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1)。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病(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石淋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症状:发作时患侧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可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体征:患侧腰部叩击痛或患侧腹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腹部或泌尿系B超检查见肾、输尿管结石和或输尿管扩张伴肾积水。

2、证候诊断: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肾气亏虚。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肾、输尿管结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结石(ICD-10: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1)疾病编码。结石横径≤6mm。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证、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腹部或泌尿系B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腹部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中药汤剂。

(1)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2)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3) 肾气亏虚:补肾扶正,通淋排石。

2、穴位注射:疼痛剧烈时可予山莨菪碱注射液5mg足三里注射缓解疼痛。

3、运动疗法:患者疼痛减轻或缓解后应增强运动如跳绳、跑步、打球等促使结石下移。

4、根据疼痛情况选择使用曲马多注射液、哌替啶肌肉注射和或山莨菪碱注射液、维生素注射液肌肉注射和或静脉滴注。

K

3

5、酌情输液,选择甘露醇静脉滴注利尿,合并泌尿系感染者,酌情选用抗菌药物。

6.护理调摄

(1)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300OmL 以上,使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为了保持夜间尿量,睡前饮水,睡眠中起床排尿后再饮水。根据结石成分或血、尿有关成分的分析,调整摄入的食物种类。

(2)应注意情志调护,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饮开水。忌辛辣食品,忌烟酒等。少食菠菜、草莓、土豆、蛋类、及动物内脏等钙、磷含量高的食物。

(4)观察小便的量、色、次数以了解病情的轻重,注意有无异物排出。

(九)完成路径标准

1、无腰腹疼痛,排尿通畅,体温正常。

2、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结石或肾积水消失。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不全等退出本路径。

2、合并输尿管狭窄、占位者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石淋病(TCD编码:BNS030、ICD-10编码:肾结石: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N20.2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2天实际路径天

14石淋(泌尿系结石)临床路径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石淋(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ICD-10:N20.9)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1)、腰腹痛、肉眼血尿、小便涩痛等或体检发现而无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腹平片或腹部CT)提示泌尿系结石。 2、证候诊断: 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石淋(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型、下焦湿热型、脾肾亏虚型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泌尿系结石) 2、患者适合并同意专科的特色治疗:中药为主,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9泌尿系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证、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腹部超声、心电图、腹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心动、腹部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等。 (八)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证型分别运用中药(泌尿系)调中排石汤1号、2号及3号,并随证加减。 (1)气滞血瘀型:活血行气化瘀排石 (2)下焦湿热证:清淋湿热通淋排石 (3)脾肾亏虚证: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 (1)泌尿系结石在5mm-25mm,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具体碎石操作详见《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程》。术前准确定位,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调节电压及控制随时次数。术后严密观察有无肾周血肿、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3、其他治疗:针灸及耳针辨证取穴以对症治疗;合并泌尿系感染者,酌情选用抗菌药物。 (九)完成路径标准 1、无明显腰腹痛,排尿通畅,体温正常 2、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肾功能不全)等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2、合并输尿管狭窄、占位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3、结石质地异常坚硬,经2-3次体外碎石疗效欠佳者;考虑肉芽包裹形成者,需要内镜下气压弹道或激光碎石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16年全年病历质控检查总结

2016年全年医疗质量总结 一、运行病历: 2016年全院各病区共抽查运行病历1109份,对其书写质量评价汇总情况如下: 2、(一)、入院记录部分:1、病人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2、个别主诉与现病史不符合; 3、个别病历遗漏输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4、个别病历入院书写、打印不及时; 5、查体描述某些体征不具体、不准确,如遗漏手术瘢痕描述等; 6、上级医师审核签字不及时、病人确认病史不及时。 (二)、病程记录:1、首次病程记录:1)部分病史特点不精练,与入院记录基本雷同,未进行归纳、总结;2)有错别字,漏字现象,3)个别病历首次病程诊断依据不充分,个别病历缺鉴别诊断。4)遗漏诊断: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达高血压标准,未诊断。 2、病程记录:1)首次查房记录部分病历无鉴别诊断,2)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粘贴痕迹明显,未体现查房医师水平。3)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鉴别诊断。4)病例打印不及时,签字不及时。 (三)、其它:1、医患沟通、自动离院、自动出院等记录签字不及时;2、首次医患沟通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4、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不及时,手术记录主刀医师签字不及时;5、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打印不及时;6、术后访视记录缺乏真实性;7、个别医嘱有涂改,个别科室手写医嘱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二、归档病案 2016年全院出院归档病案5316份。共抽查危重、重大手术病历

