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通论(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断定主语和谓语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的句子。谓语通常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古代汉语没有判断词,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或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否定副词“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有“者”、“也”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有“也”无“者”句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3.有“者”无“也”句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4.无“者”、“也”句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三、“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同“此”,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如: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是”在古汉语判断句中作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了的内容,判断动词“是”就是由这种表复指意义的“是”演变而来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是”作判断词来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如: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先秦时期,古汉语中尚无专职的判断词。“为”、“维(惟)”、“乃”、“即”等经常出现在判断句中,但都不是专职的判断词。“为”是一个普通的动词,有“作为”、“成为”等含义,不是判断词。“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但实际上它是放在句子中间的语气词,起的是引出谓语的作用。“乃”“即”在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但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五、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活用所表达的内容很多,如:

1、表达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3、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通论(十一)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 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是使远人来) 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

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 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 C、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异姓立国”) 4、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意动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以贤勇知。“左右以君贱之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值得注意的两点: a、一般说来,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苦其心志”使动,“贱之”意动);肯定了宾语之后,就可知宾语前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使动,“贤勇知”意动)。 b、同一个形容词是使动还是意动,要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是意动,而“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使动。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 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 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张吉轩 摘要:古代汉语判断句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式之一,判断句的谓语(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 性词组作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 句子,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在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但在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等同关系;类属关系;判断句的活用;语气助词。 一、句子的分类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句子具有表述性的特点。表,指的是表达客观现实;述,指的是陈述主观意图。 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常按一定的标准对句子进行分类。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句子的种类是不同的。 1、根据句子的语气可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如: ①他正在开会。(陈述句)②他在干什么?(疑问句) ③你别再赌了。(祈使句)④你真棒!(感叹句) 2、根据表示肯定还是否定可将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形式有的用“是”,有的不用“是”,有的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否定句一般要用否定副词“不”、“没”、“没有”、“非”等。如: 肯定句: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②你想干什么?③你应该爱惜身体。 否定句:①秋天没有夏天热。②你不想干什么?③我并非借题发挥。 3、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可以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单句的下位句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 ①他兴高采烈地说着话。(主谓句)②不准说话!(非主谓句) 复句的下位类型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如: ①我们是教师,又是学生。(联合复句) ②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灰心丧气。(偏正复句) 4、在句子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按谓语性质的分类是基本的,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把句子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 叙述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叙述主语的动作、行为或变化;描写句的谓语主要用来描写主语的性质和状态;判断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如: ①满天黑云顿时消失了。(叙述句) ②人民的生活富裕得很。(描写句) ③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判断句)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说明:按照该提纲复习,基本通论知识点与词句部分可以熟练掌握,内部资料,请勿外传此版本教材是商务出版社的三册套教材,与现在的两册套教材可以通用,页数稍有出入,请 使用者自行注意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 《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 《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臵、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古代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 【背景知识】句子的分类 按不同分类标准,句子种类不同: 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谓语成分: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语气表达: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 句子繁简:单句、复句 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一、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今京不度,非制也。(同上)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 延边大学是211重点大学。他不是延吉人。 ▲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由判断动词“是”作述语(不用的频率很低)。 ▲古汉语判断句常直接用名词谓语构成判断,上古汉语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 A.肯定形式 1.主语+者,谓语+也。 ⑴蔺相如者,赵人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⑶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⑷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2.主语,谓语+也。 (1)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2)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3)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封建论》) (4)蔡叔,康叔之兄也。(《左传·定公四年》) 3.主语+者,谓语。 (1)虎者,戾虫。(《战国策·齐策》) (2)杜周者,南阳杜衍人。(《史记·酷吏列传》) (3)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古代汉语笔记

通论一古今语音的异同 古今音的差异表现为声、韵、调三个方面。 一、古今韵的不同 读唐诗发现韵不协调。如,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哀、回、来、台、杯,为押韵字,在“平水韵”中同属“灰”韵,但5字韵尾同,韵腹有差别。再如, 李白《越女词》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月、袜同属入声“月”韵,但今音差别大。 上古更甚,如《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洲”与下面的“流、求、逑”相押,但第二章的“得、服、侧”,第三章的“采、友”,按今音就不押韵了。从《诗》到南北朝,一千多年过去,韵母系统变化很大。古人不理解,如《诗.燕燕》:“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音、心押韵,但“南”不押。于是沈重提出临时改读说。宋朱熹“叶音说”,或提“协句说”,都是主观的,不知古韵是发展演变的 叠韵联绵词窈窕、輾转、崔嵬、婵媛、蹉跎、须臾,古今一致,但“仓庚、芣苡”就不同。 二、古今声母的不同 从双声联绵词看,彷彿、参差、踟蹰、蝃蝀、蒹葭、栗烈,古今一致;零声母的“伊威、逶迤、犹豫、鸳鸯”也双声。但“缤纷”古今不一致。 古代有“三十六字母”,代表了中古音的声母系统,大致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三、古今声调的不同古今四声的不同 1.平分阴阳 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间、还、山”的分析。

(练习)下面的字为什么分成两组? 石,白,人,浊——高,空,飞,机 2.浊上变去 王维《新晴晚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垢、口、后、亩, (练习)下面哪些字符合此规律? 运动大会胜利闭幕 3.入派三声 王昌龄《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诗.小雅.裳裳者华》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黄、章、章、庆,押韵,但“庆”古平声,今去声。 (练习)把下面的字按四声分类 即,集,忽,恶,吉,息,孽,服,郝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 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幺、属于什幺的句式。 1判断句的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4.刘备天下枭雄。(……,……)(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 者也。(……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1判断句常见用法文言文判断句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 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 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

