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研究进展

利他行为研究进展
利他行为研究进展

动物利他行为研究

摘要:在动物界中,存在一种不惜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他者的利他行为,其主要形式有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及纯粹利他。本文阐述了学术界关于动物利他行为的一些理论,包括群体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自私基因理论以及互惠利他理论,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动物利他行为的产生和意义。

关键词:利他行为;群体选择;亲缘选择;自私基因;互惠利他

Research on the altruistic behaviors of animals Abstract:There exist the altruistic behavior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helping others regardless of sacrificing their own benefits in animal kingdom. And the main forms of the altruistic behaviors of animals include the relative altruism, reciprocal altruism and pure altruism. Some theories concerning altruistic behaviors of animals in academic circle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group selection theory, kin selection theory, “selfish gene” theory and reciprocal altruism theory. And the generation or significance of the altruistic behaviors of animals was expected to be explain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 Words: altruistic behaviors; group selection; kin selection; selfish gene; reciprocal altruism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物种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逐渐产生新的物种,实现生物的进化[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恰当地解释了自然界中生物个体为什么会相互争斗或竞争。然而,生存竞争只是生物界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存在着互助互爱的利他行为。所谓利他行为就是生物个体以降低自身的适合度为代价,来提高其他个体适合度的行为。适合度是生物个体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和后代生存能力的综合尺度[2]。适合度越大,个体存活和生殖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但动物所表现的利他行为增加的不是自身的适合度,而是其他个体的适合度。动物的利他行为主要包括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以及纯粹利他[3]。亲缘利他行为一般出现在亲族之间,并且与亲近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彼此之间的利他倾向就越强。互

惠利他指非近亲个体间的利他行为,这种利他具有互惠性,即一个个体冒着降低自己适合度的风险帮助另一个与己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以期日后与受益者再次相遇时能得到回报。纯粹利他行为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自身的客观回报。对前两种利他行为,没有争议或者说争议较少。对纯粹利他行为,各个学派争议很大。1利他行为的例证

1.1亲缘利他

亲缘利他行为一般出现在亲族之间,并且与亲近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彼此之间的利他倾向就越强。在社会性昆虫、鸟类、哺乳类乃至人类社会中尤为突出。如蜜罐蚁的蚁群中,有些工蚁整个一生都吊在巢顶,腹部膨大得惊人,里面塞满食物,其他工蚁把它们当作贮存食物的工具来利用,这些蜜罐蚁的行为,显然有利于集体利益[4]。在蜜蜂群体中,蜂后的女儿工蜂自己不生育儿女,却全力以赴地帮助自己的母亲来喂养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但这样做对它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它们不能把自己的任何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5]。

1.2互惠利他

互惠利他是指两个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交换适合度的行为,即通过合作而双方都得到收益的行为[6]。互惠利他行为与亲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这种利他行为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的动物个体之间,如海葵与寄居蟹的关系,海葵通过寄居蟹的运动扩大摄食范围,寄居蟹通过海葵的刺细胞防御敌害[7];也可以发生在同种动物间,如鹰是一种有着集体智慧的动物,当地面上的野兔躲在灌木丛中或其他较隐蔽的地方而无法捕食时,几只鹰便会临时组成合作小组,由其中一只或者两只鹰在野兔的藏身处的地面上徘徊,将野兔赶出,野兔只顾躲避地面上鹰的追赶而无法顾及其他,这时合作小组中其他的成员便会从空中俯冲下来,顺利地将野兔捕获。鹰的这种策略成功地利用了合作的力量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几只鹰之间往往并无亲缘关系[8]。又如,魑蝠是一种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的蝙蝠,如果连续三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但是并非每只魑蝠每夜都能吸到血,然而没有吸到血的魑蝠并不会饿死,因为吸过血的魑蝠会把血吐给正在挨饿的魑蝠。魑蝠间的这种利他行为并不仅仅发生亲代与子代之间[9]。1.3纯粹利他

纯粹利他是指生物个体对其他个体施以利他行为,不追求任何针对自身的客观回报的行为[10]。例如在蜘蛛和螳螂的婚礼上存在着一种极端自私和极端利他的行为。雌蜘蛛和雌螳螂为了获得一顿美餐,在“新婚之夜”就残忍地将自己的配偶吃掉,而雄蜘蛛和雄螳螂明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极端悲惨的命运,却依然“义无反顾”。这种行为对雄蜘蛛和雄螳螂个体来说似乎没有任何好处。或许这是它们期待已久的一次机会,因为它们遇到雌性的概率很小,错过了也许就终生不能交配。因此为了“新婚夫人”有更好的营养将自己的后代培养长大,这样的牺牲在它们看来也是值得的[11-13]。在鸟类中杜鹃可谓是“臭名远扬”。杜鹃自己不会筑巢,更不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哺育雏鸟。它们为后代所做的事情就是去寻找其他鸟类的巢以及养父母,即寄主。比如沼泽地里的芦莺或者是森林里的大山雀。杜鹃利用它的卵与寄主的卵极其相似而将寄主蒙骗过去。而更令人可恨的是,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大开杀戒,将自己的“义弟妹”,即寄主的卵一个不剩地推出巢外,寄主似乎“既往不咎”,仍然将小杜鹃当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料直到长大[14]。2解释利他行为的理论

