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培养

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培养
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培养

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培养

小学一年级

生理特点: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

生理特点: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

生理特点: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

生理特点: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

生理特点: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沟通: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需要在这一年考取,奥数和英语更是重中之重,开始关注小升初动向。

总述:小学一至五年级,这些年级的特点是学校的学习任务不重,课内内容相对简单。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各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习一些课外的课程(比如三一口语,奥数等),为小升初做准备。这些学生每当经过长假,都会在学习上松懈,造成学习状态不好,兴趣不浓,作业不积极主动,一旦临近考试,家长就会就孩子的学习状态比较担心,一般都会给孩子找老师,并且加大上课频率;

小学六年级

生理特点:学生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不坚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使他们学好的同时,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

年级特点:六年级的学生和家长都开始在为明年的小升初的择校考试做准备,小升初的考试一般都安排在三至五月份,所以时间非常紧迫,各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都不一样,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面要广,这个时期可以让六年级的学生扩科,同时增加上课频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中一年级

生理特点: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新鲜感和紧张感的统一,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感到新鲜。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加强养成教育,注意心理辅导自我意识的教育,情绪辅导,青春期教育。开展学法指导,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及时间分配等。还要注意不要放任不管不问,不要严管不解决问题。

年级特点:从六年级刚刚升入初中一年级,很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有些孩子会出现上课跟不上老师进度,明显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有些力不从心。总述:从小学进入到中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飞跃,学生面临着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对于“新”的适应速度将会对初一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新年级的初一新生,对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态比较放松。科目增多了,知识难度也比小学有了较大提高,已经不能再用小学或者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一定要及时调整,学习时间分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初一重要的事情:

1. 适应——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教学的方法、生活的节奏都需要适应,适应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初一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成绩,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

件事情就是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 养成——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不仅要打好知识的基础,更要大号学习习惯的基础,重视“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尽快养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成功的养成教育史学生咋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重要保证!

3. 基础——课程的难度是渐进的,所以通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都会觉得比较简单,初一不要追求“难度”和“进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剖析和应用,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4. 月考——初一第一次月考是对学生在学校相对成绩的一个摸底,根据第一次月考的情况,家长和学生要尽快制定一个课外辅导的计划,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让学生的成绩提高更有效。

初中二年级

生理特点:初二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避免初二现象。与初一相比,初二学生增加了生物课,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有着羞涩的好奇。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增强:初三学生对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喜欢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他们比初一、初二的学生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初三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科特点:增加了物理学科,并且其他学科的难度也在加大,这个时期绝对不能出现知识的漏洞,因为初三系统复习的时间很有限,并且复习压力很大,所以在初二年级强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说服家长辅导和增加上课频次。

初二关键词——“分化”

初二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中学紧张、陌生的感觉逐渐淡化;同时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加上初二时青春期萌芽的时期,学生的性格逐渐显示出逆反的特点;这个阶段如果教育得当,学习成绩是一个很难得的巩固和上升期,为中考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不注意,学习成绩就会大幅度地退步,同时造成学生厌学、沾染坏习气、自暴自弃等严重后果。

初二最重要的事情

1. 学好物理——初二新增物理学科,给每个同学一个重新排名的机会,一开始就让自己的科走物理在前列,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对总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学好!

2. 树立提前中考的概念——很多学生都是到初三下学期才开始着急、开始备考,考试结束总觉得有很多遗憾,认为如果复习时间能更充裕一些的话,中考成绩一定能够再提高一些。所以初二要树立提前中考的概念,把初三的内容提前学习,减轻初三的压力,轻松、自信地迎接中考!

