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作品艺术特色论文

齐白石作品艺术特色论文
齐白石作品艺术特色论文

齐白石作品艺术特色论文

摘要: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作品,有效地丰富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内容,对于推动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绘画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表现方面,齐白石作品以小见大、从简单到底蕴深厚,从虚实相生、意境深远以及融于自然这三个方面表现出了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看似简单,实则内涵深厚,意境深远。在众多的艺术家中,齐白石的绘画作品数量最多,取材贴近于现实生活,是我国绘画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齐白石绘画作品饱含艺术特色,无论是对于所处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还是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一、齐白石作品简介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字濒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现代著名画家。在我国绘画艺术史上,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作品存世量很多,达到了四万件以上。在齐白石的作品当中,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以及人物画等,这些都是齐白石擅长的绘画种类,最为擅长的是花鸟画。

二、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表现—以《借山图》为例

齐白石的作品种类多样,各具特色。其中,《借山图》这幅作品是齐白石画法变革前的重要代表作。齐白石作品《借山图》描绘的是松高山青,一位老者独出晚归,境界岑寂,而笔端却有无限生气溢出。用墨清淡,气息古雅,造境现代,绝无陈腐之感。从齐白石《借山图》

艺术的特征

课程内容: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理解艺术作品是由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学习重点:艺术的主体性。 ?学习难点:审美性(价值判断)。 韩雪松

(一)形象性 ?形象性要做到三个统一。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客观指艺术作品的形象的具体、可感;主观指在作品必须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两个方面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只表现客观或主观的作品不能称为艺术作品。?齐白石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句话可以用在一切艺术创作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艺术欣赏中,首先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感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鲜明地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同一内容由于艺术的形式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形式:?如雕塑:形体、质地、空间; ?音乐:时间性、复演性、非语义性、不确定性; ?舞蹈:情感、节奏、韵律、人体结构与运动; ?戏剧:扮演性、剧场性、戏剧性。 ?就艺术整体来讲以上这些都是艺术的个性,单就一门艺术而言,它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就讲到下面一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个性是多样的,共性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举一反三,甚至从“一”知“十”。 ?这里的“一”就是共性,“三”和“十”就是个性(多样性)。 ?共性就是典型和代表性。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朱自清创作的《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二)主体性 ?主体性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创作主体;二是欣赏主体。?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 ?艺术是客观化追求主观化的过程。客观是艺术本身具有的形象,主观则是艺术家主体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客观化,而没有主观的表现会成为艺术作品?如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说:“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山水画一开始十分具有装饰性,说明这时人的能力只能是追求客观,还没有达到追求主观的时候。到唐代,花鸟、人物、山水、树石、蔬果等等只要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都被竭力的表现,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则是不求形似,只求逸笔草草,这就是到了主观表现的阶段。西方绘画也是如此。

摄影与影视艺术欣赏学术论文

摄影与影像艺术欣赏论文 这学期我们开了一门摄影与影视艺术欣赏的选修课。课程设在每周二晚上,开始我对这门课程的安排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它设在周二的晚上,而周二晚上学校的活动很多,这便与我们参加活动形成了冲突。可是,自从上了这门课,我觉得还是蛮值的,它让我对摄影产生了热爱。 记得第一次课,老师开始给我们介绍了一下这门课程,后来又放了几部电影的片段,其中有一部非常经典并且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我想这部片子应该人人皆知吧。那就是《泰坦尼克号》,那个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依然那么感人,它那里面的声音拍摄出来也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但老师说那是人工合成的声音,虚拟的声音,这足以显示当今社会的技术之发达。同时老师也放了好多片段,主要是给我们介绍拟声的,他说有很多影视作品里的有些声音听起来虽然真实,但是那些摄影师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想要捕捉这样真实的声音真的是很困难的,所以,人们通常借助现代科技,通过人们对那些事物的熟悉度,来人工模拟出来的,虽说是通过人工模拟合成的,但是还是很真实。所以,真的要感叹一下,摄影艺术是多么的神奇啊。它将现实社会拍摄的惟妙惟肖,真的让人为之叹服。 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无声电影?卓别林。卓别林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母亲在小舞台上做歌舞演出,但收入很少。卓别林也进入了演艺界,并且受到欢迎。不过他不以此为满足,又到美国发展,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他丰富的肢体语言使他在整个默片时代成为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和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高龄逝世他在娱乐业从事了70多年的生涯。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卓别林的一生是20世纪最引人瞩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众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赞扬,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严格批判。而那天课上老师给我们放的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这部影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期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他的影片大部分由他自己编导、自己主演、自己配乐。他既擅长表演粗放的滑稽,又善于表演微妙的讽刺。 有一天,老师放了一部关于小熊的电影,这让我记忆犹新。那部小熊的电影,让人看了十分感动。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刚出生的小熊,依偎在妈妈的身边,等待着妈妈觅食给自己,开始的那一幕真的让人有点寒心,母熊在蜜蜂窝里一个劲的啄食,然后给小熊吃,小熊也时不时的去帮妈妈的忙,突然,危机出现了,蜜蜂窝上面的石块开始松动了,开始母熊已经有感觉了,可是她并没有把那当回事,继续努力的啄食着。可是不幸真的发生了,摄影师将那悲惨的一幕呈现在我们面前,血腥的情节让我们部忍心再看下去,有的同学纷纷闭上了眼睛,只听那块巨石从高空坠落,恶狠狠的砸到了母熊的头上,母熊顿时失去了生息。小熊呆坐在旁边,还没有来得及感觉情况,悲剧就发生了。它看着母亲就那样被大石压着,不动声色,这时它才感觉到了事情不妙。它极力的去帮石头挪开,可是面临着石头,它太渺小了。这时摄影师捕捉到了最真实的一幕,小熊流泪了。它不停得在母亲身边转动,它依然期待着母亲能够醒来,它就这样,不知不觉,天黑了,它就依偎母亲身旁,伴着哭泣声睡着了,当然我知道这哭泣声是摄影师们合成,但它却真实的反映出了小熊当时无助,可怜,痛苦,孤独的内心世界,这让我们对小熊顿生了同情之心。。。。。。 一部带血的纪录片《海豚湾》,引发人类关于生态问题的终极思考。电影讲述一群反捕杀海豚志愿者赴日本实地拍摄揭露当地渔民捕杀海豚行为的故事;主题是揭露包括国际捕鲸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2015-02-05 国历书画 国历书画 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 题识:乘云注雨。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 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

