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状腺核素检查解析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解读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文字版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中山--0,开始转载于 2011-12-26 20:13:33 原文由上海-天天快乐发表于甲状腺交流 3群 | 查看原文 回复转载到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T3)(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T4)(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

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周一~周五检测,可当天出报告,急诊可随时检测)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

甲状腺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甲状腺功能五项:FT3、FT4、TSH、Amti-TG、Amti-MP 甲功三项:FT3、FT4、TSH 1.促甲状腺素:TSH TSH在垂体前叶的特异性嗜碱细胞内生成,垂体释放TSH是机体发挥甲状腺素生理作用的中枢调节机制,可刺激甲状腺素的生成和分泌,并有增生效应。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微小变化说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检测甲状腺功能非常敏感的特异性指标,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系统的功能紊乱。 2.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大部分与转运蛋白结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是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生理活性形式。FT3对甲亢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且不受结合蛋白

浓度和结合力改变的影响。 3.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4是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结合蛋白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常和TSH联合测定。此外FT4测定也用于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 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重要激素,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大部分在肝脏由T4经脱碘生成。因此,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反映甲状腺的分泌状态。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型甲亢的重要指标。 5.甲状腺素T4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于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T4测定可用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判定和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 甲状腺球蛋白是一种潜在的自身抗原,当进行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Anti-TG抗体。Anti-TG测定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可发现Anti-TG抗体浓度升高,出现\频率大约是70-80%。Graves 病:Anti-TG抗体的阳性率约60%,经治疗后滴度下降提示治疗有效,甲亢病人测得Anti-TG阳性且滴度较高,提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

最新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自整)

头部 眼睑: 睑内翻:见于沙眼。 上睑下垂:1、双侧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单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等)眼睑闭合障碍:1、双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侧:面神经麻痹 眼睑水肿: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眼球: 眼球突出:双侧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Stellwag征:瞬目减少,即眨眼减少。 2、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3、Mobius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4、Joffroy征:上视时没有额纹出现。 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水肿或老年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 眼球运动:医师用棉签或手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眼球配偶肌:右:左内直肌、右外直肌左:右内直肌、左外直肌 右上:右上直肌、左下斜肌左上:左上直肌、右下斜肌 右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下: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者 检查方法: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角膜软化: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瞳孔: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脑外伤、脑肿瘤) 对光反射:动眼神经 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动眼神经(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 扁桃体增大分度:一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二度:超过咽腭弓者。三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颈部血管: 颈静脉怒张:在坐位或半坐位时,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时为异常征象。提示颈静脉压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颈静脉搏动:可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 颈动脉搏动增强: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及严重贫血病人。

甲状腺功能检查及其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查及其意义甲功五项 甲功五项的测定是对: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的测定。 中文名 甲功五项 生理功能 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合成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缺乏 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目录 1临床意义 2简介项 3测定意义 4抗体检查 1临床意义编辑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促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组织的耗氧量,促进能量代谢,增加产热和提高基础代谢.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会发生甲亢或甲减。 其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合成,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被释放入血液,在血液中大于99%的T3 ,T4和血浆蛋白结合,其中主要和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结合,此外还有少量和前***,***结合,只有约占血浆总量0.4%的T3和0.04%的T4为游离的,而只有游离的T3, T4才能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和蛋白结合的部分则对游离

