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中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政治中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政治中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2014中考思品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鲍凤增一个学期在紧张忙碌中过去了,中考已经结束,成绩令人心凉。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分析一下,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扬长避短,弥补过去的不足,争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一、成绩分析:

考试及格率优秀率都很低,较平时测试相差甚远:及格仅仅15人,创历史新低,尤其是优秀率为零,平均分也是与平时相差很多,只有65分。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难度适中,试题设计合理,很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应变能力。而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完全按照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命题,没有超纲题。但对学生的答题能力以及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选择题中有好几个集中体现了做题的细心程度,比如第2题、23题,学生稍一疏忽,就会出错。还有几个选择题在问法上有所创新,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所以,我估计基础题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都没有发挥出基础题的优势。

还有个别问题的理解不是很到位,比如25题的第(2)小题,实际上就是问“这一行动有什么意义?”而已,有的学生可能审对题了,但是却缺乏学科术语的灵活运用。还有第(3)小题,实际上就是文《环保法》的作用而已,很多学生想的可能跑偏了,致使失分严重。

三、存在问题:

(一)教师方面:

1. 教学方法陈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明显不足,学生上课没有动力,缺乏足够的耐心。

2. 业务能力和经验虽比去年有所提高,但仍显得捉襟见肘,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致使优秀率不高。

3. 自主学习和检测环节操作不熟练,幻灯片展示效果终究比不上笔头检测,还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有时,在核对答案方面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总是不相信学生,反复的让学生展示,降低了课堂效率。让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没耐心。

4. 上课语言比较随意,有时不由自主地进行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思想教育或是其他内容,浪费了一部分时间。

5. 对学困生的关注有时转移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操作失当。

6. 达标测评环节更是一塌糊涂,有时没做几道题,有时甚至失去了测评时间,随意性太强。

7. 检测少,选题不精,目的性不强,致使能力提高不上去。

8. 时间紧,任务重,复习相对比较潦草,热点问题没有细弄,中考方向把握不准。

(二)学生方面:

1.对思品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到位,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对一些基本常识认知不到位,目标不明确,整体显得懒散,上进心不强。

2. 整体学习气氛不浓厚,缺乏中考意识,被动式学习,学习效果不明显。

3. 课下时间不学习、不作为的学生偏多,不能做到课课清。

4. 对老师在答题技巧方面的指导不屑一顾,或是不认真去体会。

5. 课外知识面窄,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差,而且屡次犯同样的错误。

6. 忽视了对知识的记忆,有的虽然理解了,但没有内化成可以灵活运用的能力,学科术语把握不准确,应用不灵活。

四、今后设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欲在接下来的半个学期中进一步扬长避短,整改教学存在的不足,准备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1. 认真备课,努力创设情境,备好各个环节,严格要求自己,让每一节课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效用,充分利用好课上45分钟。

2. 加强双基的落实,学生基础本来就参差不齐、不扎实,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低起点小步子,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就像新授课一样对重点知识积累、方法指导、答题思路等各方面进行训练和培养。

3. 加强达标测评环节的落实,选题要能体现基础,还要加强能力的渗透。与此同时,要认真选题做好单元过关与检测。

4. 多接近学生,多参与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以便更好的为他们服务。亲其师、信其道,我一直都相信的。

5. 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第一轮还使第二轮以及热点,都要时刻体现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民族九年制学校王磊 一、试题概况 1、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标》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按要求设置,数与代数为49%(74分左右),图形与几何为37%(55分左右),统计与概率为14%(21分左右);易、中、难按5:3:2的题序定位及分配分值。 2、试题结构:1~10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18题为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9~28题为解答题,分值为88分,总题量为28道题目,总分值为150分。各种题型的题量、分数、结构合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全面考查“四基”,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有较好的教学导向性。 (2)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②注重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试卷设计时,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的难度略有变化,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3)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 ①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②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考查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

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紧扣课程内容,考查数学素养,体现学科特点 试题对学生的“四基”、“四能”与“核心概念”的考查得到较好的体现。 (1)、题目立足于课标要求,全面考查“四基” 紧扣《课标》要求及教材,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部分试题由教材中的题目改编而成。例如:第1、3、4、5、6、13、14、17、20、21、22等题都是由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改编而成。有些题也是学生见过的题目的合理改造而来。 (2)、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试题关注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的形成。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另外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借此考查学生正确地获取信息,并通过背景、数据及动手绘制图形来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试题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1、课堂教学及复习要基于《课标》和《考试说明》。 试题以《课标》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为依据;体现了《课标》对学生在掌握数学和通过学习数学而达到的自身发展三大方面的要求:获得“四基”、发展能力、养成科学态度。阅读《考试说明》了解中考的考点。哪些是重要考点,哪些是必考考点。在复习中有意识的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复习反复练习。对那些

