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建筑中建筑传统文化

论中国现代建筑中建筑传统文化
论中国现代建筑中建筑传统文化

论中国现代建筑中的建筑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城市中的现代建筑越来越多,受建筑全球化势潮的影响,大部分建筑都是千篇一律的方盒子,钢架、玻璃、混凝土,失去了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部分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已经认识到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取其精华,将其融入现代建筑中去,设计建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建筑传统文化。在对待建筑传统的时候,不单只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精神所在。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创作出现代精神和古代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优秀建筑作品。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传统中国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文化及建筑传统

1.1建筑文化

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反映。建筑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等特性。

1.2建筑传统

建筑文化是芸芸众生都不能置身事外的,建筑的形态和风格同民族的会或多或少因地域而异,同地域的会或多或少的因民族而异。

西方建筑文化对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西方建筑文化对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如何在融合西方先进的建筑观念技术与传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之间取得平衡,是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始终贯穿中国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表面化的传承,以及尴尬的中西融合后,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实现现代转型的关键。 一、近代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交汇 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历经了多次的社会变革,朝代更替,民族融合以及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外来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活动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所具有的封闭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审美意识渐趋成为一个稳定的封闭体。在这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由意大利郎世宁等设计监修的圆明园中长春园的海晏堂,虽然建筑是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但采用的是中国的琉璃瓦等建筑材料以及中国民族风格的细部装饰,是当时中西合璧的典范。 二、近现代中国的中西建筑文化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多种途径的传入,西方建筑逐步打破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 “中庸之美”受到西方建筑审美意识和形式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新要求以及适应西方近

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先进科技,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观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转型成为必然。 (一)西风东渐 在经过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西文化剧烈冲突。直到19 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国,建筑尚处于西风东建之际,西洋建筑在中国还只是新奇之物,而且“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文化水平等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大都市的西式建筑工程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中,建筑风格则以各国本土的古典主义和其他风格化的建筑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尚未受到根本动摇。 1、办公类建筑。教堂虽然出现得早而且数量虽多,但毕竟只是精神寄托之所。列强们追求的是物质利益和剩余价值,因而这一时期比教堂数量多的西洋式建筑还是与洋务沾边的各类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办公类建筑。办公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官员都有着不同的办公用房一一衙门。这些建筑的布局都是程式化的平房院落 式,有着浓郁的中国建筑特色。西风东建后,国外建筑的多层式样使中国逐渐也有了多层楼房院落式的办公建筑,并且也开始有了西式风格与我国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办公建筑形式。 2、住宅。 起源于19世纪的上海里弄住宅建筑,最初的雏形是仿欧洲联排式住宅的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号:2114163951 年级:13级建筑 姓名:马荣林

