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学习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学习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学习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设计,验收及建成后的运行于管理的技术依据。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指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阀那个是去除水中污染物和氮、磷等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处理方法,建成AAO法,主要形变有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厌氧池,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0.2mg/L,主要进行磷的释放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主要进行反硝化脱氮

好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2mg/L,主要为讲解有机物,硝化氨氮,过量摄入磷。

硝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化均在好氧状态下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反硝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反硝化菌在缺氧状态下降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

生物除磷:指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在好氧条件下摄入更多的磷,通过排放含磷量高的剩余污泥去除污水中磷的过程。

设计流量: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城镇废水设计流量+雨水设计流量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设计。生活污水量总量变化系数根据当地实际综合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确定,或表1(GB50014规范取值)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雨水设计流量参照GB50014的有关规定

地下水为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不同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初沉池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

反应池宜按日平均污水流量设计,反应池前后的水泵,管道等水水设计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流量设计。

设计水质:实际测定的调查资料;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折算设计

生活污水的bod5每人每天25-50g

SS 每人每天40-65g计算;

总氮每人每天5-11g计算;

总磷每人每天0.7-1.4g计算

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实测;参照类似工厂的排放资料类比确定

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

水温12-35摄氏度、pH值6-9 bod/codz不宜小于0.3

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的值宜大于等于7.14,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

有去除总氮要求时,进水的bod/总氮的值大于等于4.0,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的值宜大于等于3.6,不满足应补充碳源或碱度;

有除总磷时,进水的BOD/TP的值宜大于等于17;

要求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以上两条

污染物去除率

工艺设计应考虑水温的影响

各处理沟组屋的个(格)数不宜少于2个(格),并宜按并联设计。

进水泵房,格栅,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设计应符合GB50014的有关规定

预处理和前处理

进水系统前应设置格栅,城镇污水处理工程还应设置沉砂池。

生物反应池前宜设置初沉池。

厌氧好氧工艺设计

厌氧池容积

V P=t p Q/24

Tp 水力停留时间Q污水设计流量

好氧池容积-

1、按污泥负荷计算:

V0=Q(S0-S a)/(1000L S X)

Xv=yX

S 五日生活需氧量X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 Xv 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的平均浓度

Ls生物反应池的五日生活需氧量污泥负荷

Y单位体积混合液中的Xv/X的比例

2、污泥泥龄计算

V o——好氧池(区)的容积,m3;

Q——污水设计流量,m3/d;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

θc——设计污泥泥龄,d;

S 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S 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L,当去除率大于90%时可不计;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平均浓度,gMLVSS/L;

K dT——T℃时的衰减系数,d-1;

K d20——20℃时的衰减系数,d-1,宜取0.04~0.075;

θT——水温系数,宜取1.02~1.06;

T——设计水温,℃。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 ( 建城[2009]23号2009-02-18实施) 1.总则 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污水处理工艺之AO(缺氧好氧)简介

2.2 AO工艺(缺氧好氧) 2.2.1 AO工艺原理 AO工艺也叫缺氧好氧工艺法,A(Anoxi的英文缩写)是缺氧段,主要用于脱氮;O(Oxic)是好氧段。是国外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发出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 术工艺,它不仅能去除污水中的BOD 5 、CODcr而且能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化合物。工艺流程如下: 缺氧好氧工艺组合法,它的优越性是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生物脱氮功能,是将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技术应用于好氧活性污泥法之前,所以A/O工艺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段溶解氧一般不大于0.2mg/L,O段溶解氧2~4mg/L。在完成O段回流的反硝化作用的同时,异养菌也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当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经缺氧水解后,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好氧池,充 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 3-N(NH 4 +)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 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 3-还原为分子态氮(N 2 )完 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 其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脱氮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分别是氨化、硝化和反硝化: (1)氨化反应(Ammonification):污水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含氮有机物,在异养型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氮的过程;

