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常用设计参数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

水厂常用设计参数

1.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80-120mm,斜管直径一般采用50-80mm;

2.斜板(管)长度为1-1.2m;

3.倾角一般为60°;

4.斜板(管)底部缓冲区高度一般为0.5-1m;

5.斜板(管)上部水深一般为0.7-1m;

6.池内停留时间:初次沉淀≤30min;二次沉淀≤60min。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与有效水深的比值≤3,池直径一般采用4-7m;

2.当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 7m时,澄清水沿周边流出。个别当直径≥7m时,应设辐射式集水支渠;

3.中心管内流速≤30mm/s;

4.中心管下口的喇叭口和反射板要求:

1)反射板板底距泥面≥0.3mm;

2)反射板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

3)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

4)反射板表面对水平面的倾角为17°;

5)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表面之间的缝隙高为0.25-0.5m,缝隙中心污水流速,在初次沉淀池中≤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6.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长宽比以3-5为宜;

2.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m/min;

8.排泥管直径为< 200mm;

9.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10.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沉砂池

1.一般规定

1)沉砂池去除对象是密度为2.65/cm3,粒径在0.2mm以上的砂粒;

2)城市污水沉砂量可按106m3污水沉砂15-30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其密度为1500kg/m3;3)砂斗容积应按2天内沉砂量计算,斗壁与水平倾斜角不小于55°;

4)人工排沙管直径≥200mm;

5)沉砂池超高不宜<0.3m;

6)沉砂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

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最大流速0.3m/s,最小流速0.15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3)有效水深一般为0.25-1m;

4)每格宽度不小于0.6m;

5)池底坡度0.01-0.02。

3.竖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最大流速为0.1m/s,最小流速为0.02m/s;

2)进水中心管最大流速0.3m/s;

3)流量最大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4.曝气沉砂池设计数据

1)水平流速为0.1m/s;

2)旋流速度为0.25-0.3m/s;

3)流量最大时停留时间为1-3min;

4)有效水深2-3m;

5)曝气量为0.1-0.2m3空气/m3污水;

6)宽深比1-2;

7)长宽比可达5;

8)空气扩散装置距池底0.6-0.9m。

5.涡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水力叶面负荷约200m3/(h·m2);

2)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s;

3)进水渠道流速

a.流量最大时的40%-80%时为0.6-0.9m/s;

b.流量最小时>0.15m/s;

c.流量最大时≤1.2m/s。

4)进水渠道直段长度为宽度的7倍且不应<4.5m;5)出水渠道宽度为进水渠道的2倍;

6)出水渠道与进水渠道夹角>270°;

7)沉砂池规格

1.极限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2.5-

3.0m;

2.滤料层上面水深为1.8-2.0m;

3.小阻力配水均匀度不宜小于95%;

4.反冲洗强度为16-17L/(S·m2);

5.冲洗历时为5-7min;

6.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为滤池面积的0.6%-0.7%;

7.滤层膨胀率为55%。

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要点

1.适于原水浊度20-2500度;

2.每组絮凝池设计水量宜<25000`m^3`/d;

3.絮凝时间宜为10-15min;