2.1 群体选择理论

英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兹于1962年提出了群体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种群和社群都是进化单位,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进化[15]。爱德华兹发现,很多社会性动物都有牺牲个体而有利于种群的利他行为模式。他观察苏格兰雷鸟发现,每当冬天到来或环境条件恶劣时,它们会减少产卵的数量和孵卵的次数;在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时,它们中的一些个体甚至会离开群体而默默地死去[16]。爱德华兹用群体选择学说解释了苏格兰雷鸟的这种行为,即社会性群体中的一些个体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其结果是增加了群体的适合度,因而能够被自然所选择而保留下来。也即是说,正如自然选择可以在个体层次上起作用,群体选择也可以在群体层次上起作用。选择是在种群内各亚种群间进行,通过群体选择保存了那些使群体适合度增加的特征,提高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7-19]。

2.2 亲缘选择理论

1964年,英国生物学家汉密尔顿提出“总体性适应”概念和亲缘选择理论,认为有机体个体的繁殖成功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本身的繁殖,而是它所携带的基

因能否成功地传递下去,因此,共同的基因是利他行为的前提[20]。利他者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与它分享共同基因的亲族适应度的增加,从而使利他者的基因以间接的方式保留下来[21]。亲缘选择理论的具体内容是: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的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现越弱。汉密尔顿指出,利他行为通常发生在具有亲缘关系的成员中,利他者只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因为受惠者与施惠者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基因,牺牲自己是为了在世代中增加牺牲者的基因频率,这种近亲利他行为有利于自然选择保存这些相同的基因并使其得以进化[22-25]。

2.3 自私基因理论

英国著名科学家道金斯于1976年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即“自私的基因”。他认为基因是最自私的,所有生命的繁衍和演化都是基因为寻求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而发生的结果,而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物种,也不是种群或者群体,而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即基因[26]。基因的自私性在导致生存竞争的同时,也导致了动物的利他行为,因为群体或者种群随时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中,只有基因相对稳定,并可通过复制或拷贝的方式持久存在,有些自私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会滋生出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其终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自我复制。动物生存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使和他自身相同的基因得到发展和壮大[27]。

2.4 互惠利他理论

互惠利他理论是美国动物学家特里弗斯于1972年提出的。他认为,除了亲缘利他,利他行为还可扩展到与利他者毫无亲缘关系的受益者,互惠利他理论进一步解释了非近亲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28]。互惠利他行为与亲缘关系没有必然联系。比如,鸟的助手行为就可以用互惠利他主义来解释,帮助别的鸟育儿的助手鸟往往本身也具有繁殖能力,为了自己能留下更多后代,就需要在给它人当助手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并提升育儿本领。在自己繁殖的大忙时期,也期望自己曾经帮助过的鸟能来给自己做助手,协助自己育儿,这是互惠性的[29]。有时这种行为也发生在不同种的动物个体之间,如海葵与寄居蟹的共生关系,以及小鱼给大鱼清理“污垢”的现象,都是互惠利他行为的一些表现[30-32]。一些学者认为,动物之间之所以会发生互惠利他行为是因为它们希望日后与受惠者再次相遇时获

得回报,以便获益更大回报才是互惠利他主义者的真正目的,这次利他是想在下次更有益于自己[33]。

3总结

综上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结论:①利他行为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类现象与经典的自然选择学说并不相悖,而是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利他行为的进化只是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另一条不同的进化路径[34]。②在整个动物界,动物个体最首要的利益就是繁殖自己的后代,不论是自己繁殖还是由其亲属繁殖,而且繁殖后代的真正目的就是复制与自己相同的基因[35]。③在环境的影响下,有时基因会通过个体的利他行为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因为自然选择有利于那些能控制个体、并使个体能充分利用和适应环境的基因,也就是说,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可以利他,但在基因层次上必须利己。在基因控制下,个体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便更好地适应自然选择,实现基因自私的本性[36-37]。④动物个体只是基因生存的载体,动物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基因通过动物个体世代复制[38]。

Reference:

[1] Charles Robert Darwi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1995:

145-150,527-530.

[2] Li H T, Bao J,The progress on altruism research of animals and its debate.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7,23(9):19-23.

[3] Byrne, R., Lee, P. C., Njiraini, N., Poole, J. H., Sayialel, K.,Sayialel, S,Moss, C. J..Do

elephants show empathy?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8,15, 204-225.

[4] LIU H L, JIANG X Y, LIU Q. Inclusive fitness and kin selection theory: Kin altruistic

behaviors and its evolutionary mechanis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2007,24(5):26-29.

[5] Bartal, I. B. A., Decety, J., & Mason, P.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 Science,

2011,334(6061),1427-1430.

[6] Connor, R. C., & Norris, K. S.Are dolphins reciprocal altruists? American Naturalist,

1982,119(2): 358-374.

[7] De Waal, F. B. M. What is an animal emot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11 ,1224(1):191-206.

[8] De Waal, F. B. M. Putting the altruism back into altruism: The evolution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8,59, 279-300.

