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

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 是难能也。上两句要求人们按古代礼制尽孝道, 不改变父辈生前奉行的准则, 继承其事业或完成其遗愿。这个可以扩展到更久远的祖先, 善终追远, 秉承先辈们的例行方式。

以上主要是孔子的孝道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 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 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 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践履、倡导。这在当时对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孔子的孝道在今天是否有其价值和意义呢?

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社会进入了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开始变得急功近利,凡事从利益出发,哪怕面对自己的父母很多人都只看个利字。甚至还出现了啃老族,最近又有很多官二代、富二代仗着长辈的荫蔽作威作福。这些人不但不能养,还总为父母惹麻烦,从孔子的观点看,这类人是为不孝。因此论语中的孝道在现代推行很有必要。

在《论语》中共收录了“孝”字19次,而这19个孝字又可以分为两种思想:一是无违,无违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和无选择的顺从,

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主见的服从。二是孝养。孝养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上的养,更包括在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慰籍。

第一节无违

要尽孝就要无违。无违,就是不要违背,也是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无违的内容很丰富。

其一是不要违背孝敬父母的礼节。当时,一个叫盂懿子的鲁国大夫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简单地回答“无违”。什么是无违呢?孔子对其学生樊迟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敬父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与父母一起吃饭。父母要坐在主人的位置,这就是一种礼节;父母生日这一天,尽管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但也要摆寿宴,喝寿酒,吃寿面,这也是一种礼节;清明祭祖,又是一种礼节,等等。这些风俗习惯和礼节实际上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载体,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是不孝。

其二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话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表现得很好。父母不在的时候,子女还是表现得很好,而且连续保持三年以上。为什么要强调三年呢?因为能保持三年。也就能保持终身。二是说当着父母的面,子女表现得很好;背着父母,也一样表现得很好。子女能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好了。就是孝顺的,就是孝子。孔子十分看重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他不仅在《学而第一》篇论述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一思想,而且在《里仁第四》篇重申了这一思想。

其三是正确对待父母的过失。孔子强调孝敬父母,但并不否认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全对”。对于这样的父母,孔子认为,可以温和地劝导,但还是要无违。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孝敬父母,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他们若不听从,仍当恭敬,不可冒犯;内心忧虑,却不怨恨;即使提不同意见.也要有个限度。

以上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孔子的“无违”思想。这一思想总体上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第二节孝养

做子女的。怎样才算对父母尽了孝道呢?

也就是说,怎样才算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呢?

尽孝以敬。在孔子看来,尽孝,坚守孝道,首先要敬。就是要从内心里敬重父母,敬仰父母,敬畏父母。为什么要敬呢? 因为对于一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敬重父母。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敬重生命。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决定了人们无论怎样敬重之都不为过。敬重父母还含有敬重劳动的含义。因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花费的心思和做出的操劳都是难以计量和予以报答的。按照唯物史观,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在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史上,怎样评价劳

动的作用也不过份。为此,孔子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带有浓烈情感的养。这种情感就是敬重、敬仰、敬畏。没有敬,就没有孝。如前所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个人即使赡养了父母。如果没有敬重、敬仰、敬畏父母的情感,这与养一只狗、养一匹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只能算养,不能算孝。尽孝不怨。孔子认为,孝的第一层含义是内在的。是心理和情感问题,这就是要敬。第二层含义则是外在的,是态度问题,要表现在脸面上。所以当孔子的学生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色难”。孔子告诉我们。子女在赡养父母上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永远没有怨言,很困难。色难,可以从许多人的人生经历中加以体认。应该说,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是愿意真心孝敬父母的,特别是一些从农村经过考大学或其他途径奋斗进入城市的人,更是想好好地孝敬父母。他们把农村的父母接到城里,想尽点做儿女的孝心,让操劳一生的父母享享清福。而且开始时都做得很好,表现在尽量不让父母做家务事,尽量抽出一点时间与父母聊聊天。但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在态度上就会表现出不耐烦,不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甚至还有怨言。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譬如。父母可能还是以农村习惯对待城里的生活,以给予子女小时候的态度对待长大的子女,这就和子女的生活产生了矛盾。又如,父母的年纪大了,动作不利索了,妈妈还变得啰嗦了。这可能使子女感到不适应。再如,父母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经常要陪着他

们上医院,一陪就是大半天,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工作、休息;如果父母久病住院,对子女影响就更大了。所以民间有“久病无孝子”的俗语。然而,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应该的。他认为,无论何种原因,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儿女都应该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没有怨言,否则就不能算尽孝,不能算坚守孝道。他反问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母有事,子女帮助做;子女有酒食,父母先吃,就算尽孝了吗?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伴随着和颜悦色,没有怨言,这才算尽孝。