及普通病历1608份,抽查率30.2%。甲级病历1536份,乙级病历70份,返修2份,无丙级病历,甲级率95.5%,本年度归档病历质量控制总体较好。综合汇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科别抽查病历 数甲级甲级 率 乙级丙级返修 针灸康复科229 223 96.9% 6 0 0 外科313 290 92.5% 21 0 2 儿科245 241 98.3% 4 0 0 内科226 221 97.7% 5 0 0 妇产科255 249 96.4% 6 0 0 骨伤科340 312 91.7% 28 0 0 合计1608 1536 95.5% 70 0 2 全院病历书写普遍存在共性的问题: 1、病历首页存在缺项、漏项,填写不标准;少数病历字迹潦草,个别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者等相关信息未填写。 2、主诉与现病史不符;主诉不够简练,现病史描述有缺陷,如缺疾病演变过程、缺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3、个别病历遗漏药物过敏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等。 4、首次病程记录粘贴过多入院记录,重点不突出、不简练;部分病程粘贴过多,存在重复粘贴。 5、手术病历,在记录方面缺陷比较多,如:术前小结中无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记录缺术后的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手术评估表填写不全,重大治疗措施(手术)前无沟通记录,未交待术后标本去向,个别

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

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尿石症的住院患者。 一、石淋(尿石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石症(ICD编码:N20.9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尿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试行)》。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石淋(尿石症)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气血瘀滞证 肾气不足证 肾阴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中医尿石症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尿石症)。 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的患者。 2.结石直径<10mm、外形光滑无尿路梗阻和感染且肾功能良好的上尿路结石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重点注意疼痛和血尿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泌尿系B超或尿路平片(KUB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IVU)、胸片、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CT、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2)气血瘀滞证: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3)肾气不足证: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4)肾阴亏虚证:滋阴补肾、通淋排石 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疗法 3.西药疗法 4.其他疗法 (1)总攻疗法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结石排出,症状消失或改善。 3.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增加。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石淋临床路径

石淋临床路径 一、石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缘患者饮食不洁,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或下阴不洁,外感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本病。 (2)西医诊断:临床以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部绞痛,或伴血尿、急性尿潴留、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等。在体查上,可有肾区叩击痛或输尿管循行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常有红细胞,B超、腹平片、CT等辅助检查有助判断。 2.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突然发病,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或尿中带血,腰腹绞痛,或伴见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气滞血瘀:腰腹胀痛,小腹胀满或疼痛,小便不畅或尿血,面色黧

黑或萎黄不华,肌肤甲错,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3)、脾肾亏虚:腰背疼痛,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排尿无力,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气短声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诊治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急性期后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任一情况下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 (2)合并肿瘤或严重传染性疾病者;

2016市中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中医院2016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为落实《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下发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病种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并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成立了《市中医院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盘满华担任组长,副院长陈志明、冯旭、刘孝柏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药剂科、信息科、财务科主任及开展临床工作的科室科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成立临床路径试点指导及专家小组,由业务副院长陈志明任组长、有关专家任专家组成员,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本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方案,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向上级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二、确立试点科室和病种 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选择较有代表性16个病种,作为我院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的病种,具体如下:

全病历质控检查总结

2016年全年医疗质量总结 一、运行病历: 2016年全院各病区共抽查运行病历1109份,对其书写质量评价汇总情况如下: 2、(一)、入院记录部分:1、病人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2、个别主诉与现病史不符合; 3、个别病历遗漏输血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4、个别病历入院书写、打印不及时;5、查体描述某些体征不具体、不准确,如遗漏手术瘢痕描述等;6、上级医师审核签字不及时、病人确认病史不及时。 (二)、病程记录:1、首次病程记录:1)部分病史特点不精练,与入院记录基本雷同,未进行归纳、总结; 2)有错别字,漏字现象,3)个别病历首次病程诊断依据不充分,个别病历缺鉴别诊断。4)遗漏诊断: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达高血压规范,未诊断。 2、病程记录:1)首次查房记录部分病历无鉴别诊断, 2)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粘贴痕迹明显,未体现查房医师水平。3)部分病历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鉴别诊断。4)病例打印不及时,签字不及时。 (三)、其它:1、医患沟通、自动离院、自动出院等记录签字不及时;2、首次医患沟通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4、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不及时,手术记录主刀医师签字不及时;5、个别手术病历手术记录打印不及时;6、术后访视记录缺乏真实性;7、个别医嘱有涂改,个别科室手写医嘱字迹潦草,不能辨认。 二、归档病案 2016年全院出院归档病案5316份。共抽查危重、重大手术病历及普通病历1608份,抽查率30。2%。甲级病历1536份,乙级病历

