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塑料凹印油墨水性化

为什么塑料凹印油墨水性化
为什么塑料凹印油墨水性化

深圳市墨库数码耗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喷墨墨水产品:热升华墨水,颜料墨水,染料墨水,弱溶剂墨水,打印机墨水,热转印墨水,万能墨水研发与生产,是为打印机耗材厂及相关批发商提供喷墨墨水OEM的专业生产商。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水墨主要使用在瓦楞纸、纸张凹版印刷以及部分柔版印刷,在塑料薄膜的凹印中很少使用。在塑料薄膜印刷中使用水性油墨却是凹印市场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在塑料软包装印刷中,凹印的优点非常显著:印刷图案鲜艳、表现力强;有很好的耐印率,可达到100万印次以上;实现无接缝图像印刷。另一方面,凹印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很明显。由于塑料薄膜的非吸性特点,油墨本身及实际印刷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破坏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凹印中使用BOPP膜印刷是最多的,而采用的油墨大多数是氯化聚丙烯型里印油墨,以大量的甲苯作溶剂,树脂生产过程中使用氯单体。带来对人的卫生安全性隐患。凹印业要扬长避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消除凹印加工中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及卫生安全性隐患;虽然水性油墨在性能及使用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但随着原料生产、油墨制造、纸张制造、印刷机设计、干燥和印刷装备制造等各方面的进步和协作。水性油墨的生产和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普及。这也是世界环保不可抵挡的趋势要求。

水性油墨是以水性树脂为连接料,高级颜料(或染料)为着色剂。水为主要溶剂,少量乙醇为助溶剂。配以多种助剂经精细研磨调配而成的一类液体印刷油墨。其组成如下:

油墨是一种均匀的分散体系,要求其中的各个组成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对水性油墨来说,就是要求连接料、颜料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尽可能接近,这样才有可能使三者成为一个稳定的胶态体系。在这三个组分中,因为水是主要组分,而且其表面张力较大,所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是首要问题,其次可以对树脂进行改性,增大其表面张力。

PH值:水墨在使用时,PH值的控制比较重要。通常PH值应控制在8.5—9.0之间,这时水墨的印刷性能最佳,印品质量最稳定。这是由于胺在印刷过程中会

不断挥发,再加上操作人员不时地加人稀料及新墨,所以油墨的PH值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当水墨的PH值高于9.0时,碱性太强,水墨的粘度会降低,导致干燥速度变慢、耐水性变差;当PH值低于8.0时,碱性太弱,引起脏版,而且会产生气泡。在稀释油墨时,使用的水最好是纯水,当以自来水作稀释溶剂时,要注意由于水厂杀菌或漂白后残余的氯会对水PH值性产生影响。

粘度:一般在22秒—30秒之间(涂4#),而氯丙型油墨的粘度相对比较高,一般在30秒—60秒之间。油墨粘度大小与连接料中树脂的粘度及其密度密切相关,水性油墨的树脂本身粘度低,颜料与水的亲和性好,所以油墨的粘度相对氯丙型偏低。上机时的粘度应控制在12秒—14秒(3#杯)为宜,水性油墨的粘度低、转移效果佳、过渡网点层次丰满、平滑,非常适合中高速凹版印刷机的使用要求。

干燥:水性油墨的干燥性与溶剂型油墨有较大的区别。水性油墨中水的沸点高,蒸发热大,印刷品干燥偏慢,对印刷设备的烘道及风量要求更高。实现水性油墨彻底干燥有二个方面值得改进。第一,增加现有印刷机的烘道长度,如把烘道长度从1.5米增加到3.0米,印刷速度就可以达100米/分钟以上;第二,减少印版的深度,溶剂型油墨的白版的深度一般在351μm—50lμm之间,水性墨深度在151μm—251μm时即可达到同样的印刷效果。既保证了油墨的干燥性,又节约20%的油墨涂布量。在实际应用中,油墨的干燥性与印刷油墨粘度、PH

值是相关的。此外,还要根据实际印刷环境,调配合乎要求的稀释溶剂,改变水墨的干燥速度,以得到稳定的印刷效果。

成本测算:由于国际原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引发下游化工产品价格一路上涨,化工溶剂的涨幅达到60%—100%,以往溶剂型油墨已失去了价格上的优势:溶剂的使用量按油墨量的100%计,则溶剂型油墨增加溶剂成本达到4000元/吨—5000元/吨,考虑水性油墨的烘干要求高于溶剂型油墨,而水性油墨的涂布量比溶剂型油墨少15%—20%,三者综合平均,既使水性油墨表面价格比溶剂型油墨高5000元/吨,其实际使用成本仍然低于溶剂型油墨。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开发和应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环保型油墨,已成为摆在油墨工作者和印刷从业者眼前的迫切任务。这一伟大使命的开展和完成,既是相关行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相关行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水性油墨是指以水为溶剂或发散介质的油墨,也叫水基油墨。由于它是用水来代替传统油墨中占30%~70%的有毒溶剂,油墨中不再含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减少了大气污染;同时使印刷车间内的环境保持清洁,因此在印刷过程中对工人的健康无不良影响;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火灾隐患;印刷产品对消费者也不造成健康损害,由此而被业界所广泛称许。

