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演技术原理

反演技术原理
反演技术原理

反演技术

前言

一. 反演的概念、目的

二. 反演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三. 反演的基本方法

四. 地震反演难题的解决方案

五. 反演的实质

六. 反演的基本流程

七. AVO反演处理简介

地震、测井、钻井是石油工作者认识地下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虽然测井、钻井仅能提供井孔附近的有关信息,尤其是有关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信度、准确性,能确切地指出含油气层的位置,定量化分析与储层、油藏有关的参数。然而一个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案的设计、实施、调整仅靠测井、钻井资料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与地震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虽然远远不及测井、钻井,但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从光电记录、模拟记录到数字记录,从二维到三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成像的准确性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由于地震资料包含大量地下地质信息,覆盖面积广,具有三维特性,所以这项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石油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地震资料研究地下地质构造、地层?如何进行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如何进行油藏、含油气层的预测?

这些问题促使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学家开发应用了一系列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技术,如地震资料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AVO 分析技术,这些技术充分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的长处,使人们对地下储层、油藏的研究从点到面、从二维到三维、从三维可视化研究到油藏动态监测、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化研究,大大提高了钻探成功率,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为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地震技术被列为二十一世纪石油工业发展的首要技术,相信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技术(地震资料反演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AVO分析技术)也必将在我国油田勘探、开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反演的概念、目的

地震资料反演技术就是充分利用测井、钻井、地质资料提供的丰富的构造、层位、岩性等信息,从常规的地震剖面推导出地下地层的波阻抗、密度、速度、孔隙度、渗透率、沙泥岩百分比、压力等信息。那么如何理解这个概念?还是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正演吧!

1.正演的概念

如果我们已知地下的地质模型,它的地震响应如何?通过模拟野外地震采集,得到单炮记录,再通过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偏移得到合成剖面这一过程就是正演。

地质模型

射线追踪

D e p t h (m )

单炮记录

CMP道集记录

速度分析

叠加剖面

2.反演的概念

了解了正演的概念,反演就好理解了。地震剖面代表了什么?地震剖面的同相轴实质上代表的是反射系数,同相轴追踪着反射系数而不是砂岩地层,只有转换成波阻抗,才能真实地反应砂层的变化。 地震资料反演可分为两部分:

(1).通过有井(绝对)、无井(相对)波阻抗反演得到波阻抗、速度数据体。

(2)利用测井、测试资料结合波阻抗、速度数据进行岩性反演,得

D e p t h (m )

到孔隙度、渗透率、砂泥百分比、压力等数据。

反演就是由地震数据得到地质模型,进行储层、油藏研究。

常规地震剖面构造、岩性解释

特殊岩性体地震剖面

上图是包括火山锥、火山溢流相的特殊岩性体地震剖面,从常规剖面上地质工作者很难进行岩性体的解释和追踪。下图是常规剖面和反演剖面的对比,从图中可以看出反演剖面更有利于地质体的解释、识别、和横向追踪。

常规剖面与反演剖面对比

3反演的目的

反演提供各种岩性剖面,目的就是将已知井点信息与地震资料相结合,为油田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地下地质信息,建立储层、油藏的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测模型,提高油田采收率。下面几张图反映了井点与反演结果的空间结构关系。体现了只有通过地震资料反演,

才使储层、油藏的空间定量化研究成为可能。

反演与油藏研究关系图

钻井+反演储层、油藏研究

利用反演结果进行油藏可视化研究

二. 反演发展历史及趋势

1.反演的发展历史

地震勘探技术经历了模拟技术、数字技术、多次覆盖技术、三维地震技术一次又一次地飞跃,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正在向开发地震技术发展,在油气田开发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三高一准”(高信噪比、高保真度、高分辨率和准确成像)地震技术的发展使它的精度大幅度提高,已经逐步从做简单的构造图,扩展到进行地层、沉积、构造、储层物性、生油层评价和超压预测等研究,进而到油气藏流体研究和油藏动态监测。

如何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油藏定量化研究?地震资料所包含的信息(振幅、频率、相位、速度、吸收、反射结构等)与岩性、物性、含油气性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一直是物探工作者努力探索、研究的焦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六十年代后期:用地震速度计算砂泥岩含量。

2.七十年代早期:亮点技术的应用。

3.七十年代中期:声阻抗技术应用初期。主要方法是反射系数求

和法、反射函数积分法和波阻抗递推法等。

4.七十年代后期:纵横波勘探兴起,亮点、声阻抗技术广泛应用。

5.八十年代早期:AVO分析技术开始应用,声阻抗技术中的稀疏脉冲

法、以模型为基础的方法也已出现并得到应用和迅速推广。

6.九十年代:多波勘探、层析成像、井间地震、高分辨率地震采集、

处理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地震反演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声阻抗、岩性反演与地质统计学、模型正反演相互融合使反演多解性问题得到较为妥善解决。

利用道积分剖面进行岩性解释

以沉积模式控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多井约束构建参数模型

测井、反演资料对比分析

2.反演的发展趋势

地震资料反演技术目前正由叠后到叠前、叠前、叠后相结合,由单一的波阻抗反演到利用地质统计学、分形分维、神经网络等技术与测井、测试、钻井、地质综合研究相结合,由单一的资料反演到正、

反演相结合,储层建模、约束反演、油藏数值模拟相互验证,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多约束条件解决反演多解性,提供准确结果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服务。

三. 反演的基本方法

当今的地震反演方法,一是建立在波动理论基础之上的。由其固

有的不适定性,反演的效果尚不如以褶积模型为基础的方法,加之这种方法尚不够完善而未能得到普遍推广。二是建立在褶积模型基础上的,即叠后资料反演,Brain.h.Russell 将其分为三类,即: 1. 带限反演,或称常规递推法。

地震资料实际上是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的褶积。 S (t )=R (t )*W (t ) S (t )地震纪录 R (t )反射系数 W (t )子波

反射系数:

当波阻抗反差不大时,

则有:

因此反射系数取积分便近似有: 所以反射系数的积分正比于波阻抗的自然

对数,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波阻抗概念,我们通常称之为道积分(相对波阻抗方法)。美国某家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海上寻找非背斜油藏,一直取得成功。其成功诀窍有三:亮点、积分地震道和AVO 技术。 积分地震道的优点是: (1)递推时累计误差小;

1

1221122V V V V R ρρρρ+-=V

V V ρρρ?=-1122V

V R ρρ?≈

21V V V Rdt ρρρln 2

121=?≈??

