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学习报告

SATLAB.2020.0001

河北科技大学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中心

2020年03月07日

目录

1前言 (2)

2开发方式 (2)

3API接口简介 (2)

4应用服务器 (3)

5应用接入 (3)

6数据采集 (4)

7订阅推送 (5)

7.1订阅 (5)

7.2推送 (6)

8命令下发 (6)

1前言

物联网应用是用户和开发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故障检测、业务监控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现在很多物联网平台都简化了设备接入的复杂性和协议的差异性,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格式的数据,为了开发人员提供了便利可以聚焦于自身业务开发。本团队的物联网应用侧开发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开发工具用到了eclipse开发平台、MySQL数据库以及可视化工具、Tomcat服务器,开发语言是Java。所有开发工具的安装教程这里不在赘述,本文主要讲解一下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的应用侧开发过程,物联网整体开发方案如下:

2开发方式

基于物联网的开发,华为物联网平台提供了API和SDK开发应用demo,官网也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开发文档。

API接口开发灵活,根据开发需要调用不同接口,对应用语言限制不高,但是开发工作量和开发难度比集成SDK大。

集成SDK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工作量较小,开发能力的门槛相比直接调用API接口较低,但是相比较API 接口,它的开发灵活性稍差,只支持Java、PHP和Python语言。

3API接口简介

本文介绍的是基于API接口的开发过程。基于华为对IOT行业的深入理解,物联网平台提供通用的API,覆盖完整的物联网设备管理能力,目前常用的API包括(这里没有详细介绍,具体内容见官方文档):

①应用安全接入:应用服务器通过调用这两个接口获取鉴权信息,保证与设备连接,也是调用其他API 接口的前提;

②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接口提供设备的查询、批量设备查询、设备历史数据和历史命令的查询、设备能力查询;

③订阅管理:应用通过调用物联网平台的订阅接口订阅设备数据变化通知;

④推送通知:应用服务器在平台订阅了通知后,当设备发生变化(设备变更,数据变化等)平台会向应用服务器推送通知消息;

⑤命令下发:本部分接口提供命令的创建、删除、查询、批量创建等功能。

使用Java API Demo调测?戳一下?,链接中有Demo程序。

4应用服务器

基于API和SDK开发应用时,都需要搭建应用服务器,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平台的订阅推送功能时,其中的回调地址必须填公网ip,这时就需要用到应用服务器,本人团队开发使用的是弹性云服务器ECS,即租即用,在租好服务器后会获得公网ip,这个ip地址就是我们后续需要用到的。切记在服务器上需配置安全组,把服务器的常用端口打开,如果没打开端口,回调地址获取订阅推送的数据是不能成功的。

如果不使用应用服务器,也可使用花生壳穿透自己电脑的内网,也可完成以上工作,但是建议开发者还是使用服务器。

5应用接入

首先,开发者需要把从官网下载下来的API包导入到自己的工程中,修改Constant.java里的相关参数,如下图,然后找到appAccessSecurity—Authentication.java右键点击Run As—Java Application,控制台出现

200 OK并打印出accessToken就是接入成功。

6数据采集

这里举例,数据采集使用的是dataCollection—QueryBatchDevices.java接口,开发者直接调用这个接口只能把数据打印到控制台上,要调用接口获取特定的数据并显示到应用界面,这里就需要用到用户请求servlet从接口中获取数据。

首先,开发者需要新建一个servlet,在post方法里先实例化需调用的接口,然后调用接口中的方法,API中接口方法中会返回一串数据,最后开发者在前端使用js中的post方法去请求刚才新建的servlet,这时就会返回一串json格式的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此时只需要在前端按照这个数据格式去获取想要的数据显示到界面即可。数据采集工作基本就是这个流程剩下的接口调用方法大同小异。

注:如果在本地开发,开发者需先把API包中的utils—HttpsUtil.java中的demo路径改成开发者本地的路径,这样才能成功调用。

7订阅推送

开发者在调用订阅推送时,就需要用到服务器的公网ip,订阅推送有两种协议:http和https,https需要开发人员注册证书,http则不需要,本开发使用的是http协议。

7.1订阅

订阅操作可以在工程中直接调用API接口实现订阅功能,也可以去平台完成订阅,订阅管理接口如下:

