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参考试题

在职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参考试题
在职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参考试题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一、单选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选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模型12ln Y X ααμ=++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参数1α的含义是“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因变量Y 的绝对量的变化”

B .参数1α的含义是“X 的相对量不发生变动时,引起因变量Y 的相对变化”

C 、参数2α的含义是“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Y 的相对变化率”

D 、参数2α的含义是“X 的相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引起Y 的绝对量的变化大小”

2、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检验包括了计量经济学检验,下列哪一项属于计量经济学检验( )

A.经济意义检验

B.平稳性检验

C.预测检验 D 、估计参数

3、在模型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设F 统计量对应p 值为 F p ,设2X 对应系数的t 统计量的p 值为2p ,设3X 对应系数的t 统计量的p 值为3p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α=,则下列说法正确是表明( )

A 、若2p α<,则一定有F p α≥

B 、若F p α≥,则一定有2p α<

C 、若

23p p α

<<,则不一定有

F p α

<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常用F 检验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有关F 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ESS n k F RSS k -=

- B 、可以在一元回归模型使用

C 、F 检验显著,说明可决系数2

0.5R >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5、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 )

A. 随机误差项

B. 残差

C. i Y 的离差

D. i Y )

的离差

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R 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1(122 B 、2R ≥2

R C 、02

>R

D 、1

)1(122----=n k n R R

7、在无截距的四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已知样本容量为34n =、随机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

230σ=)

,则模型残差平方和2t e ∑为( )

A 、700

B 、 800

C 、 900

D 、1000

X

1?β+ i

Y

8、关于Goldfeld-Quandt 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 B.在模型有自相关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C .该检验需要假定扰动项服从正态分布 D.在零均值不满足时,该检验也有效

9、对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01122t t t t t Y X X X u αβββ--=+++++L ,若该模型满足库伊克

(koyck )提出的两个假设,则衰减率λ越小,X 滞后值对当期Y 值的影响就( ) A 、越小 B 、越大 C 、没有影响 D 、不确定

10、设有多元线性模型1223344t i i i i Y X X X u βββ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方差膨胀因子VIF 2>15,说明多重共线严重

B 、若解释变量2X 、3X 、4X 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则该模型无多重共线

C 、如果解释变量2X 的取值全部相同,则会出现多重共线

D 、逐步回归方法既能修正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又能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

11、广义差分法是对(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

1211211

1211211

. . . . (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A y x u B y x u C y x u D y y x x u u ββββρρβρβρρβρβρρ------=++=++=++-=-+-+-

12、如果在模型121t t t t Y X Y u ββ-=++中扰动项满足1t t t u u v ρ-=+(ρ未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扰动项t u 存在二阶自相关

B 、可以用DW 值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

C 、由于ρ未知,所以无法利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估计原模型参数1β、2β

D 、可以用工具变量法估计原模型参数1β、2β

13、在DW 检验中,正相关区域是( )

A. 0﹤d ﹤l d

B. u d ﹤d ﹤4-u d

C. l d ﹤d ﹤u d

D. 上述都不对

14、设24

12,()i i i i i Y X u Var u X ββσ=++=,则对原模型变换的正确形式为( )

A 、12i i i Y X u ββ=++

B 、

12222

1i i i i i i Y u X X X X ββ=++ C 、

12i i i i i

y u X X X β

β=++ D 、333312i i i i i i Y X X X u X ββ=++

15、已知模型的形式为12Y X u ββ=++,在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的时候,测得DW 统计量为0.7453,则广义差分变量是( )

A. 110.62735, 0..62735t t t t Y Y X X ----

B. 110.7453,0.7453t t t t Y Y X X ----

C. 110.2547,0.2547t t t t Y Y X X ----

D. 110.05,0.05t t t t Y Y X X ----

16、设回归模型为12233i i i i Y X X u βββ=+++,下列表明变量之间具有完全多重共线性的是

( )

1212312313.0.320.0.70.3200.0.3000.0.60

A X X v

B X X X

C X X X

D X X v *++=+*++*=*+*+*=+*+=

17、如果在模型12t t t Y X u ββ=++中,随机扰动项违背了无自相关假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小二乘估计量2

?β是有偏 B. 仍然用OLS 法估计2?()Var β,通常会偏低 C .仍然用OLS 法估计2?σ

,通常会偏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8、设无限分布滞后模型01122t t t t t Y X X X u αβββ--=+++++L 满足库伊克变换的假定,则

长期影响乘数为( )

