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技术讲义(光纤)

光电检测技术

—光纤

一、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 (2)

二、光纤的基本结构 (3)

三、光纤的基本参数 (5)

四、光纤的制造 (9)

六、各种无源的光纤器件 (10)

一、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

下面我们将回顾一些与光纤相关的基本光学定律和定义。物质的最基本光学参数是它的折射率(或折射指数),在自由空间中光以速度c=3x10 m/s传播,光的速度与频率v以及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c=vλ。当光进入电介质或非导电介质时,将以速度v传播,这是材料的特征速度而且总是小于c。真空中的光速度与物质中的光速度之比即为材料的折射率n,其定义式为

(1)

一些典型的折射率值为:空气n=1.00,水n=1.33,玻璃n=1.50,钻石n=2.42。

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概念,可以考虑与平面波在电介质材料中传播相联系的光线概念。当光线到达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其余部分则进入第二种介质并发生弯折(或折射)。如果n2<n1,则反射和折射情况如图(1)所示。界面上光线发生弯折或折射是由于两种材料中光的速度不同,也就是说它们有不同的折射效果。界面上光线之间的方向关系就是众所周知的Snell定律,其表达式为

(2)

图1 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等式中的角度在图1.4有其相应的定义,图中的角φ1是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间的夹角,称为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φ1与反射光线与界面间的夹角是完全相等的。另外,入射光线、界面的法线、反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这个平面是与两种材料的界面相垂直的,也就是所谓的入射面。通常光密介质(也就是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反射光的过程称为外反射,而光疏介质反射光(例如光在玻璃中传播时被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反射)的过程则称为内反射。

当入射角φ1增大时,折射角φ2也增大。当φ1大到某一特定值时,φ2达到π/2。当入射角进一步增大时将不可能有折射光线,这时光线被“内全反射”。内全反射的条件可以由(2 )式所表示的Snell定律决定。图(2)所示为玻璃与空气的界面,根据Snell定律,进入空气的光线折向玻璃表面,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空气中的光线将趋于与玻璃表面平行,这个特殊的入射角就是众所周知的临界入射角。如果光线的入射角大于此临界角,内全反射条件得到满足,则光线全部反射回玻璃,因而没有光线从玻璃表面逃逸(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上总有一些光能从表面折射出去,这可以利用光的电磁波理论加以解释)。

图2 全反射示意图

二、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是一种介质圆柱光波导,所谓“光波导”是指能够约束并导引光波在其内部或表面附近沿轴线方向传播的传输介质。光纤波导是以各种导光材料制成的纤维丝。其基本结构通常包括纤芯和包层两部分,如图(3)所示。纤芯由高折射率材料制成,是光波的传输介质;包层材料折射率比纤芯稍低一些,它与纤芯共同构成光波导,形成对传输光波的约束作用。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光纤包括石英光纤、多组分玻璃光纤、塑料光纤、晶体光纤以及红外材料光纤等。

图3 光纤的基本结构

在光纤直光波导中传播的光波称之为“导波光”,其特征是:沿传播方向以“行波”的形式存在,而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则以“驻波”的形式存在。因此,对于理想的光纤波导,

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任一截面上,都具有相同的场分布图。这种场分布只决定于光纤波导的几何结构,是光纤固有属性的表征。不同的场分布图通常又称之为“模式”,在一般的光纤中,可以允许几百至几千个模式传播,称之为“多模光纤”:如果光纤中只允许一个模式传播,则称之为“单模光纤”。光纤的传播特性与其横截面上折射率分布有很大关系。光纤依据其折射率分布可分为两类,即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在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中,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均为常数,分别等于n l和n2 (n1>n2),在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中,包层折射率仍为n2,但纤芯折射率不再为常数,而是自纤轴沿半径r向外逐渐下降:在纤轴处(r=0),折射率最大(等于n l);在纤壁处(r=a),折射率最小(等于n2)。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可由式3 描述

(3)其中r为纤芯半径,Δ是纤芯轴线折射率与包层折射率的相对差,定义为

(4)

g是光纤折射率分布参数,它决定了折射率分布曲线的形状,当g=∞,即为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当g=2时,称之为平方律分布(或抛物线分布)光纤;g=1时,为三角分布光纤.

图4 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中光线路径

由一点发出的不同角度的子午光线将在传播一个周期长度之后会聚于另一点如果,这种会聚作用类似于一个正透镜的聚焦作用,故称这类光纤为“自聚焦光纤”。

图4双曲正割折射率分布光纤的自聚焦

三、光纤的基本参数

1、数值孔径

光纤的数值孔径定义为入射媒质折射率n i与最大入射角θm的正弦值之积。

(5)

对于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其数值孔径为

(6)

它只和光纤的折射率有关,而与光纤的几何尺寸无关s。

对于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其数值孔径是入射点径向距离r0的函数,称为局部数值孔径。

(7)

在纤轴处,其数值孔径最大,称之为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的最大理论数值孔径或标称数值孔径。

光纤数值孔径在大小表征了光纤接收光功率能力的大小,即只有落入以θm为半锥角的锥形区域之内的光线才能够为光纤所接收,故称θm为光纤的“孔径角”。标准多模光纤的标称数值孔径为0.2,其孔径角为11.5o,标准单模光纤的数值孔径为0.1~0.15,其孔径角为5.7~8.6度。

2. 光纤传输模式

a.导模、漏模与辐射模的概念

在光纤中存在有三类模式,即导模、漏模和辐射模。导模的场分布特点是:在纤芯内为驻波场或传播场;在包层中为衰减场或消逝场,光波场功率限制在纤芯内传播。漏模的场分布特点是:在纤芯内传播的光波场功率透过一定厚度的“隧道”泄漏到包层之中,因此,在纤芯及距纤壁一定距离的包层之中,均为传播场。辐射模则在纤芯和包层之中均为传播场,光纤失去了对光波场功率的限制作用。

b.导模的分类

根据导模场的E z和H z的存在与否,可将光纤中的导模分为TE lm模、TM lm模、HE lm模

和EH lm模几种,TE lm模的E=0,H z≠0,称之为横电模;TM lm模H z=0,E z≠0,称之为横磁模;EH lm模和HE lm模的E z及H z辽均不为零,称之为混杂模,其中EH lm模为电场占优势,HE lm模为磁场占优势。这里,角标l和m分别是模式的角向标号与径向标号,不同的(l,m)标识不同的模式。

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

(8)

其中,NA称为光纤的理论数值孔径,V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c.导模功率传榆特性

在阶跃光纤中,当导模远离截止时,其功率几乎全部集中在纤芯中传输;当导模临近截止时,低阶模功率几乎全部在包层之中传输,而高阶模功率仍有相当大部分留存于纤芯之中传输。

在光纤的输出端,光功率的近场和远场分布可分别表示为

(9)

利用9可以测量任意折射率分布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参数g和数值孔径NA。

3、单模条件

当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值小到一定值时,在光纤中将只允许一个模式传输,这就是光纤的基模HE11。这时的光纤即为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芯径一般在5~ 10微米(依传输光波长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光纤中,最邻近服HE11的高阶模是TE01和TM01模,只有当这些模式截止了,光纤才成为单模光纤。光纤传输单模的条件取决于不同的折射率分布,对于阶跃折射率分布光纤的单模条件为

(10)

由上式看到,在给定光纤的结构参数(a,n,Δ)之后,单模条件就取决于传输光波波长,通常称使得高阶模截止的波长为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记为λc

(11)

仅当光波的波长或频率大于截至波长或频率小于截至频率时才可实现单模传输。

4、光纤的损耗

光纤的损耗光波在实际光纤中传输时,光功率将随传输距离增加而作指数衰减,即

(12)

式中α即为光纤的功率损耗系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分贝dB”来表示光纤的损耗,记为o,o定义为每单位长度光纤的功率衰减分贝数。

(13)