开发者只需把回调地址中的url改成自己的公网ip和端口,把路径改为自己的路径即可订阅成功。在平台订阅主要点击想订阅的信息,填上自己的网址即可订阅成功。

7.2推送

订阅成功后,平台有了相应的信息变化就会给服务器发送通知,如果应用客户端想要接收到服务器的通知,开发者可以新建一个servlet作为作为订阅的回调地址,那平台推送的信息就会发送到开发者的回调地址上,开发者在用request.getReader去获取平台推送过来的数据并打印出来,平台发送消息本地控制台就会收到相应的信息。

如果开发者有需要,想把推送过来的信息显示到界面,可以选择对数据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当应用客户端发出请求时可以直接调用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到客户端。

注:推送必须在服务器(或者经过花生壳穿透的电脑上)上进行开发测试,需用到公网ip。

8命令下发

设备命令下发在API中的订阅接口如下:

开发者想实现相应的命令下发功能,直接在应用开发中调用相应的接口即可实现相应的命令下发功能。需要注意的是cmdBody,也就是下发命令的消息体必须是jsonString格式。在上图中的InvokeDeviceServices.java中修改相应参数,然后直接调用即可完成命令下发功能。

华为解决方案架构师

华为,解决方案架构师 篇一:华为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为6大体系,分别是销售与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财经,市场策略,运作与交付,人力资源。其中销售与服务体系下在全球设有7大片区,分别是中国区(国内市场部,下设中国国内27个代表处),亚太片区,拉美片区,欧美片区,南部非洲片区,独联体片区和中东北非片区,各片区下还设有代表处驻扎在各国家,在代表处工作的员工同时受所在代表处及所属体系部门双重领导。华为公司还拥有一些子公司,包括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终端公司,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公司,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华为大学,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等。 华为公司的组织架构 由上至下分别是董事会(BOD)-经营管理团队(EMT)-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 -六大体系的办公会议组织变革从产品线变革开始,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及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作为实现市场驱动的龙头组织,强化 Marketing 体系对客户需求理解、战略方向把握和业务规划的决策支撑

能力。同时,华为通过投资评审委员会(IRB)、营销管理团队、产品体系管理团队、运作与交付管理团队及其支持性团队的有效运作,确保以客户需求驱动华为整体的战略及其实施。 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欧洲(德意法等)、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安、杭州等多个研究所,89000名员工中的48% 从事研发工作,截止XX年年底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9000件,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XX年5月8日,华为启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CIS XX年9月,华为与3Com合资设立的网络通讯设备品牌“华为3Com”(Huawei-3Com)改名为H3C”。XX年华为与赛门铁克合资成立存储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XX年,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面简称:华为)于近日与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面简称:朗新)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名称为北京华为朗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面简称:合资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由朗新董事长徐长军任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合资公司立足原朗新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市场的现有产品和应用经验,结合华为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及资金优势,加大投入,进一步为

华为物联网网络规划方法论

Things Coverage 建网白皮书 -Bring Everything Connected 物联网网络规划方法论 2016年11月 移动物联网业务系列研究白皮书之一

目录 Executive Summary 1 1. 物联网产业洞察 2 1.1 万物互联催生连接新价值 1.2 千差万别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与需求 1.3 运营商面临的机会 2. 物联网对运营商的价值 4 2.1 物联网就是未来战略 2.2 运营商具有发展物联网市场的先天优势 2.3 物联网对运营商网络规划的新需求 3. Things Coverage建网方法论 5 3.1 定义物联网体验的衡量标准 3.2 网络规划方法在物联网时代的新特征 3.2.1 以应用为中心 3.2.2 保障物联体验 3.2.3 实现物联价值 3.3 Things Coverage建网规划流程和关键技术 3.3.1 Things需求定义 3.3.2 接入空口技术及频段选择 3.3.3 多维度协同规划 3.3.4 关键技术提升规划精度 4. 建网案例 10 5. 未来展望 11 6. 词汇表 11

