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超材料

声学超材料
声学超材料

1超材料

1.1概述

超材料(Metamaterials)指的是一种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在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超材料由自然材料制成的“积木块”(尺寸为微毫米级)构成。这些“积木块”称为人工原子(meta-atoms),当不同的人工原子组合在一起时,会形成单个人工原子所没有的材料属性和功能特征。

一般情况下,常规自然材料的物理属性取决于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及其结构,例如原子、分子、电子、价键、晶格等。这些基元与显微结构之间存在关联影响。因此,在材料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复杂的物性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也往往限定了材料性能固有极限。为此,超材料设计从根本上摒弃了自然原子设计所囿,利用人工构筑的几何结构单元,在不违背物理学基本定律的前提下,以期获得与自然材料迥然不同的超常物理性质的新材料。

简言之,超材料是一大类型人工设计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微结构功能材料,具有超越天然材料属性的超常物理性能。超材料借助人工功能基元构筑的结构设计源起于(但不限于)对自然材料微结构的模仿,从而获得为人类所希冀的负折射、热隐身、负刚度、轻质超强等天然材料所不能呈现的光、热、声、力学等奇异性能。从这个角度讲,超材料的结构设计理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解除了天然材料属性对创造设计的束缚。尽管这一理念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在电磁领域初具雏形,不过直至近十年来,方才开启研发电磁波的调控,以实现负折射、完美成像、完美隐身等新颖功能。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具有更多样化、更新奇力学特性的力学超材料物理模型也相继不断展现。尤其是当超材料的个性化独特微结构设计与3D

打印制造技术形成了完美的契合之时,两者之间相互整合协同创新,正开启全面推进材料创新设计和制造的新格局。

1.2超材料类型及研究现状

材料的属性,不是仅仅由一种物性决定,也不是几种晶体学特性的总和,或是一系列的微尺度晶界工程特性来决定的,而是由材料晶体结构各个单元之间的本构关系,也就是不同晶格单元之间如何组合的结构拓扑关系所决定的,而这些外在表现出来的宏观物理学的行为属性,发挥着其应有的可利用价值。超材料的人工几何结构设计,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正是从有条理简单的线性体系上升到非线性系统,如光学超材料基于非线性光学对电磁波进行调控等。

1.2.1光学超材料

光学超材料能够控制电场和磁场,从而可以在正值、负值和接近零值的范围内精确调整介电常数和渗透率。通过对亚波长“人工原子”的精心设计,光学超材料实现了负折射、低于光的衍射极限的光学透镜和隐形效应。电磁波调控可包括数字可编程、光开关、可记忆功能、信息处理器件以及自旋电子器件等。占应用主导的光学超材料,也适用于在不同频段产生响应的超表面柔性基底大变形及其等离子激元器件。

光学超材料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以负折射材料最为典型,它可以获得没有衍射极限的完美透镜,因而对任何微细图形进行多次复制,这对微电子技术将产生重要影响。光学超材料可调控包括太赫兹在内的不同频段电磁波,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隐身衣、电磁黑洞、

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透镜天线、隐身表面、极化转换器、混合集成电路等军事国防领域。

1.2.2声学超材料

与光学超材料类似,声学超材料是通过人为设计由两种或以上材料构成周期性/非周期性几何结构,其结构单元尺寸远小于波长,该人工结构功能材料可以在长波极限下反演得到相应的有效弹性参数。声学超材料也展现了许多奇异的物理现象和超常规声学效应,如声波低频带隙、声负折射、声聚焦、声隐身、声定向传输等。在非线性领域,非谐振声传输线超材料可呈现双负本构参数,并且不依赖于谐振微单元,具有宽频带和低损耗等优势。结合变换声学和线性坐标变换,可以设计出各向异性的材料参数,以获得声波的隐身效果。这种调节材料有效参数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变换声学的领域,比如设计声波全向吸收体、声全向偶极辐射、声波幻象或者在声波中实现类光的一些新奇效应等。

声学超材料可应用于人工声子带隙材料和吸声材料。人工声子带隙材料可以与仿生学结合,比如人耳识别系统、果蝇定向系统、蝙蝠定位系统等。吸声材料对于音频声学,水下超声的吸声层消声瓦等水声学,实现薄层、低频、宽带的吸声效应。此外,还可用于实现亚波长声学信息处理的超高分辨率声透镜、声学器件集成和声场微尺度调控,在分子医学超声成像、微纳结构无损检测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应用背景。

1.2.3热学超材料

自然材料的热导系数在空间均匀分布,热量从温度高的一端直线流向温度低的一端。这

是人们所熟知的热传导模式。借助于已经成熟的光学超材料对光波的调控机理,基于对宏观热扩散方程的空间变换,热学超材料可以实现热流的“空间压缩”,从而调控热流方向。通过构造不同空间分布的非均匀热输运介质,可实现对热流方向的精确控制,使得热流可以绕过目标物体或者聚焦于目标物体,产生诸如热隐身、热反转、热汇聚以及热伪装等奇特功能。

热学超材料是可感知外部热源并主动响应、人工构造而实现热导系数非均匀分布的功能材料,主要可用于微纳米结构的热电转换,如控制热流和利用热能,以及利用声子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其中热二极管、热三极管、热逻辑门、热存储器等概念,奠定了声子学的理论基础。为此,热能超材料将会在很多领域有巨大的潜在用途,如建筑节能材料、太阳热能利用、新一代低能耗绿色微/纳米电子器件、隔热保护、热辐射伪装、废热回收和应用、控制热量定向辐射可制成航空器(卫星)蒙皮等。此外可以同时控制信息和热能耗散,这将是未来低能耗绿色电子器件的发展方向。

1.2.4力学超材料

力学超材料是基于多孔、手性/反手性、五模式等复杂拓扑结构来调控弹性波的一类新兴超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个性化多样化的不同几何结构材料,图3显示的是正负泊松比可编译调节在-12到12之间的负泊松比拉胀材料。其呈现的高压痕抵抗性、抗剪切性、能量吸收性和断裂韧性,可有效地应用于形状记忆和生物假体等组织工程和生物医疗。这些新型的静态弹性力学超材料将在复合材料工业应用、拉胀滤网、拉胀纤维、航空航海材料、深海抗压材料,新型吸声抗震材料、防弹衣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比如利用拉胀材料结合变换光学,实现压力智能控制的微波隐身材料。

1.2.5负热膨胀超材料

大部分自然材料热膨胀系数为正值,即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大,在温度下降时体积也会减小。存在一些特殊材料,某个温度区间内热膨胀系数为负数的材料,称之为负热膨胀材料。不过这类自然材料可调控的温度空间比较窄,尤其是在外部空间中从-150℃到150℃,出现较大的温度波动应用时。为此,负热膨胀超材料是指一类人工构筑的几何结构材料,当被加热时整体几何结构中出现一个方向或是多方向的收缩效应,并拓宽从正值到负值的热膨胀系数范围。

在室温下表现出的负热膨胀的力学超材料具有多种应用,主要用于控制各种复合材料的整体热膨胀。具有低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对温度变化不太敏感,因此在诸多工程领域中都是有需求的,例如精密仪器、扫描电子显微镜、柔性电子设备、生物医学传感器、热致动器和微机电系统。低热膨胀系数材料在航空航天部件中也特别重要,例如天基镜和卫星天线,这些部件构建在地球上但在外部空间中操作,其中宽温度波动可能导致不希望的形状和尺寸收缩。负热膨胀系数超材料可调节零或负热膨胀系数,可用于卫星天线、空间光学系统、精密仪器、热执行器和微机电系统,提高可调温度范围至1500℃,提高负热膨胀系数30%,可达到高温条件下材料零膨胀特性。