引起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和弯曲损耗。吸收损耗是指由于光纤材料的量子跃迁,使得光功率转换成热量。光纤的吸收损耗包括基质材料的本征吸收、杂质的吸收和原子缺陷的吸收。本征吸收是指紫外和红外电子跃迁与振动跃迁带引起的吸收,这种吸收带的尾端延伸到光纤通信波段,但引起的损耗一般很小(0.01~0.05的dB/km)。杂质吸收主要是各种过渡金属离子的电子跃迁以及氢氧根离子(OH-)的分子振动跃迁所引起的吸收,通过适当的光纤制备工艺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光纤材料,使过渡金属粒子的含量降到ppb(10-9)量级以下,从而基本上可以消除金属离子引起的杂质吸收,而OH-所引起吸收则难以根除,它构成了光纤通信波段内的三个吸收峰和3个通信窗口(0.85微米、1.31微米和1.55微米),其中1.55微米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如图1.14所示)。原子缺陷吸收主要是光纤材料受到热幅射或光辐射作用所引起的吸收,对于以石英为纤芯材料的光纤,这种吸收可以忽略不计。

散射损耗是光纤中由于某种远小于波长的不均匀性(如折射率不均匀、掺杂粒子浓度不均匀等)引起的对光的散射所造成的光功率损耗。其中,在小信号功率传输时,最基本的散射过程是“瑞利散射”,其特征是,散射光强反比于波长。正因为如此,目前光纤通信的光源波长向长波长发展,当光纤中传输的光功率超过一定值(阀值功率)时,还会诱发另外两种非线性效应散射过程,即受激喇曼散射与受激布里渊散射,引起光纤的非线性损耗。因此,在光纤通信中,一般要求信号功率低于非线性散射的阀值功率。多模光纤弯曲损耗是指由于光纤的弯曲,使一部分高阶模从光纤纤芯中辐射出去所引起的损耗。光纤的弯曲损耗随着光纤弯曲的曲率半径的减小而指数增大,当曲率半径小于某一个临界曲率半径Rc时,所引起的损耗将大至不能忽略的量级。

图5 光纤损耗的分类

除了上述三种损耗机理之外,实际光纤在包层之外的涂覆层也会产生附加损耗。这是因为导模的功率(尤其是高阶模)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在包层之中传输的,如果说涂覆层材料折射率与包层材料折射率相近,这部分光功率就会进入涂覆层之中,而涂覆层材料的损耗是非常高的,这就带来导模光功率的损耗。

图6 通讯窗口

5.光纤的色散

光纤的色散是指由于光波脉冲的不同频率成份的传播速度(群速度)不同所导致的脉冲展宽。在多模光纤中存在有三种色散,即①材料色散,它是由于不同的光源频率所对应的群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脉冲展宽;②波导色散,它是由于相同的光源频率所对应的同一导模的群

速度在纤芯和包层中不同所引起的脉冲展宽;②多模色散,它是由于不同的导模在某一相同光源频率下具有不同的群速度所引起的脉冲展宽。在单模光纤中,由于只有基模传输,因此不存着在多模色散,但波导色散与材料色散依然存在;此外,由于构成基模的两个正交线偏振模具有不同的群速度,还会引起偏振色散。

抛物线分布是最常用的折射率分布,取这种分布的多模光纤具有“自聚焦”特性,其模间色散较小。单模光纤多采用阶跃折射率分布,这时光纤在1.3微米附近具有最低色散。三角折射率分布多用于将单模光纤的最低色散波长移至1.55微米处,因为单模光纤在1.55微米波长处具有最低损耗,称这种光纤为“色散位移光纤”。

四、光纤的制造

作为光纤的候选材料,必须满足一系列的要求,例如,这种材料必须能拉制成很长、很细、可卷绕的纤维;必须对特定的光波是透明的,以便光纤可以有效地导光;物理性能合适,使得拉制成的光纤纤芯与包层折射率仅有稍许差异等。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主要材料有玻璃和塑料。形形色色的玻璃纤维,可以分成具有大面积纤芯的高损耗玻璃纤维和极为透明的(低损耗)的玻璃纤维。前者用于短距离传输,而后者则主要用于长途传输。塑料光纤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比起玻璃纤维,其损耗较大。塑料光纤主要用于短距离传输(几百米以内)和一些恶劣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塑料光纤因其机械强度大,所以比起玻璃纤维更具有优势。

通信用石英光纤是外径为125微米左右的细玻璃丝。玻璃是一种硬度很高的无延展性的易碎材料,其强度极限由材料结构内Si-O键的键合力所决定,外径为125微米的光纤所能承受的抗张力将30kg。然而,实际的光纤表面或内部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裂纹,在光纤受外力作用时,一个非常小的微裂会扩大、传播,引起崩溃性的断裂,这使得光纤的断裂强度大为降低(约为理论值的1/4),因此外径为125微米的光纤所具有的实际抗张力只有7kg左右,尽管如此,光纤比起同样粗细的钢丝的抗拉强度还要大1倍。

制造光纤时,必须先将经过提纯的原材料制成一根满足一定要求的玻璃棒,称之为“光纤预制棒”,或“坯棒”,光纤预制捧是拉制光纤的原始棒体材料,其内层为高折射率的芯层,外层为低折射率的包层,应具有符合要求的折射率分布与几何尺寸。目前,用于制各光纤预制棒的方法已有数十种,其中普遍使用,井能够拉制出优质光纤的制棒方法主要有以下4

种:外部汽相沉积法、汽相轴向沉积法、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法和等离子沉积法(PCVD)。

光纤的高抗拉强度归功于其包层之外的涂覆层,在光纤丝拉出之后,要立即涂上一层丙稀酸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硅橡胶)等保护材料(称之为一次涂覆或预涂覆),否则,裸光纤丝是极容易断裂的。一次涂覆层将光纤表面与环境中的水分、化学气份等隔离开,可防止光纤表面上已有的微小缺陷(微裂纹)逐步腐蚀扩大,同时也可保护光纤表面不受机械损伤。光纤的机械特性还与光纤制备工艺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高质量的光纤必须在具有高清洁度的环境中制备,任何污染物接触了光纤预制棒或裸光纤表面,都会使光纤制成品的最终抗拉强度大为降低。光纤的抗弯性能也是衡量光纤机械特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讲,抗拉强度好的光纤其抗弯性能也好,高质量的光纤其无折断弯曲曲率半径可小至1~2mm。为了加强光纤的机械特性,在预涂覆之后,还要对光纤进行套塑并制成光缆,然后才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光纤的温度特性关系到光纤系统的长期可靠性与稳定性,也是衡量光纤性能的重要参数,如上所述,为加强光纤的机械性能,要在裸光纤丝(纤芯与包层)外表面加涂覆层和套塑层,而徐覆层与套塑层所用材料为有机树脂与塑料,其线膨胀系数比石英要大得多,因此在温度变化时就会收缩(低温)或伸长(高温),导致光纤产生微弯曲,从而引起光纤的附加衰减。

光纤的温度特性受到涂覆层与套塑层材料及其工艺的影响。因此,在光纤的设计制各中,要合理地选择涂覆和套塑材料以及涂覆层与套塑层的厚度和其他相关工艺,利用涂覆层来缓冲套塑层引起的微弯曲。此外,人们也研究采用其他涂覆和套塑材料,以满足对于温度特性有特殊要求的应用场合。

五、各种无源的光纤器件

1、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又称光纤活动连接器,俗称活动接头,它是一种可拆卸的光纤接插件,可以反复连接或断开,它用于光纤与光纤之间的连接、光纤与设备(如光端机、光测试仪表)之间的连接或光纤与其他无源器件的连接。它是组成光纤通信系统和测量系统不可缺少一种重要无源器件,也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光无源器件之一。

对于光纤连接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为:

(1)插入损耗小;

(2)回波小;

(3)稳定性好:连接后,插入损耗随时间、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大;

(4)拆、装方便;

(5)体积小、价格低廉。

从设计原理上讲,光针连接器可分为三类:端面对接式连接器、透镜扩束式连接器与阵列光纤连接器。

a.端面对接式连接器

大多数光纤连接器的外部机械结构与微波电线连接器十分类似。使用时将光纤插针插入转接插座的连接套管之中,同时拧紧螺母即可。然而,光纤连接器的内部结构却远比电缆连接器复杂和精密,尤其是光纤插针的轴心对准、端面处理以及和转接插座中的连接套管的精密配合等,都要求有十分严格的工艺来保证。