[9] LIU H L. Altruism and cooperation: the strategies for existence and evolutionary approaches in

organisms.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 S i. ), 2005(4): 568-572. [10] Douglas-Hamilton, I., Bhalla, S., Wittemyer, G., & V ollrath, F. Behavioral reactions of

elephants towards a dying and deceased matriarch.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2006, 100(1-2): 87-102.

[11] Fraser, O. N., Stahl, D., & Aureli, F. Stress reduction through consolation in chimpanze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25): 8557-8562.

[12] Shang Y C. Behavioral ecolog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8.319-320,14.

[13] Hare, B., Call, J., & Tomasello, M. Chimpanzees deceive a human competitor by hiding.

Cognition, 2006,101(3): 495-514.

[14] Wilson.E.O. 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 Chengdu: Sichuan People’s Press. 1985:5.

[15] LIU H L. From competitive evolution to cooperative evolution: the new development of

Darwin's natural selection theory.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2005,22(1): 38-40. [16] Hein, G., Silani, G., Preuschoff, K., Batson, C. D., & Singer,T. Neural responses to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 suffering predi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stly helping. Neuron, 2010,68(1): 149-160.

[17] Horner, V., Carter, J. D., Suchak, M., & de Waal, F. B. M Spontaneous prosocial choice by

chimpanze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108(33): 13847-13851.

[18] Koski, S. E., & Sterck, E. H. M. Triadic post conflict affiliation in captive chimpanzees: Does

consolation console? Animal Behaviour,2007 ,73(1): 13-142.

[19] Williams,G.C Adaptation and Nature Selection.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1:77.

[20] Kutsukake, N., & Castles, D. L.Reconciliation and post-conflict third-party affiliation among

wild chimpanzees in the Mahale Mountains, Tanzania. Primates, 2004,45(3): 157-165. [21] Shang Y C. The life of animals.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1986: 254-366.

[22] Hamilton W D. The gener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 , I& II.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1964, (7): 1- 52.

[23] Trivets Robert L.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Sociological Forum, 2004, 5( 2) :

173- 185.

[24] Wilson. E O. 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 2.

[25] Sober E. What is evolutionary altruism?. Canada,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88, ( 14) : 75- 99.

[26] 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 Changchun: Jilin People’s Press,1998: 57-63.

[27] Wynne-Edwards,V.C. Animal Dispersion in Relation to Social Behaviour. New York: 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1962: 653-660.

[28] Adapra Williams,G.C Adaptation and Nature Selection.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125-158.

[29] Axelrod, Hamilton.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1981,211:1390-1396.

[30] Hamilton.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merican Naturalist,1963,97(896): 354-356.

[31] Robert Trivets.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The Quarterly Renew of Biology,

1971(46): 35-57.

[32] Herbert A.Simon.A Mechanism for Social Selection and Successful Altruism. Science,

1990,250(4988): 1665-1668.

[33] Andreon, J. Giving with impure altruism: Applications to charity and Ricardian equival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97(6): 1447-1458.

[34] Becker, G. S. Altruism, egoism, and genetic fitness: Economics and sociobi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6, 4(3): 817–826.

[35] Bergstrom, T. C. On 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ethical rules for sibling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85(1): 58-81.

[36] Bergstrom, T. C., & Stark, O. How altruism can prevail in an evolutionary environ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1993, 83(2): 149-155.

[37] Brandon, R. N., & Burian, R. M. (Eds.). Genes, organisms, populations: Controversies over

the units of sele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4, 46-51.

[38] 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53

参考文献:

[1] 达尔文. 物种起源.周建人, 叶笃庄, 方宗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45-150,527-530.

[2] 李惠堂, 包军. 动物利他行为的研究进展及争鸣.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19-23.

[4] 刘鹤玲, 蒋湘岳, 刘奇. 广义适合度与亲缘选择学说:亲缘利他行为及其进化机制. 科学

技术与辩证法, 2007,24(5):26-29.

[9] 刘鹤玲. 利他与合作: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策略和进化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4): 568-572.

[12] 尚玉昌. 行为生态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19-320,14.

[14] 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 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 李昆蜂编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5.5.

[15] 刘鹤玲. 从竞争进化到合作进化: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新发展. 科学技术与辩证

法,2005,22(1):38-40.

[19] 乔治·威廉斯. 适应与自然选择. 陈蓉霞译.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7. [21] 尚玉昌. 动物的生活.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254-366.

