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第一章

1 金岚.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振基,等.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00

5 李博.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杜,1993

6 伍业钢,李哈滨.当代生态学博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McIntosh,Robert P. (徐嵩龄译).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 马世俊,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报, 1984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态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

10 陈天乙.生态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1 牛文元,前言,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

12 孙承咏.环境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4 Beeby A. Applying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1993

15 Bramwell A. Ec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6 Clark JS, Carpenter SR, Barber M, et al. Ecological forecasts: An emerging imperative. Science, 2001

17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第二章

1 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勋陵,王静.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4 贾恢先,赵曼容.甘肃河西走廊盐生植被的调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4

5 王尊国,贾恢先.浅议我国西北盐地资源植物的分布与利用.甘肃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6 崔翠,王季春,何凤发.光照时间和碳源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科技研究与应用,1999

7 土壤学编写组.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8 蒋志学,邓士谨.环境生物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9 蒋霞敏.温度、光照、氮含量对微绿球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海洋科学,2002

10 沈泽昊,方精云,等.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带谱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分析.植物生态学报,2001

11 杨利民,韩梅,李建东.中国东北样带草地群落放牧干扰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植物生态学报,2001

12 李清河,杨立文,周金星.北京九龙山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对比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2

13 王庆锁,冯宗炜,罗菊春.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森林-草原交错带生物多样性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0

14 D. Tilman,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biodiversity: a search for general principles, The Robert H. MacArthur Award Lecture. Ecology, 1999

15 Ash C, Priest F G, Collins M D. Moleclari dentification of RRN A group bacilli (Ash, Farrow. Wall bank sand Collins) using PCR probetest. Antonie Leeuwenhoek, 1993

16 A. Emmett, Biocomplexity: a new science for survival, The Scientist, 2000

17 Duffy L C, Leavens A, Griffiths E, etal. Perspectives on bifi-dobacteria as biotherapy euticagent sing as trointestin alhealth. Dig Dis Sci, 1999

18 Dieter Strack, etal. NeaSetanin. Anewnrural plant consistuent. Phytochemistory. 1987

19 Matthew J. Paul and Christine H. Foyer ,Sink reg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Vol. 52, No. 360, pp. 1383-1400, July 1, 2001

第三章

1 翁稣颖,等.环境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85

2 李绍文.生态生物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阎传海.植物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

4 林鹏.植物群落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6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科学出版社,1980

7 孙洪志.生物种群动态模型.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

8 皮洛E C.数学生态学〔第二版].卢泰愚译.科学出版社,1988

9 马克平,叶万辉,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生态学报,1997

10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

11 尚宇鸣,丁自鲜,童海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人民黄河,2001

12 余莉萍,等.环境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

13 杨再学,郑元利,胡支先,等.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划分标准比较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2

14 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水利学报,2003

15 MacArthur, R.H.&E.O. Wilson.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16 Li Junqing. Growth and dynamics of a Phellodendron amurense forest in the northeast China.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994

17 Callaway, R.M. Positive interactions in plant communities and the individualistic- continuum concept. Oecologia, 1997

18 Wilson, E.O. The current stat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E. Wilson Biodivers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ress,1988

19 R. C. DEWAR,The Ball–Berry–Leuning and Tardieu–Davies stomatal models: synthesis and extension within a spatially aggregated picture of guard cell function,2002

20 keith A. Mott and Thomas N. Buckley,Patchy stomatal conductance: emergent collective behaviour of stomata,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0

第四章

1 蔡晓明,等.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2 宋永昌.植被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沈善敏.我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提高生产力途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6

4 牛文元.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生态学报,1984

5 蒋有绪.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分析参考.生态学杂志,1987

6 张水元,刘衢霞,黄耀桐.武汉东湖营养物质氮、磷的主要来源.海洋与湖沼,1984

7 陈少莲,刘肖芳,华俐.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水生生物学报,1991

8 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

9 王骥,沈国华.武汉东湖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若干生态因素的关系.水生生物学集刊,1981

10 沈国明,诸大建.生态型城市与上海生态城市建设——2001年上海环境建设蓝皮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1 斯波尔和巴恩斯著.赵克绳,周祉译.森林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12 沈亨理.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1995

