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0年在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申报的县级三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课题组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进行分析思考,查找问题,扬长避短,为今后能实现省市课题的申报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反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选题与真正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有差距。从县级申报的三个立项的课题来看,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多的选题或写得比较多的论文经验中,没有很好把握选题的角度,因而造成选题价值大、空、繁琐。例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就显得大而繁琐。

二是选题的切口太大,研究的问题也太大,研究的对象也不太明确。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的是学校?老师?学生资源运用呢,还是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是资源呢还是网络的建设?等等。

三是课题名称表达不规范。课题名称没有体现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相反重复、累赘、啰嗦。

(二)、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1、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2、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但理论依据比较陈旧,层次比较浅。

(三)、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重视开展了工作的过程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提炼。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下一步学校课题研究的几点改进思路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组内成员太少,每个人的负担太重,既要顾全平时的教学,还要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时间上达不到; 2、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没有能够建立成完整的体系; 3、课题组个别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还是放不开,主要是担心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因此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 4、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5、实验教学中的基本课型探索较少,缺少一些细化的实际操作的内容。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年在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凉风小学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申报的县级三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

了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课题组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进行分析思考,查找问题,扬长避短,为今后能实现省市课题的申报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反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选题与真正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有差距。从县级申报的三个立项的课题来看,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多的选题或写得比较多的论文经验中,没有很好把握选题的角度,因而造成选题价值大、空、繁琐。例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就显得大而繁琐。 二是选题的切口太大,研究的问题也太大,研究的对象也不太明确。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的是学校?老师?学生资源运用呢,还是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是资源呢还是网络的建设?等等。 三是课题名称表达不规范。课题名称没有体现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相反重复、累赘、啰嗦。 (二)、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1、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2、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但理论依据比较陈旧,层次比较浅。 (三)、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重视开展了工作的过程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提炼。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下一步学校课题研究的几点改进思路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育每一个课题参与者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教育教学研究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真正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好做实,抓有成效。要切合实际,把三个课题做好做实。我们的主攻的目标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

(完整版)课题研究心得体会(8篇)

首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个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也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范围。 我主要负责的是后期资料的整理和结题报告的撰写,很高兴能够参加到我们这个课题的大家庭里,大家群策群力,为课题的顺利开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个人课题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教师自我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在个人课题研究中,紧密联系日常工作,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发展。

走上工作岗位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教学中,我不断地摸索教学方式,不断地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模式(课题学习)慢慢的有了一点点理解。课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有一些这样的特征,首先它有一个主问题,在这个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去搜集资料组成小组,寻找资源,最后解决问题。 一、课题学习的的意义 1、课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感受英语,体验英语,把英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用英语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因为我们的学校在农村,现在学生家长买地下六合彩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由此我设计了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课题学习有利于向学生渗透英语思想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认为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渗透英语思想方法和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课题学习中蕴涵着大量的英语思想、英语方法,需要我们去挖掘。面对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将生活问题转化为英语问题。 3、课题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和接受性学习相比,课题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课题中期检查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小学中高年级快捷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中期整改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1、个别成员对课题研究成在神秘感,不知如何开展。 2、郑丽萍、伍淑琴被调离本校,且伍淑琴调至低段任教。 3、课题材料收集不及时。 二、整改意见 1、加大学习力度,让每个成员首先从理论上把握怎样开展课题研究,多向 谢家云主任、王庭集主任请教,使研究更加有法有序地进行。 2、课题组制定计划时,尽可能地把工作要点细化,便于课题组成员操作。要求成员做好细节记录与分析,将在备课、上课、作业、课外活动过程中做了哪些改进记录下来,就会发现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好还是坏,为什么有这些变化,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制定新的改进措施,尝试新的方法,这样的过程就是真正的研究。 3、课题研究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师的课题研究一旦脱离了具体课堂教学,就失去了课题研究的根基和现实意义。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较少,较难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实情,但只要心中有课题的理念,处处留心,善于捕捉课文细节,自然能有渗透的机会。低段教学的老师,多参与高段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加强对个案进行研究,多对高段学生进行访谈,一个学困生,一节课,一个教学环节这些都是课题实践的机会。低段任教的成员,每学期尽可能借班上一两节课,及时在课堂中印证自己的研究心得。 4、调离本校的成员要借助微信息平台,与成员共同学习理论文章,加强成员间的交流。重大活动必须回校参加。 5、严格要求每个成员做精做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搜集、积累与整理资料,特别要注意收集原始数据与材料。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调查问卷及相关分析数据;与课题有关的政策规章和重要的文献资料;访谈、观察、走访的原始记录;典型课堂纪实、