[26] 里查德·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 卢允中, 张岱云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57-63.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从社会进化论角度分析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社会生物学 利他行为的生物更可能在进化过程中留下来。 达尔文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而帮助他人的倾向对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例如1只雄鸟有6只小鸟,每只小鸟一半的基因来源于其父亲,加起来,6只小鸟是父亲自身基因的3倍。如果雄鸟牺牲自己来保护小鸟,他特殊的基因库就已经得到了复制。其他亲属拥有该个体不同比例的基因数,也可以对这些亲属做类似分析。帮助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可以增加个体自身在子孙后代中的存活率。这是进化生物学的基本原则。 社会生物学家特雷沃斯指出,只有相互的或互惠的利他才有生物学基础。根据他的观点,个体给他人帮助的潜在成本可以从获得他人帮助的可能性中得到补偿。但是这一相互帮助的系统受到了潜在“欺骗者”的威胁。他们接受帮助却不回报他人帮助。为了使欺骗最小化,罪恶感天性以及通过社会规则强化相互帮助的倾向经过自然选择而被保留了下来。 进化理论产生了几个具体的假设。 1、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体;比起远亲或陌生个体,它们更愿意帮助家庭成员。父母对健康的后代比对不太可能存活的不健康后代更无私。 2、母亲通常比父亲更多的给后代以帮助。其原因是在一些物种中,雄性拥有大量繁殖后代的生物学基础,所以不需要对任何一个后代投入太多,也可以使自己的基因永恒不灭。雌性则只能繁殖出相对较小数量的后代,所以必须帮助每一个后代以保证自己基因的传递。 3、人类也具有天生利他行为的倾向。威克斯勒等人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如不到1岁的儿童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给坐在旁边的人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现出畏缩和痛苦等,在看到另一个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出与他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3到5岁的学前儿童在一个小时中会表现出15次帮助他人的行为,包括给小朋友一个玩具,安慰伤心的伙伴或帮助老师。而那些与他人分享、帮助或安慰小伙伴的儿童更受同伴的欢迎。但是,有些行为是儿童不可能观察到的,所以应该认为儿童具有先天性利他行为倾向。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 丁 迈 陈 曦 【内容摘要】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带给现实生活巨大的影响。网民线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民的各种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也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在文献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对唤起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如何促进网络利他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行为唤起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他行为指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①与亲社会行为同义。狭义的利他行为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不带任何私利地帮助他人。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历经几十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犹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一句话,人类的生存方式都变成了数字化。”互联网为人类拓展了生存的第二空间,这一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日益重要,致使网民的在线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因此各种网络行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利他行为也不例外。 伴随论坛、维基、P2P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出现的利他行为不胜枚举。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点,部分学者借鉴了社会心理学中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动机进行探讨;或从网络利他行为的实际内容出发,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还有学者研究社会资本、网络社区特征、浏览行为和便捷因素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综观目前国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系统实证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现象描述和经验归纳。而我们更为关注的是:互联网这种新媒介对利他行为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网络利他行为有什么特点?哪些因素影响了网络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利他是否存在区别?如何借助网络媒介的特点促进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1网络利他行为的界定 本文采用王小璐、风笑天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定义:在网络环境中所实施的将使他人获益且自身会有物质损失,又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其中,“物质损失”是指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网络开销、时间精力,以及虚拟的网络货币等;“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主要是指不期望有来自外部的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但不排除自身因做了好事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我价值实现等内在奖励。② 我们以网络中最为活跃的网民———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校园拦截访问、网络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进行了一些考察,具体研究方法描述参见相关文献③,本文是在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的延伸思考。 21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表现形式的单一性 网络利他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电子化信息为传递物质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分享行为。在大学生已有的利他行为中,回答网友提问占到80%左右;其次是上传各种资源、自己开帖提供有用信息等。网络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这与网络媒介的性质吻合,网络媒介作为人们获取和沟通信息的平台,决定了在其中参与交换或复制的物质具有单一性,即信息,分享与传递信息成为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利他者的主动性 互联网的虚拟与匿名性,很多时候消解了利他者和求助者的身份信息,消解了现实利他的复杂情境因素,使利他行为产生的环境相对简单化,因而行为动机更为单纯,自发性、主动性更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以内心满足感为主导,如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等。 (3)网络利他行为的延时性 社会心理学对现实利他行为的研究,最常见的是实验研究,即研究者创造实验情境,设计求助场景,从而研究人们借此表现出的利他行为,这些现实情境中因为某种由头而引发的利他行为,往往具有在场和即时的特点。网络利他行为则不同,网络媒介具有跨越时空的互动特性,往往可以助人者不在场,而且在求助者发出求助信息一段时间后,延时完成助人行为。 丁 迈 陈 曦: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158期)35

