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全球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

历史上全球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
历史上全球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

历史上全球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

1201年7月,发生在地中海东部。伤亡主要发生在埃及和叙利亚。110万人死亡。震级:未知

1556年2月2日,中国的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发生地震,估计83万人死亡。震级:未知

1905年4月印度、克什米尔边境地震,1.88万人死亡。震级:8.6 1906年8月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地震,死亡2万人。震级:8.6

1908年12月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大地震,死亡8.3万人。震级:7.5 1915年1月意大利阿维察诺大地震,死亡2.998万人。震级:7.5 1920年12月中国甘肃大地震,至少死亡10万人。震级:8.5

1923年9月日本关东大地震,至少死亡14万人。震级:8.3

1927年5月中国南昌大地震,死亡20万人。震级:未知

1932年12月中国甘肃大地震,死亡7万人。震级:7.6

1934年1月尼泊尔、印度边境大地震,死亡1.07万人。震级:未知1935年5月印度基达(今属巴基斯坦)大地震,死亡5万人。震级:7.5

1939年1月智利奇里安大地震,死亡2.8万人。震级:8

1939年12月土耳其埃尔津詹大地震,死亡3.5-4万人。震级:8 1960年2月摩洛哥阿加迪尔大地震,死亡1.2万人。震级:5.9

1962年9月伊朗卡兹纹大地震,死亡1.2万人。震级:未知

1968年8月伊朗东北大地震,死亡1.2人。震级:未知

1970年1月:中国云南大地震,死亡1万人(无官方数字)。震级:7.7 1970年5月秘鲁太平洋海岸大地震,死亡6.68万人。震级:7.8

1972年12月尼加拉瓜马那瓜大地震,死亡约1万人。震级:未知1974年5月中国四川云南大地震,死亡逾1万人(无官方数字)。震级:未知

1976年2月危地马拉大地震,死亡2.6万人。震级:7.5

1976年7月中国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人(官方数字)。震级:7.8 1978年9月伊朗塔巴斯地区大地震,死亡2.5万人。震级:7.4

1985年9月墨西哥大地震,死亡0.5万人(官方数字)。震级:8.1 1988年12月苏联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大地震,死亡2.5万人。震级:7.0 1990年6月伊朗西北大地震,死亡4万人。震级:7.7

1993年9月印度南部拉杜尔地震,毁掉了36个村庄,2.2万人死亡。震级:未知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市大地震,死亡0.54万人。震级:7.2

1999年8月土耳其西北大地震,死亡2万人。震级:7.4

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大地震,引发大海啸,近30万人死亡。震级:8.7

2005年10月南亚次大陆大地震,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8.6万人死亡。震级:7.8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县大地震,截至08年5月28日,死亡人数:67183人、失踪:20790人震级:8

2008年

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截至9月25日,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10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吉中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10月29日,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市附近连续发生两次地震,第一次震级为里氏5.0级,第二次为里氏6.5级,共造成至少300人死亡,3.56万人受伤,另有约4万人无家可归。

2009年

4月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城拉奎拉发生里氏5.8级地震,造成近300人死亡,约6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严重。

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至少79人死亡,超过900人受伤,32人失踪。

9月30日,萨摩亚群岛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震,造成100多人死亡;同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1000多人遇难。

2010年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海地政府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地震已造成27万人死亡。另据联合国的统计,有48万多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

智利当地时间27日凌晨发生里氏8.8级强震,并引发海啸。位于夏

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将海啸预警范围扩大至整个中美洲以及太平洋国家和地区。

3月8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6.0级地震,目前导致57人死亡,至少100人受伤

3月14日印尼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没有发布海啸预警

3月22日冰岛南部一座火山20日深夜猛烈爆发,滚滚浓烟和炽热的熔岩迫使数百名附近村民被迫疏散。目前还没有当地人因此受伤。据悉,本次火山爆发前数周,山体附近曾连续发生小型地震。

3月2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当地时间21日凌晨发生里氏6.2级地震。目前,当地有关方面没有发布海啸警报。

4月5日墨西哥境内靠近美国边境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地区4日发生7.2级大地震,美国南部大城市洛杉矶与圣迭戈市内震感明显,很多高达建筑不断摇晃,很多居民跑到街上避难,一些停放在路边的车辆也反复上下抖动,少数居民震后被困在电梯中等待救援,墨西哥政府还没有接受有关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4月7日6点15分印尼遭遇里氏7.8级强烈地震海啸预警发布,在强震发生后,当地又发生了5.1级和5.0级的余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2010-04-11 17:40在所罗门群岛南纬10.9,东经161.3发生7.0级地震。