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滨生弟璜并识。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 《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齐白石进入八十岁後,年事愈高,基本上不再作山水画。此件为筹建龙山诗社之际的作品,且为画龙山七友题材仅有的一件作品。松林待饮镜心设色纸本(1500万元,2012年

艺术原理论文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硕士MFA研究生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艺术原理》课程论文 任课教师:陈晓云 系别:文学系 研究方向:电影剧本创作 学生:李非非 完成时间:2013年11月20日 艺术的语言与电影艺术 成绩: 评语:

谈到艺术这个词,就让我们不禁联想到美。它的美是通过它自己独有的语言来向外界表达的。 我理解的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它有两个基本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 (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艺术是众多语言中的一种,它可以表达我们心中的想法,喜怒哀乐,一种情怀或者某种感情。 艺术是语言,它不是学问,不是宗教,更不是职业。说它是学问是对它的尊崇给它地位,说它是宗教是对它的神秘不解给它神化,说它是职业是对它的亵渎。在学院派眼里艺术是学问,永远有太多的需要探索;在凡高心中艺术是宗教,让处于苦难中的灵魂得到解脱;在业外人士看来,艺术是职业,对他们来说艺术是属于特定的人——艺术家。 艺术只是语言,语言的学问、语言的宗教、语言家的职业,不同于大多数的语言,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让人难以理解。 艺术绝对是语言。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舞蹈、电影等等,这是艺术,是艺术的种种形式,用它能表达出我们的感情,不是吗?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只是希望能写好吧?要写的很美、很流畅、力求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意境中追求的那种效果。诗人用心去体会,利用文字去描述,文字又是什么呢?书面的语言,文学语言,艺术语言的一种。歌者利用歌声去抒发,画者则利用美术去描绘,舞者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语言。我们在追求表达的东西,不就是我们心中的那些感情和感受吗?艺术正是提供了这种便利,它只是种语言,只是个载体,我们才是创造的主体,真正艺术的,是人,有了工具,人们追求美好,追求梦想与力量的心愿得到了实现。 艺术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可以区分为十几种门类,如更细致一些甚至可以区分为几十个品种。要想在这么多的艺术门类中都成为行家,成为高明的鉴赏专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精力、才能、生命都是很有限的,不可能成为“全才”。因此,我们要有重点地把握一两种艺术门类是必要的。同时,要求我们的审美眼光开阔一些,多涉及一些艺术门类,多掌握一些艺术语言,还是可以做到的。对多种艺术门类都略具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趣味,也还是可能的,而且是有益的。特别是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等几种门类,在深层意义上是相通的。它们有各自的艺术语言,如音乐中的节奏、旋律,舞蹈中的人体造型、动作、绘画中的色彩、线条等,可以阐发自身之外的其它门类,所以我们欣赏建筑,很容易联想到凝固的音乐;我们欣赏绘画很容易联想到定格的镜头:我们欣赏舞蹈,又容易联想到流动的雕塑。在观赏战国青铜器《鸟盖瓠形壶》时,从它那弧形的轮廓和上收下放、略带倾斜的体形,可能使人联想到姑娘舞姿中轻盈的腰身和衣裙,

