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劳动关系学》课程知识点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

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用人单位) 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 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的本质: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双方合作、冲突、力量 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3劳动关系的主体——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 4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的特点

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 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 特点:第一,人格上的从属性。主要表现为:①劳动者要服从用人 单位的

工作规则;②劳动者要服从用人单位的指示和命令;③接受 监督、检查的义务;④劳动者有接受制裁的义务。 第二,经济上的从属性。劳动者的劳动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从属他 人,为实现他人目的而劳动。

集体劳动关系一一现代劳动法研究的重点 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 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 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其特点是:独立自主性。明确的团体 意识

5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 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1合作的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 2冲突的根源: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

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 背景根源:

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公 平;工作本身的属

3冲突的表现形式(1)明显的冲突:罢工(2)不太明显的冲突:各种

“不服从”行为;怠工;辞职;权利义务的协商。

4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文化因素

非文化因素:“客观”的工环境;管理政策和实践;宏观经济环境和 政府政策

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

第一节劳动关系理论

五大理论学派及其观点与典型模式:新保守派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 典学派,

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这一学派主要关注经济效率 的最大化,研

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 求效率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该学派 更关注

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 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 正统多元论学派由传统上采用制度主义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 学者组成,该学派的观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一直奉行的传

统理念的延续。该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 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 ,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 会、集体谈判制度。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更具有批判精神,积极主张变革。该学派十分关注 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该学派的观点 ,在 五学派中内容最松散,它包括了对歧视、不公平、裁员和关闭工厂、 拖欠工资福利、危险工作环境以及劳动法和集体谈判体系中的缺陷 等问题的分析。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均衡的关系

,管理方凭借其特 殊权力处于主导地位。呵曰3

)从双方地位差异这个角度看,该学派与正 统多元论学派、管理主义学派并没有很大的分歧。但它认为现存的 劳动法和就业法不能为工人提供足够的权利保护

,因为公正、平等地 对待工人,往往不符合管理方的利益,也不是管理方凭借其自身能力 所能实现的。因此为了确保工人获得公正平等的待遇 ,必须要加大政

府对经济的干预。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提岀了 ”结构不公平"理论。该理论 将经济部门划分成"核心”和"周边"两个部门。

激进派具有比其他学派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 义者组成。激进派所关注的问题同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有许多是相同 的,但

它更关注劳动关系中双方的冲突以及对冲突过程的控制。该学 派认为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所指岀的问题 ,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本身 所固有的问题,因而其提岀的政策主张的作用十分有限。 激进派认为 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 " 资本"

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一元论与多元论 1 一元论观点:一元论观点强调资方的管理权威,要求雇员忠诚于 企业的

价值观。一元论观点面临的争论之一,在于组织内部利益群 体间的任何形式的冲突或争议,都被看作会对组织产生本质性的危 害,管理方的决策和意志决不能受到挑战和质疑。 2多元论观点:多元论观点则承认冲突,甚至认为在工作场所冲突 的存在是

不可避免的。 多元论意味着不同利益的团体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妥协。

3价值观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珀塞尔和西森进一步阐明了两种价值 观具体适用的范围和特点:1)传统型企业一一强调一元论 2)精明 的家长型企业一一本质上属于一元论 3)精明的现代型企业一一坚

定的多元论者4)标准现代型企业一一实用主义或机会主义 (当前

最典型的劳动关系管理类型)

第二节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1斗争模式:“斗争模式”是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认为劳 资关系

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具有陇质的关系其表现形 式是雇佣劳动

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其本质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多元放任模式: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工 会或工会

运动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副作用或负面影响,主 张减少政府对劳

动关系的干预。 3协约自治模式:协约自治模式具体分为两种形式;劳资抗衡和劳 资制衡模式。

4统合模式(社会统合、经营者统合、国家统合模式)

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第一节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1时代背景一一产业革命

2斯密的管理思想一一“看不见的手”的思想

3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及其特点

第二节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1时代背景一一第二次技术革命 2 “泰勒制”的含义及科学管理思想:随着技术革命和流水线作业 为基础的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劳动组织和现代管理体系,这就 是“泰勒制”。

以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岀通过建立 各种明确的规定、条

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 理效能的关键。科学管理理

论的内容包括劳动定额原理,激励性的 工资报酬制度,等等。 3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及其特点: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

1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 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

2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

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

让步,从早期对工人的直接的剥削

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 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3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 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 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 4政府的政策发生了

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 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冲突的制度化

1时代背景一一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

2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侧重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探求人们行为的规律,从中寻找管理员工的新方法和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

3劳动关系的制度化及其特点:①该时期的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较其他时期更为明显。两次世界大战和大危机使劳资矛盾在缓解和激化之间反复震荡,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加速②政府迸一步放弃了原来的不干预的政策,不但加强了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③企业的管理方面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如士气、满意度等,客观上缓和了劳动关系紧张状态。④该时期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岀,集体谈判制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调整劳动关系的渠道更宽,选择余地更大。

第四节成熟的劳动关系

1管理理论的“丛林”:①经验主义学派②经理角色学派③权变理论学派2成熟的劳动关系及其特点:①经过前几个时期劳动关系发展的基础,政府不但认识到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而且调整手段也已经相当完备,立法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备,为劳资双方有效沟通所提供的各利,服务也比较完备。②在政府立法、服务体系干预下,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愿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冲突,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因此从总体上看,冲突的激烈程度在不断下降,合作成为劳动关系的主流。③ 经过长期的发展,“三方格局”形成,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上制度、集体谈判制度等都已相当完善。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第五节新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和组织发展的背景:这些新技术在销售、生产,设计和生产重组等方面,要求更具柔性的专业特征,从而使工作组织和工作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①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蓝领”和“白领”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②工作组织本身也从多等级的官僚制变为由网络化供应、团队工作、多种技术支持,以及像组织扁平化和弹性工作制这类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和适应环境的制度。③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更为激烈的全球性竞争,使得世界经济进入“微利”时代,这就要求劳动关系双方改变传统的调整冲突的方式和渠道。

