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调简介

长调简介
长调简介

长调(蒙古民族声乐)

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

可以说,蒙古长调演唱艺术是代表蒙古歌唱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蒙古歌唱家代代相传,口承心授,使长调成为具有成熟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结构和要素。

长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只可意会的内在节律。演唱长调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即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长调演唱艺术只能根据演唱者的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掌握,而不能像短调歌曲的节拍那样以“强和弱、1和2”来固定地表达。即不同的人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而对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远的长调才能绝妙地加以表现。蒙古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论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悠扬舒缓的蒙古长调,便会联想起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包和畜群,都会令人体味到草原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草原演唱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长调也要有新的发展。所以研究、提高和推广长调就成为我们这一代蒙古族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我们只有勇于探索、开拓长调演唱的新方法,才能使这一民族音乐瑰宝绽放出奇光异彩,使之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欣赏,才能使长调这一辉煌的传统艺术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永久流传下去。 现在,虽然演唱长调的人日益增多,但大多数人在演唱方法上囿于传统之中,也就是说长调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演唱方法和教学理论体系。一些演唱家也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力求在长调的演唱方法上进行改革。但是,其进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长调演唱实践和理论教学之需要。探索蒙古族长调的科学演唱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我们只有了解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谈其发展变化。歌唱家的风采不仅仅表现在舞台上、广播电视里,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演唱风格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他们演唱风格和演唱方法中的异同,以期探索出他们的演唱规律,寻求发展长调的新途径。 一、第一代歌唱家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时代 他们是上个世纪老一代蒙古族歌唱家,是活跃于蒙古族民间的演唱长调的巅峰人物。他们分别演唱过《轻快的走马》、《辽阔的草原》等长调曲目。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心中自有一种能与草原沟通的语言,那便是长调。他们的演唱方法是自然形成的,运用丹田呼吸法,利用头腔和鼻腔产生共鸣,使声音听起来位置前。 这种演唱方法,是他们长期演唱实践中逐步探索、反复琢磨和积累而形成的,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自称“蒙古”,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单个国家。我国大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一是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事歌、儿歌等;二是体裁分类,可概括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舞蹈性的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1、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它的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在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活四度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2、短调民歌 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等,有时还伴有舞蹈。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演唱较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这类民歌往往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它的旋律很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叙事性和抒情性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以蒙古族音乐来说,因地域的不 同,各地的蒙古族音乐有着明显的个 性。《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一 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蒙古族地域音乐 文化的范例。 这部由徐国清、苏赫巴鲁、乌云格 日勒编著的《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 究》,除全面地展现了流传在吉林的丰 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歌外,还对这些民 歌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此 书对蒙古族地域性音乐文化的介绍, 使我们对蒙古族民歌音乐有了更深一 步的认识。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 大民族。据史载,这个民族始源于古 代望建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额 尔古纳河)流域的部落,以“蒙兀室韦” 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 鹊国崩溃,这个部落的大部分人即向 东西迁移,逐渐与蒙古高原上的居民 融合。此后,经过长时期的辗转迁徙, 蒙古族流布面越来越大,至今我国的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 江南小调《紫竹调》 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湖南民歌《采槟榔》 台湾恒春民谣《思想起》 湖南民歌《浏阳河》 陕北民歌《赶牲灵》 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内蒙古民歌《送亲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 西北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中国人 我的中国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 歌唱祖国 东方红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山西河曲民间小调《走西口》 山西民歌《走西口》 山西民间小调《走绛州》 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 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 辽宁沈阳民间小调《正对花》 苏南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月儿弯弯照九洲》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江苏江都“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 浙江海宁山歌《夜夜盼》 江苏扬州民间小调《杨柳青》 江南民间小调《杨柳青》 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阳婆里抱柴瞭哥哥》陕北民歌《绣金匾》 江苏无锡民歌《绣荷包》 牡丹江民间小调《绣荷包》 江西兴国山歌 辽宁海城民间小调《新上茨山》 东北民间小调《新东北风》 吉林民间小调《小看戏》

