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源于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谈谈源于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谈谈源于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目前中成药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科研组方等几种情况。

经方是方剂之祖,配伍精当,有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供临床选用。

其中有的是原方原量,有的原方化裁。

根据其成分、药名与原方的关系,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原方原名,其功用、主治一目了然。如:

桂枝颗粒(桂枝汤)、葛根汤颗粒(片)(葛根汤)、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五苓胶囊(片)(五苓散)、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麻仁丸(胶囊)(麻子仁丸)、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桂枝茯苓丸(胶囊、片)、理中丸、葛根芩连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炙甘草合剂、小建中颗粒(胶囊、片)、黄芪建中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薯蓣丸等。

二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但方名有变,如果了解了其组方渊源,功效和主治则豁然明了。如:

麻杏止咳片是麻杏石甘汤原方,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咳嗽气急,口渴,鼻煽,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

桂芍镇痫片是柴胡桂枝汤原方,功能和营卫,清肝胆,用于治疗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

寒喘丸即射干麻黄汤,止咳定喘,发散风寒。用于咳嗽痰盛,哮喘不止,咽喉不利,夜卧不宁。

黄芪健胃膏即黄芪建中汤,补气温中,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脂溃疡,胃肠功能紊乱。

一清胶囊和三黄片是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

痛、心烦口渴、尿黄便赤。

归羊冲剂即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物,补养气血,温中散寒,用于久病体虚,产后虚寒腹痛,气血亏损。

健肝乐颗粒即芍药甘草汤,养血护肝,解毒止痛,有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以及改善各类肝炎临床症状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

三是在原方的基础上作了化裁,仍用原名或更用新名,这类中成药要注意辨其名实,才能在临床上正确应用。

用于小儿的几种清肺止咳口服液均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成分相近,功用类似: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加银花、板蓝根、瓜蒌等,宣肺止咳、清热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儿童清肺口服液是北京宣武区四愿堂儿童清肺丸改进,麻杏石甘汤合黄芩、半夏、瓜蒌皮、桑白皮、板蓝根、浙贝等,宣肺止咳,化痰作用更强;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黄芩、板蓝根、北豆根,宣肺止咳,兼有利咽的作用;

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再加鱼腥草、板蓝根、麦冬等,从组方来看,其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力盛,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于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表虚感冒颗粒即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散风解肌,和营退热,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缓。

感冒疏风颗粒(胶囊、片),是麻桂各半汤加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炒谷芽等,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桂龙咳喘宁胶囊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药物再加杏仁,功能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

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茵栀黄胶囊(片、口服液、注射液)是茵陈蒿汤去大黄加黄芩、银花,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慢性肝炎;

黄栀花口服液则是茵陈蒿汤去茵陈,加黄芩、银花组成,清泻并举,用于外感热证,症见发热、头痛、咽赤肿痛、心烦、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

宁神灵颗粒是国医大师张琪研制的头痛类非处方药,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铅丹而成,具有疏肝开郁,镇惊安神的作用,用治头昏头痛,心烦易怒,心悸不宁,胸闷少气,少寐多梦等症。

少阳感冒颗粒是小柴胡汤加青蒿,作用扶正解表,清热和中,用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心烦恶心;

而柴黄颗粒则是取方中柴胡和黄芩两药,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

麻仁滋脾丸是麻子仁丸加当归、郁李仁,原方用治脾约,故名滋脾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属于胃肠燥热,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者。

金匮肾气丸本是源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组成,温肾化气,用于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等。

而市售金匮肾气丸是由在原肾气丸八味药基础上加牛膝、车前子等由十味药组成,较原方利水作用增强;

桂附地黄丸则是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味丸”,将肾气丸中干地黄改为熟地黄,将桂枝改为肉桂,功用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等;

济生肾气丸是《济生方》中肾气丸,是桂附地黄丸加车前子、牛膝等利水药,温补肾阳,行水消肿。所以《金匮要略》原本的肾气丸没有成药可用。

以下转自百草居论坛(师法仲圣收集)

1,外感类

一,桂枝合剂,桂枝颗粒

二,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三,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

四,葛根汤颗粒(片,合剂)

五,小青龙合剂(颗粒)

六,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七,小柴胡颗粒(丸,片,胶囊)

八,大柴胡颗粒

九,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十,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十一,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十二,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加味)

十三,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十四,葛根芩连片(微丸)

十五,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

十六、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麻杏甘石汤]合[银翘散]加减--成份: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咳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证者)

十七、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十八、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

2,内伤类

一,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二,鳖甲煎丸

三,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四,小建中片(颗粒,胶囊)

五,乌梅丸

六,大黄蛰虫丸

七,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八,五苓散(胶囊、片)

九,香砂胃苓丸

十,党参理中丸

十一,附子理中丸

十二,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十三,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十四,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十五,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十六,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十七,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十八,炙甘草合剂(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十九,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二十,脑乐静糖浆(胶囊)(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二十一,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二十二,四逆散(气滞胃痛颗粒)

二十三,茵栀黄(茵陈蒿汤加减)

二十四,(同仁)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二十五,麻仁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二十六,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二十七,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二十八,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二十九,妇科养荣丸(胶囊)(胶艾汤加味)

三十,枳术宽中胶囊

三十一,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三十二,丁蔻理中丸(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

三十三,桂枝茯苓丸(胶囊)

三十四,胆石利通片(硝石矾石散加味)

三十五,一清颗粒(胶囊,软胶囊)(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三十六,虚寒胃痛颗粒(黄芪建中汤加高良姜,党参)

三十七,芪葛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三十八,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

三十九,参芪健胃颗粒(黄芪建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蒲公英、紫苏梗、海螵蛸、山楂、木香等)

四十,康妇炎胶囊(薏苡仁败酱草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四十一,妇炎康复片(薏苡仁败酱草散加柴胡、黄芩、陈皮、赤芍)

四十二,胃炎康胶囊(桂枝加芍药汤去生姜、大枣,加良姜、柴胡、黄连)

四十三,调经丸(温经汤加减)

四十四,达立通颗粒(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化裁加味)

四十五,补虚通瘀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红参、刺五加)四十六,舒心宁片、丹蒌片(瓜蒌薤白汤加味)

四十七,复方白头翁片(白头翁汤加白屈菜止痛,黄连、黄柏全用小檗碱代替(本人很反对这种自作聪明的代替法,有效成分和生药能是一回事吗?!))