1古代汉语笔记之一

献诗说: 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 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 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采诗说: 删诗说: 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 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 3、这个说法不准确; 吴越春秋: 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 2、作者是越晔; 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 古文运动: 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 2、主张“主以明道” 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 九歌的艺术特色: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 2、神灵的价格化; 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 冯谖客孟尝君 【题解】 本文记述我国四大公子之一孟尝君门下一个食客冯谖的故事。冯谖通过收债“市义“、游说诸侯和立宗庙于薛三件事,表现了他的卓越才能,也从而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补充注释】 自存:指养活自己。 食之:给他吃,食音si。 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 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 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

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 辞曰:辞,告别。 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 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 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 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 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 高枕:形容词使动。 “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 赵威后问齐使 【题解】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对话,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时也表现了她的政治主张。 【补充注释】 趋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见君,礼节上应快步走,故触龙脚上有毛病,见赵太后时也要装出“趋”的姿势(徐趋)。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处。《诗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是其为人:这个人他的为人。 振困穷:救济困穷的人。振:即后来的“赈”,如“赈灾”。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这是帮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长。如神话传说中就有“息壤”。 胡为:与下文的“何为”同义,为的是避免呆板。 鲁仲连义不帝秦 【题解】 战国末,秦日盖强大,出兵围赵,魏派辛垣衍尊秦为帝。而齐国游士鲁仲连却挺身而出,反对妥协投降,和辛垣衍进行了单刀直入、针锋相对的斗争。文中生动地表现了鲁仲连反对投降的正确立场和功成不居的高贵品德,也刻画了国难当头束手无策的平原君和企图名利、毫无政治主见的辛垣衍。鲁仲连的议论,具有远见卓识,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运用历史事实与生动的比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义不帝秦:根据正义不尊秦为帝。义:名词作状语,今成语“义不容辞”的“义”作用同。帝:名词的使动用法。下面第二、三段就说是“尊秦为帝。” 【补充注释】 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à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 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王本是至尊之称,但春秋后,楚、吴、越各国也自称王,战国时各大国国君都先后称王。因各国都称王,于是有些强国为了表示与其他“王”不同,便称为帝,齐悯王与秦昭王就自称为帝。汉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统治者,而“王”则变成了“帝”之下(类似古诸侯)一级了。 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 “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倒数第二段)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句子根据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 描写句,一般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指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如: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代汉语常见的判断格式有: 1. ……者,……也 语气词“者”表停顿,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者,…… 语气词“者”表停顿,谓语后不加“也”。 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二》)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第31章) 3. ……,……也 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战国策〃齐策一》)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4. ……,…… 今秦,万乘之国。(《战国策〃赵策》)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 注意:语义上不表示判断,即不能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句子,不是判断句。如: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docx

古代汉语通论(一)一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 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 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 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 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 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 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 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能穷:不能走到头)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docx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其特点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也就是说,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主体结构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翻译时一般译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不是什么”。判断的标准是翻译中是否有判断词“是”或“不是”。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 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 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例如: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该句不是判断句,“乃入见”可译为“于是入朝拜见”,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③贱即买,贵即卖。 该句不是判断句,可译为“发现价格低了就买,发现价格高了就卖”,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该句是判断句,可译为“应当立为大王的人是公子扶苏”,其中“乃”表判断,译为“就是”或“是”。 3.有些动词“为”“是”也表判断,但一般不常见。其中“是”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为”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动词的“为”的区别。例如: ①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 该句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可译为“作为”。

古代汉语第一册术语通论整理

术语整理 术语01 古代汉语:清代前期以前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文言:与白话相对,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古白话: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 文字学: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的性质、造字法、起源、发展、形体与音义的关系、正字法、文字的创制与改革、个别文字的演变等。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的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在我国,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语言学(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 传统的语言学称为语文学,以研究古代文献和书面语为主。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的是语音学。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按传统语法,形态学和造句学合起来就是语法学。研究词项与概念及指称对象的关系,揣摩各种词义的异同、正反、上下、交叉等关系,剖析整个句子或其中某些成分的意义,这是语义学。研究文字的形状、体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是文字学。 小学(文字、音韵、训诂) 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顾名思义,通俗的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叫“诂”。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也有人将训诂学分为新旧两种。 汉语史(汉语史的分期) 汉语的历史叫做汉语史,包括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三大块,汉语史是研究汉语现象及其内部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现象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五)副词

古代汉语通论(五)——副词 一、副词的性质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和否定或情态、语气等作用的词类。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类,语法功能接近实词,能做状语;词汇意义比较空灵,接近虚词。 二、副词的分类 程度副词 1.少。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如: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今予病少愈,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庄子·徐无鬼》) 2.稍。现代汉语中的“稍”是程度副词,含义是“稍微、略微”;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是“逐渐”的意思。如: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3.颇。“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如前一例;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后一例。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范围副词 可以分为表总括和表限定两种。总括副词有“皆、尽、举、悉、毕、咸、具、凡、都、共、率”等;限定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其中,“凡”有二义:用在句子前面表规律性的归纳,表“凡是、大凡”;用在数词前面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表“总共”。 1、但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如: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徒、特、第(弟)、直、独 这几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也常作表限定的范围副词使用,是“只”、“仅”的意思。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子第去,勿忧我。(《明史·贺逢圣传》)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独”原义是独自的意思,是情态副词,引申为范围副词“只”;但是在反问句中,“独”主要表达反问语气,是“难道”的意思。例如: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仅现代汉语中“仅”只是个限制范围的副词,“只”的意思;但是在古汉语中,它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