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代谢的调节_俞淑敏

钙磷代谢的调节_俞淑敏
钙磷代谢的调节_俞淑敏

公务员法律常识考题

[推荐]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二十大经典例题及解析Post By:2008-3-18 15:00:00 1. 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 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 D.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 2. 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 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 B.接受赠与的财产 C.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 D.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 3. 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 )。 A.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B.未到法定婚龄的 C.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D.因胁迫而结婚的 4.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 A.不能作为继承人,除非被继承人没有其他任何继承人 B.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C.可以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D.不能作为继承人,但可分得适量财产 5. 在我国,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民事代理人 6. 继承法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开始 A.出生时 B.死亡时 C.立遗嘱时 D.遗产分割时 7. 甲乙两人分别出资4万元合伙经营一饭店,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用合伙财产清偿全部债务后,还欠丙4万元。现甲已经无力偿还该债务,丙对乙提出请求,乙只同意偿还2万元,为此引发纠纷。甲乙对所欠丙的债务负何种责任? A.无限按份责任 B.有限按份责任 C.无限连带责任 D.有限连带责任 8. 债权人向债务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 )。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诉讼时效的开始 9. 张某因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其一间私房被其配偶李某继承。李某与王某再婚,并将该房出租。后张某回来,要求李某返还房屋,引发纠纷。经查,李某共收租金2万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继续有效 B.李某应返还房屋,但无需返还租金 C.李某和王某离婚后,与张某的婚姻关系继续有效

临床化学讲义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重点总结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一、钙、磷、镁代谢 钙、磷、镁的生理功能 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 (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重要的调节物质:①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 (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 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1.钙、磷、镁的代谢 (1)钙 1)吸收:十二指肠(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2)排泄:80%肠道排出,20%肾脏排出。 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 (3)镁: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2.钙磷代谢的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调节因素。 总结果: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升钙降磷)

钙磷代谢

钙磷代谢 一、含量与分布 人体内钙、磷含量相当丰富,正常成人体内钙总量约为700~1400g,磷总量约为400~800g。其中99%以上的钙和86%左右的磷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存在于骨骼及牙齿中,其余部分存在于体液及软组织中表13—1 人体内钙磷分布情况 钙磷 部位 含量(g)占总钙(%)含量(g)占总磷(%) 骨及牙120099.360085.7 细胞内液60.610014.0 细胞外液10.16.20.3 二、生理功用 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原料。此外,分布于各种体液及软组织中的钙和磷,虽然含量只占其总量的极小部分,但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 1.Ca2+的生理作用①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当血浆Ca2+浓度降低时,可造成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高,以致发生抽搐;②能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常用钙制剂治疗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以减轻组织的渗出性病变;③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与促进心肌舒张的K+相拮抗,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与舒张;④是凝血因子之一,参与血液凝固过程;⑤是体内许多酶(如脂肪酶、ATP酶等)的激活剂,同时也是体内某些酶如 1,25—羟维生素D3—1α—羟化酶等的抑制剂,对物质代谢起调节作用;⑥作为激素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Ca:能增强心肌兴奋性,又能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k:既能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又能降低心肌兴奋性) 2.磷的生理作用①是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苷酸、核酸、磷蛋白、磷脂及多种辅酶重要组成成份;②以磷酸基的形式参与体内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③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蛋白质磷酸化和脱磷酸化是酶共价修饰调节最重要、最普遍的调节方式,以此改变酶的