4.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

表2

建筑设计知识汇总

知识汇总 1、窗地面积比 窗地面积比就是房间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简称窗地比。它是估算室内天然光水平的常用指标。例如,当房间进深为窗高的2.5倍时,单侧采光的房间要获得1%的最低采光系数需要的窗地比约为1/6。窗地面积比值为直接天然采光房间的侧窗洞口面积Ac与该房间地面面积Ad之比. 不同的建筑空间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程度,照度标准是不一样的。离地面低于0.5米的窗户洞口面积不计入窗地比的窗户面积如:在住宅设计中客厅的窗地比一般是1/6~1/4,卧室的窗地比一般为1/6~1/8 ;楼梯间 ----1/12;工业建筑中窗地比取为了1/8。 窗面积就是指窗的洞口面积,与窗户开启的大小无关。 窗开启的面积大小要看窗的开启形式,现有的门窗开启形式,基本可分为:内平开下悬、平开、上悬窗、传统推拉。花城的窗户开启形式目前不详。  国家规定:离地面高度低于0.50m的窗洞口面积不计入采光面积内。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m。窗地面积比不得小于1/7. 2、开间和进深 首先要了解横墙和纵墙,横墙:沿建筑物短轴布置的墙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开间:两横墙间距离进深:两纵墙间距离有些结构设计横墙不全在短轴,这种情况不能把开间简单看做两横墙间距离,而一般根据房间门的朝向来区分,房门进入的方向的距离为进深,左右两边距离为开间。 开间进深是指住宅的宽度和住宅的实际长度。 开间是指房屋的宽度,在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和宽度而言,故又称为开间。 住宅开间一般为3.0到4.5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房屋的进深,则是指房屋的实际长度。 在1987年颁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对住宅的开间在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在1987年实施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进深常用参数: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为了保证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进深不宜过长。住宅的层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层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层房屋的高度。 在1987年发布的《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砖混结构住宅建筑层高采用的参数为:2.6米、2.7米、2.8米。住宅的净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净高=层高-楼板厚度,即层高和楼板厚度的差

建筑设计常见尺寸

建筑常用数据 空间尺度 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这些重要的。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 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2.门宽: 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 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 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0.6~1.0m为宜。 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门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和规范(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置。 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0.6m。 供机动车或设备通过的门,除其自身宽度外,每边也直留出0.3~0.5m的空隙。 附带说一下,供检修的 "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于0.6m×0.6m。 窗的尺寸 1.窗高: 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1.0~1.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 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 "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 1.过道宽: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虑的。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

CAD建筑设计常用尺寸

CAD建筑设计常用尺寸 楼梯 楼梯井不宜小于60mm,且不宜大于200mm。 楼梯踏步关系宽(b)长(h)b+h=450mm b+2h=600-620mm 楼梯的角度一般在20。—45。舒适度26。 楼梯的踏步一般最少3步,最多18步。 楼梯扶手高度一般:850—1100mm。在一般建筑扶手不宜小于900mm,栏杆垂直杆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10mm,在有幼儿是扶手不应高于 600mm,且栏杆垂直杆之间间距最好为线饰。 楼梯段最小宽度:1100—1400mm。(消防要求时)人的平均肩宽:550mm,幅度0—150mm。当楼梯段宽度大于1650mm(3股人流)时应增设墙扶手;当楼梯段宽度超过2200mm(4股人流)时,还应设置中间扶手。 梯段范围内净高高度宜大于2100mm;而楼梯休息平台梁到下部通道 的净高尺寸不应大于2000mm。 楼梯休息平台宽一般大于楼梯段宽一点。 雨篷悬挑长度一般为900—1500mm。 门窗常用尺寸 门(卧室门)的常用尺寸: 宽850—1000mm、高2100mm。窗户常用尺寸:宽400—1800mm、高800—1200mm。(阳台的窗户下的墙高在

多层时不小于1050,高层不小于1100,如果没有这么高时,下面要用安全玻璃(钢化夹胶玻璃))。窗户高超过1500时要设亮子。 室外常用尺寸 踢脚一般高度:80—200mm 墙裙高:800—1500mm。(900mm用的最多) 女儿墙净高:1050mm(多层)、1100mm(高层) 1%—2%就是材料找坡(建筑找坡) 2.5%—3%就是结构找坡 上人孔一般尺寸:700*800 散水的宽度一般不小于600mm,且最少要比屋顶出檐宽度大150—200mm,坡度3%——5%,外缘一般高出室外地面20—50mm,每隔6m左右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0mm。 泛水的高度要等于大于250。 房屋设备常用尺寸 厨房平台一般宽度:550—600mm。 卫生间平台一般宽度:530mm。