Executive Summary 近年来,物联网市场快速成长,并将广泛进入智慧家庭、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各行各业。运营商拥有完善的网络、尖端的人才和成熟的本地化服务等先天优势。随着NB-IoT等新技术的出现,运营商可以从现在开始,基于现有网络打造新能力、满足新体验、把握新商机、支撑新市场、开拓出一片垂直市场的全新天地。 然而,与MBB网络不同,物联网纷繁复杂的业务和千差万别的需求也给网络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运营商亟需新的网络规划方法论,才能匹配物联网诉求,保障物联体验、实现物联价值。 Things Coverage由此应运而生。为了让物“说话”,华为提出了物的ABCDE五维体验标准,即可靠性(Availability)、带宽(Bandwidth)、覆盖(Coverage)、时延敏感度(Delay Sensitivity)、能耗(Energy E?ciency)。同时,定义了智能抄表、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在典型应用场景下的体验需求基线。进一步的,又提出业界首个面向物的网络规划理论-Things Coverage:开通前,关联运用MBB网络以及物联数据,将多种物联业务体验映射到关键网络要素,并对多种场景下的无线传播特性进行准确建模,实现精准的按需规划。从而给出栅格级的业务能力放号地图,包含业务覆盖、电池寿命等关键维度。最终,指导运营商充分利用现有MBB网络协同部署多种物联网业务,实现业务快速发布、有效降低TCO;开通中,支持业务的快速发放;开通后,可以展开全面深入的业务健康状态评估与反馈,从而全面保障多种物联网业务在运营商网络的健康发展。

华为eLTE-IoT解决方案

华为eLTE-IoT 解决方案 2017

行业物联的需求与挑战 在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要战略的推进下,物联网正快速成为行业市场关注的焦点。据IoT Analytics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有250亿个联接,5倍于2015年的50亿联接,其中超过55%的联接将来自于行业市场,尤其是行业物联市场的M2M(Machine to Machine)。 2015年Gartner报告指出,未来52%的行业物联网网络将由企业自建,物联网将会在垂直行业广泛应用。针对快速增长的行业物联需求,现有的行业专网技术越来越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现有园区大部分采用有线接入,其在移动性和扩展性方面的缺陷越来越制约行业业务的发展。对于广泛应用的无线Wi-Fi接入,其具备了免授权频谱快速部署以及高带宽的能力,但其在接入能力、功耗水平以及覆盖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挑战;而RFID、ZigBee、蓝牙等则是短距通信网络,移动性这一关键需求无法保障。为了更好地支持行业物联专网的需要,我们急需一个在覆盖能力、功耗水平以及接入能力等方面更为全面的接入技术,满足日益增长的行业物联需要。 不同行业对于物联网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化,以如下四个典型的行业物联网场景为例,其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 ·生产数据采集:制造园区生产数据采集业务的典型特点是密度极高,以典型的RRU生产车间为例,每平方公里约有20万个联接需要管理,高密度的接入能力成为关键·物料跟踪:该场景下除了海量高密联接以外,还会关注移动状态下的联接和定位能力,保障物料查找、盘点等业务的部署·智能抄表:电力和水务的远程抄表,重点关注的是广覆盖场景下的低功耗联接能力。以水表为例,按照中国国家标准,每4~6年才会更换一次水表,这对通信模组的功耗水平提出了要求·传感监测:以化工园区为例,传感监测将会涉及到成百上千种不同的终端设备,行业物联网需要能够适配多样化的终端设备 并有效采集数据 生产数据采集 每平方公里约20万个联接 高密度的移动联接 每4~6年更换一次表 匹配多样化传感监测设备 物料跟踪 智能抄表 传感监测

2020年华为汽车智能网联分析报告

2020年华为汽车智能网联分析报告 2020年6月

目录 一、战略布局智能网联,华为打造新增长极 (5) 1、切入万亿蓝海大市场,华为寻找新的增长点 (5) (1)全球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电子成为结构性增长点 (5) (2)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汽车电子中的蓝海市场 (7) (3)智能网联汽车,有望成为华为中长期新的增长点 (8) 2、定位增量部件Tier 1,一个架构三个平台战略 (9) (1)2013年自车联网切入,2018年后加速布局,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 (9) (2)创建“计算+通信”架构,软件定义汽车 (10) 3、左手技术右手资金,华为优势突出 (11) (1)中国最大芯片设计厂商,世界5G通信技术领导者,ICT技术优势明显 (11) (2)芯片是汽车智能化中最核心的增量部件,是构建计算产品、上层软件和应用的底座 (12) ①AI芯片昇腾 (12) ②CPU芯片鲲鹏 (13) ③通信芯片巴龙 (14) (3)5G通信技术先行者,车路协同成为可行解 (15) (4)资金实力雄厚,研发投入巨大 (16) 二、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助力车企造好车 (17) 1、MH5000模组,打造5G+C-V2X网联系统 (17) 2、依托L4级MDC,打造可伸缩的智驾平台 (19) 3、先CDC平台后鸿蒙OS,逐步构筑IoT生态 (21) (1)车机是华为“1+8+N”IoT生态的重要环节 (21) (2)华为CDC智能座舱平台,将引入与手机类似的硬件、软件和应用生态,实现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全产业链的无缝共享 (22)

