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工业、

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国防军事及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在数学系的竞赛数学建模中,也多次应用线性规划来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介绍单纯性法和对偶单纯形法两种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

一、单纯形法算法主体思想 标准线性规划简记如下:

LP-max LP-min s.t {

Ax b x =≥ s.t {0

Ax b x =≥

这里只以LP-min 为例。

1、算法思想

单纯形法是在已知一个可行基的前提下采用的解决线性规划的算法。步骤

如下:

(1)输入初始矩阵:01020,111121,112

,1n n m m m n a a a a a a a a a +++?????

?

?

??

???

,并化为典则形式。 用R (i )记录单位矩阵I 中元素1的位置。

(2)求{}0min

|0,1j

j a

j n t >≤≤

若t 不存在,则得到最优解;(i),1R i n x a += (i=1,2,...m ).其他j x =0,

停。否则,转到(3)。

(3)求,1

min{|0,1}i n it it

a a i m a λ+>≤≤。 若

λ

不存在,则LP-min 无下届,所以无最优解,停;否则,求

,1min (i)|,0,1(s)i n it it a R a i m R a λ+??

=>≤≤??

??

,转到(4)。

(4)sj

sj st a a a ?,

(j=1,2....n+1)

ij

ij sj it a a a a ?-,(i=0,1,2...m;i ≠s;j=1,2,....,n+1),

(s)t R ?,转到(2).

二、对偶单纯形法

对偶单纯形法是在已知一个正则基的条件下的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步骤如下:

(1)输入初始矩阵:0102

0,111121,112

,1n n m m m n a a a a a a a a a +++?????

?

?

??

???

,并化为典则形式。 用R (i )记录单位矩阵I 中元素1的位置。

(2)求{}0min

|0,1j

j a

j n s >≤≤

若s 不存在,则得到最优解;(i),1R i n x a += (i=1,2,...m ).其他j x =0,

停。否则,转到(3)。

(3)求,1

min{|0,1}i n it it

a a i m a λ+<≤≤。 若

λ

不存在,则LP-min 无下届,所以无最优解,停;否则,求

,1min (i)|,0,1(s)i n it it a R a i m R a λ+??

=>≤≤??

??

,转到(4)。

(4)

sj

sj

st

a

a

a

?,(j=1,2....n+1)

ij ij sj it

a a a a

?-,(i=0,1,2...m;i≠s;j=1,2,....,n+1), (s)t

R?,转到(2).

三、程序代码

1、单纯形法。

% 求解标准型线性规划:max c*x; s.t. A*x=b;x>=0

%A1是标准系数矩阵及最后一列是资源向量,C是目标函数的系数向量

% N是(初始的)基变量的下标

%M=10000 人工变量系数

% 本函数中的A是单纯形表,包括:最后一行是初始的检验数,最后一列是资源向量b %c1是基变量系数

%输出变量sol是最优解

%输出变量val是最优值,k是迭代次数

%flag1的值代表有无最优解,0无界解,1无可行解,2无穷多解,3唯一最优解

function [sol,val,k,flag1]=ssimplex(A1,C,N)

M=10000;

[mA1,nA1]=size(A1);

C1=[C,0];

val=zeros(1,length(C));

for i=1:length(N)

c1(i)=C1(N(i));

end

for i=1:nA1

a(i)=C1(i)-c1*A1(:,i);%计算初始检验数

end

A=[A1;a]; %构造初始单纯形表

[mA,nA]=size(A);

k=0; % 迭代次数

flag=1;

while flag

for i=1:(nA-1)

if A(mA,i)<=0

flag=0;

else

flag=1;

break;

end

end

if flag==0 % 已找到最优解

val1=A(1:(mA-1),nA)';

for i=1:length(N)

if (val1(i)~=0&&abs(C(N(i)))==M)

disp('无可行解');

sol=inf;val=inf;

flag3=0;

flag1=1;

break;

else

flag3=1;

end

end

if flag3

if length(find(A(mA,1:(nA-1))==0))>length(N) disp('存在无穷多最优解');

flag1=2;

else

disp('存在最优解');

flag1=3;

end

sol=c1*val1';

end

elseif flag==1

for j=1:(mA-1)

if A(j,i)<=0

flag2=1;

else

flag2=0;break;

end

end

if flag==1&&flag2==1

disp('此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无界解');

sol=inf;

val=inf;

flag1=0;

flag=0; %跳出while循环

break;

end

maxq=max(A(mA,1:(nA-1)));

[m,nb]=find(A(mA,:)==maxq); %确定入基变量的纵坐标

for s=1:(mA-1)

if A(s,nb)>0

temp(s)=A(s,nA)/A(s,nb);

else

temp(s)=10000;

end

end

k=k+1;

mino=min(temp);

[n,mb]=find(temp==mino); %确定入基变量的横坐标

if length(mb)>1

mb=mb(1);

end

ab=A(mb,nb);

A2=A;

for i=1:(mA-1)

for j=1:nA

if i==mb

A(mb,j)=A2(mb,j)/ab;

else

A(i,j)=A2(i,j)-A2(i,nb)*(A2(mb,j)/ab);

end

end

end

for i=1:length(N)

if i==mb

N(i)=nb;

end

end

for i=1:length(N)

c1(i)=C(N(i));

end

for i=1:nA

A(mA,i)=C1(i)-c1*A(1:(mA-1),i);

end

end

end

if sol~=inf

for i=1:length(C)

for j=1:length(N)

if i==N(j)

val(i)=val1(j);

end

end

end

2、对偶单纯形法。

程序代码如下:

function x=lindual(c,A,b)

[n1,n2]=size(A);