A .不能确定

B 、0βλk

C 、011λλ--k

D 、λ

β-10

19、设有一阶自回归模型****

011t t t t Y X Y u αβ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该自回归模型是由自适应预期模型转化而来,则有*

()0t E u ≠ B 、若该自回归模型是由库伊克变换模型转化而来,则有**

1cov(,)0t t u u -≠ C 、若该自回归模型是由局部调整模型转化而来,则有*

1cov(,)0t t Y u -≠

D 、若该自回归模型是由有限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转化而来,则*

1cov(,)0t t Y u -= 20、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u r Y M +++=210βββ,又设a 、b 分别是21ββ、的估计值,则根据经济理论,一般来说( ) A. a 应为正值,b 应为负值 B. a 应为正值,b 应为正值 C. a 应为负值,b 应为负值 D. a 应为负值,b 应为正值

21、假定月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内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维持在某一水平,当月收入水平达到或超过1000元时,边际消费倾向将明显下降,则描述消费C 依收入I 变动的线性关系宜采用( )。

A. 0120 1000

, 1 1000t t t t I C a b I b D I u D I

B.0120 1000

, 1 1000t t t I C a b I b D u D I

C.()

**01, 1000t t t t C a b I I u I =+-+=

D.()

**0120 1000

, 1000 1 1000

t t t t t I C a b I b I I D u I D I

22、设消费函数为Y i =β0+β1D+β2X i + u i ,式中Y i =第i 个居民的消费水平,X i =第i 个居民的收入水平,D 为虚拟变量,D=1表示正常年份,D=0表示非正常年份,则该模型为 A. 截距变动模型 B. 分布滞后模型 C. 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 D. 时间序列模型

23、利用月度数据构建无截距的计量模型时,发现只有2月、3月和9月表现出季节模型,则应该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

A 、 3

B 、12

C 、 4

D 、 11

24、简化式模型就是把结构式模型中的内生变量表示为( )

A.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函数关系

B.前定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模型

C.滞后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模型

D.外生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模型 25、下列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消费函数所在方程的类型为( )

A 技术方程式 B.制度方程式 C.恒等式 D.行为方程式

26、在一个结构式模型中,假如有n 个结构方程需要识别,其中1n 个方程过渡识别,2n 个方程恰好识别,3n 个方程不可识别。321n n n >>,n n n n =++321,则该联立方程模型是( )

A.过度识别

B.恰好识别

C.不可识别

D.部分不可识别

27、在有M 个方程的完备联立方程组中,当识别的阶条件为1i i K k m -<-(K 为联立方程组中前定变量的总数,i k 为第i 个方程中前定变量的总数,i m 为第i 个方程中内生变量的总数)时,则表示( )

A 、第i 个方程恰好识别

B 、第i 个方程不可识别

C 、第i 个方程过度识别

D 、第i 个方程具有唯一统计形式

28、假设时间序列{}t Y 是由1,1,2,t t t Y t Y u t αβ-=+++=L 产生,而{t u }是独立同正态分布

2(0,)N σ序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 Y 是平稳过程

B 、 t Y 是带时间趋势的单位根过程

C 、 []~(0)t t Y E Y I -

D 、 ~(1)t Y I

29、如果~(1)t X I 、~(1)t Y I ,然后建立回归模型t t t Y X u αβ=++,如果利用EG 两步法对时间序列{t X }、{t Y }进行协整检验,则第二步是( )

A 、分别将{t X }、{t Y }进行一阶差分

B 、检验残差t e 是否存在单位根

C 、用德宾两步法估计t u 的自相关系数

D 、用OLS 法估计残差序列??()t t t

e Y X αβ=-+ 30、如果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 B. 有偏的 C. 不确定 D. 确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联立方程模型参数的单方程估计法包括( )

A.工具变量法

B.间接最小二乘法

C.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法

D.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E.三阶段最小二乘法

2、关于EViews 软件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令Ls y x2 x3,表明总体回归模型含有截距

B 、命令Ls y c x ar(1),表明总体回归模型除带截距外,有二个解释变量

C 、命令Ls(W=1/x) y c x, 是为了修正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

D 、命令ls y c PDL(x,4,2),表明原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E 、点击主窗口菜单View/residual test/white heteroskedasticity,是为了检验自相关

3、下列关于自回归模型****

011t t t t Y X Y u αββ-=+++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模型仅包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

B 、不能使用DW 检验来诊断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C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将有偏

D 、肯定违背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

E 、如果随机误差项与滞后被解释变量相关,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将是有偏且非一致的 4、有关D

