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得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得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得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得护理个案

引言:大肠就是消化系统得最后一部分,长约1、5米,由结肠与直肠组成。直肠癌就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得恶性肿瘤,

就是消化道常见得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人工肛

门手术或肠造口术就是指因治疗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先做一个

开口,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外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用于

排泄粪便,粪便可收集于贴于开口处得特制塑料袋内,因此,人

工肛门就是重新构建得一个排出粪便得人为肠道开口。

一、病史介绍:

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

现病史:患者,刘桂英,女,78岁,于2014年10月4日08:15入院,入院时测T:36、5℃,P:72次/分,Bp:115/65mmHg,体重:43kg。主诉:于5

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10~30ml,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腹胀,便血间歇性发作,无呕血黑便。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直肠占位”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肠镜示:直肠占位。病理示:直肠腺癌。肝胆胰脾B超示:胆囊结石。腹部增强CT 示:肝脏未见明显转移性病灶,直肠占位。血常规、凝血四项、大生化、肺功能测定、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患者于9年前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

二、病理生理及手术方式:

直肠癌发病原因通常有三个方面:直肠慢性炎症;饮食与致癌物质;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常会出现:1、排便异常,即直肠刺激症状;2、粪

便反常,如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粪形变细等;3、梗阻症状,为直肠被癌肿梗阻,有排便困难,伴有腹胀腹痛等。大体分型可分为:肿块型,也称菜花型,向肠腔内生长,预后相对较好。溃疡型,多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易发生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周围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检查及诊断得方法有:1、直肠指检,就是诊断直肠癌最直接与主要得方法;2、肠镜,就是诊断肠癌最有效、最可靠得方法,可直接取组织做病检;3、大便隐血试验就是高危人群得初筛方法及普查手段。直肠癌得处理原则主要就是手术治疗,临床根据肿瘤得位置、大小以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手术方式:肿瘤距肛缘5cm以上得患者可以行保留肛门得手术,即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当肿瘤距肛缘5cm以内得患者行不保留肛门得手术,即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当肿瘤有远期转移或患者年老体弱、不能承受根治性手术时,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即Hartmann术。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直肠镜、病理检查、B超、腹部增强CT

治疗方案:直肠癌根治术,但因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肠壁全层及骶前筋膜,如果分离肿瘤,易导致致命性大出血,故实施姑

息性结肠造瘘术,给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疗,留置

导尿管、胃管、盆腔引流管。

四、护理诊断:

P1:焦虑——与恐惧癌症、手术及术后康复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护理措施:1、向患者介绍相关得疾病知识,详细解答患者所提出得问题,尽量满足患者得要求,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举例手术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得安全感、信任感与

治疗信心。

3、正确评估引起患者焦虑得原因,将自我调节情绪得方

法教给患者,如散步、与人交谈、读书、听音乐,嘱家

属多陪伴并给予心理支持。

P2:疼痛——与手术切口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主诉疼痛缓解。

护理措施:1、解释疼痛原因,予以心理护理。

2、协助患者半卧位休息,减少切口张力。

3、指导家属协助分散注意力。

4、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

5、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止痛。

P3:排尿异常——与手术留置导尿有关。

护理目标:尿管已拔除,拔除后小便能自解,留置尿管期间未发生尿路感染。

护理措施:1、术前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

2、导尿及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导尿

管,保证有效引流。

3、给予会阴护理每天两次。

4、观察尿液得颜色、性质、量得变化。

5、术后第48~72小时开始间断夹闭导尿管,定时开放,

训练膀胱功能。

6、可进食时,告知病人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P4:自我形象紊乱——与人工肛门有关。

护理目标:对自我形象得改变有正确得认识,言语行为表现出对外表改变得接受。

护理措施:1、将病人安排在人员较少得病房。

2、鼓励病人表达自己得想法瞧法,从中正确评估引起病

人形象紊乱得原因。

3、多与病人沟通,鼓励亲人给予足够得支持,以增强自信

心。

4、鼓励尽早自己动手,学习造瘘口得护理方法,促进其心

理康复,提高重返社会得信心,尽快接近正常得生活与

工作。

P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得危险——与长期卧床,躯体活动受限及人工

肛门流出得肠液、粪便对周围皮肤刺激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全身皮肤完整无破损,人工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护理措施:1、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随时更换污染得衣物、被服。