3. 查缺补漏——初一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学生的部分科目或部分知识点存在漏洞,利用初二这个缓冲期尽快把漏洞补上,否则可能会过早地偏科,甚至对其他学科也产生消极影响

4. 重视沟通——初二的学生进入到了青春期,比较逆反,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对一味地说教非常抵制,所以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轨道上发展。

总述:不仅初二,连同高二也是一样,都处于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一般重点校都会把初三或高三的知识加到初二和高二下学期进行。初二和高二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都很大,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面讲到高二不再总述)。

初中三年级

生理特点:心理趋于定型,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初三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开始趋向定型。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学习兴趣基本稳定,学习成绩亦开始相对稳定。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升学紧迫感,并重视“补差”工作,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高中。

学科特点:增加了化学学科,初中数学最难的知识点也是在初三阶段的,这个学期,学生的个体成绩产生明显的差异,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有冲刺重点高中的孩子,也有为了上普通高中而努力的学生,整体的紧张气氛已经形成,这期间要不断给家长和学生增加危机感,强调中考对孩子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从中考的分数结构和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具体分析),这次的期中考试意义重大。

初三关键词“中考”

初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中考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不能对单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初三既有新课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初三在老师的领导下,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各年龄段的性格特点

第九部分学生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引导说辞) 1. 小学1-5年级(分别介绍各年级特点) 1-1 年龄小,玩心重,没有学习压力和紧迫感 1-2 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保姆式教育。 1-3 学生依赖性强,不愿意自己学习。 我们学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小学是最关键的,因为在小学时培养好了学习习惯,到中学就不用太吃力了。现在小升初的择校也很多,但学校首先看的还是学习成绩,比如从四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记录档案,并且开始评三好学生,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上中学打基础。引导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培养好习惯。 1-4 1-3 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刚刚入学不久,接触的事物都是新鲜的,交给他什么他就会学者做,所以把学习习惯建立好,以后孩子就可以自主学习了,不用家长催者写作业了。 在英语学科上,英语本身的性质决定就是要有很多单词要去记忆,而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只是让孩子机械记忆。容易造成孩子单词的遗忘。容易打击孩子的英语学习信心,丧失学习兴趣。而英语又会伴随者孩子在数学学科上,小学高年级孩子的身上经常出现的数学计算错误,做题马虎,审题不认真,也大都在1-3年级出现,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对孩子在4-6年级的数学计算,甚至中学理科方面的学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在语文学科上,是培养孩子对阅读产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机,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增加语文素养的积累,从小的方面讲,对于孩子将来写作文积累素材,从大的方面讲,能够充实孩子的人生,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质,举例来讲,一个看国一百本好书的孩子,和一本好书都没有看过的孩子必然是不同的。 1、一年级:一般的一年级孩子成绩问题不是很突出,在成绩有浮动的时候家长会给孩子找辅导老师,兼有的问题是家长没时间管。 ●告诉家长在入学前有些东西是学校不怎么直接提但是孩子有必要知道的:1)时间观念: 学校的时间规范如何遵守,尽量告诉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2)行为规范:学校的纪律有哪些,这些纪律为什么遵守,不遵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3)如何与同伴相处,为什么要照顾别人的利益而不能只顾自己等等的相关问题。 ●正确树立这些观念有利于孩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让孩子形成时间感,纪律感, 对后期孩子行为问题的出现会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些如果前期没有做好,孩子上学后就会因为时间或是习惯的原因影响学习成绩。 2、二年级:常见问题是孩子行为异常,问题与行为矫正的需求。 ●主推心理辅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习得一些不好的行为,这是因为孩子刚刚 离开父母去亲近别人的时候,缺少相应的区分能力。告诉家长这样的问题很常见,我们这边有专业的心理老师,您可以带着孩子过来,我们看一下孩子行为的模式和问题程度,跟孩子沟通分析一下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制定矫正方案。 3、三年级:常见问题是孩子做作业磨蹭,时间拖得很长。 ●这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常见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学习习惯不好或注意力不集中以 及碰见不会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应对。主推陪读的重要性:孩子自己的时候往往效率不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们就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使综合能力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转折。 三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相对于智力而言,学习能力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学习能力是后天形成的,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的不断增强。三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了,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书面表达的语言水平逐步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比如:许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现象,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习劲头高。他喜欢自然科学、百科知识一类的学习,不用我们强迫,他会主动寻找这方面的相关书籍资料,百看不厌,有时甚至为此占用了一些休息时间。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他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但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表扬和鼓励,他的兴趣和劲头就会下降。因此,适时的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毕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假如过分地依赖这种动力,那么很明显的,学习动机是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上面。现在已经到三年级的阶段,我们应该逐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表扬和鼓励,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学习干劲,而不轻易为环境所左右。我们家长朋友应该主动承担这一引导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因为家长与孩子有更多亲密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我们应该多与孩子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来让他们明白鼓励与批评都只是为了促进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是手段不是目的。 三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很多事实表明,习惯左右成败,习惯影响一生。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生。一句话,成也习惯,败也习惯。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三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由于低年级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孩子在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所以如果在中年级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缺乏特别教育的情况下很难明显改进原来的习惯,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很多,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至少要养成下面五种学习习惯:

3岁儿童年龄特点

2-3岁儿童年龄特点 科学 发展水平: 1.好奇心强,对外部特征明显,而且变化的事物兴趣很大。 2.对动植物感兴趣,喜欢观察动物的动作。 3.喜欢自己的动作产生的反应,比如敲一下风铃,风铃响了,他会接着敲,然后满意的欣赏自己产生的效果。 发展需要: 1.提供各种各样与儿童生活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物体,要求颜色鲜艳,有变化。 2.提供一些易发芽的植物和可以亲近的动物,让孩子亲眼看见变化。 3.用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一日常规,比如起床对谁问好,如何准备睡觉等等。 4.在让他们了解规则时候要从儿童的心理反映出发,尽量采取跳跃性大的语言或者动作。 社会和自我 发展水平: 1.在2岁左右,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和自己身体的感觉,但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时,总要把自己的名字挂载前头,如“宝宝吃糖”。说明幼儿仍然不能把自己和外界环境分开来。 2.在2岁半后,幼儿把对自己的称呼从名字改成了“我”。这是幼儿终于把自己和客体分开的标志。这个时候幼儿处于“我自己……”的阶段,尽管不太会自己吃饭,但仍要自己拿勺,尽管走路不太好,也要自己找。独立性增强。 3.自我评价依靠老师或者其他成人的评价。 4.性别意识刚刚开始萌芽,只是知道自己是女孩或男孩,至于为什么会是男孩或是女孩以及分别的性别行为是什么,则不知道。 5.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情感,包括嫉妒,但没有精确的分化。比如不明白痛苦和愤怒的区别。 6.在同伴交往中,多进行独自游戏或者平行游戏,喜欢挨在一起游戏,但不会有明确的合作。 7.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孩子一着急可能会出现拳脚攻击的问题。

发展需要: 1.尽量保护幼儿的独立性,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性别等等。 2.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儿童产生嫉妒的消极情感。 3.对孩子的排泄活动要采取适当的态度,不要过多申斥。 4.不为儿童提供非亲社会性行为的榜样,如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制止。 身体与运动 发展水平: 1.骨骼短而细,非常柔软。肌肉重量占身体重量的30%以下,肌肉特别容易疲劳。扁桃体开始发育,声带短。心脏的容积为出生时的两倍,胃容积很小。排尿次数多。植物型神经发育基本形成,但动作的平衡还有待发展。 2.生长发育的速度较前慢些,活动能力开始加强 3.不能自如的运用双腿进行上下楼梯的活动,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只能进行简单的动作,手和腿的动作不能协调。 4.发展大脑皮质的机制逐步完善,第二信号系统迅速建立。从母体获得的免疫能力已经消失。 发展需要: 1.合理的营养膳食和卫生习惯。 2.适当的户外活动。活动要动静交替。 3.要进行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体育游戏,动作幅度不要太大,要简单,有必要的重复。4.因先天的免疫能力消失,加上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多,易患各种传染病,应该重视预防措施。 数学 发展水平: 1.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但这种知觉是泛化的。比如他们对东西的描述都是用“多多”,“好多”来表示,而不去考虑物体的精确数量,比如玩玩具时候有五块积木,在孩子不注意的情况下拿走两块,孩子也不会察觉。同时也不会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了。另外,也不会进行精确的数字对应了。如上面有三朵花,孩子下面同样会放上三朵花这种情况在这个年龄段很难看到。 2.对物体的特征开始感觉,有了一些具体概念分类的方法。但大多数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比如他们经常见的人,动物等等。不能进行一级类概念的分类,如水果,车辆等等。3.基本不会加减运算。