A=[A,eye(n1)];c=[-c,zeros(1,n1)];

x1=[zeros(1,n2),b'];lk=[n2+1:n1+n2]; while(1)

x=x1(1:n2);

s1=[lk',b,A]

c

x1

cc=[];ci=[];

for i=1:n1

if b(i)<0

cc=[cc,b(i)];

ci=[ci,i];

end

end

nc=length(cc);

if nc==0

fprintf('达到最优解');

break

end

cliu=cc(1);

cl=ci(1);

for j=1:nc

if abs(cc(j))>abs(cliu)

cliu=cc(j);

cl=j;

end

end

cc1=[];ci1=[];

for i=1:n1+n2

if A(cl,i)<0

cc1=[cc1,A(cl,i)];

ci1=[ci1,i];

end

nc1=length(cc1);

if nc1==0

fprintf('无可行解');

break

end

cliu=c(ci1(1))/cc1(1);

cl1=ci1(1);

for j=1:nc1

if c(ci1(j))/cc1(j)

cliu=c(ci1(j))/cc1(j);

cl1=ci1(j);

end

end

b(cl)=b(cl)/A(cl,cl1);

A(cl,:)=A(cl,:)/A(cl,cl1);

for k=1:n1

if k~=cl

b(k)=b(k)-b(cl)*A(k,cl1);

A(k,:)=A(k,:)-A(cl,:).*A(k,cl1);

end

end

c=c-c(cl1).*A(cl,:);

x1(lk(cl))=0;

lk(cl)=cl1;

for kk=1:n1

x1(lk(kk))=b(kk);

end

x=x1(1:n2);

end

四、数据验证

通过课本P20页书中例题对代码进行验证如下:

s.t min212335 1232

12241 152

0,(j1,2,3,4,5)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 format rat

>> A=[-1 1 -1 0 0;1 2 0 -1 0;1 0 0 0 -1]; >> c=[2 1 1 0 3];

>> b=[-2;1;2];

>> x=lindual(c,A,b)

s1 =

6 -2 -1 1 -1 0 0 1 0 0

7 1 1 2 0 -1 0 0 1 0

8 2 1 0 0 0 -1 0 0 1

c =

-2 -1 -1 0 -3 0 0 0

x1 =

0 0 0 0 0 -2 1 2

s1 =

3 2 1 -1 1 0 0 -1 0 0

7 1 1 2 0 -1 0 0 1 0

8 2 1 0 0 0 -1 0 0 1

c =

-1 -2 0 0 -3 -1 0 0

x1 =

0 0 2 0 0 0 1 2

达到最优解

x = 2 0 0 1 0 经验证:结果正确!

线性规划计算方法

线性规划法的数学模型如下: 设X1,X2,X3,…,X n为各变量,n为变量个数,m为约束条件数,a ij(i=1,2…,m;j=1,2…,n)为各种系数,b1,b2,b3,…,b m为常数,C1,C2,C3,…C n为目标函数系数,Z为目标值,则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a11X1+a12X2+…+a1n X n≥(=≤)b1 a21X1+a22X2+…+a2n X n≥(=≤)b2 ………………… a m1X1+a m2X2+…+a mn X n≥(=≤) b m X1,X2,…,X n≥0 目标函数Zmin(max)=C1X1+C2X2十…+C n X n 线性规划计算方法: 鲜花店向李大民预定两种花卉——百合、玫瑰。其中每株收购价百合为4元,玫瑰为3元,鲜花店需要百合在1100~1400株之间,玫瑰在800~1200株之间,李大民只有资金5000元, 要去购买良种花苗, 在自家902m的温室中培育,每株苗价百合为2.5元,玫瑰为2元,由于百合与玫瑰生长所需采光条件的不同,百合每株大约占地0.052m,玫瑰每株大约占地0.032m,应如何配置才能使李大民获利最大? 数学建模:设种百合x1 株,玫瑰x2 株,则 2. 5 x1 + 2 x2 ≤5000 0. 05 x1 + 0. 03 x2 ≤90 x1 ≥1100 x1 ≤1400 x2 ≥800

x2 ≤1200 目标函数求最大值(即获利)Max z = (4 - 2. 5) x1 + (3 - 2) x2 = 1. 5 x + x1 可以看出,变量数为2,约束方程数为6,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打开线性规划计算软件,输入如下所示: 输入完成后点“计算”按纽,即可完成计算结果如下图:

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综述

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线性规划概念是在1947年的军事行动计划有关实践中产生的,而相关问题1823年Forier和口1911年PQusi就已经提出过,发展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了。现在已成为生产制造、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股票行情、出租车费、统筹运输、电话资费、电脑上网等等热点现实问题决策的依据。线性规划就是在满足线性约束下,求线性函数的极值。 毋庸置疑,数学规划领域的重大突破总是始于线形规划。提到线性规划算法,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单纯形法和内点法。单纯形法是实际应用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线性规划算法,而研究者们已证明在最坏的情况下单纯形法的计算复杂度是指数级的,内点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是多项式时间的。把两种算法相提并论,要么是这两种算法都已经非常完备,要么都有需改进之处。显然不属于前者,即两者都有需要改进之处。几十年来,研究者通过不断努力,在两种算法的计算上都取得相当的进展。 1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问题通常表示成如下两种形式:标准型、规范型。 设jj(2…,n)是待确定的非负的决策变量;认2…,n)是与决策变量相对应的价格系数;K2…mj=l2…n)是技术系数;b(i12…,m)是右端项系数;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最基本、运用最广泛的分支,是其他运筹学问题研究的基础。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期间,运筹学领域出现许多新的分支:非线性规划(nonlinearprogranming、商业应用(crnxmereialpplieation、大尺度方法(laresealemeh-Qd)随机规划(stochasticPKgiamniig)、整数规划(ntegerprogramming)、互补转轴理论(amplmentaiyPivotheor)多项式时间算法(polynomialtjneagatm)等。20世纪70年代末,上述分支领域都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却都不完善。而且数学规划领域中存在许多Nfkhard问题,如TP问题,整数规划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基本模型都可以写成线性规划形式,因此通过对线性规划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进一步启发及推动数学规划领域内其他分支的发展。 2边界点算法 由于单纯形法与基线算法都是在可行集的边界上

