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成本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成本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宁流动负债(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二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二销售成本宁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十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二360十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二销售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十资产总额)x 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十股东权益)x 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二[负债总额十(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x 100%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二长期负债十(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 1 )长期租赁

( 2 )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宁流动负债(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二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二销售成本宁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十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十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二360十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二销售收入十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十资产总额)x 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十股东权益)x 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二[负债总额十(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x 100% 4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二长期负债十(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 1 )长期租赁

( 2 )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十销售收入)x 100%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十销售收入]x 100%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十平均资产总额)x 100%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十平均净资产x 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 、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二1 -(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二资产净利率x权益乘数

二销售净利率x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

2011 年注会备考资料隆重推荐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二净利润十年末普通股份总数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十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二股利总额宁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4、股票获利率

股票获利率二普通股每股股利十普通股每股市价x 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宁普通股每股净收益)x

100% 6、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二普通股每股净收益宁普通股每股股利

=1宁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宁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十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 、流动性分析

( 1 )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宁本期到期的债务

( 2 )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十流动负债

( 3 )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 )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 2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二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十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公司理财计算题公式总结及复习题答案out

112公司理财计算题 第二章:财务比率的计算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100% =所有者权益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1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 ×100% 3、速动比率=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 ×100% =流动负债待摊费用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资产---×100% 4、现金比率= 流动负债 短期投资短期有价证券货币资金现金) ()(+×100% (二) 反映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赊销收入净额=2 --÷+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现销收入销售收入 2、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销货成本 =2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销货成本 习题: 1、某公司20××年末有关财务资料如下:流动比率=200%、速动比率=100%、现金比率=50%、流动 负债 = 1000万元,该公司流动资产只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四个项目(其 中短期投资是货币资金的4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存 货四个项目的金额。 2、某公司20××年末有关财务资料如下:流动比率=200%、速动比率=100%、现金比率=20%、资产负债率=50%、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列下面的资产负债表简表。 资 产 负 债 表(简) (单位:元) 3、某公司年初应收账款5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60万元,年初存货86 万元、年末存货90万元, 本年度销售收入为680万元(其中现销收入480万元,没有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销货成本

公司理财计算题公式总结及复习题答案out

第二章:财务比率的计算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宀亠「亠 - X 100% 一 X 100% (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总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 2、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X 100% 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 流动资产-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 X 100% = X 100% 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 现金(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投资) X 100% 流动负债 (二)反映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 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期初应收账款 期末应收账款)2 销货成本 销货成本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习题: 1、某公司20 xx 年末有关财务资料如下:流动比率 =200%、速动比率=100%、现金比率=50%、 流动 负债=1000万元,该公司流动资产只包括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四个项目 (其 中短期投资是货币资金的 4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存 货四个项目的金 额。 2、某公司20 xx 年末有关财务资料如下:流动比率 =200%、速动比率=100%、现金比率=20%、 资产负债率=50%、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 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列下面的资 公司理财计算题 1、应收账款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2、存货周转率

产负债表简表。 资产负债表(简) 3、某公司年初应收账款5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60万元,年初存货86万元、年末存货90万元,本年度销售收入 为680万元(其中现销收入480万元,没有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销货成 本 为56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4、某公司20 xx年度全年销售收入为600万元,其中现销收入为260万元,没有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年初应 收账款为3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比年初增加了20%,则应收账款周转率应该 是多少? 5、某公司20 xx年度全年销货成本为400万元,年初存货为50万元,年末存货比年初增加了20% , 则存货周转率 应该是多少? 第三章:货币时间价值 1、单利:终值=P(1 n)【公式中i为利率,n为计息期数】 现值P = /(1 n) 2、复利:终值= P = P (1)n【公式中(1)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简写作】

国家税收复习重点

第一章税收概述 1、“初税亩”是我国税收成熟的标志 2、税收的特征:强制性(基本保障)、无偿性(核心)和固定性(约束) 3、税收的职能:财政职能(第一个,最基本)、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第二章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 1、纳税人(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客体)、税率是税法的三个最基本要素。 2、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3、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起点;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征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4、按照税负是否转嫁:直接税(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和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按照管理权限的不同: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地方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5、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营业税、所得税、城建税等 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营业税、城建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等 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关税、进口产品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 第三章增值税 1、混合销售行为: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的行为。 特点:销售货物与提供营业税劳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例题?多选题】依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下列混合销售行为中,应征收增值税的有(AD )。 A.家具厂销售板式家具的同时负责安装的业务 B.餐厅提供餐饮服务并对就餐者销售酒水饮料 C.电信部门为客户提供电信服务同时销售电话机 D.批发企业销售货物并实行送货上门 2、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指增值税的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和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兼营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应税劳务)。 3、当期进项税额的计算:

最新几何图形计算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长 、底、上底、棱长 b: 宽 、下底 h: 高 d :直径 r :半径 V:体积 )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 a×a = a 2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h = 2s ÷a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6、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2×圆周率×半径 C=лd=2лr d=C π r=C 2π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 S = πr 2 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S 环=π(R 2-r 2) 7、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4 + 宽×4 + 高×4 =(长 + 宽 + 高)×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 = 2( ab + ah + bh )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底面积×高 V=abh = sh 8、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 = a×a×6 = 6a 2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V = a×a×a = a 3 = sh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表=s 侧+s 底×2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 柱 = sh =πr 2h 10、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13 V 锥 = 13 sh = 1 3 πr 2h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长 、底、上底、棱长 b: 宽 、下底 h: 高 d :直径 r :半径 V:体积 )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长方形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 = a×a = a 2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h = 2s ÷a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6、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2×圆周率×半径 C=лd=2лr d=C π r=C 2π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圆周率 S = πr 2 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S 环=π(R 2-r 2) 7、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长×4 + 宽×4 + 高×4 =(长 + 宽 + 高)×4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 = 2( ab + ah + bh )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 底面积×高 V=abh = sh 8、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 = a×a×6 = 6a 2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V = a×a×a = a 3 = sh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表=s 侧+s 底×2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V 柱 = sh =πr 2h 10、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13 V 锥 = 13 sh = 1 3 πr 2h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试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40分,每一题1分) 1.下面选项是对信息的实质的理解和说明,其中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 A. 信息就是计算机的处理对象 B. 信息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知识 C. 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D. 信息就是人类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常用作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人们常说,"因特网是知识的海洋".

税收计算公式(全)

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常用几何公式大全

常用几何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公司理财重点计算题word版本

1、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市价比率分析)P22-P28 2、流动性分析指标P30 3、财务弹性分析指标P30 4、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复利现值、终值,四种年金的现值和终值) P37 5、债券价值评估的计算P47 6、两阶段模型股票价格的计算P55 7、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P105-P110 8、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P110 9、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P111 10、投资项目资本成本的计算P113 11、项目现金流量的简化计算(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 P120 12、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获利指数(现值指数)、投资回报率的评价方法P123 13、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总杠杆的确认P149 14、股利支付政策的评价与选择(剩余股利政策的计算,各种股利政策对比) P193 15、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P228 1、某人以15000元购进华丰公司债券,两月后以16000元售出,购入和售出时分别另支付手续费60元和68元。计算本债券投资收益额及持券期间的收益率。解:债券投资收益额=16000-15000-60-68=872元持券期间收益率=872/(15000+60)×100%=5.79% 2、某城市有两家银行,其中一家为内资银行,另一家为外资银行。现假设两家的计息方法和利率水平都不同,外资银行采用复利法,不管存期的长短,年利率一律为4%,每年复利两次;而内资银行采用单利法,10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5%。现某人有在10年内不需要使用的多余资金1000000元需要存入银行,假设两银行在其他方面的情况完全一致。试问,该人的多余资金应该哪?解:该问题的关键是计算出10年后可以从哪家银行拿出更多的资金,比较谁的终值大内资银行1000000×(1+10×4.5%)=1450000元外资银行1000000×(1+2%)20=100000×1.486=1486000元应该存入外资银行。 3、华丰公司2014年度利润总额为116,000元,资产总额期初为1017,450元,其末数为1208,650元;该年度企业实收资本为750,000元;年度销售收入为396,000元,年度销售成本为250,000元,销售费用6,50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6,600元,管理费用8,000元,财务费用8,900元;年度所有者权益年初数793,365元,年末数为814,050元。要求:计算企业该年度:(1)资产利润率;(2)资本金利润率;(3)销售利润率;(4)成本费用利润率;(5)权益报酬率。解:平均资产总额=1113050元资产利润率=×100%=10.42%资本金利润率=×100%=15.47%销售利润率=×100%=29.29% 成本费用总额=250000+6500+6600+8000+8900=280000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41.43% 平均股东权益=803707.5权益报酬率=×100%=14.43% 4、(1)华丰公司发行优先股面值100元,规定每股股利为14元,市价为98元。要求:计算其投资报酬率。(2)华丰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利息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要求计算:①市场利率为10%时的发行价格。②市场利率为12%时的发行价格。③市场利率为8%时的发行价格。解:(1)投资报酬率=14/98×100%=14.58%(2)①当市场利率为10%时,发行价格=100元②当市场利率为12%时,发行价格=88.61元③当市场利率为8%时,发行价格=113.42元 5、华丰公司现有资金200万元,其中债券1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100万元(10万股,每 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今年股利1元/股,以后各年预计增长5%)。现为扩大规模,需增资4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140万元,年利率10%,发行股票260万元(26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股利政策不变)。所得税率30%。计算企业增资后:(1)各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2)各种资金的成本。(3)加权资金成本。解:(1)债券比重=(100+140)/600=0.4股票比重=