摘要 :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 , 由于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和渗透 , 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 观与审美观。从而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因此 , 如何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 , 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和本土文化的特性 , 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主要 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布局方式和人文思想等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在继承中创新,有选择性地 保留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创造性地将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追求自然和谐的 效果。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实环境和人文 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之下形成的。要使其在现代城市中的传承得到体现,首先,最基 础的要求就是必须对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然后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它 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继而领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和精髓,从传统建筑的演变 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合适的方式 融合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 当下,人们经常会在景区或城市的公共地带看到许多抄袭简化版的仿古的建筑,这并 不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与运用,而是误解了所谓的“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中国 有着丰富的传统建筑资源,但到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人的 一些审美思想和营造方式都已经不符合时代,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只是对传统资源不假 思索地套用照搬,可是不能从整体上美化城市环境,还会给城市生硬的感觉。 那么,我们的传统建筑资源通过如何转换,才能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现代建筑实体之中,这是要考虑的。要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既需要寻找传统建筑中的运 用方式,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处理,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共生 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传统建筑文化。 (一)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北京故宫建筑群为代 表体现出传统建筑的序列性与和谐性;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园林建筑表现出空间的含蓄性、对自然的崇尚、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只有加强对建筑文化的研究,领会文化内涵的神髓,做到真正的了解,才能将传统建筑文化的灵魂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罗浩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罗浩 发表时间:2019-10-29T10:32:44.5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罗浩 [导读]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 牡丹江市城投置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设计师经常利用现代结构的构成手法运用符号构成把原有存在的符号再次拼贴,展现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蕴义以及城市独特的个性。针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的意义而言,建筑符号更多体现的是对于“再创造”作用的发挥途径,能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多年岁月传承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因此表现出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并且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合理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至现代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能够为建筑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和文化表现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建筑设计;应用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改造,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空间两者进行合璧,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高效的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经验,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入手,对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 关于符号和文化符号,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分别对两者提出过相对明确的定义,他们认为符号是我们能够用以抽象的某种方法,文化符号不同于艺术中的符号。首先,文化符号是内在统一的,主要体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法则上;其次,文化符号又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等自身特殊性。因此,文化符号是一种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的符号体系。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相对稳定的传统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是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物质部分,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的动力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特征和思维方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对某一文化符号经多次重复使用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符号。例如:“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意象模型,而在西方国家传统观念中,“龙”则是一种具有翅膀会喷火的凶猛野兽,是贪婪和恐怖的象征,由此可见,同一种符号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都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 2 传统文化符号的特点 2.1 具有较深的历史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伴随着当时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它对于历史的变迁有着承启作用。而这些文化符号,正是结合了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由此可以说,它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因此,中国传统符号具有很深的历史特色。 2.2 具有多样的艺术价值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可以看到很多受历史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东西,而且一些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现代的书法家的文房四宝,传统挂饰中国结,而且现在在很多家庭里面都可以看到屋中装裱的书法以及水墨画还有各类瓷等。这些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家居中的一个体现方面。 2.3 具有深刻的意义 我国古人喜欢以物明志,寄景于情,因此我国我传统文化符号便被赋予了极为深刻的意义。比如我们常见的“年年有鱼”、“岁寒三友”、“福禄(葫芦)无边”等、常听的“松鹤延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共结连理”等,都是古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揣摩之后而赋予其新意的,这些符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因此,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加以利用,从而设计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建筑。 3 现代建筑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 3.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文观念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观念是“ 天人合一”、“ 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中国传统建筑中所体现的建筑特色正是其蕴含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体现。无论是苏州建筑园林的“ 风流” 、徽州建筑的“ 理趣”,还是北京四合院的“ 厚重”,都根植于当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现代建筑同样越来越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设计观念,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婉约、素雅之美,但并不是单纯的复古,在设计中同样要考虑到现代和简洁的建筑元素。设计中,一方面要使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顺应和利用原有地形,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合理的运用适宜的技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3.2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 中国已有的传统建筑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围合式的院落空间。