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小说

京味小说
京味小说

“京味小说”单元教案设计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版

语文选修(四)专题四

教材分析:

“京味小说”是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四)“语言运用·中国特色小说”中的第四单元,《〈北京市高中课改实验版·语文〉介绍说明》中指出将该专题与“红色经典”放在这里,是“考虑到高三学生负担的特殊性,故安排了2个阅读难度不大的专题”。

本专题共编选了四篇小说:老舍的《过年》、邓友梅的《寻访“画儿韩”》、汪曾祺的《云致秋行状》和陈建功的《辘轳把胡同9号》。老舍的小说对北京口语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精细的提炼,调动了日常生活语言的强大表现力;邓友梅采用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的手法,塑造了特殊的京都人物;汪曾祺善于挖掘北京人的深层心态,传达北京人的神韵、气质;陈建功则在展现俗世平民生活的同时表现出了北京人生活中的情味。这些小说承载着深厚的北京文化,关照真实的北京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

学生分析:

高三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本专题也没有太大的阅读难度,所以适宜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作品进行深度阅读,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期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阅读意识,抵抗在“90后”中泛滥成灾的“浅阅读”现象,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是“个性化表达”的前提和基础,“个性化表达”是高三学生亟需提高的能力,需要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积极投入到这看似与考卷无关实则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题中来。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味小说”的形成及其特点;

2、品味京味小说的语言,感受其独特魅力;

3、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北京人的精神世界与北京文化。

4、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探究四篇小说的异同,明确不同作家的面对同一生活的不同关照角度。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教学预设:

本专题面对的实际情况是:课文长,课时紧,然而难度低。采用传统的单篇教学,势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抓住难度低的特点,让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是有效的办法。整体安排如下:

1、学生搜集整理作家作品相关信息,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完成作家作品介绍,形成文字,在教师指导下交流。

2、学生在课前自读课文,根据“典型人物、环境、情节”,结合各篇实际,写出阅读提纲。

3、课上师生共同学习《过年》《辘轳把儿胡同9号》,总结“京味小说”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点拨学生对作家、作品进行个性化思考。

4、对照“京味小说”特点,以小组形式课下研读《寻访“画儿韩”》《云致秋行状》。

5、分类综合探究一:(学生独立完成)分析四篇小说中体现“京味”的语言。

6、分类综合探究二:(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四篇“京味”小说的异同。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一、学生根据搜集资料,介绍四位作家及作品

二、跟据学生自读提纲,师生共同学习《过年》

(一)典型环境分析——把“过年”作为典型环境有什么好处?

学生总结归纳:可以展现旗人“规矩多、好面子”的特点;年关难过,有利于凸现“我”家的窘迫;有利于人物集中出现。

(二)典型情节分析——“过满月”作为典型情节,有什么作用?

1、学生总结归纳:与“过年”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同样展现旗人“规矩多、好面子”的特点,凸现“我”家的窘迫,有利于人物集中出现。

2、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安排作用相同的两个元素,不啰嗦吗?

学生讨论明确:“过满月”与“过年”交织在一起,让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增加小说的紧张感。

教师提供“老舍心得”:老舍先生是一位特别会讲故事的作家,他不吓唬人,但是会用平常事让你很揪心。

(三)典型人物分析

1、父亲:一个不像旗人的旗人,一名没有八旗子弟玩乐习气的旗兵,守规矩、善良、低调,逆来顺受,“全无用处”,面对严酷的生活现实无可奈何,只有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新年的虔诚期盼里。他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一类旗人的典型代表。

2、多甫:传统意义上的旗人的典型代表,以自食其力为耻,讲究吃喝玩乐,追求精致的生活,不为摆在眼前的生计问题发愁,完全脱离现实,不能直接面对生存的严酷、艰难,骨子里始终保有“旗人”的优越感

3、姑母:老舍通过认为“我”赶在年前出生是捣乱、采购年货的矛盾心态、支使二姐跑前跑后、给二姐新红钱票等细节,刻画出孀居的姑母吝啬、苛刻、乖戾、霸道的性格。

4、小结:典型人物的作用。

明确:父亲与多甫是当时社会大多数旗人的代表,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旗人的没落,国家的衰微。而这种没落和衰微完全是出于内部原因,无法挽回,不可避免。

姑母这一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人物表现技巧,也侧面衬托“我家”的窘迫,还体现了旗人重视“姑奶奶”的风俗。

第三课时

一、师生共同学习《辘轳把儿胡同9号》

(一)典型环境分析

1、思考引导:老舍是北京旗人,他写的是自己熟知的生活,这个很好理解。陈建功是外地人,为什么北京有那么多名胜,他却选择讲“辘轳把儿胡同9号”的故事?

学生讨论明确:“辘轳把儿胡同9号”是个北京南城的大杂院,居住的是最为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底层的北京市民,陈建功将其作为写作对象说明他关注北京普通人的生活。

2、咱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将社会底层人物作为主角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孔乙己》《包身工》等,社会底层的人物命运是最不能自主、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关注他们的命运就可以“窥豹一斑”,看见整个时代的变化。与脱离现实、只关注风花雪月的作品相比,这样的作品是具有“人民性”的优秀作品。

(二)典型情节分析——你认为全文写得最好的情节是哪一个?