作品赏析

第一课 学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有感 学习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后,我学会了很多,齐白石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小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但他最后却成为了艺术大师,比起他,我们难道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吗?他那是还要放牛、砍柴。而我们呢?吃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齐白石爷爷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大师呢?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他历经86年去学、去画,才把虾等花鸟鱼虫山水画画的出神入化。86年啊!多漫长呀!86年他一直观察生活,画出生活,而我们哪?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会因为一点小困难解决不了而放弃。我们真应该向齐白石爷爷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向齐白石爷爷一样,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学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有感 齐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不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学习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后,我学会了很多,齐白石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小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但他最后却成为了艺术大师,比起他,我们难道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吗?他那是还要放牛、砍柴。而我们呢?吃来张口,衣来伸手,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齐白石爷爷为什么能成为艺术大师呢?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他历经86年去学、去画,才把虾等花鸟鱼虫山水画画的出神入化。86年啊!多漫长呀!86年他一直观察生活,画出生活,而我们哪?我们中的大多数同学都会因为一点小困难解决不了而放弃。我们真应该向齐白石爷爷学习,学习他的精神。以后我一定要向齐白石爷爷一样,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 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观后感当我欣赏完《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以后,我感到这幅画线条简练、质朴,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热烈,创造出清新明丽、开朗豪放的意境。他的画充满课幻想和质朴的感情,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使人一见就很喜欢。 画面上虽然没有青蛙的身影,但是却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可以看出齐白石老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 看完这幅画我知道了,要想画出好的作品,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想培养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论文: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齐白石(1863-1957)中国近、现代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欢乐、幻仙奴、阿芝、木居士、老木一、三百石印富翁、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等。 齐白石的艺术,总的可分5个阶段:27岁前,为民间雕花艺匠,接受民间美术和民间审美观念熏陶阶段;27~40岁,在从事民间画像、民间工艺的同时,全面学习文人绘画,提高诗、书、画、印诸方面修养阶段;40~50岁左右,以文人艺术家身份出游各地广泛观察、观摩与结交各界人士阶段,画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大写意。55~65岁,定居北京,接受陈师曾指劝,苦心“衰年变法”阶段;65~94岁是绘画创作的高峰期,艺术臻于化境。 齐白石艺术的渊源,一是明清以来富于革新精神的画家徐渭、朱、石涛、金农、黄慎、吴昌硕的传统,他博采众家而融为一体。二是从浙派到赵之谦再上追秦汉碑版的刻印传统,融会篆、隶、八分和魏碑,而自成洗练奇崛、排夏纵横的作风。三是民间工艺和民间绘画刚健清新风格的滋育。他将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自然而然的结合起来,雅俗兼得,从而成为现代艺术史上的奇迹。齐白石

的绘画,以花鸟草虫为大宗,且兼工、写两种作风,俱造诣高深。他的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虽不及花鸟草虫多,但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与山水画一样,齐白石在人物画领域的成就也常常为其花鸟画的盛名所遮蔽。然而在白石老人一生的艺术创作中,人物画却是其不懈致力的方向,它与山水画、花鸟画一起,组成了齐白石绘画艺术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营造出一个关于齐白石的艺术神话。而其最早的声名鹊起也得益于人物画的创作。齐白石早期的人物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民间广泛流行的题材入画的。另一类则专作画像。26岁时,齐白石拜萧乡、文少可为师,转习民间画像之法。虽则以“写真”为活计有着种种不堪,却是齐白石早年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从这些“写真”的作品而言,既有如《胡沁园画像》那样专注于人物风神刻画的纯肖像作品,也有像《黎夫人像》这样在注重对象颜容相貌表达的同时,又对衣纹、服饰详加描绘的画作。齐白石题所作《罗汉图》时称:“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画人物”,似乎他的人物画创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非毕生热衷的事业。但联系到齐白石前后风格的不相同,以及1899年齐白石投师王运门下,云游天下,广交文士墨客后在思想上发生的巨变而做一考量,齐白石决热放弃的只是前期过分工细而迎合世俗的做派,却将其人物画的创作刻意做文

