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20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2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到2000年,我国达到每千人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

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这个命题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一系列论述,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借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赋予崭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这既便于人民群众形象生动地接受和理解,又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在新的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进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作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过程。

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更高水平趋进的过程。就是用大约20

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10日下午举行的十六大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全面阐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

曾培炎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所谓更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三大区别。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20年后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 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奚洁人主编:《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 0月)

小康的标准和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 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 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首先是范围不一样。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而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决不是单纯的物质文明,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第二、标准不一样。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按此目标,人均GDP就要超过3000美元,符合世界银行各国收入水平四类划分标准中的中上等国家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在对全面建设进程进行检测和量化时,不仅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主要核心

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主要核心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法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因为别的一切发明使人类学会驾驭自然,而法治使人类学会自己驾驭自己。江泽民曾强调:“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其作为宪法的第五条第一款。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破天荒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依法治国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一种治国原则体系和一种治国制度体系的总成,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在这一整套的庞大体系中,宪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宪法是法治的标志,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就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民主政治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有法律,但是不能够称之为法治社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是民主社会。有了民主,法治社会才得以建立。一旦抽调民主这块基石,法治的大厦将会不复存在。民主这个法治社会的基石,是依赖于宪法来维护的。宪法之所以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法律中的法律”,是因为宪法直接捍卫着人民群众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捍卫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没有宪法,民主的事实无以得到法律的确认;没有宪法,各项基本民主制度的建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等,无法得到实现。 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法家,提倡以法律治理国家。到了战国时期,法家发展成为具有极大影响的政治派别。但是人们并不认为战国时期有什么法治国家。如果以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完备的法律为标准,来衡量这个国家是否法治国家,那么我国历史上的唐朝、明朝、清朝等朝代都可以称之为法治国家。甚至连希特勒法西斯德国都可以称之为法治国家———希特勒法西斯的重大政策和 举措,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包括其大肆屠杀犹太人,也是有法可依。不仅如此,一个国家拥有了宪法,也不等于它就是法治国家。比如袁世凯、曹锟、段祺瑞时期都是有宪法的。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有切实发挥作用的宪法。宪法能够实实在在发挥作用的国家,就是宪政国家,也就是法治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0 条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城镇家庭为57.5%;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中国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现状趋势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民生新闻是在多重标准下划分的新闻类型。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是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广泛普及,电视媒体的话语语境中慢慢展现出一种大众情怀的产物。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他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在新闻选材上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在叙述手法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简介: 民生新闻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已经逐渐开始风靡,但是在新兴媒体——电视上,新闻却一直以政治新闻为主,关注的都是大事件。 1、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建设历程: 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改名为《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时至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本地区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的《直播生活》,就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质。2004年10月,辽宁电视台开办的《新北方》,第一次在辽沈地区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2004年以来,河北卫视频道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打造了卫视龙头栏目—以新闻的速度、民生的视角,讲述、报道新近发生的硬性新闻以外的生活新闻、生活故事的《直播生活》。2004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xx能否保持社会稳定,是关系到小康xx、平安xx、和谐xx建设全局的大事。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民的生活难以保障,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是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这是民主改革以来xx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中央第五次xx工作座谈会立足我国国情和xx区情明确提出,当前xx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xx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一,xx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区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情和阶段性特征决定的,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xx社会的特殊矛盾是由我们与达赖集团和支持他们的