这种空间设计最初理念是使外界环境与室内空间形成过渡并增强院落的私密性,而后它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代名词,徽派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就都采用围合式院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以L形为基础的房屋围合,使建筑中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空间理念,同时给整个空间带来通透、大气的感觉。另外,院落空间的设计同其它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术雕、石雕、彩绘、竹林等相结合;同时,各种处理手法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和同忆,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这样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统一,形成富有特征的空间序列,并且能最大限度节省用地。川军馆的空间原型是当地传统的安仁古镇庄园建筑,是四川地区颇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最主要的空间特点之一就是多进式的院落组合,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条件向四周摊开,在单一水平面上形成对院落的环绕或穿越。而川军馆由于受到基地狭长条件的限制,于是建筑采用了一种类似“竹节”的线性空间组织方式,即实一空一实一空的节奏性空间变化。 3.3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建筑是需要文化传承的,没有标识就没有了区分,这样的建筑是缺乏生命力的。建筑符号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们凝聚了大量的文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就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儒家崇尚“天人合一”,道家推崇“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祖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2)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在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传统文化为何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及其表现 摘要: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现代的中国已经与国际接轨,但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还有很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就不时发生冲突。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精华经济 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这样才会长期存在下去,不被淘汰。在当代经济环境下,社会稳定,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融入新的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不断发生冲突,传统的思想及其文化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时代脚步稳准,吸收现代思想,与时代同时更新进步,与其相适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积淀下来的。但是传统文化有精髓也有糟粕,需要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不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时代进步了,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随着时代进步发展,虽然不一定完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会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环境决定的。周围的一起事物都变,如果还是固执的遵守老的观念与习惯,自然会和现代社会发生冲突。 以前清明节上坟,家人或者亲戚上坟都会烧纸,但是烧纸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浪费纸张资源。不利于环境的发展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撞击,但是现代社会也有些地方需要遵守以前的生活习惯,现在大家买东西都经常用塑料袋,但是这却不符合现代环境的保护。以前,如果买菜,没有塑料袋,因此,大家都用菜篮子,非常环保。 现代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是传统文化中有的是精华,这是应该保留,并大力宣传提倡的。有的是糟粕,需要剔除,引进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与思想。其实,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撞击是必然的,但是,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需要社会大众及其国家进行思想与文化上的更新。 专业好文档为您整理~~谢谢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浅谈中国古建筑文化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泰勒对文化所作的权威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 1 ] ,审美作为一种“能力和习惯”,自然也应当与知识、信仰、道德、习俗等文化要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观念的具象化的表现之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但在美学理论中却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态之外。这是源于理论上的疏忽,还是出于观念上的偏见?本文拟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来尝试加以分析。 阴阳之道与美的形态的分类 美的范畴是意义的范畴,美学理论对美的范畴的规定,既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归纳与总结,也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美的属性的价值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价值判断,既不是仅仅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评价艺术作品对鉴赏主体的价值关系,也不是仅仅立足于对审美对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审美活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为自然的和社会普遍规律的“道”来加以规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关系。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根本原则;儒家则把“道”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政治和伦理原则,是治理社会的道德准则。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从汉代的经学到魏晋玄学,又逐渐将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美学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以自然美来比附社会美、道德美,从而建立起一种具有泛审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态的划分原则。 把对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态的分析,纳入“道”的思想体系,使美的形态研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把美的形态纳入“道”的“二元对立”的感性形态之中,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这两种形态的划分方法,就是这样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万事万物——乾与坤、天与地、阴与阳、刚与柔等等——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关系,《周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乾坤刚柔,比乐师忧”(杂卦),“刚柔者,立本者也”(系辞下),既从观念上,也从方法上确立了美的形态分类的哲学基础。 而直接运用“道”的形态来解释美的形态,则是从清代的姚鼐开始的。作为古文家,姚鼐运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来解释美的形态的二元对立的特点:“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自诸子以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复鲁絜非书》)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分析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 李先逵 内容提要 创造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应当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加以汲取。中国建筑文化有三大基本特色,一是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对建筑名称包含强烈文化意义,从哲学高度理解建筑本质,应用阴阳数理哲学表现艺术美学精神,创造独具一格的礼制建筑;二是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坚持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亲近人的尺度营造空间环境,注重建筑环境的教化功能,强调建筑组群有机整体性,表现了“院落文化”的群体意识;三是“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人居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广泛应用风水学说指导建筑选址规划,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崇尚“中和美”的环境美学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自然式中国园林艺术,把“意境美”的追求作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国建筑师应加深中国建筑文化修养,融入时代精神创造新的建筑理论。 关键词: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理论创新 在当今丰富多采的中国现代建筑创作舞台上,凡严肃的负责的中国建筑师都无不在思考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建筑之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它需要把传之欧美的现代建筑文明同源之本土的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富于个性特色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国门打开,当代西方现代建筑各种思潮理论、流派如洪水般涌入,虽然仍需要更深入地熟悉,“食洋”求化,但至今已不觉新鲜了。相反,在“食古”的另一方面,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传统文化的余波未尽,暗流潜行,尤其在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中,崇洋甚于鉴古。在当今的建筑创作中,之所以欧陆风盛行,盲目模仿、抄袭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大行其道,原