四十八,益脑胶囊(《千金》定志小丸、枕中丹合生脉饮加味)

四十九,正天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白芷、鸡血藤、羌独活、防风等)

五十,摩罗丹(当归芍药散合百合乌药汤(《时方歌括》)加鸡内金、地榆、三七、九节菖蒲、麦冬等)

五十一,眩晕宁片(泽泻汤、二陈汤、二至丸合方加牛膝、菊花)五十二,安神温胆丸(《外台秘要》温胆汤加人参、酸枣仁、五味子、熟地黄、远志、朱砂、大枣)

五十三,温肾前列胶囊(济生肾气丸加虎杖、瞿麦、萹蓄、淫羊藿)

五十四,前列舒丸(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去芍药,加薏苡仁、冬瓜子、韭菜子、淫羊藿、苍术、甘草)

五十五,宫瘤清胶囊(大黄蟅虫丸加枳实、牡蛎、蒲黄,去蛴螬、干漆、杏仁、虻虫)

五十六,小儿厌食颗粒(理中汤去甘草,加胡黄连、砂仁、槟榔、山楂、山药)

五十七,茵陈五苓糖浆(原方,专治肝胃湿热、湿重于热、黄疸)五十八,固肠胶囊(乌梅丸去细辛、附子、人参、当归,加赤石脂、肉豆蔻、五倍子、吴茱萸、煅牡蛎、炙厚朴、建曲、诃子、川芎)五十九,利胆排石片(大承气汤加茵陈、黄芩、金钱草、郁金、木香、槟榔)

六十,厚朴排气合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加木香)

六十一、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

六十二,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六十三、四逆散

六十四、四君子合剂(四君子汤)

六十五、痛泻宁颗粒(痛泻要方,见陈皮防风,加青皮薤白)

六十七、七厘散

经典经方类成药制剂小记

(摘选自经方中医木易生的博客)杨爱刚收集

现代经方成药制剂小记如下:

桂枝合剂,桂枝颗粒——桂枝汤

小建中颗粒——小建中汤

葛根汤颗粒——葛根汤

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

麻杏止咳片——麻杏石甘汤原方

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表虚感冒颗粒——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

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原方

五苓胶囊——五苓散原方

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

麻仁丸——麻子仁丸

葛根芩连丸——葛根芩连汤

三黄片——泻心汤原方

黄芪建中丸——黄芪建中汤

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

脑乐静——甘草浸膏、大枣、小麦。

黄芪健胃膏——黄芪建中汤

大柴胡颗粒——大柴胡汤

参苏饮——参苏丸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丸

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丸、片

麻杏止咳糖浆——麻杏石甘汤

桂龙咳喘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少阳感冒颗粒——小柴胡汤加青蒿

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一清胶囊——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

抗病毒口服液——加味白虎汤

乌头桂枝汤——附桂骨痛片

正天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白芷、血藤、羌独活、防风

泽泻汤——眩晕宁片

桅子柏皮汤——栀子金花丸

小前胡汤——肺力咳合剂

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丸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

柴黄颗粒——柴胡和黄芩两药

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茵栀黄口服液——茵陈蒿汤去大黄加黄芩、银花

黄栀花口服液——茵陈蒿汤去茵陈,加黄芩、银花

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白虎加黄连汤——清胃黄连丸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丸

感冒疏风颗粒——麻桂各半汤加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炒谷芽

桂龙咳喘宁胶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药物再加杏仁麻杏止咳糖浆——麻杏石甘汤配方

黄连上清片——三黄泻心汤加味

大黄蔗虫丸——大黄蔗虫胶囊

利胆排石片——大承气汤加茵陈、黄芩、金钱草、郁金、木香、槟榔

厚朴排气合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加木香

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

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补虚通瘀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红参、刺五加

八珍汤——十全大补丸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丸

银翘散——银翘解毒颗粒

舒心宁片——瓜蒌薤白汤加味

稳心颗粒——半张炙甘草汤

丹蒌片——瓜蒌薤白汤加味

复方白头翁片——白头翁汤加白屈菜、小檗碱

调经丸——温经汤加减

麻仁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益脑胶囊——《千金》定志小丸、枕中丹合生脉饮加味

四逆散——气滞胃痛颗粒

妇炎康复片——薏苡仁败酱草散加柴胡、黄芩、陈皮、赤芍

茵栀黄——茵陈蒿汤加减

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

妇科养荣丸——胶艾汤加味

枳术宽中胶囊——枳术汤

麻仁滋脾丸——麻子仁丸加当归、郁李仁

麻仁润肠丸——麻子仁丸加枳壳、厚朴

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片

虚寒胃痛颗粒——黄芪建中汤加高良姜,党参

芪葛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

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散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颗粒

参芪健胃颗粒——黄芪建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蒲公英、紫苏梗、海螵蛸、山楂、木香等

康妇炎胶囊——薏苡仁败酱草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香砂胃苓丸——胃苓汤加味

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汤

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加车前子、牛膝

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

胶艾汤——艾附暖宫丸

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糖浆

白虎汤——抗病毒口服液

半夏麻黄丸——半夏露颗粒

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

桔梗汤——玄麦甘桔颗粒

固肠胶囊——乌梅丸去细辛、附子、人参、当归,加赤石脂、肉豆蔻、五倍子、吴茱萸、煅牡蛎、炙厚朴、建曲、诃子、川芎胃炎康胶囊——桂枝加芍药汤去生姜、大枣,加良姜、柴胡、黄连

四逆散加味——逍遥丸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

八味肾气丸——桂附地黄丸

六一散——滑石粉生甘草.

姜枣祛寒颗粒——干姜和大枣

归芍调经片——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三黄片——三黄泻心汤

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丸

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丸

达立通颗粒——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化裁加味

宫瘤清胶囊——大黄蟅虫丸加枳实、牡蛎、蒲黄,去蛴螬、干漆、杏仁、虻虫)

桂枝芍药知母汤——散风活络丸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胶囊

胆石利通片——硝石矾石散加味

一清颗粒、胶囊——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归羊冲剂——当归生姜羊肉汤

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铅丹

定志丸——天王补心丸。

桂龙咳喘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杏仁。

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摩罗丹——当归芍药散合百合乌药汤加鸡内金、地榆、三七、九节菖蒲、麦冬

小儿厌食颗粒——理中汤去甘草,加胡黄连、砂仁、槟榔、山楂、山药眩

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逐瘀通脉胶囊——抵挡汤原方

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晕宁片——泽泻汤、二陈汤、二至丸合方加牛膝、菊花

安神温胆丸——温胆汤加人参、酸枣仁、五味子、熟地黄、远志、朱砂、大枣

脑乐静糖浆——甘麦大枣汤

茵陈五苓糖浆——茵陈五苓散原方

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温肾前列胶囊——济生肾气丸加虎杖、瞿麦、萹蓄、淫羊藿

大乌头煎——三乌胶丸

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佛手散——复方羊角颗粒

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

排脓散——内消瘰疬丸

前列舒丸——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去芍药,加薏苡仁、冬瓜子、韭菜子、淫羊藿、苍术、甘草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

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丁蔻理中丸——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

炙甘草合剂——炙甘草汤

市面小儿咳喘灵药——麻杏石甘汤配方加味

小儿清肺止咳口服液——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合黄芩、板蓝根、北豆根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合方加减。清热力度大,伤寒温病引起痰热壅肺可通治。

儿童清肺丸——麻杏石甘汤合黄芩、半夏、瓜蒌皮、桑白皮、板蓝根、浙贝等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麻杏石甘汤加银花、板蓝根、瓜蒌等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双花、黄芩、连翘再加鱼腥草、板蓝根、麦冬