(2)计算简单,不需要反射系数的标定; (3)没有井的控制也能作。

缺点是它不知道波阻抗的绝对值。

常规递推法的绝对波阻抗反演通常分两步: (1)令时刻tn 时波阻抗为Zn ,时刻tn+δt 时的波阻抗为Zn+1 递推公式为:

显然,如果利用测井资料已知波阻抗初始值Z 0,则可利用上式依次推算出任意时刻的波阻抗。大家知道,在野外记录时,由于受接收仪器的频率特性影响,在记录中基本不含低于6-8Hz 的频率分量。此时的波阻抗为相对波阻抗。

(2)利用地震速度场或测井资料建模速度场通过滤波仅保留其低频成分,把所得到的低频成分加到相对波阻抗曲线上,就可得到可用于储层定量计算和油藏描述的绝对波阻抗。

2.

稀疏脉冲法,包括最大似然反褶积、L1范数反褶积、最小熵反褶积、最大熵反褶积、同态反褶积等,稀疏脉冲反演是基于脉冲反褶积基础上的递推反演方法,其基本假设是地层的强反射系数是稀疏分布的。从地震道中根据稀疏的原则提取反射系数,与子波褶积后生成合成地震记录;利用合成地震记录与原始地震道残差的大小修改参与褶积的反射系数个数,再作合成地震记录;如此迭代,最终得到一个能最佳逼近原始地震道的反射系数序列。该方法适用于井数较少的地区,其主要优点是能够获得宽频带的反射系数,较好地解决地震反演的多解性问题,从而使反演结果更趋于真实。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采用一个快速的趋势约束脉冲反演算法,用解释层位和井约束控制波阻抗的趋势和幅值范围,脉冲算法产生了宽带结果,恢复了缺失的低频和高频成分;同时,再加入根据井的波阻抗的趋势约束。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最小误差函数是

n

n n

n n R R Z Z -+=∏

=+11001

J=∑(ri)p+λq∑(di-si)q++α2∑(ti-Zi)2(1)

式中:ri为样点的反射系数;zi为样点的波阻抗;di是原始地震道;si 是合成地震道;Zi介于井约束的最大和最小波阻抗之间;ti是用户提供的波阻抗趋势;α为趋势最小匹配加权因子;p,q为L模因子;i是地震道样点序号;λ为数据不匹配加权因子。

如果从最大似然反褶积中求反射系数r(t),则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得到可靠的反射系数估计值,可以单独输入波阻抗信息作为约束条件,从而求得最合理的波阻抗模型

Z(t)=Z(t-1)(1+r(t))/(1-r(t))(2)

稀疏脉冲法假设反射系数是稀疏的、离散的,利用测井资料可以得到井旁道的准确反射系数,通过上述反褶积方法,在测井资料、地质模型的约束下,逐道递推子波、反射系数,从而反演出波阻抗、速度等数据。

常规递推法与稀疏脉冲反演法主要是利用反褶积方法来恢复反射系数序列,由经过标定的反射系数序列递推出相对波阻抗,然后加上从声波测井和地质模型中得到的低频分量,最终得到反演波阻抗。这两类方法的主要缺陷是选择可靠低频信息较为困难,由反射系数递推波阻抗过程中误差积累快,当反射系数存在较大误差时,递推出来的波阻抗剖面会面貌全非。

此外,经过反褶积处理的结果,并不代表真正的反射系数序列,稀疏脉冲法在地质结构复杂的条件下使用效果很差。其精度也难以满足储层预测、油藏描述的需要。

2.以模型为基础的反演方法。如地震岩性模拟、广义线性反演、宽

带约束反演等。

基于模型反演的基本原理是:假设一个N层地层模型,各层厚

度、速度、密度参数分别为d(i)、v(i)、ρ(i)(i=1,2,3,…,N),地震波在各层垂直传播时间为t(i)=2d(i)/v(i),则第i层底部的反射时间为t(i)=∑t(j) i=1,2,…,N (3)其地震褶积模型为M(i)=∑

r(j)w[i-τ(j)+1] i=1,2,…,Ns(4)

这种反演方法采用最优化算法,迭代速度与稳定性都很好,克服了波阻抗的相对和绝对标度在递推反演中的缺陷,改善了波阻抗界面的分辨率,消除了子波的剩余效应所造成的畸变,受地震资料带限性质的影响小,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可信度。

以模型为基础的反演方法以测井资料为约束条件,采用正、反演结合进行迭代,求取地下波阻抗将反演方法推向非线性问题。这种新方法利用了测井资料的高频和低频信息,大幅度拓宽了地震信号的频带,可以更好地获得薄层、薄互层的波阻抗信息。因而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目前国内外各软件公司重点发展的技术,也是油田开发阶段进行储层预测、油藏描述的主要应用技术。

以模型为基础的反演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首先应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等资料得到的波阻抗曲线、层位解释结果和岩性信息,确定一个初始波阻抗模型。这个初始模型把应用地质知识解释的层位、断层和岩性信息反馈到反演中去。

(2)把地震道的估计结果与实际地震道相比,得到剩余误差值。利用这个误差,通过随机算法(或模拟退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非线性全局最优化方法),在噪声和模型协方差估计值得约束下,迭代

修改模型,直到获得一个可以接受的剩余误差为止。最终控制反演过程的稳定性与分辨率,进而处理出高质量的波阻抗剖面。

(3)利用测井岩性、物性、波阻抗反演结果采用拟和、地质统计学(克里金、协克里金)方法求取相关关系,进行岩性反演。

目前国内外反演软件众多,多以国外软件为主。在我国较有影响的软件有以下几家:

(1)jason反演软件,该软件从软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资料情况,有较完善的建模软件(SeiRIS、EarthModel、VelMod),子波分析软件(Wavelets),反演方法主要有Invertrace (基于道反演技术,包括常规递推反演、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道合并和孔隙度估算),InverMod(基于模型参数反演技术可以反演在时间和深度域里与测井分辨

率相同的模型),StatMod(地质统计学和随机模拟、随机反演技术可以精细描述油藏非均质性特征)。

(2)EPS的优势:

●全三维建模和反演,确保反演结果空间闭合。

●融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元地学信息到同一模型。

●采用遗传算法(GA)和模拟退火(SA)全局寻优的非线性反演方

法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地震反演所面临的数据和模型之间高度非线性及目标函数具有多个极小值问题。

●提高反演的信息使用量、信息匹配精度和反演结果的置信度。(3)Strata反演软件,该软件使用简便但在模型控制方面不如jason 软件,反演方法主要有常规递推反演、宽带约束反演、稀疏脉冲反演。(4)RM反演软件,是Schlumberger(斯伦贝谢)GeoQuest软件的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软件,该软件主要以常规递推反演为主,今年可能推出以模型为基础的反演。