与钙磷相关的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升血钙,降血磷】 分泌:甲状旁腺主细胞 降解: 作用:1、骨:持续作用:先)快速效应,激活骨细胞钙通道、钙泵,将非结晶磷酸钙运至 细胞外液,血钙升高;后)延迟效应,刺激成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使破骨细胞变“强悍”,骨吸收增强,血钙血磷升高 小剂量间歇作用:成骨细胞分泌生长因子,骨祖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 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表达PTH受体 2、肾: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钙 抑制近曲和远曲小管重吸收Pi 激活肾近端小管1-羟化酶,生成钙三醇——促进小肠吸收钙磷 钙三醇【升血钙,升血磷】 分泌:皮肤【7-羟胆固醇—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羟维生素D3】/胎盘/巨噬细胞灭活:靶细胞内氧化或羟化成钙化酸;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和葡萄糖酸结合随胆汁酸盐排出,一部分被吸收,形成肠—肝循环。 作用:1、小肠:促进钙结合蛋白、钙通道和钙泵形成,通透性增加,吸收增加。 Na+—Pi转运体,促进Pi吸收 2、骨:促进骨祖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破骨加强 前者又促进成骨细胞成骨作用加强 总效果是血液中钙磷增加 3、肾:与甲状旁腺激素作用,促进远曲小管重吸收钙磷 临床:缺乏维生素D,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症(骨痛甚至骨折) 降钙素【降血钙,降血磷】 分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 降解:肾 作用:1、骨:抑制破骨细胞(先)【抑制活动,抑制骨祖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 释放的钙磷减少 促进成骨细胞(后)【促进活动,增强释放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加速钙磷的沉积,最终血中钙磷浓度降低。 2、肾:抑制近端小管,钙磷重吸收下降。 临床:治疗骨吸收过度疾病,如Paget病和骨质疏松症(绝经期独女和老年人)。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第一节概述 一、钙、磷代谢及调节 (一)含量与分布 钙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占体重的1.5%~2%,总量约700~1400g,其次是磷,占体重0.8%~1.2%,总量约400~800g。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是以羟磷灰石形式沉积于骨、牙。 (二)吸收与排泄 吸收: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每增加10岁减少5%~10%,婴儿吸收率可达50%以上,儿童40%,成人20%左右,故老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磷的吸收率约70%,低磷时可达90%。 排泄: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 钙:80%肠道 20%肾脏 磷:30%肠道 70%肾脏 (三)血钙与血磷 血液中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正常血清钙 2.25~2.75mmol/(9~11mg/dl) 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钙,但临床实验室测定的大多数是总钙。 血磷是指血液中的无机磷酸盐(HPO42-、H2PO4-)正常人血清无机磷0.97~1.61mmol/L(3~5mg/dl),儿童稍高。

[Ca] ×[P] = 35~40 大于40骨盐沉积,有利于骨钙化。小于35骨盐溶解。 (四)钙、磷生理功能 钙:1.参与血液凝固。 2.参与肌肉收缩。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H+HCO3 4.作为第二信使。 磷:1.作为核酸、磷脂、磷蛋白合成的原料。 2.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 3.构成核苷酸辅酶。 4.构成磷酸盐缓冲对。 (五)钙、磷代谢调节 1.维生素D3(VitD3) 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协同PTH促进骨重建。 2.甲状旁腺素(PTH)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84肽。促进溶骨作用,促进间充质细胞转化成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 3.降钙素(CT)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32肽,与PTH拮抗。促进成骨作用,抑制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二、镁代谢和生理功能

钙磷代谢

六病区周小蕾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的研究新进展 2005年,KDIGO提出新的概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ineral bone disease, CKD-MBD):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和骨代谢异常引起的多系统病变(尤以骨骼外多系统钙化为突出表现)所形成的临床综合征。 CKD-MBD的基本特征: 骨转化、矿化、容量、线性生长和强度的异常 血管或软组织的钙化 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 从这张图我们来看看正常人体钙磷代谢的平衡机制。 当血清中磷浓度升高或钙浓度降低时,可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一方面通过快效应和慢效应作用于骨组织,促进钙磷入血。另一方面甲状旁腺素加速维生素D的活化,使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增加,而对磷的重吸收减少。活化的维生素D还可促进胃肠道对食物中钙磷的吸收。 因此在健康人体,可以通过甲状旁腺素和活性维生素D的相互作用使钙和磷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肾脏对钙磷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血磷增加,钙的重吸收减少;同时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使血磷水平增加,持续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使大量的钙磷从骨组织入血,加重血磷水平的升高。 血磷每升高1单位,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50% 血磷每上升1mg/dL,心血管钙化风险增加可达61% 研究发现,血磷每上升1mg/dL,患者冠脉钙化风险显著上升22%,而二尖瓣钙化风险上升更是高达61%。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 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的骨及钙磷代谢异常不仅会引起骨痛、骨骼畸形,还会导致血管及心瓣膜钙化,心血管事件高发。治疗的重点是降低高血磷和维持血钙,控制甲状旁腺激素在目标范围。 高磷血症的症状和体征 ●在大多数患者中,高磷血症自身并无症状,但偶尔会有低钙血症的症状, 如肌肉痉挛、手足抽搐、及口周麻木或刺痛。其它症状包括1 : ●骨和关节疼痛 ●瘙痒—高磷血症是CKD 5期患者严重瘙痒的独立危险因素2并广 泛见于患者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检验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 元素 1、初步诊断 A.佝偻病 B.脚气病 C.缺铁症 D.缺锰症 E.缺锌症 2、治疗原则是 A.补锌 B.补锰 C.补钙及维生素D D.补铁 E.增加蛋白质饮食 3、表明该患者是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 C.低钾血症 D.低钙血症