F 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F 检验所用统计量???()/t γγ

γσ=-中的?γ是γ的最小二乘估计量

B 、DF 检验统计量???()/t γγ

γσ=-服从t 分布 C 、DF 检验是单侧检验 D 、 DF 检验是双侧检验 E 、DF 检验的原假设是“被检验时间序列平稳”

5、如果模型中存在异方差现象,则会引起如下后果____

A. 参数估计值有偏

B. 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不能正确确定

C.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D. 预测精度降低

E. 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

6、能够修正序列自相关的方法有____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Cochrane-Orcutt 法

C. 间接最小二乘法

D. 一阶差分法

E. 广义差分法

7、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部分检验结果如下:DW 检验值为3.8,其中一个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存在异方差问题

B 、存在负的序列相关

C 、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

D 、零均值假定不满足

E 、存在单位根

8、对于二元样本回归模型i

i i i e X X Y +++=332211???βββ,下列各式成立的有( ) A 、 ?0i i Y

Y n n

∑∑-= B 、 02=i i X e ∑ C 、 0i i e Y ∑=

D 、 ?0i i eY ∑=

E 、 023=i i X X ∑

F 、12233

???[]0Y X X βββ-++= 9、下列关于内生变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联立方程模型中,内生变量由系统内方程决定,同时又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既作为被解释变量,又可以在不同的方程中作为解释变量

B 、一般情况下,内生变量与随机项相关

C 、内生变量决定外生变量

D 、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量

E 、内生变量Y 一般满足条件cov(,)0i i Y u ≠ 10、能够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____

A 、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

B 、DW 检验法

C 、t 检验与F 检验综合判断法

D 、ARCH 检验法

E 、辅助回归法(又称待定系数法)

F 、逐步回归法

三、判断分析与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判断分析题)什么是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判断分析题)直接使用2R (或者调整的2R )可以判断模型的显著性。

3、(简答题)简述阿尔蒙法估计分布滞后模型的基本思想

4、(简答题)试述D-W 检验的适用条件及其检验步骤?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家庭消费支出(Y )、可支配收入(1X )、个人个财富(2X )设定模型如下:

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

回归分析结果为: LS // Dependent Variable is Y Date 05/06/2009 Time: 21:36 Sample: 1 2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4.4070

6.9973 ________ 0.0101

1X - 0.3401 0.4785 ________

0.5002

2X 0.0823 0.0458 0.1152 R-squared 0.981748 Mean dependent var 111.1256 Adjusted R-squared ________ S.D. dependent var 31.4289 S.E. of regression ________ Akaike info criterion

4.1338

Sum squared resid 342.5486 Schwartz criterion 4.2246 Log likelihood - 31.8585 F-statistic ______ Durbin-Watson stat 2.4382 Prob(F-statistic)

0.0001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根据上表中已由数据,填写表中画线处缺失结果(注意给出计算步骤);

②、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什么?

③、模型中是否存在自相关?为什么?

2、若X表示在一家分店工作的售货员人数,Y表示这家分店的年销售额(千元)已经求出Y 对X的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如下:

回归分析

系数标准差t值

常数80.0 11.333 7.06

X 50.0 5.482 9.12

方差分析

离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

回归6828.6 1 6828.6

残差2298.8 28 82.1

总离差9127.4 29

(1) 根据上述结果,计算修正可决系数;

(2) 在研究中涉及多少家分店?

F )

(3) 计算F统计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关系的显著性;(0.05(1,28) 4.20

(4) 预测有12名售货员的某分店的年销售收入。

3、根据某城市1978——1998年人均储蓄与人均收入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x y

6843.1521.2187?+-= se=(340.0103)(0.0622)

6066

.733,2934.0,425.1065..,9748.02====F DW E S R

试求解以下问题:

(1) 取时间段1978——1985和1991——1998,分别建立两个模型。

模型1:x y

3971.04415.145?+-= t=(-8.7302)(25.4269) ∑==202.1372,

9908.02

1

2

e

R

模型2:x y

9525.1365.4602?+-= t=(-5.0660)(18.4094) ∑==5811189,9826.02

2

2

e

R

计算F 统计量,即∑∑===

9370.4334202.1372581118921

22

e

e

F ,给定05.0=α,

查F 分布表,得临界值28.4)6,6(05.0=F 。

请你继续完成上述工作,并回答所做的是一项什么工作,其结论是什么? (2)利用y 对x 回归所得的残差平方构造一个辅助回归函数:

2222123242407.2 1.2299 1.4090 1.0188t t t t σσσσ---=+-+))))

,,5659.02=R 计算2()n p R -= 18*0.565910.1862=.给定显著性水平05.0=α,查2χ分布表,得临界值81.7)3(05.0=χ,

