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医院的建筑设计具体措施探讨

绿色医院的建筑设计具体措施探讨
绿色医院的建筑设计具体措施探讨

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要点

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要点 绿色医院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认识发展绿色医院建筑的重要意义——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前提 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生活理念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重视。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源短缺和能耗过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绿色建筑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存在的危机做出的积极反应。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月以国办发「2013」1号文下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说明绿色建筑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这是国务院贯彻执行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潮流,与“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发展绿色医院建筑首先是医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求医院的建设和运营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免浪费和减少污染,使医院环境有益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其次是绿色医院建筑的节能效果、便捷高效的就医流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洽关系,给医院长期运营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掌握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基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已编制完成《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并已公开征求意见,计划今年正式发布。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明确指出: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医院作为城市生命线、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遵守流程、安全配置等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安全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之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医疗、建筑功能间的辩证关系。 三、做好规划设计管理——打造绿色医院建筑的关键 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初稿)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评价指标均与规划设计有关,可以说没有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案,就难以创建出真正的绿色医院建筑。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西流河一中中学创办于1949年,座落在仙桃市东边与武 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虽、创特色、促发展” 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 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 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

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20xx-20xx 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20xx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20xx-20xx 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点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不断提升,已不仅简单地局限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结构的质量,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节能环保具有更高的要求。这也使绿色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在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需要从业主的健康、建筑节能性、资源合理利用、使用寿命、环保及实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虑,确保建筑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标签: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环保节能;经济性;实用性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有效的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及设计水平关注的同时,对于建筑的节能性和环保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建筑设计高度在不断增高的同时,各种环保技术和节能材料也开始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应用。这对于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效果的实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对建筑业主的健康考虑 当前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绿色建筑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的效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即是需要确保建筑使用者的健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及节能材料,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减少外来噪音的干扰,降低电磁辐射,确保室内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在具体设计工作中所采用的材料尽可能确保其价格合理,无不良化学成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室内地面装修时宜采用PVC胶料的底胶、地毯及采用化学纤维合成的材料或是注入了乙烯类树脂的塑化地板,这种类型的地板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而且环保效果较好。工业和医院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使用过程中内部会存在大量的电子设备,这就需要在建筑的墙面上进行防辐射涂料的涂覆,充分的利用其来吸收室内环境中的电磁波。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主原料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掺入各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外加剂,从而有效的提高材料的防水性能,确保防水工程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2 对建筑节能的考虑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实现资源的节约。通过对建筑项目施工成本、使用功能、施工要求等多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建筑本身能耗的降低。 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具有较好经济性,高质量及生产能耗低、回收率较高的材料。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尽量在当时进行选材,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建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能和热能消耗掉,这就需要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建筑的结

康复医院的设计要点

尽管康复医学在细的发展仅有数十年的历史,但2011年后,随着原卫生部先后颁布多项政策,中国康复医学虽现高速发展状态,康复医学和康复医院步人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那么,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也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关于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你懂得多少? 李辉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一所所长、筑医台专家 康复医学的目标 医学模式康复(医疗功能)——治愈身体疾病,改善身体机能 生活模式康复——关注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社会模式康复——重塑康复过程,回归真实生活 康复医疗行为的核心本质 康复医疗建筑的原点思维 1、由小及大的无障碍环境 病房无障碍 治疗过程无障碍 院区环境无障碍 人车分流

无车辆阻碍,患者可方便到达室外场所 医疗功能布局 图中为德国Agatharied Hospital,其设计以水平联系为主,减少垂直交通依赖 2、康复医疗空间的结构两面性 面积分配对比 3、住区化的康复医疗体验 4、和谐互动的医患关系 (1)尊重患者尊严、隐私权,帮助患者自助、自立 (2)医患平等,良性互动 (3)关爱医护人员 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具有工作时间长、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上要尽最大可能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与休息环境,做到医患分区,不仅使患者能有如家的体验,医患人员也应该拥有功能齐全、面积适度的环境,保障工作张弛有度。 5、科技推动康复 为满足新技术手段带来的需求,建筑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完善的智能信息系统,形成智能建筑; (2)研发场所设置,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功能; (3)设置新型康复治疗场所,以应对自动化智能化器具佩戴; (4)使用功能却别对待的康复空间(衔接综合医院)。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标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ampus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2013年3月