倒卖电影票:韩德来百无聊赖地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却被等退票的人团团包围,硬把他的电影票买了。就在人们拉拉扯扯抢他的票时,他忽然有一种得意,多年以前的感觉又回来了:被大家簇拥着,被大家强烈地需要着。他很激动,这种感觉还要去找一找,从此他就形成一个习惯:一有票子比较抢手的电影,他就早早去排队,买了很多票,再平价卖给别人。时间长了,引起了人家的注意,都知道这边有个票贩子,结果他就被警察抓住了询问。这个情节很好体现了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他低贱地去实现卑微的个人价值,结果却是更大的失落。

(三)关于主题

思考引导:全文没有一个所谓“完美、正面”的人物形象,没有所谓“光辉、伟大”的事迹,那么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明确:我们看到的是这些普通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失衡与失序,怀疑与惶惑,痛苦与不安。这种心理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北京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受到挑战之后一种权衡与抉择中的两难表现。作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深刻展现了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结合两篇文章,总结“京味小说”特点

第一,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

第二,写出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人情世态;

第三,写出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二、作业

1、对照“京味小说”特点,课下自读《寻访“画儿韩”》《云致秋行状》。

2、综合探究一:(学生独立完成)找到四篇小说中最能体现“京味”的语言。

第四课时

一、分析揣摩四篇小说中的京味语言

(1)特有语气词

“因为呀,他是汉人。”

赫老头不让老韩头看鸟时说的“别介”

赫老太招呼邻里来尝麻豆腐时的那句“来了您哪!”

“哎呦”

(2)儿化音的作用

“井台儿”“辘轳把儿”“原价儿”“年轻轻儿的”“当院儿”等读起来声音平缓,柔润----

平缓语气。

“不得叫他们乐得汗毛眼儿都咧嘴儿了”,夸张鲜活,有趣,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仿佛能看到一个老北京站在你面前,满脸是笑,眉毛上扬,一幅得意的样子----表现细节,使话语俏皮。

儿化音体现北京人说话口型扁的特点。

(3)特色修辞

“自己已蜡头不高,生前不把他找回来,死后闭不上眼。”用蜡头不高比喻自己寿命不长,极言余日无多,形象感很强。

茶余饭后,在小院儿仅剩的立锥之地,海聊一气,几乎成了他们两个,不,是全院老少必不可少的“第四顿饭”。作者把老韩头的讲话说成人们的“第四顿饭”,比喻新奇有味儿,地道贴切,生活化。

“要是一场戏下来没听见这两个人喊好,下边的戏都铆不上劲!”用“铆不上劲”比用“使不上劲”的情感表现力要强得多。“铆”本意是用劲捶打铆钉,铆钉小啊,力气使得很集中。这里把唱戏用的力气和捶打铆钉相比,有很强的情感表现力。

(4)特定语言

“您拜年去的时候,就手儿辞一辞吧”,“就手儿”是顺便的意思,用在这里特别形象生动。

“‘吃瓦片’是最稳当的”,把靠房租生活说成“吃瓦片”,体现了京味语言的鲜活。

“韩德来和毛主席握手回来那次,愣是一天一宿没洗手啊!”中的“愣”字活现了老韩头当时的兴奋、得意、自豪。

“每逢她骂到满宫满调的时候……”,用曲牌宫调来说骂人充分,堪称雅俗结合,谑趣有致。

二、综合探究二:比较阅读

思考引导:同样是写北京人以及北京人的生活,老舍、邓友梅、汪曾祺以及陈建功的京味小说有什么不同?

(课上分小组讨论,确定各组主题,在下次课前准备好文字稿)

第五课时

学生按小组展示比较阅读结果,教师指导形成明确结论。

(一)内容范围

老舍多写旧社会的北京和解放初的北京;其余三人主要是写旧社会的人物特别是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人物。

(二)叙事角度

老舍是从“故事中人”的角度,其余三人是以旁观者的角度。

(三)艺术手法

老舍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人物,使人物特点鲜明;善于同时塑造多个形象饱满的人物,使作品呈现“卷轴画”结构。

邓友梅注意描写具有民俗形态的生活细节和风土人情,构成了一个个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的人物活动的场景。以描摹风俗画著称。

汪曾祺倾向塑造性格简单的人物。表现人物的美好性格是其创作的主题,“北京”或者其他地点只是人物依托的一个环境,所以他的小说不注重真实生活细节的还原。

陈建功更多关注人们在社会转型中如何寻找个人价值,体现出强烈的批判性。

(四)语言特色

老舍的小说对北京口语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和精细的提炼,调动了日常生活语言的强大表现力;语言洗练纯净、流畅自然,京味十足的语言韵味,又不失和颜悦色,心宽气朗的幽默风格。

邓友梅采用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的手法,叙述语言浓淡相宜,当细则细,当简则简,而且口语色彩颇浓,塑造了特殊的京都人物。人物的命运升沉起伏,穿织起世风民俗,文物工艺,掌故轶闻,于充满“京味儿”的市井风情画中,透露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汪曾祺善于挖掘北京人的深层心态,传达北京人的神韵、气质。语言简洁明快,平和冲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

陈建功则在展现俗世平民生活的同时表现出了北京人生活中的人性、情味。语言圆熟与幽默,闲适中见功夫,调侃中见机锋。

附备课相关资料:

《特定历史框架内的民俗世相──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第二章、第三章赏析》关纪新《论“京味小说派”与老舍》许自强

《邓友梅论》张韧

《论汪曾祺小说的写意性风格》吴海燕栾芳

《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变奏中开拓新的审美空间——转型期陈建功的京味小说》吕智敏

试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杂院中度过了艰难的少年时代。他自幼就和挣扎在黑暗社会最底层拉洋车的、修房的、剃头的、卖唱的和教书的等各行业的下等人相交往。因此,他不仅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而且同他们在感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热爱他们的好品质,同情他们的苦难,关心他们的命运。他的作品多描写劳动群众的生活苦难,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 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他的作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笔者试着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老舍执著地描写城与人的关系,用众多小说构筑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显示了老舍对这一阶层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不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下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与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就他所提供的市民形象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几乎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够与他相比。在他的笔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剃头匠、洋车夫、说相声的、演鼓书的、开茶馆的、打拳舞棒的、三姑六婆、八旗子弟、娼妓、巡警等等市民阶层的各类人物,真是无所不有。 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保守、闭塞的。老舍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老舍十分擅长描绘家境小康的旧派市民形象。如《二马》中的老马先生,《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和牛老太太,《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及其儿子天佑,《离婚》中的张大哥,还有一些毫无专长、专靠“吃铁杆儿庄稼”的八旗子弟,基本都是属于这一阶层。他们有的是小商人,有的是小职员,家境小康,吃穿不愁。他们生活在中国古老的城市里,也保持着最古老旧的生活情调,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法封建性的人伦关系。因而,善良、驯顺而又保守、因循、中庸,怯懦,还有浓厚的宗法封建色彩是他们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特