公司理财-公司理财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 货币时间价值 (1)复利终值(已知现值PV ,求终值FV ) 复利终值是指一项现金流量按复利计算的一段时期后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n r PV FV )1(+= (1+r )n 通常称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 ,r ,n ),可直接查阅书后的附表“复利终值系数表”。 (2)复利现值(已知终值FV ,求现值PV ) 计算现值的过程通常称为折现,是指将未来预期发生的现金流量按折现率调整为现在的现金流量的过程。对于单一支付款项来说,现值和终值是互为逆运算的。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 n r FV PV -+=)1( 其中,(1+r )-n 通常称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 ,r ,n ),可直接查阅书后的附表“复利现值系数表”。 (3)普通年金终值(已知普通年金A ,求终值FV ) ?? ? ???-+=r r A FV n 1)1( 式中方括号中的数值,通常称作“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 ,r ,n ),可以直接查阅书后的附表“年金终值系数表”。 (4)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年金现值计算的一般公式为: ? ?? ???+-=-r r A PV n )1(1 式中方括号内的数值称作“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 ,r ,n),可直接查阅书后的附表“年金现值系数表”。 也可以写作: ),,/(n r A P A PV = (5)预付年金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 ? ???--+=+11)1(1r r A FV n 也可以写成 []1)1,,/(-+=n r A F A FV )1)(,,/(r n r A F A FV += (6 )预付年金的现值可以在普通年金现值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 ? ???++-=--1)1(1V )1(r r A P n

税收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四、关税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五、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所得税 1、应纳税所得额 制造业: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商业: 应纳税所得额=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服务业: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再投资退税: 再投资退税=再投资额×(1—综合税率)×税率×退税率 七、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1—30%)

公司理财计算题

雅美公司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的销售额及净利润的资料如下: 项目2008200920102011 销售额净利润5000 400 5100 430 6000 620 7000 750 要求:以2008年为基年,对公司四年的经营趋势、财务成果作出分析。 ABC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2011年比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20%;2010年该公司资产总额为7000万元,以后预计每年比前一年资产增加1000万元,该公司资产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组成,连续几年来固定资产未发生变化均为4000万元,假设该公司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所得税税率不变,其他有关数据和财务比率如下: 2010年2011年 资产负债率40%50% 流动负债/所有 者权益 0.60.5 速动比率0.70.8 销售毛利率15%18% 平均收帐期60天50天 净利润12001500

要求:(1)分析ABC公司2011年与2010年相比各项周转率的变化原因; (2)分析2011年ABC公司流动比率的变动原因(式中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数额均按期末数计算)。 提交的答案 、销售额增长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2009年=(5100—5000)/5000=2% 2010年=(6000-5000)/5000=20% 2011年=(7000—5000)/5000=40% 2、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近3年来公司的销售额增长率迅速增长,说明了该企业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可能是该企业的产品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能力,产品的生命周期旺盛.另一方面是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合理的控制成本,节约费用开支。 3、净利润增长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2009年=(430-400)/400=7.5% 2010年=(620-400)/400=55% 2011年=(750-400)/400=87。5% 4、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近3年来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迅速增长,说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非常好,可能存在的原因是随着销售的增长,公司的占有率提高,产品供销两旺,尤其是公司注重挖潜力,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进一步提高了财务效率,从而使净利润率有较大幅度增长,使股本的权益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1)分析ABC公司2011年与2010年相比各项周转率的变化原因; 1、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结果如下 2010年销售收入=12000万元,2011年销售收入=12000*(1+20%)=14400(万元)2010资产总额=7000万元,2011年资产总额=7000+1000=8000(万元) 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12000/7000=1。71(次) 2011年总资产周转率=14400/8000=1.8(次)