小学至高中各年龄段特征

小学至高中各年龄段特征 小学一年级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沟通:首先看看家长是不是没有时间管孩子,我们主要从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和孩子相处,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学习特征:以适应为主,告诉孩子什么是学习。知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生理特点: 个性差别大,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要多表扬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沟通: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特征:以习惯为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如写字、看书、做作业等 小学三年级生理特点: 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沟通:孩子普遍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我们要注意并及时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垫定基础。 小学四年级生理特点: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沟通: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生理特点: 出现变声现象,男孩会很明显,变声期经常会发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声调,引起哄笑这是正常现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沟通: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需要在这一年考取,奥数和英语更是重中之重,开始关注小升初动向。总述:小学一至五年级,这些年级的特点是学校的学习任务不重,课内内容相对简单。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各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习一些课外的课程(比如三一口语,奥数等),为小升初做准备。这些学生每当经过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精心整理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明显的变化,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 百看不厌,有时甚至为此占用了一些休息时间。受到老师或父母的鼓励时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哪怕只是一点言语上的小鼓励,他都很兴奋、重视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绩。但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表扬和鼓励,他的兴趣和劲头就会下降。因此,适时的表扬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激发孩子向前奋进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毕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假如过

分地依赖这种动力,那么很明显的,学习动机是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上面。现在已经到三年级的阶段,我们应该逐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表扬和鼓励,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学习干劲,而不轻易为环境所左右。我们家长朋友应该主动承担这一引导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因为家长与孩子有更多亲密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我们应该多与孩子沟通,晓之以理, 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很多,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至少要养成下面五种学习习惯:1、培养孩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绩。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这种时间定向能在很大程度

上使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够很快地专心学习。同时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小学生放学比较早,放了学可以让孩子在外面玩一会儿,然后回家开始学习,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这个时间,全家人都要安静下来,不要大声谈话、聊天或者闲扯,看电视时把声音关得小一点,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这段时间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电器、看电 2 接受,逐渐成为习惯。 3、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教学所得的主要方式,做一个好学生必须有学习责任感,而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具有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一个好学生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放下一切主动地去学习,应该自己完成的作业决不让别人代替。但是,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业,要么在校

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幼儿各年龄段特点 大班 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犬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

最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

5-6岁儿童年龄发展特点

5-6岁儿童年龄发展特点 身体与运动 发展水平: 1.骨骼发育进一步发展,坚硬度增加。肌肉重量开始占体重的三分之一。心率为每分钟95次左右。触压觉和痛觉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敏感性。 2.手部小肌群开始发育,初步能做些精细的动作。能够双脚并跳。 3.动作概念基本明确,主要依靠肌肉感觉调节控制动作,动作协调,准确,熟练,省力,相对前期来说,能够基本运用自如。 4.能够听信号变速走,跑,追逐,立定跳远,完成各种复杂的游戏,比如跳绳。单足站立,灵活钻爬,手脚交替灵活攀登,能根据复杂的规则做出集体队形的变化。 5.喜欢集体游戏和讨论,能够按照规则自由的游戏。 发展需要: 1. 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2.安排丰富多彩的刺激和经验,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要求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3.消除一切使幼儿精神紧张的因素,保持平等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4.设置各种游戏,来巩固儿童已经掌握的动作,比如儿童掌握跨跳动作后,就可以设计“山沟里的狼”的游戏,同时培养孩子的配合能力,拦截与逃跑中发展动作,培养互相合作的能力。 5.在户外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游戏规则的明确性,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来游戏。 6.多开展多人运动和配合或者合作的活动。 数学 发展水平: 1、幼儿能准确地给物体分类,能理解数的组成并进行加减运算。这些必须建立在具体形 象的基础上,比如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发生联系。儿童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整体总是多于部分。 2、对10以内的数大多数能达到守恒。计算能力发展较快,开始出现抽象的数字运算。 3、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有进步。一般到后期,可以计数到100到 100以上,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个别能达到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4、逐渐出现按群计数的能力,比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5、形成自然数列的完整概念,理解三个数的相邻关系和10以内数的等差关系。

最新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及指导方案(3-6)