九年级政治中考模拟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试题四作者:鲁遐国 一、单项选择题(1、父母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法;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这说明:() A.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责任B.责任一旦确定就无法改变 C.责任意味着要付出代价D.承担责任会有一定的回报 2、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徐光宪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谦逊地说:“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B.简单的个人力量相加,可以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C.团结的集体更容易成功D.集体能离开个人,但个人离不开集体 3. 200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各成员国就如何推动可持续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达成了共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日趋全球化②面对金融危机,各国要通力合作,共度难关③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有害无利④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做() ①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③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④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5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微笑和汗水,为“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些志愿者() ①没有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②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③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忠诚、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某市园林局在城市道路改建过程中,就路旁行道树的去留问题,专门在媒体上开设论坛,让市民献计献策,并且在最后采纳了市民的意见,保留住绿树成荫。这说明()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②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进行监督③正确行使权力是公民意识的积极表现④该市民众已经有了高度的参政议政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节约能源造福后代子孙,减少排放建设良好环境。”这幅对联说明节能减排()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④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越是大灾大难面前,越是关键时刻,民族精神越能显示其威力。在伟大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②中华民族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③中华民族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④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和不可战胜的雄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从民族团结的角度生动表明了:①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②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1、下面的漫画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B.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C.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艰苦创业精神已经过时了 12、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概括为:() A.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B.基本实现了小康 C.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D.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13、广州越秀山的“五层楼”、开平碉楼与村落等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 A.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B.要增强文化认同感,吸收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C.应把它们看成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D.应把它们看成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4、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这表明() A、我国人才竞争力居世界前列 B、我国已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C、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了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D、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15、2008年12月15日,备受海内外瞩目的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由此迈开历史性步伐,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梦想终于成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本原因是:()A.中国大陆采取了更加务实、灵活的对台政策B.大陆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有利于台湾的繁荣与稳定 16、物理学家丁肇中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废寝忘食,连续几天呆在实验室里。有人问他:“你这样不觉得苦吗?”他回答说:“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从丁肇中身上,我们可以看出() A、学习只有快乐,没有任何苦 B、学习的兴趣是天生的 C、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快乐 D、有兴趣的学习,也会让人享受成功的喜悦 17、广东东莞20万元年薪招不到一个高级电焊工;在某市日前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反映复合型技工人才非常短缺,但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因眼高手低而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启示我们( ) ①选择成才之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②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③读大学不如读技工学校,只有做高级技工,才能找到理想工作④选择成才目标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小华有将教材中重要知识点摘抄在笔记本上的习惯。但由于他的粗心,以下有句话出现了错误,这句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B.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D.“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19、女儿:“我想上职业技术学校,学我感兴趣的专业。”妈妈:“不行,上重点高中才有出息”以下是女儿说服妈妈的理由,正确的有( )