关于发布《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绿色校园评价工作,现发布《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号为CSUS/GBC 04 - 2013,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可作为我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的技术依据。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三月七日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的要求,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中小学校评价标准,5、高等学校评价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同济大学(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2楼,邮编:200092)。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浙江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吴志强石铁矛汪滋淞田慧峰王崇杰 吴永发葛坚吕伟娅薛一冰徐燊 高庆龙陈胜庆王小平张琦栗德祥 田真华颖龚敏刘艳峰杨柳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许溶烈赖明王有为毛志兵袁镔 程大章王清勤李俊奇穆怀泽

现代化医院基本建设规划及设计初探

浅析现代化医院总体规划与建设初探 【摘要】目的:现代化医院的总体规划,是医院的发展蓝图。是随着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趋势整合。通过对现代化医院总体规划与建设的探讨,来体现医院总体规划对现代化医院发展、壮大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列举实例,从护理素质的人文性、医疗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医疗服务与建筑环境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对医院现代化规划与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与解读。结果:总体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功能布局是否合理,经济效益是否满足发展的需要,总体规划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标准。策略实施的科学性,将为现代化医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结论:现代化医院总体规划对医院能否继续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素质服务;设备先进;信息管理;环境舒适Analysis of modern hospital overal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bstract Purpose: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modern hospital, the hospital's development blueprint. As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onstantly adjust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hospital, to reflect the hospital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ospital, the importance of expanding.Methods: by way of example, from the humanities, medical advanced technology, scientific management, as well as medical services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the combination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care and the quality of moder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in-depth discu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result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overall plan,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the hospital functional layout is reasonable, whether the economic benefi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hospital standard. Science, policy enforcement will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ospital health. Conclusion: The modern hospital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hospital's ability to continue to grow and develop, and

全国建筑院校绿色建筑设计综合排名

全国建筑院校绿色建筑设计综合排名 单位2012 积分 2012 排名 2013 积分 2013 排名 2014 积分 2014 排名 综合 积分 综合 排名 合肥工业大学24 1 44 1 22 3 90 1 西北工业大学20 3 25 2 45 2 河北工业大学17 5 28 1 45 2 天津大学19 3 22 3 41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2 6 12 8 16 5 40 4 湖南大学21 2 9 11 8 9 38 5 重庆大学25 2 8 9 33 6 大连理工大学12 7 5 14 14 6 31 7 广州大学8 10 16 6 7 10 31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17 7 12 21 4 29 8 辽宁科技大学12 7 14 6 26 9 中南大学10 8 11 9 4 13 25 1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0 8 6 13 8 9 24 11 西安科技大学13 5 3 15 5 12 21 12 河南理工大学18 4 1 17 1 16 20 1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2 7 5 14 2 15 19 14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 院 10 8 1 17 8 9 19 14 厦门大学18 4 18 15 华中科技大学10 8 5 12 15 16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3 15 2 16 9 8 14 17 中国矿业大学14 7 14 17 温州大学 5 13 8 9 13 18 桂林理工大学 4 14 1 17 7 10 12 19 西南交通大学 2 16 10 7 12 19 武汉大学 6 13 6 11 12 19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 院 5 13 2 1 6 4 13 11 20 山东科技大学 1 1 7 1 17 9 8 11 20 台湾逢甲大学10 8 10 21 扬州大学10 7 10 21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 计有限公司 10 10 10 2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9 9 9 22 厦门理工学院7 11 1 17 1 16 9 22 淮海工学院 2 16 3 15 4 13 9 22 合肥学院 1 17 3 15 5 12 9 22 安徽理工大学 3 15 5 14 8 23