利他行为案例

幼儿园“利他氛围”的实际案例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幼儿园利他氛围案例 开学没几天,我们班一个新转过来的小朋友由于分离焦虑,家长离开后一直哭闹不停,以致哭得呕吐了,把地上吐的一塌糊涂。当时班级里的其他幼儿当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部分幼儿跑过来看看,一边捂住鼻子一边跑开还叫着:“好恶心哦,臭死了,真脏”。 第二种情况:茫然的观望,部分幼儿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看了一眼后也没有表达情绪,只是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或吃饭、或游戏、此事好象没发生一样。 第三种情况:报告老师:老师,嘉怡吐了,吐了一地,是不是生病了,说完以后看着老师的举动。 第四种情况:主动帮助,部分幼儿表现出急切焦虑的情绪,体现在行动上的幼儿把手放在呕吐幼儿的前额上,再比较自己的体温,来确定是否发烧,有的掏出自己口兜里的餐巾纸去擦呕吐物。 分析: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那么,教师如何营造利他氛围,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呢?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可以牢牢把握和利用好这个机会,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从而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在日常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点思考积极的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 一、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利他氛围,呼唤幼儿内在的利他行为。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事后,老师可以通过小红旗、小奖牌的形式,对那些给予别人主动帮助的同学以最大的热情和掌声。可以鼓励其他幼儿给予集体的表扬,比如“xxx表现真不错,大家一起说:xxx,你真棒”等,通过营造良好的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解释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解释 股票 2009-08-23 01:23 阅读3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 利他主义有三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第一,“亲缘利他”,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但生物学的研究业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父亲或母亲虽然可能因此丧生,但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1/2的基因完全相同,从“基因遗传频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原则上只要能使2只以上的幼雏得以逃生,父亲或母亲作出的牺牲就是值得的。如果考虑到年幼子女丧生的几率远远超过经验丰富的父母,这类行为对生物繁衍所具有的“效率”就更一目了然了。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Hamilt on,1964)在这方面, 生物学与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相当一致:所有生命体的行为看上去总好象设法使某一“目标函数”最大化。有人曾经对《美国经济评论》和《美国博物学家》刊载的文章进行过比较,结果发现这两门学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典型的论文都是运用优化的方法来预测某种现象,然后再作出统计检验。(Tullock,1983) 第二,“互惠利他”,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 altruism)。例如,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蝙蝠们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Wilkinson ,1984)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律”,当施惠者与受惠者互相换位时,同样数量的血液将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从而使这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经济学含义。不过,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从而使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重复博弈关系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道德风险和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虽然精密的“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纪晚期才由博弈论专家阿克塞罗德建立起来,(Xelro d,1984)但它的基本思想却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论述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时,就被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了。 第三,“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例如,汤姆逊瞪羚(Thomson?s ga zelles)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

中庸思维下的利他行为研究论文

中庸思维下的利他行为研究论文 中庸思维下的利他行为研究全文如下: 前言 随着中国木土心理学的发展,”中庸”从哲学走进心理学。中庸二字最早见于孔子 《论语·雍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被赋予不同含义。徐克谦对此进行整理,概括指出中 庸思想的3种含义:从西周时代恰到好处遵循刑罚标准到孔子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最 终与人的内心状态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中庸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思维 方式。 近年来,从心理学视角对中庸实践思维的讨论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者依据界定范围大 小及着重点的不同提出不同的”中庸”构念并对其进行测量,如吴佳辉等主张用事前思考 来看中庸;李华香主张冲突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来看中庸;杨中芳则视中庸为一套多元 心理层次的思维体系,构建了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在此基础上将其他研究者的研究 纳入该体系之中,对中庸实践思维主要研究进行整合,是当前中庸实践思维研究的代表。 该体系包含2个层而:集体文化思维层而和个体心理思维层而。其中个体思维层而又包括 生活哲学看人论事、生活目标、处事原则、个别事件处理择前审思、策略抉择、执行方式、事后反省自我修养提升、个别事件反省及心理健康。 该构念的效度研究表明:代表处事原则板块的待人守则、拿捏意识和处世信念价值3 个变量与代表具体事件处理的4个变量分别为趋势掌握、多而性、整合性、和谐型呈现显 著正相关,说明个体具有的处世信念将影响个体的具体行为,个体的具体行为也体现其中 庸实践思维。同时,在具体事件处理层次,多而性、整合性及和谐性3个维度直接互为正 相关,表明个体在具体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审思、策略、执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具有中庸生活哲学者,在处理日常生活事件时,更加顾全大局,处事多方衡量,追求 生活和谐。现实利他行为对他人有利,但对个体本身可能会造成损失。具有不同程度中庸 实践思维的人在遇到可能影响到自身和大局的和谐性的利他行为时是否会做出不同的利他 行为呢?由于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存在差异,中庸实践思维者在网络利他行为和现实利他 行为的表现是否也会存在差异?现实利他行为由于其环境的现实性,个体在行为之前需要 考虑的因素较多,中庸实践思维者又较倾向于多方衡量做出最佳选择,因此更有可能做出 利他行为。 相比较现实利他行为,虽然个体网络行为受到的约束较少,也无需过多考虑行为对现 实整体和谐性的影响,但个体现实利他行为越多,越容易形成为他人福社考虑,关心他人,在行动上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种持久倾向,既容易形成利他人格,其做出的网络利他行为 也会比较多。因此,研究作出如下假设:个体的中庸实践思维水平越高,那么其现实利他 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越高;高中庸实践思维组中庸实践思维量表得分前后的网络利他行为 与现实利他行为将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中庸实践思维得分后。

第七章利他行为

第七章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一).定义 不期回报的,提供时间、资源或者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联系和区 别? 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事情 二)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 根据动机的不同,利他行为的性质有所区别。 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减少自己痛苦 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因为移情,减少他人痛苦 二我们为什么会帮助别人? .. 社会生物学理论:进化心理学:互惠,亲缘选择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规范: 互惠规范:以德报德,以恩报恩 社会责任规范: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帮助值得帮助的人 .. 社会交换: 三个理论的比较 理论观点助人动机助人发生的原因 社会生物学 本能,帮助和自己相似的人是为了增加该种族延续的可能性社会交换论 社会规范论 助人的代价与收益作比较,收益更大 回报、社会责任与公正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基因中就有帮助他人的因子 提供帮助是因为有收益 我们都需要帮助,我们也有责任去帮助他人以维护社会公正.. 进化心理学: .. 亲属选择 .. 个体帮助亲属就是帮助自己基因的生存 ..

