人是属于在职学历学位记载需要规范清理)。 1、年龄方面:出生时间最早材料记载与现有信息不一致的##人,占总数##%(见附件1)。 2、工龄方面:参加工作最早材料记载与现有信息不一致的##人,占总数##%(见附件2)。 3、党龄方面:主要是档案中有关材料前后填写不一致,需要按入党时间规范入党时间记载信息,此种情况共有##人;此外有##人档案中入党志愿书缺失,需要按规范程序调查补充入党志愿书。上述##人占总数##%(见附件3)。 4、学历学位方面:主要是档案中在职教育有关材料按照国家学历学位认定有关规定,需要规范完善,纠正干部任免表中

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指引

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指引 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主要包括入职审核和任前审核。 一、入职审核 入职审核重点对新调入员工的档案齐全完整性进行审核。根据人事档案内容的分类,每一类的审核要点如下: (一)履历材料 履历材料由干部履历表组成。199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须有中央组织部制发的1988年版和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须有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 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按以下方法处理: 1.没有相应的1988年版、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要尽量查找收集; 2.1988年版《干部履历表》确实找不到的,可以不再补充填写; 3.缺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的,必须及时填写(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也必须补充填写)。补填1999年版的《干部履历表》以干部填写时的情况逐项填写。《干部履历表》所填信息应真实、准确、规范、完整,逐项填写完成,必须有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归档注意事项:员工在入职一个月内,填写最新的《干部履历表》,交干部监督处,由干部监督处审核后移交档案员。档案员必须对最新的《干部履历表》内的信息进行核对,

并根据其他材料判定信息填写的真实性,如不真实须返回本人修改,确认无误后盖章。 (二)自传材料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材料 1.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包括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 2.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归档注意事项:材料必须是本人撰写。 (三)鉴定、考核、考察及审计材料 此类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 2.鉴定材料(包括自我鉴定);标题不是鉴定,内容属于鉴定性材料; 3.援藏、援疆、挂职锻炼、扶贫、博士服务团、借调等工作中形成的考核、鉴定材料; 4.培训、工作调动、军人转业等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 5.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 6.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 归档注意事项:后备干部材料由干部管理处在完成干部提拔后归档,考核材料由干部监督处在3月份集中归档。短期(半年以下)的总结材料可不归档。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不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的基本信息,是干部历史的记录,是考察了解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信息。“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 “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具体审核方法如下: 一、出生日期 (一)认定依据 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 1.比对信息 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 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3)《公务员登记表》、最新《干部履历表》和《军人身份证号登记表》填写的身份证号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2.涉嫌造假 出生日期涉嫌涂改造假主要指涉嫌涂改最早形成材料的出

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人事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11058 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范Summary of special audit of personnel files

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关于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通知》要求,集团于9月至10月集中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项审核情况 在本次专项审核工作中,集团采取两人“背靠背”独立审核方式进行初审,逐卷逐页查问题,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审核,初审完成后集中进行复审。采取两人“背靠背”独立审核方式进行初审,逐卷逐页查问题,认真排查风险点,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审核,初审完成后集中进行复审。重点审核了“三龄二历一身份”等信息,并注意档案材料是否涂改造假,干部信息是否真实准确,重要原始依据材料是否规范完整。 审核完成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处理。将专项审核中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档案审核专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干部基本信息审核确认表》进行入档,并同时收集整理了20xx年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工资材料、干部任免材料等。在本次专项审核中,共收集材料3035份,退回材料55份,整理入档2980份。材料整理入档后,打印了新的档案目录并进行了装订。按照市委组织部和档案管理中

心要求,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认定表》装订成册,交档案管理中心集中保管。 集团共审核271名在职干部档案,其中档案真实性存疑0人,查实档案涂改的17人。 1.涂改内容17人。其中,涂改出生日期5人,查实属于笔误的6人,确属造假的0人。 2.虚填信息37人。(1)虚填年龄(填大或填小)12人。填大年龄的: 其中,为入团填大年龄的0人,为入党填大年龄的0人,为入伍填大年龄的8人,为入学填大年龄的0人,为招工填大年龄的3人,为转干录干填大年龄的0人。其中,填大3个月以内的0人,填大3至12个月的1人,填大1至2年的9人,填大2年以上的1人,填大最多的为3年1月。填小年龄的:其中,为入伍改小年龄的1人,为招工改小年龄的0人。其中,填小3个月以内的0人,填小3至12个月的0人,填小1至2年的1人,填小2年以上的0人,填小最多的为1年4月。(2)虚填学历学位25人。其中,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通过虚填学历学位报考并取得上一级学历学位的23人。 3.伪造材料0人。 二、主要做法 集团在专项审核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握审核重点和信息认定,确保准确无误,圆满完成了审核任务。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为搞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集团党委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进行了研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2次听取专项审核工作情况汇报。成立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领导小组,集团党委书记、