13 郑师章,吴千红,等.普遍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14 陈灵芝.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97

15 白永飞,李凌浩,等.锡林河流域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沿水热梯度变化的样带研究.植物生态学报,2000

16 植被生态学编辑委员会.植被生态学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

17 蒋有绪,曹再新,等.中国林业发展环境目标战略研究.林业出版社,1992

18 Xiao-bing Dai, Chen Ling-zhi.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estroyed forest vegetaion in Yunmeng Mountain, Beijing, Vegetatio, 1990

19 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Nature, 1997

20 Mackenzie A., A.S. Ball and S.R. Virdee Instant Notes in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1998

21 May R. Theoretical Ecolog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xford, 1981

22 Rapport D J, Regier H A, Hutchinson T C. Ecosystem behavior under stress. Am. Nat, 1985

23 Smith N. Colonization lessons from a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1981

24 Woodwell G W.Effects of poll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physiology of ecosystems.Science, 1970

第五章

1 贺庆棠.气象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 魏德保.森林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3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4 达元.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5 张浩.上海与伦敦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及管理对策比较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

6 孙刚,等.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保护策略.应用生态学报,1999

7 薛达元.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8 盛连喜.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9 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气象出版社,2002

10 李金昌,等.生态价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11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资源科学,2001

12 王卫红,赵劲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

13 辛琨,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间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

14 吾钢,肖寒,赵景柱,等.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国科学,2001

15 蒋志刚.野生动物的价值与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学报,2001

16 宗跃光,徐宏彦,汤艳冰,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构分析.城市生态系统,1999

17 周亚萍,安树青.生态质量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科学,2001

18 桓曼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综述.生态经济,2001

19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应用生态学

报,1999

20 孙刚,盛东喜,周道玮.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保护策略.应用生态学报,1999

21 Andrew F. Seidl, Andre stiffens Moraes. Global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pplication to the Pantanal da Nhecolandia, Brazil.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 22 Bjorklund J, Limbrug K and Rydberg T. Impact of production intensity on the abi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o generate ecosystem services: an example from Sweden.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3 Bolund P,Hunhammar S. Ecosysytem services in urban areas.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4 Costanza R, Arge R, Groot R etc,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

25 Daily G.C, What are ecosystem services? In: Daily G.C. Nature’s 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26 Costanza R,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

第六章

1 汪海.恢复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1

2 丁运华.关于生态恢复几个问题的讨论.中国沙漠,2000

3 杨京平,卢剑波.生态恢复工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 陈灵芝,等.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 钦佩,等.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董哲仁.保护与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中国水利,2003

7 晏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华夏出版社,1998

8 杨朝飞.中国生态危机的挑战与思考.中国环境管理,1998

9 慈龙骏.我国荒漠化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第四纪研究,1998

10 余作岳,彭少麟.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

11 宋永昌.生态恢复是生态科学的最终试验.中国生态学会通讯,1997

12 周国逸.关于恢复生态学.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

13 章家恩,徐琪.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水土保持通报,1997

14 孙刚,等.胁迫生态学理论框架(上):受胁生态系统的症状.环境保护,1999

15 孙刚,等.胁迫生态学理论框架(下):受胁生态系统的阶段性适应反应.环境保护,1999

16 黄培佑.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构思.中国西部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7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与植被重建.生态科学,1996

18 马世骏.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第1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19 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第1集、第2集).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95

20 中国科协学会部编.中国土地退化防治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1 Milena Holmgren and Marten Scheffer. EL Ni as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the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Arid Ecosystems. Ecosystems, 2001

22 Murray Darling Basin Commission Murray-Darling Basin Initiative, Canberra, Australia,2000

23 Young W.J. River as ecological system: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Murray- Darling Basin Commission, Canberra , Australia, 2001

24 Jordan W R,Gilpin JD,Aber JD,etal Restoration ecology: A synthetic approach to ecological resea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5 Hobbs R J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restoration ecology Restoration ecology,1996