(5)ISIS反演软件,属于模型技术的反演方法,针对基于模型技术的反演方法所存在的多解性问题,它利用波阻抗垂向变化、水平连续性、信噪比、反演结果和低频模型的偏差,用一个反演的概率空间来限制多解性。该方法是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类似于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的SLIM(地震岩性反演),缺点是分辨率难以满足开发的需要,

但在勘探阶段还是较好的方法。

(6)InterWell综合测井与地质约束三维多道地震地层岩性反演,该软件在我国还未多见,方法上类似于jason的InverMod。

(7)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的PAIT、PIVT、SLIM、LithoSeis等反演软件,该软件这些年基本没多大发展,基本还处于带限反演、稀疏脉冲反演阶段。

其他的反演软件还有很多,如很多地震资料处理软件都含有反演方面的程序,但相比前面所说的几家软件从使用、效果、方法以及商业化程度上都无明显优势,因此在生产中还应用较少。

反演的方法、软件众多,正如前文所述最终结果必须能解决储层、油藏研究的问题,从下面几张图可以看出,测井、地质、物探、钻井、油藏工程人员必须紧密结合,合理、准确、适当的应用反演资料。

利用反演结果预测含油气性图

JASON与STRATA反演软件对比表表5-1

四、地震反演难题的解决方案

●计算量和数据量非常庞大

--基于延迟脉冲模型的快速算法。

●数据和模型之间高度非线性

--模拟退火非线性反演方法。

●目标函数具有多个极小值

--模拟退火全局最优的反演方法。

●具有多解性

--复杂地质建模技术,实现多元地学信息在模型空间的有机融合, 提高反演的信息使用量。

五、反演的实质

从地震道中消去子波的影响而达到反射系数序列,势必存在多解性问题,目前的方法除了递推反演之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基于模型的约束反演,区别只在于如何平衡非地震信息的约束作用和如何拓宽频率。

任何反演都存在多解性的困扰,对地球物理反演来说,增加合理的地质约束是多解性中的最优解,是地质含义上的惟一解。

六、反演的基本流程

目前的常见地震资料反演处理流程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

1.前处理

用于反演的地震资料要求是高保真的地震资料,通常需要在提供的保幅叠偏地震数据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提高分辨率、信噪比处理,流程如下:

叠后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2.反演处理

通过前处理,认真分析反演工区的地质特点、地震资料品质、进行测井曲线的归一化处理之后,反演处理流程如下: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 1.分辨矩阵 数据分辨矩阵描述了使用估计的模型参数得到的数据预测值与数据观测值的拟合程度,可以表示为[][]pre est g obs g obs obs d Gm G G d GG d Nd --====,其中,方阵g N GG -=称为数据分辨矩阵。它不是数据的函数, 而仅仅是数据核G (它体现了模型及实验的几何特征)以及对问题所施加的任何先验信息的函数。 模型分辨矩阵是数据核和对问题所附加的先验信息的函数,与数据的真实值无关,可以表示为()()est g obs g true g ture ture m G d G Gm G G m Rm ---====,其中R 称为模型分辨矩阵。 2.协方差 模型参数的协方差取决于数据的协方差以及由数据误差映射成模型参数误差的方式。其映射只是数据核和其广义逆的函数, 而与数据本身无关。 在地球物理反演问题中,许多问题属于混定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模型参数的高分辨率, 又要得到很小的模型协方差是不可能的,两者不可兼得,只 有采取折衷的办法。可以通过选择一个使分辨率展布与方差大小加权之和取极小的广义逆来研究这一问题: ()(1)(cov )u aspread R size m α+- 如果令加权参数α接近1,那么广义逆的模型分辨矩阵将具有很小的展布,但是模型参数将具有很大的方差。而如果令α接近0,那么模型参数将具有相对较小的方差, 但是其分辨率将具有很大的展布。 3.适定与不适定问题 适定问题是指满足下列三个要求的问题:①解是存在的;②解是惟一的;③解连续依赖于定解条件。这三个要求中,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则称之为不适定问题 4.正则化 用一组与原不适定问题相“邻近”的适定问题的解去逼近原问题的解,这种方法称为正则化方法。对于方程c Gm d =,若其是不稳定的,则可以表述为

jason软件说明

1、数据加载(1)地震数据加载 进入JASON软件主窗口菜单:Datalinks---Seismic/Property data: 进入下一级界面: 该Parameters菜单中每个步骤依次执行

该Parameters菜单中每个步骤依次执行 (a)Creat/edit segy format definition… (b)Select/ edit transport parameter… (c) Desired JGW format: (32bits or Floating point) (d)Existing files….

Transport --- (2)层位数据 Datalinks---Horizons… 出现下一级子菜单 (a)Parameters---Select/edit transport paramenters…. 选择层位,断层等所在目录即可。 (b)Existing files (same to seismic data) (3)井位数据加载 Datalinks--- wells…

Input— (a)Input---Set template file…出窗口(未抓) (b)Input—Select files… Edit---- (a)Edit—Edit template…出窗口

在Generic log –column (select all) 一个接着一个编辑,选中(击黑)点Edit header—出现 LAS edit log header对话框,在JGW type中根据曲线的类型选择相应说明,并修改单位。 深度为Measured depth, 单位为m;声波为P-sonic单位为:数据在200以内为英制,大于200为米制。Edit—Existing files… (same to seismic data) Transport—出窗口 (a)Edit….出现编辑坐标的窗口,输入X,Y坐标 (b)Import wells..加载井数据。 依次直到加载完毕所有井数据。 在底图中可以查看井数据的加载是否正确

反演实验三

《地球物理反演概论》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三:迭代法求解地震层析成像问题 姓名: 学号: 专业:地球物理学 指导教师:邵广周 完成时间:2017.12.21

一、实验内容 利用ART 及SIRT 迭代算法实现下图所示的地震层析成像问题。 ???? ??????????????????????= ????????????? ? ??????????????????????????????????????? ?020******* 0000 000200020002100100100010010010001001001111000000000111000000000111987 6543 21m m m m m m m m m 二、实验要求 编制相应的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ART 及SIRT 迭代算法。将ART 及SIRT 算法的反演结果与实验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反演方法的优缺点。 三、算法原理 对于线性反问题Gm=d ,系统的每一行对应着一个n 维超平面,共m 个超平面。Kaczmarz 算法的基本原理是:从事先给定的初始模型(0)m 开始,通过将初始模型投影到由G 的第一行定义的超平面上得到(1)m ,然后再将(1)m 投影到由G 的第二行定义的超平面上得到(2)m ,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m 个超平面投影完毕。重复上述迭代过程,直到解成功收敛。 Kaczmarz 算法流程: 1、令(0)0m = 2、for i=0,1,…,m ,()(1) () 11111 i i i T i i i T i i G m d m m G G G ++++++-=- 3、判断解是否收敛,如不收敛,返回步骤 如果Gm=d 有唯一解,Kaczmarz 算法将收敛于该解。如果系统有多个解,算法将收敛于与初始模型(0)m 最接近的那个解。特别地,如果(0)0m = ,我们将会