(3)先推出轻量产品HiCar以尽快“上车” (23) (4)计划2020年推出鸿蒙OS 车机版,未来逐步构筑IoT生态 (24) 4、打造VDC电动平台,助力车企差异化开发 (24) 5、Octopus+OceanConnect,高效开放云服务 (26) (1)Octopus八爪鱼,提供高效、便捷的自动驾驶云开发服务 (26) (2)OceanConnect车联网云服务,打造开放的端、云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26) 三、扩大合作朋友圈,产品有序落地 (27) 1、积极开展对外合作,2018年后加速扩大朋友圈 (27) 2、智能网联、智能座舱和智能电动多款产品已落地,华为助力汽车智能网联化 (29) 四、相关企业简析 (30) 1、广汽集团 (30) 2、比亚迪 (31) 3、德赛西威 (32) 4、伯特利 (33)

华为的“1+2+1”物联网战略

华为的“1+2+1”物联网战略 不出意外,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红海将会在物联网时代下爆发。对此,华为在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后,首次公开了自己在物联网的战略,即“1+2+1”战略。 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华为2015网络大会上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1+2+1”战略中的第一个“1”是指一个平台,华为要建立一个物联网的平台,集中收集、管理、处理数据后向合作伙伴、行业开放,基于该平台行业伙伴可以开发应用。华为传统的优势就是网络接入,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这是“2”;最后一个“1”是华为此次新推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提及物联网,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从目前整体看来,物联网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碎片化”的市场看起来到处是机会,但是聚焦起来有些难。 徐文伟表示:“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和设备千姿百态,在工业、企业、家庭和城市表现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有一个标准的平台,这对物联网发展是一个加速的作用。假如在物联网时代没有标准化,或者没有几个主流的操作系统,那根本没有办法互联互通。” 他进一步举例称,物联网强调的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未来的物联网连接量级目前的网络架构已无法支撑。当用户家里诸如白色家电、黑色家电,还有其他设备等想要连接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那将是很难互联,基于此华为推出了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目前,全球基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三星电子曾表示Tizen操作系统将作为三星公司推进物联网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微软也宣布开发基于物联网的Windows;还有一个由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Contiki,它与华为LiteOS非常相似,也是开源、轻量级,其一直是许多骇客、学者和公司的首选,用于开发传感器、追踪器等联网设备,和基于网络的自动化系统。 “物联网的OS未来应该会有很多,华为现在推出是因为自身技术已成熟,LiteOS未来会如何目前无法预测,但物联网标准化不是华为一家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行业伙伴共同来推动。”徐文伟说。 据华为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接近1000亿,新部署的传感器速度将达到每小时200万个。然而,今天主要服务于人的网络显然不能满足千亿物的连接的多样化需求。 据腾讯科技了解,从过去几年业界探讨物联网发展以及实际推进的情况来看,物联网最先引用的场景是在工业制造领域以及智慧城市等方面。以智慧城市为例,它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感知、高效互联、深度共享、智能应用,这与物联网所产生的意义完全一致。

车联网解决方案 - 华为解决方案

车联网解决方案 早期的功能型车联网,无法满足车企在全球不同区域的用户使用场景和个性化出行服务的需求,以至于造成客户续约率低、建设/运营成本高、装配率低下等问题。最典型的问题为:没有统一平台,不同车型接入不同的业务平台,割裂的烟囱式系统,维护复杂,管理成本高;平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高并发、高频率接入需求,20万车辆就已经出现严重性能瓶颈;系统已经运行了多年,系统老旧,难以叠加新的业务,扩展困难。 同时,在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对汽车制造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探索,大众对共享经济的接受度以及国家监管政策颁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汽车行业开始制定新四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自动化)的战略,并通过实现自身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与多样化市场需求接轨。

车企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一大关键是构建一个生态型数字云平台,通过平台聚合生态开发者、行业应用合作伙伴,在全球市场环境下满足跨国销售其产品和服务,共同向车主及车辆使用者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需求,并满足当地政府强制性监管的要求。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基于OceanConnect 物联网平台,并依托华为全球公有云、或者和运营商的合营云,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OceanConnect 物联网平台的定位是:帮助车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车内的信息以安全、可靠、高效的方式传递到云端,形成以车为核心的数字化资产,再开放给丰富的上层应用,同时具备C-V2X/AI等未来演进能力。