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人事档案审核方法 干部的基本信息,就是干部历史的记录,就是考察了解干部与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非常重要。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就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干部履历表》的信息就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与家庭情况等信息。“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与参加工作时间,“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与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具体审核方法如下: 一、出生日期 (一)认定依据 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与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就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就是否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 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 1、比对信息 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 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其她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就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就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与体检表等。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3)《公务员登记表》、最新《干部履历表》与《军人身份证号登记表》填写的身份证号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2、涉嫌造假 出生日期涉嫌涂改造假主要指涉嫌涂改最早形成材料的出

干部人事档案的方法步骤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方法步骤 整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审核。收到档案材料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严格审核,整理的第一个环节还是审核。审核不仅贯穿收集整理工作始终,而且还贯穿在编打目录和整改工作的始终。干部档案审核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是否真实;二是材料是否齐全;三是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四是档案整理是否符合要求。审核后符合归档要求的档案材料,才能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并且整理归档工作必须在接收材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除了审核以外,一般来讲,整理工作包括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五个步骤: 第一步,分类 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根据其内容特征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以反映干部本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材料。注意,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候补委员)简历,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委员简历归入第一类。 第二类:自传材料;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自传材料包括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自传是个人撰写自己家世、身世和主要社会关系的自述。自传材料的归类,应该以内容和用途为依据,不能单纯按名称归类,如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也应该归在第二类。 第三类: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对干部德能勤绩廉进行考察和评价的材料。归入本类的材料,必须是经过组织研究认可正式形成的,手续完备,能正确、历史地反映干部实际情况,具有查考价值的鉴定、考察、考核材料。注意,根据利用工作实际需要,“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 第四类: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材料;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记载和反映干部学习、技能、科研水平的各种材料。注意,过去学生登记表归第一类,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三类,此次修订中统一调整到第四类。 第五类:政审材料;更改或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出生日期、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审查和干部基本情况更政形成的材料。注意,过去更改或认定姓名的材料是归在第一类的,此次调整到了第五类;“三龄一历”认定材料统一规定归在第五类。 第六类: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干部参加党、团组织的有关材料。注意,此类包括民主党派的入党材料。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这一类主要包括对干部给予奖励或表彰的材料。注意,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材料有的归在第四、七、九类,此次统一规定归在第七类。 第八类:涉法违纪材料。问责材料、处分材料、上级决定解除处分材料、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法院裁定书以及公安机关有关行政处理决定等材料。 第九类: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工资、待遇材料;出国(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 注意,《公务员登记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应归在第九类。

人事档案审核自查报告(20200608081924)

人事档案审核自查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组通字号《关于转发省委组织部〈关于全面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局教育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在县委组织部 的正确指导下,自XX年12月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我局档案室负责管理全县公办学校教师及历年师 范类院校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档案,其中教师档案4533卷(干部3495人、聘干255人,退休教师780人),历年来毕业的师范类教育专业毕业生档案629卷。档案室暂位于二中教学楼附楼四楼,设有办公室、阅档室、库房,做到了“三室分开”库房面积60平方米,有铁质档案柜58组,空调、灭火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硬件设施齐会。档案室配有专职管理员一名,兼 职管理员二名。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顺利进行,我局XX 年12月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门研究教育人事档案的审 核工作,会上成立了局长同志为组的人事档案审核工

作领导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部、 相关股室具体管、涉事学校相配合的工作格局。在审 核工作全面展开后,局领导多次前往档案室督查,就 地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二)精挑优秀人员严把审核质量关 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保密性强,具体工作又枯 燥无味,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局领导决定自梅山城区 学校抽调12名政治可靠、年纪较轻、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又能吃苦的党员教师为此次人事审核工作人员。 为了保证审核工作的质量,2月7日在抽调人员到岗后,立即对他们进行审核工作业务培训,让他们尽快 熟悉操作方法和审核程序并组织他们分期分批到县委 组织部档案室学习取经,通过学习培训,实地取经, 抽调的同志已经能胜任审核这项工作了。 (三)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 在XX年2月7日抽调人员到岗后,即对他们进行了各项工作的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安排了工作任务,从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将近3万多份各类材料投放到个人卷宗里,调整了档案卷宗的排列顺序并打印 索引目录,现已审核整理了在编干部档案总数的20%,对近千名“出生日期”有问题的进行了确认,同时对 退休人员档案、无头档案、大中专毕业生档案也正在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模板