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线性规划算法详解 线性规划 首先什么是线性规划,大致的定义我总结为在线性的目标和约束中,找出一个最优解。 举个例子: ?M1和M2两种原料用于生产内外墙涂料,M1日最大可用量24吨,M2日最大可用量为6吨,外墙涂料每吨需要6吨M1,1吨M2,内墙涂料每吨需要4吨M12,吨M2,外墙涂料每吨利润5个单位,内墙涂料每吨利润4个单位。且市场需求调查数据得出,内墙日需求量不超过外墙的日需求量+1吨,内墙最大日需求量为2吨 怎样在这样的各个线性的条件中,得到最优的内外墙生产吨数,就是我们线性规划算法要做的事情。 设外墙生产x1吨,内墙生产x2吨,设利润为z,要得到z的最大化,也就是最优解,上述条件罗列为公式可得出 6x1+4x2=24 x1+2x2=6 -x1+x2=1 z=5x1+4x2 如何从这个公式中求出最优解?有以下两大方法 我们将上述约束条件画图,y轴为x2,x轴为x1,得出如下:圈红色的部分就是所有的可行解,表示这个区间内都的x1x2能满

足约束条件 对于我们的z函数,其实表示的是一条截距为z斜率为-(5-4)的线性直线,我们要求z最大化的最优解,就是在所有的可行区域内找到可以满足z曲线截距最大的点。 最后我们发现,可行区域内能让z函数达到最大截距的点就是我圈出来的那个角点,z再增大的话,就超出可行区域了,所以不满足要求,所以最终得出最优解为x1=3,x2=1.5 这就是图解法的做法,一个定理就是,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总是发生在约束几何平面的角点上,例如上面圈出来的点,先当做是个定理,我也不知道怎么证明这个定理。 以上就是线性规划的图解法,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就是当参数超过3个时,我们很难直观画出一个jihe几何平面来找角点,所以我们需要下面的另一种解法。 单纯形法 当超过3个参数时,单纯形法就派上用场了,单纯形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所有的变量都是非负数 所有的约束都是等式(非负限制除外),且具有非负的右端项像上述的方程,如果化为标准形式,将会是如下 6x1+4x2+s1=24 x1+2x2+s2=6 -x1+x2+s3=1

多目标线性规划的若干解法及MATLAB实现

多目标线性规划的若干解法及MATLAB 实现 一.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 多目标线性规划有着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目标函数,且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全是线性函 数,其数学模型表示为: 11111221221122221122max n n n n r r r rn n z c x c x c x z c x c x c x z c x c x c x =+++??=+++?? ??=+++? (1) 约束条件为: 1111221121122222112212,,,0 n n n n m m mn n m n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x x x +++≤??+++≤?? ??+++≤?≥?? (2) 若(1)式中只有一个1122i i i in n z c x c x c x =+++ ,则该问题为典型的单目标线性规划。我们记:()ij m n A a ?=,()ij r n C c ?=,12(,,,)T m b b b b = ,12(,,,)T n x x x x = , 12(,,,)T r Z Z Z Z = . 则上述多目标线性规划可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max Z Cx = 约束条件:0 Ax b x ≤?? ≥? (3) 二.MATLAB 优化工具箱常用函数[3] 在MA TLAB 软件中,有几个专门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函数,如求线性规划问题的linprog 、求有约束非线性函数的fmincon 、求最大最小化问题的fminimax 、求多目标达到问题的fgoalattain 等,它们的调用形式分别为: ①.[x,fval]=linprog(f,A,b,Aeq,beq,lb,ub) f 为目标函数系数,A,b 为不等式约束的系数, Aeq,beq 为等式约束系数, lb,ub 为x 的下 限和上限, fval 求解的x 所对应的值。 算法原理:单纯形法的改进方法投影法 ②.[x,fval ]=fmincon(fun,x0,A,b,Aeq,beq,lb,ub ) fun 为目标函数的M 函数, x0为初值,A,b 为不等式约束的系数, Aeq,beq 为等式约束

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四)SMO算法详解 上篇我们讲到,线性和非线性都转化为求解的问题即: 求解的方法就是SMO算法,下面详细介绍SMO算法: 在讲解SMO算法之前先说明一下讲解思路,首先先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式子,说明推倒的过程细节,然后和原论文对照,本文不打算刚开始就深入数学公式,先带大家感性认识一下SMO的算法实现过程,通过语言描述继续讲解,让大家对该算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在循序渐进深入数学公式,吃透原理,这样符合知识的接受过程。 从倒数第二行,大家可以看到第一项我们可以看做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常数项,第二项大家感觉是不是很眼熟即,向量的转置乘以本向量这就是求內积啊,只是说这里的A不简单而已,两个i不是同时变化的,因此为了方便把其合在一起,而合在一起的前提是需要表现两个i不一样,因此引入了j以示区别,至于为什么不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因为里面是求和,大家各自展开求和在相乘,举个例子,含有三项的: ?(a1 + a2 + a3)* (a1 + a2 + a3)=?+ a1*a2 + a1+a3 + a2*a1 +?+ a2*a3 + a3*a1 + a3*a2 +? ? =?+?+?+ 2a1*a2 + 2a1*a3 + 2a2*a3 求和后各自展开,结果是上式,如果直接把两个i合并为一个i,那么化简会是什么样呢? ?其实就只有平方项了即:++ 之所以讲解这个,原因是希望大家能拿笔自己推一下上面的式子,同