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口服液——双花、黄芩、连翘

蛇药、片仔癀、马应龙,外用亦在此例。

大黄蛰虫小丸——经典经方原方

炙甘草合剂——炙甘草汤

桂枝合剂,桂枝颗粒——桂枝汤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

葛根汤颗粒,合剂——葛根汤

小青龙合剂、颗粒——小青龙汤

正天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白芷、鸡血藤、羌独活、防风等

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散

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散

散风活络丸——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一清颗粒、胶囊——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栀子金花丸——三黄泻心汤加味

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小柴胡颗粒(丸,片——小柴胡汤

半夏露颗粒——桔梗甘草汤、麻黄甘草汤、半夏散合方

大柴胡颗粒——大柴胡汤

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加味

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葛根芩连片、丸——葛根芩连汤

小儿咳喘灵颗粒——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合方加减

蒙石滚痰丸——原方

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当归补血汤

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虚寒胃痛颗粒——黄芪建中汤加高良姜,党参

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黄芪建中汤

小儿厌食颗粒—理中汤去甘草,加胡黄连、砂仁、槟榔、山楂、山药

茵陈五苓糖浆——茵陈五苓散原方。

固肠胶囊——乌梅丸去细辛、附子、人参、当归,加赤石脂、肉豆蔻、五倍子、吴茱萸、煅牡蛎、炙厚朴、建曲、诃子、川芎小建中片、颗粒——小八建中汤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加浮萍、蝉蜕

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

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

乌梅丸——经典经方

摩罗丹——当归芍药散合百合乌药汤加鸡内金、地榆、三七、九节菖蒲、麦冬等

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汤

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独活寄生丸——千金独活寄生汤

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香砂胃苓丸——胃苓汤加味

党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理中丸加味

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妇科养荣丸、胶囊——胶艾汤加味

温经养血合剂——温经汤

五苓胶囊、片——五苓散原方

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

枳术宽中胶囊——枳术丸加味

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胃炎康胶囊——桂枝加芍药汤去生姜、大枣,加良姜、柴胡、黄连。

丁蔻理中丸——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

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丸

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酸枣仁汤

脑乐静糖浆、胶囊——甘麦大枣汤

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

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眩晕宁片——泽泻汤、二陈汤、二至丸合方加牛膝、菊花

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利胆排石片——大承气汤加茵陈、黄芩、金钱草、郁金、木香、槟榔

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

安神温胆丸——外台温胆汤加人参、酸枣仁、五味子、熟地黄、远志、朱砂、大枣

舒心宁片、丹蒌片——瓜蒌薤白汤加味

气滞胃痛颗粒——四逆散

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芪葛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参芪健胃颗粒——黄芪建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蒲公英、紫苏梗、海螵蛸、山楂、木香等

茵栀黄颗粒——茵陈蒿汤加减

复方白头翁片——白头翁汤加白屈菜止痛,黄连黄柏用小檗碱代替。

羚翘解毒颗粒——加强版银翘散

麻仁润肠丸——麻子仁丸

妇炎康复片——薏苡仁败酱草散加柴胡、黄芩、陈皮、赤芍

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宫瘤清胶囊——大黄蟅虫丸加枳实、牡蛎、蒲黄,去蛴螬、干漆、杏仁、虻虫

调经丸——温经汤加减

达立通颗粒——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化裁加味

补虚通瘀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红参、刺五加

厚朴排气合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加木香

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

益脑胶囊——千金定志丸、枕中丹合生脉饮加味

加味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加味

龙血竭胶囊——龙血竭散

康妇炎胶囊——薏苡仁败酱草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浓缩当归丸——一味当归汤

胆石利通片——硝石矾石散加味

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

前列舒丸——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去芍药,加薏苡仁、冬瓜子、韭菜子、淫羊藿、苍术、甘草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温肾前列胶囊——济生肾气丸加虎杖、瞿麦、萹蓄、淫羊藿

鳖甲煎丸——经典经方

中医抗疫十大经方——银翘散

中医抗疫十大经方——银翘散 银翘散来源于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遵《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法而成,主治风温热病初起,是辛凉解表法的代表方剂。其组成如下: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芦根、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全方所用药物基本为花、草、叶等芳香轻清之品,犹如初夏一阵沁人心脾的凉风。方中金银花、连翘气味芳香,能疏散风热,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发散表邪,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增强辛散之功;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甘草既可调和药性,还可合桔梗利咽止咳。因该方除清热外,还注重邪气的透、散,有较好的顺势而治的效果,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疗方案中也不乏它的身影。 银翘散所主治的风温热病初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口干口渴、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脉浮数,在诊断时应注意与风寒感冒初起阶段鉴别,主要的鉴别点就在于——风寒感冒除发热外,多有明显的恶风寒、鼻流清涕,嗓子一般不痛或咽痒不适,也没有口干口渴,但温病初起除发热外,恶风寒一般不明显,多有明显咽部疼痛,并有口干、口渴、舌红等热象,所以不难鉴别。当然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化热,这时候就要仔细鉴别了。

银翘散治疗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现代药理学机制也已被广泛地研究,方中起到抗病毒作用的主要单味中药有金银花、连翘、甘草和牛蒡子,这些药物中最主要的抗病毒成分则是黄酮类成分。实验研究证实,金银花及连翘的水煎剂都能较好地抑制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甘草和牛蒡子中的活性成分也能抑制呼吸道病毒。虽然银翘散中的每味中药都含大量活性成分,但单独应用抗病毒效果都弱于银翘散,体现了中药复方1+1>2的特点。在临床,银翘散所应用的疾病除了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儿科传染病等,还被进一步推广到了眼耳鼻喉疾病、面部神经疾病、皮肤病等等。 如今市面上不乏基于银翘散制成的中成药,但其中最为常用、且被列入此次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的,就是金花清感颗粒了。它其实是伤寒和温病两大名方: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的合方。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面对昂贵的抗病毒药奥司他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经过紧急科研立项、研究,确定了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合用的中药抗病毒方案,并进行了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上,证实了两方合用不亚于西药治疗甲流的效果!此次全球新冠疫情爆发,金花清感颗粒也被官方认可为治疗新冠有效的三种中成药之一。由此看出,中药不仅仅针对某种病毒,而是根据患者感染病毒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寒、热、湿等不同特点而辨证应用,这使中药在未来面对未知病毒感染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这次疫情使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医,相信中医在未来的急性

经方制成中成药大全(实用)

经方制成中成药大全(实用) 经方是历代流传来的经典医方。古今接轨,在其基础上利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成药新制剂,属经方类制剂,临床应用占有独特优势。 目前中医大夫还是以开饮片煮汤剂为主,汤剂流行,丸散剂式微。但中成药制剂服用方便、易于携带、口感易于接受,诸多优点可供选用。于今大批中成药上市,替代了部分汤剂功能,这是时代的进步。 我早年行医间坚持中医特色,临床开方治病也不乏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供选用。其丸剂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有的是原方原味,有的是原方化裁。欲将来源于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传承下来,并造福一方。经多年运作,没两下子肯定败下阵来。就中医特色医疗而言,中成药作为处方之一,中医的对比治疗有令人信服的魅力。但总觉得丸剂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就着用吧。 诸多源于经典经方的中成药,是我近二十年临证,留心采撷,或偶然得之,而累记于一纸。所集所记并非全面,仅凭记忆而托出。他山之石,一管之见,识者明鉴。 现代经方成药制剂小记如下: 桂枝合剂,桂枝颗粒——桂枝汤 小建中颗粒——小建中汤 葛根汤颗粒——葛根汤 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 麻杏止咳片——麻杏石甘汤原方 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表虚感冒颗粒——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 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原方 五苓胶囊——五苓散原方 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 麻仁丸——麻子仁丸

