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原则及施肥技术

根据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小麦吸肥规律和产量要求。总结出以下3条小麦的施肥原则:(1)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有机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它不仅能促进当年增产,而且能保证连年增产,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但有机肥由于养分含量低,用量大,肥效慢,当小麦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学肥料来补充,互相取长补短。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增产的目的。

(2)施足基肥,合理施用种肥和追肥。“麦收胎里富,基肥是基础”,根据全国许多高产经验,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施足基肥,对于促进幼苗早发,冬前培育壮苗,增加有效分蘖率和壮秆促穗均具有重要作用,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氮,磷化肥,有机肥肥效时间长,施足基肥不仅可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间源源不断地供给养分,对控制麦株前期秆长和防止后期早衰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是充分利用肥源来提高产量的生要措施,所谓合理追肥,就是根据小麦一生的需肥规律,有目的地及时满足作物对肥料的需求,小麦各生育时期吸收肥料的规律是:越冬前吸收氮肥最多,磷,钾次之,为了满足小麦出功后能马上吸收到氮肥,在生产上一般都施用硫酸铵3-5公斤或尿素1.5-2.5公斤作种肥,这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促进次生的生长有良好作用,在越冬到返青期仍以氮肥吸收较多,磷,钾开始显著增加,所以,越冬期施肥,除少量供应冬季缓慢生长需要的养分外,基本上是施春用,促使小麦多扎根,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前分蘖成穗率,返青期到拔节期吸收钾最多,吸收磷肥急剧增加,由于底肥中有磷肥,故此期如果长势较旺,可以不施,以防秆长,若缺则应早施返青肥,以利于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拔节期抽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最高峰,这一时期施肥,可养活不孕小数,是提高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为创高产,此期要供足水肥,抽穗期成熟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普遍下降,但除钾外,氮和磷一直到成熟仍在继续吸收,尤其是磷肥,能灌浆壮粒,使麦穗粒多粒重,所以,为了满足后期对磷肥的需要,往往采取根外追肥,这已成为获得小麦增产的一项有力措施。

(3)基肥分层施,化肥要深施,基肥分层施是指分两层施用肥料,第一次撒施有机肥后深耕翻埋,第二次用质量的有机肥配合施用速效肥,撒施后进行浅耕和耙地,使肥料均匀地分布在土壤支,或在开沟播种时条施,这样可使小麦在苗期得到一定的速效养分,而翻埋到土壤中层和下层的肥料则能保证小麦生长后期的需要。

化肥作追肥时,均以5-10厘米深施为好,特别是氮肥如碳酸氮铵,氨水等挥发性强的氮肥,更必须深施,深施可以使化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和流失,肥效稳定,有利于根系吸收,提高化肥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效,深施比地面撒施一般可提高肥效10%-30%。化肥深施的方法有:

<1>基肥深施:碳酸氢铵或氨水都可作基肥深施,结合犁地,边施边耕,然后细整平。<2>种肥底施:在墒情的情况下,揪胆开沟施入或用简易的农具集中条施在种子的下面或种子旁下侧,氮肥也可和腐熟的有机肥及磷肥同时作种肥,开沟条施,但种肥不要离种子太近,以免烧种,硫酸铵,硝酸铵都可以作种肥底施。

<3>追肥沟施或穴施:碳酸氢铵,氨水和尿素应采取沟施或穴施覆土,用耘锄施肥器,氨水耧,液肥深施器等,反氮肥施入5-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并注意施匀,据各地试验,沟施或穴施覆土比表面撒施可提高肥效30%左右。

2。小麦的施肥技术

(1)水浇地小麦的施肥技术:水浇地小麦产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国小麦总产量的高低,所以,认真总结推广已有的施肥经验,研究解决水泖地小麦施肥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努力实现小麦施肥技术现代化,可以促进全国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增施肥料,培肥地力,充分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创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根本途径,据山东省小麦高产栽培研究协作组1981年的调查统计。高产玫田土壤耕层含有机质1%-1.3%以上,其中可分解部分达50%以上,含全氮0.07以上,水解氮含量40-50毫克/公斤,速效磷含量25毫克/公斤以上,氧化钾含量100毫克以上,目前多数水浇麦田,尤其中产以下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缺氮缺磷,部分地区缺钾及微量元素,在施肥地中,存在氮,磷比例或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及高产麦田施氮肥太多,施肥技术不当等问题,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小麦持续增产及施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小麦栽培中,根据土壤自身的供肥特性,结合小麦的生长发育要求适时适量施肥,调节,平衡养分供求关系,是确保小麦持续高产的关键。

<1>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源广泛,成本低,生态效益好,增施有机肥,辅以施用适量化肥,是迅速肥地力,提高小麦产量的最有效措施,莱阳农学院进行的有机肥与无机氮肥培肥土壤长期定位试验证明,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氮肥及两者配合施用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施肥和单施无机肥的提高较少,单施有机肥及两者配合施用的提高较多,每亩单施含有机质100-200公斤的有机肥,每年平均增加土壤有机质0.02%-0.039%,每亩单施纯氮9.2公斤和18.4公斤,每年平均增加土壤有机质0.003%-0.01%,若两者配合施用,每年平均增加有机质0.02%-0/04%,土壤有机质与种种妗呈显著正相关,单施有机肥及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强土壤呼吸强度,增强土壤脲酶活性,还能调节土壤磷,钾的含量,增加速效磷和缓效钾,经6年试验,与对照相比,单施高数量有机肥和高数量有机肥配合氮肥,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6毫克/公斤,而单施高数量氮肥的,速效磷含量降低1毫克/公斤,并连续6年小麦出现贪青晚熟现象,另外,单施有机肥及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的土壤缓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28-51毫克/公斤,单施氮肥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6年试验结果,各施肥处理均明显增产,以有机肥与氮肥处理产量较高,高数量有机肥与高娄量氮肥配合施用,每1000公斤有机肥增产8.55公斤,每公斤尿素增产4.41公斤。