解决方案亮点 面向上层应用(车联网应用平台和第三方应用),提供丰富的业务使能套件,比如出行服务、保养服务、车队管理、分时租赁、UBI等;面向未来,提供预测性维护,ADAS 分析、AI(比如个人助理)、车路网协同服务、故障定界等能力的支持。 提供丰富的开发API,帮助应用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满足业务灵活定制及个性化,实现新业务快速上线;提供全球一体化的车辆接入和管理能力,比如车辆的安全接入和鉴权、双方通信的双向证书加密、设备管理、远程控制、FOTA/SOTA等能力;支持千万级别的终端接入,200万消息并发处理;通道端到端加密,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车厂通过控制基础平台来掌握核心技术资产和数据资产;同时,提供IoT大数据分析能力,将应用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包括车辆运行状况、位置追踪和驾驶行为分析等等。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其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1月17日,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迈进智能汽车时代4.doc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迈进智能汽车时代4 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迈进智能汽车时代 2013-02-26 23:40:21 来源:5联网评论:0 点击:156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华为展出了前装车载移动热点DA6810 和汽车在线诊断系统DA3100,以及符合汽车标准的3G、4G 通信模块,丰富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能解决汽车信息化的问题,给汽车插上移动互联网的双翼,为车主带来愉悦便捷的驾乘体验,也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商机。 DA6810 能够在汽车等移动场景中,提供3G Wi-F i 热点,解决车内移动上网的问题。不同于消费级的移动WiF i 设备,车规级的WiF i 设备要在高速、高温、振动环境中工作,对设备的稳定性、灵敏度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装备了华为DA6810 的汽车,立即就变成了一台高科技互联网汽车,驾乘者可以在车内实现高速上网,体验影音娱乐,大大提升驾乘乐趣。 DA3100 是汽车在线诊断系统,目前主要运用于保险行业及车队管理,通过获取汽车移动时的系统信息(包括汽车位置及汽车状况信息),将这些信息通过3G 即时发送到TSP(远程通信服务提供商)的信息平台,保险公司客户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车主的驾驶习惯推荐量身定做的保险方案。对于车队管理人员,则方便获知车辆位置和使用状况,实现高效率的调度和管理。而对于车主,则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机里的APP 虽是了解爱车的使用状况,也可以远程控制车辆,实现鸣笛、闪灯、开关车窗等动作。DA3100 功能强大,无须专业安装,无区域限制,无汽车限制,

即插即用。 MU609T 和ME909T 分别是车规级3G 和LTE 通信模块,两个模块可以Pin to Pin 兼容,满足汽车行业关于工作温度、功耗等的全部要求。MU609T 支持下行速率14.4M的HSPA+ 网络,ME909T 支持下行速率高达100Mbps 的LTE 网络,两款产品都支持GPS 及eCall(紧急呼叫)功能,同时采用FO TA(空中固件升级)进行远程固件升级,为新技术新应用在已售产品中实现提供可能。 MU609T/ME909T 的诸多优势已为世界级车机厂所认可并接受,并正在被集成到世界顶级汽车的无线通讯信息系统中。 华为MU609T/ME909T/DA6810/DA3100 的稳定性能够完全满足移动环境的网络需要,具有强大抗恶劣环境能力,抗不稳定供电能力等针对车载设备所具备的性能。 车联网是结合移动通信、环保、节能、安全等发展起来的融合性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车联网及物联网的发展,一个智能汽车的时代正在到来,无线通讯技术与汽车电子技术整合的趋势正在加速,通过配备华为车联网产品,汽车等移动交通工具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移动网络,从而让用户享受到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 关于华为消费者业务 截止2012年底,华为的产品和服务遍及140多个国家,服务于全球1/3人口,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