(2)硝化(Nitrification):污水中的氨氮在硝化菌(好氧自养型微生物) 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 (3)反硝化(Denitrification):污水中的硝态氮在缺氧条件下载反硝化菌 (兼性异养型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 2 的过程。 其中硝化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亚硝化和硝化: 第一步,亚硝化反应:2NH 4++3O 2 →2NO 2 -+2H 2 O+4H+ 第二步,硝化反应:2NO 2-+O 2 →2NO 3 - 总的硝化反应:NH 4++2O 2 →NO 3 -+H 2 O+2H+ 其中反硝化反应过程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3NO 3-+CH 3 OH→3NO 2 -+2H 2 O+CO 2 第二步:2H++2NO 2-+CH 3 OH→N 2 +3H 2 O+CO 2 第三步:6H++6NO 3-+5CH 3 OH→3N 2 +13H 2 O+5CO 2 2、系统脱氮原理 缺氧好氧组合工艺,其运行过程中,同时具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即氨 氮在O池中未被完全硝化生成NO 3-,而是生成了大量的NO 2 --N,但在A池NO 2 -同 样被作为受氢体而进行脱氮;再者在A池中存在的NO 2-同样也可和NH 4 +进行反应 脱氮,即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 NH 4++NO 2 -→N 2 +2H 2 O 因此缺氧好氧组合工艺,在进水水质以及系统控制参数稳定的条件下也可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 2.2.2 AO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污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将脱氮池设置在碳氧化和硝化池的前段,其一,使脱氮过程微生物能直接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减少外加碳源量;其二,则通过好氧池混合液的回流 而使其中的NO 3 -在脱氮池中进行反硝化,且利用了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特点,以提高污水中氮的去除率。

好氧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好氧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1 掌握活性污泥性能指标得重要性 中原油田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采用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Combined And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工艺、相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而言,氧化沟工艺流 程短,设备及构筑物利用率高,投资小,占地少,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但就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得问题。包括: (1)污泥膨胀问题: 当废水中得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 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得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得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得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针对污泥膨胀得起因,可采取不同对策:由缺氧、水温高造成得,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控制污泥回流量), 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过高,可提高MLSS,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可通过投加氮、磷肥,调整营养物质平衡(BOD5:N:P=100:5:1);pH值过低,可投 加石灰调节;漂白粉与液氯(按干污泥得0。3%~0、6%投加),能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结 合水性污泥膨胀。 (2)泡沫问题: 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也易产生泡沫、用表面喷淋水或除沫剂去除泡沫,常用除沫剂有机油、煤油、硅油,投量为0、5~1、5mg/L。通过增加曝气池 污泥浓度或适当减小曝气量,也能有效控制泡沫产生、当废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时,易预先用泡沫分离法或其她方法去除。另外也可考虑增设一套除油装置、但最重要得就是要加强水源管理,减少含油过高废水及其它有毒废水得进入、 (3)污泥上浮问题: 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缺氧区易发生反硝化 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打碎或清除污泥,判明原因,调整操作。污泥沉降性差,可投加混凝剂或惰性物质,改善沉淀性;如进水负荷大应减小进水量或加大回流量;如污泥颗 粒细小可降低曝气机转速;如发现污泥腐化,应加大曝气量,清除积泥,并设法改善池内水力条件。 (4)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在氧化沟中,为了获得其独特得混合与处理效果,混合液必须以一定得流速在沟内循环流动。一般认为,最低流速应为0。15m/s,不发生沉积得平均流速应达到0、3~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精心整理 七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对比 时间:2015-11-0411:17 来源:亚洲环保网 评论(0) 当前污泥处理处置主要工艺: 1、污泥厌氧发酵 234567甲烷。 123456、安全隐患,占地比较大。 目前国内有50多家,其中29家停止运营。 二、污泥好氧堆肥 利用秸秆等辅料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增加空隙达到规定CN 比,不断补充氧气,经25-30天发酵腐殖。达到稳定化,可作为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处置。 主要有:自然堆肥、封闭式堆肥、滚筒堆肥、竖式多层堆肥等。

缺点: 1、污泥泥质不稳定,中重金属难以稳定化,只能用作园林绿化用肥。 2、堆肥过程产生大量的臭气,污染周边环境。 3、加入大量秸秆等调理剂,不断供氧,运行成本200元/t以上。 三、污泥焚烧发电 核心设备焚烧炉,主体设备为塔形,底部有多孔板,板上放置载热体砂为燃烧床,塔内衬有耐火材料,气体从底部通入,污泥进入后成沸腾流化状态燃烧。 1 2、 元/t。 3 1 2 3 缺点: 1、含水率只能将75-65%。 2、加入大量药剂,增加污泥干基重量,运行成本较高180元/t。 3、污泥再利用局限性增大。 七、固化剂稳定 在原污泥中加入石灰及其他固化剂,与污泥产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降低含水率。 缺点:

1、添加大量石灰、铝基材料,污泥增量。 2、污泥无法再次利用,只能填埋。 3、运营成本较高130-150元/吨。 目前来看,依靠某一种单一工艺,已很难满足污泥处理处置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泥种类,综合考虑气候、区域特点、建设地条件等,把多种工艺巧妙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在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的选择上,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活性污泥处理故障判断

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故障判断 1.浮渣、泡沫的形成与故障 在活性污泥法中出现浮渣和泡沫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泡沫的形成源于水体的黏度升高,其主要原因有: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污泥老化、进流水富含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丝状菌膨胀等。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泡沫的不断积聚,最后就形成了浮渣。 (1)不同泡沫所对应的故障 ①.棕黄色泡沫,易碎,短时间不会形成积聚——活性污泥处于老化状态,部分分解附着于泡沫中。 ②.灰黑色泡沫,易碎,短时间不会形成积聚——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局部厌氧反应,部分好氧活性污泥死亡,附着在泡沫中。 ③.白色泡沫,粘稠不易破碎,色泽鲜白,堆积性好——负荷过高; .白色泡沫,粘稠但易破碎,白色陈旧,堆积性差——曝气过度。 (2)不同浮渣所对应的故障 ①黑色稀薄的浮渣——污泥处在缺氧状态 ②黑色且堆积过度的浮渣——污泥处在严重厌氧状态 ③棕褐色稀薄的浮渣——活性污泥系统正常的表现 ④棕褐色且堆积过度的浮渣——污泥反硝化或丝状菌膨胀 2.活性污泥的上浮 活性污泥上浮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污泥腐化、污泥脱氮、污泥膨胀。 ①污泥腐化 原因:操作不当,曝气过小,缺氧腐化,厌氧分解。 上浮污泥颜色:灰白色且粘度不高泡沫小。 处理对策:加大曝气量。 ②污泥脱氮 原因:曝气过大,曝气池污泥高度硝化,碳氮比失衡,随后流入二沉池缺氧反硝化。