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及指导:3-4岁年龄段 3-4岁儿童主要年龄特征 ★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按指令行动。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多日常牛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用勺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这表明3岁儿童已开始能适应集体生活了。 ★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 3岁儿童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但是较之2岁儿童,他们已开始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上尚不能真正控制。 3岁儿童仍然十分依恋父母和老师,尤其需要得到亲近成人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在幼儿园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程度,会说:“x老师喜欢我,x老师不喜欢我。”愿意和喜爱的教师接近,在喜爱的教师身边,往往情绪愉快,行动积极。 ★对他人的情感反应敏感性增强 3—4岁儿童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开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场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看见生病的同伴、摔跤的弟妹.会表示同情,在老师启发下,会作出安慰、关心、帮助等关切他人的行为。 3岁儿童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增强,当做错事受到成人批评时,会感到害羞、难为情。在羞耻感的体验和发现上.女孩比男孩更为明显。羞耻感的出现,为儿童遵守集体规则提供了动力基础。 ★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与教师 3岁儿童社会交往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从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他们会经常主动地拉拉老师的衣服.以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对老师的亲近和与老师交往的意愿。他们开始认同、接纳同伴,但并不太在意同伴间的协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只有在宽松的户外活动时,才会相顽追逐、奔跑、喊叫,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开展有联系的交往。3岁后期,孩子与同伴共同玩的意识加强。逐步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此期儿童也爱管同伴的事,经常把同伴的事告诉成人。 ★动作的协调性增强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儿童年龄不同,心理发展情况也不相同。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起来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联系的),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它只能代表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这一年龄阶段所有儿童的个别特征。 在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年龄特征是受许多比较稳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一定过程的,知识本身的深浅也是有一定顺序的,这就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内不可能没有一定的、不能突破的限度;另一方面,年龄特征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变化的(当然,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一年级儿童的识字量,可以比以前多一些,算术程度也可以适当提高一些,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儿童心理发展会经过几个时期,依次为转折期、关键期、敏感期和最近发展区。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 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常常对成人的任何指令都说“不”、“偏不”,以示反对。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资料表明,学前期是人学习口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学会人类的语言。印度曾有一个被狼哺育长大的孩

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

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 小学: 一年级过渡期(养成的最佳黄金时间段) 1 学习习惯 2 生活习惯 3时间观念 4老师互动 5注意力集中、意识的自觉性 6 课堂纪律 7复述能力 8主动写作业 9 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年级纠正期 三年级完善期 小学前三年是养成的黄金时间段考满分很正常 四年级疲惫期 1知识量增加,难度增大 (语文:作文有字数要求,阅读理解需要表述自己的观点,理解能力需要提高。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定义、概念、图形增加。 英语:词汇量递增、中英文翻译、日常生活用语。) 2学习兴趣需要激发,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注意力要集中。 五年级知识储备期(冲刺期) 1 知识量和难度递增 2整个小学要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3考试能力需培养 4学习效率需提高 5结合小升初动向,冲刺小升初考试 6小学和初中的知识点需衔接好 7学习心态的疏导,培养孩子自信(赏识教育为主) 8即将进入青春期 9复习要科学计划,合理规划 初中 初一过渡期 1 新环境适应 2 新任课老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 3 思维模式的转变 4初中学习方式方法的适应