2劳动关系的新变化:①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加剧和雇主策略的变化。②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力平衡。③跨国工会和工会联盟发展的相对滞后。

④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⑤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3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1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

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2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3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4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

健全的问题。5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①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②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③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④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第6节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建立

1957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劳动力调剂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我国统包统配式劳动关系形成,其主要表现和基本特征是: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行政性;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

2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①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②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③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作用④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

⑤ 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

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①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②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③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④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

第四章雇主

第一节谁是雇主

雇主:也称用人单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主组织:是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

2雇主组织的角色和作用:①参与谈判②解决纠纷③提供帮助和建议④代表和维护

第二节雇主的角色理论

六种雇主角色理论的内容及评价:

一、新古典经济理论

内容: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管理方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要达到这一目标,管理者必须投入劳动力、资金、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单位产品的成本最小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成本优势。在劳动关系上,管理者以苛刻的就业条件招聘工人,并努力提高他们的生产率。

评价:1,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指出使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2,新古典经济理论将生产效率等同于盈利,从而忽视了劳动关系中的“政治”方面,3,新古典经济理论建立在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理入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管理思想之上;4,新古典

经济论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性。5,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解

释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在决策过程的作用。

二、权变管理理论

内容: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评价:权变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为解释企业职权结构以及雇主的劳动关系政策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理论主要关注管理过程的技术方面,强调在设计最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过程中各种权变因素的重要性,但没有指岀雇主的政策如何导致劳资冲突公开化。

三、劳动过程理论

内容:1.降低生产过程所需的技能,从而降低资方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这样,雇主更多地雇用非熟练工人与半熟练工人。由于这些工人上要来自初级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影响力比较小。 2.管理者对工人的生产方式与生产进度的控制程度更强,从而防止工人抵制生产,保证产岀水平。

评价:科学管理旨在降低生产所需的技能,增强对上人的控制。

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降低生产所需技能受

到普遍质疑。批评者指岀,资方引进新技术、改组企业组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为1 了增强管理方对工人的控制。 2. 布雷弗曼的理论只考虑管理方对工人的直接控制,而忽视管理方对上人的间接控制。批评者指岀,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方普遍

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赢得上人的认同,使他们愿意与资方合作。

这里,雇员参与计划是资方对劳工采取的更加隐蔽的控制手段。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内容: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组织被看作是利益相关者的结合体,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资源并获取相应回报。投资者向企业提供资本,并获得股息、红利与股票升值;消费者在给企业带来经营资本的同时,享受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工人则根据劳动合同中订立的就业条件向企业提供劳动,以此获得报酬。因此,管理方应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生产更优质的产品、提供更合理的报酬和更好的工作条件,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持续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维持企业岀生存与发展。

评价: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岀,为了代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管理方应该保持中立。批评者指岀,这不符合现实。他们认为,管理方通常优先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因为如果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持有足够多股票的少数投资者有权解雇管理人员,而且,在实施利润分享

计划与股票期权计划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收人与公司盈利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利润最大化是管理方政策与实践的首要目的。

五、决策过程理论

内容:I,在连续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将面临各种难题,他们缺乏足够的精力去搜寻所有信息并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权衡,最终找出最优的解决办法。而且,即使能够发现最优方案,由于信息不完备,管理者仍然无法

预测该方案的实施后果。因此,管理方的所谓理性行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企业内普遍存在的管理权术,对“管理方是理性人”这命题构成挑战。企业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评价标难,他们总是支持符合自身利益的所谓最佳方案。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管理人员之间争权夺势的博弈过程,因为它直接影响管理者的权力、地位以及资源的分布。3。管理方容易受当前流行的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者知道,当前流行的管理模式未必最适合本企业,但照此执行可以使他们心安理得。评价:1,从管理者自身素质有,通过正式教育和培训以及非正式的

“干中学”,管理者积累了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决策程序。虽然送种程序是非正式的,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他们的行为。2,从组

织内部的权力关系看,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制定规制度来控制中下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并通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督中下层管理人员的行为。3,从决策的重要性看,虽然大量的日常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许多非理性因素,但重大决策通常是由高层管理人员经过理性规划与审核后做出的。

六、战略选择理论

内容:(1)企业过去做岀的决策,企业现有的权力分配,以及企业、工会与政府之间的力量对比;(2)主要决策者的价值观、信仰与世界观,以及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评价:科可恩教授提岀战略选择模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普遍采用的高绩效范式。批评者指出选择高绩效范式不仅受管理者价值观、信仰与世界观的影响,而且还受企业规模、技术水平与市场条件等环境变量的制约。对我们来说,考虑雇主的价值观、信仰与世界观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各环境变量,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节管理模式和实践

1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分类:管理模式作为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指导原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管理模式会对劳动关系产生影响,反过来又受劳动关系制约。按职权结构,管理模式分为三类:1独裁型2权威型3自主型。按管理理念,可以把管理模式分为以下三类:1剥削型2宽

容型3合作型。

2三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对工会的措施:

一、独裁/剥削管理模式:特点:1.强制性2,专断性3,独裁性4,有限的忠诚性。对待工会的措施:1.技术变革2.灵活的就业安排3.在集体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和破坏罢工 4.停工和迁厂。

二、权威/宽容管理模式:特征:1,专业化2,职位阶梯3,忠诚感,对待工会的措施:1?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力。2.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

三、自主/合作管理模式:特征:1,自主型组织设计2,雇员参与计划3人事与就业政策对待工会的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变了劳资双方的“你我对立”关系,通过雇员广泛参与管理实践,融洽了劳资双方的关系。劳资双方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集体谈判,在集体协议失效以前,劳资双方就开始共同协商订立新协议,集体谈判不再是双方对立的过程。

第四节雇员参与管理

雇员参与的形式:1员工持股计划2质量圈3共同磋商4工人董事5 工作理事会6建议方案7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节劳资合作策略