云南汉族山歌《小河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 辽宁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河北民间小调《小白菜》 河北民歌《小白菜》 内蒙古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 甘肃民歌《下四川》 黎族民歌《五指山歌》 台湾汉族童谣《天乌乌》 浙江嘉善山歌《五姑娘》 辽宁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江苏民间小调《无锡景》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江苏民歌《无锡景》 安徽凤阳花鼓调《王三姐赶集》 山西河曲山曲《提起哥哥走西口》 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浙江嘉善田歌《踏车山歌》 广东梅县客家山歌《送人离别水东西》青海情歌《四季歌》(《花儿与少年》)台湾民歌《思念家乡》 浙江衢州民间歌舞曲《顺采茶》 吉林民间小调《生产忙》 回族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黑龙江绥化民间小调《上茨山》 浙江临安山歌《啥人长,啥人短》 浙江泰顺民间曲调《纱窗外》 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 河北张家口民间小调《散花》 陕西绥德民歌《三十里铺》 山西河曲山曲《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山西河曲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 黄河大合唱 浙江平湖民间小调《七朵花》 辽宁民歌《瞧情郎》 辽宁盖县民间小调《瞧亲家》 浙江舟山普陀渔民号子《起锚》 河北南皮民间小调《茉莉花》 江苏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 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长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的感受更是心灵的超脱。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分为长调和短调