其中p =3。

请你继续完成上述工作,并回答所做的是一项什么工作,其结论是什么?(3)试比较(1)和(2)两种方法,给出简要评价。

(word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推荐文档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 A 、总量数据 B 、 横截面数据 C 、平均数据 D 、 相对数据 2、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 A 、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3、在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中,不包括检验下面的哪一项【 】 A 、 参数估计量的符号 B 、参数估计量的大小 C 、 参数估计量的相互关系 D 、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 4、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时,不包括下面的那种方法【 】 A 、工具变量法 B 、 工具—目标法C 、政策模拟 D 、 最优控制方法 5、在总体回归直线E x y 10)?(ββ+=中,1β表示【 】 A 、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6、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模型t t t u x y ++=10ββ,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 】 A 、 (x ,y ) B 、 (x ,y ?) C 、(x ,y ?) D 、 (x ,y) 7、对于i ki k i i i e x x x y +++++=ββββ????22110Λ,统计量∑∑----)1/()?(/)?(2 2k n y y k y y i i i 服

全国自考计量经济学历年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是( ) A.时期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 D.截面数据 2.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法规的规定而构造的反映某些经济变量关系的恒等式是( ) A.随机方程 B.非随机方程 C.行为方程 D.联立方程 3.在回归模型Yi=β0+β1Xi+ui 中,检验H0∶β1=0时所用的统计量 )?Var(?11 ββ服从的分布为 ( ) A.χ2(n-2) B.t(n-1) C.χ2(n-1) D.t(n-2) 4.若X 和Y 在统计上独立,则相关系数等于( ) A.-1 B.0 C.1 D.∞ 5.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t Y ? =20+60Xt ,这表明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60元 B.减少60元 C.增加20元 D.减少20元 6.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 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 A.F=k)-RSS/(n 1)-ESS/(k B.F=1-k)-RSS/(n 1) -ESS/(k C.F=RSS ESS D.F=ESS RSS 7.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 统计量近似等于( )

C.2 D.4 8.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则模型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有效 B.有偏但有效 C.无偏但非有效 D.有偏且非有效 9.假设正确回归模型为Y=β1X1+u,若又引入了一个无关解释变量X2,则β1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但方差增大 B.有偏且方差增大 C.无偏且方差减小 D.有偏但方差减小 10.假设正确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u,若遗漏了解释变量X2,则β1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一致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11.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t=0.9+0.6Xt-0.5Xt-1+0.2Xt-2+ut中,短期影响乘数是( ) A.0.2 B.0.5 C.0.6 D.0.9 12.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有两个结构方程都包含相同的变量,则这两个方程是( ) A.恰好识别的 B.过度识别的 C.不可识别的 D.可识别的 13.生产函数是( ) A.恒等式 B.制度方程式 C.技术方程 D.定义性方程 14.如果某个结构方程是恰好识别的,估计其参数可用( ) A.最小二乘法 B.极大似然法 C.广义差分法 D.间接最小二乘法 15.若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某个方程是不可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 A.可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 C.过度识别 D.恰好识别 16.当ρ→0,σ→l时,CES生产函数趋于( ) A.线性生产函数 B.C—D生产函数 C.投入产出生产函数 D.对数生产函数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令狐采学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自力学科的标记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合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合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合统计单位不合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