京味文学的含义、

京味文学的含义、 说起京味文学,不能不弄明白它的含义。随着京味和京味文学近十年来在学术界内外持续升温,这个术语自然被许多人谈论,但我感觉谈论中仍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由此引发种种误解。出于这种考虑,这里尝试对京味文学的含义作点梳理工作,并进而就其要素和特征做点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京味”的界说与质疑 谈论京味文学的含义,当然首要的是辨明京味文学一词中“京味”的含义。学者赵园在《北京:城与人》中对此有着开创性界说。她把京味文学与写北京的文学、京派文学等外在概念清晰地区分开来,并着重对京味文学本身做了具体分析。在她看来,“老舍是使‘京味’成为有价值的风格现象的第一人,‘京味小说’这名目,却只是在新时期的当下才被叫了开来。” 同时,赵园还对京味文学的含义和特质作了富有洞见的界说:“‘京味’是由人与城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京味’尤其是人对于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 她揭示了京味文学中(1)人与城的精神联系、(2)人的文化体验、 (3)人对于城的文化意味的感受等。进而她认定,需要(4)把“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 去把握。这四方面在今天看来对把握京味文学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值得注意的是,她清晰地回答了有关京味文学的四个重要问题:第一,老舍是京味文学的开创者;第二,京味文学这术语是后起的,产生于“新时期的当下” 即20 世纪70 至80年代;第三,京味是指人所感受到的北京城的文化意味,或是人对于北京城的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第四,京味是一种文学风格现象。对头两个问题,她的界说是没有疑问的,然而,对后两个问题,就存在着需要质疑并重新考虑的地方了。首先,所谓“人所感受到的城” 中的“ 城” 是指什么?是指古代的北京城还是指现代的北京城?这里的“古代” 与“ 现代” 之关系是值得重视的。其次,“城的文化意味” 中的“文化” 是指何种文化,古代的北京城文化还是现代的北京城文化?这里的“ 文化” 的所指同样需要关注。再次,京味中的味是指什么?如果是指“文化意味” ,那么这种“意味” 究竟是指什么?是指“ 人对于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 本身,还是指人所“体验和感受” 到的“文化” ?最后,京味的特质究竟在“ 风格” 还是在别的什么?它是一种古往今来的地域文学风格,还是一种只在历史的某一时段才出现的特定现象?这四个问题其实是相互联系着的,难以分开。继赵园女士的开创性探讨之后,我们有必要继续前行,从一个新视角对京味文学现象做进一步把握。 二京味文学的含义与特质 要明确京味文学的含义和特质,需要依次回答如上提出的相互联系着的四个问题。 首先,北京城是指什么。京味文学,顾名思义,当然是指能让人体验到北京城意味的文学。但这里的北京城有三不是:第一,不是指非古非今的笼统或抽象的北京城(北京概念),如果是,抽象的北京城还能有什么京味呢?第二,不是专指古典的北京城(老北京),如果是,古典北京与现在有什么相干

论老舍的京味小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论老舍的京味小说 作者:李志瑾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刊名: 时代文学 英文刊名:SHIDAI WENXUE 年,卷(期):2011(7) 参考文献(6条) 1.赵园北京:城与人 2002 2.王一川京味文化第三代--泛媒介场中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 2006 3.老舍三年写作自述 1990 4.石光试论老舍"京味小说"的艺术风格[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5.盛蕾老舍作品的京味成因分析 2008 6.张爱辉;高琴老舍小说艺术的美学特征--"幽默"与"京味儿"[期刊论文]-前沿 2006(1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烨从老舍的"京味儿文学"看北京话[期刊论文]-才智2011(4) 2.蔡虹论"京味"与老舍的文学创作[期刊论文]-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2) 3.陈军.Chen Jun老舍戏剧对北京人艺的影响[期刊论文]-文艺研究2006(11) 4.陈友康.CHEN You-kang诗以民族最美的语言表现真理——论老舍的诗歌理论[期刊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6) 5.王本朝.Wang Benchao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期刊论文]-民族文学研究2006(4) 6.关纪新.GUAN Ji-xin老舍与北京[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 7.傅晓燕.Fu Xiaoyan在时代规范与艺术诉求之间——论老舍与曹禺抗战时期的创作转型[期刊论文]-民族文学研究2011(3) 8.王源"京味"老舍[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2,23(4) 9.解文静"京味"文化与老舍创作[期刊论文]-当代小说(下半月)2011(3) 10.张桂兴.ZHANG Guixing老舍研究中的学术不端现象批评——以蒋泥的"写老舍"为例[期刊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95808692.html,/Periodical_shidwx201107072.aspx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摘要: 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以极具艺术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写出了一系列佳作。老舍文学丰富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离不开他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小说中的“京味”。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他深深地热爱着这座城市,这使老舍小说充满着一种独特的北京味。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二)“京味”特征还体现在老舍小说对北京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揭示;(三)独特的语言艺术;(四)北京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关键词: 老舍艺术风格京味特征北京市民市民风情 生活场景人生世相文化特征市民风俗北京口语作为小说家的老舍,以极具艺术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写出了《离婚》、《骆驼祥子》、《二马》、《赵子曰》、《老张的哲学》等长篇佳作,以及《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断魂枪》等短篇杰作,逼真而生动地展现了在古城文化氛围中生成的特有的市民文化,构筑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市民世界,描绘了一幅现代北京市民的“清明上河图”。老舍文学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离不开它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小说中的“京味”。 “‘京味’是由与城市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赵园语)“京味”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