1劳资合作的涵义及特征: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特征:①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体责任属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②劳资合作须借助员工参与才

能实现③劳资双方将对抗的相对力量,转化为组织的总力量④劳

资合作所带来的成果应公平分享。

2劳资合作的条件:①建立互助互信,具有荣辱与共的观念,重视企业长期营运目标;②人性的租互尊重;③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④ 利润分享及符合国家劳动法律。

3劳资合作的方式:斯坎隆计划、拉克计划与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第五章工会

第一节工会的概念

1工会的内涵:上会是内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上会最首要的任务是通过团结工人,争取改善雇员的工作条件,因为雇员作为个体,通常没有力量和本钱与雇主进行交涉,其工资、工作条件都由雇主单方面按市场规律决定。

2工会化的原因:雇员个人参加工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这其中包含工作、个人、社会或政治的因素。很难对所有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讨论,但以下是一些最主要的原因:对资方的不满;一种社会化的途径;领导权力的获得;被迫加人工会或同事劝导加入工会的压力等。

第二节工会的职能

1工会的职能:工会的经济职能、民主职能、整合职能、社会民主职能与阶级革命职能。

2工会性职能的理论分析:有两种分析框架:一是阶级意识法,二是地位意识法。

3我国工会的社会职能:上会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为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

第三节工会的组织结构

工会的组织结构:是指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如何把效率与民主相结合。

效率:是指工会同管理方相抗衡的力量,发挥经济绩效与工作规范等职能的行动效率。

民主:是指工会会员参与各项工会活动,监督工会干部的行为方式。工会组织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地方工会和全国性工会。

1我国工会组织结构体系的设置: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全国和地方产业工会,镇、城市街道基层工会的联合会,基层工会委员会。

2工会的组织原则:工会各级组织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民主集中制是工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则是在广泛的、高度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3工会的组织保障: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监察工作中,应当注意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节工会的法律保障

1工会干部岗位的设置

《工会法》规定;职工200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由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

协商确定。

2对工会干部任职资格的限制

《工会法》对工会干部的任职资格作岀了限制性规定,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3不得随意调动、罢免工会主席

《工会法》第17条规定1 “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当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罢免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会员大会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不得罢免。”

4对工会干部劳动关系的保护

《工会法》第1 8条对保护工会干部的劳动关系问题作岀了专门规定,按照这些规定,企事业单位工会的专职工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自担任工会职务之日起,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就自动延长,延长的时间与其担任上会主席、副主席或委员的时间相同;兼职做工会工作的工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自担任工会职务之日起。其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的,若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其工会干部任期,则其劳动合同自动延长到其工会干部任职期满。

5工会干部从事工会工作的时间和物质保障

《工会法》第39条规定:“基层上会的非专职委员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参加会议或者从事工会工作,每月不超过3个工作日,其工

资照发,其他待遇不受影响。”

基层工会委员会召开会议或者组织职工活动,应当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以外进行,需要占用生产或者了:作时间的,应当事先征得企业、事业单位的同意。”

《工会法》第41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待遇。”

《工会法》第48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工会的离休、退休人员的 待遇,与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同等对待。” 6工会的经费和财产保障

工会经费是工会依法开展活动的物质条件,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按职工工资总额2%拨缴上会经费,以保证各级工会开展工作。

第六章政府

第一节政府的角色

1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劳动关系户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 用。政政府在劳动关系

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 制度。

②为劳动关系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本”。③创造和谐劳动关系 的制度环境。

2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 5P 角色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5种角色一 -5P 角色

① 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②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③劳动 争议的调停者④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⑤公共部门的雇用 者

第二节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

5种政府理论

一、 保守主义政府理论:新保守主义主张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 角色。除了维持法律和秩序、保障国防安全、促进自由市场的运作 以外,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在劳动关系方 面,新保守主义反对劳动与就业立法,认为这些法律将扭曲自由市 场并降低效率。新保守主义也反对建立工会,认为工会是一个追求 经济租的垄断性组织。新保守主义

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当属公共选 择理论。

二、 管理主义政府理论:所谓管理主义即主张对企业、机构、组织 等采用经营技术迸行规划和管理的学说。传统的管理主义者只关注 劳动关系中企业 管理方的政策与实践,而不考虑政府行为。管理主 义更强调政府

在保持劳动关系稳定、促进劳资合作和实现经济繁荣 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这里,管理主义假定 ,不是公共舆论决定国家

的法律与政策,相反,政府履行职能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公共舆论, 进而影

响政府是否能够连任。在劳动关系方面,该理论强调秩序与

稳定,认为各种形式的骚动将危害国家的经济政策,最终不利于国 家的统治。

三、 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与管理主义相比,正统多主义政府理 论主要关注政府制定的政策以及采取的行动。该理论主张,政府应 该在不损害第三方的利益(如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适度干预经济活 动,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的角色在于制定劳动政

策并推进其实施。在劳动关系方面,正统多元主义认为,政府的作用 在于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

四、 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自由改革主义的代表是精英理论。精

英理论认为,社会按照等级划分阶层,精爽处子社会的最高阶层, 因而对政策制定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力。在劳动关系方面,就工 会领导是否属于社会精英阶层, 学者 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 点认为,上会领导属于精英阶层, 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会领导不属于 精英阶层。

五、激进主义政府理论:激进主义从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和根本对 立岀发分析政府的角色。传统激进主义者接受工具主义思想,认为 政府是资产阶级的工具。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结构主义观点逐 渐取代工具主义观点。

进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步伐 的加快,激进主义者开始关注资本市场的全球化。

第三节劳动法一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1劳动法的功能、本质和形式

功能:①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 ,如劳动合

同、集体合同制度。②解决纠纷。劳动法不仅赋予劳动者享有劳动 权和保

障权,而且还规定了保证这些权利实现的司法机制, 这是民

主法制的基 本要求。③确定基本劳动标准,如最低工资、最低就业 年龄、

工作 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安全卫生标准等。

本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劳动法的主旨是保护雇员即劳动者的 利益.②

劳动法所确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劳动关系双方所 遵循的最低条件

和标准。 我国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表现为: 1、宪法2、法律3、劳动行政法 规4、地方性法规5、行政规章6、法律解释7、国际劳工公约和 建议书。