1.3超材料的应用前景

基于思想实验的超材料研究充满了创新的机遇与创意的美感,为科学原理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技术和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我国超材料产业正处于风起青萍之末。现有智能超材料的产业应用虽说多限于军事国防、部分公共设施等少数领域内,尚未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得到大规模推广,不过未来不会仅限于此,超材料产业可以更具多样化。如太赫兹超材料技术在石油勘测,可编程可穿戴超材料在纺织

品工业,无线充电光学超材料在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电磁超表面在航空航天蒙皮材料,以及在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技术等。这些愿景无疑有助于鼓励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超材料骨干企业向纵深和多元化发展。

未来十年,电磁超材料将在原理摸索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在智能超材料领域,超材料微结构单元或群体将具备自感知、自决策、可控响应等功能,通过与数字网络系统深度融合,形成材料级的CPS系统,并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材料领域的突破式质变。未来十年,智能超材料技术将完成工程产品的全面转化,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联合智能作战平台、智能隐身装备、智能可控电磁窗、下一代雷达、立体电子战、飞行器智能网络、车辆交通智能网络、可穿戴设备智能网络、超材料智能物联网等实现颠覆式产业应用。在隐身作战方面,随着各类隐身结构件及隐身电磁窗设计技术的不断成熟,武器装备在红外波段到P、VHF波段的隐身性能全面提高,被雷达探测距离有望缩短90%以上。同时,电磁超材料的设计、仿真和加工能力将大幅提升,工作频谱将从微波进一步拓展到毫米波、太赫兹、光波段等;超材料的形式也由无源被动向智能可控、数字化可编程等主动方式演变。在天线方面,低成本、轻量化的共形天线设计技术将更为成熟,具备低副瓣、宽频带、低色散、可变覆盖范围等超出传统天线性能的超材料新型天线将全面走向应用。基于陶瓷和纳米材料等新体系的电磁超材料将日趋成熟,电磁超材料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将不断拓展。

据预计,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可达14.3亿美元;2017-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63.1%。超材料研究和应用也将延伸到声、热、力学等领域。基于声学超材料的新型隔声技术能实现飞机、坦克、运兵车、指挥所,乃至单兵降噪军服和头盔等军事装备的声学隐身;声学超材料有望让潜艇穿上“隐声衣”,从而不被低频声纳和其他超声波设备探测到。热学超材料因可控热辐射和可控热传导的特异性能,有望为所有的作战单元(包括飞机、舰艇、导弹、单兵等)穿上热隐身外衣,不仅实现热学隐身,更能减少恶劣气候(高寒、酷热)引起的非战斗减

员;“热幻象伪装术”还能使作战单元躲避敌方热/红外探测仪侦测。力学超材料因负泊松比、负压缩转换等特性,可用于制造触觉斗篷、耐压缩/耐拉伸材料、弹性陶瓷、可编程橡胶海绵、轻质高强材料等,在耐疲劳发动机零件、防震动蒙皮、航空航天轻质高强结构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2声学超材料

2.1概述

声学超材料和电磁超材料相对应,是指具有负等效质量密度和负等效模量的人工亚波长结构。它能够实现声波的负折射、声聚焦、超透镜、隐身等许多新奇特性。2000年,Liu 等人通过研究局域共振声子晶体,首次实现了声学超材料。该局域共振理论实现了比声子晶体布拉格散射机理频率低两个数量级的人工带隙,而该带隙所对应的声学等效参数——等效质量密度为负。声学超材料发展十余年,吸引了大量物理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学者,已经从实现单一负等效质量密度或负等效模量,到同时具备负等效质量密度和负等效模量的双负材料,成为人工结构研究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负等效质量密度超材料

为了分析等效负质量密度(negative mass density)的产生,我们从一维二组元结构进行讨论,如图1所示。其中组元1为质量为m的质量块,组元2为质量为M的基体,组元1和2靠弹簧连接。

图1 一维二组元超材料单元结构

当该系统处于静态时,该结构的等效质量密度

其中,和分别代表组元1和组元2的静态质量密度,为组元1占整体的比例。当该系统在外部激励的作用下,若组元1和2仍然能够保持一致运动,那么它的等效质量密度等于静态质量密度。然而,当组元1和2运动步调不能保持一致甚至相反时,它的等效质量密度将发生变化,可能出现负值。

在频率为外力的作用下,组元1的位移为,组元2的运动位移为。对组元1应用胡克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再对整个单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其中,。

其中,为单元总体积,。

从方程(3)可以看出,当大于时,即有可能出现负等效质量密度,如图2所示。通过对一维二组元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等效负质量密度在质量块和基体运动失谐条件下就可能实现。

图2 动态质量密度频率变化曲线

2.2.1局域共振型超材料

2000年,Liu等人应用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实现了等效负质量密度,把普通的声子晶体带隙频率降低了两个数量级,突破了布拉格带隙与结构特征长度匹配的限制,实现了小尺寸控制大波长的目的,这为声子晶体低频特性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方法。他们是通过引入局部共振单元,在低频处实现等效负质量密度。如图3所示,将用硅橡胶包裹的铅块,按立方晶格结构嵌入到环氧树脂的基体中,此时铅块充当质量块,硅橡胶起到弹簧的作用,环氧树脂作为基体。在低频处,就会出现铅块和基体运动失谐的情况,产生了负等效质量密度,同时由于铅块运动能吸收声波所传递的能量而在低频处产生禁带。

2.2.2薄膜型超材料

为了获得更低的带隙,及在实验上容易获得等效负质量,2008年,Yang等制作出了薄膜型等效负质量密度超材料,结构单元如图4(a)所示。在圆形弹性薄膜上固定质量块,并将薄膜固定在骨架上。该薄膜超材料在200~300Hz的频率范围内,都能形成等效负质量密度,如图4(b)所示。

当声波垂直于薄膜平面入射时,只要入射频率和质量块在薄膜上的共振频率相匹配,就能够使得声波被完全反射,而不能透过。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质量块和薄膜的弹性模量,就可以调整等效负质量密度出现的频率,实现对某个较窄频段声波的衰减。然而,由于质量块的共振频率为单一频率,要想实现宽频的降噪,可根据条件设计多层的薄膜材料来共同实现。

图3.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结构

薄膜型超材料能够在200~300Hz的频率范围内有效地衰减声波。而根据已有的质量定律,降低这个频段的声波所要求结构的尺寸及质量要远大于薄膜型超材料,实现了声波在亚波长尺度的衰减。

图4.(a)薄膜型超材料结构单元;(b)计算得到有效质量密度

2012年,Mei等人将0.2mm厚的矩形薄膜固定在刚性方格上,并在膜上固定多块半圆形的小板,形成的薄膜超材料的结构如图5(a)所示。由于结构的多重共振,在多个共振

频率附近弯曲波能量都被结构所吸收。通过实验测试证明,这样的薄膜超材料在

100~1000Hz的低频范围具有优越的吸声特性,如图5(b)的吸声系数曲线所示。

无论局域共振型还是薄膜型超材料都是利用偶极共振原理,使得超材料的共振频率和声波频率相匹配实现负等效质量密度,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这两种声学超材料对于整体结构中单元排列方式等要求并不像布拉格散射声子晶体结构要求那么严格,而是更多强调了结构单元的设计。这两种声学超材料都能够实现声波在亚波长尺度衰减的目的,突破了质量定律的限制,对于低频降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5.(a)矩形薄膜超材料结构样品;(b)吸收特性