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调配专色油墨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深色或浅色专色油墨,在调配时应遵循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印刷色彩学和印刷工艺的基础之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点: (1)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油墨和同型号的辅助材料。此外,能用两种原色油墨调配成的颜色就不要用三种原色油墨。同理,若需要某种间色调配的,亦须用间色原墨,以免降低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和鲜艳度。调配深色墨时,应根据用墨的重量,将主色油墨放入调墨盘内,然后逐步加辅助色以及必要的辅助材料。 (2)凡以冲淡剂为主、原色或深色墨为辅,所调配的油墨统称为浅色油墨。浅色墨的调配在方法上和调深色墨略有不同,是在浅色油墨中逐渐加入深色油墨。切不能先取深墨后再加浅色墨,因为浅色油墨着色力差,如果在深色油墨中加入浅色油墨的方法去调配不易调准色相,往往会使油墨越调越多。 (3)调配专色油墨前要调配小试样。这是说根据原稿色相初步判断所要采用的油墨颜色,然后按比例从各色油墨中用天平称取少许油墨,准确称量,放在调墨台上调配均匀后,用刮刀刮取小色样与原样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妥善保存。 (4)调配复色专色油墨时,运用补色理论纠正色偏。例如:当某种复色墨中紫味偏重时,可加黄墨来纠正;若红味偏重,则可加入青墨(如孔雀蓝或天蓝墨)来纠正;再如黑墨偏黄黑度不够时,可加微量的射光蓝作为提色料,因为射光蓝是带红光的蓝墨,有利于提高黑墨的黑度。 (5)掌握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常用油墨的色相特征。例如,在调配淡湖绿色油墨时,宜采用天蓝或孔雀蓝,切忌用深蓝去调配,因为深蓝墨带红味,加入后必然使颜色灰暗而不鲜艳,同样道理,也不能用偏红的深黄墨,而采用偏青的淡黄墨效果较好,又如,调配桔红色油墨时尽量要用金红油墨,因为金红油墨的色相是红色泛黄光,可增加油墨的鲜艳程度。另外,有些油墨的选用要根据画面效果来定,例如,印刷人物肖像和风景画选择的油墨应有所区别。

PVC塑料凹版水性油墨的应用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PVC塑料凹版水性油墨的应用一 中国油墨交易网讯: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 成为21世纪的发展主题。水性油墨由于具备无毒、不燃、不污染环境等 优良特点,广泛应用在柔性版和凹版印刷中,水性油墨的应用研发成为油 墨研究领域的重点。 关键词:绿色环保;水性油墨;应用研发 为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大力推广共性节能减排技术的要求,国家 《包装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塑料包装工业今后三年调整振兴 规划》、《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发改企业[200713251号)》、国家质检 总局自2008年1月1日实行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 可通则》均对水性油墨的研发和产业化计划提出了要求。塑料软包装水性 印刷技术(清洁生产)产业化项目属于国家及行业重点支持和鼓励使用的 “零排放”技术,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技术政策。在工业经济迅速 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加大,污染物体排放总量和 农村面源污染持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加重。目前中国塑料包 装印刷仍以溶剂型油墨为主(约占90%),由于这类油墨中含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有机溶剂一般占组成物的60%,因此干燥时会有大量VOC排放到大气当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而且有机 溶剂会残留在包装袋中,最终对消费者造成损害。仅中国塑料软包装行业 年排放到大气中各类溶剂就达百万吨之巨。水性油墨区别于溶剂型油墨最 大的特点在于所用的溶解载体。溶剂型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等,而水性油墨的溶解载体是水和少量的醇(约3%-5%)。由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凹印油墨常见参数(精)

凹印油墨常见参数 纸张本身颜色深浅,白度对光线的吸收不同也引起油墨颜色变化。对于干性油,如有少量金属盐类存在则可大大加速其氧化反应,常用的金属盐有钴、锰、铅的盐类,这就是干燥剂。假如油墨是透明的,则光线照射到油墨表面,一部门被吸收,一部门被反射,另一部门透射到纸张表面再反射,经油墨层出来,与直接被反射的部门光组合成的颜色就是该油墨的颜色。当这个比值为 1时,颜料是透明的;这个比值大于 1时,则颜料是不透明的,即具有遮盖力。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种,无机颜料大多是坚硬而致密的晶体材料, 这些晶体不经特殊处理很难研磨成细微颗粒,无法很好地分散到连结料中,所以无机颜料制成的油墨印刷适性往往不够理想,且轻易磨损印版。凹印油墨可近似看作为牛顿流体,其屈服值、触变性的因素可以不予考虑,所以其流变曲线为通过原点的直线。其中有色物质起显色作用, 靠与承印物的颜色不同形成对比, 在承印物上显出图像来。如油墨的连结料粘度大,则油墨的粘度也大。主要有增塑剂、慢干剂、干燥剂等。 油墨的粘性。粘性大的油墨不仅不易转移到纸张表面,而且还轻易将纸张表面的纸毛拉出,造成质量事故。连结料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油型连结料和树脂型连结料、有机溶剂。对于对油墨干燥性有较高要求的高速凹印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助剂也叫添加剂,是油墨的辅助成分,其作用是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为了不同的目的,要在油墨的配制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助剂,以调整油墨的活动性、干燥性、色调等。这些机能包括活念头能、光学机能、耐抗机能。 增塑剂是一种高沸点、低挥发的溶剂或低熔点的固体,用以增加高分子物质的塑性。常用的合成树脂有:季戊四醇松香脂、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醒树脂、聚酸胶树脂、顺丁烯二酸研树脂、石油、沥青等。 分散度是指颜料颗粒的大小。 视比容是指每克重颜料所占的体积,用立方厘米来表示。油墨的光

凹版油墨标准

控制状态: 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 ————————————————————————————— 化工材料内控标准 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 ————————————————————————————— 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 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 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 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 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 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 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