上浮污泥颜色:黑色且粘度低无泡沫。 处理对策:减小曝气量。 ③污泥膨胀 原因:水质成分单一加上长时间厌氧引起的丝状菌膨胀。在曝气的情况下,丝状菌夹杂着许多细小菌胶团被气体顶至水面,形成大量泡沫。上浮污泥颜色:棕黄偏黑或偏白且粘度高泡沫大。 处理对策:控制丝状菌的膨胀,调高污水PH,增大溶解氧。 3.丝状菌膨胀 工艺控制中,容易诱发丝状菌膨胀的条件如下: ①进水成分单一,缺少必要的补充元素,尤其在高碳氮化合物情况下 ②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 ③长期低溶解氧或局部缺氧运行 ④营养剂投加失衡 ⑤酸性废水环境对丝状菌有诱发作用 以上丝状菌诱发条件,日常工艺控制中需要重点注意,以避免发生丝状菌膨胀。 4.活性污泥的老化 (1)活性污泥的老化可以借助对污泥沉降比的观察作为判断依据: a.老化的活性污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沉淀。 b.老化的活性污泥污泥絮团都比较大,但比较松散,且絮凝速度也较快。 c.老化的活性污泥颜色深暗、灰黑,不具鲜活的光泽。 d.老化的活性污泥会导致部分菌胶团细菌死亡解体,产生浮渣和泡沫。 (2)导致活性污泥老化的原因 a.排泥不及时,即在较长的污泥龄下 b.长期低负荷 c.过度曝气 d.过高的污泥浓度 5.发现二沉池中有活性污泥随放流水漂出 导致活性污泥随放流水漂出的原因有: (1)生化污泥负荷过高,活性增强,絮凝性变差,出水伴有浑浊现象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工艺分析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工艺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07T15:30:35.6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姚万爽1 杨巍2 [导读]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设施,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1.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 2.辽宁省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大连 11600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设施,如果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保护生态环境,本文深入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干燥新技术。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追究城市水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水的社会循环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环可承载的范围。因此,只有充分尊重水的自然运动规律,合理地使用水资源,使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社会循环不损害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才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从“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开放型的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地取水-输水-用户-再生水”的反馈式循环流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这一重大用水模式的转变,加强污水再生利用是关键。 1 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干燥新技术的重要性 城市污水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污泥,这些污泥含多种病原体,污泥中的病原体主要由重金属有毒物质产生。为了避免污泥当中的病原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采用先进的污泥干燥处理技术尤为重要,能够保证病原体得到有效防治。通过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干燥新技术,能够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污泥的含水量比较高,有机干物质含量特别少,将干燥处理后的污泥进行简单堆肥或焚烧处理,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会降低污泥的再利用效果。通常来说,湿污泥当中主要包括四种水分,分别是间隙水、毛细水、吸附水与内部水等,因为这些水分存在微生物细胞当中,增加污泥干燥处理难度,降低污泥的应用效果。所以,要想保证污泥微生物细胞水分得到有效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采用高温干燥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进一步提升污泥的应用效果。 2 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 2.1 污泥浓缩技术 污泥中是存在水分的,在对污泥进行处置时,污泥浓缩技术的要义就在于使污泥中的水分降低,从而控制污泥体积。通过减轻污泥体积,设备工作符合会得以减轻,从而会使设备的处理效率更高。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浓缩处理方法,包括重力浓缩、机械浓缩和气浮浓缩。在所有的浓缩技术中,重力浓缩技术较为常用,因其投入较少且维护费用较低,因而能够发挥出较高的处理效益。 2.2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转化,通过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转化成沼气,从而实现污泥有机物的矿物化处理。在实施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时,应遵循处理程序,主要应把握三个阶段,即中温、高温厌氧消化阶段以及两相厌氧消化阶段。在具体处理时,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对污泥厌氧消化技术进行选用,提高技术适应性。 2.3 热解(炭化)技术 在对污泥进行处理时,可以创设一种无氧或缺氧环境,并对污泥进行加热,此种方法即为污泥的热解(炭化)技术。在热环境下,有机物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并发生热裂解,进一步生成相应的物质,包括炭、裂解油以及燃料气等。热裂解生成的部分物质包括裂解油以及燃料气可以进行再次利用,而生成的裂解炭则可以用来处理废气。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无氧或缺氧环境对有害气体的生成会起到阻滞作用,同时可以将重金属效能进行降低,因而可以在再次利用资源时避免出现较严重的环境风险。而裂解炭本身也能对相应的物质进行吸附,因而热解(炭化)技术能够帮助实现高效率的污水和废气处理,并彰显出较大的市场价值。 2.4 石灰投加技术 在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要将石灰和氨基磺酸添加到污泥中,但是要对石灰投量以及氨基磺酸的投量进行控制,按照湿泥量的10%-15%投放石灰,并按照石灰投量的1%投放氨基磺酸。在利用石灰投加技术时,其能够创设出强碱性环境,因而能够更加彻底的杀菌。同时可以沉淀大部分金属离子,控制其可溶性以及活性。石灰投加技术还能够将污泥中的臭气去掉,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因而更加便于操作。且通过氨基磺酸的少量加入,能够通过反应生成氨气,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杀菌。 2.5 污泥焚烧技术 当出现较多的污泥时,可以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置。对城市污泥中的物质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包括有机物以及纤维木质素,要对其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并进行焚烧,则可以实现对有机物的全部碳化,并且可以将污泥中的病原体全部杀除,形成稳定的灰渣,从而进一步减少污泥体积。在对污泥进行焚烧处置时,要选用合理的焚烧设备。 3 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置工艺 3.1 土壤修复 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都存在一定的生态破坏现象,对于存在生态破坏的地区而言,其普遍存在土壤贫瘠的问题。因而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基于污泥胶体状的形态特质,且具备良好的吸水性能与黏性,因而能够与地表更好的附着在一起,污泥中富豪的相应的营养元素,能够实现土壤改良的目的,从而帮助生态恢复平衡,实现对土壤肥力的有效提升。 3.2 生物降解法 污水处理的生物降解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在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工艺中,一般以活性污泥法为主,尤其是日处理能力在二十万立方米以上的情况下。其他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近年来还有氧化沟法、SBR法等。最常见的活性污泥法是使用很广泛的一种水污染物生物降解法,将空气连续鼓入曝气池的污水中,经过一段时间,水中即形成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絮凝体——活性污泥,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可吸附污水中的有机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学习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施工,设计,验收及建成后的运行于管理的技术依据。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指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阀那个是去除水中污染物和氮、磷等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处理方法,建成AAO法,主要形变有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厌氧池,溶解氧浓度一般小于0.2mg/L,主要进行磷的释放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为0.2-0.5mg/L,主要进行反硝化脱氮 好氧区,溶解氧浓度一般不小于2mg/L,主要为讲解有机物,硝化氨氮,过量摄入磷。 硝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化均在好氧状态下将氨氮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反硝化: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反硝化菌在缺氧状态下降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 生物除磷:指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在好氧条件下摄入更多的磷,通过排放含磷量高的剩余污泥去除污水中磷的过程。 设计流量: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城镇废水设计流量+雨水设计流量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80-90%设计。生活污水量总量变化系数根据当地实际综合生活污水量变化资料确定,或表1(GB50014规范取值)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根据城镇市政排水系统覆盖范围内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统计调查资料确定 雨水设计流量参照GB50014的有关规定 地下水为较高的地区,应考虑入渗地下水量,入渗地下水量宜根据实际测定资料确定。