有机肥的施用量,一般亩产500公斤的高产麦田需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中产麦田亩施2000-3000公斤。

秸秆还田是解决有机肥不足的有效途径,滕州市农业局于1979-1986年进行麦秸还田定位试验,每年分夏秋两季每亩还田麦秸300公斤,夏季于玉米小嗽叭口期,大豆于分枝期每亩用200公斤覆盖地面,秋季每亩用100公斤切碎至3-4百米长翻耕入地,连续8年秸秆还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75%增至1.27%,平均每年增加0.024,全氮含量增加0.02%,水解氮含量增加2.61毫克/公斤,同时土壤蓄水能力增强,1983年9月25日测定,0-20厘米土层含水量比对照高2.8%,20-40厘米土层含水量比对照高2.97%,另外蚯蚓增多,减少了田间杂草,麦秸还田区平均每年增产98.1公斤,其中小麦亩产433.7公斤,增产13%,效果显著。

种植绿肥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另一种增产措施,绿肥作物鲜草比一般作物含有更的养分,如紫穗槐含氮,磷,钾成份分另占绿色体的1.32%,0.36%,和0。79%,草木樨为0.52%,0.07%,0.42%,绿豆为0.52%,0.12%,和0.92%,据试验,每100公斤绿肥鲜草可增产粮食6-10公斤,由于豆科绿肥作物有较强的固氮作用,对难以吸收的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所以,种植绿肥可更好地培肥地力。

<2>化肥的施用:小麦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都有不同的增产作用,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随小麦产量的逐步提高,从土壤中吸收的各种养分的数量相应增加,除有机肥

外,还要施用氮,磷,钾化肥,以协调产量与养分供求的平衡关系,不断增加产量.(A)氮肥的施用:综合各地试验资料,50年代,每公斤纯氮增产粮食15-30公斤,60年代增产15-22公斤,70年代增产9-14公斤,80年代增产4.95公斤,显然,不同年代的氮肥增产效果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不同土壤有机养分状况下,肥料的增产效果与播种前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有关,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多年多点田间试验资料,水浇麦田,在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小麦施氮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水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水解氮含量小于60毫克/公斤时,施氮肥的增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60-75毫克/公斤时,呈显著负相关,在30-65毫克/公斤范围内,水解氮含量越低,增产效果越显著,大于90毫克/公斤时,增产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减产,因此认为,土壤水解氮仿量65毫克/公斤是施氮肥增产怀的临界值。

在不同地力水平下,产量水平越低,施氮的增产效果越显著,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增产效果逐渐降低,在不施肥亩产达400公斤以上时,施肥的增产效果明显下降,施肥量过大或施肥不当时造成减产的实例亦不罕见

许多试验与生产经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随施用氮肥的增加,产量提高,但超过一定用量限度后往往不增产,甚至减产,临朐县田村在亩产小麦225.2公斤的地力条件下,亩施纯氮0-15公斤的范围内,以亩施9公斤增产效果最好,亩产约500公斤时,再多施氮肥,产量反而降低,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中亩产350公斤的地力条件下,亩施纯氮2-16公斤的范围内,以亩施10-12公斤产量最高,亩产达500公斤,再多施氮肥,增产不明显,莱阳农学院研究认为,高产麦田施肥不当和氮肥施用量过多是高产麦田粒重不高,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亩产325公斤左右的麦田,肥适宜用量是亩施纯氮12-16公斤,在生产上,决定施肥量的多少不仅要考虑最高产量的施肥量,还要考虑经济施肥量,即选择每亩获得最大施肥效益的施肥量。

(B)磷肥的施用:50年代,在当时的产量水平和氮肥用量少的条件下,在褐土和潮土中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60年代明确了磷肥的增产作用。70年代,氮,磷比例失调日趋严重,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继续上上升,80年代,每公斤五氧化二磷增产小麦7.93公斤,超过每公斤纯氮的增产效果,与50年代相比,增产效果呈上升趋势,与施用氮肥相反。

水浇麦男,在土壤氮和钾不缺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与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有密切关系,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小于30毫克/公斤时,土壤速效磷含量越低,施磷肥的增产效果越显著,但当速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公斤,不施用区亩产在350公斤以上时,要注意氮,磷配比,莱阳农学院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在16毫克/公斤以下时,施用磷肥有增产效果,20毫/认上时,无增产作用,施用量过大时,前期根,蘖,叶,茎,穗器官生长过快,后期各器官早衰亡。

磷肥的经济用量主要因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不同以及小麦产量水平的高低而不同,山东滕州市的磷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亩产167公斤的地力条件下,亩施五氧化二磷3-12公斤的范围内,以施用9公斤增产显著,小麦施用磷肥一般作为基肥,其意义是:第一。由于小麦幼苗期吸肥能力弱,不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磷素,增施磷肥,使幼苗容易吸收利用。增加分蘖,促进根系发育,并能增强小麦越冬抗寒和抗旱能力,第二,由于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如果在春季作追肥施用,往往只停留在土壤表层,作为基肥全耕层深施,有利于根的吸收利用,第三,在冬小麦产区往往既缺氮又缺磷,没有充足的磷肥作基肥,会因磷素供应不足而不能充分发挥氮素的作用。

(C)钾肥的施用:小麦施用钾肥是70年代末开始的,以往多认为施用钾肥无显著效果,近几年试验证明,棕壤土施用钾肥有增产效果,对褐土和潮土的部分高产区,在氮,磷配合

的确良条件下,施用钾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土壤速效钾含量在50-100毫克/公斤时,平均每公斤氧化二钾增产小麦5.9-11.4公斤。

水浇麦田在土壤不缺氮,磷的情况下,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负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70毫克/公斤时,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越低,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越显著,当速效钾含量大于100毫克/公斤时,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D)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小麦生产实践已证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是小麦增产的重要措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资料表明,氮,磷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增产40。6%,比施肥增产12.4%,在氮,磷配合施用时,每公斤氧化二磷可增产小麦3。98公斤。