音乐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中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回音、波音、颤音。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程的价值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的四个教学领域内容标准分别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文化。 艺术流派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思想倾向、审美观念、创作手法相近或相似。 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观念。全校性音乐活动的常见形式歌咏活动。音乐会或文艺演出活动、专题音乐欣赏或音乐讲座。音乐多元文化是指在音乐教育中最广泛地尊重、汲取、接纳世界东西方各个国家、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世界各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各民族的音乐都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不能认为谁的高级,谁的低级,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只是具有不同特点而已,都应该得到尊重与理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分为审美感觉、审美理智、审美心象、审美共鸣。 音乐风格定位包括主题音调风格、主题节奏风格、演唱形式与方法。 音乐主题的构思主题有情感定位、风格定位、结构定位、语气与气势定位。 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有达尔克洛兹音乐、柯达伊音乐体系、奥尔夫音乐体系。 音乐教育的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育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准则和依据。1、寓教于乐原则。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着审美教育特征,是从音乐艺术特点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出发的。2、情感体验原则。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体验性,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3、参与活动原则。音乐教学具体方法千姿百态,但总结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因此参与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4、启发诱导原则。所谓启发诱导,就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音乐心理发展过程和音乐学科内在的规律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因材施教原则。注意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6、创造发展原则。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学通过感人至深的音乐艺术,促进学生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思想、思维等心理 发展过程,比逻辑推理更能深入 人们的心灵。因此,音乐教育应 重视贯彻创造发展的原则。7、 形象直观原则。注意教学的直观 性,形象性,以发展学生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进步 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广博的知 识、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 独立的人格。应具有的审美创造 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 想象能力、精湛的艺术技能。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 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 式。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 基础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 中体现。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 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就是它可 以培养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 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 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3、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 格。由于艺术石审美情感的集中 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 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 的作用。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的特点是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 主动的去探索,找出事物的内在 联系与规律,形成概念、结论的 一种方法。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精 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 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 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 创新精神为重点。 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学环 境应该是以疑激欲,以趣激欲, 以境、以新、以论。 如何做到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 体感受,以生动活动的教学形 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 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 于参加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 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 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在旋 律上,由于注重个人主观感受的 抒发,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 构的伸缩性很大。在和声上,它 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 彩变化,不协和音的结构和进行 大胆使用,七和弦、九和弦经常 出现,半音转调作为取得特殊效 果的重要手段。在调性上,浪漫 主义音乐依然是以调性音乐为 主,但由于半音和声和远关系转 调的频繁运用,已有了调性含糊 的感觉,到了19世纪末,它慢 慢向多调性和无调性方面发展。 在配器上,作曲家着力于诗意形 象的刻画,讲究音乐与内容的情 感气氛交融,他们探索着各种乐 器组合的可能性,取得绘声绘色 的音响效果。在力度上,浪漫主 义音乐作品的特色就是大幅度 的力度转换对比。在形式结构 上,此时期的音乐形式结构上不 断趋向自由,出现了许多单乐章 的交响诗、序曲等体裁,各类小 型体裁如狂想曲、随想曲、夜曲 等等,由于更易于自由抒发情 感,应运而生,乐曲内容的段落 结构也灵活多变,对传统曲式的 增减取舍、混合运用亦屡见不 鲜。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审美认知作 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 用。 如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 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 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 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 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 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 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 冶。 舞蹈的主要特征有动作性,抒 情性,通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的风格特点:舞蹈是在一 定的空间与实践中展示的视觉 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 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是动作 性、抒情性、通音乐的紧密联系。 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 术。动作有一定的标准,舞蹈动 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必 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 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 物内心活动相对应;要讲究形式 美。舞蹈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 范化,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 奏和韵律;注意风格。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舞蹈与音乐共生 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舞蹈与音乐的密切联系:舞蹈 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节 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 示;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 化。离开音乐,舞蹈难以充分表 达感情;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 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 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 是同步展示的,二者必须高度地 协调一致。 歌舞大曲是指综合器乐、歌唱 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 舞音乐。歌舞大曲在宫廷燕乐中 占据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 乐文化的高度水平。大曲结构: 散序-中序-破。代表作绿幺、霓 裳羽衣曲、破阵乐。 艺术作品有哪三个层次组成: 艺术语言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 构;艺术形象是做皮的内在结 构,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物态 化;艺术意蕴是优秀艺术作品具 有的巨大的普遍性与深刻的思 想性、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 宗教与艺术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 反应,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真实 的反应;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 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 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宗教 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 的社会生活;宗教是麻醉人们的 心灵的,而一时是生活的教科 书;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 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 却不相信自己创造对象的真实 存在;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 局限从而得到发展。宗教与艺术 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 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 的,但是他是对社会生活的抽 象。相同点:艺术与宗教都是对 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艺术与 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 产生愉悦与希望。 戏剧的主要特征是戏剧行动和 戏剧冲突。戏剧行动:行动是最 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 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戏剧冲 突: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 突。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 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 外,还有戏剧、歌剧、舞剧、和 音乐剧等。戏曲艺术的突出特点 戏剧表演的歌舞化。 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 时调的艺术形式特征:时调在小 调中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它 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变化丰富 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 润腔方式。在演唱时一般有乐器 伴奏,演唱的内容及流传的范围 非常广泛。 序曲是一种器乐体裁,常常是管 弦乐形式,最早是歌剧、清唱剧 等声乐体裁的器乐引入段,随着 19世纪公众音乐会形式的增 多,人们常常把一些优秀的序曲 放在音乐会作为独立器乐曲演 奏,脱离了歌剧的序曲,比原来 更容易得到传播,这种情况激发 了作曲家写作一种与任何戏剧 场合无关的管弦乐,导致了一种 崭新的管弦乐体裁的产生---音 乐会序曲。 康塔塔于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 利,是一种包含宣叙调、咏唱调、 重唱。合唱、管弦乐的声乐体裁, 比清唱剧短小,更加通俗,分为 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室内 康塔塔和用乐队伴奏的大型康 塔塔。 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特点:在对 位法上,复调音乐达到全盛,并 向主调音乐风格上有了较大的 转移;在和声上,数字低音的使 用,导致了和声学得诞生,正格 终止取代了调性终止式,半音和 声使用得更为广泛,转调更自 由,不协和音的引入、处理也较 大胆;在调性上,大小调取代了 中古调式;音乐术语上,出现了 指示乐曲速度或表情的术语;即 兴演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 特点,在装饰曲调、变化主题、 终止式以及对位的处理上,都更 自由深刻;在音乐体裁方面,出 现了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 难曲、协奏曲、大协奏曲、奏鸣 曲、组曲、赋格曲等新的音乐体 裁。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 字谱记写的琴曲是碣石调..幽 兰。是南朝梁时人丘明的传谱, 谱本是唐人的手抄本。碣石调源 于相和歌瑟调曲中得陇西行,有 可能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风 格。因曹操填词首句为东临碣 石,以观沧海而名,碣石调是一 种曲调形式,幽兰是琴曲名称, 指乐曲所变现的内容是描写兰 花的,前人以为是借深山幽谷的 兰花来抒发文人隐士的清高思 想。音调清丽沉郁,有郁郁不得 志之意。全曲四段,由一基本音 调发展而成。