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简析

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简析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的素质教育模式也更为进步,使得合理的进行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越来越重要。现如今的中小学学生更为活泼开朗,接受新事物信息也更为广泛,但传统的模块化校园规划建设单调乏味,难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专业的学习,以中小学校园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中小学校园设计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力图以相关学科的分析及建筑学的思考,给予良好的应对,使中小学校园成为当代教育模式的空间保障。 关键词: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策略 前言:完善当代中小学校园设计工作,除了进行合理的设计工作以外,更需要选取正确的设计策略。所谓“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国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中小学则是基础。而学生作为校园活动的主体,其行为、思想发展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对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在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使巨大的经济投入真正转变为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1.设计师要灵活多变当代根据时代进行校园设计工作 1.1素质教育下的中小学校园设计转变 由于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带来教学内涵、教学方式的改变,随之也对教学空间提出新的、符合变革的要求。中小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就是教学环境中的空间设计,也是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整体环境设计。素质教育是遵循孩童心理为基础的,因此整体环境设计应考虑到中小学学生的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受。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童最早的空间直觉是地形学的,他们对空间或图形的认知并不会对直线、直角或角度产生精准的理解,而更多地兴致于作为开放的连续空间或不同空间形态之间的地形学关系。也就是说,单一的几何空间对儿童来说并不敏感,甚至无动于衷,儿童感兴趣的是几何与空间的连续与变化关系,这种地形学关系会影响儿童的视觉性与模仿性的身体行为,从而产生适应儿童“奇趣”要求的空间活动行为。因此适应素质教育的整体环境,不是功能的简单组合,也不是房间的机械拼接,而是开放式建筑观指导下的真诚创作。灵活多样、不墨守成规的校园设计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它包括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群体环境、广泛的交际环境、生动的科学环境和优美的艺术环境等。 1.2开放式的中小学校园设计建筑观 开放式的建筑观,是围绕建筑学作为人学的不朽主题展开的,因为其基本概念就是人性的建筑观。开放式建筑观就是在对机械内向建筑观在机体功能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上,将建筑所服务的对象由主要为人的形体提升到人的形体与精神并重的层面。这样的提升既突破简单无趣的环境模式,又突破满足机体活动的功能观,才有可能创造出愉悦精神的校园空间,使学生乐在其中,与环境产生良好的互动共生关系,为当代教育模式的进行提供空间保障。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就是根据此类构想兴建的学校。设计中,建筑师突破传统方方正正的教学结构方式,将主体建在起伏的山坡上,让建筑以架空的方式与山坡相连,架空处形成绝佳的休息之处,像是回到自然中。同时建筑师利用屋顶空间,设计成实验田,让每个班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农田。这样的设计,甚至反过来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将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1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 1.1绿色建筑设计节约资源的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节约资源,减少建筑物在建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消耗,最终达 成保护环境的目标。绿色建筑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进行综合性的 考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我国环保发展的目标。 1.2重视绿色建筑物的功能绿色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保证建筑物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侵害, 所以想要发挥绿色建筑的功能,就要在设计之初明确并重视绿色建筑 物的功能。 1.3重视绿色建筑对于环境的优化绿色建筑不是单独存在于某个空间之中的,需要与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整体,保证减少绿色建筑物 对其它建筑的影响,最终形成对于环境的优化,达到提高环境效益的 目标,绿色建筑设计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尽量利用多种绿化方式,例如墙体绿化、建设生态绿地,保证各类花草树木的合理配置。尽量 避免纯草地的绿化,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综合性绿化效果,对建筑物 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改善。 2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2.1合理利用建筑资源清洁能源的利用。在我国能源逐渐紧张的状况下,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 注重清洁能源的利用。合理的利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物对 环境的污染,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例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利 用风能和太阳能等等。对旧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普通的建筑物 在达到使用周期之后就会被拆除,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建筑资源的浪费,但是在拆除的材料之中有些还是可以 进行重复利用的,为了减少绿色建筑在材料上的成本,可以在已经拆