葛根芩连丸——葛根芩连汤 三黄片——泻心汤原方 黄芪建中丸——黄芪建中汤 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 脑乐静——甘草浸膏、大枣、小麦。 黄芪健胃膏——黄芪建中汤 大柴胡颗粒——大柴胡汤 参苏饮——参苏丸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丸 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丸、片 麻杏止咳糖浆——麻杏石甘汤 桂龙咳喘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少阳感冒颗粒——小柴胡汤加青蒿 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一清胶囊——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 抗病毒口服液——加味白虎汤 乌头桂枝汤——附桂骨痛片 正天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白芷、血藤、羌独活、防风 泽泻汤——眩晕宁片 桅子柏皮汤——栀子金花丸 小前胡汤——肺力咳合剂 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丸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 柴黄颗粒——柴胡和黄芩两药

药店里能买到的经方中成药整理

药店里能买到的经方中成药整理 一、阳证类 一、桂枝合剂,桂枝颗粒 二、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三、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 四、葛根汤颗粒(片,合剂) 五、小青龙合剂(颗粒) 六、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七、小柴胡颗粒(丸,片,胶囊) 八、大柴胡颗粒 九、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十、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十一、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十二、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加味) 十三、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十四、葛根芩连片(微丸)

十五、小儿咳喘灵颗粒(看似[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的合方加减,但不推荐) 十六、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 十七、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十八、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 二、阴证类 一、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二、鳖甲煎丸 三、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四、小建中片(颗粒,胶囊) 五、乌梅丸 六、大黄蛰虫丸 七、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八、五苓散(胶囊、片) 九、香砂胃苓丸 十、党参理中丸 十一、附子理中丸 十二、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十三、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十四、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 十五、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十六、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十七、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十八、炙甘草合剂(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十九、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二十、脑乐静糖浆(胶囊)(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

中医十大经方

中医十大经方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了几千年来的经验总结 和医治理念。其中,经方作为中医学中的宝库,是指中医经典中记载 的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的药方。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医十大经方。 1. 复方黄连素 复方黄连素由黄连、黄芩、黄柏等中草药制成。它具有清热解毒、 消炎抗菌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治疗肠胃感染、咽喉炎等疾病。 2. 四妙丸 四妙丸由薄荷、槟榔、花椒和青果组成。它具有祛风止痛、活血化 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等疾病。 3. 逍遥丸 逍遥丸是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草药制成的。它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4. 清宫丸 清宫丸是一种妇科药方,由土茯苓、川芎、当归等草药组成。它具 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5. 络石膏

络石膏是由熟地黄、山药、怀牛膝等中草药制成。它具有滋阴补肾、强筋壮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 6. 白虎汤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等草药组成。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 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 7.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是一种中医补益药方,由人参、黄精、鹿角胶等草药组成。它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体虚 乏力等症状。 8. 延胡索丸 延胡索丸由延胡索、防己、当归等中药制成。它具有活血化瘀、舒 筋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疼痛等疾病。 9. 逍遥散 逍遥散由柴胡、黄芩、法半夏等中草药制成。它具有疏肝解郁、舒 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抑郁症、肝郁脉络不通等症状。 10. 千金乳酪膏 千金乳酪膏是一种外用药膏,由牛乳、石膏粉、黄柏等制成。它具 有消肿止痒、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疹、烧伤等皮肤病。 以上就是中医十大经方的简要介绍。不同的经方适用于不同的疾病,但它们都具有独特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治疗效果。在使用经方治疗时,

经方中成药对照表

一、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原方原名 桂枝汤——桂枝颗粒 葛根汤——葛根汤颗粒 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 五苓散——五苓胶囊 茵陈五苓散——茵陈五苓丸 麻子仁丸——麻仁丸(胶囊) 小柴胡汤——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 桂枝茯苓汤——桂枝茯苓丸(胶囊、片) 理中汤——理中丸 葛根芩连汤——葛根芩连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 炙甘草汤——炙甘草合剂 小建中汤——小建中颗粒(胶囊、片) 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丸 大黄蜇虫汤——大黄蜇虫丸 鳖甲汤——鳖甲煎丸 薯蓣丸——薯蓣丸 二、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方名有变 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片 柴胡桂枝汤——桂芍镇痫片 射干麻黄汤——寒喘丸 黄芪建中汤——黄芪健胃膏(补气温中,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脂溃疡,胃肠功能紊乱。) 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三黄片、一清胶囊 当归生姜羊肉汤——归羊冲剂 芍药甘草汤——健肝乐颗粒 三、在原方基础上作了化裁 麻杏石甘汤——小儿清肺止咳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四愿堂儿童清肺丸、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桂枝加葛根汤——表虚感冒颗粒 麻黄桂枝各半汤——感冒疏风颗粒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桂龙咳喘宁胶囊 茵陈蒿汤——茵栀黄胶囊(片、口服液、注射液)、黄栀花口服液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宁神灵颗粒(是国医大师张琪研制的头痛类非处方药) 小柴胡汤加青蒿——少阳感冒颗粒 柴胡和黄芩——柴黄颗粒 麻子仁丸——麻仁滋脾丸(麻仁滋脾丸是麻子仁丸加当归、郁李仁,原方用治脾约,故名滋脾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属于胃肠燥热,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者。) 肾气丸——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

经方理中丸“家族”一针一药

经方理中丸“家族”一针一药 导读 温中祛寒的中成药具有振奋阳气、去除里寒的作用,其代表药为“理中丸”,“理”就是调理的意思,“中”就是中间的意思。理中丸,就是调理人体中焦的药丸。处方来源于《伤寒论》,原名为“人参汤”,方由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等四味药组成。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胃,为主药;干姜辛热,温脾胃之阳,除里寒,以为辅药;白术补脾燥湿,以为佐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共奏温中祛寒、健脾理胃之功,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证。症见呕吐泄泻、胸满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临床证实,理中丸治疗急、慢性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霍乱等属脾胃虚寒者有较好的效果。 “理中丸”还有众多“兄弟”,加减化裁有: 1.附子理中丸 在原方基础上,加上炮附子,增强了温补脾胃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神倦懒言、畏寒肢冷、食少不饮、腹胀喜温、二便清利、霍乱、转筋、口噤等症。 目前,附子理中除大蜜丸剂型外,还有浓缩丸、片剂等多种剂型。近年来研究发现,该药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治慢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男性不育、妇女寒湿带下症等也有较好疗效。 【方源】张仲景《伤寒论》。 【经方组成】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用炼蜜和为丸,每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 2.枳实理中丸 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上枳实、茯苓两味药。有温里消痞的功效,能逐痰饮、止腹痛。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或无力症、胃肠留饮症。