目前,各厂家生产的光纤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几乎都不相同,且相互之间一般不能互换。其中,在市场上销售的几种最典型的连接器结构如下:

(1)ST(直插)型。这种连接器是由AT&T公司1985年初推出的,它采用和同轴电缆连接器类似的结构,插针与插座均是轴对称,易于加工,是一种最简单的结构。ST型连接器中最精密的部件是固定光纤的金属或陶瓷插针,连接器转接插座里的与光纤插针相配合的精密连接套管可确保插入其中的两根光纤对准。这种结构还利用带键的卡口式锁定机构来防止光纤在多次连接过程中的转动,以确保连接器在多次插拔中具有较稳定的连接损耗。

(2)BC(双锥)型。这种连接器也是由AT&T公司发明的,它采用最新的精密模塑技术,将光纤封装在端部有一个精密锥体的插针内,连接器转接插座内装有精密的双锥形连接套管。当两根光纤压入双锥形连接套之中时,即可实现光纤的连接。

(3)PC(物理接触)型。这种连接器由AMP公司提出,它利用光纤端面物理接触来提高连接器的性能,其光纤抛光端面设计成圆弧状,两对接光纤纤芯端面间隙小,使得菲涅尔反射损耗大为降低。这样就使得连接器的回波损耗由非接触型的十几分贝提高到四十分贝,大大减小了反馈光对于光源(LD)的不利影响。

(4)FC(面接触)型。其插针端部贴有中间开孔的薄片,可使连接的两光纤实现“面接触”,同时又不造成通光端面的磨损。而且,在光纤端面还可以镀制抗反射膜来消除菲涅尔反射。

(5)SC(直联)型。它也是最新结构,其截面形状为矩形而不是圆形,联结机械设计成推拉式,而不用螺纹锁定,因此连接器体积大为减小,尤为适合于多芯光缆阵列连接。

(6)SMA(通用标难)型。其结构与同轴电缆结构完全相同,有卡口式和螺口式多数用于

连接多模光纤,结构比较简单而性能也足以满足一般应用要求。

目前,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损耗不同厂家产品有很大差异,最低的可达到0.2dB以下,经多次插拔操作之后,损耗变化一般在0.1—0.3dB。

b.透镜扩束式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利用一个透镜将发射光纤的光束准直,然后再利用另一个透镜将光束聚焦于接收光纤,其原理结构如(7)所示。扩束式连接器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小了连接器对于连接过程中的横向偏移的敏感程度,因为透镜之间的光束束宽远大于对接式连接器光纤之间光束束宽;另一方面,由于透镜端面面积远大于光纤纤芯面积,也使得通光表面污染的影响大为降低;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减反射措施,例如,在光纤与透镜端面之间注入折射率匹配液以及在透镜另一通光端面镀制减反射膜等,将能够消除菲涅尔反射,这在对接式光纤连接器中一般是很难做到的(PC型和FC型除外)。

图7 透镜扩束式连接器原理图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扩束式连接器的损耗还是要比对接式连接器损耗大。这是因为扩束式连接器的光纤—透镜偏移损耗与对接式连接器的光纤—光纤偏移损耗相当,而扩束式的透镜—透镜偏移损耗是附加的,此外透镜的象差也会引起附加损耗。因此,这种连接器的连接损耗在采取了减反射措施之后仍有1-1.5dB。

c.阵列光纤连接器

当需要同时连接多根光纤(如多芯光缆)时,就要用到阵列光纤连接器。这种连接器是将多根光纤按照一定方式排列起来,然后利用特殊设计的机械结构使光纤阵列同时对准并联结起来。

2、光纤定向耦合器

光纤定向耦合器是一种用于分配和传送光信号功率的光无源器件。通常,光信号功率由精合器的一个端口输入,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至几个指定端口输出,这称之为“分路”;或者,由几个端口输入的光信号功率经耦合耦合进入同一个端口输出,这称之为“合路”。因此,光纤定向耦合器有时也被称之为“分路器”或“合路器”。

光纤定向耦合器也是种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光无源器件。尤其是在各种光纤通信网中,凡是涉及到多个光波信号的分与合以时,都需要用光纤定向耦合器。

光纤定向耦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为:

①分路比,表征某一信道输出功率分配比,以分贝计;

②信道隔离比,表征同侧(输入或输出)端口之间的功率传输损耗;

③过剩损耗,表征由于光学部件吸收、散射或锅台等因素引起的各信道总附加损耗。

依据光纤定向锅台器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3种形式:部分反射式、波前分割式和模场稳合式。部分反射式光纤定向耦合器是利用光学部分反射原理来实现分光的。图8所示为一种以自聚焦透镜和部分反射镜构成的耦合器,其部分反射膜直接镀制在两透镜结合面上,当光波由1端口入射到部分反射膜上时,一部分光透射进入4端口,另一部分光反射进入3端口,两端口输出分配比取决于部分反射膜的反射率的大小;同样,由2端口输入的功率也将按比例分配至3端口与4端口输出:而在1端口与2端口之间以及3端口与4端口之间光信号是相互隔离的。此外,由于光传播的可逆性,这种耦合器也可以反向使用,即由3、4端口输入,由1、2端口输出,其分部特性保持不变。部分反射膜也可以镀制在直角棱镜斜面上,构成一种“T型耦合器”,如图3.6所示。

这种T型耦合器可以将一束光分成两束光,也可以将两束光成为一束光。但是应注意,T型耦合器作为合路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分路损耗。

图8 光纤定向耦合器原理图

另一种模场耦合式光纤定向耦合器是采用熔锥法制备的,它首先根据耦合器所要求的端口数目,按一定的耦合矩阵将光纤耦合在一起,形成耦合器的雏形;然后以火焰均匀加热耦合区,并同时拉伸光纤使耦合区形成双锥形;在拉伸过程中从耦合器的一端输入光功率,在另一端进行动态监测,控制耦合的长度和双锥体的腰径,使之达到预定要求。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x×x的x型辊合器,也可以制各各种多端口“星型耦合器”。

图9 熔锥法光纤定向耦合器

目前,光纤定向稳合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信道平均过剩损耗小于0.5dB;信道隔离比大于40dB;工作波长可分段覆盖850nm—1550cm波长范围,信道组态有1x2—1x32和2×2—32×32等多种形式,甚至还研制出100xloo的星型耦合器。

3、光波分复用器

光波分复用器属于波长选择性耦合器,是一种用来合成不同波长的光信号或者分离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无源器件,又称前者为“复用器”;后者为“解复用器”。在复用器中,由各个信道输入的不同波长的复色光信号被耦合进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在解复用器中,则将传输光纤中的不同波长为的复色光信号分解成波长的单色信号,并送入相应的输出信道。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及其较宽的波长带宽,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不同波长的光源(信道)的光信号,从而使光通信系容量提高几倍乃至几十倍。此外,在半导体激光泵浦YAG、光纤放大以及光孤子传输等许多其他应用场合,光波分复用器也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10 光波分复用器

随着光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光波分复用器已经成为一种商用无源器件,其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波光分复用器的性能可以用以下3个指标来衡量。

a、插入损耗:指由于波分复用器的引入而导致的功率损耗。这种损耗包括波分复用器自身的固有损耗以及波分复用器与光纤的连接损耗,当然这种插入损耗越小越好。

b、信道隔离度:指一个信道的信号功率耦合到另一个信道中的信号功率的大小。隔离度越大,耦合过去的信号功率就越小。原则上隔离度大一些好,但具体允许值的大小随用途不同而定。在发送端,由于光源线宽很窄,只要相邻光源之间的波长间隔足够大,就不会有很大的光功率发射到指定信道的光谱之外,因此,发送端对信道间隔离度的要求不太高。而在接收端,由于光检测器的灵敏度在很宽的光谱范围内都很高,因而信道间的隔离度不够好时,很小一点的泄漏信号都会影响接收灵敏度,因此,对接收端的解复用器隔离度要求较高。影响隔离度的主要因素有:不理想的滤波特性、光源光谱的重叠、杂散光以及光纤的非线性效应等。

c、信道带宽:指分配给某一特定信道的光源波长范围。由于实际光波长与标称波长有偏差,环境温度变化会引起激光器波长的变化,激光器本身发光也有一定的线宽,因而波分复用中光源的信道带宽应足够宽,即相邻光源波长之间的间隔应足够大,才能避免不同光源之间的串扰。如对于常用的多纵模激光器,所需信道带宽为数十纳米,而对于单纵模激光器,则仅需一纳米左右即可。