26 Higgs E S. What is goo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1997 第七章

1 何池全,崔保山,赵志春.吉林省典型湿地生态评价.应用生态学报,2001

2 何增耀.环境监测.农业出版社,1990

3 王华东,薛纪瑜,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 王华东.环境质量评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 徐镜波.环境毒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金岚,等.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7 黄玉瑶.内陆水域污染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1

8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9 陆书玉,等.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 朱德海,严泰来,杨永侠.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11 沈蕴芬,等.河流的污染监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2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黄河出版社,2003

13 Vannote, R.L. etal, The river continuum concept, Can. J. Fish. Aqua. Sci., 1980

14 Hart, D.D. and N.L. Poff, eds. Dam removal and river restoration: special section. BioScience, 2002

15 ASCE River Restoration Subcommittee on Urban Stream Restoration,Urban stream

Restoration,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 2003

16 Brookes,A., Shields JR,F.D., River Channel Restoration, John Wiley & Sons, UK, 2001

17 Costanza R, d’Arge R, Rudolf de Groot,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 1997

第八章

1 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1

2 王治国,等.林业生态工程学——林草植被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 陈灵芝,等.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窦贻俭,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蒋高明.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从何处入手.中国青年报,2001

6 倪学明,陈路,周远捷,等.东湖水生植被恢复与调控技术研究.见: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包维楷,陈庆恒.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山地学报,1999

8 沈德中.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生态学杂志,1998

9 赵晓英,孙成权.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地球科学进展,1998

10 章家恩,徐琪.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几大热点问题透视.地理科学进展,1997

11 董哲仁.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中国水利,2003

12 董哲仁,刘荷,曾向辉.生态—生物方法水体修复技术.中国水利,2002

13 董哲仁.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多样性.中国水利,2003

14 马世骏.生态工程.北京农业科学,1984

15 吴俊,王培.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科技导报,2002

16 万方浩,郭建英,王德辉.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与管理对策.生物多样性,2002

17 张甲耀,等.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6

18 濮培民.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湖泊科学.2001

19 Callaway, R.M. & Ascheboug, E. T. Invasive Plants versus their new and old neighbors: A mechanism for exotic invasion. Science, 2000

20 Carroll, S.P. & Dingle, H. The Biology of post-invasion even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1996

21 Carwley, M.J. The population biology of invaders. Phil. Trans. R. Soc. Lond. B,1986

22 Christian, C.E.. Consequences of a biological invasion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mutualism for plant communities. Nature, 2001

23 Cohen, A.N. & Carlton, J. Accelerating invasion rate in a highly invaded estuary. Science, 1998

24 Le Floc’h, E. Aronson, J. Dhillion, S. Guillerm, J. Grossmann, A. Cunge, E.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trajectories first results from a new LTER in southern France. Acta Oecologica, 1998

第九章

1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肖笃宁,张启德,赵奔,等译.景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出版,1990

3 J.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1

5 王兆骞.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 王小钢.无公害农业发展的环境管理制度.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

7 国家环保局.GB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8 吴忠标,陈劲.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9 曲格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环境管理(中).环境保护,1999

10 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

11 窦贻俭,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 何希吾,姚建华,等.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3 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4 贺缠生,傅伯杰.美国水资源政策演变及启示.载:21世纪长江大型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与环境保护(黄真理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5 董汉飞,骆世明,等.鉴江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16 Christensen NL, Bartuska AM , Brown J H , et al .. The report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ommittee on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 Ecol

A ppl, 1996

17 Friedmann,J. Planning in the domai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18 Hague,C. The development of planning thought:A Critical perspective Hutchinson,1984

19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Random House, 1961

20 Paul Davidoff,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ing, 1965

21 Nan Ellin, Postmodern Urbanism, Princeton Architecture Press,1996

第十章

1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延军平,等.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科学出版社,1999

3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周鸿.绿色文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叶平.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

6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7 赵景柱,欧阳志云,吾刚.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8 (美)唐奈勒·H·梅多斯著,赵旭等译.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 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00

10 (美)加勒特·哈丁著,张真等译.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1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12 吴钦孝,杨文治.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13 徐新华,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4 封志明,等.现实与未来:中国的人口与粮食问题.科技导报刊,1991