因固然复杂,但鄙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己本土历史建筑文化的思想倾向,却是一大重要原因。此外,在如何学习传统建筑文化精神上也存在模糊的观念,认为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古典的形式已经过时,提继承发扬传统的创作不能体现时代精神等等。不少对传统理解的片面性在于只看到外表形式的学习,而没有体味到更实质的学习是在对建筑本质内涵的认识。也就是说,对中国建筑传统的认识应该从建筑文化学的观点,从建筑观的高度,从建筑哲学原理的把握上去加以阐释和理解。从这个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相比西方古典建筑文化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应当有以下这样三大基本特色,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新的审视,以吸取其合理的营养。 一、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 从艺术本质来看,建筑艺术如同音乐艺术一样,富于抽象的寓意性,以特有的符号语言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它们属于一种象征主义艺术,用这样的象征手法来映射人类的思想意识。如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中,用罗马式风格表现庄严,用希腊式风格表现公正等等。虽然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意义,但较之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底蕴来,却是失之浅表。由于中国文化哲学的早熟,使之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灌注和培育则比其它建筑体系显得格外的悠久、自觉、深刻、成熟,因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文化哲理更加突出,更具普遍性。从宫殿、寺庙建筑直至普通民居、小品园林,莫不充满丰富多姿而又深沉高迈的哲学意识,其建筑形态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思维理念、心理结构以及人生观和宇宙观的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体现着建筑的本质。言其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实为历史的验证,绝非夸张之辞。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中国建筑精神在于:“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集中的,或是分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这的确颇有见地。 中国建筑文化哲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举其大要可列陈数端。首先,在对建筑的名称上,就可看出强烈的文化意义。如称建筑群中位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从中国现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学号:200812601138 专业:08应用环艺 姓名: 摘要:在中国建筑界重寻民族精神的潮流下,无论是老一辈建筑师还是青年的建筑新锐都不约而同的自传统园林中汲取养分,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园林手法的传承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表达归结为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和脱离传统载体的园林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三个部分,并分别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传统园林手法、当代表达、建筑园林化、园林精神 引言 建筑全球化的弊端已然在中国的各大城市显露无疑,重建国人精神家园、发展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今建筑界首要关注的议题。而无论是老一辈建筑师还是活跃的青年建筑新锐,都不约而同的将焦点锁定于对传统园林手法的再开发。诚如青年建筑师董豫赣所言:“古典园林中有太多的历史积淀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不断汲取养分。”传统园林一直是中国人最理想的建筑形态,承载着祖辈人对建筑、自然、人类的认识和理解,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但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痴迷于强势的西方建筑理论,而忽略了民族文化的宝库。如今中国建