【方源】《御药院方》卷四。《活人书》卷十八。为《外台》卷三引《崔氏方》“增损理中丸”之异名。见该条。 【经方组成】人参(去芦头)、干姜(炮)、甘草(炙)、白术、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一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四丸。每服一丸,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3.理中化痰丸 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上半夏、茯苓两味药。具有温中化痰的功效。 适用于脾胃阳虚湿痰者,以及痰湿停饮,大便溏泄。 【方源】源于《名医杂著》。有歌诀曰:“理中化痰加苓夏,擅治停饮大便溏。” 【经方组成】人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白滚汤下。 4.桂附理中丸 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上附子、肉桂两味药。功效主治同附子理中丸,但升阳祛寒力量较强。 【方源】源于宋·陈无择《三因方》。 【经方组成】人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白滚汤下。 5.党参理中丸 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将人参改为党参,干姜改为炮姜,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具有温中散寒、健胃的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感冒发热者、孕妇慎用。 6.福幼理中丸 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去掉甘草,加上黄芪、肉桂、熟地、当归、白芍、枸杞子、补骨脂、山萸肉、核桃仁、酸枣仁等组成。这是理中丸中的“小弟弟”,专治小儿脾胃虚寒所致诸症。 方中以人参为主,补脾益气;辅以黄芪、白术加强健脾补气之功,

果断收藏:经方对应的中成药,市面均有销售!

果断收藏:经方对应的中成药,市面均有销售! 大过年的,送大家一份新年贺礼,下面是小编搜集到的、一般市面上均有售的经方中成药合集,一家店找不到的,就换一家试试: 1,桂枝合剂,桂枝颗粒 2,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3,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 4,葛根汤颗粒(片,合剂) 5,小青龙合剂(颗粒) 6,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7,小柴胡颗粒(丸,片,胶囊) 8,大柴胡颗粒 9,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10,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11,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12,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加味) 13,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14,葛根芩连片(微丸) 15,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的合方) 16,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 17,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18,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 19,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20,鳖甲煎丸

21,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22,小建中片(颗粒,胶囊) 23,乌梅丸 24,大黄蛰虫丸 25,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26,五苓散(胶囊、片) 27,香砂胃苓丸 28,党参理中丸 29,附子理中丸 30,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31,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32,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33,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34,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35,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36,炙甘草合剂(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37,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38,脑乐静糖浆(胶囊)(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39,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40,四逆散(气滞胃痛颗粒) 41,茵栀黄(茵陈蒿汤加减) 42,(同仁)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43,麻仁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44,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45,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46,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47,妇科养荣丸(胶囊)(胶艾汤加味) 48,枳术宽中胶囊 49,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50,丁蔻理中丸(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

【新提醒】常见经方加减中成药集

【新提醒】常见经方加减中成药集 一、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二、鳖甲煎丸 三、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四、小建中片(颗粒,胶囊) 五、乌梅丸 六、大黄蛰虫丸 七、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八、五苓散(胶囊、片) 九、香砂胃苓丸 十、党参理中丸 十一、附子理中丸 十二、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十三、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十四、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十五、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十六、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十七、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十八、炙甘草合剂(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十九、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二十、脑乐静糖浆(胶囊)(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二十一、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二十二、气滞胃痛颗粒(四逆散) 二十三、茵栀黄(茵陈蒿汤加减) 二十四、(同仁)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二十五、麻仁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二十六、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二十七、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二十八、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二十九、妇科养荣丸(胶囊)(胶艾汤加味) 三十、枳术宽中胶囊 三十一、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三十二、丁蔻理中丸(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 三十三、桂枝茯苓丸(胶囊) 三十四、胆石利通片(硝石矾石散加味) 三十五、一清颗粒(胶囊,软胶囊)(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 三十六、虚寒胃痛颗粒(黄芪建中汤加高良姜,党参) 三十七、芪葛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三十八、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 三十九、参芪健胃颗粒(黄芪建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蒲公英、紫苏梗、海螵蛸、山楂、木香等) 四十、康妇炎胶囊(薏苡仁败酱草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四十一、妇炎康复片(薏苡仁败酱草散加柴胡、黄芩、陈皮、赤芍) 四十二、胃炎康胶囊(桂枝加芍药汤去生姜、大枣,加良姜、柴胡、黄连) 四十三、调经丸(温经汤加减) 四十四、达立通颗粒(四逆散合小柴胡汤化裁加味) 四十五、补虚通瘀颗粒(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红参、刺五加)四十六、舒心宁片、丹蒌片(瓜蒌薤白汤加味) 四十七、复方白头翁片(白头翁汤加白屈菜止痛,黄连、黄柏全用小檗碱代替) 四十八、益脑胶囊(《千金》定志小丸、枕中丹合生脉饮加味) 四十九、正天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白芷、鸡血藤、羌独活、防风等) 五十、摩罗丹(当归芍药散合百合乌药汤(《时方歌括》)加鸡内金、地榆、三七、九节菖蒲、麦冬等) 五十一、眩晕宁片(泽泻汤、二陈汤、二至丸合方加牛膝、菊花)五十二、安神温胆丸(《外台秘要》温胆汤加人参、酸枣仁、五

12个经方,中药常用方剂

12个经方,中药常用方剂 1、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功用: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主治: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等 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3、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4、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功用:补血活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5、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 6、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热入血室 7、血府逐瘀汤: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甘草、赤芍、桔梗、

枳壳、柴胡、川芎、牛膝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8、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牛蒡子、豆豉、薄荷、生甘草、桔梗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10、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11、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12、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补益 主治:脾胃气虚 以上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中药常用引经药——中药中的“靶向药”】 1、川芎——引药达头两侧 2、白芷——引药达额头

3、菊花——引药达目 4、苍耳子、辛夷花——引药达鼻部 5、藁本——引药达颠顶 6、蔓荆子——引药上行于头 7、桂枝——引药达左上肢 8、桑枝——引药达右上肢 9、葛根——引药达颈部 10、姜黄、防风——引药达背部 11、杜仲、川续断——引药达腰部 12、木香、砂仁——引药达胸部 13、小茴香、艾叶——引药达腹部 14、牛膝——引药达下肢 15、龟板——引药达任脉 16、狗脊——引药达督脉 17、蝉蜕——引药入皮肤 18、半夏——引药入胃 19、桑白皮——引药入肺 20、柴胡、香附子、当归——引药入肝 21、黄连、丹参、菖蒲——引药入心 22、苍术——引药入脾 23、威灵仙——引药入骨 24、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引药上行 25、吴茱萸、藁本——厥阴经 26、羌活——太阳经 27、白芷、葛根——阳明经 28、柴胡——少阳经 29、苍术——太阴经 30、细辛——少阴经