2.3负等效模量超材料

材料的弹性模量和质量密度一样对声波的传播有着决定性作用,它指的是外界施力作用下材料的变形。

为了分析负等效模量的产生,可采用一维弹簧质量系统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其中各弹簧端点采用销钉连接,保持点A、B、C在水平直线上,劲度系数为和的两弹簧夹角为,圆盘的转动惯量为。通过计算可以得出:

其中,转动共振频率。

图6.一维弹簧质量系统单元

可以看出,在静态下,材料的弹性模量一直为正值。然而,在动态力的作用下,只要施加力的频率和材料的结构相匹配,就可能出现负等效模量。

当入射声场小于材料结构散射所引起的散射声场时,单元体积变化与动态声压变化反相,使得材料表现出负等效模量。因此,具有局部单级共振单元才能实现负等效模量。目前为止,通过大量的实验,可在主流体通道上采用较多周期排列亥姆赫兹共鸣器作为支路来实现负等效模量,这种结构对材料本身的要求较小,而对几何尺寸有了比较严格的要求。

20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Fang等利用亥姆赫兹共鸣器一维阵列,实现了负等效模量,如图7所示。在波导管的一端用声源作为激励信号,激发了亥姆赫兹共鸣器的短管处的气流运动,当激励信号的频率接近亥姆赫兹共鸣器的共振频率时,负等效模量就会产生。负等效模量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亥姆赫兹共鸣器短管处的声波运动与外界提供的声波的声压场反相所导致的。

材料的负等效模量类似于负等效质量密度,它们都是材料的动态特性,在静态情况下不能为负。同时,负等效模量也能有效地对声波进行衰减。

图7.由周期排列的亚波长亥姆赫兹共鸣器组成的负等效模量超材料结构(a)及等效模量计算

值(b)

2.4双负超材料

前面已经提到,偶极共振能够形成负等效质量密度,单级共振可形成负等效模量,如果能够在一种结构中同时实现偶极和单极共振,那就能出现一种“双负”材料。要实现这种结构,则负等效质量密度形成频率和负等效模量形成频率需吻合。

2004年,Jensen Li等人提出了将软橡胶小球悬浮排列在水中形成“双负”超材料。2007年,Ding等人设计固体基的双共振单元,在一个散射体中同时包括两种共振单元,一种是用软橡胶包裹金属小球以面心立方排列在基体环氧树脂中;另一种是由注入小气泡的水以面心点阵置于同一环氧树脂单元中。前者用来实现负等效质量密度,后者用来实现负等效模量,实现“双负”超材料,同时该材料具有负泊松比。

2010年,“双负”声学超材料才首次被Lee等人通过实验成功验证。他们在主流体通道上采用较多周期排列亥姆赫兹共鸣器作为支路,利用单极共振来实现负等效模量,同时在通道中加入薄膜型超材料通过偶极共振来实现负等效质量密度,如图8所示。该结构具有两个临界频率,分别是单极共振频率偶极共振频率。当激励频率满足时,结构

只会出现负等效质量密度;当激励频率满足时,结构会出现“双负”;当时,结构类似于静态,不会出现负等效质量密度和负等效模量。材料“双负”只能出现在动态时,静态中并不能表现出来。“双负”声学超材料具有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能够实现亚波长聚焦、超成像效应、声隐身等特性。

图8.(a)薄膜负等效质量密度超材料;(b)负等效模量超材料;(c)薄膜和边孔结合构成的“双

负”超材料

2011年,Lai等人研究了一种单元结构如图9所示的弹性体超材料。分析指出:在一定频率,四个质量块整体在一个方向上共振(即偶极子共振),从而造成负的等效质量密度;在一些频率下,四个质量块相对方向运动,形成单极子或者四极子共振,结构表现出负的弹性模量;而在一些频率处,四个质量块具有偶极子与单极子或者四极子的复合运动形式,同时表现出负的等效质量密度和弹性模量(即“双负”)。

图9.体超材料单元结构

2.5声隐身超材料

随着声学超材料的发展,声隐身超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设计理论是基于变换光学而发展起来的变换声学,由于声波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都满足坐标变化不变性,因此变换光学理论可应用到变换声学领域,其核心是建立起坐标变换和材料参数分布之间的关系。坐标变换是人眼能看到的虚空间和实际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坐标变换,可以得到虚空间和实空间材料参数分布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帮助人们获得一些新型的声学器件来控制声波的传输。

由于变换声学所要求的材料模量渐变,密度各向异性且渐变等,这些参数非常苛刻,所以在声隐身方面实验进展比较缓慢。目前,声隐身材料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获得。一种是利用声学电路网络结构,类比电路方程进行设计,通过改变亥姆赫兹共振器的尺寸来使等效密度和等效弹性模量与理论计算相一致。2011年,Zhang等人利用这种思想设计出了一种声波导腔结构,如图10所示。它能实现在水底明显降低声波并隐藏物体的目的。

图10.基于一系列波导腔制作的二维声隐身材料结构

另一种是结合变换声学和坐标变换设计出各向异性的材料参数,并通过在长波近似下调制材料的尺寸来实现所需的参数。2011年,Popa等人设计出了一种地毯式声隐身超材料,如图11所示。他们交替排列两种不同的片层结构以实现密度的各向异性,通过改变声波的传播路径实现了声波在空气中隐身的目的。

图11.二维地毯式声隐身超材料

同年,Zhu等人采用单负超材料构成的透镜来实现“非双盲”声隐身。该方法的核心

是将被隐身物体等效成一团形状相似均匀媒质A1,若被隐身物体的等效模量小于环境媒质,则在映射过程中会在实空间中产生一个非联通盲区。此时,将单负超材料填入其中,可以实现声场的连续性。图12(a),(b)为平面波入射情况下的隐身效果对比图;图12(c),(d)为柱面波入射情况下的隐身效果对比图。

图12.超透镜隐身材料的隐身效果图

2.6结论及展望

声学超材料具有自然材料所难以具有的特性,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它的等效参数(等效质量密度,等效模量)在动态情况可能为负,当出现局部偶极共振时,会产生负等效质

量;单极共振时,会产生负等效模量;当偶极,单极共振同时出现在一个结构中时,等效参数就会出现双负。等效参数只能在动态时才能为负,静态时并不会出现。在负等效参数出现频率范围,声学超材料都能使声波明显衰减。

目前,现有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各式各样实现等效参数在动态情况下为负的方法,大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然而这些方法在实际制备声学超材料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应用局域共振超材料,要求的结构就相对比较复杂,所采用的材料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容易失效等;负等效模量实现,需要利用亥姆赫兹共鸣器等,实际应用难度较大。同时,声学超材料利用局域共振实现负的横波模量还比较困难,这是由于有效横波模量对应的是散射矩阵角动量的高阶量,共振耦合会比较弱。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和机制上寻求更加简单并易获得的超材料来实现等效负参数。

前面所提到的声学超材料都属于被动式的,即当超材料的结构固定后,在一定频率下的等效参数也是固定的,这就限制了已经制成的超材料的应用范围。现在也有研究将压电材料引入到结构中,从而可以主动地控制有效参数,如在管子内引入压电膜来控制等效质量密度。这种主动式的声学超材料的发展将对声波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将是声学超材料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结构调节声学超材料的等效物理参数,可以让其表现出很多特殊性质,如声学带隙、负折射、超棱镜、超透镜、声聚焦和异常隔声等。此外,对于振噪控制领域中的低频难题,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声学超材料的等效物理参数(如负质量)等来实现。然而对于这些特殊性质的产生机理及工程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声学超材料极大的拓展了人们对声学材料的理解,声学超材料的亚波长特性,将有利于元器件的尺寸缩小并能提高其集成度,克服了现有的材料的一些不足,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声学材料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将为声学特殊器件的研制提供重要的思路。基于声学超材料研究和设计新型的减振降噪结构和声学器件将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声学超材料研究进展