齐白石艺术的造型特点

齐白石艺术的造型特点 巩鹏斌 [摘要] 齐白石,中国现代著名艺术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生涯中,他主要凭借自学奋力搏击于艺海,于诗书画印均有独特不群的造诣,尤其是在花甲之际,以超凡脱俗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毅力,衰年变法,自创门派,一扫明清“四王”以来崇尚摹古、墨守成规的画坛旧习,开现代中国绘画新风,影响深远。 [关键词] 齐白石;艺术造型;似与不似;红花墨叶;民间性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户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放牛、砍柴、种田,只在外祖父蒙馆读了不满一年的书。13岁开始学木工,后来成了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花木匠,其间一直自学绘画,并为乡民画些神像功对。27岁起,就专做画匠,以此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并在胡沁园、陈少蕃等人的帮助下,逐步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一、齐白石的艺术历程 (一)学习与积累 公元1864年元旦,齐白石降生,起名纯芝。齐家世代务农,祖父齐万秉,性情刚直,不畏强暴;祖母齐十娘性情温和贤惠,能吃苦耐劳;母亲周氏亦刚强能干,是料理家务的好手。纯芝的外祖父周雨若是个读书人,在白石铺北边山坳上枫林亭的王爷庙里办了一个枫林书馆。齐白石除放牛、

砍柴、种田外,也在他外公的指点下,开始识字、画画。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是从一个木匠转变为画匠的,那么齐白石是怎样开始学习木匠的呢? 为了将来养家糊口,他先拜齐仙佑为师学木匠手艺,后又拜远房本家齐长龄为师。15岁,始拜雕花木匠周之美为师学习小器作。三年后,纯芝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平刀法,而且还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他还自出新意把平日里自己所画的花卉果实加入到代代相传一成不变的传统图案中,又根据乡里人喜闻乐见的吉庆词儿勾摹出许多人物故事,创造了许多有意思的新花样,很受人们的喜欢。 在做雕花木匠期间,纯芝对绘画的兴趣甚浓。设法借来五彩版《芥子园画谱》学习,为齐白石后来的绘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26岁他已经基本上是专业的画师了。 齐白石从15岁到26岁,做了十多年的木匠,但他的木匠生涯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呢?第一,齐白石长年走街串巷,雕花刻木,使他对民间文化的题材和形式都非常了解,浸染其中,便对民间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有了深层的感悟。第二,在这十多年里入百家门,知道了下层民众的热爱和喜好,这影响了他后来的绘画风格。第三,在长年的劳作中锻炼了构思、构图、造型等能力和对材质、体积、空间、情调等的把握和处理的能力。第四,由于长期操刀刻木,造就了他深厚的腕力、臂力和手指的灵活性,这对他后来的篆刻乃至绘画中拙重的用笔风格,都产生了影响。 1882年,纯芝拜胡沁园为师学习绘画,又拜陈作埙为师读书学诗。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通过齐白石的努力,他的绘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

影视欣赏论文

社会影视鉴赏论文 选 修 课 院系:电子计算机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101 姓名:霍翠翠 学号:20101188 日期:2012-5-23

浅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通过上选修课(社会影视文学鉴赏),我有很多收获,今天想谈一下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首先何为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何为电影文学,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在文学与影视的关系上,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从传播形式来看,影视剧和文学名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较之影视,经典名著的历史更为长远,但在文字具备文学本质功能的时候,它的作用和现代的影视艺术却十分近似,作为