山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2009年山西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一、试题简析 2009年的中考政治试题沿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和特点,仍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四种类型题作为考试题型,总共15个小题,满分 75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有些偏难。评卷结束后的抽样调查中,学生的及格率只有70.1℅,优秀率为16.1℅。如果单纯作为一份选拔性考试的试题,本试题无可厚非,但作为两考合一考的试题要求,它就有些偏难。 从试题的质量上来讲,本套试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在题型上,它选用了直观生动的漫画题、图表题,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试题的选材也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不仅易于理解接受,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11、12、15小题的选材,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高度来看,中考试题肩负着指导今后教改方向的重任。本套试题重视了课本知识点的运用,11、12、14(3)、15(2)(4)等小题对知识点的要求就相对严格,这就使今后的政治课学习不可蜻蜓点水,务必要落实到实处。本套试题不仅重视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而且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比如13(3)小题。实践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的能力和过程。这是一套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相一致的试题,所以说是一套完全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试题,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 再完美的东西也有瑕疵,2009年中考政治试题也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比如:出题人没有照顾到各个教材版本之间的差异性。作为答案唯一的客观性试题,应该在各个版本都涉猎到的知识点间出,但今年的中考政治试题的6、8小题是鲁教版新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点,导致了长治地区的许多学生在此出错。试题要求不够明确,也是本试题的一个欠缺。比如11小题,既然想让学生运用四个知识点,那就在试题后注明至少要运用四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象有的学生运用了两个知识点,判卷教师只给4分,你说学生拿不到满分的责任在谁?难道四个知识点就最合适吗?要是其他老师把答案定为5个、6个知识点,那么你的四个知识点是不是也拿不到满分。在题型上,简答题不简,探究题无究。11、12小题不符合简答题简要回答的特点,要完成这两个试题,不仅需要分析,还需要归纳和概括,答案也比较多,分值也比较大,不适宜放在简答题里。实践探究题虽然设置的条理严密,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探究、解决,直到最后的能力提高,四个问题环环相扣。但在操作层面上讲,15小题没能够考察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而且15(2)(4)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年九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题型为: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组合列举题2小题共6分、辨析改错题2大题共12分、材料解析题2大题共22分和活动与探究题1题共10分。九年级共有三个班,94名考生,具体考试情况如下: 从上面两表总体情况来看,现阶段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作答很不乐观,对历史知识运用情况不容乐观。 二、试卷的难易度 试题难度比中考的要求高,难易度是偏难的。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同时体现了历史考试要开卷考试的特点,避免大面积的生搬照抄现象。告诉学生们开卷后历史试题更需要在扎实的基础历史知识了解的前提下,通过理解,学会迁移。 三、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总的来说,是一份成功的试题。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没有偏题、怪题,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如几次重要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法等大国关系等等。 2、试题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16题的(3)小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3、图文并茂,材料丰富 试题引用图片和文字材料较为丰富,增加了试卷的可读性、灵活性,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一问一答方式。如2、5、6、12、17题都是图与史料的结合。 总之,这份试题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四、试题情况 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大,但得高分的学生不多。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2、6、9小题。在解答第9小题时,部分考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理解不清,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第二大题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可以说这张卷子上,从考试实际情况看真正理解到这些内容的同学并不少,但部分学生在回答时,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如第15题的第三问,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运用,好多同学没能做到从该事件的内容方面回答。第16题的第四问,看漫画答题,大部分同学读不懂漫画,说明学生在图文转换、学科知识迁移上能力欠缺。学生们对于问题,更多的是点到为止,不能去认真考虑,不能从总体上去综合分析。 五、改进措施 好的试卷对教学是一种良性的导向。认真分析学生考试是老师丰富教学经验的绝好机会,是教师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对试卷的仔细分析,下面提出三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1、抓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思品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思品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思品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的考题除第1—5题是单纯时政题外,其余的第4—20题,均体现在教材内容里。也就是说,不管题目编制多么灵活,立意角度如何变化,材料怎样新颖,但最终考查的知识落脚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高于教材。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于能力方面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命题中,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出偏题、难题、怪题和超纲题,切实从初中思品课教与学的实际出发,以便于教学中把握考试内容的确定性和导向性。 命题者不回避时政热点、社会热点问题,不回避教材的重点问题,学生关注的很可能就是中考所考查的内容。突出时代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二、试卷评价 (一)围绕热点命题 考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以及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的观察和理解,是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之一。该卷体现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处处反应着党和国家的意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二)贴近学生实际命题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第21题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教科书循环使用问题、第23题的同学对捡到百元 钱的争论等。这些命题符合学生的阅历,拉近了学生与问题情境的距离,减少了审题障碍。 (三)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为以知识为背景或载体,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第24题,要求学生分析我国1978年与经济发展的情况,从而考查有关经济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知识。该试卷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知识范围中,七年级的有:集体荣誉、完善自我、新型的师生关系、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我国刑罚的种类、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等;八年级的有:自尊自信、自立、责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九年级的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更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力度,主观性试题虽设置了一定的背景材料,但也更多地体现了源于教材、活与教材、高于教材,同教材的联系更为密切,答案也更加贴近教材,还要求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无论是客观性的选择题(1—5题除外),还是主观性的试题,都要求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如果没有理论功底,只靠考场上查找资料,是不可能答好这份试卷的。 试题的设问丰富多采,题目不偏不怪,多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同时题意的指向性也更为明确,主观试题答案的“多元化”,体现了较强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科学性,为考生答题提供了相对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有利考生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效 地防止猜题押题、死记硬套所学知识,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彰显地方特色 此次命题按照中考复习研讨会精神,试题突出地方特色。如简答题22题,考到海军诞生地、京剧大师梅兰芳。 三、学生卷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答案的概括性不够,不够简洁明了,不能做到扣题分析,观点与材料脱节。答案要点不全,术语不准确,口语化严重,不能准确表达观点。