课题研究 “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小学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方案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精神的失衡,生命意义的缺失。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尤其在15至34岁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成为第一“杀手”。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社会生了什么病,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如此之多的人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难发现,只为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的社会现实,导致了现实教育忽略了学生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也就没有了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因此,当他们面对挫折和打击时,缺少的是耐挫力和容忍度,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造成许许多多不应该的生命悲剧。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生命教育。但目前还没有一整套系列完整而有效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为了突破这一研究现状,特提出本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于1906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近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经得到迅速发展。美国、西欧、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虽然我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但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4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特别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上海市和黑龙江省也相继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论述了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为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其他省份也把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许多学校已逐步展开。 三、研究的意义 1、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调查报告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调查报告 为使课题组能够掌握有关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最新信息和数据,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必要的素材,课题组于4月份在海南省海口和三亚两市4所本科、3所高职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采集到了大学生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的部分相关数据,课题组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归纳。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及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运用问卷法在海口和三亚七所高校开展,力求使所得到的资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178份,有效回收率为74.2%,其中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89.9%,调查对象为在海南省海口和三亚两市的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的选取采取随机方式。 1、性别分布 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男性88人,占总量55%,女性72人,占总量45%。 2、学校层次、年级分布 本次调查涵盖大一48人(30%)、大二52人(32.5%)、大三32人(20%)、大四28人(17.5%)。四个年级的学生,涉及到4所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 (三)问卷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感受,人生意义、人生规划、人生选择;爱情、婚姻、家庭;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的态度;对自杀与死亡的了解情况和采取的态度;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需求等,涵盖了大学生的生命观、婚恋观、生死观等领域的问题。 1、大学生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 第1、2题: 目前大学生对生活状况的认识只有58.75%的人感到满意,仍然有41.25%的人认为不是很满意或者根本就不满意;有37.5%的大学生心理能感受到幸福,另外62.5%的人或者感到烦恼郁闷、或空虚无聊、孤独寂寞、困惑迷茫。 这一方面确实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不是完全尽如人意,绝大多数大学生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大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基本保证,但大学生精神生活没有跟上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尤其是择业、就业和创业,竞争和合作,恋爱、婚姻和家庭等等方面的压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排遣和释放,势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博山区第六中学黄淑栋 一、课题简介 (一)课题由来 本课题为博山区第六中学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2007年5月,由淄博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编号:115ZJA2G119),研究周期为三年半。由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了新情况,所以课题延期结题。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 在学校工作,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所规定的能够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的程序,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长期而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式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课程的主题思想,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框架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必须全面转型,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主题思想,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研究目标 坚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与实践,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关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火花。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以面向全体学生,张扬主体性为主要特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适时点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能否驾驭教材、调控课堂,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迎接新课程教学的挑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新)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学习,无论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途径、手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没有理论做指导,任何一种的研究都是盲目的,甚至是无从着手的,但是,我们在学校的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二)是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理论也比较陈旧,比较浅层次; 二、缺乏专业引领 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的热情是有的,认识它的重要性也无容置疑,但毕竟研究不是教师的专长,因此教育科研人员定期的进行专业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 我们的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开展了工作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下学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不能为下学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两头热,中间冷:“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我们一定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

生命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附件3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_________ 课题类别____________综合类_ 课题名称_________生命教育研究 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 所在单位_ 填表日期_____ 2017年4月10日______ 2014年9月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晰思路、聚焦问题和分工落实。开题活动建议由市教研室课题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三、专家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800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是为了学生生命的茁壮与健硕、鲜活与灵动、纯净与高贵的教育。 生命教育是教育走向“生命关怀”的起点和突破口,是提升受教育者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只有全体国民的生命质量提高了,温家宝总理提到的“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才能变为现实。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升学成才,忽略了对生命的人文关怀,致使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生命问题。如缺乏基本的生存常识,不懂得保护生命;没有正确的生命态度,不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没有敬畏生死的观念,无辜地伤害生命等。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增强生命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提升生命质量,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共识,研究生命教育也成为学校的一个严肃课题。