言,这不仅只是北京的风景气候,它更重要的是写出北京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文化风尚。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文化古城,这使老舍小说充满着一种独特的北京味。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对北京的热爱,对北京风俗人情和平民生活的稔熟。使老舍的创作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表现在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 1、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的描写中,他描写最为出色的,是北京城市中的大杂院,小胡同,是市井平民民俗生活所呈现的人文景观和世态众相。这些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市民风俗画卷。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都是以北京时间的城市生活为人物活动的场所与背景。“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北平”。①北京已经进入作者的血液和心灵,成为作者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统计,在老舍的伤作品中出现过240多具真实的,北京地名,其中大多集中在北京的西北角,(老舍的出生地就在其中)②老舍小说出现的北海中山公园是著名的浏览胜地,而经常出现的如小羊圈胡同,护国寺,德胜门等地,都是中下层市民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在《骆驼祥子》中,对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从开篇对于北平洋车夫“门派”引言,到虎妞等等办婚礼的民俗交代,从对于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骆驼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物有的地方色彩,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间的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

天下第一楼的京味艺术风格及文化批判意识

简析《天下第一楼》的京味艺术风格及文化批判意识 《天下第一楼》是何冀平于1986年创作的剧本,写了同治年间至民国初年烤鸭店“福聚德”的兴衰变迁。这部话剧充满了浓郁的北京气息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味。 《天下第一楼》是以北京饭庄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作为载体。在这里聚集了北京的各色人物,来来往往,有谈生意的,有喝茶聊天的,有庆生祝寿的,总之三教九流,无一不缺,所以该话剧能极好地展现北京当时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使我们感受到老北京的独特魅力,可谓“京味”十足,主要体现在: 一、饮食文化与建筑 北京的饮食文化算得上是“博大精深”,吃起来讲究。而该剧既发生在北京饭庄,自然少不了提到北京的地道美食。印象最深的要数常贵在李小辫新到任后唱菜谱一段,其中就包含了许多北京美食,有鸡丝黄瓜、炸瓜枣、油爆肚仁、汤烧肘子、什锦八宝豆泥、烩四喜大扁等。这些菜色都极具代表性。另外,众所周知,烤鸭是北京的名美食,而剧中提到烧鸭时“爷儿们桌加‘老虎酱’,女客桌上加绵白糖”并且上菜时每桌都配有四鲜果、四干果、四蜜果、四看果、进门点心、干们碟儿,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北京人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可谓相当“会”吃。 《天下第一楼》中的福聚德位于北京前门,在一开始时作者便对这北京的前门作了一番细致的描述,如“店铺、茶楼、戏院、摊位鳞次栉比”还提到了肉市口早晚的不同景象,以及胡同两边的正阳楼、东兴楼、天泰馆。作者在剧本中虽未刻意渲染北京的环境,可我们却能在人物语言,故事发展中逐渐了解到北京的有名建筑,环境特点等等。 二、礼仪礼俗 北京人的规矩多,这一特点在《天下第一楼》中无不体现。如烤鸭炉和技术是店里的最高机密,不许任何人靠近,并且烤炉的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这是柜上的规矩。又如烤鸭前需将生鸭亮给主客桌的看,这是老年间烤鸭店的规矩。遇上“三节两寿”要做到礼到人到,这是做好生意的规矩。这些都透着北京的民俗气息,体现了北京人“礼多人不怪”、“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老传统。 三、北京口语 《天下第一楼》之所以被看做是“京味”话剧,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与剧中的北京口语是密不可分的。最直观的便是儿化音的大量运用,如“刀巴儿”、“角儿”、“座儿”、“一块儿”等。作者还熟练地运用北方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增添了些许乡土味与市井味,如“敢情”、“跳门坎儿”、“放汗”、“蹦蹦晦气”、“您瞅这街面上够多热闹”,这些词句年仅北京生活,极富表现力。此外,作者

论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味道

现代文学名家评介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论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味道姓名:屈子豪 学号:2013010759 学科专业:能源化学工程13-1班 指导教师:张金环

论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味道 摘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不仅影响着乡土人情,更与人的文化息息相关。作家的作品中往往与地域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的作品与北京文化紧密衔接着。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散文,都普遍地浸透着北京独有的文化特质。老舍堪称是京味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代言人。对北京文化习俗的出色描写, 是老舍作品中独具艺术魅力的部分, 能够充分展现旧时代北京特有 的风土民情、突出作品的民族风格、刻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北京人的人物形象。老舍笔下, 老北京风俗、胡同、茶馆、四合院,以及往日的节令习俗一一绘声绘色地再现出来。这些北京风俗的描绘彰显出了老舍对北京的热爱与熟稔。本篇文章中,从老舍作品中对北京味不同方面的描写来展开探讨。 关键词:北京文化、乡土人情、老舍作品 一、老舍与北京 老舍可谓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他从事创作的四十一年里大部分时光都在北京,即便是不在北京的时候,无论在伦敦、济南、青岛、重庆,还是何处他仍然在写北京。北京是他成长的地方, 是他创作的源泉。老舍曾经说过:“在抗战前, 我已写过八部长篇和几十个短篇, 虽然我在天津、济南、青岛和南洋都住过相当的时期,可是这一百几十万字中十之八九是描写北平。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买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