不同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初沉池的沉淀时间不宜小于30min。 反应池宜按日平均污水流量设计,反应池前后的水泵,管道等水水设计应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流量设计。 设计水质:实际测定的调查资料;无调查资料时,可按下列标准折算设计 生活污水的bod5每人每天25-50g SS 每人每天40-65g计算; 总氮每人每天5-11g计算; 总磷每人每天0.7-1.4g计算 工业废水的设计水质,实测;参照类似工厂的排放资料类比确定 生物反应池的进水应符合下列条件; 水温12-35摄氏度、pH值6-9 bod/codz不宜小于0.3 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的值宜大于等于7.14,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 有去除总氮要求时,进水的bod/总氮的值大于等于4.0,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的值宜大于等于3.6,不满足应补充碳源或碱度; 有除总磷时,进水的BOD/TP的值宜大于等于17; 要求同时脱氮除磷时,宜同时满足以上两条 污染物去除率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项目 技 术 方 案

一、对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理解 1.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介绍 目前市政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发电、高干脱水、热干化、炭化资源化。 (1)厌氧消化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在国外应用比较早,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其原理是有机质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菌和兼性菌等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被分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该技术可实现污泥中有机质的降解和稳定,减少污泥量,同时产生清洁能源——沼气,最终实现污泥稳定化。参与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纤维素分解菌、蛋白质水解菌、醋酸菌、甲烷细菌。其可分为中温厌氧消化和高温厌氧消化,中温厌氧消化温度维持在35±2℃,固体停留时间大于20d,有机物分解率为35%~45%,产气率一般为0.75~1.10Nm3/kgVSS(去除);高温厌氧消化温度控制在55±2℃,有机物分解率可达到35%~45%,停留时间10~15天。 建城[2009]23号《城镇污泥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中鼓励城镇污泥处理厂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厌氧消化后污泥在园林绿化、农业利用前,还应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国内已建多个大型混凝土结构污泥厌氧处理项目,但运行效果差。总结起来存在以下问题: ①沼液量大,成分复杂,处置成本高; ②长期运行后底部沉渣; ③物料分层,不能充分混合; ④顶部浮渣泡沫结盖堵塞; ⑤有机质降解率低,污泥仍有臭味; ⑥产气效率低; ⑦沼渣含水率高,需进一步处置; 厌氧消化具有最大限度的降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工艺能耗低,对病原菌具有相当程度的杀灭作用等优点。但其局限性在于设备投资较高,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停留时间长。 (2)好氧发酵