声波的操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利用新型人工材料实现这一目的是个非常有趣的课题。几个世纪以来,材料一直被用来控制波的传播。例如,利用光学透镜制造能够实现光聚焦的光学仪器,这类设备直接借助材料自身特性来控制波传播。通过设计制造具有复杂性能的人工材料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独特功能,这类材料也被称为超材料。作为其子集,声学超材料研究目的是实现声波操控。

超材料一词常见于材料工程。以复合材料为例,其内部结构能够诱导其表现出与组分材料本身性能有本质区别的有效性能。超材料概念起源于电磁材料领域,该领域中超材料被设计用来控制光波和无线电波的传播,一般由导电结构组成。超材料通过对施加场的响应产生受控的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而产生负折射率,这种性质不存在于任何已知的天然物质中。超材料一词的定义不是很精确,但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不受自然条件约束、具有“随需应变”的有效性能的材料。

对于声学超材料,其研究目标是创建一种结构构建块,将其组装成更大的结构时能够得到所需的关键有效参数(质量密度和体积模量),如BOX2所述。构建声学超材料最常见的方法是基于特殊结构的使用,这类结构与声波的相互作用受其周期性结构中的单胞(或称

meta-atom)的内部行为所控制。为了使这种单胞的内部响应占主导地位,单胞大小通常需要比被操纵声波的最小波长小得多(通常1/10或更小)。相比之下,所谓的声子(声波)或光子(光波)晶体,反常波行为是由尺寸通常为半波长的单胞相互交互(多重散射)所导致的(尽管最

声学超构材料术语

声学超构材料术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包括声子晶体、声超材料等人工微结构的声学超构材料等相关术语的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005-2015电磁超材料术语 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 3基础定义 3.1超构材料metamaterials 一种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度上进行一定序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能。 3.2声学超构材料acoustic metamaterials 具备超常声学特性的一类超构材料 3.3声子晶体phononic crystal 由两种以上具有不同弹性参数的材料按一定空间序构周期排列的复合人工介质形成的一种声学超构材料。 4分类 4.1固体弹性波超构材料solid elastic wave metamaterials 用于调控固体中弹性波的声学超构材料。 4.2水声超构材料underwater acoustic metamaterials 用于调控水中声波的声学超构材料。 4.3空气声超构材料 用于调控空气中声波的声学超构材料。 4.4次声声学超构材料infrasound metamaterials

工作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学超构材料 4.5超声声学超构材料ultrasonic metamaterials 工作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学超构材料 4.6可听声超构材料audible sound metamaterials 工作频率在20Hz-20kHz范围的声学超构材料 4.7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构材料resonant acoustic metamaterials 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声学超构材料 4.8非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构材料non-resonant acoustic metamaterials 不基于局域共振原理的声学超构材料 4.9线性声学超构材料linear metamaterials 具有线性动力学效应的声学超构材料 4.10非线性声学超构材料nonlinear metamaterials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效应的声学超构材料 4.11各向同性声学超构材料isotropic acoustic metamaterials 具有各向同性的声学特性的声学超构材料 4.12各向异性声学超构材料anisotropic acoustical metamaterials 具有各向异性的声学特性的声学超构材料 4.13复合声学超构材料composite acoustic metamaterials 与其他材料复合的声学超构材料 4.14可重构声学超构材料reconfigurable acoustic metamaterials 宏观或微观结构可重构的声学超构材料 4.15可编程声学超构材料programmable acoustic metamaterials 利用逻辑基元对声场进行程序化调控的声学超构材料 4.16微纳声学超构材料micro-scale acoustic metamaterials 微观结构的绝对尺度在微米或纳米级的声学超构材料 4.17多物理场耦合型超构材料multi-physical coupled metamaterials 声场与其他物理场相互耦合的声学超构材料 4.18吸声超构材料sound absorption metamaterials 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且尺寸小巧的声学超构材料。 4.19隔声超构材料sound insulation metamaterials

噪音-建筑声学不可忽视的参数精讲

噪音-建筑声学不可忽视的参数 在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传统粘土砖墙因其自重过大、土地保护等问题基本已被轻质隔墙取代。但轻墙隔声比粘土砖墙差,所以解决轻质隔墙的隔声问题是应用的关键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试图使用单一轻质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陶粒混凝土等构成单层墙,隔声性能不可能好。这是因为单层墙的隔声受质量定律的控制,即墙越厚重、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声越好。所以单一轻质材料做成单层墙,不可能克服既要轻又要隔声好的矛盾。 本文就建筑声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结合纸面石膏板的隔声及应用进行一些讨论。 一、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 1)声音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是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他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建筑声学不同于其他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人耳的听觉下限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乡村的夜晚大多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他感觉一片宁静,这也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如果你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是交通干线附近,将不得不忍受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 如果碰巧邻居是一位不通情达理的人,夜深人静时蹦蹦跳跳、高声喧哗,也许更要饱受煎熬了。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60-70dB,大声呼喊可达100dB。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将达到70-80dB,有国外研究报道噪声中进餐会影响健康。人耳的听觉上限一般是120dB,超过120dB的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伤,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KHz。人耳耳道类似一个2-3cm的小管,由于频率共振的原因,在2000-3000Hz的范围内声音被增强,这一频率在语言中的辅音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听清语言和交流,但人耳最先老化的频率也在这个范围内。一般认为,500Hz以下为低频,500Hz-2000Hz为中频,2000Hz以上为高频。语言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频。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响。 2)频率特性 声音可以分解为若干(甚至无限多)频率分量的合成。为了测量和描述声音频率特性,人们使用频谱。频率的表示方法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是31.5、63、125、

声学设计指标资料

第一章声学设计的指标 1.室内噪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要求,对照博物馆改造工程中主要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各主要技术房间内的包括空调噪声在内的背景噪声不大于表1中规定的NR噪声评价曲线所规定的数值。为此应限制出风口处风速,在风路系统中加消声器,并注意防止同一空调系统不同房间之间的串声干扰问题。 表1 博物馆主要技术房间内噪声的容许评价标准

2.室内音质 演播厅、学术报告厅(兼音乐厅、非物质文化演出剧场)和数字电影院(兼小型报告厅)及文艺录音室等的室内声学,都必须有良好的声学条件。 2.1.混响时间 各功能房间混响时间的设计目标值见表2 表2 博物馆主要技术房间室内声学设计目标值 目前,室内音质设计的目标首先是控制室内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混响时间的长短仍然是决定观众的现场听闻的主要因素,也对演员演奏的难易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技术上,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辅以计算机模拟分析技术,可估算混

响时间以外的其他声学参量。这里特别关注博物馆报告厅的音质设计:博物馆学术报告厅的容积约为4355m3,座席743座;每座容积仅5.9立方米。音乐厅模式时,容积约为5067m3。基本功能主要满足中、小型会议的需要,同时可兼顾音乐演出(重要功能)活动和非物质文化演出。 参照《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的规定,观众厅的最佳混响时间的数值,大致在0.90--1.30秒的范围内。 从报告厅的主要功能考虑,选择博物馆报告厅的中频(500Hz)满场混响时间为1.1秒。有音乐反射罩(即音乐厅模式)时混响时间可达到1.30秒左右(考虑到报告厅的固有吸声量以及为防止声缺陷的出现所必须进行的少量吸声装修)。下一阶段的深化设计中,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前提下,仍然努力提高音乐厅模式的时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为中高频基本平直,低频的混响时间容许有一定的上升,见表3。 表3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秒) 2.2.防止声缺陷 以上技术房间的设计,除混响时间的设计指标外,各听声场所应无诸如长延迟反射声、声聚焦及颤动回声等严重的声缺陷。 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与舞台空间的混响感应尽可能一致。