2工资 (一) 工资的法律含义: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规定:“工资是指 用

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 酬。”

(二) 工资支付的原则:I 、协商同意原则 2、平等付酬原则 3、紧 急支

付原则4、依法支付原则 (三) 工资的法律保障:①工资处理不受干涉 ②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 劳动

者工资 ?工资不得扣除。?扣除工资的限制。代扣工资的限制。

③ 特殊情

况下工资的支付.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 .年休

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停上期 间的工

资。破产时工资之优先权。 .工资的诉讼保护。 (四) 最低工资法律制度 :1、最低工资的法律含义 最低工资是指劳 动者

在法定上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 付的最低劳

动报酬。最低工资立法是国家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法 律。2、最低工资的确定和发布

最低工资的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是

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3、最低工资的效力当事人在劳

动合同中约定 的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额时, 其上资部分应视为无 效。其无效部分应改按法定的最低工资执行。 4、违反最低工资的法 律责任 最低上资标准一经确认、发布,即具有法律效力。

3工作时间和加班加点 (一) 工作时间立法工作时间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为履 行劳

动义务而消耗的时间,即劳动者每天工作的时数或每周工作的

天数。我国《劳动法》及有关法规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 8小 时, 每周工作40小时,实行国际统一标准。 (二) 工作时间法规

① 标准工作

日 我国的标准工作日为每日上作 8小时,每 周工作40 小时。②缩短工作

日 我国实行缩短工作日的情况主要有: 从事矿山 井下、高山、有毒、 有害、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劳动者 ;夜班工作; 哺乳期工作的女职工。③不定时工作日 不定时工作日是指没有固定 工作时

间限制的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限制不 能实行标准工作月的劳动者。主要包括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 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 量的职工等。④综合计算

工作日 ⑤弹性工作时间⑥计件工作时间 (三) 加班加点

(四) 休息休假法规 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全体劳动者的法定休假日共

10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天,国际劳动节3天,国庆节3 天。 4工作场所的规则

(一) 劳动就业标准1?禁止歧视2.禁止强迫劳动3.禁止使用童工 (二) 女工保护标准1.就业权利的保障 2.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 3. 四期保护4 .保护设施和保健措施

(三) 未成年工保护标准:1?最低就业年龄的规定,禁止任何单位使 用童工或为未满 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 职业。2?禁止未成年工 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3.定期体检4.实行登记制度

(四) 劳动安全与卫生 1.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法规 2.劳动安全技术规 程

3.劳动卫生规程

4.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5.劳动者权利和义 务

第四节政府劳动关系实践

1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一) 失业政策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可以分为积极的劳动力市场 政策与

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前者是指由国家提供资金为失业者 提供培训或创

造新的工作岗位。使失业者重新就业;后者是指国家 为失业者提供失业津

贴。

(二) 收入政策政府除了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进行 宏观调

整,还可以直接管制集体谈判确定的工资水平,即所谓的收 入政策。

2最低工资立法和社会倾销

最低工资立法是劳动力市场中最能体现社会正义的政策。法律通 过强制

确定最低工资率和加班工资津贴、禁止使用童工等条款来保证每个雇员得到与其劳动相适应的报职,保证雇员获得“维持生活

工资”水平以上的工资,消除极端贫困。

社会倾销是指跨国公司利用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将本国的就

业机会转移到国外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3政府对产业冲突的处理

为维持良好的劳动关系,政府通常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

第七章劳动合同管理

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

1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

特征:①主体的特定性②主体意志的限制性③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④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

⑤劳动合同是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⑥劳动合同是有偿的合同⑦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⑧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

利益。

2劳动合同的种类: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台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非全日制就业是指正常工作时间少于可比性全日制正常工作时数的就业。在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

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3 0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比全日制劳动合同简化和灵活。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条件以及手续,也比全日制劳动合同更加简便。

4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发展在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探索和反复阶段②20世纪8 0年代初至1995年:试点和实践阶段③1995年至目前;全面实施阶段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1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

2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提议、协商、签约

3劳动合同的形式:一般有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

4劳动合同的履行

(一)劳动合同履行的条件1 .履行主体明确2.履行标的明确3.履行期限明确4.履行地点明确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1,全面履行原则2.实际履行原则

5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 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主体不合格。2.内容不合法3.严重违反一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合同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及时处。 1.确认劳动合同是全部无效,

还是部分无效。2.分清造成无效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合同的内容:是指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权利义务是相互对应的,一方的权利即为对方的义务,因此劳动合同往往从义务方面表述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者的主要义务:1.劳动给付的义务 2.忠诚的义务 3.附随的义务。

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1.劳动报酬给付岀义务2.照料的义务3.提供劳动条件的义务。

2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通过具体条款体现的。合同的条款,分为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约定条款只要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具有与法定条款同样的约束力。

法定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社会保险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约定条款:1试用期2培训3保守商业秘密4竞业限制条款5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6其他事项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劳动合同变更

(一)合同变更的含义:劳动合同的变更,指劳动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经双方协商一致,对合同条款进行的修改、补充或废止,具体包括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福利的变更等。劳动合同的变更,其实质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发生改变。

(二)合同变更的条件:I须有正当理由2须双方协商一致

(三)合同变更的程序:①提出要求。书面向对方提出变更合同的要求和理由。②做出答复。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答复,同意、不同意或提议再协商。③签订协议。在变更协议上签字盖章即生效。

2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之前,双方或单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效力,解除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它既可以是一方当事人单方面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法行为。

(一)双方协商解除合同

《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被称为合意上的法律,它既可以通过合意来订立、变更,也可以通过合意而提前终止。

(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I过失性解除2非过失性解除3经济性裁员4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三)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1提前通知解除 2.随时解除