5青春逆反期成长的适应 6人际关系的适应和处理 (越早接触、越早熟悉、越早了解、越早适应) 初二分化期、盲目期(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起不来) 1承上启下的一年(尤其初一暑假,查缺补漏的黄金段,挽救的最后时期。) 2英语打基础的一年(词汇,语法,基础打好了,懒或不懒,成绩下不来。)3初二数学加入几何 4三大主科夯实基础,同时拓展开来,以便初三加理化。 5赏识教育为主,提升孩子自信 6必须建立学习的方式方法 初三知识储备期 1 新增理化,提前找到学习理化的方式方法 2结业考试,等级考试ABCD 3学习自我,偏科严重,喜欢的学,不喜欢的不学 4部分学科难度递增(数学学习相似全等证明题,中考12分的大题) 5早恋现象普及 初四冲刺期 1时间紧张,最大限度提分 2复习需科学规划,切忌盲目 3提高做题效率结合考试动向,提高考试能力 4 心理压力过大需疏导,考试焦虑 5 身在其中比较乱,需要老师带动协助参加中考,加强对中考的可控度 6逆反情绪严重,亲子关系需要加强 7初1、2、3 还可以,初四综合运用能力太弱,造成成绩下滑更加严重,需要老师协助,提前适应中考形势。 初中共性: 1被动学习,主动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对老师依赖性过大,没有规划和计划。 2缺少归纳总结,知识点不成体系 3学习效率低,作业磨蹭 4心态需要疏导,稳定情绪,端正态度 高中 高一(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 1 新环境适应 2 新的任课老师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应 3 思维模式的转变 4学习方式方法的适应 5青春逆反期成长的适应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性格发展分别有哪些特点?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 怎样进行培养和教育? 小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1)小学生性格发展趋势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速率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呈缓慢发展状态,处于发展的稳定时期。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发展较快,处于性格的快速发展期。六年级是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2)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生性格特征的总体发展是不稳定的,在对社会、对集体、对学习、对劳动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上,还很容易受暗示,模仿性很强,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宽慰的能力。小学生的情绪特征还是处于比较稳定发展阶段,而且在各年级之间,情绪的稳定性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小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在果断性发展上比较缓慢,小学生基本上还缺乏适时、果断做出决定的能力。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发展上,均处于较低水平。 (3)小学生性格教育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处于初步的发展时期。性格特征发展不成熟,性格类型也未形成。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中,首先要进行适度的理性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但教育要具体形象,不宜过分抽象笼统。教育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选择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其次,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要注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第三,教师自身的言行及性格,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仿效样式。第四,进行性格教育要根据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规律,有针对性。 初中学生性格的发展与性格教育 (1)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趋势 在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性格的发展处于一个缓慢状态,出现一个相对停滞期。从初二开始,各种性格特征又相继进入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期。 (2)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一般特点 初中生的性格发展呈现一种剧烈、动荡的状态。即从原来较和缓、平静逐渐进入高速发展变化的态势。他们的性格特征发展的速度和性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最不稳定的时期。 初中学生的性格情绪特征是情绪情感变化很大,很不稳定,激情在初中生的情绪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容易激动,好走极端,情绪表现比较强烈,起伏大,急躁,做事鲁莽。在行动中常常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在一起,常常不能深思熟虑,沉稳地处理问题。有

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教育对策

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教育对策 ----- 专题讲座

复备栏 (一)谈话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孩子高高兴兴地升到了三年级,成为了中 年级的学生,做家长的可真高兴。可开学一个多月,家长们就 纷纷向我告状,列数孩子们的不是,述说自己教育孩子的烦恼。 下面我们就请来听听几位家长的烦恼吧。 (二)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 一、烦恼篇:三年级孩子究竟怎么了? 【案例1】:在一、二年级时,儿子的成绩基本上能保持在班里 前10名,自从上了三年级,成绩退步很快,写作业的速度越来 越慢,脾气也越来越大,平时在家里都跟他交流学习的事,不但 不听,脾气还很坏。在班里上课爱说话,特别调皮。原来他还 是比较听话的,现在变得特别难管教,都快成问题儿童了,我 快急死了。 【案例2】:我的孩子是个不太爱学习的孩子,写作业也不主动, 写一会儿就去看会电视,想约束他不起作用。作业得到表扬时 还能保持几天字迹工整,特别有信心,能表现好一个星期。如 果没人注意他了,那就写得很乱。在学校他比较听话,在家是 小霸王,做完作业不收拾,买的作文书及练习题从不自觉看, 也不做做,有时不会的就懒得查字典,让我直接告诉他。 【案例3】:真是同病相连啊!另一位家长也深有同感:我一直 认为孩子是个单纯的好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一天天长大,越 来越难管教啦。我是打也打了,思想教育也做了,收效甚微。