声学超材料局部共振微结构研究进展

2017年第11期 信息通信2017 (总第 179 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 o 179) 声学超材料局部共振微结构研究进展 李帅\李向荣\李帆2,王国辉1 (1.装甲兵工程学院兵器工程系,北京100072;2.陆军北京军事代表室,北京100107) 摘要:声学超材料是一类经过特殊设计的人工复合结构。由于它结构尺寸单元远小于声波波长,具有很多自然材料所不 具备的特殊性质,日益受到关注。对于声学超材料的研究不到20年,论文简述了负有效质量与负体积模量的原理,介绍 了近年来声学超材料多种微结构的设计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微结构的带隙形成原理及应用前景,对于具有特殊功能的 超材料研究与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声学超材料;局域共振;负等效质量;负体积模量 中图分类号:〇4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11-0042-03 〇引言 超材料(Metamaterial),是一种特殊复合结构或材料,通过 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天然材 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基于逆向结构设计理论的超材 料研究最先起源于电磁波领域。1968年,前苏联理论物理学 家VeSelag〇[1]首次提出了超材料(左手材料)概念,电磁波通过 时,这种材料的磁导率(H)和介电常数(e)同时为负,宏观上表 现出反常多普勒效应,负折射等现象。 声波作为一种弹性波,和电磁波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仍然 有许多相似的特征。特别是对于声波方程的质量密度、体积 模量可以和麦克斯韦方程的介电常数、磁导率一一对应。类 比于电磁超材料,便有了声学超材料(Acoustic Metamaterials,AMM)的概念,它是由不同弹性模量和质量密度的材料构成 的周期性人工复合结构,对弹性波或声波具有带隙阻隔效应,主要应用于隔振、声隐身、波导、成像等方面。声波或弹性波 在其中传播时,不仅能够实现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负声学特性,而且还具有声学隐身、亚波长成像、逆折射/反射、单一路径传播、以及能量聚焦等功能。 1声学超材料基本理论概述 2000年,Liu18等人在《Science》上发文首次提出了声学超 材料的概念。声学超材料又叫弹性超材料(Elastic Matamaterial)或局部共振(Local Resonant)型超材料,与声子晶体(Phononic Crystals)不同的是声学超材料基于局部共振原理形成带隙分 布,而声子晶体则基于布拉格(Bragg)散射机制形成带隙。 由于声子晶体对布拉格散射机制的依赖使之不适宜低频 域下的波处理和振动隔离,这是由于低频域下波长较大,会导 致低频隔振时声子晶体的结构非常庞大,使之很难在小尺寸 得到低频带隙。而对于局域共振型超材料,禁带的位置和宽 度主要是由散射体的局域共振特性决定的,与他们的排列方 式无关。通过引进特殊设计的局部共振微结构,超材料带隙 可以在一个较低的频域下产生,这样所能控制的波长就可以 远大于超材料微结构本身,所以应用更加广泛。 2004年,L i和Chan?将有效质量概念应用到声学超材料 中,同时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有效密度与弹性模量可以同 的位置,对于温度过高的设备也是如此,虽然不能直接通过 APP对温度过高的设备进行断电处理,但也可以通过第一时 间确定位置,以高效的速度采取措施。另外,通过设置,工作 人员可以选择让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设备优先显示,这样就可 以及时对自己负责的设备进行检修与养护,实行责任化分区 管理,会更利于设备的养护。 (6) APP报警 对于重大的故障,要对网络内连接的所有用户进行警报 处理,然而对于区域内的小问题,或是设备温度稍微偏高的问 题,只需对直接的责任人以及相关部门进行警报处理,以促进 问题的解决[3]。这就要求APP设置的灵活性,本系统之下,所 有的用户都会有唯一的账号,在平台搭建初期,操作人员需要 将所有APP用户的账号依据职责和职权进行分类处理,在平 台内构件出一套虚拟的电力工作者工作网络图,依据工作网 络图对工作人员的APP显示以及警报进行分类处理' (7) 安全问题 APP具有信息交互功能,为了避免无关人员利用电网工作 人员的手机向总平台输入错误的指令,需要在用户输入指令 后,确定指令有效之前,要求APP用户输入确认身份信息的独 立密码,并且需要依据全责,明确软件内信息的提取、利用权限。 (8) 界面设计 为了便于广大基层工作者的使用,减轻人工培训的负担,本APP采用相对简洁的界面,力求让使用者一目了然,翻页式 的视觉设计之下,种种信息都清晰的以模块式的表达形式展 现在使用者面前,使用者只需要简单了解体验,就可以应用本 系统。警示功能启动时,醒目的警示信息会伴随警示音乐直 接出现在用户的屏幕上,无论此时使用者是否在使用软件,都 可以接到警示提示。 4结语 变电设备、通电设备的检测与维护往往需要较大的人力 投入,本文研究的基于安卓系统的在线热成像温度监测软件 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于变电、通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并且直接地 信息传递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极大地简化了电力系统工作 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的工作步骤。 参考文献: [1]邓晓刚,陈卫红,杨明辉.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实时监控软 件开发[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6):57-59. [2]张艳,田竞,叶逢春,等.基于红外传感器的高压开关柜温 度实时监测网络的研制[J].高压电器,2005, 41(2):91-94. [3]杨智超,黄小乔,陈飞宇,等.基于红外通信的温度实时监 控系统的设计[J].电子制作,2016(13):5-6. [4]孙宇贞,胡超,方永辉.基于MLX90621红外传感器的开 关柜温度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红外,2016, 37(12):13-18. 42

声学参数理论

1.A 计权声压级 声压有效值定义为一定时间间隔中,瞬时声压对时间的均方根值,用p e表示: 将声压有效值p e与基准量p0之比的对数乘以20 便可以得到声压pe的声压级,用L p表示: A 计权声压级(简称 A 声级)用以模拟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特性,对 1000Hz 以下的低中频段衰减,其结果与人对声音的感知相近。 2.响度 响度(Loudness)是基于人耳对声音频谱掩蔽特性的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感知程度的心理声学参数,单位为宋(sone),规定1000Hz纯音的声压级为40dB时的响度为1宋。国际标准 ISO532 规定了 A、B 两种计算稳态噪声响度的计算方法: a)Stevens方法(ISO532A): 详细内容参见标准 ISO532-A-1975 和。其数学表达式为: b)Zwicker方法(ISO532B)(本文所采用方法): Zwicker 法适用于自由声场或混响声场的计算,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Zwicker 法的响度计算模型。 Zwicker 法以1/3倍频程频谱为依据,引入了特征频带和特征响