15 侯文若.全球人口趋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16 尚玉昌.人类生态学:陆地和水资源利用.生态学杂志,1984

17 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8周秀慧.可持续发展:人类认识自然的新型自然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

19 Colwell R.. Global climate and infectious disease: The cholera paradigm. Science, 1996

20 Steinitz, C..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pplicable to the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other design professionals). Landscape Journal,1990

21 Tayler, M. E and W. T. Perks. A Normative Model for Urban Ecology Practice: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Propositions for Ecological Planning ami Design, In j. Breuste, H. Feldmann and Uhlmann Eds. Urban Ecology, 1998

22 Holmes Rolston. Environmental Ethics. Duties to and Value in the Natural World.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政法学院 10级行政管理一班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数学者都认同它是指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郇庆治在《环境政治国际比较》中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后工业主义社会的,在新的价值理念——即传统经济理性服从于社会与生态理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多元原则、共享原则与合作原则的文明2。宋林飞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主张认识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更要建设生态3。在这方面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实质性争议不多。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10 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 2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3宋林飞.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 12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1 [1]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2]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3]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4]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5]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6]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 南科技大学 2013 [7]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 业大学 2012 [8]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 京工业大学 2012 [9]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 大学 2012 [10]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 工业大学 2013 [11]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12] 宋锡祥. 欧盟REACH规则对我国化学产品出口企业 的影响与法律对策[J]. 政治与法律. 2009(05) [13] 乔生. 国外绿色贸易措施动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10) [14] 黄桂琴,李慧英. 反思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对 “绿色壁垒”[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04) [15] 陈学敏. 绿色壁垒的重新定位[J]. 世界环境. 2004(01)

生态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下面是整理的生态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王琳;升麻族(Cimicifugeae)三属植物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贺海霞;濒危植物独叶草(毛茛科)的传粉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封建新;乌鲁木齐河源区11种高山优势植物的传粉生物学[D].兰州大学.2011 [4].刘献凯;五种忍冬属植物繁殖和传粉生物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赵学强;两种高山植物的繁殖及其行为生态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1 [6].刘洋;金川湿地两种植物传粉生物学及繁殖系统畸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7].方强;云南香格里拉高山草甸传粉网络的结构和动态及生态学意义[D].武汉大 学.2011 [8].欧云锋;姜科热带分布与高山分布类群传粉生物学的比较[D].华南师范大学.2010 [9].戴攀峰;雪莲繁殖生态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 [10].田建平;六种凤仙花属植物的系统学及匍匐凤仙花传粉生物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11].王利英;几种浙江省乡土冬青属植物繁殖技术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D].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2008 [12].田维莉;高山生态系统苔藓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四川师范大 学.2011 [13].王利英;几种浙江省乡土冬青属植物繁殖技术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D].浙江林学院.2008 [14].田润炜;两种药用甘草花内雄蕊分化对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影响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生物与环境论文三篇8000字

生物与环境论文三篇8000字 生物与环境论文篇一: 摘要:森林砍伐后,动物丧失了生存环境,鸟类减少,天敌的制约作用减弱,危害农作物的昆虫数量就相互增加;为防治害虫,农民不得不施用农药,农药的频繁使用即对环境造成污染,又降低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损害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他们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环境与生态相互牵制[1] 关键词:环境与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生态问题 一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总和。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在环境科学中,人类是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二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前者如温度、可利用水、风,而后者包括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2] 三环境生态学 随着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在不同时代,对环境生态学有不同的认识的定义。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污染物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各个生态系统中的扩散、分配和富集过程等消长规律,以便对环境质量做出科学评价”,环境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与解决环境问题以及维护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科学。[1]四环境问题中的生态问题 1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所以说生物的种类越多,生物的群体结构就越为复杂,从而生态环境就越为稳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保护二者是互相联系与互相影响的。 [2] 2酸雨 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实体,有明显的结构和链接(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任何一部分受到影响,其他部分必然受到牵连。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表现在系统内的各个环节。近年来,有很多关于酸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报道,其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又使土壤酸化,并危害植物根系和茎叶,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微生物和动物群落。[3] 3森林锐减 森林锐减是指人类的过度采伐森林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森林大量减少的现象。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约是130亿公顷,据推测8000年前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以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也就是说,有将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但是今天,只有28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稀疏林,森林面积仅占地球面积的1/5。世界上每年都有1130-2000公顷的森林遭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生态文明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生态文明这一范畴进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对于这一范畴的内涵、价值、特征、与科学技术及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的思想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生态、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 引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境遇,人类享受到丰饶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致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割裂、疏远和冲突,生态危机的警钟频频敲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一个严峻的时代。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继而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最后展望了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方向。通过对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人们意识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并非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这种反思的结果导致了生态文明的产生。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环境恶化这个棘手的难题。目前,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