氮,磷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受土壤水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共同影响,土壤水解氮含量在30毫克/公斤以下,有效磷含量在10毫克/公斤以下,不施肥区小麦产量不足200公斤时,磷肥的增产效果显著大于氮肥,氮,磷配合施用有显著的正连应效果,能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土壤水解氮含量在30-65毫克/公斤,有效磷含量在15毫克/公斤以下,不施肥区小麦产量不足300公斤时,土壤水解氮含量与氮肥增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与磷肥增产量也呈极显著负相关,磷肥的增产效果略高于氮肥,氮,配合效果略高于或等于单施氮,磷的增产总和,应效果不显著,土壤水解氮含量在65毫克/公斤以上,速效磷含量在30毫克/公斤左右,不施肥区小麦亩产400公斤左右时,氮,磷单施当季增产不显著,氮,磷配合施用呈负连应效果

据多处试验,亩产低于200公斤的麦田,适宜的氮,磷比为1:1;亩产200-400公斤的麦田,适宜的氮,磷比为1:0.5;产高于400公斤的麦田,适宜的氮,磷比为1:0.5,在缺钾土壤中应增施肥,氮,钾比以1:1为宜。

(E)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微量元素也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小麦缺少某种微量元素,轻则生长不良,重则严重减产,微量元素肥料的增产效果决定于土壤中这些元素的丰缺程度,近几年,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不少地方的土壤出啧缺少微量元素现象,尤以缺锌,硼,锰等较重,在这此地土壤中施用相应的微量元素肥料,增产效果显著。

锌肥:据多处试验,土壤有效乎含量0.6毫克/公斤为小麦缺锌的临界指标,施锌肥增产显著,常用锌肥品种有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等,其中硫酸锌施用较广泛,小麦施用锌肥,应以作基肥为主,辅以追肥,拦种,叶面喷施等,作基肥施用量以每亩1-2公斤掺细土拦匀撒施为宜,锌肥在土壤中后效较持久,一般可隔2-3年施用一次,拦种时每公斤种子用硫酸4克,以少量水溶解,喷在种子上挑,晾干后播种,叶面喷施以浓度为0.2%-0.3%的硫酸锌在拔节期喷施为宜。

锰肥:一般铁还原态锰含量100毫克/公斤作为土壤缺锰的临界指标,低于100毫克/公斤时,施用锰肥有增产效果,低于80毫克/公斤时,增产效果明显,据25处小麦施用锰肥试验,19处增产,6处平产,平均每亩增产33.05公斤,效果极显著,小麦施锰肥一般以每亩施酸锰1公斤较适宜。

硼肥:一般以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5毫克/公斤为土壤缺硼的临界指标,据山东省11处试验,小麦施硼肥有显著增产效果,每亩增产13.6-94公斤,平均增产48.3公斤,效果极显著,施论硼肥后叶色浓绿,地上部干重增加,不孕小穗数降低,穗粒数,千粒重增加,穗顶部小花结率提高,下落穗少,籽粒灌浆速度加快,籽粒干物质日增重比对照多0。4毫克。

小麦硼肥施用量以亩施硼砂0.5-1公斤为经济有效用量,施用方法发言人和基肥效果最佳,亦可作为追肥或根外喷施,喷施浓度以0.2%左右为宜,与锰,锌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2)旱薄地小麦的施肥技术:旱薄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但有巨大的增产潜力,研究应用

旱薄地小麦的施肥技术是挖掘增产潜力,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合理耕作,充分积蓄和保持土壤水分的基础上,增施肥料,改善土壤营养,“以肥调水”,可增强小麦对水分的利用能力,提高雨水利用率,在一定范围内,增施肥料与水分利用率成显著正相关,在土壤薄的条件下,肥力的作用更大些,对此,各地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各地有关施肥试验及生产实践经验,为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旱薄地小麦施肥应掌握如下要点:

<1>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旱薄地有机质含量低,必须千方百计增施有机肥。但是旱薄地低产麦田生物产量低,必须在尽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增加氮,磷化肥的投入,以无机换有机,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不然,要想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旱薄地小麦产量是十分困难的,据研究,在旱薄地亩施250公斤玉米秸秆,用3公斤硝酸铵调节,施入土壤3年后,每亩年增加有机质60公斤,而单施玉米秸秆仅增加20公斤,单施化肥仅增加10公斤,可见,植物残体与无机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培肥效果显著。

<2>氮肥与磷肥配合:多数旱薄地氮,磷养分失调,严重缺磷,增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单施磷肥的增产效果大于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一般旱薄地小麦单施钾肥无明显效果,但与氮,磷配合施,钾肥有增产效果,据山东省沂水县试验,在土壤速效磷含量为6毫/公斤的条件下,亩施纯氮8公斤,磷8。5公斤,亩产可达334。2公斤,增产64%,山东省乐陵县试验,在土壤速效磷含量5毫克/公斤以下时,亩施磷14公斤,比不施磷肥增产近3倍。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试验,每亩单施氮5公斤,亩增产7.51公斤,单施磷5公斤,亩增产49.95公斤,以等旱氮,磷配合施用,则亩增产89.75公斤,比单施氮,磷增产之和多34.25公斤,差异极显著,因此,旱薄地小麦施肥必须重视氮,磷配合施用,氮磷配施存在一定的配比关系,超过一定限度,增产效果降低,氮,磷配合的合理比例因土壤含磷的丰缺而不同,鲁西北平原旱薄地缺磷重于缺氮,速效磷含量在5毫克/公斤以下,音施氮肥增产效果不大,音施灰我肥增产效果显著,氮,磷比以0.5:1为好,山东省莒县土壤速效磷含量为12-20毫克/公斤,氮,磷比以1:1或1:0.5为好,山东省莱阳市土壤速效磷含量在5毫克/公斤以下,氮,磷比以1:1为宜,经多年增施磷肥,土壤已明显变肥沃,产量已有较大提高时,氮磷比可调至1:0.5。