描写他。”这些话语充分表达了老舍对于北京文化熟记于心,他对北 京文化的念念不忘。正是老舍对于北京文化有着深刻的见解,所以才能在文章中以文字抒发出那浓浓的北京味。而这北京味,也是老舍作品吸引了众多人的原因之一。北京文化在老舍的笔下得到深远的传播,而老舍也因对北京文化特殊的厚爱而深受北京人的喜爱和他人的追捧。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中明显透露出北京地方文化的一些特色,反映出他对北京风土人情、建筑、人物掌故、北京话等各方面都非常熟悉,他把这些地方文化与文学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老舍式北京文学。下面,让我们从老舍作品中对北京文化不同部分的描写来展开探讨:二、作品中北京的特色建筑文化 老舍熟悉北京,对北京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里,有着许多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胡同、茶馆、四合院的描写, 处处流露出乡土之情。在北京,它不仅有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且有着独特的城市建筑与风格。 首先来说,北京的街道就独具特色。在诸多大街之外,还有许多被称为“胡同”小巷狭道。这些巷子狭窄细长,颇有特色。往往去一个地方,走的最多的不是这大道,而是错综交缠的“胡同”。老舍出 生在北京,并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非常了解北京的布局风格、建筑特点和街道小巷。如此,他把个人实际生活中的体验通过艺术化手段带进了他的作品中: “老舍用其在北京的生活经验来描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

论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色与成就的比较

论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 的艺术特色与成就的比较 1934年1月10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论海派》一文,无意间引发了一场"京派"和"海派"的论争。这场论争看似偶然,却蕴含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诸多基本母题:如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乡土与都市、沿海与内陆等等。其中,“海派”所指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新感觉派。 1 关于“京派”与“新感觉派”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林徽因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 而新感觉派是一个小说流派,发端于20年代末,形成于30年代前半期,以《现代》杂志为主要阵地。代表作家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其作品多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刻意描写主观感觉和印象,着重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人物多具有"二重人格",一部分作品具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并流露出颓废悲观情绪。因主要受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新感觉派。 2 “京派小说”与“新感觉派小说”各自的艺术特色 ⑴从写作手法 京派作家的文体都带有一种抒情性。他们小说的文体形态是与他们的叙事态度、价值选择、文化情致相联结而存在的。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是京派小说文体的突出特征。沈从文喜欢用“诗的抒情”方式作小说,如《边城》有现实的忧伤,也有桃园般的浪漫,还有水的恬静蕴藉,清丽隽永的诗意扑面而来。废名善用“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还常把诗的象征手法移用在其小说中,《竹林的故事》以竹写青春气息,《浣衣母》、《河上柳》以杨柳喻乡村的古朴,《桃园》、《桥》以桃树言理想境界。与诗性追求相应,京派作家往往都有着意境营造的自觉。他们的小说或以景结情,或以象寓意,用空白和空灵构成立体的艺术空间,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废名的《四大》等难于区分出是小说还是散文,林徽因的小说笔致活络自由,于看似平淡松散中见出功力。 与京派相比,新感觉派的艺术手法更接近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新感觉派强调主观感受。并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上海这个大都会的现代风景和生活。以刘呐鸥为代表。他15岁赴海外求学,较早就受到现代主义的熏染。他1930年出版的《都市风景线》,被公认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开山之作”。同时,新感觉派小说用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叠合交错的表达式,来反映都市的繁华和喧哗。以穆时英为代表,其作有南北极》、《公墓》等有“新感觉派圣手”之称。此外,描写手法新颖也是新感觉派艺术手法之一。海派小说不断变换新技巧,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物的潜意识,表现人物“超我”与“原我”的冲突,显示心理分析的特征。以施蛰存为代表。其心理分析小说堪称独步,并为我国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如《将军的头》、《梅雨之夕》等 ⑵写作内容 京派作家善用创造社身边小说的抒情笔法。但在自身的发展演变中,他们逐渐淡化了乡土小说的现实性而向梦幻乡土延伸。在视艺术即梦、情感即真,他们努力从中开掘纯朴的人情美、道德美,风俗美,自然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鄂东山野,芦焚的河南果园城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浅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作者:肖敏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另外,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老舍用“官样”一语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在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一,“京味”小说与老舍 说起京味小说就离不开老舍的作品。老舍对“北京人”和“北京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把握,是“京味”的灵魂所在。老舍的小说正是从独具内涵底蕴的“北京人”和“北京文化”中使京味小说获得了超越一般市井民俗小说的强大文化魅力,而这文化魅力给京味带来的则是一种深沉凝重的历史感。本世纪二十年代,老舍在北京文坛上的出现和他那自《老张的哲学》开始便一发而不可收的大量作品,老舍由此而成为了京味小说的开山鼻祖。 老舍集中了前代作家们在北京地域文学建设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京都色彩鲜明的题材特征,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京腔京韵浓郁的文学语言,以及文人情致与市民趣味有机结合的审美品味等。而这一切的总根又是深植于北京这块热土之中的。作为作家的老舍心中不仅像常人一样始终怀着深深的乡情,而且还深蕴着一个永恒的“北京情结”。这“北京情结”正是京味的生命之源。 二,何为“京味”小说以及成因 (一)何为“京味”儿 “京味”儿,现代学者认为通常指一种风格现象,是由人与城市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京味”尤其是人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方式。“京味儿”文学内容上一般是用俗白、风趣的北京话书写北京城的人物、故事,表现具有浓郁京华色彩的风俗文化、人情事态。“京味儿”浓郁的小说以老舍和当代作家王朔最有代表性。 (二)“京味”小说成因 北京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保守性的北方大都市。封闭、落后的经济状况与三朝皇都的特殊地位,使文化中固有的保守、愚昧从一种深入骨髓的奴性得到加强。在满清统治的近三百年间,汉文化中原本属于贵族文化的享乐主义被发展到极致