(四)解除合同的程序:1提前书面通知 2征求工会意见3经济补偿 4提供书画证明

第五节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续订

1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以及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消失时,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即行消灭的制度。

(一)条件:①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岀现。②劳动合同主体一方消失或者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二)合同终止的程序:①是否需要提前通知②逾期终止的法律后果

③终止合同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④办理相关手续

2劳动合同的续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后,经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

第六节法律责任

1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如下经济

赔偿责任;

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或不按劳动合同的约定义付劳动报酬,如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上资,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除按劳动者本人应得上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夕卜,还应加付劳动者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②解除劳动合同后,末依法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支付劳动者赔偿金。③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对女职工或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④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签订、执行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⑤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向原用人单位赔偿的损失包括;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⑥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医疗费用一定比例的赔偿金。2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法律责任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要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

(二)违反保密条款的法律责任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集体谈判

第一节集体谈判的涵义和功能

1集体谈判的概念

集体谈判是工会和资方确定就业条件和待遇的交涉过程,它是雇员以工会这种团体形式所进行的交涉,它包含了谋略、运气、能力、压力、让步、冲突等多种因素。

2集体谈判的功能

市场或经济功能;政府作用以及决策功能。即通过谈判确立劳动力市场上资水平,体现了集体谈判的经济功能;通过谈判形成的一系列规范雇佣关系的程序性规则,体现了政府行业管理的作用;通过谈判确认雇员有权通过工会参与工作场所规章制度的制定,体现了集体谈判的决策功能。

第二节集体谈判的结构

我国集体谈判的结构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集体合同

规定》着重对企业一级的集体合同作了规定,对行业集体协议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却隐含了行业集体协议的内容。企业一级的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是我国目前集体合同制度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集体谈判的进程

1谈判的内容

实体性内容、程序性内容、劳动关系问题、三类问题的相关重要性

2双方的谈判底线

劳资双方到谈判桌之前,预先都有一个可接受条件的最低线,也就是谈判底线。

3谈判的准备

谈判的准备,对劳资双方来说,通常是很广泛且不断发展的。双方都要为谈判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谈判之前,双方对自己在谈判中希望达成的协议以及谈判的底线已经有了清晰地认识。

4谈判阶段

谈判的实际过程至少包括四个阶段:接触、磋商、敲定、扫尾。

5我国集体谈判的进程

协商准备、确定协商代表、协商程序、策略、技巧(双赢原则4P原则、2C 原则)

第四节集体谈判的结果

谈判结果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干以下三方面因素:即双方晌谈判力量;利益,价值观和期望值;谈判技巧。

第五节不当行为及其救济

1我国法律对不当劳动行为的规定及救济

不当劳动行为又称为不公正劳动行为或不公正劳工措施,是指工会在组建过程之中或组建之后,任何一万采取不法手段试图对抗对

方的措施或行为。

2在市场经济国家,法律对雇主不当劳动行为的具体限制主要有:工人不能因为从事合法的五会活动而遭解雇,即使这仅是解雇的原因之一。在工会的组建过程中,雇主不能单方面改变雇佣待遇和条件,除非能够证明这种变更符合过去齣做法和传统,而与工会的组建没有任何关系。禁止雇主暗中监视和破坏上会活动。雇主不得为了避免工会化或试图摆脱已建立的工会而关闭工厂或重新开业,即使这仅是原因之一。

3救济方式:行政救济、民事救济

4我国法律对不当劳动行为的有关规定:1.实行差别待遇2.拒绝集体谈判3.控制干涉工会

第六节诚信谈判的责任

1诚信谈判责任的含义及内容

诚信谈判的责任,是指工会一旦获得承认,赢得选举,无论工人是否签字,都取得代表所有工人的“排他代理权”,雇主负有“诚实”,谈判的法律义务。

诚信谈判责任的内容:双方会面并开始谈判;全面讨论双方画临的问题、所处立场和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隐匿、扣留和歪曲信息,也不得故意误导对方.任何一方都不得通过自相矛盾的方式或者做串简单毫无意义的让步之举,破坏谈判进程,通常被称为‘‘表面谈判”,战略;雇主不得绕开工会直接向会员允诺条件。

第七节罢工及其争议处理

1罢工的法律含义及分类

罢工是劳动者为改善工作条件而实施的有焘锈驷有组织的集体暂时停止工作的行为。

分类:①依争议手段的先后不同,可分为攻击性罢工和防御性罢工。

②依罢上发起组织的不同,可分为工会罢工和非工会罢工。③依罢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协约罢工、同惰罢工示威罢工。

④依罢工策略不同,可分为间隔罢工、巡回罢工、象征性罢

工和迟滞罢工。

⑤依罢工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总罢工、全面罢工和部分罢工。

2罢工的功能:①罢工是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②罢工是迫使雇主让

步的压力手段③罢工是工人自由表达不满的方式

3对罢工的法律约束及限制:①对公用事业的罢工限制②罢工的原

则1.“社会适当井原则 2.“均衡性”原则③规定合法罢工的条件④对罢工行为的限制

4罢工原因分析

(一)罢工是一种“错误” 1.由于误解引发的罢工 2.为确认雇主的真实让步能力而引发的罢工 3.由于不确定因素引发的罢工 4.不切实际的期望引发的罢工 5.谈判自身的复杂性引专门罢工

(二)罢工是“集体的声音” 1.工人的不满程度 2.管理方的让步程度 3. 工人辞职离职的意愿和罢工自身的可行性 4.社会影响力的大小

5罢工的处理和解决:1.斡旋、调解和实情调查 2.利益仲裁

6我国对罢工问题的法律规定

第九章集体协议

第一节集体协议的性质

1集体协议的含义及意义

关于集体协议的概念,从国内有关著述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1)集体合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之间就各项具体劳动标准协商谈判而缔结的协议;(2)集体合同是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为规范劳动关系而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为中心内容的书面协议;(3)集体合同,又称集体协议、集体协约等,是工会与企事业单位及产业部门、雇主及雇主团体之间就劳动报酬、上作时间、休息休假、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经协商谈判缔结的书面协议。