<3>采用"一炮轰"施肥法:为培育壮苗,克肥因旱地不能浇水而影响追肥效果,一条成功的经验是把计划施用的全部有机肥,磷肥,氮肥等作基肥,在耕地时一次翻入,这一施肥法经济有效,据莱阳市农技站试验无水浇条件的旱薄地低产麦田,施肥时间越早,增产效果越大,施用同样数量的标准氮肥,作基肥用时每公斤每亩增产1.92公斤,冬前追施亩增产1.15公斤,春季追施亩增产0.64公斤,山东省临沂市芝麻墩试验点试验,对土壤含有机质1%-1.3%,全氮0.06%-0.08%,速效氮低于5毫克/公斤的低产砂姜黑土洼地,亩施土肥2000-2500公斤,标准磷肥60公斤,标准氮肥50公斤,将其中氮肥分期施用,结果与莱阳农技站的试验结果一致,不同地点,不同播种期,不同年份表现同样趋势,都以作基肥施用产量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并随追肥时间推迟而产量降低,因此,旱薄地麦男施肥应提倡采取"一炮轰"的一次集中施肥法。

实践证明,把全部肥料作基肥施用,可有效地促进旱薄地小麦苗期的营养生长,对促进冬前分蘖,培育壮苗有显著效果同时,还能增加亩穗数,在群体合理的范围内,穗粒数及千粒重亦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产旱提高,但是,在底墒充足,播种较早,土壤较肥或施肥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法,可能使苗期营养生长旱过度前群体发展失控,使有限的土壤水分和养分过早消耗尽,导致开花,灌浆的关键时期缺水,出现穗粒减少,粒重降低,甚至冬后早衰而减产,在此情况下,应注意调节播期,适当减少播种量,以控制冬前群体发展,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4>因地制宜,确定肥料的合理用量,为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能,并获得应有的经济效

益,应因地制宜地确定肥料的合理用量,在旱薄地,增施肥料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因降雨多少或土壤储水量的不同而民,对土层较厚,无水浇条件的低产麦田,在大量增施肥料之初,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施肥量达到一定的量后,不再显著增产,施肥量过多,增产效果会下降或明显减产,莱阳的研究资料表明,土层厚1左右,水次源有亩产300公斤生产潜力的低产旱地,大幅度增产的化肥施肥量为亩施纯氮8公斤,并按合理比例施足磷肥,土层薄,土壤蓄水量受限制时,增产潜力小,应适当少施,土层办有50厘米时,施肥量则应减少一半,各地试验资料大体一致,一般为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并配合施用磷肥。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摘要:春季冬小麦要因苗管理,运筹肥水,促弱控旺,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关键词:春季;冬小麦;管理技术 春季是冬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管理要以多成穗,成大穗、防倒伏为主要管理目标。 一、因苗管理,运筹肥水 春季在小麦的返青、起身、拔节和挑旗各期,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麦苗生育状况确定肥水的施用。 1、返青期。是冬小麦进入以根、蘖、叶为生长中心的营养生长时期,对氮素营养的需要虽然不多,但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氮素反应敏感期,即氮营养临界期。如果氮营养不足,就会造成根少、苗小、分蘖少,不能形成高产群体;而氮素过多,则叶大,分蘖多,群体过大,营养消耗多,对生殖生长造成影响。因此,返青肥水应根据苗情而定。在底肥充足,冬季已施肥、浇水或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以不施用返青期肥水。在旱地麦田或晚播麦田,麦苗长势弱,返青期肥水具有促分蘖,提高成穗率的重要作用,可在返青后追施尿素15~25kg或碳铵50~70kg。地力较差的麦田氮肥不应过多,如果基肥磷钾肥不足还要追施磷、钾肥。

2、起身期。起身期施用肥水,可以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特别是对群体较小的壮苗效果最好,可以亩施尿素10~15kg。对冬季未施肥且群体大小适中的田块,此期肥水也有较好的效果。对返青期经过深中耕控制且群体过大的田块,此期应少施或不施肥。 3、拔节期。对苗情好、分蘖多、群体和个体生长适宜的麦田,应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目标,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在拔节中期再追施尿素10kg。如果小麦出现微量元素缺素症状,还要在这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喷施锌、锰、钼等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4、对于强筋小麦,要在扬花期追施一次氮肥,亩施尿素4~5kg。 二、划锄镇压,增温保墒,促弱控旺 中耕划锄具有防止土壤板结、除草、保墒防旱、提高地温、促进生长以及控制旺长等多种功效,降雨、灌溉后以及早春季节,应对小麦进行中耕、划锄。对于肥力充足,群体生长旺盛的麦田,为了促进保墒,应加强中耕,通过深中耕伤根控制植株长势,促进麦苗早发稳长。但是,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要将镇压提墒作为春季管理的重要措施,经过浅划锄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对晚播小麦则应该及时进行浅中耕划锄,划锄时要防止锄断根系和掩埋麦苗。对