华为HCIA-IoT V1.0题库答案解析

华为HCIA-IoT V1.0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编解码插件需要完成以下功能?() 您的回答:A.解码南向设备上报的数据┋B.解码南向设备对平台下发命今的响应 ┋C.编码平台下发的命令┋D.编码平台对上接数据的响应 2.以下选中,不属于NB-IoT关键技术特征的是() 您的回答:D.高带宽 3.NB-IoT最大耦合线损(MCL)是()dB? 您的回答:C.164 4.第三平台在OceanConnect平台设置指定Deviceld的AES加密参数,后续OceanConnect平台和这台车载设备之间通信需要采用AES加密。() 您的回答:A.正确 5.OceanConnect业务流程的第一步是() 您的回答:C.北向注册流程 6.通常所说RF技术是指() 您的回答:A.射频技术 7.网关自动后,设备携带Device Id和密码接入OceanConnect,OceanConnect对其鉴权确认合法性,如果合法则返回() 您的回答:B.200OK 8.阶梯水价要求一户一表,是水务公司发展智能抄表的重要动力之一。() 您的回答:A.正确 9.北向应用调用权接口时,需要的参数是() 您的回答:C.appid和secret 10.物联网层次划分中,华为的OceanConnect是作用于() 您的回答:B.平台层 11.Keil的基本操作包括步骤() 您的回答:A.创建新工程┋B.添加Kemel代码到工程┋C.配置工程属性┋D.仿真调 试 12.Huawei LiteOS开发者社区提供()支持?() 您的回答:A.内核代码┋B.开发文档┋C.场景化SDK 13.以下选项中,适合再简单终端设备上使用的安全技术有() 您的回答:A.PSK┋C.认证┋D.加密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基于Java的华为云物联网应用开发 学习报告 SATLAB.2020.0001 河北科技大学卫星导航技术研究中心 2020年03月07日

目录 1前言 (2) 2开发方式 (2) 3API接口简介 (2) 4应用服务器 (3) 5应用接入 (3) 6数据采集 (4) 7订阅推送 (5) 7.1订阅 (5) 7.2推送 (6) 8命令下发 (6) 1前言 物联网应用是用户和开发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故障检测、业务监控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现在很多物联网平台都简化了设备接入的复杂性和协议的差异性,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格式的数据,为了开发人员提供了便利可以聚焦于自身业务开发。本团队的物联网应用侧开发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开发工具用到了eclipse开发平台、MySQL数据库以及可视化工具、Tomcat服务器,开发语言是Java。所有开发工具的安装教程这里不在赘述,本文主要讲解一下基于华为物联网平台的应用侧开发过程,物联网整体开发方案如下: 2开发方式 基于物联网的开发,华为物联网平台提供了API和SDK开发应用demo,官网也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开发文档。 API接口开发灵活,根据开发需要调用不同接口,对应用语言限制不高,但是开发工作量和开发难度比集成SDK大。 集成SDK开发过程中代码的工作量较小,开发能力的门槛相比直接调用API接口较低,但是相比较API 接口,它的开发灵活性稍差,只支持Java、PHP和Python语言。 3API接口简介 本文介绍的是基于API接口的开发过程。基于华为对IOT行业的深入理解,物联网平台提供通用的API,覆盖完整的物联网设备管理能力,目前常用的API包括(这里没有详细介绍,具体内容见官方文档):

HW-IoT解决方案

1、物联网操作系统Huawei LiteOS 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使物联网终端开发更简单 Huawei LiteOS是轻量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使能万物智能的终端设备智能化平台。以轻量级、低功耗,快速启动等特性为基础,通过支持多传感协同,使得终端数据采集更智能,数据处理更精准;同时支持多架构处理器,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使得产品开发更“敏捷”;通过支持长短距连接,实现全连接覆盖,提供多Profile支持与共享支撑更多业务场景,同时可伸缩连接能力有显著提升;为开发者提供智能终端“一站式”软件平台,有效降低开发门槛、缩短开发周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穿戴式、车联网、制造业等领域。同时,Huawei LiteOS系统通过开源开放提供统一开放的API,并与奋进、杭州熊迈、海康威视、海尔、美的、Intel、WRTNode 等企业和机构共建开放物联网生态,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开发物联网产品,加速物联网产业发展。

2、敏捷物联网络

基于SDN架构的物联网络解决方案 敏捷物联网关是传感世界和IP世界的桥梁,接受来自不同类型传感世界的语言,将其翻译成统一的IP语言,让不同物件之间可以对话。目前华为提供了包括工业交换、工业路由和ICT融合等三大类AR敏捷物联网关,支持最丰富的物联网接口(17种以上)和行业协议,如RF/Zigbee/RS485/RS232/Modbus/Profibus/LTE/Wifi等,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动态从敏捷控制器加载协议,实现新协议和私有协议的对接和转换,满足各种场景的要求。敏捷物联网关除了具备协议转换功能之外,集计算、存储资源于一体,支持Linux/Android/KVM 等操作系统,可安装第三方应用插件,对物联流量进行本地处理和决策,提高本地存活能力和相应速度。例如在智能车载系统中,传感器检测到发动机异常之后,本地物联网关可立即采取决策和措施,避免网络故障或者拥塞带来的延迟。敏捷物联网关采用工业化设计,具备防水防尘、防震、防电磁、宽温工作等特点,适应各种恶劣环境要求。