增加同类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 群体选择 .. 有选择性帮助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群体 .. 班级,学校,国家 第一阶段:行动者首先注意到发生什么事 第二阶段:对线索的解释,衡量线索的意义 第三阶段:估计干预和受益的代价 第四阶段:决定采取哪一种方式 第五阶段: 把既定的决 策付诸实施 .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交换论(福阿,1975): 人们在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前,要对自己、别人和社会背景做出评估,考虑助人行为是否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减少痛苦。 助人行为的决策模型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其他人的因素 1968年,Latane和Darley 的实验 实验1:测量他们是否去帮助一个受难的妇女 被试单独或与其他人一起在房间内填写调查问卷;填表时,听到隔壁的一个房间内一个女人活动的声响,妇女的尖叫和痛苦的呻吟声。 单独一个人70%;与朋友一起时:70%; 与一个陌生人在一起40%; 与试验者的一个消极的同伙在一起7% 结论:他人的在场减少了助人行为的可能性。 实验:被试在一个小房间内,与其它人一起参加一场讨论(通过电话进行),一名 被试在讨论中,谈到自己曾经得过癫痫,在轮到这名被试发言时,大家听到癫痫发 作的声音。 结果:他与另一个人一起参加讨论85% 他与另外两个人参与讨论,62% 他与另外五个人参与讨论,31% 结论:加强一个人的责任感会增强他的助人行为。 冷漠行为: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

利他行为分析培训课件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 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 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 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 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 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

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 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 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 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 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 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 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 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 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郑显亮)

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下面的陈述是有关网络上的一些行为表现,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句子后面相应的数字上打“了”。数字表示句子所陈述的网络行为在你身上发生的频数,具体如下:①一一从不;②一一偶尔;③一一通常;④一一总是。你的回答没有对错、好坏之分,问卷中包含了测谎项目,请如实作答。 从不偶尔通常总是 1、网上与他人分享自己成功的学习经验 2、对网络上的提问给予回答与指导 3、在论坛上讨论问题,并发表个人意见 4、在网上发表一些读书心得与网友共享 5、在网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6、指导网友如何更好地使用网络 7、对一些批评或谴责社会不良行为的贴子跟贴 8、在网上发布及时、有用的日常信息 9、创建群、组等,为大家提供网络交流的平台 10、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网上帮助他人解决疑难问题 11、指导网友如何防毒、杀毒 12、看了他人的贴子后给以积极回复 13、在网上向他人推荐好的文章、音乐、影视节目等 14、在网上曝光一些不法事件,以提醒他人注意 15、倾听网友诉说自己的不快并对其开导 16、在网上写积极意义的文章以激励他人 17、告诉网友们一些网络陷阱 18、举报网上不良信息 19、上传有用的程序 20、将网友所需的资料发送给他 21、对网友给予关心和鼓励 22、在网上提醒他人警惕某些诈骗、引诱等不良信息 23、在网上祝福他人 24、自己在网上受了骗,自觉发贴子提醒大家 25、在网上帮助他人排忧解难,解决一些生活、学习或情感问题? 26、在网上对他人进行技术或方法指导,帮助新手学习上网技术? 备注:量表结构 网络支持:23、21、15、25、13、20、5、12、16(9 个项目) 网络指导:19、11、6、26、9、10(6个项目) 网络分享:3、2、I、7、4、8(6个项目} 网络提醒:22、14、24、17、18(5个项目)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1 “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D.共同外部威胁)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直接暗示)。 4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内化)阶段。 5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6 ( B.调查法)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7 ( B.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8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9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10 ( B.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1 ( B.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12 ( C.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3 ( C.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14 ( D.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15 ( D.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16 (A.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17 (A.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18 (A.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9 (B.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0 (B.人际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1 (B.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2 (B.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否的标准。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最初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创造这个词的。 一般来说,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需要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特别是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动物的利他行为,如社会性昆虫、狼群、鸟类等等,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其中最典型的,是流行于西方的社会生物学观点。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威尔逊在其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中,就对动物的利他现象和人的利他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得出一系列在西方影响颇大的结论,认为自然选择由于在增加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的过程中增加了个体和种族存活的可能性,从而从根本上支持了动物和人的利他行为。 另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往往还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多方面的,即认为人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面,半是野兽,半是天使,“……仁慈确实是存在的,不论它是多么的少,……在人性中,除了狼的凶残,蛇的歹毒,总还有些鸽子的善良。”这种观点同功利主义或合理利己主义看待人的利他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并试图用这种观点,来缓和人们的自私自利之心。 正象利己主义在过去和现在都激烈抨击利他主义的“座伪性”一样,利他主义在过去和现在也在不断回击利已主义,认为利己主义是“人性的堕落”。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这种论争,直到现在为止,仍是一桩悬案。 集体主义原则认为,无论是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这种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的观点,都是对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对人的这种利已和利他属性作过深入分析,认为利已主义和利他主义,不过是一种统一的利益的分裂形式,在剥削阶级虚幻的集体中,由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造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严重对立,从而造成这样的情况:作为普遍利益代表的国家,要求个人利益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并向人们灌输这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称之为“美德”;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则强调人的“自私的本性”,要求实行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最高的“美德”。最后在整个社会中显现出人们对待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道德原则的相互对立的态度:“其中有些人出于对利己主义的义愤而从利他主义的道德教育中寻找出路;而另一些人强调利己的个人主义的创造性的进取精神;还有一些人则希望从两者各取一小部分,强调个人主义的创业精神的必要性,不过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和在道德的范围内。” 因此,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作为个人在私有制社会利益分裂对抗的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两种形式,其对立并不是出自人的本性,而是私有制社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已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失。” 从利他主义产生的这种根源中,我们即可见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根本区别。