度的概念,首先计算每个特征频带特征响度,再由此来得到总响度值。 根据 Zwicker 的响度理论,通过激励E可以计算得到特征响度,其计算公式: 式中:E TQ为绝对听阈下的激励(安静状况下),E0为基准声强下的激励,被计算声音的特征频带声压级作为激励级E。 对特征响度在0-24 Bark域上积分,即可得到总响度: 注: 掩蔽效应是指由于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另一个声音听阈提高的现象。 人类的听觉系统具有滤波特性,即频率选择性。为了描述人耳的频率选择特性和掩蔽效应,Zwicker假设人的听觉系统将声音信号分量分成24个频带,当确定了一个声音的频率时,能够产生掩蔽效应的另外一个声音的频率范围称为“特征频带”,单位是Bark。在 Zwicker 模型中,特征频带Bark 数z和频率 f(Hz)的对应关系可近似表达为: 3.尖锐度 尖锐度(Sharpness)是描述高频成分在声音频谱中所占比例的物理量,主要反映人们主观上对高频段声音刺耳程度的感受,单位为 acum。规定中心频率为1000 Hz、带宽为160 Hz的60分贝窄带噪声的尖锐度为1 acum。 尖锐度的计算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计算模型有两种,分别是Zwicker模型和Aures模型。两种计算模型都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尖锐度,但由Aures模型对响度有很大依赖,所以在已包含响度的情况下,通常采用Zwicker计算模型。 a)Zwicker尖锐度模型(本文所采用方法)

声学超材料的复数动态质量密度

Applied Physics 应用物理, 2016, 6(4), 83-90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1359702.html,/journal/app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1359702.html,/10.12677/app.2016.64012 Complex Dynamic Mass Density in Acoustic Metamaterials Guanghao Wang, Ping Bai, Jie Luo, Yun La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uzhou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Physics, Optoelectronics and Ener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Received: Apr. 6th, 2016; accepted: Apr. 21st, 2016; published: Apr. 27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ba1135970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mass density of normal acoustic materials is usually a real number. Energy dissipation is in-duced by the volume or shape change of the materials, which relates to the imaginary parts of complex moduli. Here, we show that by using acoustic metamaterials, complex dynamic mass den-sity can also be realized. In this case, energy dissipation is induced by the change of momentum of the material. We analyze the physical origin of such complex mass densit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complex dynamic mass density for acoustic metamaterials with dissipation. The obtained effective complex mass density is verified b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including both transmission studies and realization of coherent perfect absorption. Our work shows a way to realize complex mass density, whic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enhancing absorption of acoustic waves. Keywords Acoustic Metamaterial, Dynamic Mass Density, Dissipation 声学超材料的复数动态质量密度 王广浩,柏萍,罗杰,赖耘* 苏州大学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苏州 *通讯作者。

国内外声学材料的发展

国内外声学材料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声音,但是一个人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保持3~4小时就会失去理智。但过强的的噪声又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和危害。因此对噪声的控制在体现现代社会生活舒适度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 声学材料的运用使得噪声这个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对噪声的控制一般体现在吸声、隔声、和消声中。声学材料中又以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运用和发展为代表。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种类很多,吸声材料(或结构)通常按吸声的频率特性可分为:(1)按吸声的频率特性分:一般可分为低频吸声材料、中频吸声材料和高频吸声材料三类。 (2)按材料本身的构造分: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共振吸声材料和特殊吸声结构三类 常用的吸收材料一般包括多孔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收、背后留有空气时还能吸收低频如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毛毡等 板状材料:吸收低频比较有效主要有胶合板、石棉水泥板、石膏板、硬纸板等 穿孔板:一般吸收中频,与多孔材料结合使用吸收中高频,背后留太空腔还能吸收低频主要有穿孔胶合板、穿孔石棉水泥板、穿孔石膏板、穿孔金属板等 膜状材料:主要有塑料薄膜、帆布、人造革。 柔性材料:内部气泡不穿通,与多孔材料不同主要靠共振有选择地吸收中频主要包括海绵和乳胶块。 吸声材料不仅是吸收减噪比用的材料,而且也是制造隔声罩、阻性消声器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不可缺少的。多孔吸声材料的吸收效果较好,是应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最初这类材料以麻、棉等有机材料为主,现在则以玻璃棉、岩棉为主。 多孔吸声材料的基本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纤维材料 (有机纤维材料):包括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主要有毛毡和纯毛地毯,特点是吸声性能好,装修效果华丽。植物纤维材料主要有木板丝、麻绒、海草、椰子丝等。 (无机纤维材料):是目前多孔吸声材料中运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从材质上主要分为玻璃棉、矿棉、无纺织物、环保纤维材料等。其中玻璃棉由于易产生可吸入物,在施工中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环保性较差。在工程中运用较少。玻璃棉价格低吸声效果好,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吸声材料。 2. 颗粒材料 颗粒材料主要有膨胀珍珠岩吸声砖、陶土吸声砖、珍珠岩吸声装饰板等,此类材料主要优点是防火性能好,安装方便,但吸声效果一般。 3.泡沫材料 泡沫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和加气混凝土等这类材料的优点是容易进行形体加工,装饰效果较好,但是这类材料的吸声性能不稳定。 4金属材料 以金属粉末为原料生产的多孔吸声材料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吸声材料。与一般的多孔吸声材料相比金属吸声材料具有金属的强度,适合曲面的吸声处理。 吸声结构的发展也充满变化。主要的发展包括单孔共振吸声结构

声学超材料

1超材料 1.1概述 超材料(Metamaterials)指的是一种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在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超材料由自然材料制成的“积木块”(尺寸为微毫米级)构成。这些“积木块”称为人工原子(meta-atoms),当不同的人工原子组合在一起时,会形成单个人工原子所没有的材料属性和功能特征。 一般情况下,常规自然材料的物理属性取决于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及其结构,例如原子、分子、电子、价键、晶格等。这些基元与显微结构之间存在关联影响。因此,在材料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复杂的物性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也往往限定了材料性能固有极限。为此,超材料设计从根本上摒弃了自然原子设计所囿,利用人工构筑的几何结构单元,在不违背物理学基本定律的前提下,以期获得与自然材料迥然不同的超常物理性质的新材料。 简言之,超材料是一大类型人工设计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微结构功能材料,具有超越天然材料属性的超常物理性能。超材料借助人工功能基元构筑的结构设计源起于(但不限于)对自然材料微结构的模仿,从而获得为人类所希冀的负折射、热隐身、负刚度、轻质超强等天然材料所不能呈现的光、热、声、力学等奇异性能。从这个角度讲,超材料的结构设计理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解除了天然材料属性对创造设计的束缚。尽管这一理念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在电磁领域初具雏形,不过直至近十年来,方才开启研发电磁波的调控,以实现负折射、完美成像、完美隐身等新颖功能。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进步,具有更多样化、更新奇力学特性的力学超材料物理模型也相继不断展现。尤其是当超材料的个性化独特微结构设计与3D