多项式反演公式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在研究组合计数问题时,反演公式是个十分重要的工具.本文中笔者根据一般反演原理探讨 多项式(扩充二项式关系的多项式)反演公式,并应用它导出了几个组合恒等式. 关键词:指母函数;反演公式;组合恒等式 文[1]给出了二项式反演公式。以下,我们来研究多项式反演公式,首先研究较简单的三项式反演公式. 命题1 (三项式反演公式) .. 为了证明命题1,先证一类较广泛的三项式反演公式. 命题2 设是定义在非负整数集上的四个函数,且,那么,由 ,一切(1) 成立,就可推出 ,一切(2) 成立.这里,分别满足以下关系(见文[2]): = ,(3) = . (4) 反之,由(2)成立也可推出(1)成立. 证定义如下六个函数: ;; ;; ; . (符号“: =”意为“定义为”),由(3)与(4)易知, . 根据级数乘法的对角线法则及(1)可得 . (5) 因此: . (6) 由于中含项的系数为,而中含项的系数为 , 所以,一切 .此即(2)式.. 反之,由(2)可得(6),因而有(5).比较其中诸系数即得(1). 下面证(3),(4)类似可证. 给出 ,, 可知,(7)而 . 比较(7)的左边,得 = .亦即(3)成立.证毕 推论1 若是定义在上的二个函数,且为复常数,则 . 推论2 若是定义在上的二个函数,则 . 在命题2中令,,,应用(3)、(4)显见,(参见文[2]),得推论1.令,即得推论2.将推论2中的分别代之以,就得命题1. 命题3,设均是定义在非负整数集上的函数,且,则 这里满足以下关系: = .

命题4(多项式反演公式) . 例应用反演公式可导出以下几个例子组合恒等式: 1、 =1,(8) 2、 = ,(9) 3、 = . (10) 参考文献: [1] [罗] I.TOMESCU著.组合学引论.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离散数学教研组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7第1版. [2] 柯召魏万迪著.组合论(上册).科学出版社1981.10第1版

JASON操作手册

第一章数据的加载 jason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演软件,它操作上的特点是它需要什么数据或参数就给它什么数据或参数。下面是它的主窗口(图1)。 图1 因为作反演之前已经将坨163区块进行了构造解释,所以可以直接从lanmark中将地震、测井、层位数据导入jason中,操作比较简单。步骤如下: 一,选择工区(即一个文件夹) 主窗口——File——Select Project(图2),弹出图3。选择一个工区,ok。 图2 图3 1. 数据的导入 主窗口——Datalinks——Landmark——Landmark Link(2003)(图3),弹出图4。

图3 图4 2. 工区的选择 File——Seisworks project:选地震工区t163,ok。(图5) 图5 File——Openworks project——选SHNEGCAI, 选井列表t163,ok。(图5) 此时,图5 窗口的状态栏将会发生变化,以上选择的工区将会显示。(图6) 图6 3. 地震数据的导入 Select——Import——Seismic/property data(图7),弹出图8。选cb 3dv(纯波数据,作反演时一定要用纯波数据),ok。

图7 图8 4. 层位数据的导入Select——Import——Horizons,选择反演时需要的层位和断层(图9)。 图9 5. 井数据的导入 Select(图7)——wells,弹出图10。选择需要的井,ok。

图10 E: Transport——Import,以上所选的landmark中的数据将传入jason中。 图11 第二章合成记录的建立 在jason上建合成记录的特点是精度高,但随意性大。建立合成记录的步骤是:井曲线、地震数据、子波的加载,子波的编辑和评价,合成记录的生成和编辑。 1. 井曲线、地震数据、子波的输入 主窗口——Analysis——Well log editing and seismic tie(图1),弹出图2。 图1

一类MIMO系统的反演滑模控制方法研究与仿真

一类MIMO 系统的反演滑模控制方法研究与仿真 摘 要:针对一类具有参数不确定性及外部干扰的MIMO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提出了一种反演滑模控制方法进行位置跟踪控制。该控制律基于Lyaponov 定理设计,保证了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个2输入2输出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MIMO 系统,反演滑模控制,Lyaponov 定理 Study and Simulation of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MIMO system Abstra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of MIMO system, a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And based on L yapunov methods, the control law can guarantee that the system is asymptotically stable. Finally,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for a two-in and two-out system.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investiga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Key words: MIMO system,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Lyaponov methods 1. 引言 反演法又称反推法、反步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分解成不超过系统阶数的子系统,然后为每一个子系统设计李雅普洛夫函数和中间虚拟控制量,一直回推到整个系统,直到完成整个控制律的设计,最终实现位置跟踪。而滑模变结构控制对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具有极强的鲁棒性,由于滑动模态可以进行设计且与对象参数及扰动无关, 这就使得变结构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对参数变化及扰动不灵敏、无需系统在线辩识, 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 本文通过结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和反演控制各自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针对MIMO 系统的反演滑模控制[1-6]方法。该方法将被控对象由SISO (单输入单输出)推广到MIMO 系统,一方面利用了反演控制动静态特性优良、稳定性好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结构简单、鲁棒性强的优势。在文中,首先运用了反演控制理论,逐步推导出其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提升系统动、静态控制精度。再引入滑模变结构控制增强控制器应对系统参数变化的能力。 2. 一类MIMO 系统模型描述 假设一类MIMO 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1222X X X AX Bu ?=?=+? (1) 其输出方程为 1Y X = (2) 其中112[,,....]T n X x x x =,2122[,,....]T n n n X x x x ++=,A 为n n ?的矩阵,B 为n n ?的矩阵,u 为n 维控制输入,12[,,....]T n Y y y y =为n 维系统输出。 考虑到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将(1)式写成 22 222()()()=+()=+F X A A X B B u f t AX Bu AX Bu f t AX Bu =+?++?++?+?++ (3) 其中A ?,B ?为系统参数不确定性,()f t 为外加干扰,2F =()AX Bu f t ?+?+为系统的总的不确定性,且满足max F F ≤。