国际税收计算题例题

麦克先生(德国国籍)从2008年起被德国A公司派到我国,在A公司与我国合资的甲公司任职做法律顾问。该人每月的工资有两家公司分别支付。我国境内的甲公司每月向其支付人民币18000元,A公司每月向其支付工资折合人民币27000元。2009年9月,该人被A公司派到英国,负责一起诉讼案件。他在英国工作15天,英国公司向其支付工资2000英镑。完成工作后,该人返回我国的甲公司。请计算该人2009年9月应在我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考虑税收抵免问题)。 答:麦克先生属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居住满一年不超过五年的个人。根据我国税法,他应就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境内、境外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向我国纳税,而他被A公司临时派到英国工作属于临时离境,这期间他取得的由A 公司支付的工资属于“境外来源、境外支付”,无须向我国纳税。对此,他应按以下公式确定在我国的纳税义务: (1)按当月境内、境外支付的工资总额计算的应纳税额: (18000+27000-4800)×30%—3375=8685(元) (2)麦克先生当月应纳税额 8685×[1—27000/(27000+18000)×15/30]=6079.5(元) 境外所得限额抵免法操作实例 税法规定:纳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但抵免限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按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1.限额抵免的计算方法——分国不分项 税收抵免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 【解释1】公式中要用的所得额指税前利润,若从国外分回的是税后利润,需换算为税前利润,换算方法: 所得额=(分回利润+国外已纳税款)或 所得额=分回利润÷(1-某外国所得税税率) 【解释2】公式中计算应纳税总额时的税率均为25%法定税率。 应纳税总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25% 2.限额抵免方法: 境外已纳税款与扣除限额比较,二者中的较小者,从汇总纳税的应纳税总额中扣减 3.限额抵免使用范围: (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操作思路: A: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公司理财计算题

一、单选 1、企业的管理目标的最优表达是( C ) A.利润最大化 B.每股利润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2、“6C”系统中的“信用品质”是指( D ) A.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 B.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 C.客户的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 D.客户履约或赖账的可能性 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称为( B) A.复利终值系数 B.偿债基金系数 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D.投资回收系数 4、能够直接取得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从而能尽快地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筹资形式是( B ) A.股票筹资 B.吸收直接投资 C.债券筹资 D.融资租赁 5、下列项目中,属于非交易动机的有( D ) A.支付工资 B.购买原材料 C.偿付到期债务 D.伺机购买质高价廉的原材料 6、下列( C )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要素。 A.可用资本的成本和规模 B. 项目盈利性 C. 决策者的主观意愿和能力 D. 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 7、确定一个投资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是( B )。 A.内含报酬率大于1 B.净现值大于0 C.现值指数大于0 D.净现值率大于1 8、现金性筹资风险是( C ) A.整体风险 B.终极风险 C.个别风险 D.破产风险 9、企业购买某项专利技术属于( C ) A.无效投资 B.金融投资 C.实体投资 D.对外投资10、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吸收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投资一般不超过注册资本的20%,特殊情况经批准最高不得超过( B ) A.25% B.30% C.40% D.50% 11、存货ABC分类管理要求对C类存货实行( C ) A.按品种重点管理 B.按类别一般控制 C.按总额灵活掌握 D.以上都可 12、不管其他投资方案是否被采纳和实施,其收入和成本都不因此受到影响的投资是(A ) A.独立投资 B.互斥投资 C.互补投资 D.互不相容投

公司理财-公司理财计算公式汇总

+ 1 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 (1) 复利终值(已知现值PV,求终值FV) 复利终值是指一项现金流量按复利计算的一段时期后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FV = PV(l + r)H (1+r) 11 通常称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 r, n),可直接査阅书后的附表“复利终值系数表”。 (2) 复利现值(已知终值FV,求现值PV) 计算现值的过程通常称为折现,是指将未来预期发生的现金流量按折现率调整为现在的现金流量的过程。 对 于单一支付款项来说,现值和终值是互为逆运算的。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V = FV(\ + rY n 其中,(ltr) f 通常称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 r, n),可直接査阅书后的附表“复利现值系数表”。 (3) 普通年金终值(已知普通年金A,求终值FV) 式中方括号中的数值,通常称作“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 r, n),可以直接査阅书后的附表“年金终值系数表”。 (4)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年金现值计算的一般公式为: 式中方括号内的数值称作“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 r, n),可直接査阅书后的附表“年金现值系数表” o 也可以写作: PV = A{P/A. r.nj (5) 预付年金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r 也可以写成 FV = q[(F/Av + l) — l] FV = A(F/A.r,n)(\ + r) (6 )预付年金的现值可以在普通年金现值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PV = A FV = A (1 + 厅一1 PV = A 1 —(1 + F