第12章 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

第12章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 建筑声环境的形成及其特性,一方面取决于声源的情况,另一方面取决于建筑环境的情况。而建筑环境,一方面是指建筑空间,另一方面是指形成建筑空间的物质实体——按照各种构造和结构方式“结合”起来的材料以及在建筑空间中的人和物。材料和结构的声学特性是指他们对声波的作用特性。 12.1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应用场所:早前:音乐厅(一般不做吸声处理)、剧院、礼堂、录音室、播音室等。 后来:教室、车间、办公室、会议室等。 作用:1、缩短和调整混响时间 2、控制反射声 3、消除回声 4、改善音质,改变声场分布 5、用于控制噪声 12.1.1 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1)吸声系数 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为: α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吸声能力越好。 吸声系数与频率有关,工程上通常采用125、250、500、1000、2000、4000Hz 六个频率来表示某一种材料和结构的吸声频率特性。有时也把250、500、1000、2000Hz四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取为0.05的整数倍)称为“降噪系数”(NRC)。 2)吸声量 用以表征某个具体吸声构件的实际吸声效果的量是吸声量,它与构件的尺寸大小有关。A=α*S 12.1.2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 1)吸声材料的选用原则: (1)、吸声系数高; (2)、吸声频带宽; (3)、材料的耐久性好。 (4)、材料的装饰性、防火防腐、防虫 驻、质轻、防潮等。 2)分类 吸声材料按吸声机理分为: (1)靠从表面至内吸声材料部许多细小的敞开孔道使声波衰减的多孔材料,以吸收中高频声波为主,有纤维状聚集组织的各种有机或无机纤维及其制品以及多孔结构的开孔型泡沫塑料和膨胀珍珠岩制品。 (2)靠共振作用吸声的柔性材料(如闭孔型泡沫塑料,吸收中频)、膜状材料(如塑料膜或布、帆布、漆布和人造革,吸收低中频)、板状材料(如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吸收低频)和穿孔板(各种板状材料或金属板上打孔而制得,吸收中频)。以上材料复合使用,可扩大吸声范围,提高吸声系数。用装饰吸声板贴壁或吊顶,多孔材料和穿孔板或膜状材料组合装于墙面,甚至采用浮云式悬挂,都可改善室内音质,控制噪声。多孔材料除吸收空气声外,

基于AIWF-IL评价方法的汽车声学包性能优化

10.16638/https://www.360docs.net/doc/ba11359702.html,ki.1671-7988.2019.19.026 基于AIWF-IL评价方法的汽车声学包性能优化 张天宇,邓江华,孟祥龙,霍俊焱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300300) 摘要:文章通过优化汽车防火墙隔音垫声学性能,有效提升了车内声品质。首先建立了防火墙的统计能量分析(SEA)模型,通过隔音垫仿真数据与插入损失(IL)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防火墙SEA 模型的准确性。然后提出一种声学包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建立近似模型的优化方法,对隔音垫声学包性能进行优化。优化后,防火墙的AIWF-IL数值提升了20.9%,驾驶员头部腔到发动机腔的ATF平均降低1.5dB,驾驶员头部声腔的语音清晰度提升1%。 关键词:统计能量分析;声学包;插入损失;语音清晰度;近似模型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9-72-04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coustic Package for Automobile Based on AIWF-IL Index Zhang Tianyu, Deng Jianghua, Meng Xianglong, Huo Junyan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Research Center Co. Ltd, Tianjin 3003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optimizing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obile firewall innerdash pad, the sound quality of the car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this paper, the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SEA) model of firewall is established.The accuracy of the firewall SEA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data of acoustic insulation pad with the insertion loss (IL) experimental data. Then, an evaluation index of acoustic package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and the acoustic package performance is optimized by establishing an approximate model. After optimization, the IL of firewall was improved by 4dB on average, the A TF of driver head cavity to engine cavity was reduced by 1.5dB on average, and the speech articulation of driver head cavity was improved by 1%. Keywords: SEA; Acoustic Package; IL; AI index; Approximate model CLC NO.: U4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9-72-04 1 介绍 汽车防火墙在整车声学包作用中主要起到隔绝外部声源透入声的作用,其隔声性能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整车车内高频噪声水平[1-5]。防火墙的隔声性能不仅取决于所使用材料自身隔声性能外,还与其设计状态的覆盖水平、厚度分布水平等直接相关。对于防火墙传递损失(IL)分析和声学包设计,通常选择统计能量分析法(SEA)。 在防火墙插入损失IL评价中,一般采用各频带数值比较法,但此方法只能粗略判别大致水平,且此指标只可对单频带进行性能大小评价,无法整体评价对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效果。本文结合语音清晰度算法计权系数,提出AIWF-IL (Articulation Intelligibility Weight factor-IL)作为评价语音清晰度变化的指标,此方法可有效评价声学包设计对语音清晰度提升的影响。并将AIWF-IL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建立近似 作者简介:张天宇,本科,NVH研发工程师,就职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72

整车技术设计规范方案文件VTS模板.docx

完美 WORD格式 经济型电动车项目 整车技术规文件VTS报告

整车技术规文件VTS报告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 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整车性能目标分管明细 (1) 1 产品定位 (2) 1.1车型类型 (2) 1.2销售区域 (2) 1.3竞争车型 (2) 1.4用户群体 (2) 1.5使用环境 (2) 2 产品图谱 (2) 3 动力系统参数 (3) 3.1动力总成参数 (3) 3.2动力电源 (3) 3.3润滑油定义 (3) 4 要求 (3) 4.1标准法规符合性 (3) 4.2产品特性 (4) 4.2.1总布置参数 (4) 4.2.1.1整车外廓尺寸 (4) 4.2.1.2整车通过性 (4) 4.2.1.3行箱容积 (4) 4.2.2重量 (5) 4.2.2.1整备质量 (5) 4.2.2.2空载质量 (5) 4.2.2.3专业重量 (5) 4.2.2.4满载质量 (5) 4.2.2.5质心位置 (6) 4.2.3人机工程 (6) 4.2.3.1人机布置 (6) 4.2.3.2乘降方便性 (7) 4.2.3.3操作便利性 (7) 4.2.4驾驶性 (8) 4.2.5动力经济性 (8) 4.2.5.1动力性 (8) 4.2.5.2经济性 (9) 4.2.6车辆动力学 (10) 4.2.6.1操稳客观测试 (10) 4.2.6.2制动 (10) 4.2.7碰撞安全 (12) 4.2.8振动噪声 NVH (12) 4.2.8.1通过噪声 (12) 4.2.8.2定置车噪声 (13) 4.2.8.313

第三章 海洋的声学特性

第三章 海洋的声学特性 本章从声学角度讨论海洋、海洋的不均匀性和多变性,弄清声信号传播的环境,有助于海中目标探测、声信号识别、通讯和环境监测等问题的解决。 3.1 海水中的声速 声速:海洋中重要的声学参数,也是海洋中声传播的最基本物理参数。 海洋中声波为弹性纵波,声速为: s c ρβ1 = 式中,密度ρ和绝热压缩系数s β都是温度T 、盐度S 和静压力P 的函数,因此,声速也是T 、S 、P 的函数。 1、声速经验公式 海洋中的声速c (m/s )随温度T (℃)、盐度S (‰)、压力P (kg/cm 2)的增加而增加。 经验公式是许多海上测量实验的总结得到的,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较为准确的经验公式: STP P S T c c c c c ????++++=22.1449 式中,4734221007.510822.2104585.56233.4T T T T c T ---?-?+?-=? ()()2235108.735391.1-?--=-S S c S ? 4123925110503.310451.3100279.11060518.1P P P P c P ----?-?+?+?=? ()[ ][][]T P T T P T T T P PT P P T S c STP 31021012382546214310745.110286.910391.210644.6103302.110796.21009.21096.11061.210197.135----------?-?+?-+?-?+?-+?-?-?+?--=? 上式适用范围:-3℃