【许师讲药】经典经方常用药物辨识

【许师讲药】经典经方常用药物辨识 许家栋盛曦琳 经典经方之药 经方治病,是利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及质地组成的药势。如《汉书·艺文志》所言:“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它是用药物的四气五味来对应人体的阴阳寒热,用药物的四气无味来改变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以此达到阴阳自和,表里自愈。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密切影响方剂的药势。因此,学习鉴别药材,学习去伪求真还原经方所用的药材,对中医师来说至关重要。 咸味豆豉为放盐腌制,譬如加上苏叶、花椒、生姜发酵腌制的佐餐豆豉,等同现在全国各地皆有的风味豆豉。 淡豆豉为黑豆发酵后的制品,无盐、醋等食用咸豉所放之辅料,故为淡豉。其随各地地产不同而用辣蓼、佩兰、苏叶、藿香、桑叶、青蒿辛香植物等做汤煮黑豆,等煮透汤尽后,再蒸透焖闭发酵,生出黄衣后晒干即成。 闻起来是酸香的,所以也叫香豉。因此淡豆豉的性味除了苦寒,还有微微的辛香酸温。 黑豆,即大豆。大豆黄卷是黑豆发芽。而我们现在称的大豆(黄豆),在古代称作菽。大豆是利水、健中、除寒湿、散瘀血的药物。 《别录》中对生大豆的描述为:“味甘,平。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久服令人身重。熬屑,味甘.主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 故淡豆豉在大豆利水化湿的基础上还具有了疏透表邪和酸苦涌泄的作用。其功效全面的阐释有四方面:清热化湿除烦,和中养胃健运,疏散微透表邪,涌泄轻宣郁滞。 《伤寒论》有六首方用豉,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

豉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大黄汤、瓜蒂散。而前人对淡豆豉往往只论述到清热化湿除烦这个层面,而对于后面三个功效鲜有论及,从而限制了本类方剂使用的范围。 现多商家出售的淡豆豉,水煮后仅经过细菌发酵,成品不挂毛或者挂白毛,没有经过霉菌发酵,外层未形成黄衣,导致其药性偏寒,无温中养胃作用,伴有胃虚的患者,服用后易致腹泻等症状。只有经霉菌发酵,外观如同有黄毛的淡豆豉才为正品。 黄毛淡豆豉 未经发酵的淡豆豉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郑玄注:“半夏,药草”。 《神农本草经》言其“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已上八字,元本黑字)。生川谷” 但该书仅记述半夏的性味功效,而未见其对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描述。最早对半夏性状进行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的本草学著作《吴普本草》,原书虽已亡佚,但我们可以从《本草纲目》对此书转引的内容中看到其对半夏的描述:“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有始生叶,三三相偶,白华圈上”, 其描述较为简单,但是已经基本符合今用天南星科半夏属半夏特征。 至宋《图经本草》谓:“二月生苗一茎,顶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五月、八月内采根。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 清《植物名实图考》曰:“半夏,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半夏,一茎三叶,诸书无异词。” 再参考《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附图,可以确证本草半夏原

最近很火的大青龙汤有中成药吗?答案是肯定的以《伤寒论》、《金匮

最近很火的大青龙汤有中成药吗?答案是肯定的以《伤寒 论》、《金匮 最近很火的大青龙汤有中成药吗?答案是肯定的。 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作为基础方而稍作加减的中成药非常多,很难做出准确统计。 有些中成药虽然也是采用《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但却另有其名,比如:麻杏止咳片(糖浆),是经方中麻杏甘石汤的原方药;坤泰胶囊,是经方中黄连阿胶汤的原方药;养心定悸胶囊,是经方中的炙甘草汤的原方药。 大青龙汤的中成药亦在此列,其中成药也并没有采用大青龙之名,而是叫桂黄清热颗粒,除了颗粒剂型,还有胶囊剂型的。 同麻杏止咳、坤泰胶囊、养心定悸胶囊一样,这个名称我觉得也并不怎么样。 比如麻杏止咳糖浆将主要功效界定在了止咳,坤泰胶囊将目标客户限定在了女性,养心定悸胶囊则将其定位于心脏用药,这些都大大缩小了原方的使用范围。 而不用大青龙之名,将功效限定于清热,同样是也是缩小了原方的应用范围。 取名的初衷为何?不得而已,但有些不可理喻。 难道是大青龙汤的称谓不利于传播和应用吗? 或者是桂黄清热的称谓更有利于创新和营销? 而且在中医药著述当中,麻黄的代称多是“麻”,从未见过用“黄”代称麻黄的。 当然,或许是另有难处,因为麻黄的应用好像是有一定限制的。 桂黄清热颗粒之所以知之者甚少,更没有在前段特殊时期脱颖而出,应该与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字大有关系。 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中医新成果,像这样把老祖宗的劳动果实拿来作为自己创新成就的情况是很多的,这种新瓶装老酒的行为,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吧!

虽然如此,桂、黄、清、热颗粒的应用效果还是很好的,当然,这必须是在对症应用的前提下。 大青龙汤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呢?只要阅读《伤寒论》的原文即可:“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这段文字并不难理解,关键点在于“不汗出”和“烦躁”。 经方药简力专,故只有在极对症的情况下应用才有效果,如果不对症,不但会贻误治疗,副作用也会立竿见影的,这一点是必须知道了,所以不建议随意应用,在应用咨询专业中医药人士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经方加减中成药集

常见经方加减中成药集 {外感类} 一、桂枝合剂,桂枝颗粒 二、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三、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 四、葛根汤颗粒(片,合剂) 五、小青龙合剂(颗粒) 六、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七、小柴胡颗粒(丸,片,胶囊) 八、大柴胡颗粒 九、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十、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十一、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十二、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加味) 十三、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十四、葛根芩连片(微丸) 十五、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 十六、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麻杏甘石汤]合[银翘散]加减--成份: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咳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证者) 十七、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十八、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粟壳,葶苈子,莱菔子) {内伤类} 一、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二、鳖甲煎丸 三、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四、小建中片(颗粒,胶囊) 五、乌梅丸 六、大黄蛰虫丸 七、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八、五苓散(胶囊、片) 九、香砂胃苓丸 十、党参理中丸 十一、附子理中丸 十二、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十三、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十四、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十五、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十六、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十七、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十八、炙甘草合剂(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十九、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二十、脑乐静糖浆(胶囊)(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二十一、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二十二、气滞胃痛颗粒(四逆散) 二十三、茵栀黄(茵陈蒿汤加减) 二十四、(同仁)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二十五、麻仁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二十六、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二十七、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二十八、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二十九、妇科养荣丸(胶囊)(胶艾汤加味) 三十、枳术宽中胶囊 三十一、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现代经方成药制剂小记