初中思想品德(政治)试卷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考试分析表 一、概况 201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一政治教学情况调查测试已经结束,命题范围涉及初中政治七下的教研室规定的考试的内容。本次考试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根据统计分析,情况大致如下 (1)平均分:46.2分; (2)班级之间成绩较均衡,差距1-2分左右。 二、主要成绩经验 1、判断题部分: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得分率较高,只有4题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得比较牢固。 2、选择题部分: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收到比较好的成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较熟悉,对于曾经做过的题能较好地把握。 3、简答题部分:同样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收到比较好的成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较熟悉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复习提纲等复习资料,同时学生能基本掌握解题的方法。 4、综合探究题部分: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新题型,学生有一定的应对能力 平时能把集体备课和团结协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三、主要存在问题 (1)部分基础知识不牢固,细节易忽略:试卷无论题型怎么千变万化,无论背景材料多么新颖,最关键还要立足书本知识,判断题和选

择题总有一部分试题会考查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细节的掌握情况。而本张试卷上为数不多的“送分题”有些学生的失分率仍然很高,如判断题的第5题,这个知识在书本的正文部分,而教师平时都会关注并反复跟学生强调,但有部分学生还是概念模糊,记忆不清。 (2)审题缺乏足够细心,题眼抓不准:部分选择题难就难在一些组合型选项的设置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迷惑性,学生不能从背景材料中抓准有效信息,因而不能选择最佳答案。例失分较多的第12题主要是学生对漫画的内容没有真正理解到位;导致失分。 (3)解题能力薄弱,答题规范不严谨:简答题第20题,关于“结合材料谈谈在何祥美成为枪王的历程中,哪些方面对你的成长有帮助”,要求结合材料,这是教材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迁移,不仅要求会应用,而且要求熟悉相关时政背景,言之无物,泛泛而谈,均不得分。 四、改进措施预设 1、以课本为中心,夯实双基: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要使教学有实效,首先方向要正确,初一学生来说,关键还应立足书本,基础不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如果对基本概念原理记不住,必将影响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易错概念,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细致,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规范政治术语;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领悟、运用。要系统深入的分析每一考点,在各个要点击破的基础上,再进行整体的归纳整理,最好让学生自己构建知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 振宇 一、考试情况 九年级共有45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48分,优秀率7%,及格率43%。 二、学生答卷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不端正不认真主动,厌学情绪较重,基础知识不扎实,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观点、原理、概念等都不能牢记,欠缺科学的方法,灵活性较差。综合分析能力低,尤其是审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差,缺乏主动创新意识,总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不加思索,见题就做,照搬照抄现象普通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也差,不懂得运用历史术语表达相关容。尤其是有些学生还存在不作答,或者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三、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振宇 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容结构: 本次考试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60分。 2、目标水平结构: 根据课标和中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

九年级数学中考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中考适应性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命题设计 全卷由26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试卷形式 由三个大题组成,其中,第一大题:选择题,共12题,36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5题,15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9题,69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例为6:3:1。 5.试卷特点 (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总体难度不大,非常灵活。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3)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核.试卷通过新的试题情景和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解释、比较、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考试过程考查学生的数感、算理、几何语言转换、说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 (4)重视合情推理,注意联系实际,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试题贴近新的课标要求和新的理念,适当降低了有关技能的难度。 二、试题解析 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第2、19题。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4、6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如第8、9、17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第24题中的方程思想,第5、16题的变换和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5.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全卷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第12、15、24题,占总分的30%.这些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重在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数据与分析 考试基本情况 四、对今后教学及中考复习的启示与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不能熟练、准确的掌握和应用。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 3、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 4、缺乏实际应用问题的背景经验,在解答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的问题时,出现理解困难,导致解答失误。 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训练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落的不实。 2、复习过程中存在过偏超难现象,导致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时反而失分。 3、对学生的书面表述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表述能力不高、书写较乱。 4、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

九年级中考政治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

单项选择题专题训练 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时( D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权利 C、受教育权 D、生命健康权 2、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 D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权利 D、生命健康权 3、张超在天津误入传销组织身亡的事件警示我们,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表现形式有( A ) ①非法搜身②非法紧闭③非法拘禁④非法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每个人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 (B ) A、平等权 B、人格尊严权 C、社会经济权利 D、政治权利和自由 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C ) A、学校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 B、王某跨越马路护栏的照片被报纸刊出 C、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D、电视新闻中出现了郑某参加科技馆的画面 6、因被某微信公众号无端发文辱骂是“汉奸”“卖国贼”,知名歌手Z诉至法庭,要求该公众号认证的开办主体删除相关信息、公开道歉,并索赔经济损失60万元。歌手Z 诉讼的依据是该公众号涉嫌侵犯其(A)A、名誉权B、隐私权C、姓名权D、肖像权 7、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叫作( D ) A、财产 B、有形财产 C、无形财产 D、财产所有权