筑界已开始迈向发展“新中国建筑”之路,许多建筑师也开始为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传承问题 交了自己的答卷。 正文: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于怎样将园林手法与新的建筑功能、建筑材料、建设方法相结合的问题,几代中国建筑人都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诸多尝试。 一、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 其实,环顾周边,片段性的应用传统园林中手法的当代建筑非常多。增加空间层次感的漏窗、月洞门等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被或直接、或抽象的应用于许多建筑之中。先抑后扬、小中见大的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也经常在现代建筑中发挥拓展空间感的作用。黑白灰的素色搭配也让人产生优雅、古静的联想。这些园林中代表性的建筑手法已然被大众所熟悉,也被广泛且自觉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的设计之中。传统园林手法的片段性的移植,目的不在于营造园林氛围,而旨在丰富建筑语汇,改善空间质量,使长期关注于西方实体建筑手法的我们,增添了许多把控空间的设计手法。 二、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 传统园林体现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符合古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生活追求。而这也正与现代都市人追求亲近自然、生态健康的理念相吻合。所以近些年,出现了许多园林化的建筑,不仅形式、手法园林化,所追求的建筑意境和氛围也是园林化的。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同样也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如山峦、岩石和湖泊。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而有不乏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2011年05月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文/颜红影 摘 要: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数千年来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文化,为今天设计师的创作提供深厚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传统自然观、礼制思想、宗教、民俗等方面探讨传统建筑反映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哲学;宗教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156-01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中国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所包涵的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流传至今,其睿智精华的部分经过时间的洗涤愈发显现出博大与深厚的内涵。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包含的面很广,从哲学到民俗文化,从礼制到宗教等。 一、自然观 中国古代文明是从几千年的农业经济中孕育出来的,中国人对自然充满依赖与敬畏。正是这种依赖与敬畏,使得古代中国产生了崇尚自然、接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指大自然,“天道”即为自然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都统一于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这种观念表现在建筑上,意指人工创造的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共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使建筑的布局、形式等跟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也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比如风水学说中对建筑选址非常讲究,所谓“山环水抱、前山后势”等,都体现了自然环境对建筑的重要性。中国古人强调“师法自然”,把大自然当作老师。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师法自然”的最佳典范。园林虽是人为,却如自然世界的缩影,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供人居住、游览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建筑、生物等科学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的自然主义、宗教等哲学观念渗透到园林建设中,以自然天成的形式美展现出来。中国古建筑在审美情趣和创作思路上也极力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例如明朝的天坛祈年殿采用圆形三重檐体制,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很明显的体现出“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二、封建礼制 《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有别。”这句话的意思是区别等级社会中各阶级阶层的地位,建立起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在儒家思想看来,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具有强制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方面。封建礼制对于建筑的制约,体现在建筑的体量大小、空间位置、装饰构件、色彩应用、屋顶式样等多个方面。从皇宫殿堂到官府衙门到平民住宅,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绝不可淆乱。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平面上位于中轴线的中间,体现其地位的尊崇;屋顶形式用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高形制的屋顶;屋顶用金黄色的琉璃瓦装饰,黄色是最为尊贵的颜色,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此外,装饰构件上的龙型图案、龙的雕塑也体现着皇帝贵为“天子”的身份。封建家族中的礼主要体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在居室建筑的安排上父母居于正屋,并且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上,以显示其在家庭地位中的至尊。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辈居住,称为“厢房”,正房与厢房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此外,在四合院的最前面有倒座,最后面有罩房,男仆住倒座,女仆住罩房,男女相见时候非常少。因此,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也反过来被建筑形式所加强。 三、宗教意识 宗教建筑在欧洲建筑中占有主流地位,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神权是低于君权的,因此中国宗教建筑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没有过分地去夸张神的力量来衬托人类的渺小,而是始终保持人的理性,并且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宗教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宗教以道教和佛教为主。中国建筑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其他异族的宗教建筑风格,并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成为中国特有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国现存的宗教建筑中,佛教寺庙占多数。佛教建筑有塔、寺、石窟三种主要类型,佛教意识决定并影响着佛教建筑的特点。如佛塔的层层向上的形式,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上苍,代表佛教徒摆脱现世苦难、向往天国的愿望。莲花寓意佛地净土的洁净高雅,是佛教建筑中的常用装饰图。放生池是佛家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体现。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由殷商时期的鬼神自然崇拜,战国时期的方术和神仙信仰以及两汉时期的黄老学说糅合而成的。道教信奉“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道教的宫观建筑就是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四、民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诞生于百姓市井、发展于民间,相对于作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民俗文化更加自由、生动、富有世俗的生活气息。它往往源自民间的生产活动、民俗活动,因此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映射到建筑领域,则体现在建筑的门窗形式、围墙的形式、屋顶形式、装饰手法等。有些建筑的功能和形制就直接来源于民俗文化,比如宗庙和家祠的建立,源于人们对祖先的膜拜;戏台的搭建,是因为人们对戏剧等民俗活动的热爱。民俗文化在建筑装饰上面得到尤为鲜明的体现,建筑装饰中的木雕、砖雕、绘画等的题材多源自于一些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戏剧题材,如白蛇传;更多的是用隐喻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常见的有“三羊开泰”、“五蝠捧寿”等。 结语: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是同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它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是现代建筑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创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传统建筑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后人的珍贵精神财富,我们有义务将其深刻领会并传递下去。 作者单位:宿州学院美术学院作者简介:颜红影(1982— ),女,宿州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06. [3]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商业文化 156 2011.05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复习进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 析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贯穿史今的重笔,它既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例例见证,又是我们先祖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山顶洞,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从大汉四百年的长安未央宫,一直再到明清的紫禁城,还有今日看不到的抑或是史书上也找不到的那千万座宏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思想。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而我国的传统建筑思想是以和谐思想与风水学为最主要思想,来体现民族精神与哲学的。 “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