医院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初探

医院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初探 作者:聂玲玲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2期 摘要:医院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应注重人性化的空间,借鉴艺术治疗,优化室内空气品质。本文对人性化空间设计,如何运用色彩和艺术形象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以及减少医院室内生物性污染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医院空间;室内环境;绿色设计 伴随着绿色建筑我们迎来了绿色医院,其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也同样是一个新的课题。现代医学模式即“环境-心里-生理”的出现也扩大了我们看待人类疾患和医疗的视角。加之环境心理学和色彩心里学得出现使得我们不得不要重新审视和我们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医院室内空间环境。 一绿色设计解读 绿色室内设计要求环境要实现“社会-环境-人”的统一协调。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空间的人性化,艺术化治疗,以及注重室内空气品质几个方面合理结合,创造出科学、舒适、高情感的室内环境。 二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空间是功能的物化,研究空间的功能要从使用者行为和心里需求开始。在医院空间设计中我们应该对主要空间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具体的设计。 门诊大厅空间特性:大空间动区。医院需求:通透大气,树立一种权威感,让患者充满信心。患者需求:空间通透,有秩序,人性化导视系统。设有休闲空间,大厅实现多功能化。设计原则:空间需有秩序性引导,采用自然光线。设计手法:立面和顶面材质便于采光。地面铺装注重秩序感和方向感。可加入室内景观及休闲空间。 候诊区空间特性:中空间亚静区。医院需求:希望建立良好的秩序,候诊空间结合走廊和诊室设计。患者需求:安静有序,希望尽快就诊,环境中有设施减缓焦虑情绪。设计原则:空间结构整齐,运动流线通畅。设计手法:使用隔音材料,空间处理手法简洁多呈规则的几何形,并结合建筑空间结构设计。 各诊室空间特性:小空间静区。医院需求:安静卫生整洁的装修,便于清理。利用自然光。患者需求:干净卫生整洁的环境,具有相对私密性。设计原则:在某些需要的科室要有次空间。应注意空间和家具设施的关系。设计手法:家具设施的尺寸保证舒适。在妇科诊室需要建立次空间。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样式(建筑) 一、设计依据 1.依据性文件 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土地出让合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用地红线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 2.主要法规(应根据建筑类型选用公建或住宅建筑适用的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 《上海市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施工图文件审查要点》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总量 用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 容积率:;绿地率: % 土地使用性质为(在□中打√): □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住宅建筑:□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 自身有日照要求的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 □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周边敏感建筑:□住宅□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养老院住宿楼□宿舍 场地内的危险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含氡土壤□危险化学品□电磁辐射 场地内的污染源:□废气□废水□油烟□垃圾□其他 2.建筑单体概况 表1 建筑单体概况(可根据单体数量增加序号) 3.绿色技术概况(在□中打√) 1)光环境:□建筑玻璃幕墙□夜景照明; 2)雨水设施:□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硬质场地透水铺装□其他: 3)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外墙垂直绿化; 4)节约材料:□土建与装修一体化□工业化预制构件□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隔断 □整体化定型厨房□整体化定型卫生间□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 5)专项声学设计:□报告厅□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剧场□体育馆□演播厅□其他 6)室内热环境:□可调节外遮阳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6T15:07:34.24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作者:齐燕云 [导读] 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阐述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142)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阐述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促进我国人民的环保观念,共同建立绿色城市,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要点 前言 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所以绿色设计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走向。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满足建筑功能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应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建设阶段,比如从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保护并利用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减少由于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对各种材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建筑的后期使用阶段,比如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保护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在绿色建筑施工建造时一般会使用天然材料,对一些能够回收的建筑材料经过一定的处理,循环使用。 总之,绿色建筑指的是从建筑的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中(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设计的重要性及内容 绿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2.1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2.1.1绿色设计理念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建筑设计中推行绿色设计是在积极的响应我国等政策,推行绿色设计不仅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还能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降低建筑在建设时的成本。 2.1.2绿色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能耗 绿色设计贯穿于建筑工程的选址、平面规划、建材选用的设计全过程,而且建筑的绿色设计最注重的就是考虑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例如建筑物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会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如何对建筑物进行布局、建筑物的走向、体积形状等等,还会考虑建筑物在建材的使用中如何减少消耗,为人们提供更加环保和节能的使用空间。 2.1.3绿色建筑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起到帮助作用 绿色建筑在设计时设计师会综合不同的情况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也可以说建筑绿色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创建出更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2.1.4绿色设计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现代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建筑的绿色设计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激发了市场的活跃性,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2绿色设计的内容 2.2.1绿色设计节约资源的理念 绿色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节约资源,减少建筑物在建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消耗,最终达成保护环境的目标。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我国环保发展的目标。 2.2.2重视绿色建筑物的功能 绿色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不能对环境产生污染,保证建筑物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侵害,所以想要发挥绿色建筑的功能,就要在设计之初明确并重视绿色建筑物的功能。 2.2.3重视绿色建筑对于环境的优化 绿色建筑不是单独存在于某个空间之中的,需要与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整体,保证减少绿色建筑物对其它建筑的影响,最终形成对于环境的优化,达到提高环境效益的目标,绿色建筑设计要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尽量利用多种绿化方式,例如墙体绿化、建设生态绿地,保证各类花草树木的合理配置。尽量避免纯草地的绿化,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综合性绿化效果,对建筑物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改善。 3绿色设计的要点 3.1合理利用资源 绿色设计应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比如清洁能源的利用。在我国能源逐渐紧张的状况下,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注重清洁能源的利用,例如合理的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等;以及对旧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建筑物拆除下来的材料之中有些还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为了减少绿色建筑在材料上的成本,可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有效的减少绿色建筑物的材料成本,还可以