国际敌对势力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的,这一特殊矛盾是对反分裂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完全符合xx实际。第三,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社会条件。要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xx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推进xx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 应当看到,稳定和发展是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应该是既对立又统一、既联系又斗争的关系。 稳定和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依赖。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基础,惟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发展是稳定的保障,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要靠发展;没有发展,稳定只是暂时的,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从长远看,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当然,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经济落后则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实。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才能为群众创造更好更优的生产生活环境。xx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说明,我们还处于打基础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20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2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到2000年,我国达到每千人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 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同时环境问题也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早的人类社会应当是原始社会。当时的人们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以母系社会为前提,通过简单的分工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生产力的底下,对环境的影响并不突出,也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环境问题。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产生了奴隶制社会。在奴隶制社会开始出现了城市,而城市人口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变成了最早的环境问题。因此孔子规定“随地扬灰者,斩手”的苛刻政策;商鞅在变法时也同样规定“扬灰于道者斩手”。这反应了环境问题对统治者政策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封建社会由此开始。大一统的国家和集权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人们开荒种田、伐树种田,使得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典型的当属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早先也是绿野遍地,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为泥沙沉积,黄河下游海拔比两岸地面高出数米乃至数十米。“地上河”多次决堤,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次决堤改道都意味着无数人失去生命,无数人失去家园。 十八世纪,能够用于工业生产的工业蒸汽机出现,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阶段。在工业社会,人们大量使用蒸汽机,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史无前例的过快发展也造就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这时候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而直接引起的,所以,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十分直接的,出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疾病。 与此同时,人们也终于注意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尽管还不是十分重视,但还是涌现了许多推动改善环境问题的改革。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依旧严重,这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也完全意识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致命影响。我国还在向工业化社会迈进,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刻,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全国各地都不断有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案例上演,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也说明了我国还有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消极影响,对环境的保护应当落到实处,西方国家过去几百年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在我们国家再度重演。我认为先污染再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应当将污染扼杀在摇篮里。再多的GDP也无法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最终却会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发展。 总体评价: 1、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我只给你修改了前两段,后边的就不逐字逐句的改了,这需要你自己平常的积累和经常练习。所有黄色标识的语句均有问题。 2、第三、四自然段的历史考证,这个思路不错,值得肯定。但是关键问题是要言之有据,所有的引文或数据都没有标注出处,显得过于随意,说服力不强。这是学术规范问题,今后注意。 3、最后一句应该是你的结论,是你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这类语句应当单独成段,以明确传递你所要表达的思想。 第一次作业,写成这样也不错了,继续努力吧。 2014.10.6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02T11:56:45.670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芸[导读] 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民生新闻的出现为中国电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发展 一、民生新闻概述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有则改之、无则效仿”,推出全新的直播类新闻栏目,几乎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开山鼻祖的《南京零距离》更是率先提出了“民生新闻”的理念,并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栏目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在报道内容方面,“民生新闻”注重报道贴近受众的动态新闻,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体现了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从传播模式来看,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给了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彰显民生新闻的亲民倾向;从传播方式来看,民生新闻借助现代电子科技的手段,不断增强丰富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从报道语言上看,新闻节目主持人尽显个性风采,在节目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欣喜、伤痛、愤慨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但是,在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民生新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狭窄,信息负面。许多新闻只是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不能带给人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故意增加负面新闻的数量,但却无意中忽视了媒体对受众舆论引导的职责。我国60%的受众文化层次较低,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如果新闻媒体不在舆论上进行客观引导,较多的负面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学者曾经对此境况十分担忧,即如果把观众的简单注意力和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作为民生新闻惟一的价值追求,那么民生新闻则会走上和“民生”的精神品质相悖的道路。(二)形式雷同,竞争同质。有人将民生新闻比做一块又香又大的蛋糕,大家都来抢,结果蛋糕迅速被摊薄,陷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中。从报道效果看,同样一个现场,同样一条新闻,由于记者角度不同,有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声音,结果报道的效果有可能会是南辕北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有一家省级单位将员工缴纳的一万元善款,捐给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当时有两家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结果是一方说单位员工很有善心;一方却说单位搞硬性摊派。经过这样一番效果截然相反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度可想而知。 (三)方言包装,自我认同。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然而,新闻“本土化”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本地话”,我们也不能将方言新闻单纯视作是对本地信息的深度挖掘。有专家认为,方言新闻的走红,其实反映的不是观众对新闻本身的认同,而是当地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三、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 (一)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事实上,民生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民生”一词涉及到的方面同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阶段有着本质的契合。它说明,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应该是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只停留于浅层次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拓宽思路,挖掘同民生关系紧密的各种政策法规、时政新闻等等,从而扩大民生新闻的容量,增加民生一词的厚度。 (二)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这就要看选题是否具有深层意义的信息,是否有话语空间。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这类选题每天充斥民生新闻并形成一种模式,尽管吸引眼球,但对提高市民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素质并无多大帮助。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并不是一概排斥社会新闻,而是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这就要求在追求新闻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优化民生新闻报道结构,应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和更多、更广、更深的资讯视野,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三)建立民生新闻的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想发展壮大,应该加快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步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要使民生新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经常给观众以新鲜感,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定位,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不断在节目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栏目品牌。参考文献: [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周纪宣.追寻新闻美学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2.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学生:人文学院网络传播07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说教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当今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但是,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为了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新闻价值的一些琐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到此类新闻中。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民生新闻传播误区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1)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1)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成背景 (2) 三、民生新闻的优势 (4) 四、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5) 五、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 (6) 小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新闻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是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感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到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民生类新闻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学者称为“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何谓“民生新闻”,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业界和学界对民生新闻的几种观点,可以将“民生新闻”理解为: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 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注重的,改善民生 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当前存有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 些问题需要实行梳理。 一、注重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 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 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 体人民谋福利。不过,因为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 因为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不足,不恰 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 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 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升,特别是农村 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因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 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注重 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重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 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 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 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 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 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准确道路。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2019年文档资料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 文献标识码 ]A 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利益 出发”;邓小平提出的“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 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检验,把是否有 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同志强调的科学发 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成果为人民所享用, 这些观点和思想,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 的高度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升华。 久前公布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指 导思想强调: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把 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 共同富裕道路,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是党和国家改善 民生的重大承诺, 是全国亿万人民的期盼, 也应该成为广大学者 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人的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充分 认识劳动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为杠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 (指社会中每一个个人 ) 的生存与 发展的需要,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的生 存和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学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的生存和 发展。在商品经济学里, 每一个人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生存 和发展的条件不一样,一些人 ( 主要为资本家及其聘用的管理人 员)会得到很多,一些人 (主要是雇佣工人 ) 勉强维持生存和获得 一定的发展, 一些人 (失业者、待业者和无业人员 )被作为自由市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旨, 把为实现人 民的自由解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最高目的。 毛泽东提出 我国不 以劳动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政治学院郑小容 2013000038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治国经验表明: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来,如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 第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依据来源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了中国的民族富强、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执政”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给中国人民带来实惠、带来实际的利益。换言之,必须大幅度地改善民生。只有这样,我们党赖以执政的基础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增强。 第二,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之必需。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动力。民生具体状况如何,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拉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就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人群比较而言,高收入群体的购买能力最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却是最低的;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其边际消费倾向最强,要高于高收入群体,但其购买能力却是最低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购买能力均比较强。显然,一个收入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状态的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亦即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导位置的社会结构,对于内需的拉动力是最强的;相反,在一个民生状态不容乐观亦即以低收入群体占据主导位置的金字塔型的社会当中,其内需拉动力是最弱的。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可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并使