民歌名曲大全

民歌名曲大全xx小调《xx》 xx民歌《弥渡山歌》 xx民歌《采槟榔》 xx恒春民谣《思想起》 xx民歌《xx》 xx民歌《赶牲灵》 xx民歌《三十里铺》 xx民歌《送亲歌》 xx国歌 在希望的xxxx xx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是xx人 我的xx心 七子之歌 难忘今宵 男高音独唱《xx》 歌唱祖国 xx 春天的故事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xx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xxxx民间小调《走西口》 xx民歌《走西口》 xx民间小调《走xx》 xx民间小调《xx》 xx民歌《知道不知道》 xx民间小调《正对花》 xx民歌《月子弯弯照xx》 xx民歌《月儿弯弯照xx》 xx民歌《xx小调》 xxxx“秧田歌”《一根丝线牵过河》xxxx山歌《夜夜盼》 xxxx民间小调《xx》 xx民间小调《xx》 xx西部汉族民歌《xx抱柴瞭xx》xx民歌《绣金匾》 xxxx民歌《绣荷包》 xx民间小调《绣荷包》 xxxx山歌 xxxx民间小调《新xx》 xx民间小调《新xx》

xx民间小调《小看戏》 xx汉族山歌《xxxx》 xx弥渡山歌《xxxx》 xx民间小调《小放牛》 xx营口民间小调《小拜年》 xx民间小调《小白菜》 xx民歌《小白菜》 xx西部汉族爬山调《想亲亲》xx民歌《下xx》 黎族民歌《xx歌》 xx汉族xx《xxxx》 xxxx山歌《五姑娘》 xx民间小调《五朵花儿开》 xx民间小调《xxxx》 xx民歌《xxxx》 xxxx调《xx赶集》 xxxx山曲《提起xx走西口》 xx民歌《xxxx》 xxxx调《xx赶集》 xxxx山曲《提起xx走西口》 xx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为您简单的介绍蒙古族长调。长调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早在一干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内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占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

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占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她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白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凋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