时按照下面的要求展开试试,虽然没必要推这些,但是如果去做一下,你会发现数学的推倒很有助于理解,同时这种“复杂”的式子其实还好,强化学习中的数学推倒比这里复杂多了,所以建议大家以后遇到数学公式尽量自己推一遍,比你看几遍有用的多,好了,废话不多说,把上面的结果按如下要求展开, 把和看做未知数,其他的看做已知数进行展开,我先给出自己推倒的(讲真编辑这个式子很耗费时间,我查了一下网上其他人的推到感觉有点问题,所以打算自己推倒一下,为了确认自己正确把原论文读了一下,是正确的): 先令? ------------为內积,为了大家能看懂就做这一个假设: 首先他假设的分离平面就和我们不一样,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 与我们之前的?是一样的意思 他的优化目标相同即: 经过引入拉格朗日因子和对偶后再求对w、b求导为: 其实到这里就和我们的形式是一样的,只是正负号位置不一样的,所以极值就是求极小值了,这也是差异的原因继续往下: 加入松弛变量以后: 到这里就是我们最后的求解式子了,有点不同,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和看做未知数,其他的看做已知数进行展开为: 我和他展开的是差不多的,只是正负号问题,原因上面讲了,在查看相关的推倒博客,发现好多人目标是我们定义的目标,分解后就是这个结果,真不知道如何来的,所以自己动手推了一遍,形式和原著一样,结果

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Java基础算法详解 查找和排序算法是算法的入门知识,其经典思想可以用于很多算法当中。因为其实现代码较短,应用较常见。所以在面试中经常会问到排序算法及其相关的问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熟悉了思想,灵活运用也不是难事。一般在面试中最常考的是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并且经常有面试官要求现场写出这两种排序的代码。对这两种排序的代码一定要信手拈来才行。还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等。 面试官对于这些排序可能会要求比较各自的优劣、各种算法的思想及其使用场景。还有要会分析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通常查找和排序算法的考察是面试的开始,如果这些问题回答不好,估计面试官都没有继续面试下去的兴趣都没了。所以想开个好头就要把常见的排序算法思想及其特点要熟练掌握,有必要时要熟练写出代码。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之一了,其大体思想就是通过与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来把小的数交换到最前面。这个过程类似于水泡向上升一样,因此而得名。举个栗子,对5,3,8,6,4这个无序序列进行冒泡排序。首先从后向前冒泡,4和6比较,把4交换到前面,序列变成5,3,8,4,6。同理4和8交换,变成5,3,4,8,6,3和4无需交换。5和3交换,变成3,5,4,8,6,3.这样一次冒泡就完了,把最小的数3排到最前面了。对剩下的序列依次冒泡就会得到一个有序序列。冒泡

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实现代码: *@Description:冒泡排序算法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f(arr == null || arr.length == 0) for(int i=0; i) { for(int j=arr.length-1; ji; j--) { if(arr[j]arr[j-1]) { swap(arr, j-1, j);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抑或简单理解一点的正向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f(arr == null || arr.length == 0) for(int i=1;iarr.length-1;i++) { for(int j=0; jarr.length-i; j++) { if(arr[j]arr[j+1]) { swap(arr, j+1, j);

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线性回归算法及用python实现 一、线性回归算法简介 1、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来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 在统计学中,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是利用称为线性回归方程的最小平方函数对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建模的一种回归分析。这种函数是一个或多个称为回归系数的模型参数的线性组合。只有一个自变量的情况称为简单回归,大于一个自变量情况的叫做多元回归。 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线性回归中,数据使用线性预测函数来建模,并且未知的模型参数也是通过数据来估计。这些模型被叫做线性模型。 回归的目的就是预测数值型的目标值,因此我们要用线性回归找到一条最佳拟合直线。 2、回归系数的求解: 设最佳拟合直线为:y(x)=w^T*x,其中回归系数w=(w0,w1,w2.,wn),变量x=(1,x1,x2.,xn),w^T表示w的转置

对于任意一个数据(x(i),y(i)),与最佳拟合直线的误差为:|y(x(i))-y(i)|=|w^T*x(i)-y(i)| 在这里我们用最小二乘法算误差,即:(w^T*x(i)-y(i))^2 而y(x)为最佳拟合直线,意味着所有的点的误差最小。即: 而我们要做就是使所有误差最小的回归参数w 用矩阵可以这样表示: 对w求导,得: 令上式等于0,得: 3、局部加权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有一个问题就是欠拟合,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就是局部加权线性回归。 我们给预测点附近的每个点都赋予一定的权重,得到的回归系数为: 其中:W为矩阵,除对角线外其他元素均为0 二、python代码的实现 在实现代码前,你需要先建立一个含有数据点的文本,比如ex0.txt,文本格式为: 当然,你也可以代入自己的数据点 1、线性回归: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非线性规划理论和算法