的T3, T4起调节,稳定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血液中游离T3 .T4水平的波动负反馈的引起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增加或减少.TRH主要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和释放TSH,TSH刺激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并对甲状腺素合成中从碘的摄取到释放的各过程均有促进作用. 2简介项编辑 1.游离T3,游离T4.:不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总T3,总T4,因为只有游离的激素浓度才能确切反应甲状腺功能,尤其是在妊娠,雌性激素治疗,家族性TGB增高或缺乏症等TGB浓度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认为联合测定FT3,FT4和超敏TSH,是甲状腺功能评估的首选方案和第一线指标。两者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及严重全身性疾病等。 2.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是判定甲状腺功能最基本的筛选试验。TT4是包括了与蛋白结合者的总量,受TBG等结合蛋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TBG升高常见于高雌激素状态,如妊娠或用雌激素治疗的病人,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先天性TBG高的病人,家族性异常***高甲状腺素血症患者TT4升高.低***血症(如肝硬化和肾病)服用安定,睾酮等药物和先天性TBG低的病人TT4则降低.此时应测定生理活性的FT4和FT3才能有效地评价甲状腺功能. 3.血清总三碘甲状原氨酸TT3:血清中T3与蛋白结合量达99.5%以上,故TT3 也受TBG量的影响,TT3浓度的变化常与TT4平行. 血清TT3与TT4浓度增高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和FT3,FT4一起可用在甲亢,及甲减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上.但在甲亢初期与复发早期TT3一般上升很快,约4倍与正常;TT4上升缓慢,仅为正常的2.5倍,故TT3是早期桥本氏病疗效观察及停药后复发的敏感指标.TT3与TT4升高还可见于活动性肝炎,妊娠时.T3,T4降低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时,TT4或FT4降低早于TT3或FT3. 血清总T3或FT3降低仅见于疾病后期或病重者.此外二者减低可见于垂体功能低下,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肾功衰竭,严重全身性疾病等情况. 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TSH由垂体前叶分泌,α和β亚基组成,其生理功 能是刺激甲状腺的发育,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受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的兴奋性影响;生长抑素的抑制性影响以及外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15%-20%可使TSH水平发生50%-100%的改变.TSH不受TBG浓度的影响,也较少受能够影响T3,T4的非甲状腺疾病的干扰.在甲状腺功能改变时TSH的变化较T3,T4更迅速而显著,所以血中TSH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试验,尤其是对亚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TSH增高可见于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异位TSH综合征,TSH 分泌肿瘤,应用多巴胺拮抗剂和含碘药物等时。 TSH降低可见于甲亢,亚临床甲亢,PRL瘤,CUSHING病,肢端肥大症,过量应用糖皮质醇和抗甲状腺药物时。

检验科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科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4.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 正常参考值:0.49~4.67 mIU/L

甲状腺结节的五个诊断检查方法都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c05620578.html,/甲状腺结节的五个诊断检查方法都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是什么呢?近几年来甲状腺结节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不断的上升,它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它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还危害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现在大家对甲状腺结节十分关注。了解甲状腺结节的检查对患者的治疗很有帮助,能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是什么呢? 1、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B超检查是甲状腺结节检查内容的一种。这种检查可显示结节为实性、囊性或混合性病变,单个的实性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很高,混合性结节同样也有恶性的可能,而单纯的囊性结节则恶性的机率很小。 2、甲状腺核素扫描,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可以分成热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是功能自主性的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都是良性。而冷结节就会有癌的可能,但多个冷结节多数也是良性腺瘤或结节,如果结节内有出血或囊性变,就可能会表现为冷结节。这就是检查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核素扫描项目。 3、颈部X线检查,颈部X线检查也是甲状腺结节患者要检查的一种项目。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较大但是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就提示有恶性病变。这也是甲状腺结节诊断之一。 4、甲状腺功能测定,另外甲状腺结节的检测项目还包括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其余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功能大多正常。 5、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检查,这种检查操作简单而且安全,对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帮助非常大。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应该已经了解。专家提醒大家,甲状腺结节危害较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此病的检查方法,及时发现病情,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这样就能达到治疗的最好效果,从而彻底治愈疾病。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05620578.html,/jzxjj/2012/1125/30403.html

体格检查标准说明

体格检查标准说明

此两种情况常见于昏迷的患者。 脊柱与四肢:检查脊柱和四肢畸形应严格按照望触动量四步检查四肢的检查特别要强调双侧对照;躯干和肢体的动态观察十分重要包括站立时躯干的屈伸下肢行走的步态上肢的使用情况等对畸形的检查应明确畸形的结构性质与程度区分畸形发生的部位是骨关节还是软组织关节活动度的检查要包括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测量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并须双侧对比肢体的长短粗细均应正确测量对于有神经症状的畸形应测量肌力;另外对于不同的关节均有一些特异性的检查试验或体征利用这些是试验或体征可十分有效的对畸形进行诊断。脊柱畸形包括(先天性短颈、先天性肌性斜颈、脊柱侧凸畸形、脊柱后突畸形) 皮肤:(1)颜色皮肤颜色的改变包括:苍白、发红、发绀、黄染(主要见于黄疸)、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白癜、白斑、白化症)等。(2)湿度皮肤湿度与汗腺分泌功能有关,出汗多皮肤湿润,出汗少则皮肤干燥。正常人皮肤比较湿润,并随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的变化而改变,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里出汗增多,这是正常的调节功能。(3)弹性皮肤弹性与年龄、营养状况、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水分多少有关。检查皮肤弹性时常取被检查者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检查者用示指和拇指将皮肤捏起,松手后正常人皱折迅速平