PV = A [(P /A ”/—I )+ I ] PV = A(P/Ar,n)(l + r) (7)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a.分段法:PV = A (P/ A, r, n-m\PI F, rjn) b.扣除法:PV = A^P/A.r,n)-(P/Ar,也)] (8) 永续年金的现值可以通过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推导得出: 当n~8时,(1+r)-的极限为零,故上式可写成: PV = Ax- (9) 增长型永续年金现值(已知第0期现金流量CO,每年增长率为g,求现值PV) 当增长率gV 折现率I ■时,该增长型永续年金现值可简化为: py = C°(l + g) _ G 厂 _g r_g (10) 名义年利率APR 为皿,则有效利率EAR 的调整公式为: 当复利间隔趋于零时即为连续复利(continuous compounding),此时: (11) 利率卢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风险溢价 利率2基准利率+风险溢价 名义无风险利率二(1+真实无风险利率)X (1+预期通货膨胀率)一1 (12) 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也可以写成: PV = A 1-d+rp EAR = \ 1 + r- 真实无风险利率= 1+名义无风险利率 1+预期通货膨胀率 EAR = lim 1 + oc L

国家税收参考答案(整理版)

《国家税收》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活动。 2、税收原则:税制原则即税制建立的原则,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 判断税收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制定科学的税收原则,始终是设计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 3、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 的税负水平保持均衡。 4、税收成本:税收成本是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该过程开始于税收政策的制定,结束于税 款的全额入库)中所付出的一切代价(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的总和,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 5、资源配置职能: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 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6、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转由他人负担的过程。 7、税源:税源即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 8、税基:税基是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计算的基础,也称计税依据。一是指某种税的经济基础。二 是指计算交纳税额的依据或标准,即计税依据或计税标准。它包括实物量与价值量两类。 9、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定额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10、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按同一比例增长的税率。 11、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按照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减去按照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之后的差额。 它是在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常数。 12、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增加而递 增的税率。 13、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以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在课税对 象数额提高一个级距时,对课税对象全额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税。 14、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 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其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 并且,每一次计算仅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作为计算基数,然后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出应纳税款数额。 15、税收效应: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及其手段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影响。 16、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有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 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额,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种流转税。 17、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从其销售产品的销项税额中抵扣。 18、收入型增值税:只允许抵扣当期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进项税的,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19、消费型增值税:准许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进项税的,称为消费型 增值税。 20、进项额:是指企业购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及应税劳务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21、销项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增值 税额。 22、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间接税。 23、从量定额:以商品的重量、长度、容量、面积等计量单位为计税依据,按固定的单位应税额进 行计征的计税方法。 24、预定定价:纳税人与税收部门之间进行商量,以某一商品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缴纳税款, 以保证税收的收入。到一纳税期限,再按实际的商品销售价格计税后调整,多退少补。 25、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 税。 26、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

《公司理财》计算题(汇编)