Jason反演Wavelets中文手册

Jason反演Wavelets中文手册13.Wavelets Wavelets应用程序的目标是: 利用各种技术评估地震子波: 单独从地震数据 利用来自于一口井或多口井的反射系数 利用地震数据的部分(partial)叠加或multiple partial 叠加 定位井轨迹以优化井和地震数据的关系 横向变化时,进行子波插值 为建模生成合成子波 为得到零相位地震数据计算反褶积 评估Q和产生基于子波的Q 13.1 快速开始 子波估算作为科学,带有艺术性和经验性。应用一个正确的子波是获取满意的储层描述结果的关键。 为了运行Wavelets,必须下面的数据: ◆地震数据 ◆阻抗井或者选择的位置(Impedance well(s) or selected locaitons) ◆选择一个时窗,在时窗内来执行估算 ◆每口井选择一定数量的地震道或者位置用于估算

13.2 菜单导航 13.2.1 File 菜单 13.2.2 Input 菜单 Seismic mode 子波能够通过Zero-offset(ZO)地震数据和A V A非Zero-offset地震数据估算而来。选择你喜欢工作的模式。 Preferred Types 选择喜欢的查询输入测井曲线的数据类型。对于Zero offset模式,它是P-Impedance类型。对于A VA模式,可以是P-Sonic,S-Sonic和密度类型。Seismic Seismic 菜单有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指定了地震数据文件。你必须提供一个包含2D或3D数据的地震数据(.mod)。地震数据必须代表真正振幅偏移反射信息。在Zero-offset模式中,合成地震记录是通过子波与零偏移反射系数曲线褶积而来的,其中反射系数曲线来源于输入的P-Impedance曲线。在AV A模式中,角度依赖的反射系数来源于P-Sonic,S-Sonic和密度井曲线,所使用的角度是是在输入的A VA地震数据文件中指定的。 在第二部分中,需要设置地震数据的A V A参数。这个对话框要在其他程序中使用,所以子波参数是被灰化的。

被测目标热参数反演算法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热传导反问题研究概述 (2) 1.2.1 热物性基本内容 (2) 1.2.2 反问题定义及研究范畴 (2) 1.2.3 热参数反演算法的发展历程 (3) 1.3 国内外热参数反演算法的研究成果 (6)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2 研究成果综述 (6) 1.4 导热系数测量方法概述 (7) 1.4.1 数值反演方法及分类 (7) 1.4.2 实验测试方法及分类 (8) 1.4.3 算法验证装置简介 (10)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11) 第2章一维非稳态导热理论研究 (13) 2.1 导热基本定律 (13) 2.2 半无限大物体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 (14) 2.2.1 半无限大数学模型 (14) 2.2.2 工程中的等效方法 (15) 2.3 边界条件及分类 (16) 2.3.1 第一类边界条件及解析解 (17) 2.3.2 第二类边界条件及解析解 (19) 2.3.3 第三类边界条件及解析解 (20) 2.4 本章小结 (22) 第3章基于差分方程的导热系数反演算法 (23) 3.1 基于差分方程的正问题解法 (23) 3.1.1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23) 3.1.2 隐式差分C-N法及实现过程 (24) - III -

成像和反演简介

Imaging and inversion — Introduction 成像和反演——简介 地震成像和反演技术是用于将记录下来的地震波场转换为具有物理意义的易于分辨的地球内部的图像。相应方法经常应用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浅层调查,通过表征矿物储层和油气勘探,气体封存,热液研究,由此对地壳、地幔、地核进行局部和全球的地震探测。相关方法正加强利用全波场和复杂的采集策略,和不同的工业分支一样,在学术界快速发展。 受启发于在2008年4月成功举行的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关于地震反演成像的研究进展,我们打算为地球物理组织这样一个特殊部分并且邀请论文描述相关理论,应用,及先进的成像/反演方案的好处。我们的宗旨就是回顾这些技术的理论及其在不同范围,不同地质背景内的应用。我们希望不仅能够促进那些为不同目标工作的不同团体传递知识和相互交流,而且能够鼓励那些改进了成像/反演和地层表征的新的具有独立规模的成像/反演技术的发展。 在2008年12月31日提交截止后,我们收到了60多篇论文,其中48篇论文被收录在这个附录中。其他的一些论文仍在修改中,将很有希望在以后一期的GEOPHYSICS上刊登。作者的比例大约是学术机构和工业一比一。论文主题十分广泛,涵盖了不同的方法技术和反演问题的不同方面,从钻孔研究到区域地壳调查,还有大量的论文对非盈利性的应用进行了描述。这些都反映出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广泛兴趣,也表明了这特别的一期的最初目的已经成功的达到了。 我们已经把这些论文归为四个主要类别,分别为(1)深度成像,(2)旅行时间层析成像,(3)全波形反演,(4)创新方法。在每个类别中,我们也尝试根据论文的具体主题进行了分类,然而从某种角度讲,这些类别和整理是比较随意的,因为一些论文也很适合被分到其他类别中去。 通过观察深度成像论文,有着用叠前/深度方法逐渐替代叠后/时间算法的一般趋势。几乎没有论文对NMO/DMO工作流程相关的发展进行汇报,这可能是由于大多数成像/反演任务不得不处理地下界面逐渐增加的复杂构造。这一方面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分辨率和成像质量。由此,很久以前曾提出利用特定的波场属

反演原理及公式介绍工科

第一章反演理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反演和正演 1.反演 反演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根据地震波场、地球自由振荡、交变电磁场、重力场以及热学等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来定量计算各种有关的物理参数,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反演问题。在地震勘探中,反演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由地震记录得到波阻抗。 有反演,还有正演。要正确理解反演问题,还要知道正演的概念。 2.正演 正演和反演相反,它是对一个假设的地质模型,给定某些参数(如速度、层数、厚度)用理论关系式(数学模型)推导出某种可测量的量(如地震波)。在地震勘探中,正演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3.例子 考虑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假定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线性增加,其关系式可表示成:T(z)=a+bz 正演:给定a和b,求不同深度z的对应温度T(z) 反演:已经在不同点z测得T(z),求a和b。 二.反演问题描述和公式表达的几个重要问题 1.应用哪种参数化方式——离散的还是连续的? 2.地球物理数据的性质是什么?观测中的误差是什么? 3.问题能不能作为数学问题提出,如果能够,它是不是适定的? 4.对问题有无物理约束? 5.能获得什么类型的解,达到什么精度?要求得到近似解、解的范围、还是精确解? 6.问题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7.问题是欠定的、超定的、还是适定的? 8.什么是问题的最好解法? 9.解的置信界限是什么?能否用其它方法来评价? 第二节反演的数学基础