汽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测试培训报告

汽车声学包设计开发与测试培训报告 2017年,公司提出“转型、强基、启新程”的工作主题,指出要加快市场和产品结构调整,构建“一优多强”的产品格局。因此,团体旅游车型的市场将迎来更大力度的开发拓展。世轩车型造型美观大方,内饰豪华舒适,在市场上表现突出,是公司现阶段团体车型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该车型经过两年来的不断优化,其常规性能已逐步完善,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为更好地提升产品竞争力,工艺部从提升产品舒适性出发,立足NVH(噪声、振动、声品质)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出降低世轩代表车型整车车内噪声1.5分贝以上的量化指标。 我公司相对比宇通、金龙等主机厂在NVH开发与测试方面的发展还较缓慢,技术储备不足,为此,在技术中心领导支持下,本人于2月24—26日前往北京参加了华汽睿达(北京)技术培训中心组织的汽车声学包NVH开发与案例分析培训课程。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声学材料及工艺、声学零部件设计与开发、振动噪声测试”三部分课程展开讲解。 一、声学材料及其工艺介绍 1.1几张常用材料的基本概念 PET:polyethylene terep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涤纶,具有强度高、弹性好等优点,有异形和中空2种纤维截面 PP:polypropylene 聚丙烯纤维,简称丙纶,截面为圆形,聚合物纤维的一类,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酸碱、防潮、耐热和易于加工等优点 PU: polyurethane foam 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发泡 Shoddy:废纺毡,以cotton(棉织物)为主 Airlay:气流成网,fiber(纤维)类零件的一种主要工艺 EV A: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弹性好,韧性好,抗撕裂 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的共聚物,用于汽车隔音材料和密封件材料,耐热、耐候等耐老化性能优异 1.2声学包零部件种类 1.2.1传统意义上的声学包按按区域区域划分:发动机舱、座舱、行李仓,按功能划分:隔音、

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

室内装修已成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大大小小的装饰装璜公司像雨后春笋,遍地林立。不少装璜公司,以新风格、新材料、新工艺给室内建筑装修带来新面貌,达到了新水平。 在很多情况下,室内装修有一定的声学要求。不仅是各类剧院、体育场馆和歌舞厅以及与声学有关的录音室、演播室等专业用房本身有一定的声学技术指标,而且凡是公共场所,一般都需要传播语言或音乐,即使是家庭用房现在也需要有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所以室内装修工程必须重视声学要求。如果忽视这一点,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例如有一水上健身娱乐场所,地面基本上都是水面,上空是一大玻璃圆穹项,由于没有声学设计,致使厅内混响时间特别长,当有文娱表演时连报幕的话也听不清。再如有的走廓或门厅,做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但即使是普通的谈话声或背景音乐,也在空间内久传不衰,形成令人烦恼的干扰噪声。 造成音质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声学设计。不少装饰工程公司本身没有合格的声学设计人员;有的一开始邀请声学专家做设计,以后自以为有了“经验”,便大胆地把设计也承包了;有的是东抄西袭,以为找到了人家的奥秘,你做软包,我也搞软包,你用穿孔板,我也做穿孔板,实际上没有掌握真正的声学要求;也不排除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懂得一些声学知识,但并不精于室内声学的原理和实践,做出了并不合格的声学装修设计。 室内声学设计是一门系统学科,涉及面较广,本文只就与室内装饰有关的吸声和隔声的材料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作简单介绍,希望装饰工程人员和业主对声学材料和结构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声学设计为什么作这样那样的处理,从而使装饰工程在美观和声学要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1.吸声与隔声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概念。吸声是指声波传播到某一边界面时,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吸收(这里不考虑在媒质中传播时被媒质的吸收),这包括声波在边界材料内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或是转化为振动能沿边界构造传递转移,或是直接透射到边界另一面空间。对于入射声波来说,除了反射到原来空间的反射(散射)声能外,其余能量都被看作被边界面吸收。在一定面积上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该边界面的吸声系数。例如室内声波从开着的窗户传到室外,则开窗面积可近似地认为百分之百地“吸收”了室内传来的声波,吸声系数为1。当然,我们所要考虑的吸声材料,主要不是靠开口面积的吸声,而要靠材料本身的声学特性来吸收声波。 对于两个空间中间的界面隔层来说,当声波从一室入射到界面上时,声波激发隔层的振动,以振动向另一面空间辐射声波,此为透射声波。通过一定面积的透射声波能量与入射声波能量之比称透射系数。对于开启的窗户,透射系数可近似为1(吸声系数也为1),其隔声效果为0,即隔声量为0db。对于又重又厚的砖墙或厚钢板,单位面积质量大,声波入射时只能激发起此隔层的微小振动,使对另一空间辐射的声波能量(透射声能)很小,所以隔声量大,隔声效果好。但对于原来空间而言,绝大部分能量被反射,所以吸声系数很小。 对于单一材料(不是专门设计的复合材料)来说,吸声能力与隔声效果往往是不能兼顾的。如上述砖墙或钢板可以作为好的隔声材料,但吸声效果极差;反过来,如果拿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如玻璃棉)做隔声材料,即使声波透过该材料时声能被吸收99(这是很难达到的),只有1的声能传播到另一空间,则此材料的隔声量也只有20db,并非好的隔声材料。有人把吸声材料误称为“隔音材料”是不对的。如果有人介绍某种单一材料吸声好隔声也好,那他不是不懂就是在骗人了。 2.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是指吸声系数比较大的建筑装修材料。如果材料内部有很多互相连通的细微空隙,由空隙形成的空气通道,可模拟为由固体框架间形成许多细管或毛细管组成的管道构造。当声波传入时,因细管中靠近管壁与管中间的声波振动速度不同,由媒质间速度差引起的内摩擦,使声波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好的吸声材料多为纤维性材料,称多孔性吸声材料,

吸声、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

吸声、隔声材料和结构浅说 室内装修已成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大大小小的装饰装璜公司像雨后春笋,遍地林立。不少装璜公司,以新风格、新材料、新工艺给室内建筑装修带来新面貌,达到了新水平。 在很多情况下,室内装修有一定的声学要求。不仅是各类剧院、体育场馆和歌舞厅以及与声学有关的录音室、演播室等专业用房本身有一定的声学技术指标,而且凡是公共场所,一般都需要传播语言或音乐,即使是家庭用房现在也需要有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所以室内装修工程必须重视声学要求。如果忽视这一点,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例如有一水上健身娱乐场所,地面基本上都是水面,上空是一大玻璃圆穹项,由于没有声学设计,致使厅内混响时间特别长,当有文娱表演时连报幕的话也听不清。再如有的走廓或门厅,做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但即使是普通的谈话声或背景音乐,也在空间内久传不衰,形成令人烦恼的干扰噪声。 造成音质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声学设计。不少装饰工程公司本身没有合格的声学设计人员;有的一开始邀请声学专家做设计,以后自以为有了“ 经验” ,便大胆地把设计也承包了;有的是东抄西袭,以为找到了人家的奥秘,你做软包,我也搞软包,你用穿孔板,我也做穿孔板,实际上没有掌握真正的声学要求;也不排除有的工程技术人员懂得一些声学知识,但并不精于室内声学的原理和实践,做出了并不合格的声学装修设计。 室内声学设计是一门系统学科,涉及面较广,本文只就与室内装饰有关的吸声和隔声的材料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作简单介绍,希望装饰工程人员和业主对声学材料和结构有所了解,能够理解声学设计为什么作这样那样的处理,从而使装饰工程在美观和声学要求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1.吸声与隔声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明确吸声与隔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声学概念。吸声是指声波传播到某一边界面时,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声能被边界面吸收(这里不考虑在媒质中传播时被媒质的吸收),这包括声波在边界材料内转化为热能被消耗掉或是转化为振动能沿边界构造传递转移,或是直接透射到边界另一面空间。对于入射声波来说,除了反射到原来空间的反射(散射)声能外,其余能量都被看作被边界面吸收。在一定面积上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该边界面的吸声系数。例如室内声波从开着的窗户传到室外,则开窗面积可近似地认为百分之百地“ 吸收” 了室内传来的声波,吸声系数为1。当然,我们所要考虑的吸声材料,主要不是靠开口面积的吸声,而要靠材料本身的声学特性来吸收声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