常用的波分复用器分为棱镜分光型、干涉滤光片型、衍射光栅型几种。

棱镜型波分复用器是利用棱镜的色散作用来实现波长分离的。一束复色光入射棱镜时,由于棱镜材料折射率随光波长而异,使得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角,经两次折射之后,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就可以相互分离,如图11a所示。这是早期应用的一种波分复用器,它结构简单,但色散系数小,插入损耗较大,性能指标难以提高,已被淘汰。

干涉滤光片型波分复用器利用器是利用多层光学薄膜干涉原理来分光的。当一束复色光入射干涉滤光片时,波长满足干涉所要求的相位匹配条件的光信号将透射,其他波长的光

信号则反射,如图11b所示。

衍射光射栅型波分复用器则是利用光栅的衍射作用来工作的,如11c所示。当一束复色光入射衍射滤光片时,由于不同的波长具有不同的衍射角,从而彼此相互分离,与前两种分光元件相比,衍射光栅的通带带宽窄、前后沿陡,因此可复用信道数更多。

图11 三中光波分复用器结构原理

多数波分复用器是由自聚焦透镜与分光元件构成的。图12所示为一种干涉滤光型波分复用器的结构。在每两个1/4节距透镜之间夹一块干涉滤光片来分离一种波长的信号(其中,第1块和第3块分别为长波通和短波通截止滤光片;第2块则为带通滤片)。

图12 干涉滤光片型波分复用器

干涉滤光片型波分复用器的每一信道至少需要一个透镜和一块滤光片,结构复杂,且信道损耗随复用数增加而递增。与之相比,衍射光栅型波分复用器的结构就大为简化,它只需要一个自聚焦透和一块衍射光栅,将光栅置于自聚焦透镜的一端,将光纤列阵置于透镜的另一端,即可将经光栅衍射的不同衍射角(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会聚到相应的接收光纤之中,这种波分复用器的复用信道数目可达十几路,平均信道插入损耗可低于2dB,已为目

前大多数厂家采用。

4、光隔器与环行器

光隔器与环行器是一种光非互易传输耦合器。在光隔离器中,当先信号沿正向传输时,具有很低的损耗,光路被接通;当光信号沿反向传输时,损耗很大,光路被阻断。在光环行器中,光信号只能沿规定的路径环行,否则就具有很大的损耗。

衡量光隔离器与环行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

①正向插入损耗,定义为正向传输时输出光功率与输入光功率之比,

②反向(逆向)隔离比,定义为反向(逆转)传输时输出光功率与输入光功率之比;

③回波损耗,定义为输入端口自身返回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光隔离对于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种系统中应用的半导体激光对于反馈光的影响十分敏感,干分之几的反馈光就可能使系统误码率增加几个量级,因此几乎每一个激光器前必须加装光隔离器才能够正常工作,这种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极大地促进了光隔器和研究与开发工作。

光隔离器依据的原理是法拉弟磁光效应,即当光波通过置于磁场中的法拉弟旋转光片时,光波的偏振方向总是沿与磁场(H)方向构成右手螺旋的方向旋转,而与光波的传播方向无关,这样,当光波沿正向和沿反向两次通过法拉递旋转光片时,其偏振方向旋转角将迭加而不是抵消(如在互易性旋转光片中的情形),这种现象称之为“非互易旋转性”。

光隔离器有两种类型:与偏振有关的光隔离器和与偏振无关的光隔离器,图3.13示出光隔离器结构原理和偏振态变化示意图。

图13 法拉弟光隔器原理图

在半导体激光器(LD)输出端应用的光隔离器多为偏振有关型,因为LD输出光为线偏振光。而且LD本身为波导器件,具有较强的偏振选择功能,因此还可在隔离器中充当起

偏器。图14示出一种与LD集成的光隔离器结构。

在光纤线路中应用的光隔离器多为偏振无关型。互易旋光器则为半波片或石英旋光片;偏振分光镜一般用方解石晶体制成,其光路如图3.15所示,这种隔离器的正向插入损耗可低于1.5dB,反向隔离比可大于30dB。

图14 LD集成的光隔离器结构图15 偏振无关型光隔离器环行器除了有多个端口外,其工作原理与隔离器类似。如图16所示,典型的环行器一般有三个或四个端口。在三端口环行器中,端口1输入的光信号在端口2输出,端口2输入的光信号在端口3输出,端口3输入的光信号由端口1输出。光环行器一般用于将一根光纤中传输的正向(输入)和反向(输入)光信号分开,例如在光时域反射仪,反射式光纤传感器以及单端耦合光放大器及其他光纤系统中用作稳合器,可使系统结构简化、性能提高。图17所示为三端口光环行器用于光纤双向传输系统的情况。

图16 光环行器

图17 光纤双向传输系统

光电检测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的学习,我们大致上了解了光电检测技术有许多方面的知识,按照传感器、转换电路、检测装置划分排列。接下来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究竟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是光电技术的定义。何为光电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是以激光、红外、光纤等现代光电子器件作为基础,通过对被检测物体的光辐射,经光电检测器接收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由输入电路、放大滤波等检测电路提取有用信息,或进入计算机处理,最终显示输出所需要的检测物理参数。其中检测和测量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检测: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量并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被测参数是否合格或是否存在。测量: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这个倍数的过程。而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存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比如人的视觉功能,人眼是一个直径为23mm的近似球体,眼球前方横径为11mm的透明角膜具有屈光作用,角膜后的虹膜中央有称为瞳孔的圆孔,它可以扩大或缩小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亮。虹膜后的水晶体相当于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其直径为9mm。在眼球的后方有视网膜,这是光学细胞和杆状细胞,它们和视网膜上的其他细胞组成的微小感光单元。这些感光单元接收光刺激后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的高级视觉中枢,从而产生亮度和彩色的感觉,同时也形成有关物体状和大小的判断。因此,人眼是一个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极为复杂而精巧的光传感器。正好光学仪器是人眼的视觉扩展,通过利用光辐射的各种现象和特性,摄取信息实现控制的有力工具,它是人类视觉参与下才能工作的。光学仪器一共在人类视觉上做出了以下的扩展:1、时间上扩展,可以通过摄像机记录过去的样子;2、空间上的扩展,通过地球卫星观看世界个地的样貌;3、识别能力的扩展,通过放大镜和显微镜我们能够观测到人眼看不见的细微东西。 光电检测系统由哪些东西组成?典型的光电仪器包括了精密机械、光学系统、光电信号传感器、电信号处理器和运算控制计算机以及输出显示设备等环节。各种环节分别实现各自的职能,组成光、机、电的综合系统。一个典型的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由辐射源开始,依次为传输媒质、检测目标、光学系统、光点检测器件、信息处理、输出设备。其中辐射源通过传输媒质由对象空间进入到光电系统。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

光电传感器是基于光电效应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光学系统的基本模型 光发射机-> 光学信道一>光接收机 光学系统通常分为:主动式,被动式。 主动式:光发射机主要由光源和调制器构成。 被动式:光发射机为被检测物体的热辐射。 光学信道:主要由大气,空间,水下和光纤。 光接收机是用于收集入射的光信号并加以处理,恢复光载波的信息。 光接收机分为:功率(直接)检测器,外差接收机。 光电检测技术特点: 1. 高精度:是各种检测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激光测距法测地球与月亮的距离分辨率达 1m 2. 高速度:光是各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 3. 远距离,程量:光是最便于远距离传播的介质 4. 非接触性:光照到被测物体上可以认为是没有测量力,因此无摩擦。 5. 寿命长:光波是永不磨损的。 6. 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 光电传感器:1•直射型2反射型3辐射型 光电检测的基本方法有:1•直接作用法.2.差动测量法3补偿测量法4•脉冲测量法直接作用法:收被测物理控制的光通量,经光电转换后有检测机构直接得到所求被测物理量。 差动测量法:利用被测量与某一标准量相比较,所得差或数值比克反应被测量的大小。 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发展纳米,亚纳米高精度的光电测量新技术。 2. 发展小型的,快速的微型光,机,电检测系统。 3. 非接触,快速在线测量。 4. 发展闭环控制的光电检测系统。 5. 向微空间或大空间三维技术发展。 6. 向人们无法触及的领域发展。 7. 发展光电跟踪与光电扫描技术。 在物质受到辐射光的照射后,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光电导效应是一种内光电效应。 光电导效应也分为本征型和非本征型两类 光电导效应是非平衡载流子效应,因此存在一定的|弛豫现象|:光电导材料从光照开始到获 得稳定的光电流需要一定能的时间。弛豫现象也叫惰性。 光生伏特效应:与光照相联系的是|少数载流子|的行为。其寿命很短因此相应的检测器响应速度更快。