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向前

创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向前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变革创新的历史。 远古时代(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赤身裸体,手中只有几块粗陋不堪的石头,和其他的大型哺乳类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慢慢地人类学会了制造工具,一些天才或幸运儿发明/发现了各种实用的的器具、方法,让人们能够打到更多的猎物,或者穿上保暖的毛皮,或者找到了储藏食物的办法,或者驯化了粮食作物……人类开始一点点走向了文明,生产力慢慢提高,人口增多,文化也不断丰富,政治机构愈发复杂,期间有进有退,但总体而言是向前发展的。直到18世纪西欧爆发了工业革命,人类的生产力和寿命一起发生质的飞跃。到今天知识大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人类发展似乎已经势不可挡。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来源。 文字应该是人类历史上为伟大的创新。有人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的产生,使人类脱离了野蛮和蒙昧,跨入了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重大的里程碑。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文字的产生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得以长久保存,使社会群体的记忆有了飞跃性的增长,异代之间的交际成为可能。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与几代以前后和几代以后的人接触。文字产生之前,前人的思想只能靠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后人不可能直接了解和感受,因此前人的思想在传递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变异。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思想可以通过书籍世代相传,使得后代能直接感受到前人的思想。二、文字的产生突破了语言在空间上的局限,使语言得以传到远处,使社会群体的活动范围和交往飞跃性的增大,异地人们之间的交际成为可能。群体内部人际间的社会联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广泛的、多种类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促使了社会整体的迅速发展。三、文字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使得后人能够了解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更迅速地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也使得后人在前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成果的基础向前发展。四、文字的产生促使语言的精密化,使语言发展的更完善。由于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使人们克服了有声语言稍纵即逝的弱点,从容地审视和整理语言的规则,这就促使了语言规则的完善,使语言表达思想更加精确,同时也促使人类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五、文字的产生,促使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如散文、小说、楹联等等,大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学艺术。 电话:一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电话的发明使人类的沟通能力加强了,使社会的运转效率大大提高。比如我们以前用书信进行沟通,现在可以直接通话了,不仅节约了沟通的成本,而且节省了沟通的时间,间接的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电话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只是打电话,它已经是多媒体的终端,可以用它学习,可以用它购物……………所以电话成为人类 难以割舍得朋友,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你可以想象如果现代社会没有电话,社会将会混乱成什么样子。所以电话不仅仅是信息工具,它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正是电话,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大大的方便了人类的交流以及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向前。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 来源:网络 不要嘲笑为民生和社会热点发声的人。能勇敢为民生发声的人,都不是为了私利。请保持一种原始的正义感,对不平 事,不指望你能站出来吼一吼,但要与正义站在一起。 只有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深挚的爱,才能体会。这个社会不缺正义者,缺的是智者以及引领者,引领我们走出迷惘,走向觉醒有人说某某人心里阴暗,所看到的听到的所发的都是阴暗的 面,就是所谓的负能量,整天在网络上不是批判就是谴责。 其实,正因为他心里明亮,才得以看见这世间阴暗的一面,才知道这世道竟还有龌龊;他之所以谴责,是希望变好;他之所以批判,是希望改变;只有心存光明的人,才愿意去谴责和批判。 谁若无视这社会最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对社会的各种假丑恶付之以冷漠,谁才最阴暗。 或许我们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个人的抵抗、内心的抵抗却仍可能。当你抱怨整体的沦丧时,并不意味着你个人一定沦丧。 你可以谈论历史与记忆,音乐与诗歌,人生的丰富,理解他人的痛苦,扩展生活的维度。你不必成为斗士,却可以成为

个有教养的人,有思想与情感深度的人。 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懂得的常识告诉 大家,也是一种责任;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也是一种 良知;把了解的内幕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品质;把听到的 谎言告诉大家,也是一种道德;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告诫;把追求的真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信仰。 当一个国家,在面对罪恶之时,大部分人却总是这样: 1、骂是没有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这很正常啊,我们又能怎样。3 、关我什么事,管好你自己吧。 4. 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你改变不了的,习惯了就行。5,除了自己的健康无大事。 如果都是这样,可以肯定,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地狱。 总有一些草根,人微言轻,义无反顾,日拱一卒,在强压下 掷出了信仰、力量、尊严。 他们承受着孤独乃至更大的代价,坚持表达和坚守。看似不自量力,但这却是一代人的宿命。 平心而论,生活在这个世道,我们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还是挣 扎着不被改变。 不沉默,不合污,不堕落,不作恶是我们的底线。 当今社会很多人对现状不满,但只有1 %的人敢于发声,而真正站出来呼吁公平公正的,只有1 %人群中的1% 哀,莫大于心死。 提到这些,有人会说:你行你上啊!事实上社会的责任是全民的 责任,没有任何人有能力独自承担,也没有任何人有理由选择沉默,更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坐享其成。因为,社会灾难到来时,没

浅析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浅析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摘要:人类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甚至是灾难。分析了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然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总是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1]。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然而却是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每当社会生产力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社会就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而生产力进步的表现就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突破。从这里,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正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2]。概括起来,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诸要素,使之得以全面强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首先,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人们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使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劳动者与其它二要素更好地结合起来进入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生产职能。 其次,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生产工具正是科学技术物化的结果。具体的讲,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才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为生产过程的电气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则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最后,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扩大了现有物质的用途,开发新的原料和能源,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且还人工合成新的物质,如塑料、合金、合成纤维等,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途径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治国经验表明: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来,如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 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五,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干部作风的要求。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 第六、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加快社会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