走进新课程中的几点反思

走进新课程中的几点反思 发表时间:2012-01-16T11:39:49.85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丁文杰 [导读]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丁文杰 我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二、教学中要“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将提供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如阅读材料等。对于这些知识要把它们改成学生课外学习研究材料,让学生通过询问、调查、阅读有关书籍和上网查阅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这些知识资料并通过书面形式打印出来供全班同学阅读。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四、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 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有经验的老师早就发现我们平时讲的好学生有的到社会上发展的并不理想,反而有些“差生”走向社会后发展得很好。 (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关于生命教育课题研究的思考

关于生命教育课题研究的思考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培训中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课题研究会,加深对课题研究的理解与认识,并以“生命化教育”课题理念指导班主任工作。在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中,理论得到充实,理念也得到了提升。 二、生命教育在课程中落脚 虽然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课程,但生命教育在其它各课程中的渗透与体现还可以做到,将生命教育在课程中体现是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资源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1、将生命教育与班队活动、主题班会有机结合起来。 2、将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3、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心语室”,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解开心结。 三、生命教育在活动中开展 1、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在参与各种阳光体育活动时,不但强健了体魄,还养成了阳光心态。 2、组织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如,地震应急演练,溺水应急演练,火灾应急演练等等,通过活动,教育学生要镇静应对突然袭来的自然灾害,让学生学会在各类自然灾害中逃生。

3、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开展了一些生命教育的小专题教育,如,交通安全教育、校内安全教育、家庭安全教育。 4、利用各种手段或途径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从图书馆、网络等多方面获取教育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生命教育在亲身体验中渗透 1、开发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使之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调动学生参加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理利用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可体验的情景下接触大自然、探索生命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3、“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和采访自己亲近的人,才能使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生命教育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中闪耀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处处都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从而珍爱生命。 1、建立向上的教室文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文化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转)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过去的一年我们组里的每位老师,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教学能力、教学成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然而,反思我们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时,我们却不得不深思。在现实的校本教研中,在我们最“基层”的教研组中,却存在着对教研的认识与理解的误区,导致行为出现偏差。怎样解决教研组教研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研实体呢?这是我任职教研组长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调查与研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附上我们组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与同行交流。 问题一:组内教研活动形式化——不注重内容。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内的老师对教研的理论价值认识不够,将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二是老师们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

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老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均能到达规定的地点,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把自己当作教研活动的主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 应该说目前大部分地理教研组活动效果不佳,教师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疲于应付”的特点,尚未形成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 对策: 1、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 2、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 问题二:组内教研活动“研教分离”——不重视教与研的结合。 这一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教研与教学过程分离。主要原因是我们组内的老师缺乏问题意识,课题意识薄弱,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的问题。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老师们并未作过全面思考,更不用说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了。所以,问题就在老师们的无奈声中、埋怨声中依然伴随着学生,始终没能得到解决。

课题研究反思

小组合作的实践与感悟 刘新珂“导学自主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开展已有两三年的时间了,但是今年却是真正落实的一年,从寒假至今,周校长就对老师们多次进行了合作学习方面的培训。现在,全校的老师们都在认真地实践这项活动。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决定进行一次“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研讨活动,这主要考虑到我们一年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年龄小,在合作学习上存在着方式和落实上的困难。这次的研讨活动,我们准备一人进行授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活动,希望能从中收获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 我选择的课是《识字4》,《识字4》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的内容与小动物的活动有关,语言生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要求会认的字有十四个,我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我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我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同位进行合作学习,一起观察并发现特点。然后同位进行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在学生进行交流时,出乎我意料的是:生1说:“我发现这些字都是虫字旁”。生2说:“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小动物的名字。”生3说:“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马上激动地拿起卡片“蚂”说:“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生4说:“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字旁读起来是一样的。”我为孩子们喷发出的智慧感到

无比欣慰。在同位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自己总结了形声字的规律,更好更快地识记了本课的生字。 最终老师们给我的意见是:1、如果合作没有实际意义,那就是为合作而合作了。2、合作的时机和方式十分重要,否则学生最终会对合作失去兴趣。 虽说这次研讨,大家解读了他人也反思了自己,但是一两次共同的研讨,依然还是不能完全解除大家心中存在的某些困惑。如:合作学习渐入佳境时,下课了,怎么办?下次课继续吗?那再创情境可行吗?或者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 还有,组内成员的协同合作还应加强,要努力使每位成员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不能是成功,小组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有好的表现。此外,关于混合编组的问题,我们还是存在着研讨前的困惑:大班额,究竟应怎样编组更为科学? 但是,总的来说,这次的研讨活动还是有收获的,我们全体一年级语文教师都有信心,在下一步的合作学习研究中,再取收获!