光电检测技术课后部分答案

第一章 1.举例说明你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激光检测一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 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简述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组成:(1)光学变换:时域变换-------调制振幅,频率,相位,脉宽 空域变换-------光学扫描 光学参量调制:光强,波长,相位,偏振 形成能被光电探测器接收,便于后续电学处理的光学信息。 (2)光电变换,变换电路,前置放大 将信息变为能够驱动电路处理系统的电信息(电信号的放大和处理)(3)电路处理 放大,滤波,调制,解调,A/D,D/A,微机与接口,控制。 第二章 1.试归纳总结原子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三个过程的基本特征。 自发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在激发态能级只能一段很短的时间,就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中去,同时辐射出光子。 受激辐射: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原子从激发态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完全相同的光子。 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在外来光的作用下,吸收光子的能量向高能级跃迁。 2.场致发光(电致发光)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结型电致发光(注入式发光):在p-n结结构上面加上正向偏压(即p区接电源正极,n区接电源负极)时,引起电子由n区流入(在物理上称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流入n区,发生了电子和空穴复合而产生发光。 粉末电致发光:这是在电场作用下,晶体内部电子与空穴受激复合产生的发光现象。两电极夹有发光材料 薄膜电致发光:薄膜电致发光和粉末电致发光相似,也是在两电极间夹有发光材料,但材料是一层根薄的膜,它和电极直接接触,不混和介质。 3.为什么发光二极管的PN结要加正向电压才能发光 加正向偏压时,外加电压削弱内建电场,使空间电荷区变窄,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加强,构成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产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电致发光现象。 4.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与射出的光子数,电子空穴对数,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有 关。 5.简述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它有哪些特点,对工作电源有什么要求

光电实验讲义(谢一、2)

光电传感器实验讲义 顾定安编 河海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003.10

光电传感器应用实验仪器介绍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器件。由于光电器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靠得住性高、结构简单、利用方便,而且具有“非接触测量”的特点,因此在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有着十分普遍的应用。 光电器件工作的物理基础是光电效应。在光的作用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受光照的物体导电率发生转变,或产生必然方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光电池等。 光电传感器应用实验主要利用CSY10G型光电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完成一系列基于内光电效应的光电器件的应用实验。比较简单的光电器件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池、光断续器等;特殊用途的光电器件有PSD光电位置传感器、热释电红别传感器、光纤传感器、CCD电荷耦合图象传感器等。 光电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将各类光电传感器、被测体、信号源、仪表显示、信号收集、处置电路及实验所需的温度、位移、光源、旋转装置等集中于一机。仪器顶部工作台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和测试部件,包括热释电红别传感器、温度源、慢速电机、衍射光栅、固体激光器、PSD光电位置传感器、CCD电荷图象传感器、位移平台、光电器件安装板、莫尔条纹光栅位移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断续器、旋转电机等,其布局如图1;正面面板为控制操作和测量显示面板,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电压/频率表、微安表、电机开关及调速旋钮、光源和热源开关等,布局如图2上半部份;水平面板用于各类传感器件和相应的检测电路模块的连接,其接口布局如图2的下半部份。 图1 工作台布局图 工作台的光电器件板上已装有七个器件和一个备用试件插座,器件散布如图2的右上角所示。其中a b为光敏二极管、c d为红外光敏管、e f为光敏三极管、g h为红外接收管、i j为光电阻、k l为光电池、m n为发光二极管、o p为试件插座。上述器件的引脚别离与

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

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 光电检测是指利用光电学原理对物理量(如光、温度、压力等)进行测量的技术。它把光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放大处理,最后对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光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光电转换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应用技术。 1. 光电转换技术 光电转换技术是指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集成电路等实现。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光电倍增管是一种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可以放大的半导体器件。光电集成电路是将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集成于一体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2. 信号处理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和解调等。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需要将信号放大以增强信号强度,然后通过滤波消除噪声干扰,最后进行解调以还原原始信号。 3. 应用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通讯、安防和医疗等领域。其中,照明领域是最早应用光电检测技术的领域之一。人们利用光电二极管来制作夜视仪、红外线探测器等。在通讯领域中,光电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中,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在安防领域中,监控系统通常采用红外线探测器来检测周围动态,并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分类处理,判断是否为可疑信号。医疗领域中,光电检测技术通常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影像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利用医疗成像技术,人们可以对人体进行精确和准确的分析和诊断。 综上所述,光电检测技术在现代科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处理领域中,光电检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因此,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光电检测技术,以更好地满足工业和社会的需求。

光电检测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1.电子信息技术、2.光学信息技术、3.光电信息 技术。 图1-2光电系统框图 图1-2中,光源产生的光是信息传递的媒介。 某光源与照明用光学系统一起获得测量所需的光载波,如点照明、平 行 光照明等。 某光学变换:光载波与被测对象相互作用而将被测量载荷到光载波上。 某光学变换是用各种调制方法来实现的。 某光信息:光学变换后的光载波上载荷的各种被测信息。 某光电转换:光信息经光电器件实现由光向电的信息转换。 某电信息处理:解调、滤波、整形、判向、细分,或计算机处理等。 光学变换与光电转换是光电测量的核心部分。 某光学变换通常是用各种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来实现的,如平面镜、 光狭缝、光楔、透镜、角锥棱镜、偏振器、波片、码盘、光栅、调制器、 光成像系统、光干涉系统等,实现将被测量转换为光参量(振幅、频率、 相位、偏振态、传播方向变化等)。

某光电转换是用各种光电变换器件来完成的,如光电检测器件、光电摄像器件、光电热敏器件等。 第二章: 2.人眼对光的视觉效能也称为视见函数。人眼的视网膜上布满了大量的感官细胞: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某杆状细胞灵敏度高,能感受微弱光刺激。某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低,但能很好地区别颜色和辨别被视物的细节。 3.光度学中,为了表示人眼对不同波长辐射的敏感度差别,定义了一个函数V(λ),称为“视见函数”(“光谱光视效能”)。 在明视情况,即光亮度大于3cd/m2时,人眼的敏感波长λ=555nm 的视见函数(光谱光视效率)规定为1,即V(555)=1。 4..照度(EV):照度是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或者说接受光的面元上单位面积被辐射的光通量。若辐射光通量为dΦV,接收面元的面积是dA,那么照度EV=dΦV/dA,单位为勒克斯l某=lm·m-2。 5.光通量Φv:光通量又称为光功率,单位:流明[lm]。 光通量是按人眼视觉强度来度量的辐射量。与电磁辐射的辐射通量Φe相对应。光通量与辐射通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0.78 VKme()V()dV(λ)是视见函数;0.38 Km是光功当量,它表示人眼在明视条件下,在波长为555nm时,光辐射所产生的光感觉效能,按照国际温标IPTS-68理论计算值 Km=680(lm/W)。

光电检测

第1章概述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光电变换技术、光信息获取与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测量信息的光电处理技术等。如用光电方法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红外测量,光扫描、光跟踪测量,激光测量,光纤测量,图像测量等。 光电检测技术将光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各种量的测量,他具有如下特点: (1)高精度。光电测量的精度是各种测量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如用激光干涉法测量长度的精度可达0.05μm/m;光栅莫尔条纹法测角可达到;用激光测距法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分辨力可达到1m。 (2)高速度。光电测量以光为媒介,而光是各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无疑用光学方法获取和传递信息是最快的。 (3)远距离、大量程。光是最便于远距离粗寒痹的介质,尤其适用于遥控和遥测,如武器制导、光电跟踪、电视遥测等。 (4)非接触测量。光照到被测物体上可以认为是没有测量力的,因此也无摩擦,可以实现动态测量,是各种测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一种。 (5)寿命长。在理论上光波是永不磨损的,只要复现性做得好,可以永久的使用。 (6)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用光电方法还便于信息的控制和存储,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与计算机连接,易于实现只能化。 光电测试技术是现代科学、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技术,是机、光、电、计算机相结合的新技术,是最具有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1.1本课题的前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报警器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报警器等。这类报警器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些方面。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