《公司理财》复习题-计算题(4) 计算题 财务比率公式: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100% = 所有者权益 负债长期负债流动负债++×1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00% 3.速动比率=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100% = 流动负债 待摊费用 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资产---×100% 4.现金比率= 流动负债 短期投资短期有价证券货币资金现金) ()(+×100% (二) 反映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赊销收入净额= 2 --÷+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现销收入销售收入 2.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销货成本=2 ÷+期末存货)(期初存货销货成本 习题: 1.根据ABC 公司20××年度的简易资产负债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简易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BC公司 时间:2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解: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100% = 1165800 60000 418000+×100% = 41% 流动比率=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100% = 418000 518000 ×100% = 123.92% 速动比率=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100% = 418000 2400 33400027000518000---×100% = 36.99% 现金比率= 流动负债 短期有价证券 现金+×100%= 418000 14000 121600+×100% = 32.44% 2.某公司年初应收账款5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60万元,年初存货86 万元、年末存货90万元, 本年度销售收入为680万元(其中现销收入480万元,没有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销货成本 为56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解: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赊销收入净额=2 /)6056(480 680+- = 3.45 存货周转率= 平均存货销货成本=2 /)9086(560 += 6.36 计算题 公式: 1.单利:终值F n = P·(1+i·n) 【公式中i 为利率,n 为计息期数】 现值P = F n /(1+i·n) 2.复利:终值F n = P·CF i,n = P·(1+i)n 【公式中(1+i)n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简写作CF i,n 】 现值P= F n ·DF i,n = F n /(1+i)n 【公式中1/(1+i)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简写作DF i,n 】 3.年金:终值F n = R·ACF i,n 【公式中ACF i,n 是年金终值系数的简写,R 为年金,n 为年金个数】 现值P = R·ADF i,n 【公式中ADF i,n 是年金现值系数的简写】 习题: 1.某公司从银行取得贷款600000元,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息,则5年后应偿还的本利和共是 多少元?(CF 0.06,5 =1.338,DF 0.06,5=0.747) 解:F n = P·CF i,n = 600000×CF 0.06,5 = 600000×1.338 = 802800(元) 2.某公司计划在5年后以600000元更新现有的一台设备,若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息,则现在 应向银行存入多少钱?(CF 0.06,5 =1.338,DF 0.06,5=0.747) 解:P= F n ·DF i,n = 600000×DF 0.06,5= 600000×0.747= 448200(元) 3.某公司计划在10年内每年年末将5000元存入银行,作为第10年年末购买一台设备的支出,若 年利率为8%,则10年后可积累多少资金?(ACF 0.08,10=14.487,ADF 0.08,10=6.710) 解:F n = R·ACF i,n = 5000×ACF 0.08,10= 5000×14.487= 72435(元) 4.某人计划在10年中每年年末从银行支取5000元以备零用,若年利率为8%,现在应向银行存入 多少钱?(ACF 0.08,10=14.487,ADF 0.08,10=6.710) 解:P = R·ADF i,n = 5000×ADF 0.08,10= 5000×6.710= 33550(元) 5.某公司现在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00000元,年利率为10%,拟在今后10年内每年年末提取等额 现金作为职工奖励基金,则每年可提取多少现金?(ACF 0.1,10=15.937,ADF 0.1,10=6.145)

公司理财考试计算重点资料

1.A 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 2.5,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0%。要 求:(1)计算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若该股票为固定增长股,增长率为6%,预计一年后的股利为1.5元,计算该股票的价 值; (3)若该股票未来三年股利呈零增长,每期股利为1.5元,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 增长率为6%,计算该股票的价值。 (P/A ,16%,3)=2.2459; (P/F ,16%,3)=0.6407;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点。 已知:β=2.5,rm=6%,rf=10% (1)rs=rm+β(rm-rf ) =6%+2.5(10%-6%)=16% (2)g=6%, P0= D1÷(rs-g )(2分) =1.5÷(16%-6%)=15元(1分) (3)P0=1.5×(P/A,16%,3)+% 6%16%615.1-+?)(×(P/F,16%,3) =1.5×2.2459+15.9×0.6407 =13.56(元) 2.ABC 公司的有关资料见下表所示: ABC 公司资料表 单位:万元 ABC 公司正在考虑将资本结构中的债务比率增加到60%(假设通过发行债券回购股票改变 资本结构,资本总额保持不变)。目前股票以账面价值每股25元交易,发行债券前后的利率 均为9%,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1)如果负债比率提高到60%,公司需要发行多少新债回购股票? (2)计算发行新债回购股票前后普通股股数。 (3)计算资本结构改变前后的每股收益。 (4)计算资本结构改变前后的财务杠杆系数。 (5)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5%,你认为资本结构改变前后的每股收益会发生什么变 化?

最新版税收计算公式汇总

税收计算公式汇总: 一、增值税 1.视同销售行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应征消费税组成价格应加计消费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因无法准确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 委托加工应纳增值税进项税额=加工费*税率 (1)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抵扣税) 1、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 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不含税收入×3%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从价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 (2)从量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适用税额标准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三、营业税:应交营业税=营业收入×税率 下附营业税税率表: 营业税税目税率表(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税目税率 一、交通运输业3% 二、建筑业3% 三、金融保险业5% 四、邮电通信业3% 五、文化体育业3% 六、娱乐业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