烤烟的需肥特点与高效施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806392.html, 烤烟的需肥特点与高效施肥技术 作者:闫宏生等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5期 烤烟属于叶用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施肥的影响很大。了解和掌握其需肥规律,采取合理的施肥技术,为烤烟的生长创造最适宜的营养环境,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下将烤烟的需肥情况以及高效施肥技术进行介绍。 一、烤烟的需肥特点 1. 部位不同吸收量不同烤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三要素在烟 株体内的分配以叶最多、茎次之、根最少;茎内以磷、钾含量多,氮较少。一般每生产100千克干烟叶,约吸收氮素3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钾5.5千克,三者比例约为 1∶0.5∶1.7。 2. 生育期不同吸收量不同苗床期吸收的氮、磷、钾很少;大田阶段吸收量大大增加,大 量吸肥时期在移栽后的45~75天,吸收高峰是在团棵、现蕾期,这一时期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为烟株吸收氮总量的44%~50%、吸收五氧化二磷总量的50%~70%、吸收氧化钾总量的50%~60%;以后各种养分吸收量逐渐下降,但收获前半个月,磷、钾的吸收有增多现象。 3. 施肥期不同作用不同烤烟苗床期至生育前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虽然少,但作用 很大,如这一时期养分供应充足,即使后期稍有缺乏,也没有大的影响;但如果前期缺肥,即使中后期补给,也不能使之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4. 氮肥的氮源不同吸收量不同用硝态氮做氮肥时,烤烟植株能充分吸收,生长发育健 壮;而以铵态氮做氮肥时,植株吸收受阻,生长发育不良。究其原因是硝态氮肥能促进烤烟植株对钾离子的吸收,抑制对氯离子的吸收:因此可以说,硝态氮肥对烤烟植株有促进生长和提高品质的作用。 5. 忌氯烤烟是忌氯作物,含氯肥料对其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氯离子在烤烟植株内 积累过多,会使烟叶厚而脆,叶缘卷起,并使燃烧性变差,烘烤后色味不佳,而且在储藏期间易吸收水分,引起霉烂。 6. 需要中微量元素除了需要大量元素氮、磷、钾外,烤烟生长还需要中量元素钙、镁、 硫以及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等,这些元素在烟株内含量虽少,但作用独特,缺一不可。 二、缺肥症状

最新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 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其作用是:①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分蘖节可产生分蘖和次生根。当主茎和分蘖遇不良环境而死亡时(如冻害),只要条件适合仍可再生新蘖并能形成一定产量。 ②健壮的分蘖节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 ⑵小麦分蘖规律

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

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 在干旱冬小麦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少,浅施追肥效果差,一般不施追肥。而采用在小麦播种前将有机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 追肥 在灌溉冬小麦区,在早春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返青肥。追肥为氮肥,施用量为全生育期需氮量的40%。 1、施肥原则 (1)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能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 (2)重施拔节肥(追肥)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 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 早施。 (3)、轻施孕穗肥,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苗情长势好,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 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状。 (4)、叶面追肥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 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2、小麦的施肥量 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所吸收的养分数量,是由土壤、气候(雨量、温度、光照)品种、产量等因素决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研 究所的统计结果为:N3.0kg/100kg籽粒;P0.40-0.65kg/100kg籽 粒;K1.7-3.3kg/100kg籽粒。 小麦施肥量的确定

在小麦越冬期间增施腊肥,既能补充基肥、苗肥的不足,又能保持和稳定小麦根部土壤温度,通过冬季肥料缓慢分解被根系吸收, 为小麦春发健长奠定基础。 腊肥以富含有机质、带有温热性的肥料为主,如土杂肥、堆肥、厩肥、河泥、陈墙土、人畜粪尿等肥效稳而长的有机肥,适量配施 化肥。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施用腊肥,在施肥适期内 越早施用越好。 弱苗播种较晚、地力较差和底肥不足的麦地,腊肥要施足,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每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40担左右;或碳铵20~25 公斤,或将尿素10公斤左右趁下雨雪时追施,以促进茎秆生长与分 蘖增加。一般缺磷缺钾的麦田,表现叶片下部发黄,叶尖发红和老 叶叶尖褪绿,继而坏死,茎秆细弱。对此应施磷肥和钾肥,应每亩 增施过磷酸钙25公斤,钾肥5~6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草 木灰能起吸热保温防冻作用。 旺苗基肥足、地力肥、播种早、长势旺的麦地,要控制腊肥用量,应少追或不追化肥,要以追塘泥等土杂肥为主,结合镇压采取控旺 促壮、控上促下的措施,改善小麦越冬环境。对分蘖少叶片细长的 假旺苗,应及时疏苗,防止群体过大,同时,可进行深中耕。 壮苗叶片青绿、心叶绿里透黄,远看麦苗有光泽、播种早、底肥足、墒情足的壮苗,可适当施些肥,以施土杂肥为主,并结合镇压,每亩追施人畜粪尿25担左右,补充麦苗生长所需的养分。 看了“小麦施肥的技术要点”的人还看了:

作物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首先是施好底肥。农谚说“麦收胎里富”,苗期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磷钾肥,使麦苗早生快发,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60%~70%左右,一般亩施菌肥10-20公斤,尿素10公斤或碳铵25公斤,磷酸二铵15-25公斤,氯化钾5~7.5公斤,或者用10公斤菌肥、40公斤复合肥、10公斤尿素。如果是盐碱地上种小麦就不宜施用氯化钾,需改施用硫酸钾或硝酸钾。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公斤,磷素0.5~0.75公斤,钾素1.5~2公斤,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据小麦植株分析,亩产412公斤冬小麦,从出苗、分蘖到冬后起身拔节吸收的氮素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素、钾素各占总量的20%,从拔节到扬花期约吸收氮素总量的48%,磷素总量的67%,钾素总量的65%。 根据冬小麦的栽培特点,需肥特性和农业生产实际,在科学施肥方面要把握几点: 抓好三个环节用2.5公斤尿素作种肥,但碳铵容易挥发烧种,不宜用作种肥。 其次是巧施追肥,有利于增蘖、增穗。北方冬麦区春天麦苗返青后,根据苗情追肥,对旺苗麦田(叶形看上去像猪耳朵)每亩追过磷酸钙15公斤,钾肥10公斤,而不追施氮肥,防止氮多麦苗徒长,造成后期倒伏减产;对弱苗麦田(叶形看上去像马耳朵)应抓紧早追肥,每亩施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最好开沟深施盖土,不宜撒施,以防挥发损失。对长势较弱的麦田,小麦拔节时还要施肥,每亩可用尿素10~15公斤,沟施或穴施,有条件时并配合浇水;对于壮苗麦田(小麦叶形看上去像驴耳朵),拔节期要控制肥水管理,预防倒伏。南方冬麦区,由于雨水多,光照少,麦苗容易旺长,一般少施或不施返青拔节肥,而是看苗酌情施用拔节孕穗肥。小麦孕穗期某些田块可能出现后期脱肥的情况,此时需要偏施肥,应每亩施用5~10公斤硫铵或3~5公斤尿素作孕穗肥。 最后是小麦生长后期进行叶面施肥。这时北方麦区常受干热风危害造成减产。如果用聚天液肥在抽穗扬花期喷1~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10天半月,可以促进小麦灌浆结实,并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 提高肥料增产效益 当作物缺肥时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施肥量增产不明显,施用每公斤肥料得来的增产效益反而下降,甚至造成减产。科学的施肥量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多、效益高、肥料利用好,而盲目施肥容易造成浪费。