G+物联网就在你我身边题库

单选题 1、关于无源RFID说法错误的是: A.自身不含电源或处理器 B.不能自动传输数据 C.实行性不强,可使用的范围窄 D.只有当标签进入RFID阅读器的电磁场范围内才被激活 2、截止至2018年5月20日,中国移动物联网平台承载产品数()万。 、以下物联网平台中谁布局了操作系统 C.微软 D.亚马逊 4、传感器的输出量通常为 A.非电量信号 B.电量信号 C.位移信号 D.光信号 5、()用来检测被测物中氢离子浓度并转换成相应可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常由化学部分和信号部分构成。 A.温度传感器 B.湿度传感器 传感器 D.离子传感器传感器 6、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的战略愿景是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 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和蓝牙技术都可以实现自组网 和Zigbee都是在频段展开的,所以它们不能共存,否则会有冲突 7、随着()的出台,传统制造业和物联网相结合,物联网智能终端在智慧生产线上大规模的投入使用 A.十三五规划 B.十二五规划 C.工业战略规划 D.物联网规划 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物联网体系架构中的层次() A.物理层 B.网络层 C.平台层 D.应用层 9、物联网的核心是()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1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联网可以应用到幼儿园智能管理中,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 B.物联网技术是融合的技术,在其中某个领域的应用成熟之后,就会有成熟的应用,而不再被称为物联网技术。 C.国内外各个行业巨头都在布局物联网,但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真正的物联网行业巨头还未形成。 D.互联网和物联网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网络系统 11、针对物联网设计的广域无线连接技术是 12、以下哪个不属于以太网技术的特征 A.传输稳定 B.受外界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大 C.施工的强度高、难度大 D.覆盖的范围有限 13、 NB-IoT的研究是由()标准组织进行的 D.电信工程技术标准化 14、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平台叫() 15、 OneLink平台总共有( )+个API 16、下面哪项不属于工业级模组的应用 A.智能表计 B.笔记本 C.安防监控 D.工业路由器 17、下列哪些传感器不属于内光电传感器 A.光电池 B.光电管 C.光敏电阻 D.光电二/三级管 18、在大连接战略的牵引下,物联网公司以什么为核心,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拓展

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应用开发指南

华为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 业务应用开发指南 文档版本 01 发布日期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e13647465.html,

前言 读者对象 本文档(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二次开发工程师 符号约定 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用于警示紧急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将会导致人员死亡 或严重的人身伤害。 用于警示潜在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人员死 亡或严重的人身伤害。 用于警示潜在的危险情形,若不避免,可能会导致中度或 轻微的人身伤害。 用于传递设备或环境安全警示信息,若不避免,可能会导 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设备性能降低或其它不可预知的 结果。 “注意”不涉及人身伤害。 用于突出重要 “说明” 信息。 修改记录 修改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 容。