一.解超定线性反问题 1.简单线性回归 可利用最小平方法确定参数a 、b 使误差的平方和最小。 ??? ? ???∑-∑∑∑-∑=-=∑∑-=2 2)()(x x n y x xy n b x b y n x b y a (1-2-1) 拟合公式为: bx a y +=? (1-2-2) 该方法的公式原来只适用于解超定问题,但同样适用于欠定问题,当我们有多个参数时,称为多元回归,在地球物理领域广泛采用这种方法。此过程用矩阵形式表示,则称为广义最小平方法矩阵方演。 2.非约束最小平方法反演——广义矩阵方法 由前面讨论可知,参数估计的最小平方方法用矩阵公式表示,所得到的算法等价于一个或多个模型参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集反演,步骤为: 问题定义→矩阵公式→最小平方解 线性问题采用广义矩阵形式 d=Gm (1-2-3) 对于精确的数据模型,参数m 为 m=G -1d (1-2-4) 但是由于试验误差,实际数据将不能精确拟合获得,故采用最小平方法求解。解的矩阵表示式为 d G G G m T T 1][?-= (1-2-5) 上式具体计算时可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G=U ∧V T 最后,得 m ?=(G T G )-1G T d=V ∧-1U T d (1-2-6)

JASON软件介绍

RockTrace 同时AVA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自从2000 年秋季推出以来,RockTrace 就对行业应用和集成PSTM 地震数据的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唯一的定量集成测井曲线弹性岩石物性和AVA 地震数据的技术,可以生成标定的定量岩石物性三维数据体。 RockTrace 以InverTrace Plus技术为基础,并将该技术扩展到了AVO 域。在InverTrace Plus中,应用的约束以波阻抗(Z p) 为依据。在RockTrace 模块中,目标是在波阻抗之外求解出横波阻抗(Z s) 和密度,因此,对这三个参数分别地设置约束条件。在并行处理过程中,能够生成的弹性参数类型组合为: ?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 ?纵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和密度 ?纵波时差、横波时差和密度 ?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 和InverTrace Plus一样,应用全局模式时,一个空间控制项被加到目标函数上,同时,一个相当大的地震道数据体被整体转换。RockTrace反演应用多个不同角度叠加道集的地震数据体,并且生成三个弹性参数数据体。该算法是InverTrace Plus模块整体多道反演算法的扩展。它是以一个地震数据体作为输入信息,并且只生成一个阻抗数据体(上述数据体之一)。通常,RockTrace 算法可以产生三个弹性参数数据体,并且保留了许多其它模块的原理和约束算法。 这是业界一项独特的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反演得到的弹性参数是岩石的真实属性,与储层属性有关。 ?当采用Knott-Zoeppritz 方程式选项时,无任何物理近似假设。 ?允许振幅和相位随偏移距变化。通过对每隔输入部分叠加数据体,计算唯一的子波来实现反演。 ?在反演过程中,弹性参数可以直接进行各自约束。 ?岩石物理关系可用于约束弹性参数对。 ?由于所有输入数据必须和单一的输出模型相一致,降低了噪音的影响。 ?最终的弹性参数模型可重构输入地震数据,这也是反演优化算法的一部分。 ?由于处理过程是整合了所有数据并与单一模型保持一致,所以质量控制分析更简单,而且结果更加机关内却。 RockTrace 可同时求解多个褶积方程,包括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此外,S 代表地震角度叠加道集,KZ 表示Knott-Zoeppritz 反射系数方程,W 表示角度叠加道集的相应子波。由于RockTrace 使用完全的KZ 方程,因此可支持P-P 波形数据、P-S 转换波形数据,或者二者的结合。RockTrace 内的组件 RockTrace 由三个模块构成: ?P-P 和P-S 弹性阻抗曲线生成器 ?同时AVA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垂直数据对齐 另外,在Wavelets模块中,具有RockTrace 软件许可,就可以运行多角度叠加数据子波估算工具。

反演理论概述

反演理论 1基于AIRS 卫星的质量分析 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 )搭载于美国NASA 的地球观测系统(EOS )上,是Aqua EOS PM (EOS/水星)卫星平台上的主要观测仪器[5]。其目标是以高光谱分辨率测量全球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的廓线,在3.74—15.4μm 谱段测量向上的红外辐射,同时以2378个频段(谱带)进行测量,而只有4个可见光波段。其中覆盖了温度探测区 4.2μm 、二氧化碳带15μm 、水汽带 6.3μm 以及臭氧探测带 9.6μm 等。 AIRS 的光谱通道被分为17个模块,波段的光谱分辨率随波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中,模块M-11和M-01b 可用于反演二氧化碳浓度,前者光谱分辨率为0.5cm -1左右,后者近2cm -1。因此我们选取了对流层二氧化碳分辨率较高的15μm 的M-11模块。其探测范围为687.60-728.44cm -1。通过热灵敏度的考察并排除参数Comments 显示质量不合格的通道,选取噪声等效温差值较小且较为平稳,通道探测灵敏度高的700-725cm -1波段。 在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分析时,应按照以下原则选取二氧化碳的通道:1、根据各波段模拟的二氧化碳、温度、水汽和臭氧的权重函数,选取二氧化碳权重函数最大值最大,而受其他三者影响最小的最优波段;2、选取对二氧化碳拥有较强依赖性,而对臭氧和水汽很少依赖的通道。最终选择了以下13个参与反演的二氧化碳通道。 表2.1 参与反演的13个通道 Channel 192 198 209 210 212 214 215 Wavenumber(cm -1) ) 704.436 706.137 709.279 709.566 710.141 710.716 711.005 Channel 216 217 218 228 239 250 Wavenumber(cm -1) ) 711.293 711.582 711.871 714.773 717.994 721.244 2.2二氧化碳反演理论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必然受到大气反射、吸收和折射等多重作用,不同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大气吸收是指除去太阳光穿过大气达到地面、反射返回太空的部分[6]。在红外区,大气分子的吸收线十分丰富,