321钢桥设计基本参数

“321” 钢桥设计基本参数 简介:装配式公路钢桥(简称“321”钢桥)是在原英制贝雷桁架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研制而成的快速组装桥梁,材料为16Mn。 “321”钢桥属临时性桥梁结构,钢材的容许应力按基本容许应力提高30%,本桥设计时采用的容许应力按下列确定: 16锰钢的拉应力、压应力及弯应力: 1.3×210=273 MPa 16锰钢的剪应力: 1.3×120=156 MPa 销子为30铬锰钛,插销为弹簧钢 30铬锰钛的拉应力、压应力及弯应力 0.85×1300=1105 MPa 30铬锰钛的剪应力 0.45×1300=585 MPa 2、钢梁截面特性 (1)、桁架上下弦杆系由各两根10号热轧槽钢背靠背组合而成,腹杆由8号工字钢组成; (2)、“321”钢桥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大跨径是由容许弯矩控制,但在个别情况下,是由剪力控制。 桥梁几何特性表 (表中数值为半边桥之值,全桥时应乘2) 几何特性 W(cm3) I(cm4) 结构构造 单排单层不加强 3578.5 250497.2 加强 7699.1 577434.4 双排单层不加强 7157.1 500994.4 加强 15398.3 1154868.8 三排单层不加强 10735.6 751491.6 加强 23097.4 1732303.2 双排双层不加强 14817.9 2148588.8 加强 30641.7 4596255.2 三排双层不加强 22226.8 3222883.2 加强 45962.6 6894382.8 桁架容许内力表 桥型不加强桥梁加强桥梁 容许内力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单排单层双排单层三排单层双排双层三排双层 弯矩(KN·M) 788.2 1576.4 2246.4 3265.4 4653.2 1687.5 3375.0 4809.4 6750.0 9618.8 剪力(KN) 245.2 490.5 698.9 490.5 698.9 245.2 490.5 698.9 490.5 698.9 “321”钢桥 弦杆截面积A(cm2):2×12.74=25.48

线路设计常用参数

线路设计常用参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线路路径、安全距离 1、与道路距离 (1) 跨越时的垂直距离 (2) 平行时的水平距离(基础边缘与公路排水沟) 类比: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先用电力线,后有建筑适用;边线延伸) 2、交叉跨越角度 (1)与广梅汕铁路交叉时,交叉角必须大于60°。 (2)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3、与建筑物间的距离 (1) 跨越建筑时(最大计算弧垂,垂直距离) (2) 城市建筑(最大计算风偏,净空距离) (3) 非城市规划区建筑(无风,水平距离) 4、按塔高计算的水平距离

5、跨树距离 (1) 导线与树木间垂直距离 (2) 无准确资料时估算树木自然生长高度 6、与石场距离 条件允许:500m以外;条件不允许:200m(背向爆破面)或300m(正向爆破面)以外。 7、接地体与石油天然气埋地管道距离 8、与机场距离 与跑道端或跑道中心线距离≥4km。 9、接地体与埋地通信线免计算保证距离 10、与无线电台间距离 11、交叉跨越时塔位与控制物距离(m)

12、规程中与铁路、公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二、电气间隙 1、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 2、变电站OY引下线 3、跳线对横担底部距离 4、档中线间距离 5、上下层导地线水平偏移 6、绝缘地线绝缘子间隙 一般为15mm。

三、绝缘配合、防雷 1、爬电比距配置 (1) 爬电比距要求(按额定电压) (2)有效系数(悬垂钟罩型、深棱型玻璃和瓷绝缘子) 零~II级:~;III~IV级:~ 2、复合绝缘子防雷选择 3、等高绝缘配置绝缘子片数