北京的京味文化

北京的京味文化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现代城市。 文化虽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却不是虚无缥缈的,在创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现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京味文化具体可以表现为京城传统礼仪文化、京城饮食文化、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老字号文化等等。 北京曾为明清时期的都城,北京城特有的食物自然体现了他历史的积淀。北京的饮食文化受明清时期北京都城的影响,在全国各名族之间交流融合,形成包容的北京独特菜系。“北京菜”是由北京地方风味菜,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菜,以明清皇家传出的宫廷菜,及做工精细、善烹海味的谭家菜,还有其它省市的菜肴组成,体现了各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国汉族人研制于明朝,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胡同文化石北京的另一个特点。北京胡同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体现。从网络上的一些资料,可以知道北京许多胡同富有历史意义,胡同也因各种因素而建立和命名。作为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如司礼监胡同、恭俭胡同(内宫监变音而来)、织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钟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蜡库胡同、瓷器库胡同等等,都是历代内府太监的监、局、司、库,各衙门所在地,显示了当时皇城的范围。从前众多的衙署也遗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东厂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锦衣卫所在地,

是太监残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贡院胡同,为明清的考场。许多权贵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阁老胡同,《长安客话》说李东阳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为永乐年间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时宠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时,手艺好的手工业者、买卖公道的商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刘兰塑胡同、磨刀儿胡同、粉房刘胡同、豆腐陈胡同、沙锅刘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称,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据说这类以贫贱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过权贵者命名的胡同,这是北京胡同名称值得称道的地方。

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

第二节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2学时) 一、京派小说的审美追求 “京派”的名称只是一种沿用,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他们是“左联”(包括“北平左联”)之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京派”没有正式的结社,主要是由几个大学的师生松散组合而成的;但他们有自己的阵地,如《文学月刊》、《骆驼草》、《水星》、《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 “京派”作家在思想和艺术倾向上较为复杂;大体上,他们是一面揭露社会的不平,一面又惧怕革命与破坏。他们把人生理想寓于自然美、人性美,尤其是乡土的人情美之中,来与现实的丑相对抗。他们强调文学是作者感受的强烈表现,并有意识地让它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他们,文风自然诚朴,对人生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文学修养也比较深厚,并接近人民的生活,有的则直接来自底层。他们反对脱离社会的唯美派文学,但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也不相容。 “京派”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理论、批评方面均颇有建树,且成员众多、人材济济。其中的小说家,除前期的老舍以外,主要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林徽音及稍后的汪曾祺等。 1、废名早期的短篇集《竹林的故事》,多写乡土,尝试多种手法,具有田园牧歌风味。后转向诗化小说,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做小说。多写自然风物,蕴涵禅趣,追求平淡古奥、朴讷静美的审美意境。他往往直接从古代抒情诗文中获得诗意的灵感,构成小说意蕴的核心。文字简省,富于弹性,能够表现较为丰富的内容。他精心锤炼每一单句的完美,联想和想象瞬息多变,却不指示抒情意象之间的联络路径,语言跳荡,趋向生辣晦涩。短篇《桃园》、《菱荡》,长篇《桥》可为代表。 2、凌叔华早年作品《酒后》、《绣枕》等多写绅士家庭的生活情趣和中等人家女儿的梦,长于心理描写。其后的《小哥儿俩》、《花之寺》、《疯了的诗人》、《倪云林》等小说,礼赞童心,吟咏自然风物,神往于古代的高人雅士,融诗、画艺术于小说之中,具备传统写意画的神韵。 3、萧乾以忧郁的儿童的眼光,描写人间的不平和世态炎凉(《篱下》、《放逐》、《雨夕》);以“乡下人”的眼光,发现劳动者的苦难和人性的美(《印子车的命运》、《花子与老黄》、《邓山东》);从民族意识揭露宗教、教会的虚伪(《栗子》、《皈依》、《鹏程》)等等,都带有人生、人性忧郁的色彩。长篇《梦之谷》通过爱情悲剧控诉金钱社会和黑暗势力;抑郁缠绵的情感抒发,笼罩了南国山光水色的明丽,成为感伤的抒情诗。 “京派”的特点:人道主义为根基的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多写自然风物、纯真爱情、童心、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时或对都市上流社会发出讥刺。艺术上化“古”纳“洋”,熔写实、浪漫、记“梦”、象征于一炉,把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二、新感觉派小说的兴起和特点 1、初期海派: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 概说: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过渡性都市描写,沉醉于物质享受而又有负罪感;“都市男女”主题,性爱小说风尚,表现现代人性的“新式肉欲小说”;重视形式的创新,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 (1)张资平 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主题,彻底的媚俗化。“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显示出海派的驳杂。创作《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2)叶灵凤 以感伤恋情小说为起点,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31年后转向对都会女性的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 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 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 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 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儿,迎着风一摇一摇的替浪声击着拍节??正因为北京的自然景观都像积水潭这般丽,富有朝

论老舍的京味小说以及作品中独特的幽默

论老舍的京味小说以及作品中独特的幽默 [摘要]老舍作品追求幽默,创造性的运用北京市民浅白的口语,因而其小说雅俗共赏。作为北京人的老舍,自然对北京口语熟悉有感情,加之留意加工,提炼精粹,于俗白中求精工,真正烧出白话的香味,也就是响脆晓畅,俗不伤雅的京味儿。 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京味儿,不仅是指其小说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从而具有民俗学价值,而且表现为小说的整体氛围以及作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刻揭示与生动描绘。老舍作品鲜明强烈的京味儿在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融合中获得精湛自然的完美表达,这不是一般的运用方言土语的那种浅表层次的追求所能达到的,它最终来源于北京人老舍对北京深刻的理解和情愫。 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是牵动他全部复杂情感的。这里既充满了对北京文化所蕴含的高雅精致的美的不由自主的欣赏与赞叹,以及对这种美在现代中国正日渐丧失的感伤与惆怅,同时也对北京人因这一“文化过熟”造成的柔弱无用而扼腕再三。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因此,对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作一些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老舍并继承他留下的珍贵遗产。 老舍小说采用了独特的“自然”和“智慧”两种幽默表现方式。前者是指作者将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不假任何修辞方法地如实写下来。后者是指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调