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恶化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冲击。90年代,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实践,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本世纪初,人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构建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内容的探讨表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共识已经确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的发展状况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问题,研究者看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意味着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文明程度。有人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 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 与地球表层的共存, 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 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 从而使

环境生态学导论论文

题目:绿色通信工程,致力环保公益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学号:*********** 2011/11/25

绿色通信工程,致力环保公益 摘要:通信工程正在快速发展,人们正在逐步把这种技术应用到环保当中去,建立全方位的通信网,全面掌控各地的环境情况。同时,通信运营商也正在积极行动,节能降耗,为环保做贡献,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明天关键词:通信工程,节能,降耗,绿色,高效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沿、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信息技术、通信与通信技术、通信与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当代,现代通信如电视、广播、电子邮件、卫星通信等,与大众传

媒一起,共同使一个国家的文化向全国统一性的方向发展。在国与国之间,一方面由于通信手段的发展,既增加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竞争,也增加了交流与合作。在人与人之间,由于通信手段的发展,人和人交流更加密切,更加方便,这也使得通信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并且还有很大的市场。同时,通信不仅在预报气象变化、传递气象信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战胜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信工程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防范体系的建设、环境污染及环境风险监控、以及环境质量信息的发布,实现全省环保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形成应用系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的环保信息化框架,进一步提高环保系统行政管理水平、公众服务效率及公众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共同促进云南省环保信息化建设发展。 区域性环境信息网络正在形成,其中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通信网络和信息化服务能使环境保护的成本更加低廉,更加快捷,还能使对资源依赖的产业能更好地优化升级。 在2009-2015年间,国家将投入近6亿元资金用于环境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是将环境信息网络覆盖全国,完善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

生态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生态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引言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界的各个方面,其研究内容广泛且深入。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学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方向。 二、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从生态学的初级阶段逐渐发展为系统生态学,再到如今的现代生态学,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理论的创新和研究方法的进步。本小节通过概述生态学发展的历程,回顾生态学的演进过程。 三、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理论 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理论、物种多样性理论、生态位理论等。这些理论为解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框架,并在实际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节将对这些核心理论进行阐述,并探讨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1.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节将综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 2. 生物入侵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并在新环境中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本节将综述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和调控策略,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3. 生态系统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节将综述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进展,并探讨生态系统恢复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 五、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生态学研究依赖于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包括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遥感技术、分子生态学等。本节将综述这些方法和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生态学领域文献的综述,本文对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核心理论、研究热点以及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和气候变化等方面仍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利用新技术手段,持续推动生态学研究的进展,为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环境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环境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期刊:环境生态学|2021年第001期。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诸多国家都走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环境污染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加速发展。近年来物种急剧丧失,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作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全球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研读已发表的文献,归纳了近年来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及人造光等环境污染对动物遗传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未来动物遗传多样性丧失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2。[期刊论文]期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年第001期。 摘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一类随机性、突发性和紧急性的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给生态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此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和防治就显得异常重要。其中,应急监测是降低此类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率和进行及时防治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详细论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升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水平。 3。[期刊论文]期刊:材料工程|2021年第004期。 摘要:石墨相氮化碳(g-C3 N4)作为一种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材料,具有稳定性高、廉价、结构与性能可调控性高等优点。随着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光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g-C3 N4光催化剂逐渐成为环境与能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单一的g-C3 N4存在光激发