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 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 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 3要求 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物理指标 指标颜色细度μm 粘度 s(25℃) 固含量% 着色力% 初干性% 附着牢 度% 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 ≥25 ≥20 95~100 25~50 ≥93 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3.2油墨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油墨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油墨及金属络染料;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的要求。 3.3油墨卫生指标采用刮样检测,产品应符合表2、3、4的卫生指标 表2 重金属 项目砷(㎎/㎏)铅(㎎/㎏)汞(㎎/㎏)镉(㎎/㎏)铬(㎎/㎏)镍(㎎/㎏)纸张凹版油墨≤0.6 ≤3.0 ≤0.6 ≤0.6 ≤10.0 ≤6.0 注:对特殊且用量少的油墨,重金属的要求按照特殊规定,如紫色、红色墨砷含量低于3ppm。铬含量低于30ppm. 表3 VOCs 指标名称单位指标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苯mg/m2 不得检出甲苯mg/m2≤0.12 乙苯mg/m2 ≤0.12 二甲苯mg/m2≤0.12 甲醇mg/m2 ≤0.8 正丙醇mg/m2≤2.5

专色油墨调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专色油墨调配 碰着专色打稿及专色印刷时,偶尔都会问技师,调配专色油墨时,是依据什幺理论、什幺方式,来将原色墨作调配,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说:「凭经验」。心总是想着,调配又怎能「打乱章」呢?总有其依据。 油墨减色法油墨是依据色料的三原色,黄、洋红及青蓝,它们均属非发光体,特性是分别吸收(或减去)白光内三分一色光,而反射其馀两色光合成后而得的,就如黄色,它吸收(或减去)白光内的紫蓝色光,反射出红绿两色光,而这两色光合成后而得出黄色,洋红吸收白光内的绿色光,而青蓝则吸收白光中的红色光。所以油墨三原色被称为减色法原色(Substractive Primaries或Substractive Primary Colours)。颜色 的特性油墨颜色的性质取决于: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及明度(Luminosity)。色相是因油墨反射的色光在可见光的光谱中,都具有一定的波长,这波长就是油墨颜色的色相或就是某油墨色彩的相貌。饱和度就是指颜色的纯度。纯度最高时,就是完全根据油墨减色法的理论,吸收(或减去)三分一色光和反射三分二色光。明度是指油墨表面反射出来光量的多少,而直接产生不同的明暗层次,而油墨颜色的色相是不变的。 第二次色为原色墨相加的色彩。如红=黄+洋红,绿=黄+青蓝,紫蓝=青蓝+洋红。三原色等量调配时,就是中心的灰位。举凡原色墨混调另一油墨时,都已形成带灰度及亮度减低。专色的调配将原色墨用密度仪量度后,绘画右图,就可检视油墨的色相及饱和度,和互相关系。即黄、洋红各1:1;黄、青蓝各1:1,洋红、青蓝各1:1,调配出大红、绿及蓝紫,叁色等份就偏向黑。从图中亦可检视出各色的互补关系,如黄与紫蓝,洋红与绿,青蓝与红,当调配的油墨色相有色偏现象,如色相偏绿时,可加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水性油墨知识原理

水性油墨Water-based ink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 [编辑本段]水溶性树脂 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性树脂皆为水性油墨的连接料,它对油墨的粘度、附着力、光泽、干燥及印刷适应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国内,常采用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作连接料来制作油墨,但此种油墨仅能用于印刷一般纸箱,满足不了中、高档包装印刷所要求的光泽和耐水性的要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稳定性较好,但印刷适应性和可溶性略差一些,其他还有用苯乙烯改性马来酸树脂、水性氨基树脂以及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等,这些高分子树脂一般均含有-COOH(羧基)、-OH(羟基)、-NH2(胺基)等亲水基团,经过特定的工艺处理,成为完全溶于水的树脂,可以作为水性油墨的连接料。但是,依然明显地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且对水性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光泽度、耐水性等都有不同的影响(见表1)。 马来酸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水性氨基树脂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性丙烯酸树脂 颜料分散性中中良良优 印刷适应性中中中良优 耐湿摩擦性中中良中优 耐干摩擦性差中差中优 油墨稳定性中良中中优 耐热性差差中中极优 耐水性差差中差优 着色性中中差中良 光泽差差中差良 由表1可知,选用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树脂作水性油墨的连接料,其光泽度、耐候性、耐热性、耐水性、耐化学性和耐污染性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直接分散溶解或合成高分子乳液时,也均能表现出优良的性能。用该树脂制成油墨,产品可达到国外先进产品的质量水平。使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作为丙烯酸树脂的主要引发剂后,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又得到明显提升。 [编辑本段]水性UV油墨原料 1.组成原料:光固化树脂 水性UV油墨一般由基料树脂、光引发剂、添加剂和水组成。基料树脂是油墨体系的主体成分,油墨最终固化膜的性能主要由基料树脂决定。常用的树脂有:不饱和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类、丙烯酸酯化聚丙烯酸、聚酯丙烯酸酯。 用于光固化水性油墨的不饱和聚酯,是以二元醇或多元醇与马来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制备而成的。为了使树脂具有亲水性,可以利用二元醇(如聚乙二醇)引入亲水结构,用含光活性基团的酸或醇封端则可获得光活性。 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树脂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体系。与一般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差别仅在于如何在分子中引入亲水性结构。与上述不饱和聚酯相似,亲水性结构一般可利用二元醇单元引入。例如可利用聚乙二醇引入非离子型的亲水链段;利用二羟甲基丙酸(D M P A )引入羧基,得到离子型的自乳化树脂。光活性基团可以通过(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 E A 或H E M A )的羟基与聚氨酯末端异氰酸酯基(-NCO)反应引入,也可以利用丙烯酸与端羟基聚氨酯的羟基进行酯化反应得到。 丙烯酸酯化聚丙烯酸具有价廉、易制备、墨膜丰满、光泽好等优点。一般可用丙烯酸与各种丙烯酸酯共聚引入亲水性的羧基,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