生姜施肥技术

生姜施肥技术 生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产1000千克 鲜姜约需吸收氮10.4千克、磷2.64千克、钾13.58千克,其养分 吸收比例为3.9∶1∶5.1。 生姜耐肥,一般在耕地时每亩用腐熟优质厩肥5000-8000千克,随即翻入土中。将地做好垄,在播种前,再在沟中施种肥,一般每 亩施饼肥75千克、复合肥15-20千克,与土混匀,浇水、播种。也 可采用“盖粪”的施肥方法,即先摆放姜种,然后盖上一层细土, 每亩再撒入5000千克农家肥或少许化肥,最后盖土2厘米左右。 一般发芽期不需要追肥。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一个或两个小分杈时(一般于6月中下旬)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4千克左右,或磷 酸二铵20千克左右,开沟施入,或浇水时随水冲入。姜苗处于三股 杈时期,于立秋前后结合拔除姜草、拆除姜棚或地膜追肥,一般每 亩施饼肥75千克,或腐熟优质粪干500千克,另加复合肥25-50千克,于姜沟北侧(东西向沟)或东侧(南北向沟)距植株基部15-20厘 米处开深沟施入,肥土混合后覆土封沟,使原来生姜植株生长的沟 变为垄,垄变为沟,最后浇透水。9月上中旬,为防早衰,一般每 亩施复合肥30千克。追肥时,可在垄下开小沟施入,亦可将肥料溶 解在水中顺水冲入。 在生长后期,对于缺锌或缺硼土壤,每亩施硫酸锌2千克、硼砂 1千克。也可以在播种前作基肥施入。 生姜的施肥原则: 因为重型姜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但生姜长到三股权期以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分杈数量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根茎生长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 增加。

生姜的基肥: 生姜的基肥可以结合深翻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3000- 4000kg、或优质圈肥4000-5000kg,纯硫基复合肥50kg,硫酸锌1- 2kg,硼砂1kg。 生姜的追肥: 1、生姜壮苗肥:于6月中上旬幼苗长出1-2个分枝时,结合浇 水冲施二次肥,间隔10-15天,每次每亩冲施高氮复合肥15-20kg。 2、生姜拔节肥:又称转折肥(立秋前后),三股杈阶段,生姜进 入旺盛生长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0-80kg。 3、生姜的根外施肥:在块茎膨大期进行,9月中旬植株出现6-8个分杈时,每亩冲施高氮钾复合肥50kg左右,分两次施用间隔15 天左右。 种植生姜需要补充的微量元素: 生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三大元素以外,还吸收钙,镁,锌,硼等其他的中微量元素。生 姜在整个生长期中,钾元素是生姜吸收的最多的,其次是氮元素, 在就是其他的中微量元素钙,镁,锌,硼。 钙元素主要分布在侧枝和侧枝叶中,根茎次之,主茎和主茎叶分布较少。镁主要分布在根茎中,侧枝和侧枝叶中镁元素含量也较多,主茎和主茎叶中分布较少。 生姜对锌元素的吸收是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吸收锌元素的数量也逐步增加。锌元素在生姜的整个生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姜对硼元素的吸收与锌元素的吸收大致相同,随着植株的生长吸收硼的数量逐步增加,根茎迅速膨大时期的吸收量,占整个生长 期硼吸收利用率的66%左右。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在缺锌缺硼姜田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2kg硫酸锌、硼砂0.5-1kg,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 混合,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可用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特征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 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 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 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 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 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 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 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 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 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施肥技术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 养分的吸收率不同。不同阶段的施肥技术也不同,主要有: ①施足基肥。小麦施足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底肥能保证 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 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的数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 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碳铵由于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 追施后如不及时灌水容易使氮素损失,因此,各地推广碳铵作底肥时深施。如 果碳铵全部作底施,从施肥到小麦拔节、孕穗,至少要经历个4~5月,虽然冬春温度低加上深施,损失较少,但碳铵的肥效很难维持到小麦生育后期。因此,1次底施往往满足不了小麦各生育期的需要。据试验,碳铵用量40kg/667m2, 全部作底肥的产量为442.8 kg/667m2;而用15kg/667m2作底肥,冬前追 10kg/667m2, 拔节时再追15kg/667m2,产量515.87kg/667m2,底肥和分期追肥并用的增产46.4kg/667m2。底肥应占施肥总量的60%~70%为宜。底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一般施农家肥1000~ 1500kg/667m2,尿素10kg/667m2, 或碳铵25kg/667m2,高浓度复混肥25~ 30kg/667m2。 ②合理使用种肥。小麦播种时用适量速效氮、磷肥作种肥,能促进小麦生 根发苗,提高分蘖,增加产量,对晚茬麦和底肥不足的麦田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试验证明,施用硫铵拌种的可增产10%左右。氮肥作种肥一般施硫铵3kg/667m2与尿素 2.5kg/667m2,碳铵因易挥发造成种子灼伤而不能作种肥。磷肥作种肥,可预先将过磷酸钙与腐熟的农家肥粉碎过筛后,制成颗粒肥与小麦种子混播; 也可将过磷酸钙撒在土表后,浅耙与土混匀再行播种。磷酸钙用量一般为 7.5~10 kg/ 667m2。对土壤肥沃或底肥充足的麦田,种肥可以不施。 ③返青至拔节期看苗追肥。追肥要看苗追施,对于冬前总茎数达100万个 /667m2以上的旺苗,由于分蘖太多,叶色深绿,叶片肥大,返青肥应以磷、钾 为主,不要再追氮肥。施过磷酸钙15kg/667m2,草木灰50~100kg/667m2或钾 肥10kg/667m2左右,对壮秆防倒伏有好处。对于冬前总茎数已达70~100万个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