70份,返修2份,无丙级病历,甲级率95、5%,本年度归档病历质量控制总体较好、综合汇总情况及存在得问题如下: 全院病历书写普遍存在共性得问题: 1、病历首页存在缺项、漏项,填写不规范;少数病历字迹潦草,个别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者等相关信息未填写、 2、主诉与现病史不符;主诉不够简练,现病史描述有缺陷,如缺疾病演变过程、缺有鉴别意义得阴性症状、 3、个别病历遗漏药物过敏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史等。

石淋临床路径

石淋临床路径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石淋临床路径 一、石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缘患者饮食不洁,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或下阴不洁,外感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本病。 (2)西医诊断:临床以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部绞痛,或伴血尿、急性尿潴留、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等。在体查上,可有肾区叩击痛或输尿管循行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常有红细胞,B超、腹平片、CT等辅助检查有助判断。 2.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突然发病,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或尿中带血,腰腹绞痛,或伴见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气滞血瘀:腰腹胀痛,小腹胀满或疼痛,小便不畅或尿血,面色黧黑或萎黄不华,肌肤甲错,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3)、脾肾亏虚:腰背疼痛,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排尿无力,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气短声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诊治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急性期后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任一情况下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

石淋临床路径

一、石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缘患者饮食不洁,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或下阴不洁,外感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本病。 (2)西医诊断:临床以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部绞痛,或伴血尿、急性尿潴留、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等。在体查上,可有肾区叩击痛或输尿管循行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常有红细胞,B超、腹平片、CT等辅助检查有助判断。 2.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突然发病,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或尿中带血,腰腹绞痛,或伴见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气滞血瘀:腰腹胀痛,小腹胀满或疼痛,小便不畅或尿血,面色黧黑或萎黄不华,肌肤甲错,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3)、脾肾亏虚:腰背疼痛,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排尿无力,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气短声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诊治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急性期后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任一情况下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 (2)合并肿瘤或严重传染性疾病者; (3)患者有精神病、严重神经症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心电图、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腹平片、B超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常规、尿培养、CT、IVP、放射性核素肾显像及内镜检查等,当临床怀疑患者尿路结石与代谢状态有关时,应测定血、尿的钙、磷、尿酸、草酸等,必要时作钙负荷试验。 (八)治疗方法 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临床路径

(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ICD-10:N20、9)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1)、腰腹痛、肉眼血尿、小便涩痛等或体检发现而无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腹平片或腹部CT)提示泌尿系结石。 2、证候诊断: 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石淋(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型、下焦湿热型、脾肾亏虚型 (三)治疗方案得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泌尿系结石) 2、患者适合并同意专科得特色治疗:中药为主,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9泌尿系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得主证、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腹部超声、心电图、腹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心动、腹部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等。 (八)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证型分别运用中药(泌尿系)调中排石汤1号、2号及3号,并随证加减。 (1)气滞血瘀型:活血行气化瘀排石 (2)下焦湿热证:清淋湿热通淋排石 (3)脾肾亏虚证: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 (1)泌尿系结石在5mm-25mm,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具体碎石操作详见《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程》。术前准确定位,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调节电压及控制随时次数.术后严密观察有无肾周血肿、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3、其她治疗:针灸及耳针辨证取穴以对症治疗;合并泌尿系感染者,酌情选用抗菌药物。 二、石淋(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石淋(泌尿性结石)(ICD-10:N20、9) 中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日期:年月日结束路径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42天实际路径天

石淋临床路径说课讲解

2016石淋临床路径

石淋临床路径 一、石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石淋(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缘患者饮食不洁,嗜食肥甘辛辣之品,损伤脾胃,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或下阴不洁,外感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本病。 (2)西医诊断:临床以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腰腹部绞痛,或伴血尿、急性尿潴留、恶心呕吐、膀胱刺激征等。在体查上,可有肾区叩击痛或输尿管循行区压痛。尿常规检查常有红细胞,B超、腹平片、CT等辅助检查有助判断。 2.证候诊断 (1)、湿热下注:突然发病,小便排出砂石或小便艰涩窘迫疼痛,或排尿突然中断,或尿中带血,腰腹绞痛,或伴见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气滞血瘀:腰腹胀痛,小腹胀满或疼痛,小便不畅或尿血,面色黧黑或萎黄不华,肌肤甲错,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3)、脾肾亏虚:腰背疼痛,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排尿无力,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气短声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诊治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急性期后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石淋”(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以下任一情况下不进入本路径: (1)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 (2)合并肿瘤或严重传染性疾病者; (3)患者有精神病、严重神经症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泌尿系结石)临床路径