建筑设计平面图常用尺寸

建筑设计平面图常用尺寸 家具设计的基本尺寸(单位:厘米) 衣橱:深度:一般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 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 矮柜: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 电视柜:深度:45-60,高度:60-70 单人床:宽度:90,105,120;长度:180,186,200,210 双人床:宽度:135,150,180;长度180,186,200,210 圆床:直径:186,212.5,242.4(常用) 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120;高度:190,200,210,220,240 厕所、厨房门:宽度:80,90;高度:190,200,210 窗帘盒:高度:12-18;深度:单层布12;双层布16-18(实际尺寸)沙发:单人式:长度:80-95,深度:85-90;坐垫高:35-42;背高:70-90 双人式:长度:126-150;深度:80-90 三人式:长度:175-196;深度:80-90 四人式:长度:232-252;深度80-90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75,宽度45-60,高度38-50(38最佳) 中型,长方形:长度120-135;宽度38-50或者60-75 正方形:长度75-90,高度43-50 大型,长方形:长度150-180,宽度60-80,高度33-42(33最佳)圆形:直径75,90,105,120;高度:33-42 方形:宽度90,105,120,135,150;高度33-42 书桌:固定式:深度45-70(60最佳),高度75

活动式:深度65-80,高度75-78 书桌下缘离地至少58;长度:最少90(150-180最佳) 餐桌: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 长方桌宽度80,90,105,120;长度150,165,180,210,240 圆桌:直径90,120,135,150,180 书架:深度25-40(每一格),长度:60-120;下大上小型下方深度35-45,高度80-90 活动未及顶高柜:深度45,高度180-200 木隔间墙厚:6-10;内角材排距:长度(45-60)*90 桌椅子 桌类家具高度尺寸:700mm、720mm、740mm、760mm四个规格; 椅凳类家具的座面高度:400mm、420mm、440mm三个规格。 桌椅高度差应控制在280至320mm范围内。 正确的桌椅高度应该能使人在坐时保持两个基本垂直:一是当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能够基本垂直。这时,座面前沿不能对大腿下平面形成压迫。二是当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基本垂直,这时桌面高度应该刚好与小臂下平面接触。这样就可以使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式。

景观设计常见尺寸

景观设计常见尺度规范整理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3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3.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施工图设计中常用尺寸

施工图设计中常用尺寸 施工图设计中常用尺寸 遵循平、立、剖的顺序绘制施工图。 一、平面 1、标示清楚散水、台阶、踏步、楼梯栏杆、护栏、伸缩缝(变形缝)做法; 2、厨房、卫生间的平面布置,其中包括便器、洗面器、洗浴器,地漏及地漏坡降方向(1%),室内标高(一般低于楼面高0.030m); 3、阳台的平面布置,包括地漏及地漏坡降方向(1%)、晒衣架、栏杆做法,室内标高(一般低于楼面高0.030m); 4、每个房间的功能标示; 5、室内外地面标高,楼梯间标高; 6、尺寸标注先注明轴跨距离,再标示清楚细部尺寸; 7、楼梯间平面布置,标示清楚踏步尺寸;梯井一般120-200之间,超过200需加设防护措施。 8、屋面设计排水,分水线位于横跨中线,建筑找坡2%,建筑反坡1%,建筑找坡与建筑反坡交线为积水线,落水管做法; 9、上人屋面应绘出出屋面做法; 10、水箱位置及水箱检修孔、爬梯; 11、檐口做法,选用图集或根据方案要求设计; 12、平面大样索引清楚; 二、立面 1、加立面门窗时,门窗高度除考虑宽度外还要参照楼层高及梁高,玻璃幕墙则还要考虑楼地面的关水(一般100-300高); 2、立面门窗上表面尽量平齐,保证立面效果; 3、立面门窗高宽差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建筑模数(300); 4、门窗外框线稍粗,遇内墙门窗外框用细线。突出内、外层次;