4月12日06:08:14,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市附近发生6.2级地震。

4月14日早上7: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地震已造

成2064人遇难,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1900年来世界上最大地震排名

1900年来世界上最大地震排名 1. 智利Chile 1960 05 22 9.5 级-38.24 -73.05 Kanamori, 1977 2. 美国阿拉斯加Prince William Sound, Alaska 1964 03 28 9.2 级61.02 -147.65 Kanamori, 1977 3. 北苏门达腊岛西岸近海Off the West Coast of Northern Sumatra 2004 12 26 9.1 级 3.30 95.78 Park et al., 2005 4. 堪察加半岛(前苏联东北部) Kamchatka 1952 11 04 9.0 级52.76 160.06 Kanamori, 1977 5. 厄瓜多尔近海Off the Coast of Ecuador 1906 01 31 8.8 级 1.0 -81.5 Kanamori, 1977 6. 美国阿拉斯加Rat岛Rat Islands, Alaska 1965 02 04 8.7 级51.21 178.50 Kanamori, 1977 7.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岛Northern Sumatra, Indonesia 2005 03 28 8.6 级 2.08 97.01 PDE 8. 阿萨姆(印度东北部的一省)与中国西藏交界处Assam - Tibet 1950 08 15 8.6 级28.5 96.5 Kanamori, 1977 9. 美国阿拉斯加Andreanof岛Andreanof Islands, Alaska 1957 03 09 8.6 级51.56 -175.39 Johnson et al., 1994 10. 印度尼西亚南苏门达腊岛Southern Sumatra, Indonesia 2007 09 12 8.5 级-4.438 101.367 PDE 11. 印度尼西亚Banda海Banda Sea, Indonesia 1938 02 01 8.5 级-5.05 131.62 Okal and Reymond, 2003 12. 堪察加半岛(前苏联东北部) Kamchatka 1923 02 03 8.5 级54.0 161.0 Kanamori, 1988 13. 智利-阿根廷边界Chile-Argentina Border 1922 11 11 8.5 级-28.55 -70.50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108名)提名 1、美尼斯(约在公元前3100年)统一古埃及。 2、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古巴比伦统一者,《汉谟拉比法典》。 3、姜尚(约公元前1128-约前1015)政治家、军事家。 4、梭伦(公元前638年—前559年)古希腊雅典改革家、政治家、诗人。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5、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90—前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 6、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年-前483年,)古印度佛教创始人。 7、老子(约公元前561~前471)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思想家。 8、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儒家学派创始人。 9、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著《孙子兵法》,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10、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出生)古希腊悲剧之父。 11、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古希腊历史之父。 12、米隆(活动于约公元前480年-前440年)古希腊雕塑家。 13、阿里斯多芬(约前450年-前380年),古希腊喜剧之父。 14、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 15、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16、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皇帝。 17、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古代第一位大诗人。 18、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几何之父。 19、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统一者,佛教护法名王。 20、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 2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统一中国。 22、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23、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前90年)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 24、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古罗马诗人。 25、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 26、蔡伦(?-121年)中国造纸术纸的重大改进者。 27、张衡(公元78年-139年)发明地动仪、浑天仪。 28、张仲景(约公元152年--约217年)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29、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书法家。 30、祖冲之(429年-500年)精确圆周率。 31、迦梨陀娑(约公元5世纪)印度诗人、剧作家。 32、贾思勰(公元六世纪)农学家。 33、隋文帝(541年-604年)统一中国,改革。 34、穆罕默德(约570年-632年)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创立者。 35、唐太宗(598年-649年)李世民,大唐帝国的主要开创者。 36、吴道子(约680年-759年)画圣。 37、李白(701年—762年)诗仙。 38、杜甫(712年-770年)诗圣。 39、查理曼(约742年-814年)查理曼帝国建立者。 40、花拉子密(约780年-约850年)阿拉伯代数之父。 41、鲁达基(850年~941年)波斯诗人。