现代经方成药制剂小记 经方是历代流传来的经典医方。古今接轨,在其基础上利用现代制剂工艺制成成药新制剂,属经方类制剂,临床应用占有独特优势。 目前中医大夫还是以开饮片煮汤剂为主,汤剂流行,丸散剂式微。但中成药制剂服用方便、易于携带、口感易于接受,诸多优点可供选用。于今大批中成药上市,替代了部分汤剂功能,这是时代的进步。 我早年行医间坚持中医特色,开方治病也不乏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供临床选用。其丸剂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有的是原方原味,有的是原方化裁。经多年运作,将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传承下来,并造福一方。没两下子肯定败下阵来。就中医特色医疗而言,中成药作为处方之一,中医的对比治疗有令人信服的魅力。但总觉得丸剂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就着用吧。 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是我近二十年临证,留心采撷,或偶然得之,而累记于一纸。所集所记并非全面,仅凭记忆而托出。他山之石,一管之见,识者明鉴。 现代经方成药制剂小记如下: 桂枝合剂,桂枝颗粒——桂枝汤 小建中颗粒——小建中汤 葛根汤颗粒——葛根汤 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 麻杏止咳片——麻杏石甘汤原方 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表虚感冒颗粒——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 桂芍镇痫片——柴胡桂枝汤原方 五苓胶囊——五苓散原方 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 麻仁丸——麻子仁丸 葛根芩连丸——葛根芩连汤

黄芪建中丸——黄芪建中汤 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 脑乐静——甘草浸膏、大枣、小麦。 黄芪健胃膏——黄芪建中汤 大柴胡颗粒——大柴胡汤 参苏饮——参苏丸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丸 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颗粒、丸、片 麻杏止咳糖浆——麻杏石甘汤 桂龙咳喘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少阳感冒颗粒——小柴胡汤加青蒿 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一清胶囊——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 抗病毒口服液——加味白虎汤 乌头桂枝汤——附桂骨痛片 正天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桃红四物汤加钩藤、白芷、血藤、羌独活、防风 泽泻汤——眩晕宁片 桅子柏皮汤——栀子金花丸 小前胡汤——肺力咳合剂 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丸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丸 柴黄颗粒——柴胡和黄芩两药 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茵栀黄口服液——茵陈蒿汤去大黄加黄芩、银花

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中成药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节省药材、口感易于接受等诸多优点,了解其组方、来源及功用是正确使用中成药的保障,更是灵活、扩展使用的前提。目前中成药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科研组方等几种情况。经方是方剂之祖,配伍精当,有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供临床选用。其中有的是原方原量,有的原方化裁,本文据其成分、药名与原方的关系,将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原方原名,其功用、主治一目了然。如桂枝颗粒(桂枝汤)、葛根汤颗粒(片)(葛根汤)、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五苓胶囊(片)(五苓散)、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麻仁丸(胶囊)(麻子仁丸)、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桂枝茯苓丸(胶囊、片)、理中丸、葛根芩连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炙甘草合剂、小建中颗粒(胶囊、片)、黄芪建中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薯蓣丸等。二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但方名有变,如果了解了其组方渊源,功效和主治则豁然明了。麻杏止咳片是麻杏石甘汤原方,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咳嗽气急,口渴,鼻煽,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桂芍镇痫片是柴胡桂枝汤原方,功能和营卫,清肝胆,用于治疗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寒喘丸即射干麻黄汤,止咳定喘,发散风寒。用于咳嗽痰盛,哮喘不止,咽喉不利,夜卧不宁。黄芪健胃膏即黄芪建中汤,补气温中,缓

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脂溃疡,胃肠功能紊乱。一清胶囊和三黄片是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赤。归羊冲剂即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物,补养气血,温中散寒,用于久病体虚,产后虚寒腹痛,气血亏损。健肝乐颗粒即芍药甘草汤,养血护肝,解毒止痛,有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以及改善各类肝炎临床症状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三是在原方的基础上作了化裁,仍用原名或更用新名,这类中成药要注意辨其名实,才能在临床上正确应用。用于小儿的几种清肺止咳口服液均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成分相近,功用类似: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加银花、板蓝根、瓜蒌等,宣肺止咳、清热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儿童清肺口服液是北京宣武区四愿堂儿童清肺丸改进,麻杏石甘汤合黄芩、半夏、瓜蒌皮、桑白皮、板蓝根、浙贝等,宣肺止咳,化痰作用更强;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黄芩、板蓝根、北豆根,宣肺止咳,兼有利咽的作用;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再加鱼腥草、板蓝根、麦冬等,从组方来看,其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力盛,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于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好这些中成药,难病、怪病、杂病都能治

用好这些中成药,难病、怪病、杂病都能治 中成药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节约药材、口感易于接受等诸多长处,相识其组方、起原及功用是确切利用中成药的保障,更是矫捷、扩大利用的前提 腹痛腹泻的慢性肠炎,推荐“附子理中丸”。用“附子理中丸”首先要看舌苔:舌苔白,厚而不腻,口中和,不欲饮水,或饮热水者,方为对证。对证者用之效果很好。另外,用附子理中丸研细贴脐治疗小儿泄泻效果显著。 复方甘草合剂。一般的带痰咳嗽均可。而且效果快。曾经有一住院病人,咳嗽不止,伴痰不利,值班大夫给与鲜竹沥效差。换用此药后,立竿见影。但是本药物有一定的刺激性,有些病人接受不了。 鲜竹沥液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肺热咳嗽,黄痰,咳痰不爽效果明显。 王氏保赤丸个人心得:小儿病不外乎“外感”与“内伤饮食”,许多小孩,外感咳嗽,不会吐痰,痰液吞到胃中,影响脾胃的运化,变生它证,服用此药,化痰、消积,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每日2次或遵医嘱。温开水送服。六个月婴儿每次服五粒,六个月至三周岁小儿超过一个月加一粒,三周岁后每超一岁加五粒;八至十四岁服用60粒。每日一次,重症两次。 虎梅冲剂,主要组成仅两味药---虎杖和乌梅,主治咽喉不适,咳嗽少痰的慢性咽炎。效果很好!----类似有虎梅颗粒、虎梅含片临床上隔三差五地就能遇上呃逆的患者,当胃复安等西药难以奏效之时,有时用点中成药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用苏叶15克,黄连8克。用法:上药两味水煎服或沸水冲浸泡少量频服。一般三剂可愈,重者可多服几剂。 小儿奇应丸和八宝惊风散,只要合理掌握剂量,疗效100%。也可用与大人梦中惊醒,心慌胆怯者。用法:口服,一岁小儿一次7粒,二至三岁10粒,四至六岁15~20粒,七至九岁30粒,十岁以上40粒,不满周岁酌减。一日 3次。