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科学施肥方案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这么多年来农户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 肥,导致了土壤问题突出,土壤板结酸化、土传病害严重,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实现科学施肥,降低种植成本,增产增收,现根据小麦需肥特点和各地小麦高产经验,提出小麦科学施肥技术要点如下: 1)小麦需肥特征: 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据调查,安徽土壤肥力不高,有效磷相对偏低,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时有发生,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3)重视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4)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推荐肥料配方与施肥建议 (1)基肥: 中化东方小麦专用肥30-50KG 45%(22-15-8)(N-P2O5-K2O)+1包40KG的中化东方45-6有机肥或1包25KG的中化东方70-10有机肥,或者使用中化东方1包40KG 有机无机15-40(18-10-12) (2)追肥:在小麦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 在缺锌或缺锰地区可以基施硫酸锌或硫酸锰1~2公斤/亩,缺硼地区可酌情基施硼砂 0.5~1公斤/亩。 提倡结合“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可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 一、冬小麦的需肥规律 冬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它的一生需经历冬前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1.5公斤,氧化钾2-4公斤,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另外,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量也不相同,冬前分蘖期吸收养分较多,越冬时吸收养分较少,返青后则需吸收大量养分,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 二、施肥技术要点 1、施足底肥,培育壮苗 施足底肥,对促进壮苗早发和根系的生长,冬前有一定数量的健康分蘖,并为春后生长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础。底肥一般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粘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高产田,一般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40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生物有机肥40公斤左右加45%复合肥15-2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2、返青控制,防止倒伏 返青期小麦春季分蘖开始发生,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巩固冬前大分蘖,控制春季无效蘖,保持群体稳健发展。对于旺长田块,一般不需要追肥,以控制和推迟春生分蘖发生和茎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倒伏。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春回大地45%复合肥15公斤左右或春回大地新型尿素1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3、拔节重施,增加穗粒 拔节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对养分需求量大,所以要重施拔节肥,以增加每穗粒数。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春回大地45%复合肥20~25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争取穗大粒饱、粒多粒重。 4、根外追肥,增加粒重 抽穗灌浆期是争取小麦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管理上的主攻目标是防止贪青、早衰,提高籽粒产量。此期一般不再土壤施肥,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可结合小麦穗蚜防治,叶面喷施春回大地复合海藻精或植物高营养液,能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高产玉米的施肥技术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探讨 夏永胜1张国军2 (1沈阳市农广校,沈阳1100342沈阳市农委,沈阳110013) 摘要:通过了解玉米的需肥规律和特点;根据玉米的施肥原则;选择适宜的肥料,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玉米施肥总的原则是: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磷钾肥早施,氮肥分期施。通过对玉米的合理施肥,建立高光效高产群体,调整作物营养状况,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 前言:作物丰产栽培要根据作物营养特性,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技术,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品种,确定施肥数量,安排恰当的施肥时期,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和方法,使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健词:玉米高产施肥探讨 正文: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占各种粮食作物的首位。掌握玉米施肥技术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总产都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的需肥规律及特点: 玉米是一种喜温、喜光、生育期短的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养分多。综合各地分析资料,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吸收氮素2—4公斤,五氧化二磷0.7—1.5公斤,氧化钾1.5—4.0公斤。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变化很大,一般来说,幼苗期由于生长慢、植株小、吸收的养分也就少,速度也慢。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阶段,生长速度快,吸收养分数量多、速度快,是吸肥的关键时期。此时营养供应充足,就能促进穗大、粒多。开花授粉以后,吸收数量虽多,但吸收速度逐渐减慢。 玉米吸收N素,从占干物质百分比来看,以苗期最高,以后随植株生长逐渐下降,但累进吸收量则直线上升。尤其是从拔节至开花期吸收量最多、速度最快。尤其夏玉米更明显。春玉米苗期吸N占总吸收量的2.14%,中期(拔节至开花期)占51.16%,后期占46.7%。夏玉米苗期吸N占总吸收量的9.7%,中期(拔节至开花期)占78.4%,后期占11.9%。

棉花需肥规律及高产施肥技术

棉花需肥规律及高产施肥技术 庞洪翔 一、棉花的需肥规律 (一)氮磷钾三要素在棉花生育中的作用 氮素对棉花的作用最明显,时间也最长,从幼苗开始直到开花结铃期,都需要有适量的氮素供应。氮素供应适当,棉花叶色深绿,植株健壮,蕾铃多,产量高,品质好。如果初期氮素供应过多,会引起棉花徒长,如果生育中期供应不足,棉叶会变黄变小,脱落多,后期早衰,产量低;如果中后期供应过量,会引起棉花疯长,晚期减产,降低品质。磷素在生育前期能促进根系发育,使壮苗早发,对早现蕾早开花有重要作用;在生育后期能促进棉花成熟,增加铃重。钾素能起到健枝壮秆和增加抵抗不良因素的作用;钾素缺乏时,植株易感病,叶片变红,提早枯落。棉花的红叶茎枯病主要是由于缺钾造成的。 (二)棉花生育期的需肥量 据试验,每生产百公斤皮棉约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3.35Kg,磷4.65Kg,钾13.35Kg。我市试验结果,亩产百公斤皮棉从土壤中吸收氮15Kg,磷6Kg,钾10~15Kg,上述结果均比较接近。棉花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是不同的。据研究,苗期吸收N、P、K的数量分别占一生吸收量的5%、3%、3%左右;从现蕾到始花期,N、P、K吸收量分别占一生吸收量的11%、7%、9%左右;从初花到盛花期,N、P、K的吸收量分别占一生吸收量的56%、24%、42%左右;吐絮以后,对N、P、K的吸收量分别占一生吸收量的5%、14%、11%左右,由上可看出,棉花一生中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是:吸肥高