地震勘探史

地震勘探史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 地震勘探起始于19世纪中叶。地震勘探技术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从1845 年Mallet 以“人工地震”测量地震速度实验开始,1922 年明特罗普地震勘探公司正式组建装备了两个地震勘探队,利用机械式地震仪在墨西哥和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进行折射波法地震勘探,1913 年由Reginald Fessenden 提出了反射法地震勘探,1924 年利用单次覆盖地震资料首次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穹隆油田。20世纪30年代,苏联Г。А。甘布尔采夫等吸收了反射法的记录技术,对折射法作了相应的改进。20世纪50~60年代,反射法的光点照相记录方式被模拟磁带记录方式所代替,从而可选用不同因素进行多次回放,提高了记录质量。20世纪70年代,模拟磁带记录又为数字磁带记录所取代,形成了以高速数字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记录、多次覆盖技术、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相互结合的完整技术系统,大大提高了记录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岩性和岩石孔隙所含流体成分。 我国的地震勘探发展史可分为四个阶段:电子管技术阶段、模拟技术阶段、数字技术阶段、遥测技术阶段。 1955年,我国煤炭工业上开始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并在华东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地震勘探队伍。1971年,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研制成功MD-1型半导体磁带记录地震仪。1979年我国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成功研制出MDS-1型数字地震仪,对数字地震勘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4~1985年,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煤田地震勘探队伍开始从国外引进21套以DFS-V和SN338为主的数字地震仪,同时引进了以IBM-4381为主机的地震数据处理系统。1978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在伊敏河矿区开展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前提性研究。1989年、1993年山东煤田物探队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利用小型数字地震仪进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试验研究。1994年,由中国矿业大学和安徽煤田物探测量队联合开展的“煤矿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技术”研究项目,在安徽淮南矿务局谢桥煤矿采区地震勘探中首次在采区地

历史上的大地震

历史上的大地震 华县大地震 公元1556年1月23日,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陕西关中地区,平原沃野,人口稠密,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这次发生在关中东部华县的地震,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地震历史的罕见。据史料记载:“压死官史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这次地震极震区烈度为12度,重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区,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如此惨重,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坏而造成的。其中,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别突出,滑坡曾堵塞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因黄土崩塌造成巨大伤亡。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这个地区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午夜,人们难有防备,大多压死在家中;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当时陕西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自救和恢复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原因。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继这次地震后,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3月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鹿北又发生了6级地震。从3月8日至29日这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邢台地震的破坏范围很大,瞬间便袭击了河北省邢台、石家庄、衡水、邯郸、保定、沧州6个地区,80个县市,1639个乡镇,17633个村庄,使这一地区造成8064人死亡,38451人受伤,倒塌房屋508万余间。这次地震袭击了110多个工厂和矿山,袭击了52个县市邮局,破坏了京广和石太等5条铁路沿线的桥墩和路堑16处,震毁和损坏公路桥梁77座,地方铁路桥2座。毁坏农业生产用桥梁22座共540米。 极震区地形地貌变化显著,出现大量地裂缝、滑坡、崩塌、错动、涌泉、水位变化、地面沉陷等现象,喷水冒沙现象普遍,最大的喷沙孔直径达2米。地下水普遍上升2米多,许多水井向外冒水。低洼的田地和干涸的池塘充满了地下冒出的水,淹没了农田和水利设施。地面裂缝纵横交错,延绵数十米,有的达数公里,马兰一个村就有大小地裂缝150余条。有的地面上下错动几十厘米。冀县阎家寨附近石津渠的堤坝原高出地面2米,震后陷入地表以下2米,在长110米、宽11米的地段上,裂开有5米大缝,缝深4米。震区内滏阳河两岸造成严重坍塌。任村滏阳河故道被挤压成一条长48米、宽3米、高1米的土梁。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3月22日7.2级地震时,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4个地区,发生山石崩塌361处,山崩飞石撞击引起火灾22处,烧山3000余亩. 震后次生火灾连续发生。根据邢台、衡水、石家庄、邯郸、保定5个地区统计,196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发生火灾422起,烧死39人,烧伤74人,烧毁防震棚470座。 在震后短短的时间里,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迅速泛滥,仅谣言就涉及河北、河南、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发生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发生在哪里 智利大海啸 智利大海啸应该是历史上的最大的海啸1960年5月23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一次接连不断的大地震,构成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破坏性极大的地震群。这次地震最大震级为里氏8.4级,引起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场,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900多人丧生。同时,这次海啸产生的能量波及整个太平洋,海啸波以每小时700多公里的速度在太平洋传播,海啸经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在美国夏威夷希洛湾内,海啸波把堤坝的10多吨重的玄武岩块抛出百米以外,一座钢质铁路桥被推离桥墩200多米,毁坏建筑物500多座,成61人死亡,伤282人,损失近亿美元。在地震22小时以后,海啸波传至日本造成巨大灾害。这次引起海啸的智利大地震是本世纪罕见的地壳变动,它将海底一块约5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块一下子上升了将近10米,汹涌的海浪一个星期后才逐渐平息。 日本是多地震同家,也是世界上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之一。自有记载以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受到猛烈海啸袭击达30多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896年6月15日的三陆,三陆位于日本本岛北部濒临太平洋东部,当地震发生后不久,三陆沿海出现海水