谈谈源于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谈谈源于经方的各种中成药 目前中成药组方来源有古方、验方、科研组方等几种情况。 经方是方剂之祖,配伍精当,有诸多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供临床选用。 其中有的是原方原量,有的原方化裁。 根据其成分、药名与原方的关系,源于经方的中成药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原方原名,其功用、主治一目了然。如: 桂枝颗粒(桂枝汤)、葛根汤颗粒(片)(葛根汤)、小青龙颗粒(小青龙汤)、五苓胶囊(片)(五苓散)、茵陈五苓丸(茵陈五苓散)、麻仁丸(胶囊)(麻子仁丸)、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桂枝茯苓丸(胶囊、片)、理中丸、葛根芩连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炙甘草合剂、小建中颗粒(胶囊、片)、黄芪建中丸、大黄虫丸、鳖甲煎丸、薯蓣丸等。 二是忠实于原方成分和比例,但方名有变,如果了解了其组方渊源,功效和主治则豁然明了。如: 麻杏止咳片是麻杏石甘汤原方,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咳嗽气急,口渴,鼻煽,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 桂芍镇痫片是柴胡桂枝汤原方,功能和营卫,清肝胆,用于治疗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 寒喘丸即射干麻黄汤,止咳定喘,发散风寒。用于咳嗽痰盛,哮喘不止,咽喉不利,夜卧不宁。 黄芪健胃膏即黄芪建中汤,补气温中,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腹痛拘急,心悸自汗,并用于胃、十二脂溃疡,胃肠功能紊乱。 一清胶囊和三黄片是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原方,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赤。

归羊冲剂即当归生姜羊肉汤的药物,补养气血,温中散寒,用于久病体虚,产后虚寒腹痛,气血亏损。 健肝乐颗粒即芍药甘草汤,养血护肝,解毒止痛,有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以及改善各类肝炎临床症状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 三是在原方的基础上作了化裁,仍用原名或更用新名,这类中成药要注意辨其名实,才能在临床上正确应用。 用于小儿的几种清肺止咳口服液均以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成分相近,功用类似: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加银花、板蓝根、瓜蒌等,宣肺止咳、清热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儿童清肺口服液是北京宣武区四愿堂儿童清肺丸改进,麻杏石甘汤合黄芩、半夏、瓜蒌皮、桑白皮、板蓝根、浙贝等,宣肺止咳,化痰作用更强;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黄芩、板蓝根、北豆根,宣肺止咳,兼有利咽的作用; 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麻杏石甘汤合白虎汤加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再加鱼腥草、板蓝根、麦冬等,从组方来看,其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之力盛,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于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表虚感冒颗粒即桂枝加葛根汤加杏仁,散风解肌,和营退热,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有汗,头痛项强,咳嗽痰白,鼻鸣干呕,苔薄白,脉缓。 感冒疏风颗粒(胶囊、片),是麻桂各半汤加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炒谷芽等,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桂龙咳喘宁胶囊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药物再加杏仁,功能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太实用了:经方中成药!(附六经辨证提纲辨证运用)

太实用了:经方中成药!(附六经辨证提纲辨证运用) 01 阳证类 一,桂枝合剂,桂枝颗粒 二,桂黄清热颗粒(大青龙汤) 三,麻杏止咳片(糖浆,合剂)(麻杏石甘汤) 四,葛根汤颗粒(片,合剂) 五,小青龙合剂(颗粒) 六,桂龙咳喘宁胶囊(片)(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小陷胸汤加炒苦杏仁) 七,小柴胡颗粒(丸,片,胶囊) 八,大柴胡颗粒 九,苓桂咳喘宁胶囊(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 十,风寒感冒颗粒(麻黄汤加味) 十一,玄麦甘桔颗粒(桔梗汤加味) 十二,抗病毒口服液(白虎汤加味) 十三,感冒疏风片(麻桂各半汤加独活防风谷芽) 十四,葛根芩连片(微丸) 十五,小儿咳喘灵颗粒(看似[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的合方加减,但不推荐) 十六,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主药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葛根加浮萍、蝉蜕) 十七,清肺消炎丸(麻杏石甘汤去甘草,加地龙、牛蒡子、葶苈子、牛黄、羚羊角) 十八,止嗽立效丸(麻杏甘石汤加罂 02 阴证类 一,桂附地黄丸(肾气丸) 二,鳖甲煎丸 三,黄芪建中丸(黄芪健胃膏) 四,小建中片(颗粒,胶囊)

五,乌梅丸 六,大黄蛰虫丸 七,归芍调经片(胶囊)(当归芍药散加柴胡) 八,五苓散(胶囊、片) 九,香砂胃苓丸 十,党参理中丸 十一,附子理中丸 十二,桂附理中丸(参桂理中丸) 十三,胃立康片(四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 十四,宁神灵颗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人参,茯苓)十五,金嗓利咽丸(半夏厚朴汤加味) 十六,尪痹颗粒(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十七,温经养血合剂、参桂调经丸(温经汤) 十八,炙甘草合剂(养心定悸胶囊)(炙甘草汤) 十九,酸枣仁合剂(酸枣仁糖浆,安神胶囊) 二十,脑乐静糖浆(胶囊)(夜宁颗粒)(甘麦大枣汤)二十一,坤泰胶囊(黄连阿胶汤) 二十二,四逆散(气滞胃痛颗粒) 二十三,茵栀黄(茵陈蒿汤加减) 二十四,(同仁)牛黄清心丸(薯蓣丸加镇静安神药)二十五,麻仁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二十六,暖宫孕子丸(胶艾汤加味) 二十七,寒喘丸(射干麻黄汤) 二十八,舒胆片(大承气汤合茵陈蒿汤) 二十九,妇科养荣丸(胶囊)(胶艾汤加味) 三十,枳术宽中胶囊 三十一,延参健胃胶囊(半夏泻心汤) 三十二,丁蔻理中丸(理中丸加公丁香白蔻仁) 三十三,桂枝茯苓丸(胶囊) 三十四,胆石利通片(硝石矾石散加味)

经方五苓散

经方五苓散 经方五苓散 [组成用法] 猪苓15g 茯苓15g 泽泻25g 白术15g 桂枝12g 水煎服分三次 [方证] 1.小便不利,口渴多饮,发热,有浮肿倾向。 2.水入即吐、泄泻、头晕、头痛。 3.舌淡润,苔薄白或滑,脉浮或弦。 [现代应用] 1.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颅内压增高性头痛、梅尼埃病等。如王俭用本方加味治疗梅尼埃病60例,结果症状全部消失,服药2~45剂。处方:茯苓20g、白术15g、桂枝20g、泽泻20g、猪苓12g,伴恶心呕吐者加生姜10g、半夏12g,伴心悸烦躁者加郁金、钩藤各15g,日一剂,分三次服。严仲庆治疗24岁女患者,发作性头痛伴右半身抽搐,短暂意识障碍三年。四天前上夜班突感剧烈头痛,两侧太阳穴及前额尤甚。入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癫痫待排。刻下头痛欲裂,口干渴饮,舌红,苔微黄而少,脉细数。细询之虽口干渴饮,但小便却不多。遂与五苓散原方,当夜头痛即未发作。七剂后痛止出院。续服一个月。观察3年未见复发。这种头痛多伴有面色黄,舌胖大而有齿痕,配合天麻、半夏更好。 2.以水肿、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早期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结石、特发性水肿、心源性水肿、阴囊水肿、肝硬化、手术后膀胱麻痹、前列腺增生、癃闭等。陈宝田认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尿中仍有红细胞、腰痛、口渴、小便不利者,应投五苓散。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膀胱炎患者,具有明显的口渴、少尿或发热时,为五苓散的投药指征,尤以膀胱刺激症状改善最快。 3.以泄泻、吐水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急慢性胃炎、急性肠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