5、立面尺寸标注尽量标注最近的洞口、分格尺寸,其它未示尺寸用标高和线性标注就近标示清楚; 6、外墙装饰索引说明; 三、剖面 1、剖面要剖到楼梯间; 2、设计楼梯踏步高宽、休息平台宽度,尽量保证两个梯梁之间的宽度不要超过4200m,踏步的高宽要求b+2h<620; 3、表示清楚未剖到的梁、柱、门窗看线; 4、纵向标注标注清楚窗洞尺寸、楼梯踏步尺寸标高及楼层关系,横向标注标注清楚各楼板、梁与轴线之间的关系; 5、详图索引剖视位置要与平面图对应; 四、大样 1、表达清楚大样的所在位置,如楼层标高、与轴线关系; 2、结构形式表达无误; 3、阳台、走廊低于楼地面(一般0.030高); 设计心得:1.首先注意层高问题,不要给自己找麻烦。(有一个16米的限制) 贮藏室+五层住宅 2.2+4x3+室内外高差<16米 贮藏室+六层住宅 全地上贮藏室2+5x2.75+0.25(室内外高差)<16米 半地上贮藏室1(地下)1.2(地上)+5x2.8+0.45(室内外高差)<16米。 以上几种情况都不违反规范,大家选择一下。 另有一种情况,就是顶层为跃层,在上面的基础上可以在增加一层,大多数情况下是上人阁楼。 2.画图 这里就有个顺序问题了,大家也可能有自己的习惯,不过我认为自己的比较好,一般户型确定下来,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就可以拿下。

建筑设计常用窗的尺寸1

建筑设计常用窗的尺寸 1.窗高: 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 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1.0~1.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建筑常识-门的尺寸 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 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 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 左右即可 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 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 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 左右即可 照明灯具距桌面的高度,白炽灯泡60瓦为100厘米,40瓦为65厘米,25瓦为50厘米,15瓦为30厘米;日光灯距桌面高度,40瓦为150厘米,30瓦为140厘米,20瓦为110厘米,8瓦为55厘米。灶台一般65厘米--70厘米高,锅架离火口4厘米为宜,抽油烟机离灶台70厘米为宜。无论使用平底锅还是尖底锅,都应用锅架把撑起,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火力。床铺以略高于使用者的膝盖为宜,便上、下感到方便。枕头的高度应与一侧肩宽相等,这样可使头略向前弯曲,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呼吸保持通畅,胸部血液供应正常。但不满周岁的婴儿则以不高于6厘米为宜,老年人用枕头不宜过高,以免头部供血不足。写字台台面高度应为身体坐正直立,两手撑平放于台面上时,不必弯腰或弯屈肘关节。使用这一高度的写字台,可以减轻因长时间伏案工作而导致的腰酸背痛。坐椅的坐面距地面的高度应低于小腿的长度1厘米左右,这样,坐时下肢可着力于整个脚掌,也便于两腿前后移动。(佳新) 楼梯楼梯涉及的尺寸数据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宽度,歇台的宽度,平台下线的净高等也都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容易被忽视的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

给排水常用设计参数

出水、排水和水位的要求 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和水位因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2.、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 3、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 条文说明 4.3.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水池的技术要求 1、消防水池是出水管的设计能满足有效容积被全部利用是提高消防水池的有效 利用率。减少死水区,实现节地的要求 消防水池(箱)的有效容积是设计最高水位至消防水池(箱)最低有效水位之间的距离,消防水池(箱)最低有效水位是消防水泵水喇叭口或水喇叭口以上0.6m 水位,当消防水泵吸水管或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计防止旋流器时,最低有效水位为防止旋流器顶部以上0.2m 2.消防水池设置水位的目的是保证消防水池不因放空或各种因素漏水而照成的有效灭火水源不足的技术措施 3、消防水池溢流和排水采用见接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污水倒灌污染消防水池内的 水 提示: 1,消防水池(箱)的有效容积可根据有效水深计算 2、喇叭口吸水管也可以在最低有效水位上方出池壁 3 在逆流水位、最低有效水位时应报警 4、水位位于正常水位的50~100mm时,应向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报警消防水泵启动后低于正常水位时报警应停止 5、室外水池的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可采用电子显示装置 消防水池容积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有效容积为:V=3.6*(∑QPtp-Qbtb) V——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m3)

QP——消火栓、自喷等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L/s) Qb——补水流量(L/s) t——火灾延续时间(H) (2)计算步骤 1、根据建筑类别和火灾危险性,确定消火栓延续时间: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1h 补水时间取最大值 2、根据建筑类别和规模。确定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的设计流量 3 、注意计算出消防水池容积与规定值要进行比较不应小于100m3 仅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50m3