齐白石绘画艺术赏析_谭鸿遐

大舞台大126 摘要:作为我国20世纪美术界伟大的艺术巨匠,齐白石先生以其卓越的成就获得了世人的敬仰和爱戴,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所独有的清新、简练的艺术风格,使得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文章对齐白石先生作品民间性、幽默与讽刺性以及童真性的探讨,并对齐白石先生的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世人进一步了解齐白石先生的绘画艺术,进而更好地认识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成就及走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艺术;民间艺术 上世纪以来,我国画坛上先后涌现出了几位著名的传统派大师,他们在传统中求变革,不断挑战自身的绘画艺术,形成了自己个性的、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其中,齐白石先生就是一名家喻户晓的绘画艺术大师,通过对他绘画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风格及内涵,进而正确地认识和欣赏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很强的现实及指导意义。 一、齐白石的绘画具有民间性 生于农民家庭的齐白石,在从牧童和木匠一步步走向艺术大师的过程中,对广大的平民世界有着独有的感触。在年轻时期,他深受身边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使得他在后期的作品中处处透露出了深厚的民间情节和情趣。 齐白石艺术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时时流淌着淳朴的民间意趣,这些构成了他艺术生命的灵魂,而鲜明的色彩、独特的笔法、精致的造型和奇特的构图,则成为他艺术生命的形体。这种语言来自他内心深处炽热的情感,又成为他内心情感的呼唤。齐白石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民间艺术,洋溢着民间生活的平凡、淳朴、率直和真切。这些都源自于他早年的木匠生活,进而成就了他艺术生命的高度。 齐白石艺术所散发出的超凡意趣与清新气息源自于他的民间情节,但是这种情感来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作为一名艺人,齐白石老人的艺术修养是一般的民间艺人所无法比拟的。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齐白石不断地打破世俗牢笼的限制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的不懈努力使得他自身所潜在的农民意识价值品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以一种天然朴素的形式纳入到艺术创作之中,最终登上了世界艺术大师的宝座。齐白石的民间艺人经历与平民生活意识使得他不同于一般的文人画家,而他在艺术创作中所遵循的文化传统又使得他的艺术境界明显高于民间艺人,正是这样不同的经历与境界使得齐白石超越了民间艺人与文人画家进而上升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他的作品妙就妙在似是而非是,既不媚 俗,也不欺世。齐白石力求让世俗的意趣和文人的格调在艺术实践中和谐共赢,这就是他独特的造型观。 二、齐白石的绘画具有幽默与讽刺性 齐白石老人的画作不仅在国内受到欣赏,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肯定和称赞。这是因为他的画作不仅笔墨精湛,更富有深邃的精神映射。他的作品充满幽默,又不乏讽刺,从这些耐人品味的作品中我们能品读到老人崇高的艺术心灵。 1.幽默艺术 在喜剧理论看来,具备喜剧性就是将两件不具备因果关系的事情偶然联系在一起。白石先生创作的大量作品就体现了在偶然中创造幽默的情趣。中国传统绘画造势的原则之一就是运用对比,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作品的幽默性。正如在我国传统相声表演中,相声演员的形体往往都是一高一矮、一肥一瘦,对比鲜明,幽默感顿生。齐白石在其绘画作品中就将对比手法运用地非常巧妙和自如。例如,他曾多次进行《柳牛》作品的创作:以极长的立轴展开,几缕细长鲜嫩的柳丝从画幅的上端垂下,宛若女人的万千秀发。垂柳之下一头体态浑圆的肥牛立于其下,画家舍弃侧身专画牛的背影,将肥大如气球般的牛肚子明显地凸显了出来。万般纤细秀长的柳丝之下偏偏站着一头如此的壮牛,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幽默之感。 2.讽刺艺术 幽默无疑是善意的、包容的,使用智慧表达自然和对待人生,但讽刺则不同,其具有鲜明的情感和明确的批判意味。白石先生作为伟大的艺术家也十分善于运用讽刺,他创作的部分作品具有强烈的讽刺性,不亚于一般的讽刺漫画。白石老人曾多次创作《不倒翁》,并作诗题画,从不同的侧面对旧有官僚体制的腐败进行揭示以及对官僚体制下官吏的丑恶进行深刻讽刺,辛辣痛快,隐意深远。一脸奸相的“不倒翁”,在鼻梁上再配上一块象征戏剧丑角的白豆腐块,手里的折扇恰好将其心胸部分遮去,旁边题有三首诗:其一,“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其中,“泥半团”讽刺的就是官僚体制下官吏的昏庸无道,而这恰也是官吏在这种官僚体制下得以保全的根本。后两句是对旧有官僚必然被识破并打败的隐喻。再看诗后的批注言:有人认为这不倒翁是个新鲜玩意,不远千里的带到长安,并按模按样地做出来供他人欣赏把玩,却不知这种东西却是世间无处不在的……短短的几句批注使得作品的讽刺意味更加浓重。白石先生创作的讽刺人物画,十分接近漫画艺术,对于我国漫画民族风格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齐白石先生的绘画具有童真美 齐白石绘画艺术赏析 谭鸿遐 美术 DOI:10.15947/https://www.360docs.net/doc/bd2848003.html,ki.dwt.2012.12.127

2020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齐白石

xx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xx----蝌蚪、xx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五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颗童心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做一个人品贵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影视文学欣赏论文

影视文学欣赏论文 姓名:吴义容 学号:20104274 专业:水利一班 院系:工学院 2011年10月19日

摘要电影与文学虽然不同,但二者渊源已久也是有原因的,即电影和文学都通过各自的媒介去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在电影与文学纠缠不清的关系中,我们首先要清醒地意识到,电影和文学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艺术形式,即使有共同点,但也绝不等同。 关键词电影,文学,电影的发展 影视文学欣赏 作者姓名:吴义容 与文学相比,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产生于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这决定了电影必定不同于其它传统的艺术形式。电影被称为一门综合艺术,并不是指电影是其它艺术门类简单相加的产物,而是很好地利用技术手段并融合各种艺术形式所包含的艺术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艺术形式。 一、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艺术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雏形,都可以在人类文明时代之初找到印迹。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穿越数万年的时空隧道,在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上半叶,人类艺术之林中终于相继诞生了 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和它的姊妹艺术——电视。这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科技史和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电影和电视是一对最年轻的成员。在所有