专色印刷技巧

1专色的检测 专色配墨系统由电脑、配色软件、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匀墨仪、展墨仪组成。用该系统将公司经常使用的纸张、油墨的参数收入数据库中,应用配色软件对客户提供的专色进行电脑自动配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CIE Lab值、密度值、△E,从而可以实现专色配墨的数据化管理。 2影响专色色差的因素 2.1纸张对颜色的影响 纸张对墨层颜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 纸张白度:白度不同(或带有一定颜色)的纸张,对印刷墨层的颜色显现有不同的影响。 (2) 吸收性:同一种油墨在相同条件下印刷到吸收性不同的纸张上时,会有不同的印刷光泽。非涂料纸与涂料纸相比,黑色墨层会显得灰暗、无光泽,并且彩色墨层会产生漂移,由青色墨和品红色墨调配出的颜色表现明显。 (3) 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印刷用纸的表面属于半光泽表面,尤其是涂料纸。 2.2表面处理对颜色的影响 包装类产品的表面处理方式主要有覆膜(亮光膜、亚光膜)、上光(罩亮光油、亚光油、UV光油)等。印品经过这些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和色密度变化。覆亮光膜、罩亮光油和UV油时,色密度增加;覆亚光膜、罩亚光油时,色密度降低。化学变化主要来自覆膜胶、UV底油、UV油内含有的多种有机溶剂,它们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变化。 2.3撤淡剂对颜色的影响

撤淡剂是一种油膏状的无色透明物质,在专色印刷中主要起冲淡颜色的作用。撤淡剂的加入量不同,对色相的影响也不同,尤其是蓝色表现得明显。 2.4干退密度差异的影响 刚印出的印品,油墨尚处于湿态,与干态时有一个密度差。湿色密度大于干色密度的现象称为干退密度现象。这是因为刚印出的墨层有一定的流平性,所以表面反射以镜面反射为主,看上去色彩鲜艳,光泽好。当墨层处于干燥状态时,表面反射以漫反射为主,色泽自然比刚印刷出来时显得要暗淡无光。 2.5.系统差异的影响 用匀墨仪、展墨仪制作色卡的过程是"干印"过程,没有水参与,而印刷是"湿印"过程,有润湿液参与印刷过程,所以在胶印中油墨必然要发生油包水的乳化现象,乳化后的油墨由于改变了颜料粒子在墨层中的分布状态,必然要产生色差,印出的产品也就显得色泽灰暗、不鲜艳。 3专色的控制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同批、不同批产品的色差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我们在印刷过程中对专色进行了这样的控制。 3.1.制作色卡 首先根据客户提供的颜色标准样,用电脑配色系统给出专色油墨比例;再调出油墨小样,用匀墨仪、展墨仪"展示"出不同密度的颜色样;然后根据国家标准(或客户)对色差的要求范围,用分光光度计确定标准、浅限、深限,制作印刷标准色卡(色差超标需进一步修正)。色卡一半是普通颜色样,另一半是经过表面处理的颜色样,这是为了方便质检时使用。 3.2.验证专色

塑料薄膜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应用和最新发展

塑料薄膜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应用和最新发展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环保问题 环保油墨相关标准从2007年才开始发布。2007年,推荐性国家环保标准《环境标志技术要求胶印油墨》、《环境标志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相继发布,其对油墨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苯类溶剂等的残留和使用做出了要求;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纳入食品安全范畴,同时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苯类溶剂未被列入;2009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规定,苯类溶剂残留量不检出。 表1 技术性能 项目油墨冲淡剂调金油 颜色/级≥ 4 - - 细度/um ≤20 - - 粘度/s 13~50 13~50 18~50 着色力/% 100±5 - - 附着牢度/% ≥90 ≥90 ≥90 剥离力/(N/15mm)≥0.6 ≥0.6 ≥0.6

乙醇、异丙醇、正丙醇含量/% ≤30.0 ≤30.0 ≤30.0 表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最大限量(单位:毫克/千克)化合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正丁醇丁醇4-甲基-2-戊酮环已酮 限量0.1 20.0 20.0 20.0 30.0 5.0 10.0 1.0 1.0 表3 可溶性有害元素的最大限量(单位:毫克/千克)元素名称锑Sb 砷As 钡Ba 镉Cd 铬Cr 铅Pb 汞Hg 硒Se 限量60 25 1000 75 60 90 60 500 《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 QB/T 4103-2010 (2010-03-01) 表4 技术性能 序号指标要求 1 颜色/级≥4 2 着色力/% 95~105 3 细度/um ≤20 4 黏度,s/察恩4#杯,25度10~35 5 pH 7.5~9.5 6 初干性,mm/30s 10~30 7 光泽/% ≥50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1 “精”:突出调墨实训教学中的理论精华 学生在参加调墨实训之前须学习过《印刷色彩学》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所以,在调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重点理论,讲解要透彻。 1)油墨颜色调配的色彩学理论:色料减色法混合Y+M=R,Y+C=G,M+C=B,Y+M+C=BK C、M、Y是色料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料混合而获得。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典型的间色是R、G、B,还包括Y、M、C色料两两进行不等量混合得到的颜色。复色是指三种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颜色。互补色是指两种色料混合后如果是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最典型的三对互补色是Y—B,M—G,C—R。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