8、财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 ①配偶②子女③兄弟姐妹④父母 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下列属于公民合法财产的有( C ) ①钱某新书出版所获得的的稿酬十万元②小云放学途中捡到的一千元钱 ③王某用合法收入买的一辆小轿车④张某出租私房所获得的两千元租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理智和成熟的消费,可以主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烦恼。为此,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应该 ①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盲目消费②接受商家打折但不开发票的建议 ③主动学习和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④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1、近年来,“感到中国人物”已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A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启示我们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首先要对(B )负责。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政治试卷分析

200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政治试卷分析 紧张而忙碌的毕业班的工作现已完全结束,我校今年的政治科成绩和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从学生走出考场,到中考成绩发布,直到见到中考试卷,我一直没有停止对今年中考的思考。针对2009年大庆市考政治试题及我校学生的成绩情况,我作了一个简要分析,形成文字,希望能为今后的教学辅导工作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一、试题分析 2009年的中考政治试题和2007年、2008年的中考试题有很大的不同。前两年题型和难易度基本相似,侧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学生的中考成绩相对来说也比较高。2008年我校中考政治最高分达到97分,平均分83分多一点。今年中考我校政治的最高分是83分,平均分只有69分。平均分的分差就有14分之多。所以成绩出来后,老师,家长,学生都很诧异。 2009年政治中考试题一共36个题。仍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三种类型题作为考试题型,满分100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有些偏难。本套中考试题题量不是很大,但特点是试题分值大;命题中考点隐秘;答案组织难度大;简答题不简单,和分析题没有明显差别;试题要求不够明确,试题后没有注明至少要运用几个知识点。这五大特点是导致了我校今年政治中考成绩偏低的直接原因。下面我详细的分析。 本套试题第一个特点分值大,其中第35题10分,31、33、34、36题各8分。由于分值大,失分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全面,几乎每个题都出现丢点情况。第二个特点就是命题考点多且隐秘,学生读题后不能很快找到考点。如果命题中有3到4个考点,大多数学生只能找到1到2个点。失分多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学生组织答案难度大。由于是开卷的原因,试卷中每个试题都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组织答案时必须运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综合二者后再总结出正确答案,而且三者都是采分点,缺一不可。初中的学生不具备这种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即使找到了命题中的考点,也不能顺利的组织出答案。第四方面是简答题不简单,不但分值偏大,而且从阅读量,分析的难易度和分析说明题没有明显的差别。答题时不仅需要分析,还需要归纳和概括,答案也比较多,不适宜放在简答题里。第五方面,试题要求不够明确,也是本试题的一个欠缺。比如31小题,既然想让学生运用四个知识点,那就在试题后注明至少要运用四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象有的学生运用了两个知识点,判卷教师只给4分,你说学生拿不到满分的责任在谁?难道四个知识点就最合适吗?要是其他老师把答案定为5个、6个知识点,那么你的四个知识点是不

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 析 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昌江民族中学符家华 本学期九年级期末评卷工作已经结束,下面我对本次九年級政治科考试做一下分析: 一、试卷概述: 本次试卷分值为100分,试卷命题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了四种中招考试基本题型,考试范围:整本教材(第1单元—第3单元),试题涉及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漏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成因分析: 此次考试选择题较为简单,学生易做错的是4、7、9、11、14小题,出错原因为这几道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分析清楚;简答题得分率较高,普遍在6至9分之间;辨析题灵活性较强,很少同全面地回答问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材料分析题(第19题)得分率也不高.,证明学生对教材重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材料分析题(第20题)

普遍高分,因平时考过类似的题。总体来说,本次考试结果一般,学生做题失误较多,特别是选择题。 三、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来说平均分一般,及格率偏低,最高分为86分,大多集中在50到70分之间,中等水平的学生较多,高分段的同学较少,一部分同学考得过差。考得较好的班为1、10、11、12、13,较差的班是3、4、6。 四、改进的办法(建议)如下: 1、命题方面:一、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二、有必要出一些图片分析题,让题型样式丰富一些。 2、教学方面:要注重实战,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注重典型题例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做题方法,尤其是提高学生审题水平,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昌江民族中学符家华 本学期九年级期末评卷工作已经结束,下面我