的艺术门类中,也唯有电影和电视是我们迄今知道其诞生日期的艺术品种。尤其是电影与电视共同组成的一种文化——影视文化,对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学家们预言,在21世纪,影视文化将与方兴未艾的计算机多媒体一道,对人类文化内容、生活方式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影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作为20世纪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电影与电视是工业化社会的温床培育出的两朵艺术奇葩。电影与电视是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新兴艺术。19世纪后期,欧洲的工业革命,给欧美许多国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繁荣,光学、电学、化学、声学、机械学以及相关的各门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是这种社会大背景,促成了电影艺术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记住的日子。在法国巴黎的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使用自己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开售票放映由他俩拍摄制作的《火车进站》、《拆墙》等几部电影。尽管片子的内容十分简单,却使前来欣赏的观众大为惊叹,为之入迷。 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也叫“默片”。声音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引发的第一次革命。在长达30多年的默片时期,人们深感电影无声的缺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录音设备的完善,声音进入了电影,其标志是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由明星影片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齐白石》教学设计详案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花、鸟、鱼、虫,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入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 式。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齐白石一生的转变 3.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欣赏传统中国画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收集资料 学生准备:分组收集资料 教学构思与设计: 本节课是属于欣赏课,为了不使学生没有兴趣,课堂氛围沉闷,教师采取课前让学生分成四小组:简介组,绘画图片组,篆刻组和诗歌组,这样充分发扬新课标中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探究中来的要求。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了学习目标。其次,让学生比一比,画一画,做一做的游戏方式让他们完全能的融入课堂中,充分地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讲讲齐白石的典故,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氛围,并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齐白石。 教学流程 1 / 4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 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 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 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 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 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

影视鉴赏论文——《无敌破坏王》影评

影视鉴赏论文——《无敌破坏王》影评宁波大学答题纸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 059N91A00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鉴赏改卷教师: 学号: 姓名: 得分: 《无敌破坏王》影评 这是一部非常皮克斯的迪斯尼电影。 迪斯尼摆脱了王子、公主的老套路,变成了以电玩游戏为故事场景的皮克斯式风格,有点类似《玩具总动员》的路子。皮克斯的电影总能站在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用一个完全异于我们正常思维所理解的虚拟世界,站在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反映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数百年后垃圾堆一样的地球,过度依赖机械而丧失运动能力的人类,或者一群脱掉外衣后有着平常人的家长里短的超人,又或者一群具有生命力的玩具。这一次迪斯尼采用了类似的这种模式,带我们进入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白天游戏厅营业的时候在屏幕里任由我们操纵闯关打BOSS,晚上就各有各生活的电玩人物的世界。 从我那么多年观影的经验来看,美国动画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剧情不会很复杂,即使会有多条主线,但是故事架构都非常清晰,并且都在用一种让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向观众说明一个非常简单但又很深刻的道理。 《无敌破坏王》是一个关于寻求自身存在价值的故事。 拉尔夫生来就被设定为一个坏人,在游戏里他只能破坏东西,拿不到奖牌,得不到邻居们的食物奖赏,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拉尔夫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垃圾堆里,其他人看到他都避而远之。看到作为游戏里的英雄的阿修,心里非常羡慕,他希望能够作为一个好人,像阿修那样得到邻居们的认可和友好的对待。于是一个被贴上“坏人”标签的脾气暴躁的破坏王,企图撕去这样的标签变成一个好

人,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他穿越到了其他游戏,想要用奖牌来换得邻居们对他的认同。 可是拉尔夫一直在破坏,无论是在“英雄使命”里偷拿奖牌,还是在“甜蜜冲刺”里帮助小姑娘云妮,他的破坏无处不在,这样一个被打上“坏人”标签并且生来在游戏里就被设定会只会破坏的大家伙当然也只会干这个。但是,我们都知道“破坏”从来都是一个贬义词,正如“坏人”一样。拉尔夫不请自来地参加“快手阿修”30周年庆祝晚会,本来是本着想改变大家对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的想法,希望可以作为游戏的主角之一被大家所认同。没想到最后还是将整个晚会给破坏了,破坏了天花板,破坏了蛋糕,破坏了晚会的气氛。而后当他和邻居约定要用奖牌来换取大家对他的认同的时候,来到了游戏“英雄使命”,结果还是在搞破坏,阻碍了第一玩家,将害虫带去了“甜蜜冲刺”。 然而当拉尔夫遇上云妮之后,他的破坏却变味了,变得有目的,变得有意义了。云妮和拉尔夫有着相似的身世,只能住在山洞里,被其他小孩子欺负,不能参加比赛,是整个游戏的漏洞,为所有人厌恶。拉尔夫与云妮相遇,看见了云妮被其他小孩子无情地欺负,了解到了云妮的可怜身世,于是拉尔夫的正义感开始爆发了。拉尔夫和云妮一样,都将自己的换取新生的门票压在了那枚奖牌上,就这样,这两个相似的人的命运交结到了在一起。于是拉尔夫仍然在破坏,他和云妮一起偷偷溜进糖果工厂,为了帮助云妮制造卡丁车,拉尔夫使尽浑身解数,拿出自己破坏的本事,将糖果工厂搞得一片狼藉,烟囱直滚滚冒烟,从而帮云妮制作了她第一辆真正的车。拉尔夫一直坚称自己从来不会制造东西,他一直在破坏,但是他却用自己的破坏能力让云妮得到了她一直梦寐以求的卡丁车,并且用与生俱来的破坏能力帮她制造了一条赛道,和她一起训练,让她终于可以如愿以偿成为一个真正的车手和其他女孩一起比赛。此时他的破坏和自己在游戏里的破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齐白石》教案1浙美版