蒙古长调

浅谈蒙古长调的发展 摘要:从蒙古长调登上世界舞台的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长调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本课题将研究蒙古族音乐“长调”,通过论述长调的风格特色,起源发展,历史传承及今天的艺术成就,阐述长调的艺术魅力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提起大家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内蒙古长调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加快,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然而现在一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授的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物或资料遭到毁弃,甚至流失国外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剽窃。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005年6月中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联合启动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行动,签署了《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协议书》。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标志着蒙古族长调作为一种具有音乐化石意义的古老歌唱艺术形式被公认为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著名国际机构的高度的肯定为蒙古长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对蒙古(本文长调研究地域范围仅指我国内蒙古地区)长调展开论述,增强大众对蒙古长调的认识与了解,让大众更好的欣赏蒙古长调感受长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分析蒙古长调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蒙古自然环境概况 内蒙古幅员辽阔,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4200公里,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南西与我国八省相邻。状如一只蒙古人崇拜的雄鹰。从最东端看到第一缕阳光到太阳照遍全境需要2个多小时①。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其中内蒙古高原:原面开阔坦荡,结构简单,分割轻缓,缓穹岗阜与宽广浅盆地、平地相间,地势起伏微缓构成层状和波状高平原。这种地势为广袤无垠大草原的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鄂尔多斯高原:地形有冲击平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复杂。北部为库布奇沙带,南部为毛乌素沙地,西部为宁夏河东沙地,被称为风沙高原;内蒙古气候的地域性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由东至西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个干湿带;草原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景观、典型草原景观、荒漠草原景观。著名草原依次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 ①王大方徐翔鳞《全景中国——内蒙古:马背上的民族》外文出版社2006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术价值和/或实践意义) 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之为“乌日汀?道”,是蒙古人长期在草原上生活,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内蒙古学术界一般认为,长调民歌是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代表着蒙古族民歌艺术的最高成就,甚至成为蒙古族音乐民族风格的典型标志,堪称镶嵌在绿色艺术殿堂顶端的一颗璀璨宝石。《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课题,正是以这一独特的音乐体裁为研究对象,将长调民歌放置在整个蒙古族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选择本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长调民歌在草原文化当中的特殊地位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历史上主要从事游牧生产劳动。世代在马背上生活的蒙古人,创造了独特的音乐形式——长调民歌。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渊薮。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蒙古人和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 二、长调在人民生活当中特殊作用 对于蒙古人说来,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蒙古族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涉及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6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护和弘扬长调艺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长调民歌无论在其生存环境方面、还是传承传播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方面甚至陷入了困境。首先,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空前加速,蒙古族牧民开始走下马背,逐渐脱离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长调民歌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其次,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大量的优秀长调民歌,以及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出现所谓“人亡艺绝”的局面。随着传承载体的急剧减少,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长调民歌传播链条,大都已经中断。再次,长调民歌的风格色彩的多样性,是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长调民歌流传范围的逐渐缩小,原本因不同地域形成的诸多长调风格色彩区。逐渐出现风格变异和趋同化现象。 长调艺人的流失和长调风格的流失,形成了某种恶性循环,极大地阻碍着长调民歌的传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一代宗师、著名歌唱家 ——宝音德力格尔 “圣洁秀美的乌布尔宝力格, 养育名人的好地方; 巴尔虎人的摇篮, 音乐部落美名扬。” 海拉松布郎——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地方。郁郁葱葱的松树林覆盖着这片丘陵之地,河滩上长满了茂密的柳条。极目远望,那高耸的大兴安岭的北坡上,更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松林。榆树、松树、柳树以及起伏的山峦,蜿蜒流淌的辉腾河,这一切,好像是大地精心绘制的图画,让巴尔虎人世世代代沉浸在她温柔的襁褓之中。乌布尔宝力格就是人们对她亲切的称呼。这里是大兴安岭北麓,几乎每一个山坳中都有一汪清澈的泉水,这里有巴尔虎人世代供奉的宝格达罕山。在这得天独厚的地方,还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它们既是这里的第二主人,又是巴尔虎人世代相处的朋友。 在海拉松布郎的旁边,有一座寺庙,人们叫它“胡舒庙”。该庙始建于1928年,当时信徒们用箭矢的着落点来确认庙址,看来这一选择是一项不错的决择。胡舒庙在这吉祥的宝地安静地挺立着,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在胡舒庙的西北边有一眼泉水,涓细的水流在庙西南转过,随后变为一支暗流。这里的水系在大兴安岭北坡,因而都是向北流汇。乌布尔宝力格就是这眼泉水的名字,因为它是向着太阳的方向流淌出来的。 就是在这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地方,做为草原的女儿,后来又成为著名歌唱家的宝音德力格尔降生了。那是1933年,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叫那木吉拉,女主人叫斯楞。爸爸那木吉拉虽然个头儿不高,但很结实,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衬在圆圆的脸上,显出几分英俊和聪慧;妈妈斯楞中等身材,困苦和劳累并没有改变她那固有的体型,性格温柔而贤慧。当年,班禅大师来巴尔虎传经讲道,班迪达活佛入驻胡舒庙时,青年男女那木吉拉和斯楞怀着对佛教的无比仰慕之情,离开故

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独特演唱方式的歌种,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连。 继我国的古筝、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项目后,蒙古族长调又被列为新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代表作,被国家推荐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轨迹 中国文化部与蒙古教育、文化和科技部2004年6月7日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签署了两国《关于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协议书》。目前两国正在准备申报材料,不久将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蒙古国境内,除联合“申遗”外,中蒙两国已经承诺将尽快作出蒙古族长调民歌十年行动计划采取保护措施。 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民歌由马头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轨迹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 ★一代歌王哈扎布 谈长调,不能不谈一代歌王哈扎布,这在业界已成不争的事实。 1922年,哈扎布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幼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2岁时,在旗里祭敖包之后的那达慕上,同时得了赛马第一和歌唱第一,19岁时成了蒙古王爷的王府歌手。