建筑设计须知道的尺寸标准

建筑设计须知道的尺寸标准 建筑设计时要用的人体尺寸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2.餐厅 (1) 餐桌高:750—790mm。 (2) 餐椅高;450—500mm。 (3)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mm,十二人1800mm。 (4)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 (5)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7) 主通道宽:1200—1300mm。 内部工作道宽:600—900mm。 (9) 酒吧台高:900—l050mm,宽500mm。 (10) 酒吧凳高;600一750mm。 3.商场营业厅 (1)单边双人走道宽:1600mm。 (2)双边双人走道宽:2000mm。 (3)双边三人走道宽:2300mm。 (4)双边四人走道宽;3000mm。 (5)营业员柜台走道宽:800mm。 营业员货柜台:厚600mm,高:800—l 000mm。 (7)单*背立货架:厚300—500mm,高:1800—2300mm。 双*背立货架;厚;600—800mm,高:1800—2300mm (9)小商品橱窗:厚:500—800mm,高:400—1200mm。 (10)陈列地台高:400—800mm。 (11)敞开式货架:400—600mm。 (12)放射式售货架:直径2000mm。 (13)收款台:长:1600mm,宽:600mm 4.饭店客房 (1)标准面积:大:25平方米,中:16—18平方米,小:16平方米。 (2)床:高:400—450mm,床*高:850—950mm。 (3)床头柜:高500—700mm;宽:500—800mm。 (4)写字台:长;1100—1500mm;宽450—600mml高700—750mm。 (5)行李台,长9l0—1070mm宽500mm高400mm。 衣柜:宽:800—1200mm高1600—2000mm深500mm。

停车场各种设计参数和尺寸

停车场各种设计参数和尺寸

停车场或库车位设计参数和尺寸 停车场(库)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和换算系数 车辆类型 各类车型外廓尺寸(m) 车辆换算系数 总长 总宽 总高 机动车 微型汽车 3.20 1.60 1.80 0.70 小型汽车 5.00 2.00 2.20 1.00 中型汽车 8.70 2.50 4.00 2.00 大型汽车 12.00 2.50 4.00 2.50 铰接车 18.00 2.50 4.00 3.50 自行车 1.93 0.60 1.15 注:(1)三轮摩托车可按微型汽车尺寸计算。 (2)二轮摩托车可按自行车尺寸计算。 (3)车辆换算系数是按面积换算。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参数

注:表中Ⅰ类指微型汽车,Ⅱ类指小型汽车,Ⅲ类指中型汽车,Ⅳ类指大型汽车,Ⅴ类指绞接车。 车辆纵横向净距 项目微型汽车和小型汽车大中型汽车和铰接车车间纵向净距 2.00 4.00 车背对停车时车间尾距 1.00 1.00 车间横向净距 1.00 1.00 纵0.50 0.50 车与围墙、护栏及其他构筑物之间 横1.00 1.00 注:多层车库和地下车库的净距按国家标准GBJ67-84《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表5.0.6的规定执行。 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车辆类型车辆类型最小平曲线半径(m) 绞接车13.00 大型汽车13.00 中型汽车10.50 小型汽车7.00 微型汽车7.00 停车场通道最大纵坡度(%) 通道形式 车辆类型 直线曲线 铰接车8 6 大型汽车10 8