数据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示为具有一定的几率散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阐发工作的基本步调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1、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为方法、以计算机技 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5、(填空)样本观测值与回归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残差项_______,我们用残差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的 _______随机误差项____。 3、1620(填空)(1)存在近似多重共线性时,回归系数的标准差趋于__0___, T趋于____无穷___。 (2)方差膨胀因子(VIF)越大,OLS估计值的____方差标准差_________将越大。 (3)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值是______非有效____,它们的方差是______增大_______。 (4) (5)一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_______相关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差分析__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回归分析。 a)高斯—马尔可夫定理是指在总体参数的各种线性无偏估计中,最小二乘估计具有_______最小方差的线性无 偏估计量____________的特性。 b)检验样本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简单系所分析__________和逐步分析检验法。处理。 c)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_______序列相关性___________、多重共线性检验、__________异方 差性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山东轻工业学院08/09学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B卷)(本试卷共7 页) 适用班级:经管学院07级所有学生 20 分)共(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 得分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1. 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的关系有() A. < B. > C. D.关系不能确定 2R=1时有()根据判定系数2. 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 A.F=-1 B.F=0 C.F=1 D. F=∞ 3.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2=0.98,X1的t值=如果一个二元回归模型的 4. OLS结果为R0.00001,X2的t 值=0.0000008,则可能存在()问题。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 D. 随机解释变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6.容易产生自相关的数据是()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年度数据 D.混合数据 ????中,模型:检验7. 线性回归??????x?ux?x?y i20ik1i12kii?时,所用的统计量为:()),2,(,?0?k?,1H:0? i ?i0????????ii1k?1?t?nt??ttn?k.. B A ?????? ??VV ????ii1??n?tFnk?1,?k?1ktF?.. D C?????? ii22???? ??VV ii2????,8.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u?xxy????????x tkt221ttt0k1存在自相关的统计 量是:() ???2ee?d61?tti2t?1t??d B. A.??1r nn2? ??n1nn???2e t1?t??2n?r i?t.. D C?t?? ?V2r1?i9. 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d和d,在给定显著水平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则当10. ul d DW d 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ul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对两个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比较时,应比较它们的:( ) A.判定系数 B.调整后判定系数 C.标准误差 D.估计标准误差 2.下列样本模型中,哪一个模型通常是无效的?( ) A.C i (消费)=500-0.8I i (收入) B.Q Di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P i (价格) C.Q si (商品供给)=20+0.75P i (价格) D.Y i (产出量)=0.65K 0.6i (资本)L 0.4i (劳动) 3.线性模型Y i =β0+β1X 1i +β2X 2i +μi 不满足哪一假定称为异方差现象?( ) A.Cov(μi ,μj )=0 B.Var(μi )=σ2 C.Cov(X i ,μi )=0 D.Cov(X 1i ,X 2i )=0 4.用一组2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Y i =β0+β1X 1i +β2X 2i +μi 后,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 β1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β1显著地不等于0的条件是统计量t 大于等于:( ) A.t 0.1(20) B.t 0.05(18) C.t 0.05(17) D.F 0.1(2,17) 5.由回归直线10i ??Y ?β+β=X i 所估计出来的Y ?值满足:( ) A.Σ(Y i -i Y ?)=1 B.Σ(Y i -i Y ?)2=1 C.Σ(Y i -i Y ?)最小 D.Σ(Y i -i Y ?)2最小 6.判定系数r 2=0.8,说明回归直线能解释被解释变量总变差的:( ) A.80% B.64% C.20% D.89% 7.预测点离样本分布中心越近,预测误差:(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与预测点离样本分布中心的距离无关 8.当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为:( ) A.0 B.1 C.∞ D.最小 9.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误差的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以提高估计精度,即:( ) A.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B.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 C.重视小误差的作用,更重视大误差的作用 D.轻视大误差的作用,更轻视小误差的作用 10.DW 的取值范围是:( ) A.-1≤DW ≤0 B.-1≤DW ≤1 C.-2≤DW ≤2 D.0≤DW ≤4 11.根据20个观测值估计的结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DW=2.6,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 得样本容量n=20,解释变量k=1个时,d L =1.20,d U =1.41,则可以判断:(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2017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一)

2017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 2017年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汇总 1、费里希(R.Frish)是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2、经济计量学与数理经济学和树立统计学的区别的关键之点是“经济变量关系的随机性特征”。 3、经济计量学识以数理经济学和树立统计学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的交叉科学。它以客观经济系统中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模型方法描述具体的经济变量关系,为经济计量分析工作提供专门的指导理论和分析方法。 4、时序数据即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 5、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6、对于一个独立的经济模型来说,变量可以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被认为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们的数值是由模型自身决定的;外生变量被认为是非随机变量,它们的数值是在模型之外决定的。 7、对于模型中的一个方程来说,等号左边的变量称为被解释变量,等号右边被称为解释变量。在模型中一个方程的被解释变量可以是其它方程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一定是模型的内生变量,而解释变量既包括外生变量,也包括一部分内生变量。

8、滞后变量与前定变量。有时模型的设计者还使用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在计量经济学中将这样的变量程为滞后变量。滞后变量显然在求解模型之前是已知量,因此通常将外生变量与滞后变量合称为前定变量。 9、控制变量与政策变量。由于控制论的思想不断渗入经济计量学,使某些经济计量模型具有政策控制的特点,因此在经济计量模型中又出现了控制变量、政策变量等名词。政策变量或控制变量一般在模型中表现为外生变量,但有时也表现为内生变量。 10、经济参数分为:外生参数和内生参数。外生参数一般是指依据经济法规人为确定的参数,如折旧率、税率、利息率等。内生参数是依据样本观测值,运用统计方法估计得到的参数。如何选择估计参数的方法和改进估计参数的方法,这是理论经济计量学的基本任务。11、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系统应当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以理论分析作先导;第二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 12、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方程一般划分为:随机方程和非随机方程。随机方程是根据经济机能或经济行为构造的经济函数关系式。在随机方程中,被解释变量被认为是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且假设解释变量是非随机变量。非随机方程是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法规的规定而构造的反应映某些经济变量关系得恒等式。 13、所谓经济计量分析工作是指依据经济理论分析,运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研究现实经济系统的结构、水平、提供经济预测情报和评价经济政策等的经济研究和分析工作。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A(1).doc