光电检测技术简介

光电检测技术 近几十年来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 各种弱物理量 ( 如弱光、弱电、弱磁、小位移 微温差、微电导、微振动等) 的测量有了长足的发展 ,其检测方法大都是通过各种传感器 作电量转换 , 使测量对象转换成电量 , 基本方法有: 相干测量法 , 重复信号的时域平均 法 , 离散信号的统计平均法及计算机处理法等。但由于弱信号本身的涨落、传感器本身 及测量仪噪声等的影响 , 检测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近年来 , 各国的科 学家们对光声光热技术进行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人们通过检测声波及热效应便可 对物质的力、热、声、光、磁等各种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 并且这种检测几乎适用于所 有类型的试样 ,甚至还可以进行试样的亚表面无损检测和成像。还由此派生出几种光热检 测技术 ( 如光热光偏转法、光热光位移法、热透射法、光声喇曼光谱法及光热释电光谱法 等 ) 。这些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以往用传统方法所不易解决的难题 , 因而广泛地应用于物 理、化学生物、医学、化工、环保、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 ,成为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检 测和分析手段。尤其是近几年来 , 随着光声光热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光声光热效应的 含义也不断拓宽 ,光源也由传统的光波 ,电磁波、x射线、微波等扩展到电子束、离子束、 同步辐射等 ,探测器也由原来的传声器扩展到压电传感器、热释电探测器及光敏传感器 , 从而适应了不同应用场合的实际需要。 光电检测技术是以激光、红外、光纤等现代光电子器件作为基础,通过对被检测物体的光辐射,经光电检测器接收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由输入电路、放大滤波等检测电路提取有用 信息,或进入计算机处理,最终显示输出所需要的检测物理参数 检测: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量并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被测参数 是否合格或是否存在。

光纤通信 重要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光纤通信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任何通信系统追求的最终技术目标都是要可靠地实现最大可能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对载波调制的频带宽度,载波频率越高,频带宽度越宽。 2.光纤:由绝缘的石英(SiO2)材料制成的,通过提高材料纯度和改进制造工艺,可以在宽波长范围内获得很小的损耗。 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波为载波的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纤光缆、中继器和光接收机组成。光纤通信系统既可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传输模拟信号。输入到光发射机的带有信息的电信号,通过调制转换为光信号。光载波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再由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系统中光发送机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生成的光信号注入光纤。光发送机一般由驱动电路、光源和调制器构成,如果是直接强度调制,可以省去调制器。 光接收机的作用是将光纤送来的光信号还原成原始的电信号。它一般由光电检测器和解调器组成。光纤的作用是为光信号的传送提供传送媒介,将光信号由一处送到另一处。中继器分为电中继器和光中继器(光放大器)两种,其主要作用就是延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为提高传输质量,通常把模拟基带信号转换为频率调制、脉冲频率调制或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最后把这种已调信号输入光发射机。还可以采用频分复用技术,用来自不同信息源的视频模拟基带信号(或数字基带信号)分别调制指定的不同频率的射频电波,然后把多个这种带有信息的RF信号组合成多路宽带信号,最后输入光发射机,由光载波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受调制的RF电波称为副载波,这种采用频分复用的多路电视传输技术,称为副载波复用技术。目前大都采用强度调制与直接检波方式。又因为目前的光源器件与光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对光器件的线性度要求比较低的数字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占据主要位置。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基本上由光发送机、光纤与光接收机组成。发送端的电端机把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调制发送机中的光源器件LD,则LD就会发出携带信息的光波,即当数字信号为“1”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传号”光脉冲;当数字信号为“0”时,光源器件发送一个“空号”。光波经低衰耗光纤传输后到达接收端。在接收端,光接收机把数字信号从光波中检测出来送给电端机,而电端机再进行数模转换,恢复成原来的信息。这样就完成了一次通信的全过程。 4.光纤通信的优点:1通信容量大,一根仅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同时传输1000亿个话路2中继距离长,光纤具有极低的衰耗系数,配以适当的光发送与光接收设备,可使其中继距离达数百千米以上,因此光纤通信特别适用于长途一、二级干线通信。3.保密性能好4.适应能力强 5.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维护 6.原材料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和能源,潜在价格低廉,制造石英光纤的原材料是二氧化硅(砂子),而砂子在自然界中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光发射机:功能是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光发射机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光源是光发射机的核心。光发射机的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光源的特性,对光源的要求是输出光功率足够大,调制频率足够高,谱线宽度和光束发散角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和波长稳定,器件寿命长。 6.实现光源调制的方法:直接调制和外调制。直接调制是用电信号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使输出光随电信号变化而实现的。这种方案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但调制速率受激光器的频率特性所限制。外调制是把激光的产生和调制分开,用独立的调制器调制激光器的输出光而实现的。外调制的优点是调制速率高,缺点是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波分复用和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使用。 6.光纤线路:光纤线路的功能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尽可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是光纤线路的主体,接头和连接器是不可缺

《光电检测技术》教学大纲.doc

课程编号:ME3321286 课稈名称:光电检测技术学分/学时:2/32+实验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光电检测技术》教学大纲英文名称:Optic-electr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课稈性质:选修课, 建议开设学期:6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传感器、电了测量、电了测量技术、传感器与信号调理开课单位:机电工稈学院测控与仪器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木课稈是测控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光电技术是将传统的光学技术与现代微电了技术、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高新技术,它已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并得到迅猛的发展。光电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它产生的一门重要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是现代测量技术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新型光电探测器件的出现,要求学测控专业的人才必须掌握这门课程。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光电信息技术(3学时) 1.基木要求:了解信息与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信息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的关系,典型的光电测试系统,以及光电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强调:“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 维能力”。 (二)光电检测技术基础(4学时) 1.基本要求:掌握光度学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木定律,光辐射在空气屮传播的基本概念; 了 解和掌握光源的基木参数;了解光电系统中的常用光源: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半导体 发光器件及激光光源等的原理、特性及其对光电检测的影响。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度学中各物理量的基木概念和基木定律。 难点:如何根据光电检测的实际要求,合理选用适当的光源。 (三)光电检测器件(6学时) 1.基木要求:了解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耦合器;光电池;位敏传感器;热释电;热电偶;光栅尺;光电编码器等光电传感器。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电探测器是光电探测系统的硬件支撑 难点原理 (四)光电探测系统的信噪比(4学时) 1.基木要求:了解光电测试系统的精度与信噪比的关系,噪声的来源与分类,噪声的抑制。

光电检测技术知识点汇总

1、光电效应应按部位不同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包括(光电导)和(光生伏特效应)。 2、真空光电器件是一种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器件,它包括(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放在真空管中 3、光电导器件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制成的,最典型的光电导器件是(光敏电阻)。 4、硅光电二极管在反偏置条件下的工作模式为(光电导),在零偏置条件下的工作模式为(光生伏特模式)。 5、变象管是一种能把各种(不可见)辐射图像转换成为可见光图像的真空光电成像器件。 6、固体成像器件(CCD)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电荷耦合器件(CCD),另一类是(SSPD)。CCD电荷转移通道主要有:一是SCCD(表面沟道电荷耦合器件)是电荷包存储在半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界面,并沿界面传输;二是BCCD称为体内沟道或埋沟道电荷耦合器件,电荷包存储在离半导体表面一定深度的体内,并沿着半导体内一定方向传输 7、光电技术室(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技术。 8、场致发光有(粉末、薄膜和结型三种形态。 9、常用的光电阴极有正电子亲合势光电阴极(PEA)和负电子亲合势光电阴极(NEA),正电子亲和势材料光电阴极有哪些(Ag-O-Cs,单碱锑化物,多碱锑化物)。 10、根据衬底材料的不同,硅光电二极管可分为(2DU)型和(2CU)型两种。 11、像增强器是一种能把微弱图像增强到可以使人眼直接观察的真空光电成像器件,因此也称为(微光管)。 12、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纤芯)、(包层)及(外套)组成。 13、光源按光波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位特征可分为(相干)和(非相干)光源。 14、光纤的色散有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多模色散)。 15、光纤面板按传像性能分为(普通OFP)、(变放大率的锥形OFP)和(传递倒像的扭像器)。 16、光纤的数值孔径表达式为,它是光纤的一个基本参数、它反映了光纤的(集光)能力,决定了能被传播的光束的半孔径角 17、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探测器,他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