凹版塑料水性复合油墨发展瓶颈及其性能初步研究

凹版塑料水性复合油墨发展瓶颈及其性能初步研究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塑料凹印水墨的组成和性能,并指出要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水墨的树脂应该怎样选择,包括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的选择。 在塑料软包装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塑料薄膜油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以来,在国家《食品安全法》和相关国家标准(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国家标准,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国家标准)的推动下,无苯型油墨逐渐替代了苯溶型油墨。到目前为止,国内大中型包装企业也顺利完成了从苯溶型油墨到无苯型油墨的过渡。但是这样的发展速度仍然跟不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期望,塑料复合膜油墨的绿色化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随着包装行业VOCs治理进程的加快,塑料油墨水性化势在必行。 一、凹版塑料油墨在无苯化之后存在的问题 1、溶剂大量挥发依旧是对大气环境破坏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油墨中溶剂含量占总量的50%~80%,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估计有10~20万吨溶剂被排放到大气中。无苯油墨中虽然不含有苯类物质,但是酯类及醇类溶剂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2、印刷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副作用,目前用于食品包装的油墨依旧以溶剂型为主,酯类和醇类溶剂无法做到零残留。 3、生产过程对操作工人健康威胁虽然较小,但还是有一定影响。 由此可见,按照目前塑料复合膜油墨的现状,寻求水性油墨的技术突破,无论从食品安全、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都势在必行。 二、目前凹版塑料水性油墨应用现状和遇到的困难 从我国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水墨主要使用在瓦楞纸、纸张凹版印刷以及部分柔版印刷,在塑料薄膜的凹印中很少使用。但是,在塑料薄膜印刷中使用水性油墨却是凹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方面,在塑料软包装印刷中,凹印的优点非常显著:印刷图案鲜艳、表现力强;有很好的耐印率,可达到100万印次以上;实现无接缝图像印刷。另一方面,凹印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很明显。由于塑料薄膜印刷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破坏环境,伤害人身健康。 但是水性油墨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在塑料领域的发展:

凹印油墨常见参数

凹印油墨常见参数 纸张本身颜色深浅,白度对光线的吸收不同也引起油墨颜色变化。对于干性油,如有少量金属盐类存在则可大大加速其氧化反应,常用的金属盐有钴、锰、铅的盐类,这就是干燥剂。假如油墨是透明的,则光线照射到油墨表面,一部门被吸收,一部门被反射,另一部门透射到纸张表面再反射,经油墨层出来,与直接被反射的部门光组合成的颜色就是该油墨的颜色。当这个比值为1时,颜料是透明的;这个比值大于1时,则颜料是不透明的,即具有遮盖力。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种,无机颜料大多是坚硬而致密的晶体材料,这些晶体不经特殊处理很难研磨成细微颗粒,无法很好地分散到连结料中,所以无机颜料制成的油墨印刷适性往往不够理想,且轻易磨损印版。凹印油墨可近似看作为牛顿流体,其屈服值、触变性的因素可以不予考虑,所以其流变曲线为通过原点的直线。其中有色物质起显色作用,靠与承印物的颜色不同形成对比,在承印物上显出图像来。如油墨的连结料粘度大,则油墨的粘度也大。主要有增塑剂、慢干剂、干燥剂等。 油墨的粘性。粘性大的油墨不仅不易转移到纸张表面,而且还轻易将纸张表面的纸毛拉出,造成质量事故。连结料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油型连结料和树脂型连结料、有机溶剂。对于对油墨干燥性有较高要求的高速凹印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助剂也叫添加剂,是油墨的辅助成分,其作用是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为了不同的目的,要

在油墨的配制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助剂,以调整油墨的活动性、干燥性、色调等。这些机能包括活念头能、光学机能、耐抗机能。 增塑剂是一种高沸点、低挥发的溶剂或低熔点的固体,用以增加高分子物质的塑性。常用的合成树脂有:季戊四醇松香脂、醇酸树脂、松香改性酚醒树脂、聚酸胶树脂、顺丁烯二酸研树脂、石油、沥青等。 分散度是指颜料颗粒的大小。 视比容是指每克重颜料所占的体积,用立方厘米来表示。油墨的光泽是指油墨印样在某一角度反射光线的能力。油墨是否具有遮盖力,取决于颜料的折射率与连结料的折射率之比。凹印油墨的颜料成分大多数为有机颜料,这是由凹印的印刷特点及印品的质量要求所决定的。油墨的印刷适性与连结料的性质十分紧密亲密。凹印为网穴转移式印刷,对颜料分散度要求较高。因此,为保证印品质量,特别是一些特殊用途印品的质量,必需改善油墨相应的耐抗机能。 颜料对油里印刷适性的影响主要是由颜料的性质所决定的,如分散度、遮盖力、视比容、耐抗性等。连结料是油墨中的分散介质,是颜料粒子的载体。油墨的活动性是印刷油墨的一个主要特性,其中包括粘度、粘性、粘弹性等内容。凡是与白色物质调合而轻易变淡的颜料,其着色力就弱,配制油墨应选择着色力强的颜料,用来印刷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专色油墨调配方法 pp油墨快干油墨慢干油墨耐汽油性油墨玻璃油墨金属油墨 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专色油墨的调配是调墨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重点讲解和联系调配专色油墨。 专业油墨的调配方法:看样色目测判断,通过经验调配,也可以依靠色谱的比例来调配。但是印刷色谱表示色彩的数量有限,色谱中色彩受纸张、油墨及印刷条件影响较大,随时间推移,油墨纸张的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色彩的使用价值。 2 “博”:旁征博引,联系相关理论知识 既然颜色科学是印刷的核心,那在调墨实训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理论课程中与颜色表现相关的部分。如《印刷材料》课程中纸张性能与颜色表现的关系,油墨适性调整剂对油墨的影响,《印刷工艺》中通过密度计的测量来计算油墨的色彩要素,色序的安排对油墨的影响等,让调墨实训