前两天,他把同学的溜溜球摔坏了,同学家长告状,我跟孩子谈了一晚上,并且跟他说自己做的错事,要自己承担,让他自己打电话向同学道歉,并拿自己的零花钱赔一个,他也答应不再拿同学的东西。今天,刚刚又接到老师的电话,告状说借同学的溜溜球,上课时玩,被老师收走了。儿子总是屡次承认错误屡次再犯,咋办啊?我简直要崩溃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啊? 你看,开学才一个多月,家长们的满心欢喜就变成了烦恼不已。我呢,也做了个有心人,把家长们的烦恼进行了梳理,列出了他们遇到的这几个问题: ◆家长们遇到的痛点: 1.孩子特别贪玩,不像一二年级对学习有着新鲜感。 2.孩子的个性变强,说不得碰不得,要么掉泪要么爆炸。3.对孩子玩电脑的控制不再那么容易,对电脑游戏开始有迷恋。4.孩子不再好哄,与同学出现矛盾的几率大大增高。 5.静不下来,特别是男孩,上窜下跳,不好管理。 6.丢三落四的毛病再度出现,基本属于“累教不改”的类型。7.考试分数不再像以前这么高了,甚至有时候分数非常不好看,心情很郁闷。 8.孩子越来越喜欢读书,可是好像效果不明显。 二、困惑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都说三年级是小学中的“一道坎”,我们该怎样教育好孩子呢?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就是“三年级的孩子呈马鞍形”,意

5-6岁儿童年龄段特征

5、5岁年龄段特征(5-6岁)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 有社会化的过程。 1、社会性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初步发展,当别人的评价与自己的感觉不相符时,会表示反对和进行争辩。多数幼儿有相对稳定的爱好和朋友。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初步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表现,规则意识增强,逐步能遵守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合作意识增强,初步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表现,规则意识增强,逐步能遵守集体制定的行为 规则。合作意识较强,能与小组或几个同伴共同玩游戏和完成某些任务。自律意识 增强,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和坚持性 2、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 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 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 3、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 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 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 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 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 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是分享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 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

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他们爱着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他们对集体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差。 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默认分类 (一)一般心理特点: 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 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 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二)入学后的适应期 1:以什么心态对待入学:孩子到了新环境中会拘谨或害怕。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除了学习用具和礼仪方面的准备,还有孩子自我清洁、自我保护等自理能力的锻炼。如果这方面不过关,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2:认识老师:“老师可怕吗?”许多孩子都关心这个问题。 3:熟悉学校环境。 (三)学习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这在发达国家已是共识。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 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不论成绩如何,孩子首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情趣。不要把学习知识当作负担。 (四)不愿意上学的孩子。 开学以后两三个月左右,大部分孩子都习惯了学校生活,但有少数孩子不愿意上学。原因可能有: 其一,被小朋友欺负。由于家长的粗心,在衣服文具饰物等方面比同学们差,被人瞧不起,自己想得到可家长又不允许,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被欺负或自卑感。 其二: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自己又不敢发问,呆在那里,慢慢造

2.2.5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节 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教学目标: 掌握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 掌握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难点: 掌握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时数: 1 微课 作业: 简述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教学反思: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1-3岁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中最重要的特征,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重点讲解这一年龄特征,同学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好,知道了1-3岁儿童出现独立性的表现、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独立性。但大多数同学对于1-3岁儿童缺乏感性认识,建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1-3岁儿童,增加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 第5微学时 1-3儿岁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 一、导入 复习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二、重点讲解“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1. 孩子出现独立性的表现 孩子进入第二个年头,就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了。特别是2~3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主意,往往“不听话”了。 比如,1岁多的孩子,走路还摇摇晃晃,却要到处走,到处钻,见到东西就扯,见到小洞就抠。2岁左右,外出走到街上,他不愿总是让妈妈领着走,而要自己跑跑跳跳,时而蹲下捡块小石子当“手榴弹”,时而捡根小树枝当“枪”使。这是孩子出现独立性的表现。 2. 孩子“闹独立”的心理原因 思考讨论:“闹独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正确处理“独立性”? 2-3岁时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2岁左右能分清你我,有了自我意识。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3. 正确处理孩子的“独立性” 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选择,尽量满足这一阶段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变得快乐和顺从。 案例: 买下软豆腐,治好硬茬头(尹建莉) 三、本课小结 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希望同学们理解并正确对待1-3岁儿童的独立性,课后请观看《自我意识敏感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