迅速倒退的异常现象,常年被海水淹没的岩礁滩地突然都显露出来,退走的海水顷刻重返,犹如一堵高耸的水墙冲向岸边,这次海啸引起的最大波高达25米,卷倒房屋1.4万多间,流失船只3万余条,死亡27000多人。这次海啸是距岸200多公里处的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还波及到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最大波高为10米,在太平洋的美国西岸旧金山也记录到20厘米的波高。 历史上其它主要海啸有 1498年9月20日日本北海道曾出现最大波高20米的地震海啸,并侵入内陆2公里,造成2万人丧生;1792年5月21日日本有明海附近的山崩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死亡15000人;1883年8月27日印尼冀他海峡因火山喷发引起海啸,最大波高35米,死亡36000多人;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陆外海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4米,死亡3000人,海啸横越太平洋直到南美的智利均受到影响;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湾因大面积海底运动引起海啸,最大波高达30米,海啸波及加拿大和美国沿岸,死亡150人;1992年9月1日,在太平洋发生的一次地震,陆地上几乎没有震感,只有地震仪测量记录下来,可是十几小时以后,在远隔万里以外南美洲的尼加拉瓜沿海一个小镇,海湾里的海水突然下降,露出罕见的海滩,一会儿波高2米的海浪突然涌来,冲击了海滨毫无准备的休闲度假的人群,同时,在附近沿岸地段上,十几米高的浪头汹涌而至,使170人丧生,1.3万人流离失所。从以上海啸发生的地点看,太平洋沿岸是海啸灾害的多发区,据该区域1300多年来海啸记载,有14—20万人丧生于海啸灾害之中。 为防范灾害性海啸的突然袭击,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用于监测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选择题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的大帝国选择题汇编 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城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D【解析】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成果、罗塞塔石碑碑文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三幅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选D项。 2.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家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A【解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选A项。 3.《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3.C【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故选C项。 4.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C【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材料中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故选C项。 5.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B【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故选B项。 6.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史上十个最强帝国:中国统治世界三次

史上十个最强帝国:中国统治世界三次 这里的―帝国‖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领土广大,由多种族多民族构成,是区域内最高 政权。这个榜单将根据影响力、持续时间和帝国本身的强大程度进行选取,您或许会对榜单中的一两位有不同意见。 此外,这个榜单的一个条件上是所谓的―帝国‖必须被一位皇帝或国王统治过,因而如美 国和苏联这样的现代帝国将被排除在外。而进榜的帝国将大致按照影响力和国家体积进行排序。中国有两个朝代入选: 奥斯曼帝国 10 Ottoman Empire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其全盛时期(十六到十七世纪)横跨三大洲,控制了南欧、西亚和北非的 大块领土。奥斯曼帝国有十九省,并不计其数的诸侯国,其中一些在后期被吞并进了帝国, 剩余的则在几个世纪间一直维持着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奥斯曼帝国雄踞东西方交流中枢长达六个世纪。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在苏莱曼大帝时期控制着地中海东部大片土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堪称是东罗马帝 国的伊斯兰继承者。 9 Umayyad Caliphate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是四个哈里发王国中的第二个,在默罕默德死后建立。王国由倭马亚王朝统治,这个名字来自王朝第一位哈里发的曾祖父倭马亚·伊本·阿拜德·夏姆斯。虽然倭马亚家族最早来自麦加,王朝却以大马士革为首都。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 自建立以来,这个国家最后变成了一个占地500 万平方英里的巨大王国,这样的领土 面积不仅是前无来者,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五大疆土连贯的的帝国。