纸张凹印油墨的现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凹印油墨的现状 纸张凹印主要应用在香烟包装、酒盒包装、糖果包装及药品包装的印刷。因为纸盒包装看烟包,下面仅就香烟包装所用的凹印油墨加以讨论。以其用途来分,纸张凹印油墨(以下简称纸凹墨)可以分为色墨、调墨油(也有人称冲淡剂)、调金油以及罩光油。其中罩光油又分溶剂型罩光油和水性罩光油,水性罩光油光泽高,使用安全(不易发生火灾),较环保。虽然所需烘箱温度较高,一般在90℃-110℃之间,大多数印刷厂正在大量使用,但也存在着气味稍大;烫全息废品率较高的缺点。 溶剂型罩光油虽然光泽不及水性罩光油,但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两个 缺点。色墨及调墨油现在一般采用硝化纤维树脂及部分改性树脂,有些采用聚酰胺树脂改性,有些采用醛酮树脂、松香树脂、聚氨酯树脂改性。调金油是纸凹墨的一大特色,塑料包装中绝大部分类型的调墨油可以加入金粉调金墨使用,但由于金粉为铜粉或者铜锌粉,在硝化纤维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增稠、金粉变色,因此一般采用丙烯酸酯类树脂作为调金油用树脂。 各个油墨厂家推荐色墨的稀释溶剂略有不同,有些推荐酯/醇混合 溶剂,有一些含甲苯,如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均匀混合型(俗称三合一),主要因为:1)首先甲苯的表面张力低,印刷适应性好,用甲苯稀释可以减少纸张中的纸毛掉入油墨中,有效地减少印刷中的拉丝;其次是一些油墨厂家中加入了甲苯溶解的改性树脂。苯溶型调金油现在使用量仍很大,主要是因为印刷效果的缘故。很多烟包设计要在实地色块再压印金色小字或金色线条,苯溶型调金油可以很容易达到不透底色、印刷均匀的目的,稀释溶剂一般推荐为甲苯与醋酸乙酯1:1或单一使用甲苯。溶剂型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水性油墨在凹印中的应用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艺术与设计 水性油墨在凹印中的应用 陆俊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陈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世界生态环境破坏,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大力提倡生产和使用绿色产品。凹版印刷是烟、酒、食品和药材等包装的主要印刷方式,水性凹版油墨的运用对环境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凹版印刷的迅速发展,水性油墨在其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也会成为未来凹版印刷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水性油墨、凹版印刷 一、凹版印刷的现状 17年中国印刷包装业年产值达到1.15万亿,包装印刷占比达到75%之高。而作为烟、酒、食品、饮料、药品等包装的主要印刷方式,凹版印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凹版印刷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与机遇。 当前凹版印刷主要使用酯溶性油墨,其具有印刷适应性好的优势。但是,酯溶性油墨存在溶剂挥发性高,毒性较大、易燃易爆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环保形势下,酯溶性凹版油墨已很难适应。 而水性油墨主要以水为载体。水性油墨使用的溶剂主要是水和醇类,因此水性油墨具有无毒、不易燃、不易爆、VOC排放少等优点。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运用,有助于凹版印刷迎接新环保要求的挑战。但是水性油墨在运用上,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干燥能耗高,干燥效率低,光泽度差等等。 二、水性油墨的简述 水性油墨主要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水性油墨主要使用水作载体,因此具有显著的环保安全性:安全、无毒无害、不易燃易爆,几乎无VOC产生。 (一)水性油墨的分类 水性油墨按照连接料不同可以分为水溶性、碱溶性、乳液型。 1、水溶性油墨:水溶性油墨的连接材料主要是聚乙烯醇、聚乙烯砒铬酮和羟乙基纤维素,因水溶性油墨的连接材料会被水永久的溶解掉,所以在使用此类水性油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接触水,避免被水溶解。 2、碱溶性油墨:碱溶性油墨的连接材料在一种酸性的树脂碱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铵,等其发生化学作用后,就会形成可溶性树脂盐,在碱溶性油墨的干燥过程中,随着氨的挥发而使油墨不会被水溶解,这样会使此类油墨可以应用到接触水的场合中去。 3、乳液型油墨:乳液型油墨的连接材料是一种悬浮在水中的细小的树脂颗粒,这种颗粒溶剂的混合体就被称为乳液,也可以称为乳胶。乳液具有密度高并且粘度较低的特性,可以形成质量较高的涂层膜。 (二)各组份对油墨性能的影响 水性油墨的基本性能主要受树脂、溶剂、颜料的影响,而助剂的作用是调节水性油墨的综合印刷性能。 1、树脂:树脂在油墨中主要是起连接料的作用,树脂的存在使油墨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并且给于油墨与承印材料较好的粘附力,并使油墨在印刷干燥完成会形成一层具有光泽的薄膜。 2、溶剂:溶剂对于油墨的主要作用便是溶解树脂,并起到调节油墨表面张力的作用,以达到湿润承印材料的要求,进一步调节油墨的黏度,让油墨在印刷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醇类的存在则会有助于树脂的在水中溶解,并加快油墨的干燥速度,此外还能够防止水性油墨气泡的产生。 3、颜料:颜料在油墨中起到了着色的效果,由于颜料的组成 成分能够对光线产生吸收,反射以及折射和投射的作用,所以会对给予油墨相应的颜色。 4、助剂:常用的水性油墨助剂有以下几种:消泡剂、稳定剂、分散剂、防腐剂、流平剂、增滑剂及交联剂等。通过科学使用这些助剂来改善水性油墨的弱点,可提高水性油墨的稳定性能。 三、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应用 水性油墨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油墨现在广泛应用于烟、酒、药、饮料、食品等的包装印刷。水性油墨具有较强的环保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减少环境污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被公认为当今全球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凹版印刷时,油墨储存在没有密闭的墨槽中,会有部分溶剂散发;油墨通过烘箱干燥,更会有大量的溶剂挥发。酯溶性油墨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因此会有较多VOC向大气挥发。而水性油墨以水为溶剂,其溶剂的挥发,将极大的减少VOC的排放。 2、水性油墨完全解决了酯溶性油墨的毒性问题。由于水性油墨不含有机溶剂,使得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有毒物质大大减少。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食品包装的卫生安全对包装印刷有害物质的的残留量也越来越严格。酯溶性油墨的印刷品要达到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已相当困难,而这对于水性油墨的印刷品,却是轻而易举的事。 3、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运用上,考虑到水性油墨的干燥,及油墨本身固含量较高的特性,凹印制版时会适当减浅水性版。因此相对于酯溶性油墨,它的涂布量(单位印刷面积所消耗的油墨量)要少一些。实际运用中测算得出,印刷相同数量和规格的印刷品,水性油墨的消耗量较酯溶性油墨减少约10%。 此外,水性油墨通过树脂的改性,使其部分性能得到提升:柔软性好;耐渗透力好;耐黄变、耐高温、耐磨;不侵蚀底材等。 现下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运用还不是很成熟,尚存在着缺陷,需要不断完善改进。水性油墨干燥性能差,在凹版印刷上的推广,需要配合凹印设备的改造。通过设备烘箱风量的提高,烘箱长度的加长,来满足水性油墨的干燥条件。这就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财力与精力。同时,干燥性能差,导致水性油墨干燥时的能耗也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油墨中大量水的存在,在纸张凹版印刷中,会导致承印物纸张的变形,容易造成印刷套位的偏差。 四、结语 综上所诉,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并且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溶剂型油墨的性能。而且水性油墨还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油墨,对保护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烟、酒、饮料、食品和药品的包装印刷中去。但是现在水性油墨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还有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兴梁.水性油墨在凹印中的应用[J].中国印刷,2016(02): 75-77.[2]沈志伟.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的实际应用[J].中国包装 工业,2011(09):61-62. [3]刘其红.水性油墨在凹印中的应用[J].印刷杂志,2007(05): 74-75. 作者简介:陆俊,出生年月:19821005,性别:男,民族:汉,籍,(精确到市):浙江省湖州市,当前职务:技术部部长助理,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包装印刷 51