(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ICD-10:N20.9)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1)、腰腹痛、肉眼血尿、小便涩痛等或体检发现而无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腹平片或腹部CT)提示泌尿系结石。 2、证候诊断: 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石淋(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型、下焦湿热型、脾肾亏虚型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泌尿系结石) 2、患者适合并同意专科的特色治疗:中药为主,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9泌尿系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证、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腹部超声、心电图、腹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心动、腹部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等。 (八)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证型分别运用中药(泌尿系)调中排石汤1号、2号及3号,并随证加减。 (1)气滞血瘀型:活血行气化瘀排石 (2)下焦湿热证:清淋湿热通淋排石 (3)脾肾亏虚证: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 (1)泌尿系结石在5mm-25mm,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具体碎石操作详见《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程》。术前准确定位,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调节电压及控制随时次数。术后严密观察有无肾周血肿、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3、其他治疗:针灸及耳针辨证取穴以对症治疗;合并泌尿系感染者,酌情选用抗菌药物。 二、石淋(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石淋(泌尿性结石)(ICD-10:N20.9) 中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日期:年月日结束路径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42天实际路径天

泌尿系结石临床路径

(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泌尿系结石(ICD-10:N20.9)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1)、腰腹痛、肉眼血尿、小便涩痛等或体检发现而无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腹平片或腹部CT)提示泌尿系结石。 2、证候诊断: 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石淋(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型、下焦湿热型、脾肾亏虚型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国中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泌尿系结石) 2、患者适合并同意专科的特色治疗:中药为主,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9泌尿系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证、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腹部超声、心电图、腹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心动、腹部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等。 (八)治疗方法 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证型分别运用中药(泌尿系)调中排石汤1号、2号及3号,并随证加减。 (1)气滞血瘀型:活血行气化瘀排石 (2)下焦湿热证:清淋湿热通淋排石 (3)脾肾亏虚证:健脾益肾扶正排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 (1)泌尿系结石在5mm-25mm,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具体碎石操作详见《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程》。术前准确定位,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调节电压及控制随时次数。术后严密观察有无肾周血肿、输尿管石街形成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3、其他治疗:针灸及耳针辨证取穴以对症治疗;合并泌尿系感染者,酌情选用抗菌药物。 二、石淋(泌尿性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石淋(泌尿性结石)(ICD-10:N20.9) 中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日期:年月日?结束路径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42天实际路径天

门诊结石病人诊疗临床路径

门诊结石病人诊疗临床路径 为进一步规范泌尿系结石病人就诊流程,提高对结石病人的诊疗水平,打造我院结石精品特色专科,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到可靠保障,特制定我院门诊结石病人诊疗临床路径。 一、由门诊护士导诊引导病人至结石科就诊。 二、由结石科护士按病历首页要求填写病人信息,并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格检查,并认真写好门诊病历记录。 三、做好五种辅助检查。①.泌尿系B超检查(由结石科免费做,中班由B 超室医生负责做),如普通B超不能发现结石,再做收费泌尿系彩超检查;②. 心电图;③.腹平片或CT(视情况而定);④.血尿常规;⑤. 出凝血时间。 四、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其他急腹症,结石诊断明确,如病人疼痛剧烈,可适当使用解痉镇痛处理。然后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有无肾积水、病人年龄、有无时间住院治疗、有无其他基础性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决定治疗方案,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法。 五、病人结石<4mm、年龄大、基础性疾病多,可先行保守治疗,使用解痉镇痛、内服中药进行排石。 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病人身体情况可、无时间住院治疗者可行碎石治疗,办理好相关单病种手续由医生告知谈话、签字后再进行碎石治疗。 七、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有肾积水,中下段结石,年龄大、有基础性疾病的结石病人,膀胱结石病人可收入院治疗,住院后具体治疗方法由住院部医生决定。 八、门诊碎石病人一定要写好碎石记录,告知注意事项,不适随诊,7天后如结石未排出可再进行复碎一次,复碎后仍不能排出者可收住院治疗。 九、晚班来病人,值班护士先接待,做一般登记,通知值班医生,值班医生接到电话应立即到位进行诊断处理,必要时可请外科协助诊断治疗。 十、复诊病人,接诊医生一定要写好复诊记录,做好该做的检查。 十一、晚班碎石病人一定要求留观处理,如病人不同意留观,一定要做好记录,要求病人签“不同意留观”。 XX医院 医务科 2017年12月5日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一、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1)。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石淋病(TCD编码:BNS03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石淋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症状:发作时患侧腰腹绞痛,痛及前阴,可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体征:患侧腰部叩击痛或患侧腹部有压痛。 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腹部或泌尿系B超检查见肾、输尿管结石和或输尿管扩张伴肾积水。 2、证候诊断: 石淋(肾、输尿管结石)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肾气亏虚。 (三)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石淋病(肾、输尿管结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结石(ICD-10:N20.001.1)或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或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ICD-10:N20.201)疾病编码。结石横径≤6mm。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