2010年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2010年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一、谈谈今年中考的卷面情况 1、选择题得分情况:

从选择题的得分率来看,得分率过半的是24、25、28、29、33、35、36题,得分率最低的是34、37题。 2、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的得分情况:

0分率比较高的题为:40、41、42、47、48题,学生失分在哪里?下面我们就针对2010年中考情况找归因、寻对策。 二、针对2010年中考情况找归因、寻对策 2009年中考化学学科的难度系数为:0.59,今年中考化学学科的难度系数为:0.518,比2009年稍难。纵观今年的中考试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前几年的海南中考化学试题,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试题中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知识少了,而着重考查学生能力培养的知识多了。 (一) 选择题: 24题:该题巧妙地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物质联系在一起,成功地将矿泉水瓶底的标志作为载体,考查了回收标志。命题者出此题的目的何在呢?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们要将化学与身边的物质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的价值所在,趣味而有意义!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逐渐将STS的教学理念渗透进教学中。在所有的选择题中,24题的得分率是最高的90.1973%,说明老师们在教学中已经注重了STS的教学。类似于24题的题目还有25、29、31、33、35、46题,都是以生活中身边的物质为载体,考查了相关的化学知识。 25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变化,但4个答案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授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时候,可以当堂让学生以身边的物质为例子进行判断和区分,既起到加深的记忆,又达到以身边的物质为载体的目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枯燥无味,而且形象具体。就在刚刚学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我的学生是见到什么变化都会问“老师,这是什么变化?”养成了关注身边的物质变化的习惯,那么无论命题者以什么题材为载体出题,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判断。

九年级政治中考试卷

2006年无锡市初中毕业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4页,第二 卷从第5页至第10页。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作答。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 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作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第5页的密封线内。 2.第一卷答案一律写在第二卷前面的答题表(第5页)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答题时应注意答题表上题号与试卷上题号相一致。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该答案前的字母填人第二卷答题表(第5页)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05年10月8 H,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A.坚持科学发展观 B.发展循环经济 C.建没·盯约荆社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向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 A.叶笃正吴孟超 B.蒲慕明戴伟 C.刘东生正永志 D.金怡濂黄昆 3.200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①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②中国人民的空前民族团结 ③中国人民的英勇民族抗争④世界各国的援助和支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深受海内外关注的——项目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该项目全长约175公里,工程总概算约35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08年建成。 A.沪杭磁悬浮 B.青藏铁路 C.京沪高速 D.沪宁高速公路 5.2006年2月16口,中国选手——获得中国在都灵冬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 A.王曼丽 B.王潆 C.付天余 D.杨扬 6.“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易卜生语),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是 A.人生最重要的责任莫过于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B.人生最大的任务就在于做好自己的事,对自己负责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评价 此次期末试卷,含两大部分,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部分。试卷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注重基础,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 二、成绩分析 此次测试,所教三个班级,平均分分别为67.75、69.59.、67.90,级部最高分92分。总体来看,班级之间相差不大,以二班稍为突出,但总体成绩较好。各班优秀高分者少,90分以上5人,80分以上37人,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60-70之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选择题的第1 2、15、18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还有材料分析题中有关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科技创新”的理解,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中体现最为明显。 3、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20题,这道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4、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材料题22题中已经明确提示此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各提出的一项措施”,如不仔细审题,就会很粗糙的作答,重复较多,很难答全面。 四、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一是很多大题背诵起来难度较大,不愿意在此花费更大的精力。二是题目的综合性很强,不容易得高分。三是学好了政治也没用,家长也都强调语数英主科。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严重,这在各个班中都非常突出。 2、学生对时政的关注不够。

中考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2013年临夏州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张有芝 本次考试由临夏州教育局统一命题。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一、试题简析 1.试题结构和知识点分布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27 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关联词的运用、名著的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古诗默写。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 30 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共23分。两篇是课内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和《过零丁洋》,另一篇是课外文言文,考察了朗读的停顿、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的翻译以及对诗句的理解。 第四部分是综合性学习,共10分。考察了学生对对联知识掌握以及对联意思的理解。 第五部分是作文,共60 分。文题是以梦想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2.试题特点 本次测试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本试题满分为150分,试题包括五个部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30分)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23分)第四部分是综合性学习(10)40分第五部分是作文(60) 二、试卷分析 1.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80%。对古诗词的默写错字较多,导致丢分较为严重。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6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用说明性语言介绍某设计图的画面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