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作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房屋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室内外空间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传统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绕,廊实际上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一个过度,是中国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

浅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浅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宅建筑中传统的文化思想,提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中传统文化传承及创新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ology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thod in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1.建筑设计文化气息短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 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 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2.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

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读王澍建筑有感——谈中国设计特色方向 全球一体化以后,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的界限渐渐模糊不清,一些民族的东西也被越来越国际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越来越规范化的生活秩序和审美标准取代了。我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现代的建筑,就像是一个大盒子,人造光,人造气候、空调、玻璃幕墙等等,这些高科技、工业化的产物已经代替了阳光、风这样自然气候,难道这样的高科技真的对人类有本质上的好处吗。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与自然相和谐,他会通过房屋的朝向采光,会通过开窗去通风,他们会在庭院种植花草清新空气,会通过假山、石、窗、亭来装饰。是自己处于一个与自然和谐的一个状态。 中国现在和外国一样,盖好高好高的楼,来显示科技发达突出自己企业的形象,再加上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这一地区人分布密集,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这就是现在人类过度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科技感而忽略传统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个弊端。 在这种日益造成的问题中,有人开始意识到什么样的建筑环境才真正的适应我们。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建筑大师王澍,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创造了更适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建筑。 上图是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第二期,这是一座整体非常有江南风格的建筑,并镶有高低起伏的长廊,他这的楼不高,长廊从一楼通到顶楼。因为这是建筑院,会有运材料的情况,这个长廊用推车可以从一楼一直推上去,从而代替了电梯。从外形来讲高低起伏的长廊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相呼应,很自然的把此座建筑融合到了这青山绿水间。我想这就是大多数人说的“天人合一”吧 也是他的建筑,让我反思:究竟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这个民族想要的究竟我们现代设计要走向一种怎样的方向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物化,一件设计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需求。而这种需求和审美有些可能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当我们可以把我们民族自身的需求和审美准确的表答出来时,我觉得我们就很自然的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色。目前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发展的已经很迅猛了,我们站在一个物质需求相对丰富的时候,该是一个升华时期的开始了,而站在这个交点上的我们会疑惑该往哪里走,怎样走的问题。于是我们过度的借鉴外国,过度追求中国古典风格这样的极端化,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产生国民现代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天的结束都代表着过去,从建国到现在我们都在向前奔跑,当我们快到终点时不能只眺望起点之前却忘记在奔跑时留下的脚印!我很欣赏中国古色古乡的作品,但我更希望我们可以准确的表达出我们当代、正在进步的人的需求,从而形成中国新的特色。传统和现代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可以传承古代人优秀的生活方式,利用现代的技术去弥补古代不方便的地方。而不是从古代和外国照搬下来。比如:我们可以少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多年来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 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 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 我们却落后了! 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 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 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 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下面仅以我们传统的建筑文化为例, 讲点个 人看法。 世界上的建筑(这里主要指大型的、属于艺术范畴的公共性建筑), 从形式上划分, 基本上 有两类: 一类主要用石头建造的, 叫“石构建筑” , 流行于世界绝大多数地区; 一类主要用木头建造的, 叫“木构建筑” , 流行范围很小, 主要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两种形式的建筑各自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各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就艺术而言, 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很难分出高低。这篇演讲, 仅从反思的角度, 着重谈谈我们的建筑文化中那些制约着我们发展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克服的负面现象。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 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 。两种不 同 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不断重复前人, 不思突破; 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 向前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覆压三百里” 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 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 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 可谓“两千年一贯制” 。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 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 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 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 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 总爱向前人看齐; 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 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 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 也不高山仰止, 而 设法超越他们, 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 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 , 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 。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不断重复前人, 不思突破; 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 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 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 其中“重修圆明园” 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 殊不知, 美是不可重复的! 若是可以重复, 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 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 , 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 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 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 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19 世纪下半叶起, 从世界范围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 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 也已走完了它的 历史进程, 面临着蜕变。然而, 中国历史的发展, 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 即少了一个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 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 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 我们一边招架, 一边接受; 来不及细嚼, 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 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 先要“拿来” , 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 , 或“拿” 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