集体协议的意义:(1)集体协议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2)集体协议制度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机制(3)集体协议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4)集体协议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5)集体协议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2集体协议制度的历史发展(1)国外集体谈判制度的产生和发展⑵集体谈判出国际立法(3)中国集体协议制度出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集体协议管理

1集体协议的当事人

有协约能力者为协约当事人,在劳动者一方主要应以工会为限,在雇主方则不仅雇主组织有协约能力,单个的雇主也具有谈判签约的能力。因此集体协议可以区分为工会与雇主组织之间的协约,以及工会与单个雇主之间的协约。

2集体协议的效力:集体协议是劳资自治的契约形式,是一种对劳资双方及其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的协约。任何协议,究其本质都是缔约双方的意,只要是依法订立的契约,对于缔约当事人双方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3集体协议的内容:集体协议的内容是指订约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一)作为协议所具有的内容 1.维持和谐义务 2.敦促义务3.其他义

(二)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内容:

劳动条件集体形成,最重要的实际要依据集体协议中具有规范效力的内容丁其中包含最低劳动条件及其他有关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依据。主要是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如工资、工时、休假、补偿、工作环境、退休、保险,以及规定个别劳动契约的订立、具体内容、终止等内容。

4集体协议的形式;集体协议的订立、变更和终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行为,一般要求以书面形式签订,书面方式具有警戒和证据作用,因此不具书面方式的集体协议无效。

5集体协议的期限:集体协议的期限是指协议的有效存续期间。按照期限形式的不同分为不定期集体协议和定期的集体协议。各国一般采用定期集体协议,并在立法中限制其最短期限(通常为1年)和最长期限(通常规定为3-5年)。

6集体协议的批准

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第 36条规定: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

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 2/3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岀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第三节集体协议的条款

1确定集体协议内容的规则

(一)集体协议的内容范围

集体协议的内容取决于双方谈判范围的划定,谈判范围的合理界定是完善集体协议制度的核心。集体谈判一般围绕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处理而展开,其内容限于与雇佣有关的问题。集体协议内容的确定,从理论上讲,其实质是对传统雇主权利的分享和分配。集体协议内容的确定,在实践中还要区别于谈判制度密切相关的企业共同协商制度。

(二)确定集体协议范围的规则 1.“剩余权利”规则 2.“公平管理” 规则3.“隐含义务”规则 4.“权利分享”规则 5.“工作权利”原则

2市场经济国家集体协议的主要条款

(一)工资和福利①工资和福利水平②工资分配③工资调整条款④有条件的薪酬制度

(二)工作时间和加班

集体协议中有美工作时间条款的争论,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如何限制资方分配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的权利上,大多数集体协议都涉及到雇员每日或每周的工作时数,以及雇主有权要求工人完成的工作。

虽然工会极力限制雇主对非自愿加班做出的安排,但加班对上人而言,通常也意味着能够获得额外的收人和高于正常工资的待遇(比如

1.5倍或2倍于常规小时工资),因此,工会也试图通过谈判获得对自愿加班作出安排的权力。

(三)工作规则是人长期以来在工作场所形成的有关工作内容及完成方式的非正式规则和惯例。一般而言,这些规则不仅反映了作为

“工资一劳动”契约谈判中的劳动者一方,要通过提供一定的劳动获取相应的工资报酬,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类别的工作内容所包括的职责范围。尽管这些规则和惯例已或多或少被工人及其主管所接受,但在“剩余价值”规则影响下,雇主可以堂而皇之地违反那些行之有效、但却没有写入集体协议中的不成文的规则。

(四)工作和收入保障1.工作合同转让 2.解雇及技术变革 3.补充失业保险

3我国集体协议的主要条款

(一)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法定条款即法律规定应当进行谈判签订的条款,属于强制性的规定,如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补充保险福利、合同期限等条款。

约定条款即谈判双方自主协商订立的条款,这类条款不是法律要求

必须具备的条款,但只要条款本身不违法又符合双方当事人意愿,就可以作为集体协议的条款。

(二)存在问题和对策协议条款只有充分体现劳资双方的共同意志,才能达到消除分歧、化解冲突的目的。

第四节集体协议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1集体协议的订立原则和程序

集体协议是工会与雇主、雇主组织之间的法律行为。与其他类型合同的签订一样,集体协议的达成也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集体协议的订立程序一般要经过双方谈判签约、政府确认和公布三个阶段。当然各国规定不尽相同,程序也有繁有简。集体协议的订立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集体协议的本质,贯穿干集体谈判的整个过程。订立集体协议,应遵循合法、平等、合作的原则。

2集体协议变更和解除的情形

集体协议的变更,是指因订立集体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法对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集体协议进行修改和补充。资方主要负责协议的解释与执行。

3集体协议终止的含义和原因

集体协议的终止: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协议效力消灭。原因:1.集体协议因有效期限届满而终止2。双方合意修正尤其是新协约取代原协议时,原协议终止3,集体协议因依法解除而终止

第十章三方协商机制

第一节三方协商机制概述

1三方协商机制的含义和特点

三方协商机制是指政府(通常以劳动部门为代表)、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

三方协商机制包括以下内涵:

①三方机制是专门为协调劳动关系而建立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通过这种体制和体系,由参与各方共同制定协商规则和协商程序,共同处理劳动关系。

②三方机制的宗旨是通过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合作,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制度,促进全社会劳动关系的稳定,保障雇主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达到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目的。

③三方机制中的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三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和谈判。

④三方机制的各方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维护各自代表主体的利益,因此协商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⑤三方机制处理的事务都是当前在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重大

事务,如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及有关劳动争议的处理等。

三方协商机制的特点:1.主体独立2?权利平等3. 民主协商4.充分合作5.定期协商

2三方机制的作用:①缓解劳资矛盾,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② 确立工会地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③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3三方协商机制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从经济关系看,三方协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从