光电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概述

光电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概述 摘要:光电技术是以激光,红外,微电子等为基础的,由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而成的高新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技术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它主要包括光电变换技术、光信息获取与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测量信息的光电处理技术等。如用光电方法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红外测量,光扫描、光跟踪测量,激光测量,光纤测量,图象像测量等。它集中发展了光学和电子固有的技术优势,形成了许多崭新功能和良好的技术性能,在国民经济、国防、科学研究等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力,成为新技术革命时代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柱,受到了各方面重视,从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关键词:光电技术光电检测技术 引言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光电技术已成为获取光学信息或提取他信息的手段。它是人类能更有效地扩展自身能力,使视觉的长波延长到亚毫米波,短波延伸至X射线、γ射线,乃至高能粒子。并且可以在飞秒级记录超快速现象,如核反应、航空器发射等的变化过程。而且光电检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测量的高新技术,是光电技术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电检测器件对载荷有被检测物体信息的光辐射进行检测,并转换为电信号,经检测电路、A/D变换接口输入微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处理,最后得出所需检测物的几何量或物理量等参数。因此,光电检测技术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计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光电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的含义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性特点是纵横交叉,彼此渗透,边缘科学不断露头和进展迅速。由于光学现象可以进行近似线性化使它可以采用有关线性系统的一般原理,因此在电系统中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都可以移植到光学中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光学也开始向集成化发展。 光电技术是以激光,红外,微电子等为基础的,由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而成的高新技术。它集中发展了光学和电子固有的技术优势,形成了许多崭新功能和良好的技术性能,在国民经济、国防、科学研究等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潜力,成为新技术革命时代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柱,受到了各方面重视,从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技术中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它主要包括光电变换技术、光信息获取与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测量信息的光电处理技术等。如用光电方法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红外测量,光扫描、光跟踪测量,激光测量,光纤测量,图象像测量等。 光电检测技术将光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各种量的测量,是21世纪的尖端科学,它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本身涵盖了众多的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带动了众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光电产业。 二、光电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 光电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1960年成功研制红宝石激光器以后,接着又发明了He-Ne激光的气体激光器和GaAs半导体激光器等。激光器的发明为光电技术与光电检测技术的发展给与了革命性的推动,因为它不断给光电检测器提供主动照明的可能,而且有了传送、接收和加工

光电检测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 1 . 光电信息技术是以光电子学为基础,以光电子器件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形成、传送、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2 . 检测是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数量并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断被测参数是否合格或参数量是否存在。 测量是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这个倍数的过程。 3 . 光学变换与光电转换是光电测量的核心部分。 4. 光电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高精度。②高速度。③远距离,大量程。④非接触检测。⑤寿命长。⑥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 5 . 光电效应:在物质受到辐射光的照射后,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的现象。 6 . 内光电效应:大多数半导体在受光照射后所产生的光电子只在物体的内部而不逸出的无力现象。 7 . 响应时间是描述光电检测器对入射辐射响应快慢的一个参数。 8. 光电检测器的工作温度就是最佳工作状态时的温度,它是光电检测器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 9. 光电耦合器件的主要特性是传输特性和隔离特性。 10 . 散粒噪声(散弹噪声)即穿越势垒的载流子的随机涨落(统计起伏)所造成的噪声。 11. 第一项为直流项。若光检测器输出端有隔直流电容,则输出光电流之包含第二项,这就是包络检测的意思。 12 热噪声是指载流子无规则的运动造成的噪声,存在于热河电阻,与温度成正比,与频率无关。 13. 光外差检测系统对检测器性能的主要要求:①响应频带宽。②均匀性好。③工作温度高

14 . 光波导是指将以光的形式出现的电磁波能量利用全反射的原理约束并引导光波在 光纤内部或表面附件沿轴方向传播。光纤的结构包括:①纤芯②包层③涂敷层④纤套 16 .A/D 数据采集方法分为“板卡式”和“嵌入式“两种。 17 将光电信号转换成0,1 数字量化的过程称为光电信号的二值化处理。 18 在要求光电检测系统的精度不受光源的稳定性的影响情况下,应采用浮 19 8 位高速A/D 转换器,其最高工作频率为20MHz ,具有启动简便、转换速度快、线性精度高等特点,基本能满足单元光电信号高速A/D 数据采集的需要。 HI1175JCB 为24脚封装的器件。引脚16、1 7、22、23为A/D转换器提供参考(基准)电源电压。 20 锁相放大器是一种对交变信号进行相敏检波的放大器。它利用和被测信号有相同频率和相同相位关系的参考信号作为比较基准,只对被测信号本身和那些参考信号同频 (或倍频)、同相的噪声分量有响应。 锁相放大器有三个部分:信号通道、参考通道、和相敏检波。 21 条形码识别器,都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①要求建立一个光学系统。②要求一个接受系统能够采集到光点运动时打在条形码条符上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同时,要求这一接受系统对反射光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③要求一个电子电路将接受到的光信号不失真的转换为电脉冲。 22 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射在半导体PN 结或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面时,会在PN 结或接触面的两侧产生光生电动势。其属于内光电效应。 23. 光敏电阻的重要特点有哪些? ①光谱响应宽②工作电流大③测量范围广④灵敏度高⑤无极24 列出硅光电池的负载特性。 ①短路电流与光强度(光通量)呈线性关系。 ②短路电流随光通量增大而增大。 ③接有负载时,输出电流随光通量的增加而非线性的增加,并随负载的增大,线性范围 也越来越小。 25 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要求是什么?设计要求有哪些? 设计原则是为了保证光电器件和后续电路最佳的工作环 设计要求有:①灵敏的光电转换能力(灵敏度高,线性 度宽)

《光电检测技术-题库》(1).

《光电检测》题库 一、填空题 1.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其中内光电效应包括 和。 2.对于光电器件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 和。 3.光电检测系统主要由光电器件、和等部分组成。 4.为了取得很好的温度特性,光敏二极管应在较负载下使用。 5.光电倍增管由阳极、光入射窗、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和 等构成。 6.光电三极管的工作过程分为和。 7.激光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受激辐射、和。 8.检测器件和放大电路的主要连接类型有、 和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9080222.html,D的基本功能是和。 10.已知本征硅材料的禁带宽度E g=1.2eV,则该半导体材料的本征吸收长波限 为。 11. 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大致可以分为和。 12.在共价键晶体中,从最内层的电子直到最外层的价电子都正好填满相应的能带,能量最高的是填满的能带,称为价带。价带以上的能带,其中最低的能带常称为,与之间的区域称为。 13.本征半导体在绝对零度时,又不受光、电、磁等外界条件作用,此时导带中没有,价带中没有,所以不能。 14.载流子的运动有两种型式,和。 15. 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的颜色是由材料的决定的。 16. 光电检测电路一般情况下由、、组成。 17. 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效应,其中内光电效应包括和,光敏电阻属于效应。 18.导带和价带中的电子的导电情况是有区别的,导带愈多,其导电能力愈强;而价带的愈多,即愈少,其导电能力愈强。 19.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一般有、、、和这五种形式。