在当今社会, 孝指赡养、尊敬父母, 但不强调单方面盲目听从长辈, 晚辈意见的独特性与合理性突显出来, 呼吁长辈和晚辈之间平等的和谐相处。父辈们也把子女的学业和工作看作是对他们最好的尽孝方式, 所以有很多子女也把这作为努力的重点。这都是时代发展赋予孝的新内涵。在尽孝过程中, 我们要避免父代权力过重, 但同时又要注意扫除现代亲子关系中子代的单边解放和新的代际不公正现象, 尽量确保尽孝过程中的代际公正。在今天, 日益激烈的竞争让子女乃至父母都出外求学或打工, 所以,不远游的现象, 即使在农村也不多见, 子女在家围绕父母膝下嘘寒问暖、照顾寝食的尽孝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了。越来越多的年青人走出家门求学或工作, 但他们同样可以尽孝。比如, 常打电话回家, 和父母拉拉家常, 问问家里情况, 并告诉他们自己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情况, 免去他们的担忧; 不

时给父母寄去些生活用品和文娱用品,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抽空回家看看父母, 帮他们做做家务等。在当今社会, 孝指赡养、尊敬父母, 但不强调单方面盲

目听从长辈, 晚辈意见的独特性与合理性突显出来, 呼吁长辈和晚辈之间平等的和谐相处。父辈们也把子女的学业和工作看作是对他们最好的尽孝方式, 所以有很多子女也把这作为努力的重点。这都是时代发展赋予孝的新内涵。

总的说来,孔子的孝道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也不能把道德弃于一旁。发扬并改良孔子的孝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论语(孝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他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孝顺”这个词,孝和顺放在一起,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古代孝的根源来看,而今天的孝顺和孔子那个时代是很不同的。 首先要说起西周的政治制度。当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时,他该怎样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国呢?于是他想到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诸侯再照样分封,并由嫡长子继承。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世卿世禄的制度。每个人各安其位,绝不僭越,也没有向上越级的想法,这叫做身份社会。西周有800年的统治,可见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相当稳定。而保证身份社会稳定的两个重大因素,一个就是孝,另一个是礼。这都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不僭越就要保证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这就是顺。在父亲生前绝对服从,在父亲死后不违背父志,便是孝,也就是这则论语的内容。可见西周春秋那个真正的封建社会,孝由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叠加到了政治问题上。举个例子,春秋时卫国有个叫石厚的,协助卫桓公的弟弟州吁弑兄篡位,但在卫国不得人心,于是找到父亲石碏,石碏让他们去见周天子并从那里得到许可,但却在半路派两个人诛杀他们。一个人代表国家诛杀篡位的州吁,一个是他的家臣诛杀自己的儿子。可见父亲可以掌握生杀大权,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才是孝的真正目的。绝对服从是那个时代孝顺的含义。 今天,时代变了,最简短的概括就是从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不再有封建、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孝便不再具有政治意义。孝从原本的伦理变为政治因素最终又变为伦理,经历了一个转变,但还有一些观念保留了下来,比如我们今天讲孝顺,虽然已不是绝对服从,但本质上还是不要违背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亲手把我们养育,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孝的纽带。“百善孝为先”,我们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就是伦理道德中最高尚的爱。孔子的话说父母生前和死后都要孝顺,因为古人认为死生亦大矣。而今天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比当父母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再祭奠他们重要得多。父母用半辈子把我们养大,他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记得他们的生日,帮父母干点活,让他们少操老一代,就是我们最大的孝心了。让他们享享福吧,所谓孝顺,不过如此。 孝顺,这样一个因爱而生,因政而盛,最终因爱而流传的东西,还会因爱长久留存。孔夫子的至理名言,今天仍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

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于父母,“孝”的内容主要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但是,“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孔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恃奉父母,如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规劝,如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要“养”、“敬”,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他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葬而有礼也是《论语》对孝文化的延伸。 《论语》中“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在中国古代伦理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们大加赞扬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是组成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天地君亲师,古老的祖训与名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古人怀着对天地对自然的敬仰,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渐渐地忽视,由于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之心日盛,这些暂且抛开不提。君,今天看来,国,似乎更加切合实际。再往下,就是亲,此处的“亲”,自然指的就是双亲,是父母。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古老的时代,孝道是“父为子纲”的强权,孝也是“卧冰求鲤”的感人诗篇,孝道也还是杀子救母的荒诞,那么今天呢?今天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孝,才是真正契合时代的孝呢? 即使圣贤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及孝时,给的都是不同的答案,与其说是后人所解释的,孔圣人因材施教,倒不如说是,因为孝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初识世事的孩童,孝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父母生气; 对于开始读书的学子,孝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父母担心;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儒家对“孝”的范畴概念入手,强调了《论语》中的“孝”包含了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醒现代人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孝道。同时,通过分析《论语》中对如何尽孝道的具体描述,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孝《论语》孝治敬孝 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把“孝”作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名著《法的精神》里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然而近代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对于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却采取了过度批判的态度。 诚然,在整个封建社会,孝文化都被极度地推崇,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控导和利用孝文化,使之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因此受封建主义污染是在所难免的。当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崩溃,新思想新文化大潮汹涌,人们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伦理道德观,孝文化被首先推出来似乎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那种不加分析地把孝文化全看作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结果,显然是有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 不可否认,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其中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孝本身还是要肯定的。尤其当现在的报纸充斥着子女虐待父母,为遗产于父母兄弟对簿公堂,甚至有杀父轼母的行为,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读《论语》时重新认识“孝”的重要意