非线性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第一章引论 本章首先给出了一些常见的最优化问题和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解的定义,并且根据不同的条件对其进行了划分。接着给出了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图解法等,同时又指出一个好的数值方法应对一些指标有好的特性,如收敛速度与二次终止性、稳定性等。随后给出了在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理论分析中常用到的凸集和凸函数的定义和有关性质。最后给出了无约束优化最优性条件。 第二章线搜索方法与信赖域方法 无约束优化的算法有两类,分别是线搜索方法和信赖域方法。本章首先给出了两种线搜索方法即精确线搜索方法和非精确线搜索方法。线搜索方法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确定搜索方向和计算搜索步长,搜索步长可确保下降方法的收敛性,而搜索方向决定方法的收敛速度。 精确线搜索方法和非精确线搜索方法 对于精确线搜索方法,步长ακ满足 αk=arg min ?x k+αd k α≥0 这一线搜索可以理解为αk是f(x k+αd k)在正整数局部极小点,则不论怎样理解精确线搜索,它都满足正交性条件: d k T??(x k+αk d k)=0 但是精确搜索方法一般需要花费很大的工作量,特别是当迭代点远离问题的解时,精确的求解问题通常不是有效的。而且有些最优化方法,其收敛速度并不依赖于精确搜索过程。对于非精确搜索方法,它总体希望收敛快,每一步不要求达到精确最小,速度快,虽然步数增加,则整个收敛达到快速。书中给出了三种常用的非精确线搜索步长规则,分别是Armijo步长规则、Goldstein步长规则、Wolfe步长规则。第一个步长规则的不等式要求目标函数有一个满意的下降量,第二个不等式控制步长不能太小,这一步长规则的第二式可能会将最优步长排除在步长的候选范围之外,也就是步长因子的极小值可能被排除在可接受域之外。但Wolfe步长规则在可接受的步长范围内包含了最优步长。在实际计算时,前两种步长规则可以用进退试探法求得,而最后一种步长规则需要借助多项式插值等方法求得。紧接着,又介绍了Armijo和Wolfe步长规则下的下降算法的收敛性。 信赖域方法 线性搜索方法都是先方向再步长,即先确定一个搜索方向d k,然后再沿着这个搜索方向d k选择适当的步长因子αk,新的迭代点定义为x k+1=x k+αk d k。与线搜索方法不同,信赖域方法是先步长再方向,此方法首先在当前点附近定义目标函数的一个近似二次模型,然后利用目标函数在当前点的某邻域内与该二次模型的充分近似,取二次模型在该邻域内的最优值点来产生下一迭代点。它把最优化

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SHA256算法原理详解 1. SHA256简介 SHA256是SHA-2下细分出的一种算法 SHA-2,名称来自于安全散列算法2(英语:Secure Hash Algorithm 2)的缩写,一种密码散列函数算法标准,由美国国家安全局研发,属于SHA 算法之一,是SHA-1的后继者。 SHA-2下又可再分为六个不同的算法标准 包括了:SHA-224、SHA-256、SHA-384、SHA-512、SHA-512-224、SHA-512-256。 这些变体除了生成摘要的长度、循环运行的次数等一些微小差异外,算法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回到SHA256上,说白了,它就是一个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又称散列算法,是一种从任何一种数据中创建小的数字“指纹”的方法。散列函数把消息或数据压缩成摘要,使得数据量变小,将数据的格式固定下来。该函数将数据打乱混合,重新创建一个叫做散列值(或哈希值)的指纹。散列值通常用一个短的随机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字符串来代表。 对于任意长度的消息,SHA256都会产生一个256bit长的哈希值,称作消息摘要。 这个摘要相当于是个长度为32个字节的数组,通常用一个长度为64的十六进制字符串来表示

来看一个例子: 干他100天成为区块链程序员,红军大叔带领着我们,fighting! 这句话,经过哈希函数SHA256后得到的哈希值为: A7FCFC6B5269BDCCE571798D618EA219A68B96CB87A0E21080C2E758D23E 4CE9 这里找到了一个SHA256在线验证工具,可以用来进行SHA256哈希结果的验证,后面也可以用来检验自己的SHA256代码是否正确。用起来很方便,不妨感受下。 2. SHA256原理详解 为了更好的理解SHA256的原理,这里首先将算法中可以单独抽出的模块,包括常量的初始化、信息预处理、使用到的逻辑运算分别进行介绍,甩开这些理解上的障碍后,一起来探索SHA256算法的主体部分,即消息摘要是如何计算的。 2.1 常量初始化 SHA256算法中用到了8个哈希初值以及64个哈希常量 其中,SHA256算法的8个哈希初值如下: h0 := 0x6a09e667 h1 := 0xbb67ae85 h2 := 0x3c6ef372 h3 := 0xa54ff53a h4 := 0x510e527f h5 := 0x9b05688c

线 性 规 划 算 法 详 解

线性规划专题——SIMPLEX 单纯形算法(三)图解——示例、注意点 线性规划专题——SIMPLEX 单纯形算法(一) 线性规划专题——SIMPLEX 单纯形算法(二) 前面两篇博文已经把单纯形算法里面的核心思想给解释清楚了,主要是要认识到在线性规划里面的以下几点: 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一定在可行域的顶点取得。 可行域的顶点对应这系数矩阵的一组基;系数矩阵的一组基也对应这一个可行域上的顶点 顶点的转移是通过在旧的基本列里面加入新的列,同时为了保持rank 一致,再从基本列里面删去一列。在转移的时候,重点就是要求出那个λ?vec lambdaλ来,它其实是使得Aλ?=0Aveclambda=0Aλ=0 的λ?vec lambdaλ的解,只不过在解这个方程的时候,选择AAA 的那组旧的基本列来求解。 单纯形法的终止条件是,添加任意的非基本列都不能改善目标函数,此时目标函数到达最小值。 OK,本博客来看看到底如何来用这个单纯形法来解线性规划。 一般,单纯形法会使用一个表格。使用表格来记录。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再次使用如下记号来表示线性规划的松弛型: 几个例子