水性凹版油墨的配方设计

水性凹版油墨配方设计原理 在设计水性油墨的配方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多数的变量简单化,只要考虑油墨的四个基本组成,这就是树脂、颜料、挥发物(水、有机溶剂)和助剂(消泡剂、分散剂等)。 凹版油墨和柔性版油墨有明显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就在于凹版印刷是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的,墨膜是一次性的油墨从墨斗到承印物上得到的,相比较柔性版印刷方式是通过油墨的几次转移才到承印物上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水性凹版油墨应用在非吸收性承印物上的方式,使用的是有175目、45°倾角、32uμm深的圆柱版材,它能使12μm——15μm的油墨颗粒承印在承印物上。 如果把水性柔性版油墨应用在200目,调整刀片、速度,这个版材就可使大约5μm的油墨颗粒承印在承印物上。结果就在于在凹版油墨中大约含有6%——10%的颜料,而柔性版油墨中大约含有15%——18%的颜料。颜料含量的不同会影响到油墨的黏度,一般来说颜料含量高,油墨的黏度就大。对油墨设计者来说就要考虑颜料颗粒尺寸分布曲线的形态。均匀颗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就会使油墨的黏度增大。一个水性凹版标准油墨的数据在下表中列出。 水性凹版标准油墨体系 凹版标准油墨典型配方 组份品名类别质量百分比/% 固体量% 1 水溶剂51.5 0 2 颜料蓝29 颜料12.0 100 3 增稠剂1—98 助剂3.0 32 4 消泡剂1020f 助剂0.4 100 5 表面活性剂CT-13 6 助剂0.6 89 6 油墨溶胶6264,190校样溶剂5.0 0 7 苯丙乳液Zinpol 295 树脂12.0 49 8 丙二醇甲醚溶剂溶剂0.6 0 9 26%氨水助剂1.7 0 10 丙烯酸乳液Joncryl 89, 树脂6.0 45 11 丙烯酸树脂Joncryl 678 树脂5.8 100 12 蜡乳液John26 助剂1.2 25 13 表面活性剂Surfynol 104H 助剂0.2 100