时间反演技术的未来发展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7459737.html, 时间反演技术的未来发展应用研究 作者:卜婷婷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01期 时间反演技术的时空聚焦特性及其应用近十年来被广泛研究,尤其利用复杂的电磁场多径环境下具有的时空聚焦特性在无线通信和功率合成两方面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使得近年来基于时间反演的电磁波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综述首先介绍了时间反演技术在电磁场领域各个系统的应用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其次就时间反演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时间反演技术无线通信系统成像系统 1 引言 2004年,时间反演技术被引入到电磁学领域,人们开始探索时间反演技术在电磁波系统 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利用时间反演技术同样可以实现电磁波的时空同步聚焦。因此,TR技术除了可以应用于当前复杂媒质中目标的探测与成像上,也可用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有所贡献。 虽然目前基于T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TR技术将逐步应用于隧道火车无线控制系统、电磁混沌感知系统、光学成像系统、雷达探测成像系统、高压声学脉冲产生系统、深海水下通信系统等。 2 TR技术在电磁领域的研究现状 2.1 隧道火车无线控制系统 在隧道火车无线控制系统中,TR技术主要应用于火车与火车、火车与沿线之间的通信。2004年4月,人们首次将超宽带(UWB)技术应用于火车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UWB的与 火车轨道共线的网络。利用TR技术在通道前端对信号进行筛选,增强信号探测,减少干扰,这样接收部分不需要使用复杂的算法,使得信号探测过程大大简化。而UWB技术可以将一个伪随机信号通过利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和跳变时间扩频技术,使其能同时实现轨间环线车地通信、火车定位以及障碍探测功能。TR的技术规则如图1所示:首先在A点对频道冲激响应进行评估和记录,然后将数据通过一个时间反演滤波器,产生时间反演的频道冲激响应,最后利用传输信道将结果传送到B点。 2.2 高压声学脉冲产生系统 当把一个多重散射煤质嵌入在一个充满液体的反射腔中时,可以产生一种高压力脉冲超声源,将传统的低功率电子超声图像探针转变成需要高压力聚焦脉冲的高功率探针。由于反响介

JASON培训教材-14页解析

Jason软件培训资料 Jason软件集合了油气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技术,它致力于各种资料、各种认识的全面综合,提供符合各种资料、各种认识的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结果。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风险。 主要模块

Jason软件是一套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和地质等资料解决油气勘探开发不同阶段储层预测和油气藏描述实际问题的综合平台。其中子波估算(Wavelets)和层位标定、地质框架模型(Earthmodel)、地震反演(Invertrace、Invertraceplus)、测井反演(Invermod)、地质统计模拟(Statmod)和数据分析变换(Functionmod)是主要模块和关键技术。下面根据实际工作步骤来介绍Jason软件的主要模块和关键技术及应用注意事项。 一、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顺序为地震→层位→测井→其它(如人文、子波等);输出可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输出。 注意事项: ●地震数据类型(是2D还是3D)、线道号和XY坐标在SEG-Y道 头中的正确位置、输入数据的字节数(至少为16位)。 ●井数据输入文件的格式与所选的格式模板文件必须一致包括输入 文件本身的声波和密度的单位(us/ft,us/m,g/cm3,kg/m3)、模板 文件中深度的类型(测量深度、TVD等)和单位(m,ft等)。 二、子波估算和层位标定技术 这部分工作是通过Modeling下的Wavelets…和Analysis下的Well log editing and seismic tie…两个模块完成的。通过子波估算和井曲线编辑的交互迭代,由井旁地震道和井中的阻抗曲线估算出与地震最佳匹配的地震子波。并实现子波估算、合成记录的制作和层位标定。 其技术特点是:同时估算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子波估算和层位标定同时完成;方法多样,可处理有井和无井、单井和多井、直井和斜井;质量控制手段多样。 子波估算和层位标定技术的方法如下: 1)计算理论子波(如Ricker)(Wavelets…→Edit→Create synthetic wavelet... )。

UCODE反演程序的原理及应用

第17卷第6期2010年11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 cien ce Frontiers (Ch 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7No.6Nov.2010 收稿日期:2010-07-01;修回日期:2010-08-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9090) 作者简介:夏 强(1982 ),男,博士研究生,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地下水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E -mail:qian gwa@https://www.360docs.net/doc/be17459737.html, U CODE 反演程序的原理及应用 夏 强 1,2 , 万 力1, 王旭升1, E Poeter 2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2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国际地下水模型中心,美国戈尔登80401 Xia Qiang 1,2, Wan Li 1, Wang Xusheng 1, E Po eter 2 1 S ch ool of W ater Resource s and E nv ir onme nt,Ch ina Unive rsity of Ge oscience s(B eij ing ),Beij ing 100083,China 2 International Gr ound W ate r M od eling Center ,Color ad o S chool of M ine s,Gold en,Colorad o 80401,US A Xia Qiang,Wan Li,Wang Xusheng,et al.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inverse problem program:UC ODE.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10,17(6):147-151 Abstract:T 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sig nificance o f calibration fo r g r oundwater mo deling,and demo nstr ates that aut omated calibration techniques using inver se problem prog r am ar e super ior to manual tria-l and -er ro r meth -ods.T he w idely used U CODE is o ne of such pr og rams w hich o pt imizes the parameter v alues by Gauss -New ton methods.T he initial par ameter values play an impor tant ro le to ca librat ion.A synthetic transient model is co n -str ucted,and six numerical ex periments ar e perfo rmed to v erify t he practicability of U CODE prog ram.T he r e -sult s show that althoug h the initial v alues of parameter s w ould influence the pr ocedur e of calibr atio n,g iv en ap -pr opriat e v alues,U COD E co uld achieve the objective for optimizatio n.Key words:U CO DE;inv erse problem;g roundw ater;modeling 摘 要:对地下水模型进行反演是模拟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使用反演程序自动校正模型可快速确定最佳拟合的参数值,分析参数对模拟结果的敏感性,比人工试算-调整法更为优越。U CO DE 是一款被广泛应用的地下水模型反演程序,它使用高斯牛顿法进行参数优化,反演结果对参数初值有一定的依赖性。通过建立假想的非稳定流模型,进行6组数值试验,验证了U CO DE 程序的实用性。尽管参数的初始取值会影响反演的进程,但只要取值适当,U CODE 就能实现优化参数的目的。关键词:U CO DE;反演;地下水;模拟 中图分类号:P 641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10)060147-05 在地下水系统的研究分析中,数值模拟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大多数的地下水模型都是分布式参数模型。从本质上讲,这些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数值模型其实是使用有限差或有限元的方法近似求解的[1]。建立数值模型之后,通常需要校正模型。校正模型的过程就是要调整输入模型的参数,直到模型输出的结果与野外观测数据达到一 定程度的拟合。 在实际应用中,从来不能很完善地定义模型输入参数。无论对参数进行了多少次测量,也无论对野外条件刻画得多么详尽,它们总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模型中某些参数虽然是通过实际测量获取,但实测和模型之间尺度上的差异,还是可能导致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较大的偏离。所以,我们