中型汽车12 10 小型汽车15 12 微型汽车15 12 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 停车方式停车带宽 (m) 车辆横向 间距(m) 过道宽度 (m) 单位停车面积(平方米) 单排双排单排 双 排 单排一 侧停车 单排两 侧停车 双排一 侧停车 双排两侧停车 斜列式30° 1.00 1.60 0.50 1.20 2.0 2.20 2.00 2.00 1.80 45° 1.40 2.26 0.50 1.20 2.0 1.84 1.70 1.65 1.51 60° 1.70 2.77 0.50 1.50 2.6 1.85 1.73 1.67 1.55 垂直式 2.00 3.20 0.60 1.50 2.6 2.10 1.98 1.86 1.74 旅馆机动车停车位指标 城市类型 停车位指标(车位/客房) 第一类旅馆第二类旅馆 大城市0.20 0.08 中等城市0.18 0.06 注:第一类以接待外国人、港澳同胞和华侨为主。第二类接待国内旅客。 饮食店停车位指标 项目机动车自行车 停车位指标(车位/100平方米营业面积) 1.70 3.60 办公楼停车位指标 项目 停车车位(车位/100平方米建筑面积) 机动车自行车 一类0.40 0.40 二类0.25 2.00 注:1.一类:中央、省级机关、外贸机构及外国驻华办事机构。2.二类:

建筑设计阶段与出图深度要点

建筑设计阶段与出图深度(二) 6.电梯大样图 (1)电梯基坑和各层井道平面大样图,包括电梯编号、墙、柱、电梯门洞、电梯轿箱和平衡重,轴线、轴线编号、轴线尺寸、井道尺寸(宽和深)、预留门洞尺寸、井道壁厚尺寸和材料、基坑标高、各层楼层电梯厅标高; (2)电梯机房平面图大样图,包括墙、柱、门、窗、幕墙、机房名称电梯井道位置、电梯编号、电梯机房净尺寸、电梯机房、尺寸与井道位置的关系尺寸、电梯机房标高; (3)剖面大样图,包括电梯井道壁、电梯门洞、电梯厅楼地面、电梯基坑底板、电梯机房楼面和顶面、门窗、幕墙、消防电梯集水井、各层层名和标高、电梯机坑标高、各层层高尺寸、基坑深度尺寸、缓冲层高度尺寸、提升高度尺寸、预留门洞高度尺寸; (4)电梯选用说明,包括选用依据、电梯编号和名称、类型和控制方式、载重量、速度、轿箱尺寸、井道尺寸、基坑深度、缓冲层高度、提升高度、停站层数、主站位置、电梯门尺寸、电梯门土建预留门洞尺寸、电梯轿箱、厅门和门套装修要求; (5)以上(1)~(4)相当于电梯招标图深度,待电梯承包商提供电梯土建工艺资料后,需补充电梯机房牵引机支架、控制柜、分体空调、排风扇布置位置和留洞图,电梯门洞牛腿节点详图,门框埋件图,呼唤钮和层显留洞图,电梯基坑检修梯,消防电梯集水井和排水口,电梯门框装修节点。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电梯大样图。 7.卫生间大样图 卫生间平面大样图,包括墙、柱、门窗、幕墙隔间布置、卫生器具布置、管道井排气道、轴线、轴线编号、轴线尺寸、卫生间净尺寸、隔间尺寸、卫生器具布置尺寸,地坪标高、地面坡度和坡向、地漏位置、地坪与走道高差、管道井挡水翻口、房间名称。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卫生间大样图。 8.门窗大样、门窗表 (1)门窗大样图包括门窗编号、门窗框和分格、材料、开启方向、洞口尺寸及分格尺寸,复杂门窗增加平面图; (2)门窗表包括类别、编号、洞口尺寸、每层数量和总数量、选用或参考图集和说明。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门窗大样图。 9.建筑幕墙 设计人员应会同业主认真选定有资质的幕墙专业公司,并提出设计要求:(1)幕墙所选用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幕墙立面分格图,开启窗、开扇方式、进排风口; (3)装饰构件的断面形式和尺寸; (4)确定和检测幕墙的风压变形、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的性能值; (5)保温、隔声、层间位移、耐撞击等要求; (6)防火防雷;