假设存在如下的线性规划: 这是一个标准型的线性规划。我们添加松弛变量,得到松弛型: 这个线性规划的右边的所有bib_ibi? 都是非负的,所以:X=[0,0,0,4,2,3,6]X=[0,0,0,4,2,3,6]X=[0,0,0,4,2,3,6] 就是满足条件的一个顶点。 我们画出下面这个表格出来: 这个表格一共有5部分组成。 第1部分,表示各个变量。 第2部分,目标函数的各个系数,这些系数是与第一部分的变量是对应起来的。c ̄ioverline c_ici? 与 xix_ixi?对应。 第3部分,当前得到的目标函数值的相反数。 第4部分,对应于AX=bAX=bAX=b 的 b,它其实表示了选定基本列后,基本列对应的xix_ixi?的值,那些非基本列的xjx_jxj? 全部为0。上面的表格说明基本列是第4,5,6,7列,这组基对应的顶点是X=[0,0,0,4,2,3,6]X=[0,0,0,4,2,3,6]X=[0,0,0,4,2,3,6] 第5部分,系数矩阵。每一列与变量也是对应的,第i列表示第i个变量的系数列。 注意,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基本列都是eie_iei? ,eie_iei?是单位阵的第iii列。化成这种形式是为了方便的解方程和求λ?vec lambdaλ。 怎么操作呢? 每次从第2部分中,选择一个负的 c ̄ioverline c_{i}ci? ,负的意味着把cic_ici?对应的列添加进来以后,目标函数是会减少的量的多少。

第六章 线性规划及其解的实现

第六章 线性规划及其解的实现 线性规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优化方法,它的理论和方法已十分成熟,可以应用于生产计划、物质调运、资源优化配置、地区经济规划等许多实际问题.线性规划最早由前苏联学者L V Kantorovich 于1939年提出,但他的工作当时并未为人所熟知.直到1947年,美国学者G B Danzing 提出求解线性规划最有效的算法-----单纯性算法后,才引起数学家、经济学家和计算机工作者的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线性规划建立数学模型也是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优化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T n X x x x X X f z ),,,(),(min 21 == (1) m i X g t s i ,,2,1,0)(.. =≤ (2) 其中)(x f 称为目标函数,)(X g i 称为约束条件.只满足式(2)的X 称为可行解;同时满足式(1)、式(2)两式的解* X X =称为最优解. 由式(1)、式(2)组成的模型属于约束优化,若只有式(1)就是无约束优化.一般情况下,优化问题都是有约束的,但是如果最优解不是在可行域的边界上,而是在可行域的内部,那么就可以用无约束优化作比较简单的处理. 若f ,i g 均为线性函数,优化模型式(1)、式(2)称为线性规划,否则称为非线性规划. 本章主要对线性规划问题及其解的实现作简要介绍. §6.1 线性规划模型形式及其性质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很广.线性规划问题可以描述为求一组非负变量,这些非负变量在一定线性约束的条件下,使一个线性目标函数取得极小(或极大)值的问题. 1、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 目标函数 n n x c x c x c z +++= 2211m in 约束条件 ????? ????≥=+++=+++=+++0 ,,,2122112222212111212111n m n mn m m n n n n x x x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这里n x x x ,,,21 是变量,i ij i b a c ,,都是已知常数,且0≥i b ,约束条件常用..t s 表示.线性规划用矩阵表示就是 T n x x x X cX z ),,,(, min 21 == T n n m ij b b b b n m a A x b AX t s ),,,(),()(,0,..21 =≤=≥=?.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工业、 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国防军事及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在数学系的竞赛数学建模中,也多次应用线性规划来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介绍单纯性法和对偶单纯形法两种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 一、单纯形法算法主体思想 标准线性规划简记如下: LP-max LP-min s.t { Ax b x =≥ s.t {0 Ax b x =≥ 这里只以LP-min 为例。 1、算法思想 单纯形法是在已知一个可行基的前提下采用的解决线性规划的算法。步骤 如下: (1)输入初始矩阵:01020,111121,112 ,1n n m m m n a a a a a a a a a +++????? ? ? ?? ??? ,并化为典则形式。 用R (i )记录单位矩阵I 中元素1的位置。 (2)求{}0min |0,1j j a j n t >≤≤ 若t 不存在,则得到最优解;(i),1R i n x a += (i=1,2,...m ).其他j x =0, 停。否则,转到(3)。

(3)求,1 min{|0,1}i n it it a a i m a λ+>≤≤。 若 λ 不存在,则LP-min 无下届,所以无最优解,停;否则,求 ,1min (i)|,0,1(s)i n it it a R a i m R a λ+?? =>≤≤?? ?? ,转到(4)。 (4)sj sj st a a a ?, (j=1,2....n+1) ij ij sj it a a a a ?-,(i=0,1,2...m;i ≠s;j=1,2,....,n+1), (s)t R ?,转到(2). 二、对偶单纯形法 对偶单纯形法是在已知一个正则基的条件下的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步骤如下: (1)输入初始矩阵:0102 0,111121,112 ,1n n m m m n a a a a a a a a a +++????? ? ? ?? ??? ,并化为典则形式。 用R (i )记录单位矩阵I 中元素1的位置。 (2)求{}0min |0,1j j a j n s >≤≤ 若s 不存在,则得到最优解;(i),1R i n x a += (i=1,2,...m ).其他j x =0, 停。否则,转到(3)。 (3)求,1 min{|0,1}i n it it a a i m a λ+<≤≤。 若 λ 不存在,则LP-min 无下届,所以无最优解,停;否则,求 ,1min (i)|,0,1(s)i n it it a R a i m R a λ+?? =>≤≤?? ?? ,转到(4)。