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 计量经济学A 姓 名: 学年学期:2010-2011-1 学 号: 考试时间:2011-01- 班 级: 可自带普通计算器,计算题需写出计算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经济理论 B .经济数学方法 C .经济数学模型 D .经济统计 2.判定系数2R 的正确的表示形式是( ) A .RSS/ESS B .ESS/RSS C .ESS/(TS S -ESS) D .ESS/(ESS+RSS) 3.下列检验可用于检验随机干扰项正态性假定的是( ) A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B .雅克-贝拉检验 C .怀特检验 D .F 检验 4.DW 检验适用于检验( ) A .异方差 B .序列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偏误 5.设某商品需求模型为01t t t Y X u ββ=++,其中Y 是商品需求量,X 是商品价格,为考虑全年四个季节变动的影响,需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2个 D .5个 6.根据实际样本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是( ) A .理论模型 B .总体回归模型 C .样本回归模型 D .确定性模型 7.给定一个模型区间估计的置信水平为99%时,则该模型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 ) A .5% B .99% C .95% D .1% 8.方差分析中检验时使用的检验统计量是( ) A .t 统计量 B .τ统计量 C .DW 统计量 D .F 统计量 9.在双对数线性模型01ln ln i i i Y X u ββ=++中,1β的含义是( ) A .Y 关于X 的增长量 B .Y 关于X 的弹性 C .Y 关于X 的边际倾向 D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第1页 共 4页】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设计工作,不包括下面【 】方面。 A 、选择变量 B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C 、收集数据 D 、确定待估计参数理论预期值 2、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理论 B 、应用 C 、数据 D 、方法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关系。 A 、逻辑依存 B 、因果 C 、函数依存 D 、随机数学 4、截面数据是指同一时间条件下【 】组成的数据。 A 、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B 、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C 、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D 、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5、参数β的估计量β?被称为“最有效估计”是指ββ=)?(E 且【 】。 A 、0)?(=β Var B 、=)?(βVar 最小 C 、0)?(2=-ββ D 、ββ-?最小 6、可决系数2R 的取值范围是【 】。 A 、2R ≤-1 B 、2R ≥1 C 、0≤2R ≤1 D 、-1≤2R ≤1 7、下列关于模型参数估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致性是指:样本量趋于无穷时,估计量收敛到参数真值。 B 、方差最小的估计量一定最好。 C 、对于无偏估计而言,均方误差最小与方差最小等价。 D 、对任意线性回归模型而言,最小二乘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等价。 8、下列模型不可化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i i i AX Y μα += B 、i i i LnX Y μββ++=10 C 、i i i X LnY μββ++=10 D 、i i i LnX LnY μββ++=`0

全国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 ) A.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B.管理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C.管理学、会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D.经济学、会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2.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 述 3.系统误差是由系统因素形成的误差。系统因素是指( ) A.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稳定,重复试验也不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 B.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不稳定,重复试验也不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 C.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不稳定,重复试验相互抵消的因素 D.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稳定,重复试验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 4.回归分析的目的为( ) A.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 B.研究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 C.研究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 D.研究解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5.在X与Y的相关分析中( ) A.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 B.Y是随机变量,X是非随机变量 C.X和Y都是随机变量 D.X和Y均为非随机变量 6.随机误差项是指( ) .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

?第一题判断题10×2=2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10题,判断对错;如果2 ? P66 1,OLS法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对 2,计算OLS估计值无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 3,若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估计量不再是BLUE,但仍为无偏估计量。 错只要满足(1)——(4),OLS估计量就是BLUE 4,最小二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分布,要求??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 5,R =TSS/ESS 错R =ESS/TSS 6,若回归模型中无截距项,则Σet=0未必成立。 对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错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8,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б 的值越大,斜率系数的方差越大。 错Var(??)=б /Σxt 只有当Σxt 恒定,上述说法才正确。 P149