附件1: 、 : 工作单位及职务: 级别: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初审人:初审时间:年月日复审人:复审时间:年月日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1.“”栏,填写所审核档案的干部。“工作单位及职务”栏,填写干部所在单位及担任的主要职务。“级别”栏,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填写正地厅级、副地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科员、办事员等;事业单位按照职员级别填写;企业填写领导班子正职、副职,中层正职、副职。 2.“审核容”中“初步判断”栏,分两种情况填写:第一种情况,对所审核容作初步判断,在是“□”或否“□”划“√”。第二种情况,填写有关档案材料的具体信息。 3.“档案记载”栏,填写材料类号、材料名称和形成时间。 4.“存在问题”栏,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在此栏填写所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 5.“出生时间”栏至“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通过审核,判断相应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规,缺少的主要材料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判断档案中干部信息记载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按表格栏目容具体填写;判断相应档案信息真实性是否存疑,真实性存疑的按表格栏目容具体填写。档案中相关信息组织已有认定的,判断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

6.“其他问题”栏,填写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有关问题。 7.“审核意见”栏,填写对审核发现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 8.表中栏目凡划“——”的,不用填写。 9.每卷档案须审核两遍,初审人和复审人分别在表末相应位置签名并注明审核时间。 10. 此表为基本样表,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对有关栏目进一步细化,审核工作结束后,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主要信息审核认定工作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9471988.html,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主要信息审核认定工作分析 作者:刘昆温雪梅 来源:《卷宗》2019年第30期 摘要:事业机构内部人事档案属于国内人事管理活动的一项关键内容。文章通过介绍人事档案重要内容审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事档案重要内容审查认定办法、标准以及依据,且就做好人事资料重要内容审查认定活动提出了科学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重要信息;审查认定 审核人事档案是单位员工考察、提拔、应用干部,评职称以及办理退休的关键步骤。为贯彻执行从严治党、严格管控监督干部的规定,党在2014年10月开始,于全国分三批安排组织人事档案专门审查活动。其中,三龄、两历和一身份属于这次专项审查的核心。通过长期的努力,职工人事资料“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查认定工作获得了阶段性效果,但在审查阶段依旧发现了很多不足,影响人事业务的严肃性与标准性。 1 人事档案重要内容审查中存在的不足 1.1 “三龄”时间不精准 首先,年龄不精准,是指人事档案资料中出生时间前后记录不相同,与身份证不相同,年龄存在涂改等现象。造成年龄不真实的原因包括:历史因素长时间没有调整;公历、农历乱用;个人有意调整;记录个人档案资料不仔细,笔误导致。其次,党龄不正确,关键在于入党记录时间不同,或是记录时间错误。主观方面,可能是由于个人对党计算时间不清楚或有意调整入党时间;客观方面,就是历史上各个阶段党龄计算方式不同导致。最后,工龄不正确,具体表现为工资表上参与工作时间记录不同,缺乏工作佐证信息,档案记录前后参与工作时间不一样。导致工龄不正确的原因也许是误把参与工作时间由转正开始算,亦或是没有仔细记录履历表等证明信息。 1.2 “两历”资料不标准 针对学历材料来说,因为没有及时把获取的学历学位档案信息交给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或是档案没有随人走,导致资料遗失等,因此,学历入党资料不齐全,学历学位档案资料不相同。而工作经历内容,就体现为信息不齐全,工作履历资料不齐全,遗失工作进修等培训进修内容,造成工作经历断开。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写说明(根据课件整理)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写说 明(根据·······课件整理) 具体审核办法: 首先,根据干部信息把表头部分填好; 然后,再从前往后逐个项目进行审核登记; 接下来,把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记载的“3个时间”填到相应栏中。 一、关于出生日期 如何审核登记——①先填“记载情况”栏 如实记录档案中的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干部出生日期,材料类号、名称和形成时间。然后比较最早形成材料中记载的干部出生日期与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干部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问题一:怎样才能找到最早材料? 干部档案中记载干部出生时间的最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一般有:第2类:自传;第4类:中学毕业登记表;第5类:早期政审材料;第6类:入团志愿书、入党申请书;第9类: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第10类:体检表。 问题二:如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记载的出生日期与最早材料记载的出生时间一致,其他材料记载的出生时间与最早材料不一致,要不要在“否”前的方框内画“√”? 在“是”前的方框内画“√”。 如何审核登记——②再填“真实性存疑”栏 一要看是否有涂改。主要是看是否涂改最早形成材料的出生时间,笔误排除在外。 二要看材料是否真实。可通过逻辑推算进行初步判断。 如何审核登记——③最后填“组织是否进行过认定”栏 首先查找5类材料中,是否有关于出生日期的组织认定材料,并对认定情况作出判断,看认定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二、关于参加工作时间 一是怎么判断材料是否齐全、制作是否规范; 二是怎么判断参加工作时间“真实性存疑” 三、关于入党时间 (一)《入党志愿书》是判断党员身份和入党时间主要材料,缺少的要查看是否补填,补填的看是否符合要求。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模板