政治关系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为三方协商机制的岀现提供了政治条件③从社会关系看,劳资矛盾的激化和工人力量的增长和发展,是三方协商的社会基础。

4三方协商机制是国际劳工的基本原则:①三方性原则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结构中②三方性原则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的议事规则中③有关三方性原则规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第二节三方协商机制的主要内容

1三方协商机制的级别和内容

级别:国家一级的协商、产业一级的协商、地方一级的协商、企

业一级的协商

2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①由三方代表组成常设机构②采取劳

动大会形式③成立三方专业委员会④设立三方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⑤设立综合性的三方联系制度

3三方协商机制的职能①磋商和咨询职能②谈判决定职能③仲裁

和协调职能

4三方机制的主体一一政府、雇主组织、工会

5政府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1?维护国

家科益2.组织作用3.平衡协调作用 4.监督柞用5.服务作用

第三节我国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

1国家级三方机制的主要职责任务和工作内容的规定

(1)研究分析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对劳动关系的影祸。提岀政策意见和建议。(2)通报交流各自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研究分析全国劳动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形成共识。(3)对制定

并监督实施涉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提岀意见和建议。(4)对地方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和企业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指导地方的劳动争议处

理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5)对跨地区或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集体劳动争议或群体陛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提岀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2三方机制的组成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和雇主代表三方共同组成。

3三方会议的工作原则:(1)合法、公正、及时原则(2)相互理解、

新课程改革方案(定稿)

大祥区面铺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学科教学的改革上。因此,应尽快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对教师、班级学生的评价系统。 改革的目标是:在三年时间内使学校成为大祥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先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在全市及全省范围内的知名度,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特色建设等方面形成稳定的显著的优势,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提出“打造提供优质服务的精品学校”的策略,完善以质量为中心的学校质量管理机构,形成对质量负责的学校运行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服务。 一、改革的进程与任务 (一)逐步建立起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本学期和下学期,结合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请专家辅导讲座、交流学习体会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教师尽快形成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观念。 1、改变过去唯本唯上、以课本为中心的教材观,树立“材料式”的教材观。长期以来,教材做为师生教与学的唯一标准和依据,被赋于了绝对权威,甚至被当成训练学生记忆的工具,直接导致了教师上课时呆板、机械地照本宣科,成为既有教材的“传递者”,扼杀了师生本有的灵性、活力、挑战性、智慧和人格。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在实践中学习,将教材视为师生间进行探讨、对话的“文本”和“材料”,教材所选编的部分内容,只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所使用的“材料”之一,形成“材料式”教学观。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措施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作革新和批判性的使用,可以打破教材的顺序,或者补充必要的材料;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这样必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其主体性和批判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 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E D ABCDE-或用对角 A B C 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E D P- A C B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 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E D A P C B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 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 2、课程内容:是指哥们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的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5、课程计划:是指学校关于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学习的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6、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效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7、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伴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 8、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9、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的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宗旨10、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性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1、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12、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13、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题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14、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一种完美、完满的教学状态。它是改革探索、革故鼎新的产物。 15、教学模式:实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和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16、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事物一种教学方式。 17、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叫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和。 18、讲授法:是指教师使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2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结构。 22、班级授课制:通常是指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3、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4、谈话法: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高中数学新课程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概念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一般地,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 A B B A ??或,读作“A 包含于B”,或“B 包含于A”。 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并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B A ??或,读作“A 真包含于B”,或“B 真包含A”。 一般地,如果集合A 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 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 的元素,那么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B 。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属于A 又属于B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B 的交集,记作 B A ?,读作“A 交B”。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记作 B A ?,读作“A 并B”。 如果给定集合A 是全集U 的一个子集,由U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在U 中补集,记作CuA ,读作“A 在U 中的补集”。 函数是一种关系,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给定了一个x 值,相应地就确定唯一的一个y 值,那么我们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定义 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B 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y 与x 对应,则称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这时,称y 是x 在映射f 的作用下的象,记作f(x)。于是y=f(x), x 称作y 的原象。映射f 也可记为:f :A→B ,x→f(x), 其中A 叫做映射f 的定义域(函数定义域的推广),由所有象f(x)构成的集合叫做映射f 的值域,通常叫作f(A)。 因为函数的值域被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确定,所以确定一个函数就只需要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通常用区间表示,下面给出区间的概念: 设R b a ∈,,且b a <, 满足b x a ≤≤ 的全体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作[a ,b] 满足b x a <<的全体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作(a ,b) 满足b x a <≤或b x a ≤<的全体实数x 的集合,都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作[a ,b)或(a ,b] 分别满足a x a x a x a x <≤>≥,,,的全体实数的集合分别记作 [a ,+∞),(a ,+∞),(-∞,a],(-∞,a) a 与 b 叫做区间的端点,在数轴上表示区间时,属于这个区间端点的实数,用实心点表示,不属于这个区间端点的实数,用空心点表示。 如果映射f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并且对于集合B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A 中都有且只有一个原象,这时我们说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并把这个映射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一映射。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公式法) 列表法:通过列出自变量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图象法:用“图形”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改革篇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1.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3.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6.★★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7.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群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其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 8.★★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进程1280人阅读 问:新课改历程是怎样的? 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6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很长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6年至1998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年在基础教育司组织下,调研了1993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接着基教司组织专家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改,规划和设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广新课程的政策策略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 1999年至2001年7月,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施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成立了基础教育课改专家工作组,起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展开各科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各项专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设计好政策性框架之后,开始试验、实施。2000年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和初等中学的课程放在一起规划,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成两大类:活动类和学科类,在课程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形成阶段。 2001年9月,新一轮课改涉及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新课改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使用,新课程进入全国性试验阶段。同时开始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以及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 2002年秋季,省级课程改革试验区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试验阶段。 2003年对试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再次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第四阶段:2004年7月至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反思、全面推广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 问:高中新课改进程是怎样的? 答:高中新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到2007年进入新课改的高中已经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 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在海南、山东、宁夏、广东四省区进入试点。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知 识点总结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现代诗新[1] 文章摘要: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主要选择了现代新诗的学习,包括《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三首现代新诗。 【编者按】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将与以往有所不同。语文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共5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容分为: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这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着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阅读欣赏”是教材的主体,可分为4个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览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目前,对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的总结,可分为: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写人记事散文)、博览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这七个部分。 1 沁园春长沙 【课文简介】《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 【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i ú)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多音字】数字 \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汗水 \可汗遒劲\ 劲头 【相近字】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字词解释】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粪土:把…视为粪土 ,意动用法。中流:江心水深急流的地方。 【近义词辨析】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寥廓:(天空)高远空旷。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文学常识】新诗:五四前后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佳句欣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化学课程知识点