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

卫生经济研究2011年5期总第287期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及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生存环境的建筑物,切入点是绿色环保。其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了给绿色建筑提供一套规范性的评估体系,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创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 p in Ener 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 g n,LEED),华盛顿、加利福尼亚等州都将其作为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公立医院等建筑的强制性标准。目前,这一绿色建筑的规范评价体系已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本文介绍LEED认证和基于LEED的 医疗建筑绿色设计指南 (Green Guide Hea lth Care,GGHC),探讨医院建筑的LEED认证项目案例,最后讨论我国医疗建筑行业推行LEED设计和认证的机遇。 一、LEED认证 LEED评估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委员会开发,遵循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政策和方针,经过两年时间开发完成。LEED强调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考量,优化建筑的绿色设计,减少建筑对周边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优越的环境和经济性能,高效的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健康、舒适的室内工作生活环境,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管理,整合的设计团队。 L EED体系包括对各种建筑类别(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商业装修、建筑结构、住宅、社区开发)的评估和认证标准,认证过程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对项目的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方面的特定指标项目进行评估,作出评分,据此提供认证。其中对新建建筑的评分系统,其指标有6大类,包括:可持续的场地(14分)、节水(5分)、能源与大气(17分)、原料与资源(13分)、室内环境质量(15分)、创新和设计过程(5分),总计69分。根据评分的不同级别,给项目颁发L EED认证,这些级别包括:注册级(Registered)26-32分;银级(Silver)33-38分;金级(Gold) 39-51分;白金级(P latinum)52-69分。 二、基于LEED标准的医院设计指南(G GHC) 美国 医疗建筑绿色设计指南 (GGHC)是参照由美国医疗保健工程协会(American Societ y of Healthcare En g i neering)起草的绿色医疗保健建筑指南(Green Healthcare Construction Guida nce State ment)制定的。GG HC是世界上第一本医疗建筑绿色设计的指南。在北美和其他国家,很多医院都开始使用GG HC来设计和建造新一代的绿色医院。 GG HC贯穿了医疗机构建造和运营的全过程,关注建筑材料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对环境带来了危害及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建筑商在建筑过程中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医疗器械是否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医疗机构的各项设施是否会对环境带来危害,医疗机构产生的各种废物如何处理等。GGHC的核心是在医疗机构建造和运营中减少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GG HC之所以快速地被北美及世界很多地区接受,在于GG HC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工具书。GG HC帮助医院和医院的建造者对每一项LEED认证指标进行分析。 三、绿色医院建筑设计实例介绍 缅因州综合医院(The Maine G eneral Hos p ital)的门诊癌症中心(Outpatient Cancer Center)位于美国缅因州奥古斯塔市(Augusta,Maine)。该项目已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注册,目标是取得L EED银级证书。 缅因州综合医院致力于突破普通的医院环境,建设一座特别的建筑,这个建筑物坐落在自然环境之中,营造出一种有利于康复的环境,以减少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协助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更好治疗。此外,所有患者都是门诊病人,所以不提供住院设施。 这个建筑物的构思是引入充裕的日光,从而在很多区域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该项目申请L EED认证评价的得分要点包括以下方面。 (1)支持非机动车的交通方式,为设施使用者提供自行车库和更衣室。 (2)减少建设对场地造成的破坏,保护或恢复空地,促进生物多样性;清晰地标明红线,降低对现有场地 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 郭婷婷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14)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11)05-0043-03 [卫生基建] 43