电子-空穴复合过快、可见光的利用率低等缺陷导致其光催化效率较低。在众多的改性方法中,异质耦合被认为是提高g-C3 N4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将不同的无机半导体、贵金属、碳材料等与g-C3 N4进行异质耦合,提高了光电子在光催化体系中的转移效率,拓宽了g-C3 N4基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并且增强了g-C3 N4催化剂稳定性与结构的可调控。本文总结了异质耦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综述了以g-C3 N4为基础的异质耦合光催化体系的构建,探讨了g-C3 N4基异质结在处理环境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如何设计性能优异的g-C3 N4基光催化剂及在光催化降解染料、有机污染物以及有毒重金属等研究方向的发展提出展望。

生态学专题文献综述

景观生态规划文献综述 一前言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思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而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然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环境恶化的结果是导致景观结构的改变、生态功能的失调,而设计合理的景观结构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景观生态规划是建立合理景观结构的基础,它在自然保护区设计、土地持续利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景现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0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 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原理 2.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利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问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汁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喈相处m。那么,景观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宅间的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现设计学(1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汁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没计,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一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不同学科和领域对生态规划有着不同理解.公认的生态规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广义的生态规划.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景观建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园林规划等),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学原理的规划。生态规划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地理学家G.P.马什(G.P.Marsh,1864)、地质学家J.W.鲍威尔(J.W.Powell,1879)、英国生物学家派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1915)为代表的土地生态恢复、生态评价、生态勘测、综合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文献综述

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文献综述 作者:代超夏承伯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04期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得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处于一种危机之中。巴里·康芒纳对美国环境危机的根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康芒纳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并对传统的工业技术进行反思与批判。他认为人类应该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康芒纳的生态环境思想蕴含了生态伦理思想,为人来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自然 一、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综述 (一)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概述 巴里·康芒纳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教育家,被《时代周刊》称为一个拥有千百万人的课堂的教授,是美国60-70年代在维护人类环境问题上最有见识、最有说服力的代言人。他出版有《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它从环境危机谈起,再从整个生态圈角度去阐述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生态与技术的嬗变。在书的最后康芒纳表示“世界被带到生态灾难的边缘,并不是由于什么可以以某种聪明的规划来纠正的管理上的错误造成的,而是由于构成这场历史进军的强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方阵。任何提出要治理环境危机的人,都因此承担着变革这个历史进程的责任”。由此可见,康芒纳对环境问题认知还是十分深刻的。 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产生的背景就是源自于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日益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从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对自然不再是畏惧心理,取而代之的是过度索取的心理,这样一种野蛮式的索取与扩张,使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随着新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的推进,科技领域内硕果颇丰,科技已经越来越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沉浸在技术变化的喜悦之中。这样的喜悦的代价就是人类生存空间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危机在步步紧逼。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巴里·康芒纳提出了自己对于生态环境的思想。 巴里·康芒纳生态环境思想的核心就是从生态角度来对当前生态危机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技术革命的关系,对传统技术革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反思与批判,倡导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蕴含一定的生态伦理观,充满批判意识。

环保参考文献及出处

环保参考文献及出处 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环境与发展问题看得如此重要。绿色GDP 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环保参考文献及出处”,供大家参阅。 环保参考文献一 [1] 李猛.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修正[J]. 经济评论. 2009(05) [2] 张克中,王娟,崔小勇.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10) [3] 郑周胜,黄慧婷. 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的空间面板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10) [4] 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 2007(07) [5] 宣伟.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6] 崔亚飞,刘小川. 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1998-2006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 财经研究. 2010(04) [7] 李猛. 中国环境破坏事件频发的成因与对策--基于区域间环