我区著名音乐大师莫尔吉胡告诉记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在乌兰夫同志的亲自主持下,哈扎布参加了锡林郭勒盟文工团,在莫尔吉胡老师帮助下,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1996年,我国著名诗人席慕蓉在拜访哈扎布后,为其演唱的蒙古族长调而深深倾倒,曾写文如是赞美: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灵魂都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对于长调,除了一代歌王哈扎布之外,在国际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还有很多。我区著名音乐人柯沁夫认为,草原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歌唱艺术早在18-20世纪初就开始呈现出高度发展的繁荣。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几乎没有不唱或不会唱长调的。他说,好的优秀歌手会受到尊重和礼遇,著名歌手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礼遇。其中,著名歌手达木汀有幸于20世纪30年代录下一首《圣主成吉思汗颂》,其高音假声——舒日亥,能轻松自如唱出常人难以想象的高音。当代歌王哈扎布《小黄马》的高音区演唱亦令人拍案叫绝。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一曲《辽阔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金牌,倾倒世界级音乐大师与各国青年。评委之一、著名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称其是“罕见稀有的民音女高音。”继之,蒙古国女高音长调歌唱家诺日布班孜德连续两次在亚洲和世界比赛中夺得桂冠,获得“亚洲歌王”称号。这表明,蒙古族长调牧歌已经达到了很高层次,是可以同意大利美声唱法争芳斗艳的一种声乐艺术。 柯沁夫认为,高度的艺术性必须有高度的科学性相伴。一代歌王哈扎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声于国内外。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尔多斯长调民间歌手扎木苏震惊了北京舞台,在音乐理论界、声乐界、教育界引起轰动和惊叹。许多专家高兴地称赞为“草原美声唱法”,他被请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著名声乐大师沈湘亲临现场聆听他的演唱。90年代初,80多岁的扎木苏歌喉依旧,充分显示出坚实而科学的歌唱功底。这充分说明,长调演唱艺术不仅有它独特美学本质及其风格,而且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歌唱技术。

蒙古族民歌的分类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在6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赞歌》,以及艺术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歌曲,即是以长调民歌力基础所创作的。 2.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 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

蒙古民歌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中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中慢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a019 中慢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m3 蒙古歌曲慢三.mp3 布仁巴雅尔 - 呼伦贝尔大草原 - c74 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慢三中慢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m3 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铃声中三蒙古歌曲.mp3 腾格尔 - 天堂 - 蒙古歌曲.mp3 美丽草原我的家蒙古歌曲.mp3 乌兰巴托之夜蒙古歌曲经典视听.mp3 吻你蒙古歌曲感人至深!.mp3 腾格尔 - 天堂 - 轻音乐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孤独的眼泪.mp3 蒙古歌曲故乡.mp3 乌兰巴托的夜晚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远方的母亲.mp3 草原情思蒙古歌曲.mp3 故乡情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黑骏马.mp3 蒙古歌曲辽阔的草原.mp3 吉祥三宝 - 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想念你.mp3 蒙古歌曲爱的眼泪.mp3 慢三黑小伙蒙古歌曲慢三.mp3 马背上的骑手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草原人家.mp3 格日勒图乌兰巴托之夜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牧村的黄昏.mp3 蓝色的故乡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mp3 蒙古歌曲陪你一起看草原.mp3 快四美丽的蒙古包蒙古歌曲 part.mp3 蒙古歌曲祖国.mp3 蒙古歌曲斯日琪玛心之寻.mp3 蒙古歌曲蒙语版算你狠.mp3 乌兰巴托之夜蒙古歌曲经典视听 output.mp3 蒙古歌曲.mp3 母亲蒙古歌曲.mp3 腾格尔 - 天堂 - 蒙古歌曲 new1.mp3 马头琴蒙古民歌摇篮曲.mp3 轻音乐 - 摇篮曲 - 马头琴蒙古民歌.mp3 德德玛 - 美丽的草原是我家 - 蒙古民歌.mp3 胡松华、殷秀梅 - 敖包相会 - 蒙古民歌.mp3