E.电解质正常 4、钙检测采用偶氮砷Ⅲ法,此方法检测的是 A.离子钙 B.结合钙 C.总钙 D.部分结合钙 E.以上都不是 5、该患者钙浓度1.68mmol/L的原因是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血浆蛋白降低 C.维生素D中毒 D.脱水 E.肾功能不全 6、与克山病有关的是 A.碘 B.硒 C.铜 D.铁 E.汞

7、与水俣病有关的是 A.碘 B.硒 C.铜 D.铁 E.汞 8、与血红蛋白沉着有关的是 A.碘 B.硒 C.铜 D.铁 E.汞 9、与Wilson病有关的是 A.碘 B.硒 C.铜 D.铁 E.汞

10、与呆小症有关的是 A.碘 B.硒 C.铜 D.铁 E.汞 11、慢性肾衰时导致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血磷升高 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PTH分泌增加 D.血钙、磷乘积升高 E.肾组织不能生成1,25-(OH)D 12、PTH的作用是 A.成骨作用、升高血钙 B.促进钙磷重吸收 C.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D.促进肠管对磷的重吸收 E.促进钙磷排泄 13、维生素D缺乏可见

A.血钙增高、血磷降低 B.血磷增高 C.血钙和血磷同时增高 D.血钙和血磷同时降低 E.血钙降低、血磷增高 14、人体内调节血钙和钙离子水平的主要器官是 A.肠、骨和肾 B.肝、骨和肾 C.肠、骨和肝 D.肠、肝和肾 E.胃、骨和肾 15、甲状旁腺素的主要功能在于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其发挥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 A.骨、肾上腺和小肠 B.骨、肾小管和小肠 C.骨、肝和小肠 D.肝、肾上腺和小肠 E.肝、肾上腺和骨 16、以下情况中一般不会引发低镁血症的是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 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讲义及练习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本章考点 1.钙、磷、镁代谢 (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掌握 (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掌握 (3)钙、磷、镁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熟练掌握 2.微量元素熟悉 (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 (2)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 (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一、钙、磷、镁代谢 (一)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1.钙、磷、镁的代谢 (1)钙: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 ①肠道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食物中钙、磷比例对钙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 Ca2+:P3+=2:1时,吸收最佳。 排泄: 钙主要由肠道排出,其次是肾脏排出。 肾小球滤过钙约10g/天,由尿中排出的仅约150mg/天,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乎无钙排出。 (2)磷: 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磷约5g,但85%~95%被肾小管回吸收。 (3)镁: 镁的日摄入量约250mg,其中2/3来自于谷物和蔬菜。 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经肾小球滤过的镁大量被肾小管回吸收,仅2%~5%由尿排出,每日排出约100mg。 2.钙磷代谢的调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因素有三个: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PTH) 由甲状旁腺分泌,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

钙磷

第十二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第一节概述 一、钙、磷代谢及调节 (一)含量与分布 钙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占体重的1.5%~2%,总量约700~1400g,其次是磷,占体重0.8%~1.2%,总量约400~800g。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是以羟磷灰石形式沉积于骨、牙。 (二)吸收与排泄 吸收: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每增加10岁减少5%~10%,婴儿吸收率可达50%以上,儿童40%,成人20%左右,故老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磷的吸收率约70%,低磷时可达90%。 排泄: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 钙:80% 肠道20% 肾脏 磷:30% 肠道70% 肾脏 (三)血钙与血磷 血液中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正常血清钙2.25~2.75mmol/L(9~11mg/dl)。 血钙存在形式柠檬酸钙 碳酸氢钙 蛋白结合钙非扩散钙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钙,但临床实验室测定的大多数是总钙。 血磷是指血液中的无机磷酸盐(HPO42-、H2PO4-)正常人血清无机磷0.97~1.61mmol/L(3~5mg/dl),儿童稍高。 [Ca] ×[P] = 35~40 大于40骨盐沉积,有利于骨钙化。小于35骨盐溶解。 (四)钙、磷生理功能 钙:1.参与血液凝固。 2.参与肌肉收缩。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4.作为第二信使。 磷:1.作为核酸、磷脂、磷蛋白合成的原料。 2.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 3.构成核苷酸辅酶。 4.构成磷酸盐缓冲对。 (五)钙、磷代谢调节 1.维生素D 3(VitD 3) D 3—————→25-OH D 3—————→1,25-(OH )2 D 3 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协同PTH 促进骨重建。 2.甲状旁腺素(PTH ) 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84肽。促进溶骨作用,促进间充质细胞转化成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 3.降钙素(CT )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32肽,与PTH 拮抗。促进成骨作用,抑制间充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PTH 间充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 CT 二、镁代谢和生理功能 (一)镁代谢 1.镁的含量与分布 占体重的0.03%,正常成人镁的总量20~28g ,其中60%存在于骨骼,20%~30%存在于骨骼肌,其余10%存在于其它组织中。体液中细胞内液镁的含量占总量的39%,而细胞外液仅占1%。 2.血镁 血浆镁的浓度约0.67~1.23mmol/L ,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 离子镁 55% 血镁 碳酸氢镁、柠檬酸镁、磷酸镁等 15% 蛋白结合镁 30% 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镁。 3.吸收与排泄 食物镁含量丰富,人体每天需要量300~350mg ,镁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吸收率只有30%~40%,吸收率与肠腔中镁的含量成反比。体内镁1-羟化酶 肾 肝 25-羟化㈠ ㈩ ㈩ ㈠