塑料凹版印刷油墨

塑料凹版印刷油墨 塑料凹印油墨主要应用在食品包装、食盐包装、化妆日用品包装、医药品包装上。食品包装是以复合里印油墨为主,部份糖果纸用表印油墨;蒸煮包装使用高温蒸煮油墨,一般真空包装则采用聚酯油墨;奶制品包装宜用耐水、耐酸、耐温的油墨;药品包装和化妆品包装以聚酯油墨为主;食盐包装有的生产厂家使用表印油墨,有的生产厂家用复合里印油墨,但更多的生产厂家使用聚酯油墨;随着包装市场档次的提高,使用复合里印和特种专用油墨的产品越来越多了。 水性油墨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使用的凹版印刷油墨,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约占50%)。甲苯、醋酸乙酯、丁酮等溶剂低沸点、高挥发、含有芳香烃,既有毒又易燃,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里印凹版油墨,一般由氯化聚合物制成。在油墨生产过程中,氯化聚合物需要使用强溶剂(如甲苯等芳香族溶剂)来溶解,并在印刷过程中用甲苯来调节油墨的粘度。由于氯化聚合物油墨在生产中挥发出的氯氟烃气体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印刷过程中,芳香族溶剂(甲苯)的使用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火险)产生危害。除此之外,在包装制品中油墨溶剂残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苯极易残留在干燥的

油墨膜层中(低速印刷需要用二甲苯来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可二甲苯更容易残留),苯残留会污染包装内的食品或用品。虽然凹印醇酯油墨是醇溶油墨的佼佼者,尽管无苯无酮但还是会污染环境,会有溶剂残留的。 塑料凹印油墨的生产正受到消防法、劳动安全法、卫生法等法规的制约,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应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凹印油墨即水性油墨将成为一个必然地趋势。水性凹印油墨作为溶剂类油墨的替代体系已引起多方面部门的关注,包装薄膜印刷中的油墨水性化也在大力发展中。 从总体上看,水性凹印油墨迟迟得不到进一步普及的重要原因是,印刷性能和质量仍然达不到溶剂性凹印油墨印刷的标准。主要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较大,导致油墨难以润湿;水不挥发,印刷的速度上不去如果要取得凹印溶剂性油墨的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不但水性油墨本身需要先进的技术改进,而且凹印设备及印刷版辊也需要改进。 例如:将印刷版辊印网深大约38微米~42微米的腐蚀版辊筒或电雕版辊筒改变为印网深大约24微米-~28微米的激光制版辊筒,印刷版辊也需要使用耐腐蚀材料来制造。还需要在印刷机上改装置更强力、有效的油墨干燥系统、以及油墨刮刀等设备组件,这些改善都需

凹版印刷

分析凹版印刷(铜板印刷)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一般说来,采用铜或锌板作为雕刻的表面,凹下的部分可利用腐蚀、雕刻、铜版画或mezzotint金属版制版法,Collographs可能按照凹印版印刷。要印刷凹印版,表面覆上油墨,然后用塔勒坦布或报纸从表面擦去油墨,只留下凹下的部分。将湿的纸张覆在印版上部,印版和纸张通过印刷机加压,将油墨从印版凹下的部分传送到纸张上。 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 凹版印刷原理图 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印刷时,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表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支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当然,凹版印刷也存在局限性,其主要缺点有:印前制版技术复杂、周期长,制版成本高;由于采用挥发型溶剂,车间内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对工人健康损害较大;凹版印刷从业人员要求的待遇相对较高。 发展基本印刷方式之一。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印刷时全版着墨,然后刮拭版面,使仅在图文部分留有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成为印刷品。可分为雕刻凹版、照相腐蚀凹版与电子雕 凹版印刷 刻凹版3类。 雕刻凹版由版画艺术发展而来。意大利金银匠M.菲尼圭拉于1452年发明。当初全是手工雕刻,后来有化学蚀刻,近代已尽量使用机械。版面由深浅和粗细不同的点和线组成。印刷品的线条略凸,光洁清晰,可防伪造,故多用于印刷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 照相腐蚀凹版19世纪后期,生于波希米亚的画家K.克利克,运用前人的照相术、碳素纸过版等成果,发明了照相凹版和用刮刀的凹版印刷方法。版面图文的着墨部分为有规则排列的细*(网穴),一般呈正方形,大小相同,但深浅不一,容墨量不同。其印刷品墨色厚实,并能取得与原稿图像色调层次完整一致的印刷效果,是凹版印刷用得最普遍的1种,所以也称为传统照相凹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发展了几种新的照相腐蚀凹版,如参照胶印网点结构,其着墨孔穴大小不同,而深浅一致或不一致,印刷质量较好。 电子雕刻凹版20世纪中期,开始有凹版电子雕刻机,它用扫描头和电脑控制的钻石刻刀,在滚筒上刻出图文的着墨孔穴呈倒金字塔形,大小和深浅都有变化。其印刷质量不亚于照相腐蚀凹版,并具有操作简单、制版时间短、无废液处理问题等优点。 近代凹版印刷的印版大都制作在圆滚筒表面,采用圆压圆的印刷方式。通常压印滚筒在上,印版滚筒在下。印版滚筒下部浸在油墨槽中,版面从槽中取得油墨(也有用墨泵喷墨或由浸在墨槽中的墨辊传墨给版面)。墨槽上方设有薄钢片刮刀压在印版滚筒表面,刮除版面上无图文处的油墨(也有用逆向旋转的揩墨辊揩拭的)。留存于版面图文着墨孔穴(或线)内的油墨,在转到两滚筒相切处时转移到通过该处的纸(塑料膜、铝箔等)上,印出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