线性规划算法英文翻译 (自动保存的)

线性规划(273): 我们将通过考虑线性规划问题继续随机抽样的研究。线性规划问题是体现两个主要随机化优点(简单和速度)最显著的例子。在9.10.1节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随机递增算法。 线性规划问题就是寻找线性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线性目标函数受到一些真实变量的约束。下面,我们将用d来表示变量的数量,用n来表示约束条件的数量。每个约束条件都可以将d维空间划分成两部分,这样的多个两部分组成一个交叉区域,我们所寻找的极值就会被限制在这个区域的一些点上。这个交叉区域是d维空间中的一个多面体,我们把这个区域称为可行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测量我们所执行的算术操作的数量,把在连续的时间内算术运算被执行的操作数作为真实的数据,这个和我们本节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有一点要提醒的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很多工作都与操作数的有限精度有关。对于这种有限精度的操作数,在通过各种算法进行在操作时都需要认真考虑它们。我们对于少量的操作不会太关心,但是会把所有的数量作为原子操作数来考虑。 让x1,…,x d表示线性问题中的d个变量,让c1,…,c d表示这些变量的系数,让A ij,1≤i≤n, 1≤j≤d,表示第i个约束中x j的系数。让A表示矩阵(A ij),C表示矩阵中的向量(c1,…,c d),X表示矩阵中的向量(x1,…,x d),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如下表示: min c T x9.11 条件 Ax≤b (9.12) B是常数列向量。 我们用A和b来表示可行域,表示为F A,b。向量C在d空间中指定了一个方向。从几何上说,我们在可行域F A,b中沿着指向C的方向寻找最远的点,前提是存在一个这样的有限点。线性规划问题有很长的历史,在注释部分有介绍。在我们处理的点中,伴随着起始点会有一系列的假设,这将有助于捕捉到线性规划问题;这些假设不会从设计算法的立场上不具有专业性和简洁性。所有这些假设都可以通过标准技术来去除;这一点会在问题9.8中会有进一步的研究。 1.多面体F A,b是非空并且是有界的。既然我们不假定我们能测试任意一个多面体为非空或有界的; 这就相当于去解决一个线性规划。我们仅仅对F A,b做出这种假定。 2.我们把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定义为x1;换句话说,假设c=(1,0,…,0),以此我们用最小值x1在F A,b中寻 找一个点。 3.我们寻找的最小值是在F A,b上的唯一的顶点。 4.F A,b的每一个顶点都恰好符合d个约束条件。 让H表示A和b定义的约束集,S为H的约束子集。我们经常考虑由子集S和c定义的线性规划定义的线性规划。当这样一个线性规划达到最小时,我们将会假定假设3-4仍然成立:(i)最小值是唯一的;(ii)可行域中的每一个点都是d个约束条件限定的。我们用O(S)表示由c和S定义的线性规划问题中目标函数的值。子集B是基础,因此对于任何B’?B ,O(B)>?∞,并且O(B’)

线性规划方法总结(自)

.【方法总结】 1.最优解问题 如果可行域是一个多边形,那么目标函数一般在某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优解就是该点的坐标,到底哪个顶点为最优解,只要将目标函数的直线平行移动,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便是.特别地,当表示线性目标函数的直线与可行域的某条边平行时(k=k1),其最优解可能有无数个. 【方法总结】常见的目标函数有 (1)截距型:形如z=ax+by. 求这类目标函数的最值常将函数z=ax+by转化为直线的斜截式:y=-abx+zb,通过求直线的截距zb的最值间接求出z的最值. (2)距离型:形如z=(x-a)2+(y-b)2. (3)斜率型:形如z=y-bx-a. 【方法总结】解答线性规划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 (1)审题——仔细阅读,明确有哪些限制条件,目标函数是什么? (2)转化——设元.写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3)求解——关键是明确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与可行域边界直线斜率间的关系; (4)作答——就应用题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体现考纲中要求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线性规划.来年需要注意简单的线性规划求最值问题. 三.规律总结 一种方法 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时,经常采用“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的方法. (1)直线定界,即若不等式不含等号,则应把直线画成虚线;若不等式含有等号,把直线画成实线. (2)特殊点定域,即在直线Ax+By+C=0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作为测

试点代入不等式检验,若满足不等式,则表示的就是包括该点的这一侧,否则就表示直线的另一侧.特别地,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测试点;当C =0时,常选点(1,0)或者(0,1)作为测试点. 一个步骤 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一般用图解法求解,其步骤是: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可行域; (2)考虑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将目标函数进行变形; (3)确定最优解:在可行域内平行移动目标函数变形后的直线,从而确定最优解; (4)求最值:将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两个防范 (1)画出平面区域.避免失误的重要方法就是首先使二元一次不等式标准化. (2)求二元一次函数z =ax +by(ab ≠0)的最值,将函数z =ax +by 转化为直线的斜截式:y =-abx +zb ,通过求直线的截距zb 的最值间接求出z 的最值.要注意:当b >0时,截距zb 取最大值时,z 也取最大值;截距zb 取最小值时,z 也取最小值;当b <0时,截距zb 取最大值时,z 取最小值;截距zb 取最小值时,z 取最大值. (经典习题)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 0≤x ≤ 2,y ≤2, x ≤ 2y 给定.若M (x ,y )为D 上的动点,点A 的坐标为(2,1)则z =OM →·O A →的最大值为 ( B ). A .3 B .4 C .3 2 D .4 2