钙磷代谢对于猫咪机体的影响

钙磷代谢对于猫咪机体的影响 钙磷缺乏会使猫咪产生佝偻病 钙磷是一类对于机体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储存在体内,我们平时在对于猫咪的喂食过程中,要兼顾各种营养,自然也要注意钙磷的补充,我们常常听说钙磷不足会引起猫咪骨质疏松,佝偻病的产生,那么钙磷代谢对于机体究竟有什么意义? 机体内钙和磷的化合物占体内全部矿物质总量的65~70%,主要构成骨骼,其中骨中钙占全身总钙量的90%,骨中磷占全身总磷量的85%,其余钙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和组织中,其余的磷存在于各器官组织中,主要形成磷蛋白、核蛋白、磷脂、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等贮存于细胞内。 钙磷的主要功用是: 1、构成机体的支架组织——骨骼。骨是一个代谢活跃的组织,不论是正在生长或长成的动物体中都不断在更新和修复。 2、钙是肌肉中多种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因而与机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关。 3、钙能制约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钙的浓度低于正常时,节

前神经及节后神经纤维之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则发生痉挛。钙的浓度高于正常时,则肌肉及神经纤维的兴奋性降低。 4、磷除了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外,还是核糖核酸及脱氧核搪核酸的主要成分。 5、磷是磷酸肌酸及三磷酸腺苷的组成成分,此两种物质都是贮能物质,它们与肌肉的收缩和代谢有密切关系。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体内的钙主要来自食物,大部分在小肠的上段吸收。钙的吸收量与肠道内钙浓度、机体的需要量及肠内酸碱度有关。当肠内酸度增加时钙盐易溶解,因而吸收增加。当肠内存在碱性物质时则形成不溶解的钙──皂,从而使钙的吸收减少。成年人食入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时则钙的吸收增加。钙的吸收量与机体的需要量是相适应的,当缺钙时肠道吸收钙的速度增加,而当体内钙过多时,则吸收速度降低。摄入的钙80%从粪便排出,20%从肾排出。从肾小球滤过的钙有98%被重吸收,因此从尿中排泄不多,尿中钙的排泄量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钙的摄入量;②肾脏的酸碱调节机能;③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量。甲状旁腺激素可升高血钙水平,降低血磷水平,是由于此激素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抑制对磷的重吸收。 磷的吸收部位也在小肠的上段。当肠内酸度增加时磷酸盐的

第十八章钙磷及微量元素代谢

第二十章钙、磷及微量元素代谢 钙和磷是体内含量较多的无机物,它们除参与骨和牙齿的组成之外,尚有广泛的生理功能,本章重点讨论钙,磷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及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此外,对微量元素作简要介绍。 第一节钙、磷的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一、钙、磷的含量及分布 成人体内钙总量约700~1400 克,磷总量约400~ 800 克,其中99.3% 的钙和86% 的磷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体液及其它组织中存在的钙不足总量的1%(约7~8 克)。磷约为总量的14%,它们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 二、生理功用 (一)钙的生理功用 1.以骨盐形式组成人体骨架骨骼由骨细胞、骨基质和骨盐组成。骨盐主要成分磷酸钙(占84%)、其它还有碳酸钙(10%)、柠檬酸钙(2%)、磷酸氢钠(2%)、磷酸镁(1%)及微量钾氟化物等。骨盐主要以无定形的磷酸氢钙(CaHPO4)及柱状或针状的羟磷灰石〔Ca10(PO4)6(OH)2〕结晶形式存在。前者是钙盐沉积的初级形式,它进一步钙化结晶而转变成后者,分布于骨基质中。羟磷灰石结晶称骨晶(bonycrystal),非常坚硬,因为它有规律的平行附着在胶原纤维上,故有良好的韧性。1克骨盐中含有1016个结晶体,总表面积大,可达100M2,有利于它和细胞外液进行离子交换,故对维持细胞外液的钙,磷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钙、磷的储存库,当细胞外液钙浓度减少时,可迅速动员骨盐补充之。骨盐中的羟基被氟取代后,骨骼硬度增加溶解度降低,所以适量的氟有助于预防龋齿。 2、Ca2+的生理功能Ca2+的含量虽不到其总量的0.1%,但有异常重要的生理功用。 (1)作为细胞内的信使在细胞内离子钙是最常见到的信号转导者,这是因为细胞内部或外部的剌激(如物理、电的、或化学的),可以通过细胞内钙储存库释放钙离子或使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胞内,造成细胞的特定区域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这些钙离子能可逆地与胞内许多蛋白质结合,这是钙离子发挥细胞内信使作用的必要条件,而且对控制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有重要作用。此外在维持细胞内钙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质膜,它有Ca2+Mg2+-ATP酶泵,该泵受胞内Ca2+受体钙调蛋白的激活后,可以把Ca2+从胞浆泵至细胞外液,致使胞浆钙离子浓度很快回到原先的水平。 (2)传递信息外部或内部剌激如激素或神经传递介质结合到质膜的G 蛋白偶联的受