好氧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好氧活性污泥性能指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好氧活性污泥性能指标 1 掌握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重要性 中原油田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采用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Combined And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工艺。相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而言,氧化沟工艺流程短,设备及构筑物利用率高,投资小,占地少,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除磷脱氮效率高,污泥易稳定,便于自动化控制等。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 (1)污泥膨胀问题: 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 针对污泥膨胀的起因,可采取不同对策:由缺氧、水温高造成的,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控制污泥回流量),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过高,可提高MLSS,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可通过投加氮、磷肥,调整营养物质平衡(BOD5:N:P=100:5:1);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节;漂白粉和液氯(按干污泥的%~%投加),能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2)泡沫问题: 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也易产生泡沫。用表面喷淋水或除沫剂去除泡沫,常用除沫剂有机油、煤油、硅油,投量为~L。通过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或适当减小曝气量,也能有效控制泡沫产生。当废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时,易预先用泡沫分离法或其他方法去除。另外也可考虑增设一套除油装置。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源管理,减少含油过高废水及其它有毒废水的进入。 (3)污泥上浮问题: 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缺氧区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 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打碎或清除污泥,判明原因,调整操作。污泥沉降性差,可投加混凝剂或惰性物质,改善沉淀性;如进水负荷大应减小进水量或加大回流量;如污泥颗粒细小可降低曝气机转速;如发现污泥腐化,应加大曝气量,清除积泥,并设法改善池内水力条件。 (4)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在氧化沟中,为了获得其独特的混合和处理效果,混合液必须以一定的流速在沟内循环流动。一般认为,最低流速应为s,不发生沉积的平均流速应达到~s。但是由于转刷浸没深度有限,导致底部流速很小(特别是在水深的2/3或3/4以下,混合液几乎没有流速),致使沟底大量积泥(有时积泥厚度达),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处理效果,影响了出水水质。 加装上、下游导流板是改善流速分布、提高充氧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最方便的措施。另外,通过在曝气机上游设置水下推动器也可以对曝气转刷底部低速区的混合液循环流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解决氧化沟底部流速低、污泥沉积的问题。设置水下推动器专门用于推动混合液可以使氧化沟的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这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 (试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

前 言 近年来,在国家节能减排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得到迅速发展,城镇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必须看到,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泥还未普遍得到有效处理处置。这些污泥非常容易对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成为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影响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积极效果。因此,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我国城镇减排的重要内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技术和工程措施的落实,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为指导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按照无害化、资源化与低碳节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科学选择技术路线和建设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 本指南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污泥的来源与性质、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技术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污泥的来源与性质 (2) 第三章 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与方案选择 (4) 第一节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第二节 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5) 第三节 污泥处理处置方案选择与评价 (7) 第四章 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 (13) 第一节 浓缩脱水技术 (13) 第二节 厌氧消化技术 (15) 第三节 好氧发酵技术 (23) 第四节 污泥热干化技术 (30) 第五节 石灰稳定技术 (35) 第六节 其他技术 (37) 第五章 污泥处置方式及相关技术 (39) 第一节 污泥土地利用 (39) 第二节 污泥焚烧与协同处置技术 (44) 第三节 建材利用技术 (58) 第四节 污泥的填埋 (60) 第六章 应急处置与风险管理 (63) 第一节 污泥的应急处置 (63) 第二节 污泥处理处置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65) 附录 (68)

厌氧缺氧好氧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酸化池中的反应是厌氧反应中的一段。 厌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缺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产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现象。工艺简单,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厌氧池---水解、酸化、产乙酸、甲烷化同步进行。需要调节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作者:————————————————————————————————日期: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工程技术规范 1 目次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 1.1 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 (1) 1.2 法律和技术依据 (1) 1.3 编制原则 (2) 2 A/A/O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特点及现状 (3) 2.1 A/A/O 工艺的发展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3) 2.2 A/A/O 工艺的主要特点 (8) 2.3 A/A/O 的主要工艺形式 (9) 3 规范的主要内容说明 (14) 3.1 A/A/O 工艺的适用

性 (15) 3.2 A/A/O 的适用处理规模 (15) 3.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15) 3.4 预处理的选择 (16) 3.5 普通A/A/O 工艺设计参数 (16) 3.6 A/A/O 工艺的曝气设备 (17) 3.7 搅拌装置 (17) 3.8 监测与运行管理........................................................ ............. 17 4 实施本规范的管理措施建议 (19) 1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1 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一五”规划指出,用5 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我国环境工程技术规 范标准体系,提升我国环境工程技术标准化及管理水平。到2008 年,

基本完成基础规范、 通用技术规范、工艺方法类规范的编制工作,到2015 年基本完成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程技 术规范,逐步建立中国最佳可行技术体系。 2005 年国家环境总局下达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任务,由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作为第一编制单位承担《A/A/O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的研究、编制 任务,参编单位还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编制工作从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的资料调研开始,对国内外氧化沟相关的规范、技术 资料和工程实例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编制了开题报告和编制大纲。2006 年9 月,国家环保 总局科技司在京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与会专家认为工作基础扎实、技术路线合理、编制方 案可行,同意开题。2007 年10 月,形成了规范初稿,经专家讨论、修改后,于2008 年2 月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08 年3 月,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召开初审会,会议认为考虑 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质、气候差距较大,主要设计参数还应征求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