2、定时翻身,避免拖拉病人,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3、指导病人与家属正确使用便器。

4、使用造口袋时,应定时清洗更换,排便后要先用清水擦

洗,再用盐水棉球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并擦干,然后涂

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以防出现皮炎。

P6:活动无耐力——与切口疼痛、体质虚弱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可在帮助下下床行走。

护理措施:1、患者禁食期间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予以营养支持。

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3、拔除导尿管后协助下床活动。

P7:知识缺乏——与缺乏人工肛门得护理知识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学会人工肛门得自我护理技术以及选择适当饮食调节大便得方法。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人工造口袋,做到及时清洗、更换,造口周围皮肤温水擦净后涂氧化锌软膏保护。

2、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太稀或粗纤维过多得食物,减少豆

类、洋葱、大蒜等产气太多得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不吃

生、冷、硬得食物,少食多吃,防止消化不良;生活饮食规

律,养成定时排便得习惯。

3、指导病人掌握劳动强度,避免因腹压过大引起结肠粘膜

脱出。

4、要求病人出院后按时复查,若发现人工肛门狭窄或排

便困难,及时就诊。

P8: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与手术创伤,切口污染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症状。

护理措施:1、每日监测体温变化。

2、保持伤口敷料干燥,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换药时严格无

菌操作。

3、做好造瘘口得护理,避免流出得肠液、粪便污染腹部

切口。

4、遵医嘱予以抗炎、营养治疗。

五、伤口造口得护理:

1、加强对造口得护理及观察,造口开放前,周围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

纱布保护;开放后,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与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察造口肠粘膜得色泽、造口肠段有无回缩、出血或坏死等。

2、避免造口狭窄,术后由于瘢痕挛缩,可引起造口狭窄,应观察病人就

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可在造口拆线、愈合后,可定期扩肛,以松弛肛周肌肉,保持通畅。方法就是:戴手套用食指伸入肛门内约4cm,每次1~2分钟,每日1次,插入手指时,切勿粗暴过深,防止肠穿孔。

扩肛时,可张口呵气,防止增加腹压。

3、预防腹泻便秘:术后观察病人排便情况,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开始要稀淡、易消化食物,以后逐渐增加纤维素与维生素多得蔬菜,过度至正常饮食,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引起腹泻,如大便干结,嘱病人多活动、多饮水,可进食蜂蜜,必要时用温盐水灌肠,保持排便通畅。

4、预防肠粘连:术后早期鼓励病人在床上多翻身、活动四肢,2~3天

后病情允许下,协助病人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得恢复,减轻腹胀,避免肠粘连。活动时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

六、排便功能训练:

嘱患者开始时每天3~4次去厕所做排便动作,随着时间得延长,排便次数可减至每天1~2次,逐渐在大脑皮层形成定时排便得兴奋灶,肠道功能适应了新得环境,人工肛门得括约肌功能建立,这样就可像正常人一样排便。

七、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

1、人工肛门袋得选择及安放:根据病人情况及造口大小选择适宜得肛

门袋。清洁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待其干燥后,除去肛门袋底盘外得粘纸,对准造口,紧贴周围皮肤,袋口得凹槽与底盘扣牢,带囊朝下,尾端反折,并夹闭。

2、人工肛门袋得清洁:当肛门袋充满三分之一得排泄物时,及时更换

清洗。清洁皮肤后,擦干后涂氧化锌保护皮肤,防止局部炎症、糜烂;

同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湿疹、充血、水疱、破溃等。

八、体会:

通过学习了直肠癌患者得护理,了解了很多有关人造肛门得相关知识,知道它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果患者不能有效得进行自我护理,那么手术仅成功了一半,如果患者能自我护理造口,她得尊严也能得到维持,也就是患者康复后再投入社会生活得关键,所以我们要鼓励患者自行掌握造口得护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