义。 在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中,“孝”起到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所谓的“孝”之所以可以成为“仁”的根本,是君子“立本生道“的基础,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孝”包涵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儒家“孝”的范畴包括人际关系网络有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 孝最初是专指“亲亲”。在原始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亲亲”即亲母亲而已,由母推母之母。随着个体婚姻制的出现,人类由知其母过渡到兼知其父,父亲随之也成为孝敬的对象。父与母都是孝意识的本源。由此演绎发展,出现两条脉络:一是父脉,一是母脉。父脉和母脉都是人的血缘关系,即为孝的血缘系统。血缘系统是孝的基础。 孝意识缘亲戚关系演延,主要也是两条线:一条是夫党与婆家的关系,另一条则是妻党和岳家的关系,也就是孝的亲戚系统。 缘政治关系演延,主要有三: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这是政治系统。 缘一般的社会关系演延就更多头绪了,或以师为父而尊师,或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中文五班裴梓伊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旧制度已不复存在。当新思想取代旧思想、新文化代替旧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孝道,并应该赋予“孝道”符合时代的新的定义。 《论语》是儒学经典之一。而其中孔子关于孝道释义及理解,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可以说: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但这种伦理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阶段,孔子决心恢复周礼实质上也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可以说,这种关于孝道的思想很好的维系了宗法制度,也为同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家族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帮助。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才能成为贯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所以,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孝道”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如今的社会,我们应发现其蕴育千年的结晶。“孝”深深地熔铸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但在当今社会,封建统治的思想束缚早已不在,我们用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论语》中关于孝道我们应该理解学习的方面。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告诉我们应该学习父亲长辈合理的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学习父母正确处事原则。这对未来的独立,对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又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篇》作为子女,要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这表现出子女应对父母关爱)而另一方面又要因为[其寿高]而有所恐惧(又表现出了子女对父母的崇敬与依恋,为父母有一天要离去而感到恐惧和悲伤)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一、为政以德 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也叫“德治”或“礼治”。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 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 1.克己复礼 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 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四、仁者爱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1)“仁”的根本:孝顺父母(“孝”)、尊敬兄长(“悌”)。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从《论语》中解读“孝”的内涵 【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在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孝”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个人、家庭、国家,贯穿仁、礼、忠、信等人伦、教育、政治各社会领域,涵盖民俗礼仪、国家法规进而上升到制度体系。所以,传承并实践孝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道德教育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 今解释为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段表现出“仁”、“礼”与“孝”是一体的,礼的规定体现仁的要求,而“孝”的要求是践行“礼”。在宗法制社会中的“礼”,不仅在家庭生活中有效,当其扩展到政治生活中时,“礼”便成了“礼治”的核心。 总之,“孝”在儒家思想中举足轻重,是仁的根本,礼的内核,忠的外扩。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面分别就“孝”与伦理、教育、政治的关系做一简单梳理,更明确的理解“孝”的内涵以及作用。 一、“孝”是规范人伦的根本

儒家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学,它包括培养人、造就人、完善人几个方面,在儒家文化中的人是伦理关系的主体,具有理想人格和道德素养。而“孝”是一切道德标准实现的前提,它又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邻居、师长同学等等社会关系中人情伦理。要实现人际伦理的规范就必须了解何为人伦规范,怎样做符合人伦规范,那么,以“孝”做起便是起点。 《论语》中对父母真诚、奉养之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 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4﹞ 这两段话分别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犬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

《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 ——出自《论语·学而》【译文】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拓展阅读】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三课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第四课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注释】 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

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元觉说:“这是现成的东西,等您年老时,我还用得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做。 第五课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译文】 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

论语中孝道语句的分类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语句 学而第一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 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 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 政。奚其为为政!”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公冶长第五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雍也第六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 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子罕第九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 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路第十三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分享】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 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 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耍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论语中的孝

