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用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 )

A .元谋人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北京人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下列青铜器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 )

3.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 ) A .商业的兴盛 B .水利工程的兴建 C .铁器、牛耕的使用 D .劳动力的增加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5.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 ) A .灵渠 B .莫高窟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反对不义之战的和平主义者”“封建伦理纲常的卫道士”。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B .墨家、法家、儒家、道家 C .法家、儒家、墨家、道家 D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7.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货币 B .焚书坑儒

C .设立丞相等三公

D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9.反腐倡廉,自古有之。“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称风霜之吏”的是( )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东汉的左仆射

C .明朝的锦衣卫

D .清朝的军机大臣

10.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的超越历史的雄才伟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A .张骞通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郑和下西洋 D .戚继光抗倭

11.我国劳动人民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不忘记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这种环保理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创新过程体现出了这一点( )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C .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D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12.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3.“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某次改革中的一项措施,意思是断绝“北语”即鲜卑语的流传,而把“正音”即汉语作为官场通用的语言,此次改革是( )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忽必烈改革 D .戊戌变法

1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方人口增多水稻产量较低 B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C .面食、粟米的营养价值更高 D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1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 A .王羲之 B .苏轼 C .关汉卿 D .曹雪芹

16.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7.“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下列与诗人李白生活于同一时代的是( ) A .杜甫、白居易 B .屈原、苏轼 C .颜真卿、李清照 D .汤显祖、辛弃疾

1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0.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勾栏”、早市、夜市等。他介绍的应该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1.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下选项不适合“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是( )

A.“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2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24.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25.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封建四大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思想领域出现了“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儒家的孟子和法家的韩非子各开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3分)

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2)董仲舒“统一思想,归本儒家”的主张被哪位统治者所接受?实践及结果怎样?(3分)

材料三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制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3)材料三中“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受唐代文化影响最大的两个东亚国家。(4分)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4)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27.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4分)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2分)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分)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3分)

28.山东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明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理由是什么。(4分) 材料二西汉初年山东行政区划一览表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初年山东的行政制度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6分)

材料三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反映的行政制度出现于哪一朝代。山东在当时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管辖?(4分)

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培根(1)上述材料列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还有一项是出现于什么时期的什么发明?指出改进这项发明的关键人物和所处的朝代。(4分)

(2)第一种在文学上指的是什么?请说明这一发明的两个重要阶段。(3分)

(3)第二种在战争上指的是什么?概述这一发明过程。(3分)

(4)你是否赞同培根的观点?请用“指南针”作为例子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D 7.C 8.D 9.A 10.A 11.A 12.C 13.B 14.D 15.A 16.B

17.A 18.A 19.C 20.D 21.D 22.A 23.D

24.C 25.B

26.(1)百家争鸣。主张“施仁政于民”和“民贵君轻”;主张改革,实行法治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3)说明了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及中国文化的先进性。新罗和日本。

(4)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7.(1)唐玄宗(李隆基)。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答出两点即可)

(2)耕作;灌溉。

(3)科举制度。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4)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28.(1)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山东建立齐国和鲁国。

(2)特点:郡国并行。改变:实行“推恩令”;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

(3)朝代:元朝。机构:中书省。

29.(1)西汉早期;造纸术。蔡伦;东汉。

(2)印刷术。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记载;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4)赞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上,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或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