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智能车载终端

车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智能车载终端 历时近3年研发、近1年的推广准备,这个被称为“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神秘法宝终于粉墨登场。这套智慧运营系统并不是技术配置装备那么纯粹和直接,准确地讲,它是一个管理工具,能够辅佐客车运营商实现精准、定量、科学管理。 G-BOS智慧运营系统是海格客车创新探索“车联网”应用技术并首倡研发,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尖端科技,以海量数据挖掘、3G无线物联与智能远程控制为核心手段, 为客车运营商量身定制的整合“人”“车”“线”三大要素的新一代智能运营管理工具。 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全程记录了车辆运行的各种关键数据,为精准管理提供了可能,有助于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的升级”,张海兵不讳言对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赞赏和期待,“从其系统理念看,它将给中国客运行业带来一场管理变革”。 2、华为EVDO车载模块 2011年6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政企客户部、集团物联网基地、集团研究院、全国 车机重点厂商以及华为终端公司,齐聚CDMA“车联网”论坛,共同见证华为MC509车载模 块发布。 在通讯模块领域,华为围绕“移动互联网、数字家庭、物联网”三大课题,通过工业级通讯模块,支撑数以十亿计的行业终端互联。而车载领域则是华为实现战略投入的重要方向。 华为携手中国电信推出LGA(触点阵列封装)EVDO车载模块MC509。华为LGA无线通信模块系列具备轻、薄、小等特点以及良好的抗震性, 非常适合车载移动环境,大大提升了汽车安全和娱乐功能,有助于促进车载行业的导入集成和大规模生产。 华为无线通信模块支持多操作系统,符合车载质量体系标准和可靠性标准(TS16949、ISO 16750等),配备FAE支持团队,具备完善的产品认证和准入能力,拥有严格的测试标准和丰 富的实验室资源。凭借在通讯领域和车载行业的深厚沉淀,华为必将为车载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中国车联网市场的规模化发展。 华为终端长期与行业伙伴开放合作,依托自身研发优势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不断开拓行业市场,是业界主流的M2M终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首款EVDO车载模块,标志着华为终端已瞄准了下一波互联网发展热点(物联网和车联网),通过技术领先,促进车联网终端模块市场高速发展。 3、安吉星车载智能专家Onstar 目前安吉星已经应用于凯迪拉克的全部车型中,另外简装版的Onstar也装载到了别克新君威、新君越、英朗等车型中。下一步搭载安吉星汽车阵营还将进一步扩大。其地位与重要性已经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2016-09-06 “OceanConnect”是以华为IoT联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平台开放生态。通过丰富的API和系列化Agent保障网络联接,简化终端接入,加速应用上线,实现与上下游伙伴产品的无缝联接。通过IoT联接管理平台,将华为擅长的网络通信能力、设备接入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支撑伙伴的效率提升和商业成功。华为曾预测,到2025年物理联接将达到1000亿,增长幅度超过10倍,而虚拟联接将达到万亿,增长幅度将达100倍。物理连接与虚拟联接在数量上的爆发性增长将引发质变,引领人类社会走向全联接的世界。 1、华为核心网 华为核心网系列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实现向关注用户体验、网络精细运营、ICT融合转型的重大转身,成为运营商推进网络、数据、业务、运营融合的关键控制点,帮助运营商赢在后话音时代,掘金移动互联网时代,领导ICT融合时代。主要功能有:1、CS融合通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运营商轻松实现网络转型。一方面,它可帮助运营商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和智能运维;另一方面,它可增强终端用户的业务体验。 2、IMS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运营商新一代电信核心网络,引入语音、数据、视频、富媒体能力,帮助运营商实现固定移动融合、传统话音到ICT融合的转型,实现宽窄带统一接入、固定无线统一接入,兼有融合、IP、多媒体三大特征,满足运营商在后话音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ICT融合发展的终极需求。 3、融合用户数据 融合用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基于下一代ATCA电信平台,具备高可靠性、大容量以及融合演进能力的用户数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高效地管理日益庞大的用户数据,简化网络、降低OPEX、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业务创新,从用户数据中挖掘更多的价值和利润。 4、IoT Huawei IoM 解决方案是专门设计用于IOT的连接管理的平台解决方案。它提供连接管理平台,IoT 业务使能平台,IoT 数据管理以及开放平台等系列功能。 华为IoT生态圈Ocean Connect:ocean connect是华为云核心网推出的以IoT连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IoT生态圈。基于统一的IoT连接管理平台,通过开放API和系列化Agent 实现上下游产品能力的无缝连接。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高价值应用,比如智慧家庭,车联网,智能抄表,智能停车,平安城市等。面向物联网,华为提出1+2+1的解决方案战略。1个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HUAWEI LiteOS;2种连接方式,包括有线连接(家庭网关,工业网关)和)和无线连接(2g,3g,4g,nbiot);1个物联网平台——IoT连接管理平台。Ocean CONNECT是华为物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为LiteOS LiteOS是华为公司基于华为本身的传感和通讯网络开发的一个操作系统,解决的是物联网设备的固件和联网问题。

华为物联网终端安全技术规范

华为物联网终端安全技术规范 文档版本01 发布日期2018-9-24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7。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e13647465.html,

目录 前言 (3)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4) 华为物联网终端安全技术规范 (5) 1范围 (5)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3总体安全技术要求 (6) 3.1 物联网终端安全框架 (6) 3.2 安全技术要求级别 (6) 4基础级安全技术要求 (7) 4.1 物理安全要求 (7) 4.2 接入安全要求 (7) 4.3 通信安全要求 (8) 4.4 系统安全要求 (8) 4.5 数据安全要求 (10) 4.6 芯片安全要求 (10) 5增强级安全技术要求 (10) 5.1 物理安全要求 (10) 5.2 接入安全要求 (11) 5.3 通信安全要求 (11) 5.4 系统安全要求 (11) 5.5 芯片安全要求 (12) 参考文献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