小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0年在教育局和县教研室的指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申报的县级三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在反思中提高,学校课题组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进行分析思考,查找问题,扬长避短,为今后能实现省市课题的申报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反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选题与真正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有差距。从县级申报的三个立项的课题来看,很大一部分来自别人已经研究得比较多的选题或写得比较多的论文经验中,没有很好把握选题的角度,因而造成选题价值大、空、繁琐。例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就显得大而繁琐。 二是选题的切口太大,研究的问题也太大,研究的对象也不太明确。如“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的是学校?老师?学生资源运用呢,还是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是资源呢还是网络的建设?等等。 三是课题名称表达不规范。课题名称没有体现研究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要素,相反重复、累赘、啰嗦。 (二)、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 1、教师没有成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以致理论依据比较单薄,无法支撑课题。; 2、即使有部分理论依据,但理论依据比较陈旧,层次比较浅。 (三)、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教师大多重视做而轻视写,重视开展了工作的过程而忽视了成果积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提炼。因此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目前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及时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以致总结不够及时,好多资料保存不够完整,不能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下一步学校课题研究的几点改进思路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严肃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安全教育研究课题方案 “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本课题2008年10月开题,预计2010年10月结题,研究时间历时两年。为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实施,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青少年人身安全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的自身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如出行、集会、旅游、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而青少年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目前,社会治安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着违法犯罪现象,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滋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此外,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风暴等)、人为灾害(例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的发生,尤其是有关珍爱生命、呵护青春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都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

2.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对于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通过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提升青少年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生命,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社会发展对他们的迫切要求。 3.实施生命与安全教育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的实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而现行教育在实施

课题研究反思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案例和反思 课改几年来,对于研究性学习,专家和老师们进行了各种解读和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教学手段。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载体——小课题研究,是我们提倡的一个学习活动,不少老师进行了有效研究。提出了问题的生成有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教师开发教材资源”。这个想法与作者几年的做法不谋而合。个人也觉得,小课题研究,要有实效就必须有可操作性,不然的话,徒有了小课题的外形,而达不到预期目标。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小课题研究的案例,借助这个案例来谈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的小课题研究。[ 案例] 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每次接触地面后弹起的高度是前次下落高度的。如果球从35米高处落下,那么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这是一道很普通的思考题,在处理这一题时,为了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我给学生说起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故事:亚里土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384-322B.C),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那时候的哲学包括一切学科。亚里土多德通过大量的现象观察总结了当时学者的一些看法后提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所受的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由于他是学者中的权威,以致他的论断影响深远,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学说。那么他的看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说:“对”,我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学生很惊奇,也有反对的,这时候他们对这一题的兴趣非常浓厚,我接着说:“关于下落快慢的有关问题,课后再研究,我们今天先来研究球弹起的高度,你会算吗?”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计算,我肯定了他们的算法,到此为止这个星号题也算完成了。但这一题从教材的编排和涉及的内容来看,应该还有研究的价值,而学生没有提出来。我引导说:“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是不是觉得这道题放在星号题里,太过简单了吗?” 经我这一提醒,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讨论了起来,有的说:“球最后是一定要停下来的”,有的说:“为什么只问第二次,我们还可以求出第三次、第四次啊”,还有的说:“我们还可以多求几次,球的高度会越来越小的”。……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就和学生约定,把这一题作为一个小课题来研究,并写出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接下来3天,每天都有学生向我汇报研究的进展情况,我给予及时的指导调控。 到了第四天,我们开了小小的结题会,由学生汇报几天的研究情况。下面选取三个小组的汇报概况: 组一:详细介绍了收集的有关自由落体的资料,特别是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枷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的实验…… ,同时,这个小组还现场用一大一小两个小球做了实验,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 组二: 小组同学进行了十五次计算,介绍了他们用笔算和计算器计算结合的方法,并提供了研究算式: (1)35×=14(米) (2)14× = (米)=5.6 (3) ×= (米) =2.24 (4) × = (米) =0.896 (5) × = (米) ≈0.358 (6) × = (米) ≈0.143 (7) × = (米) ≈0.057 (8) ×= (米) ≈0.0229 (9) × = (米) ≈0.00918 (10) × = (米) ≈0.0037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传统文化”课题研究中期心得体会 这两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是一边做研究一边学习,主要表现在: 一、课题研究开展以来的工作方向的改变 1、课题研究中,每一位教师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能做到积极参加培训和自学,提高了自身的发展。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和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多参加教育行家的讲座、听课、教研,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针对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实验中难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3、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 这两年来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二、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1、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在学生的积累中,要从身边发现可教育的素材,背诵的古诗词、论语、成语、孝经等传统思想都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 2、做一个细心的教学工作者。挖掘教材中从前没挖掘出来的,在教学中注重对词语的解释,典故的挖掘到课文的出处,再到作者的写作背景等多方面都有可教育的传统素材。 3、教学中更注重教学意图的设计,精准的课堂提问的设计和教师的用心的教学环节的安排都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教育。 4、教学和传统节日相结合,教学和尊老爱幼等传统礼仪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 5、注重学生的体会,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写到日记和作文中,学以致用,效果很好。 6、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爱写中国字,爱说中国话,爱中国的古今名人,使学生更爱自己的国家,爱中国的文化。 7、推动着教师本身增加文化底蕴,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反思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很大程度上参与课题实验研究的热情和主动性还不够高,阻碍了课题实验研究的纵深发展。 2、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