大学生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心理学论文(附调查问卷)

大学生利他人格情况分析 XXX 5090109139 XXXX大学 F0901006 摘要:考察了大学生利他人格的情况。考察的样本人群为各高等院校的2009届本科生62人。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 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 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否的标准。利他主义这一词最早由19世纪法国 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大学生的利他人格养成源自于。。。 受什么什么影响。。。结果表明什么。。。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一、引言: (1)利他主义的定义: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2)利他主义产生的原因:利他主义,不管是在动物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对于一般动物而言,产生利他主义情结的原因可能更多地是出于本能和遗传,当然也不排除它们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而导致利他的可能性。从总体上看,动物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发达理性和计算能力;所以,动物中的利他主义更多体现为一种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 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属性,所以,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利他主义,并不排除来自本能和遗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类又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人类社会的利他主义,又带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所以,人类利他主义的本质属性应在人的社会属性方面,而非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 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看,利益追求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所以,利他主义的实质在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并且应是长期利益博弈的一种均衡。首先,利他主义是实现人类理性均衡的基本条件。人类理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有复杂的计算推理能力,能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分析;二是追求收益的最优化,这里的最优化意味着当整体最优最终强于局部或个体最优时,集体选择的结果会最终趋向整体最优。 (3)利他行为的动机:一般来说,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往往从抽象的人性本能和人性需要来证明利他主义的合理性。 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特别是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动物的利他行为,如社会性昆虫、狼群、鸟类等等,来证明人类在天性中也存在着这种利他动机。其中最典型的,是流行于西方的社会生物学观点。 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奥·威尔逊在其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利他行为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B1104 姓名:李卓 学号:0614110414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利他行为主要表现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参与爱心活动、志愿服务以及网络利他行为等方面,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加强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的正确引导。利他行为往往具有较小的确定性价值,而具有较大的概率性价值利他行为往往具有较小的直接性价值,而具有较大的间接性价值;利他行为往往具有较小的显性价值,而具有较大的隐性价值;利他行为往往具有较小的眼前性价值,而具有较大的长远性价值,我们大学生要有利他的品质,去服务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行为措施价值 一、利他行为概述 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 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环境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认知。主要是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一般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而个人的公平和互补认识也会影响助人行为。人们往往怀有这样一种心态,即从长远的观点看,一切是公平的,互补的,现在别人能获得他为之奋斗的东西,不久后自己也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彼此的机会是公平的,所以现在帮助别人,日后别人也会帮助自己。人们会在这样的认识下做出助人行为。 移情。即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和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情绪。人处于愉快的境况下,或感到内疚时,容易做出助人行为 其他个人因素。即身份特点。主要包括性别和年龄。女性不如男性容易助人,年龄大的比年轻的要少助人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的发展 行为的发展经历了七个阶段: 自我中心。此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和自私的,利他是为了奖励或逃避惩罚。 互补性的利他主义。此阶段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工具性手段,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和个人利益。如果人们尝试去帮助处于困难的人,难他们也回期望自己遇到同样困境时,能得到这些人的帮助。 首属群体的利他行为。即在家庭,朋友,社团,公司等首属群体内的成员共同分享兴趣,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甚至财产。此阶段的人愿意为自己人作出很大牺牲,作出一些利他行为,但对于外人,就不大愿意了。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摘要]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受到人们普遍赞扬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明确利他行为的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利他行为,防止利他行为的弱化。 [关键词] 利他行为产生原因培养 利他行为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创用,但并未对其进行过理论概括。对于什么是利他行为,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利他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征,自愿、以利他为目标、不附带外在酬赏的期望、包括利他者的损失成分。 利他行为根据发生情景的不同,分为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前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例如,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为残疾人或儿童的教育事业募捐,义务献血,把迷路的小孩送回家等。后者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发生。如抢救落水儿童、救火等。从难度和行为后果的社会意义上讲,后者大于前者。而前者却能更加考验行为主体利他意识的牢固程度。 对利他行为产生基础的理论解释有本能理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认为:利他行为是遗传的、先天决定的,是一切群体动物生存的机能,是有价值的积极意义的行为。威尔逊以动物为例,如白蚁、蜜蜂来论证他的观点。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华生曾说过一段偏激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乞丐、小偷。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霍曼斯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而人们在社会交今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 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等情境因素;利他者的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心理特征;先前的利他经验、利他技能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有人说,如今的社会早就没有了纯粹的利他行为。在我国的三亚,为人指路居然也可以收取费用。这种行为是少数的。在我看来,大部分人的利他行为是出于人的本能,而非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例如,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就发生了许多感人的利他行为。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