常用参数建模及BIM软件的介绍

常用参数建模及B I M 软件的介绍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常用参数建模及BIM软件的介绍 参数化设计是新兴的一种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建筑设计中影响建筑各个要素如功能、流线、气候、形体等都变成某个函数的自变量,而建筑本身则是函数的因变量,通过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逻辑运算关系,并且改变自变量,或者说改变算法,人们能够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而由于有时自变量不止一个,因此生成的函数也不是线性的,即非线性,因此参数设计也常被称作非线性设计。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化建模”的简称,其优势就是打破了传统的CAD设计方式,即不再是设计和画图分离。使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到结构到暖通动力等等一系列环节完美对接,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确度,缩短了各部门对接的交流时间成本,增加了设计时间成本,提升了设计质量。 参数设计和BIM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常用的BIM软件均带有参数设计功能。下面就常用的参数软件做说明。 1.DP(Digital Project) DP是盖里科技公司((Gehry Technologies)基于CATIA开发的一款针对建筑设计的BIM软件,目前已被世界上很多顶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所采用,进行一些最复杂, 最有创造性的设计,优点就是十分精确,功能十分强大(抑或是当前最强大的建筑设计建模软件),缺点是,很难。 2.Revit AutoDesk公司开发的BIM软件,针对特定专业的建筑设计和文档系统,支持所有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图纸。从概念性研究到最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明细表。Revit 平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

、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i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小区路:6m-9m 组团路:3m-5m 宅间小路:>2.5m 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 轮椅通过:W 1.50m 轮椅交错:W 1.80m 二、消防 1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 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 图(m。5 ?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 ;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三、车道 1. 道路宽度 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组团路:路面宽3m-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 小于8m 1.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 2.5m ; 1.5双车道:W6.0?9.0m (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 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2. 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3. 道路纵坡 3.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 1. 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 L为坡长 3.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 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4. 道路横坡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5. 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建筑设计尺寸

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2~2.4m;设备管井是1.5-2m。 2、门宽:一般住宅分户门0.9?1 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 的门扇宽以0.6?1 .0m为宜。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0.6m。 (二)建筑窗的尺寸 1、窗高: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 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 1.0?1 .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 不应低于2.0m。窗台高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窗宽:窗宽一般由0.6m开始,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三)过道 1、过道宽:住宅中最窄的走道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 规范规定住宅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1.0m的宽度。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 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1.20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有 1.5?2.4m。 2、过道高:我们把过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①结构高度;②设备管线高度,一般在0.6m 左右,视风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的安排而定;③平顶的构造高度,一般0.05m即可;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阳台 建筑栏杆高度在多层建筑中不应低于 1.0m,在高层建筑中,则不应低于1.1m。一般高层建筑尽 量不设阳台或将阳台封闭,这涉及到大风、大雨以及坠物伤人等诸多安全设置问题,可以在今后设计中多积累这方面的细节要求。 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墙高 1.0?1.2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 1.2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 达1.5?1.8m,应该注意的是在标定女儿墙高度时,要扣除隔热保温层及泄水坡升高的构造高度, 在高层建筑中这个厚度往往达0.3m以上。 (六)楼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最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 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 1.l0m。 4、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壁0.25m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0.22m的要求。 (七)电梯、自动扶梯 简单说来,住宅电梯的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公共建筑,中乘客电梯 则不小于电梯中最大台的轿厢深度的 1.5倍,多台并列时还不应小于 2.40m,多台对列时,不应 小于对列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也不宜大于 4.50m。病床电梯的规定与乘客电梯相似。此外,通向 机房的通道、楼梯和门的宽度不应小于 1.20m,楼梯的坡度不应大于45°,以便设备的通过和人员的通行。 自动扶梯:1、梯级宽:目前有0.6m. 0.8m, 1.0m 三种,视生产厂家不同其宽度还略有岀入。 2、倾角:一般有30°和35 °两类; 3、梯井宽度为: 单梯:梯宽+0.6m +2 X).4m;

景观规划设计常用尺寸规范合集

景观规划设计常用尺寸规范合集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 “T”形 “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1.1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2.L为坡长。 1.2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1.5%~2.5%。 人行道横坡为1.0%~2.0% 3.道路宽度 3.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3.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3.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3.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