齐白石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齐白石作品,了解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和内涵。 难点:提高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的方式介绍齐白石,导入新课。 二欣赏体会 1、齐白石的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2、齐白石的国画种类介绍,了解齐白石国画领域广泛。 3、结合齐白石作品《白菜辣椒》、《蛙声十里出山泉》、《祖国万岁》等,探讨齐白石的画美在哪儿?了解齐白石绘画的特色。 a\笔墨美。用笔用墨或苍雄、粗犷,或纤美、细腻。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b\情感美。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透露对农民的尊重,对家乡的思念。这与其出身有关。 c\意境美。无声中听有声,无声胜有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形式美。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诗书画印。齐白石印章作品欣赏。 e\色彩美。衰年变法,红花墨叶。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4、齐白石的爱国情怀,对和平的向往欣赏作品《不倒翁》、《和平》。简述作品背景,了解齐白石身怀赤子之心、爱国、爱和平情怀。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便水平再高,没了爱国情怀,他的作品就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一个人的画品。而世界和平正是齐老心胸开阔,又上一个境界的表现。 三课堂小试 小组讨论,谈体会。 教师引导:以毕加索的话和漫画的形式谈齐白石的高度。 眼睛、嘴------虾 胡子----蝌蚪、山泉 鼻子-------葫芦 帽子-------山 四课堂小结。 我眼中的齐白石: 扎根生活、技术精湛贵在创新、红花墨叶人品贵重、不附权贵爱国爱家、热爱和平