生物化学考题_20 钙、磷及微量元素代谢

一级要求钙磷 1正常成人血钙浓度为: A11-13%B9-11mg% C12-13mg%D13-14mg% E4-5mg%B 2血浆结合钙最主要的是指: A 与球蛋白结合的钙B磷酸氢钙 C与白蛋白结合钙E柠檬酸钙D红细胞膜上附着的钙 C 3成人血磷正常值约为: A1-2mg%B2-3mg% C3-4.5mg%D 4.5-5mg% E 4.5-6.5mg%C 4儿童血磷正常值约为: A9-11mg%B7-8mg% C8-9mg%D 4.5-5.5mg% E 4.5-6.5mg%E 5正常人血浆钙、磷浓度的乘积等于: A20-30B31-40 C35-40D41-50 E51-60C 6下列形式的维生素D 中,哪种生理活性最强: A 维生素D3原B维生素D3 C1,25-(OH)2-D3D1,24,25-(OH) 3-D3 E25-(OH)-D3C 7维生素D3的25-羟化酶位于: A 肾细胞线粒体B肾细胞微粒体 C肝细胞线粒体D肝细胞微粒体 E肝细胞胞液内D 8骨盐的最主要成分是: A CaCO3B柠檬酸钙 C Mg3(PO4) 2 D CaHPO4 E Ca3(PO4) 2E 9骨盐中最主要的阴离子是: A 磷酸根B碳酸根 C氟离子D碘离子 E氯离子A 10维生素D3-25-羟化酶活性需辅助因子为: A NADH+H+,Mg2+ B NADH+H+,Mg2+及O2 C NADPH+H+,Mg2+及O2 E原子O 及细胞色素P450E O2 C 1125-(OH)-D3-1α-羟化酶活性需辅助因子为: A NADPH+H+,O2 B NADPH+H+,O2及细胞色素P450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 素 1、可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的是 A.钙 B.镁 C.磷 D.铁 E.锌 2、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氢元素 C.碳元素 D.氮元素 3、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是 A.钙 B.镁 C.磷 D.铁 E.锌

4、使血钙浓度降低的激素 A.胰岛素 B.降钙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素 5、使血钙浓度升高的激素 A.胰岛素 B.降钙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素 6、促使肾小管对Na重吸收的激素 A.胰岛素 B.降钙素 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素

7、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是 A.铬 B.钴 C.铜 D.锌 E.硒 8、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赖氨酰氧化酶等的是 A.铬 B.钴 C.铜 D.锌 E.硒 9、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的是 A.铬 B.钴 C.铜 D.锌 E.硒 10、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血糖的是

A.铬 B.钴 C.铜 D.锌 E.硒 11、细胞内钙的生理功能是 A.触发肌肉兴奋-收缩偶联 B.是细胞内以及骨矿化所需磷酸盐的来源 C.稳定神经细胞膜,影响其应激性 D.腺嘌呤、鸟嘌呤核苷以及核苷酸辅酶类的组成成分 E.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 12、细胞外钙的生理功能是 A.触发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B.是细胞内以及骨矿化所需磷酸盐的来源 C.稳定神经细胞膜,影响其应激性 D.腺嘌呤、鸟嘌呤核苷以及核苷酸辅酶类的组成成分 E.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 13、细胞内磷酸盐的生理功能是 A.触发肌肉兴奋-收缩耦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