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取得幽默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技巧就没有幽默,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关键词]老舍京味小说幽默北京风俗北京文化 老舍1988年生于北京,在大杂院里度过的童年使小说熟悉挣扎在底层社会的城市贫民。老舍从小就喜爱市井巷内的传统艺术,这些都是他后来写作平民生活的创作基础。老舍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京话属于北京官话,流传于北京城区。有人把北京话,北京话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称为“京片子”。“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是人们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京味小说”以老舍最具有代表性。我们将描写北京地域文化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为“京味文学”。老舍用京味的语言风格写尽北京市民的文化生活。 一、京味的构成因素 京味的构成因素是由乡土味,传统味,市井味三股因素互相融会的。这主要是指北京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及独特的乡土气息。其中乡土味主要指地域特色,例如北京胡同,四合院,大杂院,古城楼,包括马路边的戏班子等。传统味是指其历史文化遗留的传统。北京市文明古国的故都,是名族历史的印记所体现出的,如礼节,幽默感,文化素养。然而落后的方面也表现出了北京人思想的保守和传统的封闭性。市井是泛指下层市民,属于小城市中的小商贩,职员,匠人,搬运工等。他们生活环境简陋条件艰苦。这群劳动人民一面保持着朴素勤劳的美德,又受传统规范的禁锢。这三种形式从不同的程度表现出来的所谓“京味”特征主要描写的属于这一阶层。

中文读写比较点

中文课比较项总结: 1.炉中煤—我爱这土地主题&表达手法异同 2.迟桂花—萧萧人物设置&环境描写异同 3.京派小说—海派小说不同 4.迟桂花—梅雨之夕人物设置&心理描写异同 5.海派第二代--第三代都市描写异同 6.桃园--萧萧主题思想&风格特点异同 7.我是一条小河--再别康桥表达手法和意象异同 8.春之声--九十九度中结构和细节异同 1.主题——同:都是爱国诗篇,表达诗人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异:郭沫若《炉》表达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与炽热、激烈之情。艾青的《我爱》表达沉郁忠贞志趣及严肃和沉重的爱 《炉中煤》是五四运动后,诗人在日本求学遥寄祖国所作,寄寓着诗人对祖国的思念,满腔热血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感情炽热、激烈。 《我爱这土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诗人满怀对国家的严肃沉重的爱和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所作。诗人关注人民的苦难,为祖国担忧,相信抗争必胜,感情强烈而内在,基调深沉而忧郁。 表现手法: 同:两首诗都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的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而且都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具体的事物以此更好的抒发感情。 不同:《炉》1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以煤自况,寄寓着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也体现了诗人与时代精神的统一。2本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祖国比做“女郎”,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3本诗每节以“啊,我年轻的女郎”领起,这种复唱手法,有一唱三叹之妙。4全诗四节,每行三顿,一韵到底,在形式上统一、完整、和谐。 《我爱》1分别描述了一系列的意向:鸟,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作者在这些对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2而且作者在第二节运用了设问,更深化了自己的感情3由静到动,由唱歌的鸟,愤恨的河流,激怒的风到“我死了”。。。将感情抒发到了极致。 2.人物设置:1两者都是以多个人物作为线索,突出作者所有抒发的感情。《迟 桂花》中,以我,翁则生,翁莲作为主要人物,其中翁则生体现了对生的苦闷的开脱,而我体现了对性的苦闷的开悟。翁莲则是我对性的开悟的一种引导。《萧萧》中,萧萧,女学生,萧萧的家人,女学生虽然不是主线却在暗中提到了时代的背景,暗示着对制度的反省与抗争,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人性来取胜,对于礼法,她的家人以淳朴来对抗。2 女主人公都有着单纯,天真却不幸的性格特点,表达回归人性的纯真。萧萧没受过教育,她天真大胆没有强烈的贞操观。翁莲,她善良,单纯,率真,她为我拭泪,洗涤了我的苦闷,她虽不幸却不失自己的纯洁。 3 主人公都有苦闷遭遇,但却都比较圆满收场。4作者都是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的。 不同:1萧萧的单纯中夹带着无知茫然,她想按着女学生的路子匆忙逃走,但却不知道是怎么条路。与翁莲的率真还有差异。2萧中作者运用第三人称,

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论老舍小说中的“京味”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 ——浅谈老舍小说中的“京味“特征 【内容摘要】“京味”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言,它不仅是北京的风景气候,更重要的是写出北京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文化风尚。老舍与京味小说有密切的关系,老舍小说中的“京味”源于土生土长得古都市民的北京情结,用特殊的“京味”语言来表现浓厚的文化情调,形成了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独特京味特征。 【关键词】京味;平民色彩;独特的语言艺术;文化底蕴