一、《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 《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里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懼。” 《先进》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易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二、论语中孝的含义 个人认为孔子关于孝最中心的观点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生前、身后。 1.生前要求能养、敬、知、爱。 a.能养,即服劳奉养; b.敬,主要体现为“无违”,既不忤逆父母的意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提意见要委婉 不冒犯,尊重父母的思想等并维护其尊严; c. 知.,即关怀、理解与体谅。体现为“知父母之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知父母“唯其疾之忧”而爱自己; d. 爱,即内心要对父母充满爱心,“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唯色为难也,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 2.身后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葬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三、“孝”与“仁”、“礼”的关系 1.“孝”与“仁”:

《论语》中孝道观

浅谈《论语》中孝道观 中国一直有一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为人之本,百善之首,在儒家思想中占据了一席重要之地的,是儒家思想用以规范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中出现“孝”字18次,谈到“亲”但没有谈到“孝”,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有出现“孝”或“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这些内容涉及了《论语》全书20章中的10章。本文将以“孝”为核心内容,从什么是孝、孝的表现与要求以及孝在君臣关系中的运用三个方面,浅谈《论语》中的孝道观。 孝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晚辈对长辈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在《学而篇》中孔子说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年轻人在家里就要孝敬父母,离开父母(外出拜师学习)就要用敬爱师长以及比自己年长的人。将孔子在《论语》中对孝的解释和现代社会人们对孝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孝的内涵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此外,在上述句子的后面还接着“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概括起来就是:践行孝悌、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和爱众亲人。古人在写文作诗的时候都会讲究以顺序以示其重要性,上述的概括应该都是孔子对一个人的期望,而这些基本上都是为人应该具有的根本的良好品德,而且孔子将“践行孝悌”放在首位,可以推测出他对“孝”的重视,所以可以大胆的得出一个结论:孝应该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 对于如何尽孝,《论语》中也做了一定的要求。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大很多子女眼里尽孝最根本的就是:赡养父母,给予父母温饱,他们大多从经济层面和物质层面满足父母的要求,但是在《为政篇》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狗马之类的畜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 (2)(1)

2017年3月20日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 陈凤 西南大学国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界,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An analysis of filial piety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HENFeng School of national colleg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PR China Abstract:Filial piety, filial piety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national history of the story. To be a good man, a good man, a successful person, first of all to be filial piety. The loss of filial piety, like the loss of the heart, only a body in the world, lost the value of life. Abstract: filial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cius

引言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孔子把孝悌当作是维护家庭关系和睦、安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在不同的时代有不着不同的意义,“孝”与“敬”、“顺”、“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孝”的表现方式也是多样的。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道思想至今仍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中国从古至今的“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在孔子以前就产生了,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指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长时间的“孝”也由对种族长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到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 (一)西周时期的孝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建议敬天、孝祖、敬德、保民,注重尊老敬贤的教化。请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循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爸爸妈妈,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规则,“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一级的封建贵族官员,七十岁就要把执掌的政事交还国君而告老还家。贵族官员致仕后,朝廷把他们赡养于各级官学。《礼记·王制篇》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又说:“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此所谓“国老”,即是卿大夫一级年迈致仕的封建贵族;所谓“庶老”,即是庶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周代的校园即是官学,把“国老”、“庶老”们安

论语孝道感悟

《论语》中的孝道读后感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加上自己对《论语》研读,对于论语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其中所渗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 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却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还通过观看电影《孔子》,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这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之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长辈、平辈、晚辈。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这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孝。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就我们个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论语》中的孝义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论语》呼吁天下的儿女尊重父母,及时行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下面,让我们走进《论语》,感受其中的孝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父母去世之后,依然谨记父母的教导,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来流行过年出去旅游,对于这种做法,大家的观念也不同。而我认为,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通常,父母会把我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给我们庆祝,让我们每年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然而又有几个人能记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几个人能在父母生日这天给他们庆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条短信、一个小礼物、一句问候、回家的一杯水、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生日是喜忧掺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忧的则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也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我们可以看现在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样子。他们更多地是担忧,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们再怎么追悔,一切也来不及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今年来,子女不孝的丑闻也经常搬上新闻,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们欠父母实在太多,唯有在我们懂事之际、父母有生之年尽足孝道才能报答父母的恩情。什么是孝?在我看来,能让父母天天开心就是孝。我们尽力做到父母满意,生活里多关心父母,这些并不是难事,但在父母看来,却十分欣慰。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今社会却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孝,忘记了应该尽孝。〈论语〉让我们在诵读经典中认识孝,感悟孝。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体现我们对父母的孝心。只要父母还在,就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