化学课程知识点 化学课程知识点汇总 第1---2单元基础知识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3、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 6、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等。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探究,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时,应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8、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9、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壮药品可用镊子夹取。液体药品一般放在细口瓶中,取用一定量的液体时,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10、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应在外焰部分。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

1、水的电解实验: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或一 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电 通电构成);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2H2O======2H2↑+O2↑。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在化合物中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 物叫氧化物。 4、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5、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水的化学 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 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 成的,化合物分子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物质的种类也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的物质,原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10、利用吸附、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其中净化水程度最好的是蒸馏。

教招考点新课程改革概述及案例分析题》

教招考点|新课程改革概述及案例分析题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下: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渗透使得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从上述对当前时代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渎、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注意保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 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 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 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 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 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 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线性规划、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完整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理解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 理解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内涵 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一些标志性的人物、事件、著作 古德莱德的五个课程实施层次:理想课程(观念层次)、正式课程(社会层次)、理解课程(学校层次)、正式课程(教师教学)、体验课程(学生) 第二章小学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理解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的关系 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掌握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内涵、课程内容螺旋式与直线式的内涵、优势与不足、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内涵 第三章小学课程类型及课程结构 课程的分类:按不同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 理解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内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综合课程的类型 隐性课程 新课改下小学课程结构的特征 第四章无 第五章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特征、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别。 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内涵和区别 掌握校本课程与活动课、选修课的区别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从学校总体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 第六章小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内涵 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加涅 教学目标的表述:能够就一则具体的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理解马杰的行为性目标表述法、格朗伦的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目标表述法和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第七章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 国外常用的小学教学模式 国内主要的小学教学模式 第八章小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原则的内容 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教学要求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选用的依据 第九章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小学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涵义、特点、优势和不足。 教案的类型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十章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 教学管理的内容 理解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考试题型为: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多选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三、判断题(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四、简答题(4小题,共27分)。 五、实例分析题(2小题,共21分)。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配套练习 第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概述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关键。 本知识讲解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参照教师招考的权威教材,符合学生学习和指导教学的特点,注重教学的教育性,旨在为考生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教师类考试时间比较分散,科目设置较为灵活,面试方式各异,有的考试为网上报名,有的为现场报名,考生务必高度留意招考公告,切莫错过考试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新课改实施的背景条件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显露的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混乱;2.课程内容庞杂;3.课程观念陈旧;4.课程形式呆板; 5.实施方法落后;6.课程评价扭曲。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新课改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1.新课改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每一门课程都相应地提出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 2.新课改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3.新课改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4.新课改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方式 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还注意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评价注重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不仅重视量的评价,而且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则由侧重甄别筛选功能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此外,还特别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景性,不仅重视对学生显性结论的评价,而且注重对其缄默过程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新课改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l.新课改带来学生观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倡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 2.新课改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可能 课程改革力求建立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3.课程改革要求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和评价制度赋予教师自主权 教师由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实施的重构者,要求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育资源,冲破教材的束缚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对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处理,并向编订者反映,直接参与教材的修订工作。 (三)新课改要重建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在于重建学校的价值观。同时,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整理、知识点填空.doc

1

2

3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和中的以及,存在于。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对人们的能力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 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2.语文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的 ,为打下基础;为 打下基础;为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续和弘扬和,增强,增强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3.语文课程的和,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4.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使学生获得。 5.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培养,发展,初步掌握,养成,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正确运用。语文课程还应通过的,促进学生 ,使他们提高和,逐步形成和。 6.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的影响是,学生对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的。 7.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 ,要继承和发扬,体现的引领作用,突出 ,弘扬以为核心的和以 为核心的,树立,培养良好,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 8.语文课程是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课程, 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9.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的特点对学生、、、和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和 。 10.学生是学习的。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11.语文学习应注重的相互联系,注重与的联系,注重 、、的整体发展。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2.语文课程目标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各个学段,,最终全面达成。 13.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第一学段为,第二、第三学段为)、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的联系,加强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1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以及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4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仅供学习参考)(1)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 第一章 1、多层面理解课程和教学的概念: 1.课程即学问和学科(学科本质观) 2.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本质观) 3.课程即预定的教学计划(手段本质观) 4.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目标本质观) 1.教学即教授 2.教学即教学生学 3.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试分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模式: (一)国外的三种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 2.包含模式 一是大教学小课程;二是大课程小教学。 3.循环模式 课程与教学是两种系统,虽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二)我国的三种不同见解 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2.相互独立论 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3、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思想 一)教学思想的孕育 二)课程思想的前期准备 二、建立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一)系统教学理论的形成 二)系统课程理论的形成 三、繁荣发展阶段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繁荣发展 二)现代课程理论的繁荣发展

4.你对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怎样的认识? 一)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三)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 1、比较分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二)行为性目标取向:具体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适应性、生成性、过程性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开放性、差异性、和创造性 2、分析讨论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的三个来源 一)对学习者的研究 二)对社会的研究 三)对学科的研究 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目标分解 二)任务分析 三)起点确定 四)表述目标 第三章 1、分析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三种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经验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2、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要注意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三)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3、分析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 (1)学科课程:以本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中心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 综合课程: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

新课程改革试题【大全】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 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