1,尽管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仍然是最佳线性 无偏估计量。 对 2,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妨碍。 对 3,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错即使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也不能排除存在多重共线性 的可能性 4,如果存在异方差性,通常用的t检验和F检验是无效的。 对 5,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也不是有效的。 注意: 本书中无偏性不成立仅两种情况: 1,模型中忽略了有关的解释变量。 2,随机解释变量与扰动项同期无关。 错在扰动项自相关的情况下OLS估计量仍为无偏估计量,但不再具有最 小方差的性质,即不是BLUE 6,消除一阶自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法假定自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对 7,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会有偏,并且会增大估计量的 方差,即增大误差。 错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仍无偏,但会增大估计量的方 差,即增大误差 8,多元回归中,如果全部“斜率”系数各自t检验都不显著,则R 值也高 不了。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计量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 A.内生因素B.确定性因素 C.随机因素D.外生因素 2.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是 A.时期数据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D.截面数据 3.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统计理论B.数理统计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D.经济行为理论 4.线性估计量是指与下述哪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A.解释变量X B.被解释变量Y C.误差项u D.残差项e 5.最小二乘原理是 A.残差平方和最小B.残差和最小 1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2 C .误差平方和最小 D .误差和最小 6.解释平方和ESS 是指 A.2 ()i Y Y - ∑- B .2()i Y Y ∧- ∑- C.2()i Y Y ∧∑- D .2u ∑ 7.按照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误差项u i 应为零均值、同方差,且与 A .被解释变量Y i 不相关 B .其他随机误差项u j 不相关 C .回归值i Y ∧ 不相关 D .残差项e i 不相关 8.残差平方和随着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加而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先增加后减少 9.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A .2β≠0 B .2β∧ ≠0 C .220,0ββ∧ ≠= D .220,0ββ∧ =≠ 10.在回归模型12233t t t t Y X X u βββ=+++中,序列相关是指 A.Y 与X 相关 B .,t t i u u -彼此相关 C .X 2、X 3与u 相关 D .X 2、X 3彼此相关 11.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两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误差 12.加权最小二乘法就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的模型,然后使用下面方法估计参数 A .广义矩估计法 B .工具变量法 C .普通最小二乘法 D .间接最小二乘法 13.如果模型中存在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则应该选择的参数估计方法为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10×1分=10分)。 1、“计量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B )依照“生物计量学”创造出来的。 A 、恩格尔(R.Engle ) B 、弗瑞希(R.Frisch ) C 、萨缪尔森(P.Smuelson ) D 、丁伯根(J.Tinbergen ) 2、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 这样的数据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随机数据 3、总体平方和TSS 、残差平方和RSS 与回归平方和ESS 三者的关系是( B )。 A 、RSS=TSS+ESS B 、TSS=RSS+ESS C 、ESS=RSS-TSS D 、ESS=TSS+RSS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是指对( C )而言是线性的。 (A )解释变量; (B )被解释变量;(C )回归参数; (D )剩余项 5、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01122i i i i y x x u βββ=+++后,在0.05的显著性 水平下对1β的显著性做t 检验,则1β显著地不等于零地条件是其统计量大于等于( D ) (A )t 0.05(30);(B )t 0.025(28);(C )t 0.025(27);(D )F 0.025(1,28) 6、完全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包括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C ) (A )增大;(B )减小;(C )无穷大; (D )无穷小 7.更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 C ) A.时序数据 B.平均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8.在修正异方差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加权最小二乘法; B.对原模型变换的方法; C.对模型的对数变换法; D.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9、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只有一个属性变量,且其有三种类型,则引入虚拟变量个数应为( B ) A 、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10、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如下: t t t X D C 45.035.555.100?++=,其中C 为消费,x 为收入,虚拟变量???=农村家庭 城镇家庭01D ,所有参数均检验显著,则城镇家庭的消费函数为( A )。 A 、t t X C 45.058.551?+= B 、 t t X C 45.005.001?+= C 、t t X C 35.5550.100?+= D 、 t t X C 35.5595.100?+=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20分)。 1、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几个步骤是(BCDE )。 A 、经济理论研究 B 、设定模型 C 、估计参数 D 、检验模型 E 、应用模型 2、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一般包括内容有(ABCD )。 A 、经济意义检验 B 、统计推断检验 C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预测检验 E 、对比检验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满分70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2004年6月,满分70分) 一(24分)将中国城镇居民按照人均年收入分成组,以2003年的组平均数为样本观测值,建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以人均年消费额为被解释变量,经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选择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储蓄余额作为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直接线性关系。模型形式为: ⑴分别写出该问题的总体回归函数、总体回归模型、样本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模型; ⑵分别写出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且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但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且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⑶当模型满足基本假设时,写出关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⑷直观判断该模型是否具有异方差性?为什么? ⑸如果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写出加权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矩阵表达式,并指出在实际估计时权矩阵是如何选择的; ⑹指出“偏回归系数” 的实际含义,并指出解释变量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用一元回归模型得到相同的的估计结果? ⑺如果仅以入均收入200元及以上的收入组为样本,用OLS和ML分别估计模型,参数估计量是否等价?为什么? ⑻如果模型中未包括显著的解释变量,可能导致模型违背哪些基本假设? 二(8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C-D生产函数模型和CES生产函数模型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的假设分别是什么? ⑵建立城镇居民食品类需求函数模型如下: 其中V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Y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它商品类价格。指出各个参数估计量的经济意义和数值范围。 三(8分)某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有3个方程、3个内生变量、3个外生变量和样本观测值始终为1的虚变量C,样本容量为n。其中第二个方程为 ⑴能否采用OLS方法估计该结构方程?为什么? ⑵如果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该方程,如何选择的工具变量?(指出两种选择) 四(16分)中国的银行系统正遭受着坏帐的困扰,有估计认为全部坏帐足以让整个银行系统崩溃。毫无疑问坏帐是资源配置被扭曲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坏帐,中国的GDP增长率也许会更高。为检验这一理论,假设你已经收集了中国银行系统坏帐累计总额的时序数据,以及其它一些总量数据如GDP,人口和总投资。 ⑴写出一个能够描述该问题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解释。 ⑵写出检验下述命题的原假设:“坏帐对当期GDP增长率无影响”。 ⑶为1中你的模型提供合适的计量经济学估计方法,详细说明。 ⑷要让3中你的估计量满足一致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五(14分)假设你想研究国企和外企生产率的差别,为此你建立了如下的模型:

计量经济学 历年试题

00142〈计量经济学〉历年试卷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可以分两类,即:( ) A.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B.单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C.单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2.当模型中第i个方程是不可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 A.可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 C.过度识别 D.恰好识别 3.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称为结构式方程,在结构方程中,解释变量可以是前定变量,也可以是( ) A.外生变量 B.滞后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4.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统计量近似等于( ) A.0 B.1 C.2 D.4 5.假设回归模型为其中Xi为随机变量,Xi与Ui相关则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 A.无偏且一致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6.假定正确回归模型为,若遗漏了解释变量X2,且X1、X2线性相关则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 ) A.无偏且一致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7.对于误差变量模型,模型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是( ) A.无偏且一致的 B.无偏但不一致 C.有偏但一致 D.有偏且不一致 8.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9.对于误差变量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10.设无限分布滞后模型满足koyck变换的假定,则长期影响乘数为() A. B. C. D. 11.系统变参数模型分为( ) A.截距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 B.季节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 C.季节变动模型和截距变动模型 D.截距变动模型和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 12.虚拟变量( ) A.主要来代表质的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数量因素 B.只能代表质的因素 C.只能代表数量因素 D.只能代表季节影响因素 13.单方程经济计量模型必然是( ) A.行为方程 B.政策方程 C.制度方程 D.定义方程

2014年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 1,对于线性回归模型:绻二L 「梯匚?叫,i =1, ,n 2 写出扰动项同方差的表达式—畑⑴)",Cov (屮j )=0,i 工j ________________ ;无序列 相关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 。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丫二飞「“X i ?叫,i =1,…,n 的解释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则新 1 的回归模型的截距 ____ 不变 _____ 斜率 ____ ■为原回归系数的10 3,在模型Y 二飞「Xi —X 2i 」i ,i =1,…,n 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如果有 F 统 计量的P 值=0, 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个解释变量对 Y 的联合 影响显著 4,样本容量为 n 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 TSS 的自由度为 ______ n-1 ,1_,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是___________ 。 5, 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____________ 为 最残差平方和 小。 6, 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 800,估计用样本容量为44,则随机 误差项片的方差估计量^?2为 ________ 。20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多重共线性 8, 假设「t *是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1的白噪声序列,定义序列X t = ■:t -0.5;2 则 Var (X 」= _______ , Cov (Xt,Xz )= ________ 。1.25 -0.5(P280 页) 9, 模型设定偏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 _____________ ;另一类是 __________ 。解 释变量选取的偏误,模型函数形式选取偏误 10, 下列关于时间序列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C 西安交通大学考试题 成绩 课程 学 院 专业班号 姓 名 计量经济学(A 卷) 经济与金融 考试日期2014年1月1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期中 期末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