峰期在花铃期,氮肥吸收高峰在前(始花期至盛花期),磷钾吸收高峰在后(盛花期至吐絮期)。 二、棉花施肥技术 (一)施足基肥 目前,我市棉田多分布在沙质和轻壤质土上,养分含量较低,加上不少棉田连作,土壤养分消耗大,土壤养分普遍不足,因此,施足基肥对保证棉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施用数量要根据产量要求、地力水平和肥料质量来定,亩产百斤皮棉,一般需施土杂肥3000~4000kg、饼肥50kg左右、磷肥50~70kg左右、碳铵25~30kg,缺钾土壤还要施钾肥10~15kg,缺硼或缺锌土壤,每亩应补施锌或硼肥lkg,可与有机肥掺均施或与30kg细干土掺均撒施。也可在盛蕾期和花铃期各喷施一次,浓度为0.2%。如钾肥肥源不足可用草木灰代替或用0.5kg生物钾拌种。施肥方法以垄下开沟施为最佳。 (二)分期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合理追肥,棉花追肥的原则是: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视花铃肥,补施盖顶肥。 1.轻施苗肥: 棉花出苗后,种子本身储藏的养分基本上消耗完毕,加之此时土壤温度低,养分分解慢,侧根吸收能力差,故追施一定量的化肥对促进壮苗有一定好处。苗期一般以氮肥为主,也可与磷肥、腐熟饼肥混合追施,每亩尿素2.5kg、饼肥25kg左右。 2.稳施蕾肥

小麦施肥量

小麦施肥量 [栏目:技术指导日期:点击:3787] 要做到配方施肥必须先进行取土化验,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再根据小麦品种、产量水平、计算出施肥量。下面给广大农民提供一个种麦施肥的参考数量。 (1)、氮肥施用量:低产小麦(350公斤/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0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2公斤(折合碳酸氢铵60~70公斤或尿素22~26公斤);中产田(亩产350~450公斤,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克/公斤小于13克/公斤),小麦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2~14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82公斤或尿素26~30公斤);高产田(亩产450公斤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3克/公斤)亩施纯氮12~13公斤(折合碳酸氢铵70~77公斤或尿素26~28公斤),超高产麦田亩施纯氮不要超过17公斤(折合碳酸氢铵100公斤或尿素37公斤)。 (2)、磷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小于1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折合过磷酸钙83~100公斤,合二铵22~26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0毫克/公斤小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83公斤,二铵19~22公斤);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20毫克/公斤,亩施五氧化二磷7~9公斤(折合过磷酸钙60~75公斤,二铵15~19.5公斤)。 (3)、钾肥施用量:一般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50毫克/公斤,低产田可以不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3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2.5~5公斤(折合氯化钾4~8.3公斤);土壤速效钾含量小于100毫克/公斤,可亩施氧化钾6~9

公斤(折合氯化钾10~15公斤)。 (4)有机肥、微肥施用量:在小麦施肥中最重要的是多施有机肥,一般亩施1500公斤以上,另外,缺锌、缺硼的地区可每亩底施硫酸锌1公斤、硼砂0.5公斤。

小麦施肥管理技术

小麦 发布日期:[151] 共阅[145]次 小麦属于禾本科小麦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性强,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m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有 1/3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我国,小麦诉地位仅次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至长城以南,东至黄海、渤海,西至六盘山、秦岭附近的广大地区。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因而小麦的播种期和成熟期差别也很大。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生理型,我国栽培的主要是冬小麦,分布于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长江以南地区的冬小麦,由于产量低、品质差而逐年减少,北方春小麦也存在同样情况,由于品质差而致使播种面积逐渐缩减。 1.小麦的养分需求特点及规律 小麦旆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主要是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其中,氮、磷、钾三元素在小麦体内含量比较高,需要量较大,对小麦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氮时,麦苗瘦弱,叶色淡,植株矮小,分蘖少,根系发育不良,穗小而少,成熟早、产量低;小麦对磷素敏感,早期的磷素营养对植株及根第生长极为重要,磷充足可显著增加分蘖与次生根数,提高苗期的抗寒抗性,缺磷时,生长缓慢,植株瘦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叶色暗绿,茎基部及叶鞘为紫色,根系发育受到抑制,成“鸡爪状”,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低,品质差;缺钾小麦生长迟缓,叶片细长、色黄绿,茎细弱,分蘖横向伸展;拔节孕穗期是小麦吸收钾的高峰期,施钾肥不仅或增加小麦产量,还促进植株健壮、穗多、籽粒饱满、减轻倒伏、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 小麦对钙、镁、硫、硼、锌、铜、锰、钼等中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少,但这些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如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硼影响植株开花、授粉和结实,缺硼严重则导致作物“花而不实”。在土壤供应不足时,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明显。如,对缺硫土壤施含硫肥料,能提高面粉品质;土壤缺硼时,小麦开花授粉受阴,结实不良,施硼后可使开花、结实正常。 小麦不同养分的临界期出现时期不同,氮素临界期为冬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这两个时期若氮营养供应不足则会减少分蘖和穗粒数而造成减产,若及时补充氮或增加穗粒数,而抽穗以后的花氮肥水平对提高粒重则极为重要;磷素临界期在小麦三叶期;钾素临界期在拔节期。各营养元素最大效率期的出现时间也不同,氮素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在孕期。所以,小麦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和吸收比例有所不同,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冬前分蘖期,此时株虽小,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左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