多年来,京味小说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因为是生活的淳朴,纯真的体现。京味小说作为一种富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文学现象,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根基。“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的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展示及所注入的文化趣味。老舍出生于清末“多事之秋”的戊戌年底,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老舍来自市民阶层对平民市民阶层的生活习俗了如指掌,他的创作题材都是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幽默艺术着力描绘北京的民俗风情,体现了北京人的特殊文化心态。精心寻找北京市民的外在形貌和内在气质,用特殊的“京味”语言来刻画北京市民的生存状况,表现浓厚的文化情调,形成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的独特的京味特征。 一.浓厚的平民色彩,展现各个市民阶层的京味文化。 (一)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京味”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舍。同时,老舍也把握住了“京味”文化精髓。浓厚平民色彩的“京味”是老舍作品中的极其鲜明的特色。“京味”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包括了老舍对北京独特感情色彩的表露,也包括了老舍对北京地方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展示,以及展示中由浅入深所呈现的文化趣味。最重要的就是他善于通过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借助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表现生活本身内在的巨大力量和丰富内涵。老舍笔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的,他们在平淡之中演绎着悲剧或喜剧,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享受。中国的市民阶层,就其成员来说,主要包括小业主、小商贩、个体劳动者、城市贫民、无业游民、家庭妇女和中小知识分子等。由于中国的近现代都市,大部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上形成的具有较浓厚的封建主义性质的传统文化。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与商品的大量倾销和西方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急剧侵入,在两种文化的冲突、对抗与渗透中,现代都市社会特别是沿海地方经济结构与文化观念都发生了变异、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所以中国市民阶层中的小业主、小商贩等,以及个体劳动者、城市贫民等,也与无产阶级有区别。加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农村为中心的,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市民阶层也就很少感受到轰轰烈烈、蓬勃向上的革命气氛,较少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均造成了市民性格中的落后、保守、软弱、妥协等弱点。这些弱点,在老舍所塑造的市民人物形象身上都有所体现,并且在小说中也对此作了一定的揭示、批判和嘲讽,老舍对他们的审美不是从抽象的认识和理论的观念出发,而是来自于对市民阶层生活的实际体验。老舍笔下的市民人物形象是丰富多样的,仅《四世同堂》一部作品,就包括了教员、校长、商家、车夫、棚匠、司机、江湖医生、唱戏的、说相声的、打鼓儿的、窝脖儿的、剃头的、看坟的、巡警、流氓、妓女、汉奸、特务等四五十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市民王国。同时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一方面受礼教、家风、古训的束缚,爱面子、讲礼节、谦恭随和、古道热肠,另一方面是受混乱时世的影响而中庸守旧、安贫乐命、点头哈腰、圆滑混世。可以说,在老舍笔下的市民人物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庸人俗气;既集中了我们民族数千年来的各种特质,又活生生的凸现着我们民族的时代个性。 (二)最有名的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从小说开头老舍对北京城里洋车夫分几派,各派车夫在体力、活儿路、作派、气质、精神上都有哪些异同的详尽的介绍,我们就能知道老舍对这一阶层的人们是了如指掌的。小说主人公祥子本来是想凭力气来养活自己,他的理想也和他的人一样相当朴实,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凭着“一天省一毛钱,三年就能买上一辆新车”的韧劲终于买了一辆新车。可是,在那个不公平

京海派文学

海派文学 30年代中国沿海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产物。上海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得风气之先,但也是西方思潮与中国封建余毒交杂,社会矛盾尖锐,阶级对立严重的地方。清末才子佳人小说、“五四”后的新才子佳人小说、上海滩的腐朽社会风气、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对海派小说的形成都有影响。鲁迅曾说,海派文学为“商”“帮忙”,从中不难看出它的格调。这是一种商业味很浓的文学。海派没有成立过正式的组织,也未发表过宣言,之所以人们将其视作一派,是由于海派作家在思想倾向、艺术趣味和创作方法上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对都市文明既有幻灭,又有欣赏的挖掘。 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周围的作家,代表人物有张资平、叶灵凤、穆时英、曾虚白等。他们都以都市青年男女的种种爱情纠葛。有人统计1928年前张资平70多万字的小说中,写恋爱的就有55万字。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各路作家。其中包括已成流派的“现代派”诗歌,“新感觉派”小说,以及无法归入任何流派的上海作家如张爱玲,苏青,林徽音 广义上指所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狭义的话,就只指鸳鸯蝴蝶派海派小说主要是以描写都市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初期海派的叶灵凤的《紫丁香》、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的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和茅盾的《子夜》、张爱玲《金琐记》《倾城之恋》。 京派文学20世纪30年代,曾引起“京派”与“海派”作家的争论(以沈从文与苏纹为代表)。所谓“京派”作家,主要指活跃在京津一带,以及北方其他大城市的作家。这批作家又可以为两类:一类是以《大公报》、《现代评论》、《文学杂志》、《水星》、《骆驼草》等为阵地的一批青年作家。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老向(王向辰)、萧乾、芦焚、林徽音、靳以、凌淑华等。这些作家以京城文化为依托,又以高等学院为背景,主张远离政治,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因此,在创作的作品中着力描写自然美、古朴的人性美、理想的爱情和理想的社会关系,带有浓厚的地方气息和抒情性,诸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芦焚的果园城、萧乾的北京老城根等,浪漫主义情采较浓。另一类是以老舍为代表的老北京写实作家。他们以写北京地方风情为主,虽然对古老的文化生存状态和接近自然的田园风光有所依恋,有所顾惜,但更多的是批判。这部分作者也主张创作自由,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干预和侵扰,但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关注着社会人生,诅咒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金钱世界,走的仍是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鼻祖。他的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生活和风俗,被看作“京味小说”的源头, 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 老舍小说显示出浓厚的市民特色与地域文化性。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老舍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几乎可以包罗现代市民阶层生活所有方面的广大的“市民世界”。 而构筑起这个市民世界的支柱,正是作者用“文化”分割出来的三种类型的市民形象: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老舍在执著地描写“城与人”同时,始终在做着“挖根”的工作,无论是早期的《二马》和《离婚》,还是后来的《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他都一直关注着与民族性问题有关的文化批判,而这种批判都是通过他的作品的“人文景观”,即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实现的,因此,与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采用的对现实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方法不同,他关注的始终是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在这一讲的题目中所说的“老舍的创作视点”。对老舍来说,市民社会中阶级的划分或者上流下层的划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这就是老舍的基本的创作视点。这一视点既决定着老舍小说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也决定着老舍作品的独有的特点。正因为他的“俗”,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经北京话为基础的语言,使他远离当时的“新文艺腔”,使他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成为了“乡土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人。同时,也正因为他重视文化对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决定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也决定了他的批判不同别人的批判。比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