20. 光电器件作为光电开关、光电报警使用时,不考虑其线性,但要考虑。2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可以分为五种,其中和可以产生光电效应。 22.光电倍增管由阳极、光入射窗、电子光学输入系统、和等构成, 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曲线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性质。 23.描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光谱的两个主要参量是和。 25.检测器件和放大电路的主要连接类型有、和 等。 26.使用莫尔条纹法进行位移-数字量变换有两个优点,分别是 和。 27、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基本功能是和。 28、光电成像器件的输出物理量与对应的输入物理量的比值关系常用转换特性来表示,不同 的光电成像器件往往用不同的参量来描述其转换特性,像管通常使用转换系数,像增强管常 使用,摄像器件采用。 29、几何中心检测法进行光学目标的形位检测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差分法、调制法、补偿法和 跟踪法等,这些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亮度中心检测法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光学 像分解和多象限检测等,这些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30.光电编码器可以按照其构造和数字脉冲的性质进行分类,按照信号性质可以分为 和。 31.交替变化的光信号,必须使所选器件的大于输入信号的频率才能测出输 入信号的变化。 32.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前后级电路隔离的较为有效的器件是。 33.硅光电池在偏置时,其光电流与入射辐射通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动态范围较大。 34.发光二极管的峰值波长是由决定的。 35.光电成像器件的分辨率是用来表示能够分辨图像中明暗细节的能力,分辨率常用二种方式来描述,一种为,另一种为。 二、名词解释 1. 光亮度: 2. 本征半导体: 3. N型半导体: 4.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5. 光生伏特效应: 6. 内光电效应: 7. 空穴:

光电测试技术 教学大纲

光电测试技术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40318Z10 课程名称:光电测试技术/Opto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课程类别:选修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实验、光学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T、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教材、教学参考书:《光电测试技术》第三版,范志刚、张旺、陈守谦、李洪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光电测试技术》第二版,浦昭邦、赵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光电测试技术是应用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限选专业课,是培养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测量与控制以及电子信息科学(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课。光电测试技术课程向学生介绍用于测量光学量和非光学量的常用和最新的光学理论、方法、技术以及最新的典型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电测试技术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通过光电测试技术的课程教学,学生对光电测试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学生牢固掌握光电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测试系统的组成与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能力要求 具有利用各种资源获取参考书、文献资料、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切实掌握光电测试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光电测试技术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 通过对光电测试技术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学习,从知识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初步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完整版)荧光光纤测温原理

1 概述 传统的温度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很成熟,如热电偶、热敏电阻、光学高温计、半导体以及其它领域的温度传感器。它们的敏感特性主要是以电子信号作为传感媒介,即利用温度对电子信号的调制作用。而在特殊工况和环境下,如在易爆、易燃、高电压、强电磁场、具有腐蚀性气体、液体,以及要求快速响应、非接触等环境下,光纤温度测量技术具有独到的优越性。由于光纤本身的电磁绝缘性以及固有的宽频带等优点,使得光纤温度传感器突破了电子温度传感器的限制。同时由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对光信号的调制作用,传感或传输方式多采用石英光纤,传输的幅值信号损耗低,可远距离传输,使传感器的光电器件脱离测温现场,避开了恶劣的环境。在辐射测温中,光纤代替了常规测温仪的空间传输光路,使尘雾、水汽等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光纤质量小、截面小、可弯曲传输,因此可测量不可见的工作空间的温度,便于特殊工况下的安装使用。光纤由于温度测量的机理与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光型,它利用某种传感元件把光的强度、波长等与温度有关的信息作为测量信号,由光纤将信号传递到探测器;另一类是传感型,它以光纤本身为传感元件,将光的相位、波长、强度等为测量信号。光纤温度传感器机理及特点如表1所示。 光纤传光型温度传感器通常使用电子式敏感器件,光纤仅为信号的传输通道;传感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利用其本身具有的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检测温度,光纤本身为敏感元件,其温度灵敏度较高,但由于光纤对温度以外的干扰如振动、应力等的敏感性,使其工作的稳定性和精度受到影响。其中荧光衰减型、热辐射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已达到应用水平。 其中,荧光光纤测温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工作情况,尤其是电磁干扰下的温度测量。荧光是辐射的去活化过程。荧光材料原子受到某一波长的辐射而激发时,辐射去活化,发出辐射。荧光是发射光,它涉及吸取和再发射2个过程,每个过

光电技术与光通信

光电技术与光通信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之下,传统的通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各种新型的通信技术也应运而生。其中,光通信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领域,它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光通信是一种高速传输数据的方式,利用光传输信息信号。而光电技术则是光通信的技术基础之一。它包括光源,探测器,光电转换器,控制器和光学传输介质等组成部分。 1. 光电技术的概述 光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光电材料,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它的关键技术包括:光源、探测器、光电转换器等。其中,光源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而探测器则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它们的品质和性能对于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传输质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光电转换器则是将光电转换过程中发生的信息变化进行调制和传输。由此可以看出,光电技术与光通信紧密相连。 2. 光电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电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和应用。它们的互动促进了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光电技术在光通信中的主要用途有: (1)光纤通信:在光纤通信中,利用光源发射光信号,光信号利用光学纤维进行传输,通过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种方式传输速度快,信噪比高,传输距离远,适用于远距离和高带宽的传输通信。 (2)光导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利用光电转换器,将光电信号发送给信号接收器,再转换成光信号进行传输。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语音和视频的传输,信号传输质量也相对较高。 (3)激光通信:激光通信是在空间广域通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激光器发射激光信号,进行光通信。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没有信号干扰的空间环境,传输距离也可以达到很远的距离。 3. 光电技术发展的趋势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PHOTOELECTRIC TESTING TECHNIQUE INSM4202 48 学分: 3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四年级 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信号处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基础 目的: 1.掌握常用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2.初步掌握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 3.培养色彩运用、色度测量和仪器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掌握分析和提高光电测量精度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5.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创新意识; 6.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二、课程内容简介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范志刚 . 光电测试技术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 参考书: [1] [2] [3] [4] [5] [6] [7] [8] 苏大图 杨国光 齐文浦 杨志文 雷玉堂 光学测试技术 .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近代光学测试技术 .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光 学检测 .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光学测量 .北 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1995 光电检测技术 .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1997 张琢.激光干涉测试技术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孙长库,叶声华.激光测量技术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西尔瓦诺.多纳特[意]. 光电仪器-激光传感仪测量 .西安: 西安交通大 学出版社, 2006.2 英文名称 : 课程编号 : 学时: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光电测试技术

光电测试技术 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 1.试述光电测试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答:信息技术是指从工程应用上研究信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光学信息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等。而光电测试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光电变换技术、光信息获取与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测量信息的光电处理技术等。 2.光电测试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何谓光学变换与光电转换? 答:光电测试系统的组成部分:光源、光学系统、被测对象、光学变换、光电转换、电信息处理,而电信息处理又包括存储,显示和控制等。 光学变换通常是用各种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来实现的,如平面镜、光狭缝、光楔、透镜、偏振器、光栅、光成像系统和光干涉系统等,实现将被测量转换为光参量(振幅﹑频率﹑相位﹑偏振态﹑传播方向变化等)。光电转换是用各种光电变换器件来完成的,如光电检测器件﹑光电摄像器件﹑光电热敏器件等。 第二章 1.试述光通量﹑发光强度﹑光亮度和光照度的定义和单位。 答:光通量(v φ)又称光功率,单位为流明(lm ),它与电磁辐射的辐射通量e φ相对应,也可以说它是电磁辐射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辐射通量,而e φ得单位是w ,所以光通量的单位有时也用w 。 发光强度(v I )是指点辐射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单位为cd candela sr lm -1==⋅。1坎德拉相当于均匀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1lm 的光通量。 光亮度(v L )是指光源在一定方向上的的单位投影面积上,在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单位是-2m cd ⋅或者2m lm/sr ⋅。 光照度(v E )是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或者说接受光的面元上单位面积被辐射的光通量。单位为X l ,-2m lm l ⋅=X 。 2.试述光照度余弦定律和朗伯定律的含义。 答:光照度余弦定律描述了光辐射在半球空间内照度的变化规律,是指任意表面上的照度随该表面法线与辐射能传播方向之间的夹角余弦变化。点光源O 发出的光以立体角Ω向外辐射光通量,在面积A 上的照度为E ,而A 与夹角为θ面元'A 上照度为'E ,则A E V /φ=,''/A E V φ=,由于在该立体角内点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不随传输距离而变化,因而面元A 与'A 上有相同的光通量,又因为θcos 'A A =,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