复,当弹性减退时邹折平复缓慢(4)毛发毛发色泽、多少和分布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它受种族、年龄、性别、遗传、营养状况和疾病的影响。(5)皮疹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发现皮疹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6)脱屑正常皮肤表层不断角化和更新,可有皮肤脱屑。病理状态下可见大量皮肤脱屑,如银屑病。(7)皮下出血病理状态下可出现皮肤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小于2mm称为淤点,3~5mm 称为紫癜,大于5mm称为淤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检查时,较大面积的皮下出血易于诊断,对于较小的淤点应注意与红色的皮疹或小痣进行鉴别,皮疹受压时一般可褪色或消失,淤点和小红痣受压后不褪色,但小红痣于触诊时可感到稍高于皮面,且表面光亮。(8)蜘蛛痣与肝掌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检查时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消退,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但有的病人不形成蜘蛛痣,仅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肝病患者在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

甲状腺功能检查八项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查八项的临床意义 一、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指标,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的显著调整,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TSH 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也是妊娠甲状腺疾病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增高:原发性甲减,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 降低:甲亢,亚临床甲亢,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药物(糖皮质激素),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T3型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三、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最多的激素,TT4的代谢调节同TT3一样,也受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轴的控制。TT4的生物活性低于TT3。

增高:甲亢,T4型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药物(胺碘酮、造影剂等),高原反应。 降低:甲减,地方性甲状腺肿,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危重患者。 四、游离甲状腺素(FT4) 游离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包括FT3、FT4,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是反应甲状腺功能最为灵敏和最有价值的指标。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增高:甲亢,T4型甲亢,甲亢危象,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无痛性甲状腺炎,低T3综合征,药物(胺碘酮),非甲状腺疾病(急性发热、危重患者等)。 降低:甲减,亚临床甲减,甲亢治疗中,肾病综合征,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五、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增高:甲亢,亚临床甲亢,T3型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结节性甲状腺肿等。 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甲亢治疗中,药物(糖皮质激素、多巴胺等)。

★【诊断历年大题】(体格检查篇)

诊断历年大题(体格检查篇) 下划线表示反复考察的题目 【体格检查】 ?头颈部检查 1.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02、06 (1)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1分); (2)能看到肿大且可以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II度(2分); (3)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III度(1分) 2.正常淋巴结的特点,浅表淋巴结的触诊顺序 ●正常淋巴结的特点(2分):直径多在0.2~0.5㎝之间(0.3分),质地柔软(0.3分),表面光滑(0.3分),与比邻组织无粘连(0.3分),不易触及(0.3分),无压痛(0.3分) ●浅表淋巴结的触诊顺序(2分):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3.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04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肿瘤区域的急、慢性炎症所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结核: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相互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课本p90) 4.气管偏位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04 检查方法:病人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医师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和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临床意义:根据气管的偏移方向可判断病变的性质。如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膈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可将气管推向健侧,而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至患侧。(课本p105) 5.扁桃体肿大的分级07,10 (1)不超过咽腭弓者为Ⅰ度 (2)超过咽腭弓者为Ⅱ度 (3)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Ⅲ度(课本p101) 6.甲亢的眼征 甲亢的主要眼征为双侧眼球突出。患者除突眼外还有以下眼征:①Stellwag征:顺目(即眨眼)减少②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相应下垂③Mobius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④Joffroy 征:上视时无额纹出现(课本p94) 7.颈静脉怒张见于哪些疾病 08、09 颈静脉怒张提示颈静脉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胸腔腹腔压力增加等情况。(课本p103)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正常参考值:0.45~1.37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正常参考值:FT31.45~3.48pg/mlFT40.71~1.85ng/dl 5.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 正常参考值:0.49~4.67mIU/L 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TGA) 甲状腺球蛋白(TBG)是一种潜在的自身抗原,当进入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TGA。TGA是甲状腺疾病中首先发现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常用指标。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可发现TGA浓度升高,出现频率大约是70-80%。Graves病TGA的阳性率约为60%,经治疗后滴度下降提示治疗有效,如果滴度持续较高,易发展成粘液性水肿。甲亢病人测得TGA阳性且滴度较高,提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甲状腺癌与TGA呈一定的相关性,阳性率可达13%-65%,TGA值的升高是肿瘤恶化的一种标志。