生命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生命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是开题者在确认论文主题之后,对论文初步确定内容的撰写,以下是搜集整理的生命教育课题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题目:农村初中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原因 生命教育自提出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我国大陆地区如上海等地对生命教育日益重视,也开展了对青少年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存训练等方面的指导。特别是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施,大家对学生自身成长,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的丧失、生命意识的淡漠、生命意义的迷失影响着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教育。 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一个特殊时期,常常会出现种种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周围人的感受;拒绝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心理脆弱不能接受挫折;缺乏自我保护 意识;因一点小事就付出生命的代价……另外,由于现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往往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学业成绩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现象。 作为农村初中学生生命教育尤其值得关注。农村学校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孩子的沟通少之又少,相当一些家庭的孩子由祖父母或亲戚照看,使亲子之间的沟壑难易弥合。部分家长又由于自身素质限制,不能给孩子做好表率,不擅长交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阻隔着来自生命的关怀与呵护。他们往往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表现在行为上厌恶学习,轻视生命。《农村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意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解决农村初中生命教育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农村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学会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实践的探索,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和谐幸福人生奠基铺路;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关于评价方法研究的几点反思

关于评价方法研究的几点反思 哈尔滨市第六十五中学李元羿提到对学生的评价,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很熟悉,可是在旧的观念当中往往比较重视对于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较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评价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 一、多角度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得还是教2011届毕业生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个挺懂事的女生,家里的生活条件很不好,她和奶奶靠着亲戚的接济和爱心人士的帮助过活,但即使这样,她也活的阳光灿烂。她的成绩一般,尤其是化学成绩更是不好,心急的我总是在考试之后狠狠的批评她,单独给她讲题的时候,面对她的错误有时没有耐心,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不是很简单吗?怎么还不会!”。她从来都是静静的听,从不顶嘴,可是我总觉得在她顺从的表象下面隐藏着什么。可是当时的我并没有重视去探究这些,因为我认为是她不够用功,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我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是爱护她的表现,可是她的成绩不仅没有起色,还渐渐的下滑,最终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给我留下了很多遗憾。 现在想想,我才发现,无知的我犯了多么大的错误,我的评价角度太单一了,只是注重了学习的效果,没有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其他的方面进行评价。首先,这位女生的优点很多,平时的课堂上很喜欢发言,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可是我没有注重及时评价,错过了最佳的激励时机,结果导致她上课时的积极表现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使其越来越消极,最终变得无动于衷。其次,大多数的时候我只是采用了绝对评价法,将其与我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只注意到了她与标准的差异,没有看到她的进步。对于被我弄得越来越没有信心的她来说,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其实更合适,使其自身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比较,从“有进步、有收获、有提高”的角度去进行评价和鼓励,我想更能照顾她的个体差异,减轻她的压力,在轻装上阵的前提下,也许更利于她的进步。 二、开展多元的学生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