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及案例分析

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及案例分析 摘要:大学校园建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形式,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需在设计中注重建筑与环境、建筑表象与内涵的高度融合。以建筑对气候的“感应”作为大学校园建筑构思的切入点和创作途径。文章主要阐述了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并结合某大学校园的工程实例,针对其建筑绿色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建筑,交流共享,生态设计,气候感应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campus architecture is a kind of a special form of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meet the most basic use functions, but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and the fusion of conno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eather “induction” as a university campus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way.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green campus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concept, and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s of a university campus, in view of its building green design strategy analysis,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school buildings, share, ecological design, climate induction 大学校园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而使得绿色设计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建筑运行效率的最大化并节省重大能源开支,在设计上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目前,运行一个实验室所需的能源是同等大小办公楼建筑的10倍,而通过对于规划阶段一些特殊设计要点的考虑,以及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新型的科研建筑可以节能30%-50%。 1大学校园建筑绿色设计的理念 随着能源价格飞涨, 将绿色设计应用于科研建筑也迫在眉睫。大学校园建筑有效节省能源开支的一些重要设计原则,已被成功运用在许多设计实践中。 1.1 注重任务书的编制 编制任务书是在设计中实现节能的第一步。每一部任务书都有一些独特的切入点去开拓节能的可能性。编制过程中首先要区分不同的空间性质,然后将具有相似功能要求(开放时间,日照要求等)的空间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如某大学的生物科学系大楼。从它的平面布置可以比较形象地看到任务书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区域来表示,紫色区域为“实验区”,桔色区域为“办公