1 / 6 附件1: 、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级别: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2 / 6

3 / 6

4 / 6

初审人:初审时间:年月日复审人:复审时间:年月日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1.“姓名”栏,填写所审核档案的干部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栏,填写干部所在单位及担任的主要职务。“级别”栏,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填写正地厅级、副地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科员、办事员等;事业单位按照职员级别填写;企业填写领导班子正职、副职,中层正职、副职。 2.“审核内容”中“初步判断”栏,分两种情况填写:第一种情况,对所审核内容作初步判断,在是“□”或否“□”内划“√”。第二种情况,填写有关档案材料的具体信息。 3.“档案记载”栏,填写材料类号、材料名称和形成时间。 5 / 6

4.“存在问题”栏,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在此栏填写所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 5.“出生时间”栏至“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通过审核,判断相应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缺少的主要材料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判断档案中干部信息记载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按表格栏目内容具体填写;判断相应档案信息真实性是否存疑,真实性存疑的按表格栏目内容具体填写。档案中相关信息组织已有认定的,判断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 6.“其他问题”栏,填写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有关问题。 7.“审核意见”栏,填写对审核发现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 8.表中栏目凡划“——”的,不用填写。 9.每卷档案须审核两遍,初审人和复审人分别在表末相应位置签名并注明审核时间。 10. 此表为基本样表,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对有关栏目进一步细化,审核工作结束后,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 6 / 6

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表(1)

附件1 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用 干部任免审批表 姓名李永秀 性 别女 出生 年月 ( 54 岁) 民 族汉 籍 贯四川 出 生地 安岳和 平 入党时间 参 加工 作 时间 健康 状况健康 专 业技 术职务中学高级 熟悉 专业有何 专长 学历学位 全 日制 教 育 中师 毕业 院校系及 专业四川内江教育学院 在 职 教 育 大专 毕业 院校系及 专业 数学 现任职 务教师 拟任职 务此栏不填写拟免职 务此栏不填写

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时间 初审人:初审时间:年月日复审人:复审时间:年月日 附件2 《干部任免审批表》填表说明 1.“姓名”栏中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姓名。少数民族干部的姓名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注:目前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现用名与初始资料来相符合,对于现用名与初始资料及参加工作时名字不相符的要写说明,并提供更改依据,文件中没有同意更改的依据的只能按初始姓名填写) 2.“出生年月(岁)”栏中填写出生年月和年龄。年龄是计算到当月的实足年龄。(注:年龄填写一律以的方式进行填写;对于档案中涉及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换算问题,档案最早材料记载的干部出生日期注明了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字样的,可以按换算后的公历(阳历)时间认定)。 3.“民族”栏中填写民族的全称(如汉族、回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不能简称“汉”、“回”、“鲜”、“维”等。 4.“籍贯”栏中填写祖籍所在地。 5.“出生地”栏中填写干部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填写,要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辽宁大连”、“河北盐山”。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重庆”等。 6.“入党时间”栏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需在“入党时间”栏内注明民主党派名称或注明无党派,如“民建”、“九三”、“无党派”等,不填写加入民主党派的时间;加入多个民主党派的,须如实填写,如“民建、民盟”。是民主党派成员又是中共党员的,在填写党派名称的同时,还要填写加入中共的时间。 “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填写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