A/2)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O 工艺流程如图,反应池有厌氧池和好氧池组成。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本工艺是指上市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和缺氧-好氧活性污泥发生物脱氮联众方法的结合,经初沉池沉淀后的废水和回流活性污泥自厌氧池流入,循环硝化液由好氧池用泵松日缺氧池,在厌氧池进行磷的释放。在缺氧池进行脱氮,在好氧池进行硝化和磷的摄取,废水再经二沉池沉淀后排放。 为保证厌氧池和缺氧池必要的有机物,在雨季或运行初期,废水经超越管直接送入反应池。一般的城市午睡不需要另外加甲醇等邮寄碳源和头家NaOH来调节PH值。 为确保磷达标排放,必要可在好氧池末端投加混凝剂或二沉池后设快滤池进一步取出SS来降低出水磷的浓度。 剩余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宜分别浓缩 工艺特点 本工艺与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比较有以下特点: (1)本工艺由于缺氧池前设厌氧池,磷的去除率比缺氧-好氧法高。 (2)本工艺比缺氧-好氧法多一座水力停留时间为1~2h的厌氧池。 (3)本工艺的剩余活性污泥和初沉污泥宜分别浓缩。 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总氮去除率 本工艺的除磷医院里基本上与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相同,总磷的去除率也与它相同,一般为60~70% 总磷去除率 本工艺的除磷远离基本上与厌氧-好氧火星污泥法相同,但总磷的去除率比它稍低,一般为70~80%,总磷的去除率与进水的C/P比(BOD/TP).SRT和BOD-SS负荷有关,其中SBR、SRT越短,总磷的去除率越高,而SRT越长,总氮的去除率越高,为了同时进行除磷脱氮,设计SRT采用脱氮的下限,因此本工艺总磷的去除率比SR T短的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稍低。 水温虽然对除磷影响娇小,但雨水流入或是磷的取出率下降,其原因是雨水带劲溶解氧或使有机物浓度下降,厌氧池磷的释放不充分,有机物浓度低也会使脱氮反映速度降低。 三、实验过程 1. 1)进入实验室,准备实验所需要品是否齐全,实验设备是否完备。 2)将清水管接入各个实验设备,打开水龙头,检查水处理设备和输水管道的密封性,以及曝气设备和输气管道的气密性,是否有漏水情况,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 3)检查电路是否完好,有没有浸没在水中或者在设备中,完成后打开曝气机、水泵、搅拌机以及刮泥机等器械,检查他们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否则应维修更换。 4)关闭各设备、关闭电源,并将各水处理构筑物的放空口打开,将液体放空,然后关闭放空口,准备实验。 5)将各个构筑物的取样口关闭,各个连接处的管道打开,将进水管道的阀门打开,调节流量。 6)带水通过机械帘格井计入到曝气式沉砂池,并淹没曝气管道时,开启鼓风机进行曝气。7)带水充满初沉池,向初沉池中头家絮凝剂,几下每次投加的用药量,并测量出当时设备中药物的浓度。与此同时,打开搅拌机,使液体充分混合。 8)让午睡进入厌氧池,但污水益处厌氧池进入缺氧池之后,好氧池水面达到一定高度,打

#36厌氧 缺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工程技术规范 1 目次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 1.1 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 (1) 1.2 法律和技术依据 (1) 1.3 编制原则 (2) 2 A/A/O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特点及现状 (3) 2.1 A/A/O 工艺的发展及国内外使用现状 (3) 2.2 A/A/O 工艺的主要特点 (8) 2.3 A/A/O 的主要工艺形式 (9) 3 规范的主要内容说明 (14) 3.1 A/A/O 工艺的适用性 (15)

3.2 A/A/O 的适用处理规模 (15) 3.3 设计流量和设计水质 (15) 3.4 预处理的选择 (16) 3.5 普通A/A/O 工艺设计参数 (16) 3.6 A/A/O 工艺的曝气设备 (17) 3.7 搅拌装置 (17) 3.8 监测和运行管理........................................................ ............. 17 4 实施本规范的管理措施建议 (19) 1 1 标准制定工作概述 1.1 任务来源和工作过程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一五”规划指出,用5 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我国环境工程技术规 范标准体系,提升我国环境工程技术标准化及管理水平。到2008 年,基本完成基础规范、