倭马亚是历史上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自穆罕默德起到1924 年,先后出现了数个哈里发王国,而最后一个就是上面说过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8 Persian Empire or Achaemenid Empire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 巴比伦尼亚在罗马之前,这些全都属于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当年基本统一了全中亚,帝国由不同的文化、王国、帝国和部落组成。 它也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其全盛时期约有领土八百万平方千米。帝国由居鲁士大帝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7 Byzantine Empire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帝统自古罗马一系承袭而来,因而拜占庭也可被称作罗马帝国,或是罗马尼亚。 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也遭遇过挫折,丢失过领土,但它当时仍是欧洲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从罗马与波斯、拜占庭与阿拉伯的两场战争中就可见一斑。

世界各国地震数量排行(1964-1998)

世界各国地震数量排行(1964-1998) 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震国家都分布其中,全球大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有网友声称,“发现”了三次大地震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打开谷歌地图,位置锁定成都,保持同一经度直接往北飞180度,你发现了什么?会路过海地,到达智利。智利震中与四川盆地震中几乎完全对穿。” 据资料显示,就全球8.5级以上巨大地震活动而言,上一次全球地震强活跃期出现在1950-1965年期间,那一时期全球发生9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是1952年堪察加半岛9.0 级地震,1960年智利9.5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9.2级地震;8.5级以上地震7次,除 1次发生在我国西藏察隅外,其余6次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频次较此前数十年明显增多,类似上世纪前半叶的强震活动特征,此即所谓全球强震活动的“百年周期”特征。如果这一“百年周期”确实存在的话,当前这种全球范围内强震较多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其中大多数地震将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家埃莱奥诺尔·斯塔茨曼女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海地和智利地震都是板块移动造成的,但两次地震没有任何关联。海地地震是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发生水平运动碰撞所致,而智利地震则是紧邻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俯冲到了南美板块之下。 她表示,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下来每天有1万多次,“一般来说,8级左右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其中绝大多数都在海里,由于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很少有人关注。虽然今年年初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全球地震的频率高于往年。” 也有地震学家指出,其实地震还是那些地震,它有规律又随机地发生着,从来不管降临的地方是人烟稠密还是人口稀少,只不过是近来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的大地震让人们对地震比以前更关注了,所以才有了“地震变得频繁了的感觉”。 据国际地震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对1964—1998年间中国大陆、日本、伊朗、土耳其、新西兰、中国台湾、希腊等国家和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668次)、美国(426次)和日本(245次),中国大陆排 第5(182次),即使包括台湾地区在内,中国的地震活动在全球也不是最多的。 1964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如下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图)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 地震专家称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10年内有望勾画出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但断层带以外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研究人员勾画出21多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这些断层带,就可有效防震。 ●银川已探索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了绿化带,不准建房。 ●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都有望勾画出来,能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东京南面曾预测有八级以上地震,等了30年还没有发生,没想到东北部却来了个9级地震。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昨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作讲座时透露,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 福岛核电站离地震带太近了 徐锡伟说,尽管国际原子能组织对核电站有严格的选址标准,但福岛仍不安全,因为它离地震活动带太近了。“核电站应该考虑选在地壳稳定区的中心,要远离地震带,离可能发生的大地震越远越好。” 徐锡伟介绍说,全世界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70%的大地震;二是喜马拉雅山到地中海的欧亚地震带,比较分散,不像环太平洋板块那么集中在一个狭长的地带,集中了20%的大地震;三是大洋中脊地震带,占大地震的5%左右。 东京等了30年没等到强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相当强烈,1990年以来,16次破坏性强的大地震11次都发生在这个板块。从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新西兰地震,再到这次日本大地震,表明现在的地震活动到了活跃期。 “地震的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徐锡伟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提出“地震空白论”,即地震会发生在以前没有发生过的空白区。日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韩竹君研究员之口,我会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不是日本吗?”我脱口而出。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中国人常为“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这7%的国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抗震意识的薄弱,是我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 以地质学家的专业眼光来看,这却是毫不意外: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在中国,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再加上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而这些断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温床。有历史记载以来,中国大陆的几乎所有的8级和80-90%的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这些断 裂的边上。 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都说中国发生地震多,可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察呢?”我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汶川大地震以前,我国近年的大地震是哪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我仔细想了想才回答。 “不对,其实在2001年就有一场8.1级的地震——东昆仑地震。因为发生在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所以并不被大众所知了,中国西部的很多地震都是这样。”邓乃恭的手指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上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刘晶晶/文选自《中 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 北京安全吗?(图) 华北地震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区,它对北京、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等10个省和直辖市都有影响。这一地区又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是中国的心脏,心脏一旦遭到大震,全身都会倍受打击。 《清史稿》中记载了(康熙)十八年北京附近发生的一次强震。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 中国百年大地震概览,中国地震带详细分布图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0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02华北地震区华北地震带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华北地震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历史上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华北地震区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⑴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⑵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⑶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⑷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6.4级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03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