6 传递函数的测试及实时控制和反演技术

提纲
传递函数测试 及实时控制和反演
1.引言 2.传递函数和频响函数理论基础 3.传递函数测试和反演技术 4.传递函数的实时控制和反演 5.实时反演的结果和分析例图
东方所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振动、噪声、冲击、应变等全面解决方案
1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振动、噪声、冲击、应变等全面解决方案
2
1.引言
长期以来,国内外科技界一直在研究、 测试、发现各种系统的传递函数。对仪器 来说,传递函数就像人类DNA一样重要。 传递函数的实时测试和控制反演长期以来 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第一课题传函和频响函数测试。分为 幅频测量和相频测量。(07年解决) 第二个课题是把频响函数反演回去实 现控制。(10年12月24日解决)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振动、噪声、冲击、应变等全面解决方案 3
1.引言
传递函数波形复原的早期方案如结下图所示
波形 数采 DAQ FFT 幅频 相频 校正 IFFT 波形无缝拼 接及基线修 正基线修正 复原波形
窗函数
窗函数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振动、噪声、冲击、应变等全面解决方案
4
2.传递函数和频响函数理论基础
一 个物 理 系 统的动态传递特 性如右图所示: 输入波形x(t) 输出波形y(t)
2.传递函数和频响函数理论基础
传递函数和频响函数理论基础相关公式
y (t ) = ∫ h(τ ) x (t ?τ dτ ) (1)
?∞ ∞ 0 +∞
∞ H(P) = ∫ h(τ )e ? pτ dτ(2) 0
+∞ ? j 2π ft dt (4) H ( f ) = ∫ h(τ )e ? j 2π f τ dτ (3) X ( f ) = ∫?∞ x (t )e
X (ω ) = ∫
+∞
?∞
x(t )e ? jωt dt (5)H(f)=Y(f)/X(f)=H(f)|
e? jφ ( f )
(6)
H k = | H ( K f 0 / m ) | (7)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振动、噪声、冲击、应变等全面解决方案
5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
振动、噪声、冲击、应变等全面解决方案
6

Jason手册a

前言 JASON地学综合研究平台(JASON GEOSCIENCE WORKBENCH)为用户提供的跨越地震、地质、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工具,它可满足油气勘探开发不同阶段对储层的油气藏定量研究的需求。JASON把不同学科的有效信息的融合作为客观存它的基石,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信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符合不同学科信息的客观可靠的油气藏参数模型。 JASON软件的重要特点就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非地震信息(测井、测试、地质)的引入,由地震数据推演的油气藏参数模型的分辩率和细节会得到不断的改善。用户可根据需要,由JASON的模块构建自己的研究流程。 主要模块及功能如下: Enviaonment-Plus 运行环境及分析工具 数据输入与输出(地震segy格式、测井las格式和层位ASCII格式) 各种数据,各种方式的显示(井、层位、地震等的2D/3D显示) 合成记录标定 2D/3D解释(地震体与属性体解释) 交会图/直方图分析 三维立体显示与三维(地质/储集)体自动解释 沿层、层间属性提取、沿层属性切片 层位数据计算(平滑、加/减、拟合等) 地层异常检测 处理工具包(重采样、滤波、互相关等) 等值线 Wavelets 子波估算 用多种技术估算地震子波(无井估算地震子波、单井或多井估算地震子波等) 空变子波 理论子波 估算子波的振幅谱与相位谱 计算平均子波 VelMod 速度建模 建立三维速度模型(用均方根速度,逐层的层速度编辑与平滑) 时深转换,深时转换 提供阻抗的低频模型 EarthModel 地质框架模型 构建以层为基础的地层框架模型 生成以地层框架模型为基础的测井曲线内插模型 提供用于地震反演的低频模型 InverTrace 地震反演的储层与油气藏描述 提供可靠的地震反演声阻抗数据体 在地震反演声阻抗数据体上解释,可提高解释的精度和可靠性 预测产层有效厚度和平均孔隙度 InverMod 基于测井的精细储层油气藏描述

反演实验四

《地球物理反演概论》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四:曲线拟合问题的共轭梯度法 姓名: 学号: 专业:地球物理学 指导教师:邵广周 完成时间:2017.12.26

一、实验内容 利用共轭梯度法实现下图所示的地震层析成像问题。 ???? ??????????????????????= ????????????? ? ??????????????????????????????????????? ?020******* 0000 000200020002100100100010010010001001001111000000000111000000000111987 6543 21m m m m m m m m m 二、实验要求 编制相应的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共轭梯度算法。 三、算法原理 考虑二次最优化问题: 其中,A 为n n ?阶的对称正定矩阵,要求A 正定的目的是保证目标函数()X φ收敛且有唯一极小值。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目标函数的导数并令其等于零来求极小值,即 ()b AX X -=?φ 极小点处的X 满足: 0=-b AX 或b AX = 因此,求方程b AX =的解等效于求()X φ的极小值问题。 共轭梯度法解最优化问题是通过构造n 维向量基110,,,-n P P P 来实现的,即 0=j T i AP P j i ≠ 具有上述性质的向量则称它们是关于矩阵 A 相互共轭的向量。 X 可用向量基展开为如下形式: ()X b AX X X T T -= 2 1min φ

∑-==1 n i i i P X α 因此 ()?? ? ??-??? ????? ??=∑∑∑-=-=-=10101021n i i i T n i i i T n i i i P b P A P X αααφ 上式可写为: ()?? ? ??-=∑∑∑-=-=-=1 0101021n i i i T n i n j i T i j i P b AP P X αααφ 由于向量关于A 相互正交,上式可简化为: ()?? ? ??-=∑∑-=-=1 010221n i i i T n i i T i i P b AP P X ααφ 上式表明()X ?由n 项组成,且每一项彼此独立。因此只要保证第i 项的系数 i α使该项最小,从而使各项之和达到最小,第i 项为: i T i i T i i P b AP P αα22- 上式关于i α求导,并令导数等于零,可得使第i 项最小的最优系数i α,即 i T i i T i AP P P b =α 因此,只要我们知道关于A 共轭的一组向量基,则()X φ的最优化问题就非常容易。那么,如何构造一组共轭向量呢? 共轭梯度算法实际上是通过迭代生成一系列解向量i X ,残差量i i AX b r -=和共轭向量基i P 。算法从00=X ,00=r ,00r P =,0 00 00AP P r r T T =α开始迭代。 假设前k 次迭代已得到解向量k X X X ,,,10 ,残差向量k r r r ,,,10 ,向量基k P P P ,,,10 和最优系数k 1 0ααα,,, 。并假设这1+k 个向量i P 关于A 共轭,向量i r 相互正交,且0=j T i P r j i ≠ 令 k k k k k k k k AP r r P X X αα-=+=++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