通用技术规范、工艺方法类规范的编制工作,到2015 年基本完成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程技 术规范,逐步建立中国最佳可行技术体系。 2005 年国家环境总局下达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任务,由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作为第一编制单位承担《A/A/O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标准的研究、编制 任务,参编单位还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编制工作从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的资料调研开始,对国内外氧化沟相关的规范、技术 资料和工程实例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编制了开题报告和编制大纲。2006 年9 月,国家环保 总局科技司在京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和会专家认为工作基础扎实、技术路线合理、编制方 案可行,同意开题。2007 年10 月,形成了规范初稿,经专家讨论、修改后,于2008 年2 月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2008 年3 月,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召开初审会,会议认为考虑 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质、气候差距较大,主要设计参数还应征求更多设计单位的意见。

污水三大处理方法解析:缺氧、厌氧、好氧

污水三大处理方法解析:缺氧、厌氧、好氧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酸化池中的反应是厌氧反应中的一段。

厌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缺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产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现象。工艺简单,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厌氧池---水解、酸化、产乙酸、甲烷化同步进行。需要调节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好氧池就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好氧微生

污水处理培训之活性污泥篇

污水处理培训之活性污泥篇 活性污泥概述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1912年由英国的克拉克和盖奇发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 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 (1)溶解氧 供氧是活性污泥法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供氧多少一般用混合溶解氧的浓度控制。一般说,溶解氧浓度以不低于2MG/L为宜。 (2)水温 好氧生物处理时,温度多维持在15~25℃的废水原有温度范围内,温度再高时,气味明显,而低温会降低BOD的去除速率。 (3)营养料 各种微生物体内含元素和需要的营养元素大体一致。细菌的化学组成实验式为C5H7O2N,霉菌为C10H17O6N2原生动物为C7H14O3N,所以在培养微生物时,可按菌体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给营养。微生物赖以生活的主要外界因素为碳和氮,通常称为碳源和氮源。此外,还需要微量的钾、镁、铁、微生物等。 碳源——异样型微生物利用有机碳源,自养菌利用无机碳源。氮源——无机氮(NH3及NH4+)和有机氮(尿素、氮激酸、蛋白质等)。 (4)有毒物质 主要毒物有重金属离子(如锌、铜、铅等)和一些非金属化合物(如硫化物等)。油类物质数量亦应加以限制。 活性污泥的培训与驯化 活性污泥的培养 对城市污水或与之类似的工业废水,由于营养和菌种都已具备,可用其初步沉淀水调整

BOD5至200~300MG/L后,在曝气池内进行连续曝气,一般在15~20℃下经一周左右就会出现活性污泥絮体,要及时适当地换水和排放剩余污泥,以补充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换水的方法分间断换水和连续换水。 间断换水——混合液在曝气到开始出现活性污泥絮体后,即停止曝气,静止沉淀1~1.5H,排放约占总体积60~70%的上清夜,再补充生活污水或粪便水,继续曝气。当沉降比大于30%时,说明池中混合液污泥浓度已满足要求。第一次换水后,应每天换水一次,这样重复操作7~10D,便可达到活性污泥成熟。此时,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含有大量的菌胺团和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并可使BOD5去除率达95%左右。 连续换水——当池容积大采用间断换水有困难时,可改用连续换水。即当池中出现活性污泥絮体后,可连续地向池内投加生活污水,并连续地出水和回流,其投加量可控制在池内每天换水一次的程度。回流污泥量可采用进水量的50%。当温水在15~20℃时,污泥经两周左右即可培养成熟。 活性污泥的驯化 如果工业废水的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很大时,用生活污水培养的活性污泥应用工业废水进行驯化。驯化的方法是混合液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直到达到满负荷。 为了缩短培养和驯化的时间,可将两个阶段合并起来进行。就是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地加入少量的工业废水,使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常见的问题 (1)污泥膨胀 广义的讲把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恶化,以及处理水混浊的现象总称为活性污泥的膨胀。也就是说,活性污泥的膨胀就是指污泥体积增大而密度下降的现象。 污泥膨胀上浮的原因很多,除了理化、生物及生化方面的原因外,还与运行管理和构筑物结构形式等有关。 解决污泥膨胀的方法因产生原因而异,概括起来就是预防和抑制。 预防就是加强管理,即使监测水质、曝气池污泥沉降比、污泥植树、溶解氧等,发现异常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污泥发生膨胀后,要针对发生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当进水浓度达和出水水质差时,应加强曝气,提高供氧量;加大排泥量,提高进水浓度,促进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