1976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六级以上大地震

1976年以来全球发生的六级以上大地震》 (2011-05-06 20:56:03) 转载▼ 分类:历史 标签: 地震 杂谈 1976年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生6.2级地震。受灾的乡镇达67个,受灾人数达131613人,死28人,伤865人。 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第一次震级为7.3级,第二次震级为7.4级。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区、市。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亿元。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有感范围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发生6级地震。地震有感范围包括徐州、上海、武汉、南昌、南京和合肥等城市。 1981年1月24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6.9级地震。距震中280公里的成都市有震感。 1985年4月18日云南禄劝县转龙区则邑乡发生6.3级地震。 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与疏附县交界的托姆洛安山峰东北发生7.4级地震。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县境内和耿马县与沧源县交界处分别发生7.6级和7.2级地震。共造成738人死亡,3491人重伤,41.2万间房屋倒塌。 1989年9月22日四川小金县发生6.6级地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辖13个县的42个乡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 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发生一次中强震群,5级以上地震多次发生,主震为6.1级。 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县与兴海县交界处发生6.9级地震。死亡119人,受伤2049人,房屋倒塌2.1万间,经济损失达2.7亿元。 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景泰县、古浪县交界处发生6.2级地震。

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六个大帝国

情境,提出新问题,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和辨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材料处理”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只有读懂了材料,才可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解答问题。在中国古代史材料题中要运用古汉语知识,世界史的要注意欧式长句等,来确定材料的中心、立场。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与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虽面对同一个信息源,但各人获取的信息在质和量上都会有差别的,这虽与阅读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材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合,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最后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论证”,这是题目的落脚点,要以课本为依托,要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融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 3.问答题。这一传统题型以其知识容量大、综合 性强、能力要求层次高、命题弹性大的特点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对于这类题应当先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中去思考,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如英国长期奉行欧洲“势力均衡”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通过剖析就可以认清其政策的核心在于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而“均衡”不过是精美的“包装”而已。 其次还应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把那个时代内内外外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如1996年第47题,就必须把盛唐时代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构成历史大环境,才能正确地抽象、概括出导致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条件。 最后应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这是此类题成败的又一关键。例如在回答:“如何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A.它是反法西斯的重要组织和重要力量。 B.它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为二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C.二战的过程说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势力各个击破,反法西斯联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上表述中,A抽象且政治味浓;B文学味太浓;只有C才是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若展开论证,则为历史小论文了。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解答技巧后,会使学生产生“偶像一经打破,道理往往显得出奇得简单”的惊喜;再趁热打铁,让学生自行设计三大块题,这种设计主要是以历年高考题和《考试说明》为蓝本,本着“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的原则,通过对“基本题型及其考查能力示例”的透彻思考,玩味出每一题目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要求,然后参照1989年以来的全国卷及上海卷高考题,先分析出每道题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要求,并玩味参考答案,然后以这些题为现成材料,另行设计题目,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模拟,最后使自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性和科学性。 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在阐释教材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不可采用离开教材而漫天训练的“题海战术”,或抛开能力培养而一味囿于教材的“闭门造车”。阐释教材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前者的重点亦应当成为后者的重点,是重点就采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重点突破法,把三大题型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来提高阐释含量和解题技巧,使二者“相看两不厌”,从而显示出“一步到位”的效果 。 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六个大帝国 ⊙韩长代 波斯帝国:公元前546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率领军队侵入小亚细亚,一直打到爱琴海东岸,接着回师攻打两河流域,占领了巴比伦。经过多次战争,波斯的疆域扩充到东起伊朗高原,西到小亚细亚沿岸的广大地区。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又带兵出征中亚细亚。此后的波斯国王继续对外侵略。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征服整个埃及。后来,大流士又征服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地方,并且将波斯势力扩张到巴尔干东南的色雷斯。这样,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波斯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5世纪,波斯远征希腊失败,迅速衰落下去。希腊北面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势力日盛,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接着,国王亚历山大大举东侵,灭波斯,一直进军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一跃而为地中海的一个强国。接着,罗马又在地中海沿岸进行侵略。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占领了西西里、科西嘉、撒丁等岛屿、北部波河流域、大部分西班牙、巴尔干半岛南部和西北沿岸、小亚细亚西部、北非的一部分和地中海的许多其他岛屿,从而取得地中海的霸权。从公元前1世纪起,罗马又发动多次侵略战争。1~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临大西洋,北达不列颠岛的中部和南部、莱茵河、多瑙河和它的下游以北地区,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东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它的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上游、地中海东岸、北非东部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帝国。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统治阶级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他们号召信徒一致对外进行“圣战”。阿拉伯军队先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波斯、埃及;然后继续扩张。向西,沿着非洲北部一直打到大西洋岸,又渡过海峡占领了西班牙;向东征服了外高加索和中亚细亚;南段扩张到印度河以东,北段和中国唐朝的边境接壤。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国史籍中的突厥人,又译为土耳其人。14世纪中后期,奥斯曼土耳其素丹占领了巴尔干半岛。1453年,灭掉东罗马以后继续扩张。到17世纪,它的版图已经从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黑海北岸延伸到两河流域、外高加索、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半岛西南沿海、非洲北部从埃及到阿尔及利亚的大片土地。奥斯曼土耳其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18·