境竞争的视角[J]. 财贸经济. 2009(09) [8] 周权雄. 政府干预、共同代理与企业污染减排激励--基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4) [9]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9) [10] T ao Zhang,Heng-fu Zou.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1998 (2) [11] James R. Markusen,Edward R. Morey,Nancy Olewiler. Competition 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when plant locations are endogenou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1995 (1) [12] 陈冬妮. 宪政视野中的我国财政分权[D]. 中国政法大学2008 [13] 陈硕,高琳. 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 管理世界. 2012(06) [14] 王海洋. 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研究[D]. 辽宁大学2012 [15] 刘小勇.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D]. 山西财经大学2006 [16] 李晨华. 我国财政分权法律制度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生态学概论结课论文-地大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XX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XXXXX班 摘要恢复生态学是当前科学界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前沿学科,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 的收集,从而得出生态保护与环境发展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可 统一性,用过生态学的观点讨论并得出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可持续 引言当今, 全球范围内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散失, 如水土流失、森林消减、土地荒漠化、水体和空气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短缺等, 使人类陷于了自身导演的生态困境之中, 并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因此,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正文一、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第一, 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科学。生态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门描述性科学, 只有个体生态学对有机体与非生物因子的关系容易进行室内和野外的定量实验, 而群体生态学大部分是描述性的,难以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但近30年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使生态学者能够开辟新的领域,对群体生态学也可进行科学实验。诸如受控生态系统、微宇宙、人工模拟实验室等; 利用电子仪器和生物遥控技术, 在不破坏动物种群的情况下, 对它们取样和测量,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追踪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转移途径, 并判断其时间和范围等。这说明生态学已从过去主要为描述性时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实验时期[ 2] ( P27- 33) 。 第二, 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从个体水平转移到种群和群落,进而发展到以生态系统研究为中心。早期的生态学在受到达尔文生存竞争学说的刺激下,主要发展的是自然历史或博物学, 诸如动物的繁殖、食性、迁移、生活史等。到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动物生态学,则把种群的数量变动问题作为中心。近几十年来,在迫切要求解决环境、自然保护、资源管理、害虫控制等实践问题的影响下, 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迅速发展;在整体观和系统观等思想的指导下,宏观的生物系统结构、功能和调控,甚至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研究已成为最时髦的领域[ 3] ( P1- 17) 。 第三,生态学原理与人类各个实践领域的结合更加密切。如果说, 以往的生态学研究主要局限在生物学工作者领域之中, 则今日生态学思想已广为各个实践领域所接受。许多学者认为, 生态学原理是指导解决世界环境问题的理论基础。近代生态学进一步与社会经济学密切结合, 经济生态学或生态经济学应运而生[ 4] ( P1-8) 。水利工程、露天开矿、工业设施等大型经济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宏观的经济价值, 均提出要以生态学观点去进行评价和分析。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也纷纷要求生态学工作者参加研究、设计和评价。 第四, 数学模型在生态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发源于电工学的数学理论,它与工程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第一章 1 金岚.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振基,等.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00 5 李博.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杜,1993 6 伍业钢,李哈滨.当代生态学博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McIntosh,Robert P. (徐嵩龄译).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 马世俊,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报, 1984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态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 10 陈天乙.生态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1 牛文元,前言,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 12 孙承咏.环境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4 Beeby A. Applying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1993 15 Bramwell A. Ec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6 Clark JS, Carpenter SR, Barber M, et al. Ecological forecasts: An emerging imperative. Science, 2001 17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第二章 1 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勋陵,王静.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4 贾恢先,赵曼容.甘肃河西走廊盐生植被的调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4 5 王尊国,贾恢先.浅议我国西北盐地资源植物的分布与利用.甘肃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6篇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6篇 第一篇: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改变传统的建设发展模式,秉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在发展城镇化建设时,不仅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保证能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构建文明生态环境。 一、我国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 1.空气污染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其中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空气污染。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天空气体中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越来越多,导致全国多个地区出现阴霾、雾霾的现象,并且雾霾天数也不断的在增长,各地区的PM2.5指数也越来越高。城镇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群众生活排放出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了各种光化污染。 2.噪音污染 由于城镇道路容易出现拥堵的现象,高峰期间的交通比较繁忙,极其容易产生交通噪音;还有各类城镇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和机器高速运转而产生的工业噪音;在城镇中还有各种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建筑噪音;还有城镇中的各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地点,例如