浅谈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大 众 文 艺大 78中国的篆刻艺术起源于商代,前秦印形态各异,秦印简洁、 清晰,两汉及魏晋南北朝印端正庄严,唐宋元印清秀、雅致,明清现代印仿古、创新、百家争鸣。各个时期印章所表现的特征都与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息息相关。齐白石身处我过封建社会晚期、民国和新中国建设三个时期,对篆刻艺术的理解和运用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齐白石是集诗书画印四门类艺术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在篆刻和绘画方面又有更突出的艺术成就,和他本人的生活背景、艺术经历有很大影响。文章针对齐白石四门类艺术中的篆刻艺术所展现特点以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艺术感悟。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集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等。齐白石篆刻艺术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描摹时期,主要是师从于黎铁庵,后来又钻习丁敬、黄易两家刀法,处于齐白石篆刻艺术的萌芽时期,针对前辈的印谱加以摹仿,代表作品有《我生无田食破砚》。成长时期,这一时期齐白石对篆刻家赵之谦的印谱进行研究,融合了汉印的格局,刀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具显古朴意趣,同时深受黄牧甫、吴昌硕、陈师曾等篆刻家的影响,齐白石与陈师曾亦师亦友,陈师曾师从吴昌硕,而齐白石这一时期恰出吴派印风风行,不难从他的篆刻艺术中寻找到吴昌硕和陈师曾的篆刻意趣,代表作品有《乐石室》。成熟时期,齐白石钻研《三公山碑》,刀法、笔法为之一变,研习秦权,平直纵横,协调自然代表作品有《老夫也在皮毛类》。升华时期,这一时期也可以说是齐白石篆刻艺术的巅峰时期,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用到干净利落,刀法、笔法和章法融会贯通,高古、朴素、雄浑,代表作有《齐白石藏》。 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一、融笔法与刀法,独具一格。 齐白石的笔法特点,多把《祀三公山碑》等篆书变化为较易辨识的简体篆书。齐白石曾说:“吾人欲致力刻印,首宜临摹古代文字,然后弃去帖本,自行书写,帖本上所有者,故能一挥面就,然帖本所无者,亦需信手写出,如此用功,始能挥洒自如,不然必为帖本所限矣。至每科钟鼎文字,若原文只有两字,则此一印章,即无法篆刻,故所刻为钟鼎文中而出,此种创造古字,乃有价值。”齐白石首先把“篆”变立足于赵之谦曾深下苦工的《祀三公山碑》,是他篆刻艺术的一大转变,并以此为基本笔法,仔细研究《天发神谶碑》,两碑风格相互融合,形成自己笔意遒劲、疏密自然、巧中见拙的笔法特点。齐白石曾说:“我刻印,同写字一样。写字下笔不重描,刻印,一刀下去,绝不回刀。”他将传统“横动刀法”发展纵横自如,用到如用笔,与木工雕花的刀法相通。齐白石用刀,方向只有两个,刻阴文印和科阳文印刀法相同,如同写字,横向自左及右,竖向自上而下。齐白石主张篆刻要脱离“摹”、“作”、“削”,才能篆刻出意趣自然,篆法古雅的艺术作品。所以,齐白石的刀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传统“横动刀法”运用的淋漓尽致,挥洒自如。齐白石用刀主要是单刀,偶尔做必要的補刀,作品中充满“快”、“恨”、“准”,因而可以显现其刀法的独创性。 二、统一章法、字法,开拓创新。 其一:拉直曲线,齐白石常将文字的某些圆转笔画拉成直线,使字在结构上呈现较方正、较简练且彰显阳刚之气。其二:增减笔划,在汉印中,增添笔画也常有出现,而齐白石常用减法,有时为了是印面的平衡偶尔用增法。如“寄萍吟屋”一印中的“屋”字,删除了“土”,因而避免了横面多;而在“白石”一印中的“石”字,则增加了两笔,使整个印面趋于协调。其三:借用隶法,齐白石的很多篆刻作品中都借用隶书的笔法,更显示出作品中的古朴、凝重意味。其四:反字刻印,齐白石为了追求印面的简化,经常会改造一些字的篆法,但对于反字,则是因印文章法需要的时候才使用,如“人长寿”一印的“长”字。其五:象形字刻印,齐白石为了使印面呈现出鲜活生动的样貌,偶尔会把某些文字或某些部首加以象形文字形象化。齐白石在篆刻的基础上,练好书法,以求篆法组织的严谨、美貌和统一,再打破传统,开拓创新,使字有古人笔意,师法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使篆刻作品具有古意又不乏创新。 三、继承前人传统,不为所困。 齐白石常说:“刻印者,须天气浑成,别开蹊径,方不失古代名碑之遗模。”齐白石不仅仅向许多篆刻前辈求教,并虚心钻研、追摹历代名家印谱,但齐白石并不是一味的继承传统,而又能从传统中出来,融会贯通,创立属于自己风格的齐氏印风。齐白石在篆刻艺术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紧跟时代,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基础和创作本源,用心观察时代和现实事物。这一点不仅仅在齐白石篆刻艺术上能够体现,而且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也有所呈现,这也是优秀艺术家的优良传统。 齐白石在篆刻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至今广泛影响着现当代的中国篆刻界。齐白石的篆刻,是一种艺术创造,他刀下所刻出来的线条造型,原来就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奥秘,刻印的人总会涉猎过这样的刀法效果,但事实上,又无法和其一样,都能做到充实结构的本领,突然学的单薄、乏味而已。齐白石这种不加雕饰、一任自然的线条造型,讲呼应也有所避就,时加併边,加上他惊人的腕力,治成一方放朴茂、蕴藉的,即有渊懿韵趣的印章,形成了强烈对称的法则,给中国篆刻艺术平添了新的风格。总而言之,齐白石的篆刻作品,充满平民意识与朴实健康的审美情调。他把毕生的精力、情感都投入到艺术创造中,在他的篆刻作品之中,能让人感受到一股自然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崔陟.郑红.石头和铁撞击的火花——篆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2]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4年7月. [3]叶一苇.中国篆刻的艺术与技巧〔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年1月. 浅谈齐白石篆刻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王 帅1 杨朝旭2 【摘 要】中国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发展而来,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篆刻艺术大师,他的篆刻艺术承袭古人,有超越古人,在笔法、刀法和章法上有所创新,对现当代的篆刻艺术影响深远。 【关键词】齐白石;篆刻;特点;成就 (1.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2. 廊坊新华路武警支队 河北 廊坊 065000) 碌庸俗的日常生活才是人们产生种种思想和感情的最根本原因。 写实,也是崔健创作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他后期的作品中,生动的摄下了90年代人们平庸的生活状态。《混子》把镜头聚焦于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得过且过,每天的日子都是“白天出门忙活,晚上出门转悠”,只生活在眼前,只考虑挣钱,对过去和将来一概不关心;故作潇洒,有股机灵劲儿,自以为对世事“看透了琢磨透了”,万事不固执,脸上挂着“无所谓的微笑”;玩世不恭,“别跟我谈正经的,别跟我深沉了”是人们的处世原则,以没有理想为时髦。 作者简介 史笑非,女,1981.1,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艺术与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