安徽地震监测概况

第一节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区域概况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是取当时政治中心的、经济中心的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的,简称皖。 省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紧靠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陆省份;东连、,西接、,南邻,北靠。全省南北长约570km,东西宽约450km,总面积13.94万km2,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位于黄淮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交汇处,地貌类型多样。平原面积达 34 608 km2,山地面积41 162 km2,丘陵面积40 448 km2,圩区面积12 097 km2,洼地面积5 256 km2,水面面积5 866 km2。全省大致可分为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五个自然区域。境主要山脉有大别山、、九华山等,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水系,另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 至200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 312万人,人口密度为453人/ km2。 行政区划共有省辖市17个,辖县(市)61个,即:(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濉溪县)、亳州(涡阳县、蒙城县、县)、(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阜南县、颍上县)、(凤台县)、(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马(当涂县)、(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县、繁昌县、南陵县)、(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县)、池州(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二、区域地震地质条件 省地处华北断块区、下扬子断块区和岭~大别山断褶带三个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是一个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斜贯全省,在断裂格局上起着主导作用。全省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块体升降运动、断裂活动以及相伴的岩浆喷溢、温泉出露和地震活动,这就决定了的地震活动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历史上,的破坏性地震大都分布于不同块体差异运动的交接地带、断陷盆地的边缘,以及活动性断裂的端点或交汇处,且都属于浅源地震。 省构造分区情况见图1.1.1。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详解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详解 全球地震几种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中国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第一、“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

世界最惨重大地震排名: 四次发生在中国

世界最惨重大地震排名:四次发生在中国 日本大地震以来,我们听到有人骂“活该”,也有人骂“报应”,他们可能不知道,近百年来,世界各地爆发的大地震如果按照死亡人数排列,前10名中,有4次是发生在中国,难道可以说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作恶”太多所得的“报应”?请看(资料来源): (1)1976年7月27日,中国唐山,7.5级,死25万5000人 (2)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死22万5000人 (3)2010年1月12日,海地,7.0级,死22万2570人(4)1927年5月22日,中国青海,7.9级,死20万人(5)1920年12月16日,中国甘肃,7.8级,死20万人(6)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7.9级,死14万3000人

(7)1948年10月5日,苏联土库曼斯坦,7.3级,死11万人 (8)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7.2级,死7-10万人(9)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7.9级,死8万7587人(10)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7.6级,死8万0361人 以上排名,只录入100年以内的记录,如果把排名范围扩大到死亡5万人以上,那么中国还要增加一次,即1932年12月5日发生在甘肃的7.6级地震,死7万人。历史上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最惨重的地震,也是发生在中国,时间是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陕西,强度估计为8级,死亡人数为83万人。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未必是强度最大的,除了2004年印尼大地震的强度达到9级外,其他都在8级以下。历史上强度最大的地震,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强度达到9.5级,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洲也曾发生过一次9.2级地震,但是都没有造成多大损失。 本次日本大地震,强度很大,达到9级,但是从死伤人数来看,即便过万,也排不上名,如果计算财产损失,也许可以进入前十,但是,日本可以从二战的废墟中迅速爬起来,这点损失对他们来说,绝对难不倒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