利他行为的_道德人_分析_王玉珍

利他行为的 道德人 分析 王玉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人们普遍认为,利他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而人的行为动机有两种:利己和利他。单纯从利己动机来各种解释利他行为存在着贫困性,引入 道德人 概念则可以对动机上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利他行为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关键词: 经济人 假说;道德人;利他行为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3)12-0030-05 人们普遍认为,利他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尽管对于这三种利他,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与经济学等等)对其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分析。但这些分析并没有给利他行为一个统一的解释。本文试图引入一个概念即 道德人 ,以对各种利他行为(无论动机上的利己还是利他)有一个统一解释。 一、 经济人 假说的贫困 对于社会中的各种利他行为,究竟能不能超越 自利 的动机,能不能运用 经济人 的自利最大化来进行解释呢?理论上普遍认为,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自利动机的驱使下选择和行为的。 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史上进行了很多次争论。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就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扩展 经济人 的内涵,以对微观主体的各种(包括利己和利他)行为进行分析。这种对 经济人 内涵的扩展以布坎南、贝克尔以及诺思为代表。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把各种非经济因素的解释纳入 经济人 分析的框架之中,从而逐渐完善了 经济人 的行为假说。那么,扩展后的 经济人 内涵能否很好的解释利他行为呢?贝克尔的分析(1976)似乎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完满的答案。 在贝克尔对利他主义分析的模型中,他把利他主义的效用解释为收入最大化,并且在其效用函数中包括了受惠者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状况。对此,Nakayama(1981)、Arrow(1982)以及Bergstrom (1986)等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表明,一旦利他主义者的效用函数取决于其他所有人的效用状况时,会有可能产生一种弱帕累托无效率。这个结论无异于对贝克尔理论的致命打击。这同时也说明了用 经济人 假设框架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利他主义进行分析的局限性。当然,这并不表明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就不能对利他主义进行解释。把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纳入 经济人 分析框架中,并从自利最大化角度来进行解释主体行为尚是可行的,但对于纯粹利他或者说无私利他行为,从行为主体自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解释的话,则就显得有些苍白。 尽管对 经济人 假说内涵的扩展也试图考虑到相关的道德准则或规范,但最终这些解释都是无力的。为此,阿马蒂亚 森指出: 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 收稿日期:2003-10-08 作者简介:王玉珍(1971-),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山西财经大学教师。 30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 高宪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利他主义行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他行为理论包括:生物学理论、社会 交换理论、 动机论。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利他者的自身因素、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受助者特征、社会文化特征。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人的本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利他主义理论;利他主义行为发展【中图分类号】 B8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0)01-0043-02 【作者简介】高宪芹(1984-),女,山东泗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在读研究生。 西方关于利他主义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笔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借用拉丁文alter 来表示同利己倾向对立的乐善好施,最早在伦理学上提出利他主义(altruism )一词。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是从行为上对利他主义加以定义的,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不指望未来酬劳而且是出于自由意志的行动,即是出于自愿和自择的助人行为。Batson 和Powell (2003)认为利他主义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还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观点, 认为利他主义是指个人的某种旨在增进他人利益的稳定的动机和一贯的行为。而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 )是利他主义的外在表现[1]。 利他行为是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心理学家按照亲社会行为动机的不同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了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酬赏和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在行动上有益于他人,在动机上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巴特森再次根据动机的不同把利他行为进一步细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和纯利他主义。他认为:利他行为者在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一种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一种是专注于他人的同情心理。为了减轻自身的内心焦虑而采取的利他行为,是自我服务性的,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体现自身 的力量和价值,这种被称为自我利他主义。因他人的困境而产生移情,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做出的利他行为,这种被称为纯利他主义。[2] 根据利他主义发生情景的不同,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一般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前者是指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重大财产损失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普通事情,情境中有明确的线索或信息表明有人需要帮助,助人者也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因此也没有高度的紧张感。该利他行为非常普遍, 如在公交车上让座、帮邻居照看小孩、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等。后者又被称为特殊情境中的利他行为,这类利他行为是有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危险的,行为者做出利他行为时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紧急情境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少见情形,令人猝不及防,因此人们对此缺乏经验和心理准备,需要利他者采用特殊手段来援助他人。 Wilson [3](P60-62) 把利他主义分为两种:无条件的利他主义 和有条件利他主义。无条件利他主义行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最近亲属,在疏远的社会关系中比较少,利他者不求任何回报,不受社会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表现为无私、忘我的行为。而后者的实质则是自私的 “利他者”,其典型反映就是互惠互利,社会中的远亲和不相干的个体之间交往,通过社会契约达到互利互惠,这种利他主义行为完全是有目的的。 Sober [4]也将利他主义分为两种:进化的利他主义和本土的利他主义。前者具有遗传特性,是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将被助者看成是“我们”一部分时的下意识行为,而后者的发展过程则比较复杂,它是由个体内在得益于别人的动机 2010年1月总第149期第1期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2010 Serial No.149No.1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