线性规划C++实现

*@aim:线性规划,单纯形算法实现 *@note:这里的实现比常规的实现相比,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但灵活性更强,所需要的代码更少 *@date:2015-6-11 *@Author:小花熊 *@Q:1198253149 */ #ifndef __SIMPLEX_H__ #define __SIMPLEX_H__ #include"CArray2D.h" #include"CArray.h" //单纯型算法所需要的数据结构 //@note:使用的规则 /* *@1:松弛约束表达式中第k个基本变量的下标是k,非基本变量的下标为m+i,m为基本变量的最大索引 *@2:系数矩阵的行列(m+n,m+n),m为基本变量数目,n非基本变量的数目 */ structCSimplex { //记录基本变量的索引 CArray *basicVariableIndexes; //记录非基本变量得索引 CArray *nonbasicVariableIndexes; //记录每个松弛约束中的常数,其长度和nonbasicVariableIndexes+basicVariableIndexes相等CArray *relaxConstants; //松弛约束表达式的矩形阵列 CArray2D *relaxExpressRestrict; //目标函数,其内容的长度为nonbasicVariableIndexes->size+bacsicVariableIndexes->size //计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CArray *objectFunc; //目标函数中的常数项 floatobjectConstant; // CSimplex(); CSimplex(intbasicVariableSize,intnonVariableSize); ~CSimplex(); }; enumCSimplexType { CSimplexTypeInvalide,//单纯型输入不可行 CSimplexTypeNoBound,//单纯型算法所得到的结果是无界的 CSimplexTypeOK,//单纯形算法可能得到一个正常的结果

0050算法笔记——【线性规划】单纯形算法(未完全实现)

1、线性规划问题及其表示 线性规划问题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变量满足约束条件(8.2)-(8.5)式的一组值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可行解。 所有可行解构成的集合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区域。 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值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 在最优解处目标函数的值称为最优值。 有些情况下可能不存在最优解。 通常有两种情况: (1)根本没有可行解,即给定的约束条件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可行区域为空集; (2)目标函数没有极值,也就是说在n 维空间中的某个方向上,目标函数值可以无限增大,而仍满足约束条件,此时目标函数值无界。 例:

这个问题的解为(x1,x2,x3,x4) = (0,3.5,4.5,1);最优值为16。 2、线性规划基本定理 约束条件(8.2)-(8.5)中n个约束以等号满足的可行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 若n>m,则基本可行解中至少有n-m个分量为0,也就是说,基本可行解中最多有m个分量非零。 线性规划基本定理: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必有一基本可行最优解。 上述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一个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组合问题,即在(8.2) -(8.5)式的m+n个约束条件中,确定最优解应满足其中哪n个约束条件的问题。 由此可知,只要对各种不同的组合进行测试,并比较每种情况下的目标函数值,直到找到最优解。 Dantzig于1948年提出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算法。 单纯形算法的特点是: (1)只对约束条件的若干组合进行测试,测试的每一步都使目标函

数的值增加; (2)一般经过不大于m或n次迭代就可求得最优解。 3、约束标准型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算法 当线性规划问题中没有不等式约束(8.2)和(8.4)式,而只有等式约束(8.3)和变量非负约束(8.5)时,称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标准形式。 先考察一类更特殊的标准形式线性规划问题。这一类线性规划问题中,每一个等式约束中,至少有一个变量的系数为正,且这个变量只在该约束中出现。 在每一约束方程中选择一个这样的变量,并以它作为变量求解该约 束方程。这样选出来的变量称为左端变量或基本变量,其总数为m个。剩 下的n-m个变量称为右端变量或非基本变量。 这一类特殊的标准形式线性规划问题称为约束标准型线性规划问题。 虽然约束标准型线性规划问题非常特殊,但是对于理解线性规划问 题的单纯形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任意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转换为约束标准型线性规划问题。 例:

数学建模算法大全线性规划

第一章 线性规划 §1 线性规划 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来安排生产,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此类问题构成了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规划,而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简记LP)则是数学规划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从1947年G. B. Dantzig 提出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以来,线性规划在理论上趋向成熟,在实用中日益广泛与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能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之后,线性规划的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了,已成为现代管理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线性规划的实例与定义 例1某机床厂生产甲、乙两种机床,每台销售后的利润分别为4000元与3000元。生产甲机床需用B A 、机器加工,加工时间分别为每台2小时和1小时;生产乙机床需用C B A 、、三种机器加工,加工时间为每台各一小时。若每天可用于加工的机器时数分别为A 机器10小时、B 机器8小时和C 机器7小时,问该厂应生产甲、乙机床各几台,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该厂生产1x 台甲机床和2x 乙机床时总利润最大,则2 1,x x 应满足 (目标函数)2134m ax x x z += (1) s.t.(约束条件)???????≥≤≤+≤+0 ,781022122 121x x x x x x x (2) 这里变量21,x x 称之为决策变量,(1)式被称为问题的目标函数,(2)中的几个不等式 是问题的约束条件,记为s.t.(即subject to)。由于上面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均为线性函数,故被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总之,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的限制下,求一线性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问题归结成一个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往往也是困难的一步,模型建立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求解。而选适当的决策变量,是我们建立有效模型的关键之一。 1.2 线性规划的Matlab 标准形式 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可以是求最大值,也可以是求最小值,约束条件的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号也可以是大于号。为了避免这种形式多样性带来的不便,Matlab 中规定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为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in beq x Aeq =? ub x lb ≤≤ 其中c 和x 为n 维列向量,A 、Aeq 为适当维数的矩阵,b 、beq 为适当维数的列向 量。 例如线性规划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a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