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特点

?241? 摘要:作为我国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中的典型代表,蒙古族长调民歌已在2005年被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较为完整的构成机制,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有着各异的风格特征和独特的音乐特点。因此,本文将着重于探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点,提出了我们要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下,做好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从而使得这种具有典型中华民族民歌体裁的优秀文化艺术得以源远流长。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特点 一、引言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歌体裁,是蒙古族人以草原自然环境为对象,以游牧生产生活为内容的审美体现,是蒙古族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艺术体裁,是蒙古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这些都造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独特的音乐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蒙古族长调民歌却遭遇了传承困境。鉴于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蒙古族长调民歌,从而为继承和发展蒙古族音乐文化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而基于这些音乐理论做好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二、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特点的形成渊源 蒙古族长调民歌有两种称谓:汉字拼蒙古语的称谓和汉语称谓。目前,更多的使用其汉语称谓。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含义就是指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悠长的音调,它的音乐往往具有一种天高地阔的自然意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特点。这些音乐特点的形成是有一定历史、地理、社会和情感渊源的。具体如下: 1.地理渊源:独特的蒙古高原地理环境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形成与传承的有利条件,它造就了蒙古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以及独特的民歌题材和表现风格。蒙古族所处的其独一无二的高原地理环境,培养了他们豁达的心胸和激荡的内心情感,音乐形式自由而恢宏,已经发展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是蒙古族人通过音乐方式来表达对高原地理环境的感受和想象,是一幅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画卷; 2.情感渊源:蒙古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蒙古族人民天生就有音乐方面的艺术天赋,他们的祖先为了表达狩猎成功之后的喜悦,会载歌载舞来进行庆祝。早在蒙古汗国时期,他们就有“把舌”和“把歌”,在无形中推动了后期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比如说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歌曲《摇篮曲》,其舒缓的节奏和嘹亮的歌声,无不为长调民歌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分,表现为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各异的地域特色。 三、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特点的具体阐释 作为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特定地域的民俗民风,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壮美的情感表露、高亢粗犷的音调、悠长且富有装饰性的旋律以及独具魅力的节奏型和句式特征。事实上,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人宗教、思想和民俗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美学原则,即阳刚之美、自由观念、壮美观念以及深沉、凄婉的意境。蒙古长调民歌的歌词具有内容的庄重性、情感表达的抒情性以及整体的壮美性特点,是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艺术体裁。那么,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美学基础和歌词特点,成功造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独特音乐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音阶特征。由于蒙古族自古以来缺乏系统、严谨的歌唱及乐器技法记载和音乐理论指导,因此,其音乐往往通过口头传诵,其音乐体系仍然属于五声音阶调式体系。但是,由于蒙古族长调民歌还使用不同数量和情况的其他乐音,从而使得旋律有了不同的起伏规律。蒙古族长调民歌除了运用基本的五声音阶以外,还经常使用变宫、清角、变徽、清宫等四个乐音,进而形成了三个较大的不同区域,这就是七声区域、九声区域和综合区域。 其中,七声区域就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使用清角和变宫乐音来增强色彩性或装饰性。在《杭盖—我的家乡》这首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属于C徽调式的清角音只出现了一次,但却在整体上起到了点缀作用。此外,还有《兴安岭》这首G羽调式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修长的红鬃马》A宫调式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它们都是较为典型的运用五声音阶和其他乐音的代表性作品,其音阶特点为:五声音阶是基础,清角音和变宫音运用较少,主要起色彩性的装饰作用;九声区域中是清角音和变宫音的运用明显增多,有些还运用了变徽音和清宫音来加强色彩性的装饰效果。比如说《夜晚》这首E羽调式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其虽然运用了较多的变宫音,但是,其整体上五声音阶的性质和特征仍比较稳定;综合区域基本与七声区域的音阶特征一致,同时也融合了九声区域的一些特点,这种兼具东西两边音阶特征的区域就被称之为综合区域。比如在《逆着河边望去》这首额济纳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就具有鲜明的综合区域音阶特征; 2.调式特征。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调式特征主要是采用羽调式,此外还有徽调式、宫调式和商调式,角调式最少。根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收录的142首蒙古族长调民歌,调式运用的频率从多到少依次排序为:羽调式、徽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其中一些乐音起到色彩性和装饰性的作用。总体上来看,东西部、西北部以及综合区域的长调民歌中都大量使用羽调式、徽调式,稍有区别的是宫调式仅在东西部大量运用,而商调式则在西北部和综合区域大量使用。 由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旋律基本构成要素都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体系,因此,只有当乐音变多,音值拉长,且在强位置出现的时候,才会造成调式调性发生一定的变化。此外,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调式调性中,也有一些游移和变换的现象发生。具体而言,就是音阶不变的情况下,主音进行游移和变换;或者是主音发生暂时性的游移,最终又回到原先位置上而引发的调式调性变换;或者是两个调性相互对换而形成整体上的旋律改变。无论是何种情况的调式游移和变换,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中,都不是很普遍的现象,事实上,蒙古族长调民歌中最为常见的调式运动形式仍然是单一调式,它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主要作用; 3.音质特征。蒙古族长调民歌中,音的性质可以分为功能骨干音、旋律进行音和诺古拉三种。作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旋律框架,功能骨干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时值比较长,具有确立和统一调式调性的功能属性。比如说,在一首D羽调式的蒙古族长调民 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特点 高宏宇 民间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