体格检查——颈部检查3

颈部是呼吸道、消化道、颈部大血管和颅、脊髓神经分布的重要部位,头部和身体多处的淋巴在此汇集,淋巴结为数最多,还有甲状腺和副甲状腺。 检查颈部时最理想的体位,是让被检查者取坐位,务使整个颈部及上胸部充分暴露,不仅可看清颈部的全貌,还可观察颈部和胸部的关系,也便于锁骨上窝的视诊和触诊。检查应在光线充足的诊室内按视、触、听诊等顺序进行。 一、颈部的外形及分区 ㈠颈部的外形颈部正常时两侧对称、直立,矮胖者较粗短,瘦长者较细长。男性甲状软骨较突起,女性不明显,侧转头时胸锁乳突肌突起。注意有无颈部两侧的不对称及胸锁乳突肌的外形;颈部各三角区的正常标志和界限是否清楚;有无肿块及其所在位置。 ㈡颈部的分区根据解剖结构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分界,左右分别分为三个区域。 颈部分区 1.颈前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颌骨下缘、颈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分为颌下三角、下颌后窝、颈动脉三角、肩胛舌骨肌气管三角、颏下三角。 2.胸锁乳突肌区: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覆盖的部位。 3.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之间的区域。分为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二、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正常情况下,颈部直立、伸屈、左右摆动、转动充分灵活自如。检查时应注意颈部静态与动态时的改变:若头偏向一侧为斜颈,多见于先天性颈肌挛缩、颈肌外伤、疤痕收缩。先天性斜颈者的胸锁乳突肌粗短,如两侧胸锁乳突肌差别不明显时,嘱患者把头位复正,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胸骨端会立即隆起。头不能抬起见于重症肌无力,脊髓前角细胞炎,进行性肌萎缩。颈椎活动受限或疼痛多见于颈肌扭伤、颈椎疾患、软组织炎症、肥大性脊椎炎;颈强直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先天性斜颈(正面观) 先天性斜颈(侧面观) 三、颈部肿块 检查时应注意肿块的部位、形状、大小、硬度、活动度、表面光滑度和有无压痛、搏动、震颤,肿块是否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肿块是否随伸舌而运动。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多为甲状腺病变、甲状舌管囊肿、中线皮样囊肿等,其中甲状舌管囊肿、中线皮样囊肿可随伸舌而活动。炎性肿块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囊肿质软,表面光滑。恶性肿瘤质硬,无压痛。血管瘤质软,加压后体积可缩小。动脉瘤有膨胀性波动,听诊有杂音。 四、颈部血管 正常人在站立位及坐位时颈外静脉不显露,但在卧位时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1/3处可以看见。若直立或坐位时见到明显的静脉充盈,或平卧位时,充盈的颈静脉超过正常水平,称颈静脉怒张,见于静脉压增高,如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

《体格检查模板》

正常人: 一般情况较好,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 上呼吸道感染: 精神尚可,呼吸平稳,唇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未见化脓,鼻黏膜充血;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罗音;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无亢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 血常规: 白细胞数目: ×10^9/L 中性粒细胞数: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 ×10^9/L 血红蛋白: g/L 血糖mmol/L LMP 2010-01-01 咽炎:

精神尚可,呼吸平稳,查体合作;唇无绀,咽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无化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未见异常,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 急性扁桃体炎: 精神尚可,呼吸平稳,查体合作;唇红无发绀,咽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并见化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罗音;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 急性支气管炎: 一般情况尚可,咽红++,双侧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散在湿罗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无亢进,双肾区无叩击痛。 外伤: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皮肤弹性可,查体合作,唇红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伤口约×CM,较深,有活动性出血。 急性胃肠炎: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皮肤弹性尚可,查体合作。唇无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清楚,心率次/分,律齐;腹平软,剑突下及脐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略亢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明显包快,双肾区无叩击痛。 胃炎: 精神较好,皮肤弹尚可,查体合作。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心音清楚,心率次/分,

详细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一分不丢 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 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 (1)检查血压计(1分); 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 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 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 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分)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分) 能讲出四项的,可得1分;仅讲出2项者,得0.5分。 4、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6分) (1)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3分); 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1分)。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②③检查方法中可以任选一种,操作正确者得2分,如: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1分。 (2)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1分) (3)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2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5、外周血管检查(6分) (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正确(2分); 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2分); ①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1分)。 ②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