浅谈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5103914.html, 浅谈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作者:刘桂玲 来源:《建筑与装饰》2018年第07期 摘要医疗建筑为人们提供医疗、保健以及卫生福利的载体。但医疗建筑使用期间存在公共场所多、人流集中等特点,容易引发公共场所重复感染。医疗建筑如何组织人流,合理空间布局,通过建筑设计为医患和家属提供安静、洁净的就医环境,成为医疗建筑设计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医疗建筑;建筑设计;问题;发展趋势 引言 医疗建筑主要包括用于诊疗的普通医院、专科医院和诊所,以及具有保健功能及疾病预防中心、保健中心以及健康体检中心等具有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和疗养院等设施。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医疗建筑已经形成以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管理部门和后勤保障五大功能布局的结构,并逐渐综合教学、科研以及医疗一体化的研究部门。 1 医疗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项目众多,而过于追求规模体量会导致医疗建筑的日常使用混乱、无序。医疗建筑承载着保卫生命健康道德的重要使命,并且使用中具有较大危险。复杂综合的建筑体在使用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功能和流线,不同功能之间存在复杂联系,交织成复杂繁密的机构网。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会保证功能分区的合理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医疗机构日常服务运行效率[1]。 2 医疗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1 交通设计问题 现代医疗建筑体量规模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导致内外交通压力较大,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以及规划不合理导致的城市交通负荷增大,使停车位与车辆规模不对称,很多医疗建筑内外存在停车困难等交通问题[1]。而且,医疗建筑有高层化趋势,垂直化的交通设计 很难满足高峰时段的使用需求,存在电梯拥堵以及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给医患一种混乱无序的感受。 外部交通实行人车分流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很多医院存在车流和人流重复交叉的问题,导致医院入口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外部交通问题通过总平面布局中入口的合理分设,将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等入口分设,分散不同入口的人流、车流。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曹立伟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曹立伟 发表时间:2019-12-05T14:16:38.140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3期作者:曹立伟 [导读] 在建筑的绿化建筑设计上应立足于建筑环境实际状况,遵循人本原则,将现代绿色节能理念、能源材料与技术引入设计之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是提高建筑质量,满足“五位一体”发展需求的有效之举。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属于高污染、高消耗行业,这些显然与生态化社会的建设要求不符,而发展绿色建筑成为时代发展新风尚。尤其是在城市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形式更为多元,传统的设计方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品质生活的要求。建筑行业应充分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优化建筑环境,打造绿色化、宜居化、高品质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 在建筑的绿化建筑设计上应立足于建筑环境实际状况,遵循人本原则,将现代绿色节能理念、能源材料与技术引入设计之中,制定最为适宜的设计方案。在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还可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效能,打造高科技绿色建筑,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1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1.1节能性 传统的建筑能耗较高、污染较大,而现代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加强了对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自然资源的利用,从而加强对能耗的控制,实现建筑各项功能的提高,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性。如常见的空调系统,通过采用变频控制等技术能够将能耗降低,实现低碳运行。 1.2环保性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但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破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设计者应当将环保性作为建筑设计的原则之一,提高对环境的重视,重视建筑带来的环境问题。首先,应当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回收、循环再利用,避免浪费。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坚持环保性原则,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做好防污染措施,并避免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甚至破坏。 1.3地域性与宜居性 实用性和舒适性是绿色建筑设计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当地环境资源的考虑,提高绿色设计理念,对当地气候、人文、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如果将针对南方的建筑设计方案应用于北方,那么将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无法为北方住户服务,由此可见,地域性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绿色设计中应当尽量提高建筑本土化性能,同时加强对居住舒适度的重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提高使用者舒适度,还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建筑方案华而不实。 2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2.1合理规划绿色建筑总体布局 从内部空间设计到对能源消耗的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规划过程中都要坚持总体布局原则,将建筑空间使用性能提升,并且尽量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建筑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目的。现代建筑对其实用性和环保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且国民对建筑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对于推动建筑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设计时,应当了解并掌握建筑的内部空间总体情况,对建筑空间长宽比例等细节性问题进行充分掌握和仔细考虑。此外,设计时,还要对建筑空间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地进行总体规划布置。总而言之,设计时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开展设计工作,合理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同时全面考虑如何尽量提高建筑内部使用空间,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2展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运用 (1)现如今最为常用的自然资源就是太阳能,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玻璃可以实现建筑内部照明、取暖等优化,合理使用太阳能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同时,风能也是常用清洁能源之一,可以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风能,比如可以用于通风,减少空调的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加强利用可再生材料。积极研发应用先进的技术、设计防范,建设房屋过程中采用可再生材料,将有效资源实用度尽量降低,同时大大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对于可回收建筑材料进行二次利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与此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对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例如,从旧建筑物上拆卸出的石砖、木制品等,可以通过相关企业的再加工,进行重新再利用。还可以将建筑钢材等可重复再利用的材料予以回收,既控制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提高了建筑节能环保效果。 2.3实现绿色建筑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绿色建筑另一体现,设计过程中切忌忽略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能源,在建筑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考虑要素。海绵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建筑建设的一个新的目标,通过海绵城市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将传统地下水资源过度使用的缺陷问题解决,尽可能增加雨水下渗率,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及时补充。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建筑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处理,提高循环用水的效果,将传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行控制或者解决。(1)小区可以设置雨水回收系统,通过回收利用水资源来实现对小区内草坪、花圃的灌溉。(2)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但可以回收雨水和废水,还可以通过利用水处理功能、技术提高的方式让雨水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当前我国已经有部分市政再生水,这在水资源的节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外部管线还能够合理排放污水,让污水在具有坡度的管道中自流,降低排水运营成本,同时也降低污水排放能耗。 2.4围护结构设计 在墙体设计上,墙体是建筑能耗高的部位,因此的设计充分将绿色节能理念融入其中,严格控制传热系数。建筑外墙采用浅色调,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