娱乐场所、商业交易等地点,都会产生较大的生活噪音。据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城镇居民都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不但对人们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会使人们出现失眠、心律不齐、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缺乏绿地 在城市高度人工化系统当中,生态价值最高的就是园林绿地。目前我国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功能也逐渐增多,人们也充分认识到了园林绿地生态效应的重要性。它不但是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还是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部分。在我国的城镇当中有一定的绿地,不仅能够美化市容市貌和城市景观,还能有效的减轻城市环境污染,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绿色植物不但可以平衡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过滤有毒有害的气体,吸引粉尘,还可以使气候得到有效的改善,最大程度的美化城市环境。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比较注重经济行为,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地方政府也只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满足,城镇中的绿地面积少之又少。 二、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1.资金不足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地方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阻碍了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而地方政府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体,当地财政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由于财政分权制度,城镇来的资金很难投入到小城镇当中。相比城市

环境生态学课程论文(绿塘河湿地公园)

环境生态学课程论文(绿塘河湿地公园) 绿塘河与城市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绿塘河湿地公园在建造前存在主要的环境问题 绿塘河湿地公园建成之前,由于近来城市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化工污水和大量生活垃圾堆积于此,严重破坏啦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破坏啦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由于大量的污水排入,使得绿塘河的水生生物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生物链遭到啦破坏,生态环境平衡失调。所以,必须建设一个有利于处理污水,净化环境的生态园。 二、绿塘河湿地公园项目背景 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位于霞山区与经济开发区的接壤处,西面起于人民大道,东面止于海滨大道,北侧紧靠乐华路城市高尚居住社区,南依城中村世界。城市自然河流绿塘河蜿蜒穿过公园全境,向东流入湛江麻斜海湾,公园依河自然形态,呈东西走向带状分布,全长3.3km,总面积约511.5亩。绿塘河湿地公园分三期建设,历时三年,2007年投入使用,成为湛江市城市东西向的重要生态廊道之一。 三、绿塘河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 绿塘河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湿地保护政策。城市湿地公园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种植湿地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城市湿地+城市公园”;更不应利用宝贵的天然湿地资源,开辟成人工气息浓厚的水上乐园。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基于湿地的“传统”特性,即地表水的净化和调节之上。同时,也要使湿地环境能够兼具野生的和园林的自然特征。它应以保护或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前提,以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为目标,以其充满野趣的领土景观为特色,吸引公众的到来,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达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宣传作用。 绿塘河湿地公园规划的总目标在于减少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提高湿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生产力,通过恢复湿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并使周围用地的土壤状况得到改善,为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使城市湿地更加富有生命力。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现状:文献综述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现状:文献综述 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因此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以往研究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 标签: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自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次在政府报告中强调大众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创业俨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能源”。在“双创”氛围推动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其创新创业的现状与环境研究备受瞩目,本文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对近年来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文献作一总结研究,着重阐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与现状。 1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回顾 “商业生态系统”首次进入研究视野,是在1993年Moore将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入企业活动中。根据Moore的理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在此之后不断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分别进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裔经济学家RonDvir提出“创新生态学”理念。2003年“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正式的被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委员会将硅谷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这一新理论,奠定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自此国内外大量学者对其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不懈的探索,如黄鲁成(2003)、Adner (2006)、張运生(2008,2009)、贺团涛(2008)、张利飞(2009)、Borgh M(2012)、曾国屏(2013)等。 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方面,Iansiti 和Levien(2004)认为可以从生态位的角度来阐述创新生态系统,在系统中,不同的企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他们彼此关联、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循环。Adner(2006)指出企业与个体或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生态系统循环的关键,每个行为主体在运营中要实现自我价值的输出都需要考虑面向对象的行为因果,这是创新生态系统循环中各主体间协同机制的重要体现。Kim H等(2010)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无数单个企业有机结合构成的具有共生共荣特性的经济共同体,Zahra S A 等(2011)则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长期互信关系而形成的一个网络共同体,具有松散性和关联性的特质。 创业生态系统衍生于商业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支。自Spilling (1996)首次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以来,诸多学者相继对其概念内涵进行界定。Prahalad(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系统。美籍教授Dunn (2005)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大致构架。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Cohen(2006)和Isenberg(2010)等的研究为代表,将创业生态系统视作创业企业的外部环境。第二类,以林嵩(2011)、V ogel(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